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官場風雲——心中抱負無處施展 1.曲折難辨的官路

按照當時的科舉製度,考中舉人後還會有一次會試(鄉試相當於現在的高考,會試相當於現在的研究生考試),進而考取進士。會試的最高級別稱為殿試,殿試一旦過關,那麽就會成為進士。

當時,十七歲的張居正在中舉之後也接到了會試的考試通知。大家萬萬沒有想到,張居正卻沒有參加這次考試。任何史料都沒有記載張居正缺考的原因。在當時來看,會試是三年才舉行一次的大考,即使沒有把握的學子也不會放棄這次機會,這次機會十分難得,學子們紛紛幻想也許某位官員會看上自己的文章,而自己也會由此一步登天。

在張居正二十歲的時候,他有了第二次參加會試的機會。他刻苦研讀,立誌一定要考中。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會考正式開始,張居正自信滿滿地進入了考場。

日子一天天過去,會考成績終於放榜了,張居正反複看了多遍,最終他才確認自己再一次落榜了。這次會試不是顧的有意考驗,是自己真真正正地落榜了。張居正第一次產生了挫敗感。

後來,張居正在寫給兒子的一封信中表達了對這次落榜的感悟。他在信中這樣寫道:“棄其本業,而馳騖古典……甲辰下第。”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因為年輕時自己輕易地考中了秀才、舉人,所以變得驕傲,認為考取進士也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於是自己放鬆了對學業的鑽研,尤其是放鬆了科舉考試的本業——四書五經的鑽研,變得心不在焉。在當時,科舉考試主要考查的是文章的寫法,而那時的張居正將所有心思都放在對漢代政論文中的治國之道的研究上,因此對考試的重點就疏於研究,導致了落榜。

張居正雖然在落榜後心中曾出現過挫敗感,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放棄,而是在找出原因後開始心無雜念的研究四書五經,為下一次的考試作充足的準備。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二十三歲的張居正又一次參加了會試,這一次張居正順利地考上了進士。在四個月之後的殿試中,張居正再一次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試,正式成為進士。

按照當時的規定,新科進士在正式上任前有一個見習階段。張居正被分派到了翰林院擔任庶吉士,三年後才能正式被賜為編修。“庶吉士”來自《尚書》中的“庶常吉士”,是對有才的青年的美稱。明朝設立這個官職的目的是讓這些初出茅廬的新科進士熟悉一些工作的流程,這樣在正式上任之後就可以盡職盡責。

明朝的官場中,翰林院是一種比較輕鬆的機構。翰林院的主要工作就是向皇帝講經或者整理文件等。雖然這個機構比較清閑,但是非常重要。很多的內閣大臣都出身翰林院,而內閣大臣又算得上是當時朝政的中心人物。《明史·選舉誌》中記載,翰林院裏的知識分子,在官場上是“群目為儲相”。因此,在翰林院中任職的人都有可能在將來成為權傾朝野的宰相。

三年後,也就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張居正被正式賜為翰林院編修,屬於正七品官職,主要負責編寫國史和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