自序

鼓起勇氣打開黑箱,才能讓光照進來

自我認知的黑箱,打開需要勇氣。

看見自己過去從未看見的那些真實,重新構建自我認知的世界——我們甚至可以說,這就是重生。

當你打開書並看下去時,你就是一個有勇氣的人了。

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按照別人的方式理解,一種是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

理解決定了你的體驗與感受。如何理解世界,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看待世界與自己的關係,這些基本就決定了你作為人全部的生命體驗。

在自我沒有形成穩定的內核之前,在沒能用覺察的眼光去看待這個世界、他人和自己之前,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和大多數人一樣,是父母賦予的,是社會文化背景賦予的,也是家族代際傳承的價值觀賦予的。

在這樣一種認知裏,我們無法活出自己,我們被他人的信念和評判標準綁架,無法活得自由。

舉一個認知的例子。

也許你是聽著父母說這樣的話長大的:“我們一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在父母的認知係統裏,他們是完美的“犧牲者”,你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獲得者”。如果你完全認同父母這樣的認知,而沒有自己的思考,那麽你會進入這樣一個死循環:因為被給予而感到內疚——因為內疚而想要償還——因為償還而被父母控製——因為被控製而永遠無法和父母分離。

這樣的你雖然活著,甚至看起來什麽都有、活得很好,卻並沒有真正擁有你自己。

因為你認同了父母賦予你的那個“虧欠者”的身份,所以你無法擺脫內疚,無法允許自己很快樂,無法對他們說“不”。

假如換一種認知,會怎樣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用精神分析的觀點,我們就可以講出一個完全不同的故事(在谘詢過程中,這個故事通常是來訪者自己體會到並講出來的)。

在這種情況下,你的父母,因為在他們的原生家庭沒有得到足夠好的養育,所以他們的自我很匱乏、怯懦,加上文化背景的影響,他們不能坦**地去滿足自己,無法在關係中獨立,需要得到別人的讚美、肯定和認同才能活下去。他們覺得自己不重要,卻又極度地需要被重視,他們內心充滿自卑,因此極度需要被尊重。所以他們要活在一個“道德完美者”、“犧牲者”或“受害者”的人設中,才能感覺到“地位在你之上”。

因為他們無法和你平等地相處,無法在你旁邊與你並肩。

他們的潛意識一直在促使他們去製造令你感到內疚的各種場景和行為,因為隻有一直讓你欠著感情的債,他們才能安全地“控製”你,並和你永不分離。

所以,你感到內疚並不真的意味著你做錯或虧欠了什麽,是你父母的自我太過弱小和不穩定,於是他們的潛意識創造了一個世界,而你被困在其中。

這就是認知。

你會發現故事並不隻有一個版本,你會看到別人給你塑造的世界背後有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

“原生家庭”是一個心理學中的核心詞匯,也是一個人建立自我認知的開始。一開始,我們的認知係統,被父母極大地決定和影響著,可以說,父母怎麽看待你,決定了你怎麽看待自己,而我們無條件認同父母,並用父母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而父母的眼光也來自他們的父母,環環相扣,代代影響,這就是心理學所說的“家族代際”。

什麽時候是轉折呢?

當你去重新認知你的原生家庭時,當你以一個觀察者的姿態去探究這個劇本究竟是如何開始,如何展開,又如何在你的強迫性重複中被延續時。

重新去認知,你的父母一直是怎樣的“活法”,他們這樣的“活法”,又是如何塑造了你現在的“活法”。

當你重新去認知(思考、分辨、探索、定義)你過去曾相信的一切時,你會因為認知係統的更新而獲得新生。

因為認知不同,你感受到的世界和你自己就不同了。

有可能,在你過去的認知裏,藏著一個這樣的故事:因為你不夠好,所以你是個不被愛的人。

你還一直想象,如果我足夠好,我就會被愛了。

但是假如你有機會走出認知的局限,看見更多真實的世界,你會豁然發現,你的“不被愛”,也許是因為你的父母沒有給出愛和肯定的能力,因為他們也沒有被好好地愛過、肯定過,而並不是因為你天生就很糟糕。

於是你固有的認知被打破了。你明白了,兒時的不被愛不是因為你不夠好;你也明白了,即使你足夠好了,沒有“愛”這種能力的人仍然不可能給予你真愛。

於是,你不再預設全世界都不會愛你,你也不再期待自己要靠變得完美去獲取愛。

於是你開始以一種新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關係,於是你開始感受到,原來關係中有被你忽視和屏蔽的肯定與愛意了。

常常有人問,怎麽才能活得更好?怎樣才能走出原生家庭的陰影?怎樣才能活得不像現在這樣痛苦和困擾?

我想,我們永遠無法憑空去構建一個新世界,活成一個理想中的自己。

遠離此時此地,總想著換一個自我會更好,這其實是對自我最大的背棄。

原生家庭無法改變,過去的創傷無法改變,既有的失敗無法改變,自我那些不夠好的部分也許也難以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的眼光,去容納、理解和消化,隻有這樣才會有真正的接受和放下。

這就是心靈的轉化。

寫這本書,希望能夠讓大家在其中感受到那個“轉化”。

黑白分明是最容易被看見的。對與錯也是最容易被定義的。

但是這本書所呈現的,是那些不容易被看見的,被壓抑和掩蓋的真實。

這裏麵會有很多矛盾的灰色地帶:比如愛恨交織,比如控製與反控製,比如想要在一起又害怕被吞噬。

走出認知的黑箱,不隻是改變你曾經被別人賦予的認知體係,也是擴展你看待這個世界的寬度——因為嬰兒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世間從來沒有完美的愛情,我們每個人都是對且錯著,有長處也有短處,有能和不能,有理性也有非理性,這些雖然複雜甚至無奈,但它們都極為真實。

敢於看見這些真實,是因為你學會了覺察;接得住這種真實,則代表你成長了。

在讀這本書之前,你可以和自己做個約定,給自己一個空間,不去評判,隻是去觀察。

因為,隻有在我們不談論對錯的時候,我們才會有一條路、一個空間,可以走出被人賦予的認知,去重新體驗和感受,並依據自我這個獨立個體的感知,構建屬於自己的新認知係統。

在這個係統裏去定義你的規則,並意識到這是你的,不是別人的。

所以,你不再簡單地用你的評判標準去綁架他人,也不再被他人的對錯標準綁架,你理解並接納自己的複雜和他人的複雜,這才是活出真實而自由的自己。

舊的認知黑箱給了你一個牢籠,將你牢牢困在原地。

就算是金子做的牢籠,你所能看到的,也隻是牢籠裏麵的世界。

有時候被關得太久,我們會不敢去打開那扇門。因為不確定。

可是,在那個不確定中,才有未來。

鼓起勇氣去打開,才能讓光照進來。

是的,就是現在。

周小寬

2019年聖誕節於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