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少年君主的愛民愛臣之心

張居正經常教育皇帝要重視早朝,明朝的很多皇帝經常不上早朝也不見群臣,因此,皇帝就無法了解政事。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出現進讒言的小人。若想避免這種事情,君臣之間就一定要經常見麵、經常交流,而最好的辦法就是按時上早朝聽政。明朝的上朝時間非常早,不等天亮,皇帝以及大臣們就要起來上朝。張居正考慮到皇帝年幼,所以將上朝日期改在了三、六、九日。

那個時候的神宗皇帝非常聰明懂事,他明白上朝聽政是治理國家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他總是表現得很積極,這樣君臣之間就始終有見麵溝通的機會。其實,小皇帝不僅僅是做樣子,他經常學著看奏折。他會將每個大臣所上奏的每一篇奏折仔細地看很多遍,在看完之後,他會提出自己的意見。在皇帝的努力下,很多大臣的奏折都得到了非常合理的批複。

萬曆三年(1575年)四月初一,那天是自神宗皇帝出生後第一次出現日全食。古代人非常迷信,一旦出現了異象,君王就會認為是上天給自己的預警,此時,自己就要認真地檢討自己所犯下的錯誤。就在這一天,小皇帝做了一塊牙牌,並在牙牌上寫了他將要去做的十二件事:“謹天戒,任賢能,親賢臣,遠嬖佞,明賞罰,謹出入,慎起居,節飲食,收放心,存敬畏,納忠言,節財用。”牙牌做好後,神宗皇帝將它拿給張居正看,張居正教導他說:“雖然您是因為天象才自省,但是這幾件事囊括了修身治國的所有道理,皇上應該謹記一輩子。”隨後,神宗皇帝在處理政事上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臨近年關的時候,張居正向皇帝提出了建議,認為服喪期未滿,因此應該免去宮中的宴會,連元宵燈會也不要舉辦。小皇帝對此也非常讚成,他說道:“昨日我便已經下旨,不舉辦宮中的宴會。”張居正又教導他說:“這不隻是盡孝道,也是節約錢財,是皇帝的美德。”於是,這一年宮中的宴會停辦,節省了白銀七百多兩。到第二年年關的時候,神宗皇帝十分想觀賞燈會,便征求張居正的意見:“元夕螯山煙火祖製。”張居正當然了解神宗皇帝的心思,於是回答道:“在殿上多掛一些燈籠就可以了,不要勞民傷財的搭建燈棚。國家有很多大事,比如皇上的大婚以及潞王的出閣等,這些都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但天下民力有限,宮中還是要節省一些。”

太監馮保知道皇帝的心思後,提議說等到國庫不緊張時,可以偶爾舉辦一次燈會。但是張居正萬萬沒有讓步:“搞一次燈會就要花費十萬黃金!天下民力枯竭,財政部門也沒有辦法緩解,還是能省則省吧。”神宗皇帝聽了之後也覺得十分有道理,於是立刻回答道:“朕深知民窮,就按先生的話辦吧!”

當時,神宗皇帝極其尊敬張居正,夏天會親自調製羹湯送給老師品嚐,冬天在經筵的時候,他會親自送銀爐給老師暖身。有一年冬天,張居正像往常一樣給神宗皇帝講課,但是神宗皇帝卻走神了。其實,神宗皇帝看到老師站在大殿冰冷的地上,心中十分不忍。於是,他便命人拿來毛氈放在張居正的腳下,這個舉動讓張居正非常感動。還有一次,皇帝在下了早朝後聽說張居正腹痛,又聽說辣麵可以以辣治腹痛,於是他就親自做了一碗辣麵並讓次輔呂調陽陪張居正一起吃。後來,神宗皇帝聽說張居正的父母親還健在後非常高興,下旨賜了很多東西給他的父母。

張居正在主政內閣的十年中,神宗皇帝從來沒有喊過他的名字,一直都是稱呼他為“先生”。在所有詔令中,一旦提及張居正也全部寫成“元輔”,張居正的種種殊榮讓很多大臣非常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