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隻為官卻不為人

在明朝的內閣大臣中,張居正是將內閣權力行使到極限的人。在他執政期間,百姓安居樂業,整個明朝的政治、經濟、軍事方麵都得到了大大改觀。由此可見,張居正是影響曆史的人物,因而後人經常稱他為“宰相之傑”。

據記載,張居正和馮保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由於馮保這個人非常貪婪,張居正為了能順利地擔任首輔大臣,所以經常用各種各樣的珍寶賄賂馮保。據說張居正曾經送給馮保很多顆夜明珠,而且他還給馮保送了無數條珍珠項鏈。最後,在馮保的幫助下,他達成了自己的心願,順利地坐上了首輔大臣的交椅。而也是從這個時候起,他的抱負和才能才得以施展。

張居正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在為官之道方麵他深有體現。一旦他的腦海裏出現了一些政治方麵的想法,他就會傾盡全力付諸行動。

雖然在為官方麵張居正有值得稱讚的地方,但是他卻不明白為人之理。張居正十分清楚,如果想要將自己的抱負和才華全部施展出來,就要在官場上結交一些權貴,而在此方麵他也不遺餘力。這使張居正在權衡官場利弊上做得十分出色,而且每次遇到問題最終都會被他輕易地化解。即使他要做的事情最初對他是不利的,但是他最後總能將對他不利的事情變成對他有利的事情。但是,他卻從來不懂得如何去揣測皇帝的心思。最終導致的結果便是在他去世沒多久的情況下,他的改革成果便全部被萬曆皇帝推翻了。萬曆皇帝還稱他為:“罔上負恩,謀國不忠”,並且將他生前的諡號和管製全部抹去,並且查抄了張家所有的家產。

可以說,這種狀況是為官者的大悲。其實,曾經也出現過類似於張居正的改革家,那就是王安石,但是王安石和張居正在很多方麵有所不同。王安石當時的改革沒有成功,而張居正的改革成功了,並且也給明朝帶來了好的影響。但是,王安石雖然死了,可他所主張的變法被下代人延續了。而張居正在生前費盡心思地改革,嘔心瀝血地改革,在他死後一切便成為泡影。也就是說,他生前那麽多年的努力全部白費了。

張居正的結果讓我們看到,雖然在為官方麵他做得十分成功,但是在為人方麵他卻沒有長遠的眼光。他生前竟然沒有挑選自己改革的接班者,更沒有從根本上讓萬曆皇帝了解改革的真正意義。他一直是在運用自己的權力實行改革,並沒有讓萬曆皇帝從心裏支持改革。

張居正在為人之道方麵的欠缺,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權力欲望太大,而且他將權力看得太過重要。如果在他的權力到達頂峰時,他能見好就收,那麽也許就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雖然他對朝廷忠心,對萬曆皇帝也忠心,但在他死後卻落得一個悲哀的下場。

如果張居正在為人之道方麵懂得明哲保身,或者趁自己手握權力時,培養一個在政治方麵與自己有同樣見解的人;如果他在權力到達巔峰時能夠知足一些,早早地從首輔大臣的交椅上退下來,或許就不會在死後落得如此令人感到悲哀的下場了。

而張居正不僅沒有培養接班人,而且一直還留戀於高位,甚至在自己的父親去世後,他竟然不回去為父親守孝。這樣就為那些一直想抓住他把柄的人製造了機會。

由此可以看出,即使懂得為官之道,如果不懂得為人之道,那麽最終也不會得到好的下場。而這就是張居正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