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聖上恩寵,飛黃騰達的升遷之路

和在得到乾隆皇帝的賞識和認可後,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手中的權力也越來越大,就如同那展翅翱翔的雄鷹一樣直衝雲霄。

地位的不斷攀升讓和還沒適應,乾隆皇帝又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的五月下旨,令和同英廉、梁國治、劉墉等人一起修改《明史》,特別是《本紀》,凡是帶“明”字的書籍一律修改。

一個月後,乾隆任命和為吏部左侍郎兼右侍郎,負責官員的使用、調度、任命、檢查、考核等。到了十月份,又任命和兼九門提督。在幸運光環的籠罩下,和出了一些差錯,乾隆帝也不放在心上,他看準了和是可重用之人。即便個別官員抓到把柄來狀告和,乾隆帝也基本都給搪塞過去了事,最多表示性地讓和官降兩級,用不了多久,就又提拔上去。

此後,和又被委任兼崇文門稅務監督,這是一個肥缺。當時的崇文門是四大稅官之一,等於是一個錢倉,以前這個職位基本都是交由一些王公貴族或者有很大功勳的人來做,現在卻放心交給了和,這更加說明了乾隆帝對和的喜愛。當時隻要不是愚蠢的人都看出了皇帝對和的寵信,也就都對和避讓三分,這也使和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隨後,和又兼任鑲藍旗的滿洲都統。同一年的六月份,再次被追任正白旗都統以及領侍衛內大臣。到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和被委任禦前大臣見習。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被正式提為禦前大臣、戶部尚書。同年十月份被任命為《四庫全書》總裁,全權負責四庫全書的編纂。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和被加封為太子太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和再次被授予輕車都尉世職,並正式擔任吏部尚書,還監管戶部的一些事務。同一年九月,乾隆帝授和為一等男爵。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和被任命為文華殿大學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和被封為三等忠襄伯爵。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和兼任殿試讀卷官,同一年五月,擔任教習庶吉士,也叫做領教習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和又被乾隆帝任命為篆刻“石經”的總負責人。

這一個個的官職,也使得和的地位達到了新的高度,在朝堂上,和的地位僅次於軍機大臣、內閣首輔、大學士一等誠謀英勇公阿桂。阿桂是阿克敦唯一的兒子,出生在滿洲的一個貴族世家,乾隆四年(1738年)中舉後開始踏入仕途,他也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阿桂雖然為朝中第一人,但是會經常奉旨執行外出巡查、辦案等公務,這期間朝中的事務就都交給了和來處理,軍機處也是和管轄。阿桂隻是有一個名義上的權力,實際的負責人已經換成和了。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和被任命為翰林院學士。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又被任命監管禦藥房與太醫院。至此,吏部、戶部、侍衛、都統等職務和沒有一個不涉及到。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乾隆皇帝把皇位讓給了琰,繼位後的嘉慶帝並沒有獲得多少實權,大權仍然掌握在乾隆的手中。因此嘉慶麵前的和還是可以依仗太上皇的旗號興風作浪,威風不減。嘉慶元年(1796年),和被任命正黃旗侍衛內大臣,隨後兼任鑲黃旗滿洲都統。這時候,朝中大臣阿桂已經年過八十,體弱多病的阿桂請求離開宮廷,回家安享晚年,得到了乾隆帝批準。不久後阿桂去世,這時候的和,才真正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群臣之首。嘉慶二年(1797年),和又被任命監管刑部。嘉慶三年(1798年)和奉命出任參讚機政,並同時監管各部,還被追封為一等嘉勇公。至此,朝中的大權幾乎全部握在和一個人手中,一直到乾隆去世,和的官路可以說是順風順水。

和為官期間,擔任軍機大臣二十餘年,其中兼任大學士、步軍統領、軍機大臣、戶部尚書等多個重要職務也長達十五年,這種情況在曆史上是非常少見的。在和不斷晉升的同時,他的社會地位也水漲船高,從一個小小的三等輕車都尉最後晉封為一等嘉勇公。他的影響力遍及朝廷內外,權力幾乎覆蓋天下,可以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總之,和的發跡是通過他自身不斷努力再加上對機遇的把握而逐漸得來的。他在乾隆身邊時,與乾隆接觸的機會很多,這是他與別人相比最大的優勢,並且他才華橫溢、能力出眾,更是讓乾隆刮目相看。和辦事機靈、善於察言觀色,因此很得乾隆皇帝的青睞。

和在乾隆四十年(1775年)被乾隆發現、賞識後,就成為了乾隆身邊貼身隨從,經常陪伴在乾隆左右。和除了精心地侍奉皇帝外,更是注意皇帝的飲食起居,並小心翼翼地揣摩乾隆皇帝的心理,這樣長久下去終於了解了皇帝的脾氣與性格。乾隆皇帝想要什麽、想做什麽,和基本上都能知道,以至於許多事情還未等乾隆開口,和已經操辦妥當了,並且做得幹淨利索、漂漂亮亮。由於和把乾隆皇帝伺候得舒舒服服,因此乾隆對他更是寵愛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