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為鎮壓撚軍,清廷再次重用曾國藩

太平天國被鎮壓以後,撚軍也軍心大失,處於瓦解狀態。借此時機,清政府派僧格林沁和官文一路追殺,終於把撚軍的主力部隊殲滅,而剩下的兩小股勢力在賴文光的帶領下來到湖北、河南等地,仍四處活動,攪得清政府日夜不安。

賴文光文武兼備,他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仍組織了一些力量,並吸納了兵敗後的一些太平軍將領。顯然,這樣撚軍的隊伍就壯大了,而且他們發誓要為恢複太平天國而戰。改編後的撚軍不斷和清軍作戰,並從清兵處獲取了大量的裝備及物資。久而久之,他們練就了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而且這支部隊比太平軍更勝一籌。他們在戰略上也不同於太平軍,是以大規模運動戰打擊清軍;他們的作戰靈活機動,以精銳騎兵襲擊清兵;他們作戰時急如狂飆般將清兵包圍,往往清兵還沒想好如何應戰就被打死。無疑,這樣的一支撚軍自然會攪得清政府頭昏腦漲。

當年太平天國起義時,這支撚軍也曾在中原起義響應太平軍,但被蒙古親王僧格林沁率兵鎮壓。後來陳玉成犧牲後,僧格林沁便趁機發動進攻,圍剿了撚軍在安徽的根據地,並將當時撚軍的領袖張洛行殺害,其他的撚軍也大部分被殺死,隻有少數逃亡。僧格林沁以剿撚有功,被清政府提升為親王,並多次被授獎。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受到了清政府的重用,也是清政府用來對付湘軍的唯一一支武裝力量,因為八旗及綠營兵均被太平軍摧毀。僧格林沁原本就心高氣傲,加上清政府對他的重視,所以他從心底瞧不起湘軍和後來興起的淮軍。在共同對付太平天國的軍隊時,他就經常欺壓湘軍,背地裏向清政府狀告湘軍將領。而實際上,大多明明是他的錯,他卻推在湘軍身上,而曾國藩明知這些事情,但也無能為力,因為清政府看重的是僧格林沁而不是身為漢人的他,所以他隻能一忍再忍。當湘軍拿下天京時,清政府之所以向湘軍施加壓力,也是因為有僧格林沁這支部隊作為依靠。

當集智勇於一身的太平天國將領賴文光重整撚軍時,清軍為了徹底消滅這支義軍,派僧格林沁率部圍攻。驕傲自滿的僧格林沁以為很快便能將撚軍消滅,對撚軍實施窮追猛攻。而撚軍作戰靈活,神出鬼沒,采取各種戰術,打得僧格林沁是措手不及,怒火中燒,隻能跟在撚軍屁股後一路狂追。而賴文光正是抓住了他的缺點,不斷地給予猛擊。同治四年,僧格林沁一路追殺撚軍,從河南追到山東,此時他的人馬已筋疲力盡,隻有少數騎兵追上來,主力部隊被遠遠地甩在後麵。沒想到這支曾經威風凜凜的騎兵陷入了撚軍的埋伏之中,在同治四年(1865年)四月二十四日,這支騎兵被撚軍消滅。

僧格林沁剿撚的屢屢失敗,讓清政府很是失望。本來清政府希望僧格林沁以剿撚提高清政府貴族的威望的,但是結果卻未能如願。後來,清政府不得不派湘軍和淮軍去助戰,讓僧格林沁坐收漁人之利。早在同治三年(1864年)九月,賴文光就打敗了在湖北蘄水的清軍,然後包圍了清軍將領成大吉於蘄北。清政府聞訊,命曾國藩前去援救。

當時湘軍正麵臨裁撤,軍心動**,人心混亂,曾國荃也被開缺,麵對清政府對湘軍施加的壓力,這個時候的曾國藩是有心而無力。他上奏清政府,目前軍心大亂,自己也難以擔當勝任此重任,即拒絕前往剿匪。時隔不久,清政府又命令湘軍劉連捷、淮軍劉銘傳去河南協助僧格林沁,並聽命於他。曾國藩又上奏清政府,劉連捷、朱洪章、朱南桂三軍正在遣散之中,無法支援。所以,清政府隻好讓淮軍劉銘傳去河南。曾國藩自然再無理由可辯,但僧格林沁卻說湘淮兩軍“皆不能戰”,不要任何援助。聞此,曾國藩竊喜,讓正準備出發的劉銘傳收兵。

