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初看官場風雲之嚴嵩

嚴嵩考中進士的時間比夏言早十二年,但嚴嵩是在夏言當上首輔大臣的很長時間後才進入內閣的,因此嚴嵩的資曆比夏言的淺很多,但是嚴嵩的眼光卻一直緊緊地盯著夏言的首輔大臣的位子。

嚴嵩非常有城府,從不表現自己的內心想法。最初狡猾的嚴嵩利用老鄉的關係與夏言接近,對於夏言的指示言聽計從。沈德符在《萬曆野獲編》中曾說到這個細節:“如子之奉嚴君。”意思就是嚴嵩對夏言像兒子對待嚴厲的父親那樣畢恭畢敬。而夏言對嚴嵩的這種態度不屑一顧,並且多次在公開的場合中諷刺嚴嵩,嚴嵩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越發迎合了。

為了與夏言拉近關係,嚴嵩用各種方法討好夏言。有一次,嚴嵩宴請夏言,而夏言完全不給這個同鄉麵子,因為夏言根本看不起嚴嵩,於是夏言找了一個借口便把嚴嵩派來送宴帖的人打發走了。而嚴嵩並沒有放棄,反而親自前去,跪在夏言府前一遍遍地大聲朗讀自己的請帖,說請夏言務必賞光。夏言被嚴嵩的做法感動了,便開始關照這個老鄉,甚至還對嘉靖皇帝說,等自己退休後,這個首輔大臣的位子就讓給嚴嵩。

嚴嵩又是怎樣得到嘉靖皇帝重用的呢?當然,主要原因還是嚴嵩十分會討好別人,他懂得委曲求全。他不但對夏言百依百順,而且也用盡辦法討好嘉靖皇帝。例如,嘉靖皇帝信奉道教,因此他平時很少按時上朝,而是專心研究怎樣才能讓自己長生不老。此外嘉靖皇帝一般不住在皇宮,而是住在宮外的一處別院裏。如果遇上重要的日子,嘉靖皇帝就會大肆搞祭天儀式,儀式中最重要的階段叫“火化青詞”。青詞是什麽呢?青詞就是嘉靖皇帝要向天上的玉皇大帝作的匯報。因為詞中有非常多的隱語,所以這個青詞十分難寫。每次儀式中的青詞都是由夏言來寫,久而久之,夏言就會覺得膩煩,因此便讓下屬來代他寫。嚴嵩抓住了這次機會,為了討好嘉靖皇帝,他便努力學習青詞的寫法。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嘉靖皇帝發現了一首精彩的青詞,並且知道寫這首詞的人是平常極力討好自己的嚴嵩。嚴嵩順勢說了一堆皇帝愛聽的話,因此嚴嵩就被封為了內閣大臣次輔,也就是副宰相,其權力僅僅在夏言之下。

隨著皇帝對嚴嵩越來越重視,嚴嵩的野心也越來越大。他並不安於現狀,而是想扳倒夏言,由自己獨攬大權,而夏言還沉浸在嚴嵩的畢恭畢敬裏,並沒有發現嚴嵩有什麽變化,因此夏言像從前一樣從心裏看不起嚴嵩。同時,夏言開始對嘉靖皇帝表現出一些不滿情緒,而嚴嵩也正抓住了這點大做文章。

除了祭天之外,嘉靖皇帝還希望長生不老,甚至連黃袍和龍冠都不願再穿戴,於是他便脫下龍袍,摘下龍冠,穿上道士衣服,戴上道士的香葉冠,儼然把自己扮成道士的模樣。不僅如此,他還要求朝中大臣也要穿上道服,扮成道士模樣。夏言這次不再是皇帝的擁護者了,因為夏言一直對嘉靖皇帝的迷信持反對態度。夏言認為,皇帝的做法不但辱沒了皇室,還有失朝廷的體統。當大臣們按照皇帝的要求穿道服上朝時,夏言依然穿著朝服出現在朝堂。嘉靖皇帝看到後內心十分不滿,而嚴嵩不僅穿上了道袍,而且還在香葉冠外麵鄭重地套上了一層輕紗,這樣就表示了自己對皇帝所說的話的重視。朝堂之中的這種鮮明的對比讓皇帝更加不滿,於是表揚了嚴嵩痛斥了夏言。

還有一次,夏言隨嘉靖皇帝微服出巡,但是夏言並沒有按時到來,嘉靖皇帝又一次被惹怒。嚴嵩又一次抓住機會,收買了皇帝平時較為信任的道士,讓他在皇帝麵前煽風點火,說一些夏言的過錯。嘉靖皇帝在一怒之下撤去了夏言首輔大臣的官職,而嚴嵩也順其自然地取代了夏言成為新的內閣首輔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