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穿一雙另類鞋,走一條創新路 1.自己當老板,成立福特汽車公司

經過上次經商的失敗,我早已下定決心,不再加入任何一個急於掙錢、不顧企業發展、不為大眾利益服務的企業。在我跟底特律的那位煤商合作之前便達成了協議,他答應任何時候都以企業發展和生產大眾化汽車為首要目的。

在我成立汽車公司的時候,美國汽車工業正處在蓬勃發展的時期,當時有好幾家頗具競爭力的汽車公司,比如和我有同樣理念的俄亥俄州的派克公司,以生產大眾化汽車為目的的歐文汽車公司,還有打入美國市場的別克汽車等等。而作為以生產汽車零部件發展起來的底特律,逐漸成了全美汽車公司的衛星廠,這些對我來說既是機遇,又是一種挑戰。

很多人將競爭看作是一種威脅,他們認為一個好的管理者,應該通過壟斷擊敗他的競爭者。我那時候不明白,現在也仍然不明白,人們為何不花時間把工作做好,偏要浪費時間在你爭我奪上。

我的汽車公司成立之後,我雇傭了12位具有豐富經驗的馬車製造工匠,日薪是1.5美元,汽車的設計工作由我親自監督負責。鑒於上次的教訓,再加上一開始沒有資金購買生產設備,所以我們沒有按訂單生產汽車,而是隻負責整車的製造,具體的零件則是由其他工廠生產的。

我向底特律最出名的汽車零件生產商道奇兄弟訂購了650件車體骨架和引擎,經過七個月的時間,道奇兄弟將我訂購的車體骨架和引擎運了過來,我們加班加點地工作,終於生產出了我的第一批汽車——型車。

型車屬於小型車,寬6英尺,長10英尺,有2個汽缸,8馬力的引擎,時速30英裏。車體後部有一個小座位,車篷可以從座位拉出,是一輛附有車篷的敞篷小汽車。

型車的整體性能很不錯,隻不過我很擔心它的點火裝置,因為當時采用的是幹電池,效果沒有想象的那麽好。其次,這輛汽車的刹車性能較差,這是這輛車最大的缺點。不過,這些都不算什麽大問題,如今汽車已經生產出來了,尋求買主和籌措資金才是重要的事情。

第一位購買型車的客戶是芝加哥的一位醫生,他以750美元的價格買了一輛沒有車篷的敞篷車,這筆生意為以後型車的定價提供了標準,之後型車敞篷型售價是750美元,有車篷的則是850美元。每賣出一輛型車,我的公司就能有100美元的利潤。如果大批量生產,每輛車起碼可以賺250美元。高額的利潤固然誘人,但是我還是希望能夠找到降低生產成本和汽車售價的方法,因為我想讓更多的人能買得起我的車。

1903年秋冬季,我每天工作長達16個小時,在1904年春天的時候,共製造了650輛汽車。然而,當我正為可以休息一段時間而高興的時候,曾經購買型車的客戶們紛紛前來抱怨,說他們買的汽車不是漏油、熱度過高,就是汽化器有問題。為此,我親自率領工程師到客戶和代理商那兒去修理。

我很快就發現,原來問題是出在道奇兄弟的產品上,他們的引擎和汽車骨架有嚴重質量問題,所以才導致我的型車出現各種問題。盡管事後道奇兄弟向我們道歉,並且承擔了所有損失,但我知道我已經失去了許多用錢買不來的客戶了。

這次經曆讓我明白,想要生產出更好的汽車,就要有自己的生產線。不久後我向我的合夥人們提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在比基特的空地設計一個規模比原來大十倍的大工廠,這座工廠生產的所有型車都按照英文字母順序,根據汽車的型號不同分別編號,第一批生產的型車就稱作“A型車”。

我的目的很明確,生產數量多、價格低、質量好的一係列車型,將其迅速推向市場,以占有最大的前期市場。之後,不斷加大生產,擴大市場份額,讓型車成為一種簡單、通用的型號。

我的同行們對我的計劃並不讚同,他們不相信我能把汽車統一為一種單一的車型,在他們看來這絕對不會受歡迎的。當時的汽車業在走自行車業的老路。在自行車行業中,每一個生產廠家都認為,每年推出一種新型的自行車是很有必要的,並且使新車型和舊車型完全不同,好讓那些購買過舊車的人把舊車扔掉再買一輛新的,這被認為是生財之道。

人們似乎有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商人不是依靠滿足顧客,而是靠不停地出售東西來獲得利潤。首先用一件物品從他人手裏掙來錢,然後再勸他人應該買一件新的、不同的東西。當時我的想法雖然並不明確,但是對這種商業方式很不讚同。

我認為汽車業應該將一種車型固定下來,這種車型的每一個零部件都是可以互換的,這樣這種車便永遠不會過時。就如同一塊手表一樣,我生產的每一輛汽車都十分堅固,任何人買了一輛後便不用買第二輛,就算壞了,隻要來我這裏修一下就可以了,而不用購買全新的。事實上,這才是一輛汽車應有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