拒絕任何援助的僧格林沁經過幾次戰鬥之後,被撚軍殺死。清政府得知此事後極為震驚。他們沒想到撚軍的力量如此強大,所以當下隻好再派曾國藩出馬了。這次,清政府給予了曾國藩指揮河北、河南和山東三省八旗、綠營軍的大權,催他快快起程。由於清政府擔心撚軍在擊斃僧格林沁後會威脅到北京,而當時北京方麵也是一片慌亂,所以清政府讓警衛部隊隨時作好戰鬥準備。

曾國藩此時早無爭戰之心,畢竟已是五十四歲高齡了,也經不起戰場上的折騰了。但他不敢違旨,隻得極不情願地赴前線作戰。曾國藩不願出戰有兩個方麵的原因:一是他恨清政府對他太過分,用他的時候把他扶起來,不用他的時候恨不得將他打倒。逼迫他裁撤了湘軍,手中沒有勇兵怎能作戰——那些八旗、綠營兵根本打不了勝仗。二是不久之前慈禧和恭親王發生過一場激烈的爭吵,就是因為曾國藩。恭親王想重用像曾國藩、劉蓉、李元度這樣的漢官,而慈禧卻想罷免曾國藩等漢官的官職。於是二人就爭吵起來,慈禧便親自擬旨,召集軍機大臣們,革去恭親王的“議政王”號,不許他參與政事。沒想到這遭到了軍機大臣們的反對,慈禧隻好把他的“議政王”號革除,保留了他的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的職務。因為這些,曾國藩十分痛恨慈禧,更是不想為清政府賣命了。

在清政府的多次催促下,曾國藩拖著帶病的身體出發了。出師前他認真研究了撚軍的特點及僧格林沁的戰略戰術,總結出撚軍是以騎兵為主,善於流動作戰和遊擊戰。針對撚軍的特點,曾國藩提出了“重鎮設防”、“布置河防”和清查戶口的方法來對付撚軍。

盡管曾國藩想盡一切辦法對付撚軍,可最終也沒收到幾分成效。1866年9月,撚軍在河南會師,摧毀了曾國藩苦心經營一年的河防,而這也意味著曾國藩的剿撚失敗。

清政府見曾國藩連戰無功,便對他嚴加指責。曾國藩便上書請求辭職,清政府怕他再一次強大起來,便同意了他的請求,讓他繼任兩江總督,而命李鴻章接替了曾國藩的職務,全力剿匪。

其實,曾國藩剿撚的失敗並不在於他的戰略有誤,而是在於參戰的兵將問題,這使此時的他十分懷念曾經的那十萬湘軍。但湘軍的輝煌已成曆史,現在他手上的湘軍隻有劉鬆山、易開俊率領的兩千餘人,而這些人一聽說北上開戰,都紛紛搖頭,畢竟經曆了無數生死才換來了一時的安寧,誰也不想再去送死。劉鬆山隻好殺了幾個帶頭反對的湘兵,這些人才勉強出發,但一路上還不斷地有人逃跑,以致過了黃河故道後,已逃跑了大部分人馬。湘軍的士氣已一去不複返了。而主要兵力是李鴻章的淮軍,他們隻聽命於李鴻章,對於曾國藩的命令隻當成耳旁風,這也是曾國藩剿撚失敗的主要原因。湘軍腐敗,加上淮軍不受調遣,曾國藩此次自然必敗無疑。雖然淮軍表麵上聽從曾國藩的調遣,但實際上卻受李鴻章的支配。曾國藩對他們下達的命令,他們又背後寫信給李鴻章,要求這要求那。李鴻章又寫信給曾國藩進行幹預,最後,曾國藩不得不把將要下達的命令寫信給李鴻章,李鴻章再給淮軍下命令。如此一來,貽誤戰機,就造成剿撚失敗了。

事實上,曾國藩的決策沒有錯——李鴻章也正是利用了曾國藩的策略才打敗撚軍的。李鴻章接到清政府的命令之後,負責剿撚,他也采取了曾國藩的戰略方針,執行了曾國藩的河牆戰法,將撚軍聚在一地進行殲滅的。由此看來,戰略再好如果沒有得心應手的軍隊也無濟於事,而曾國藩正是因為沒有實際的軍隊指揮權才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