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鬥膽直諫,觸怒龍顏

鹹豐帝剛登上寶座時,各地爆發了多起農民起義。鹹豐聞聽此事,憂心忡忡,也擔憂大清江山會毀在自己手中。而此時的曾國藩更是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是團團轉。他曾寫信給朋友,說自己的多篇上疏和大臣們的奏章都被皇帝扔在一邊,皇帝根本看也不看,敷衍了事。這致使他對皇帝“將書生之血誠,徒供胥吏唾棄之具”的做法表示不滿。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國起義在廣西桂平爆發,在幾個月之內就把清朝欽差李星沅和廣西巡撫周天爵打得落花流水。而首戰告捷即讓太平軍人人振奮,他們扯旗北上稱王封製,各地農民起義軍也有前去加入的,這致使太平天國的隊伍不斷壯大。這自然就成了鹹豐帝的心腹大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委派人鏟平太平天國,樹立大清國的威信。於是,鹹豐帝便派自己的舅舅賽尚阿親自奔赴前線,擔任總指揮,同時任命順天府尹鄒鳴為廣西巡撫,想以此狠狠地滅滅太平軍的威風。這賽尚阿是首席軍機大臣,當時朝廷職位最高的人,和鹹豐帝的關係很是親密。鹹豐此舉在朝廷引起了很大反響,而大家也都知道,這一下鹹豐帝是被逼急了。

“為國藩籬”的曾國藩一直很努力地想使清朝實現國泰民安、政治清明的格局,而為此他也恪盡職守,為大清國付出了很多精力和心血。可是無論他付出多少,鹹豐帝就是不領他的情,而且更不理解他作為一位老臣對岌岌可危的大清的一片苦心。

曾國藩再也坐不住了,他準備直接向皇帝上疏,而這一次上疏與以往不同,這一次是冒著生命危險去上疏的——為了大清的百姓,為了已逝去的道光帝,他挺身而出,鋒芒直指鹹豐帝。而在此次上疏之前,他給家人寫了一封信,信中說自己這次是冒死上疏的,原因是曾家曾受先皇恩德,不能有負先皇。自己身為二品大員,如果此時不直言上疏,既對不起先皇,又對不起百姓。此時朝廷正刮起“唯阿之風”,如果不及時製止,此風氣將會給皇帝帶來不良影響,甚至養成“惡直而好諛”的習慣。如此,將會是大清的禍事,而到那時更是無法改變了。不如現在趁著元年新政,說破機關,讓新皇“日就競業”,為大清樹立進取之風氣。

於是,1851年5月,曾國藩一針指向鹹豐帝,上疏《敬陳聖德三端預防流弊疏》,其間字字見血,把鹹豐帝刺得是臉麵全無,以致下不了台。

可以說,曾國藩的此次上疏古今少有,非比尋常——他擔心這篇上疏又像前幾次那樣杳無音訊,於是便把重要的地方當著文武百官的麵背了出來。而這一次是當著滿朝文武大臣的麵給皇帝提意見,即當麵揭皇帝的短。大致內容是批評鹹豐注重小節,疏於大處,往往因小失大。對廣西前線的將帥安排方麵欠妥當;批評鹹豐帝不求實際,言行不一,出爾反爾,剛愎自用,驕傲自滿。

眾所周知,誰都不希望自己的短處被人揭出,更何況是堂堂一國之君呢?

當時,曾國藩說的是湖南話,他怕皇帝聽不清,故意說得很慢。滿朝文武百官個個聽得是十分清楚,這字裏行間全是指責皇帝的不對,因此誰也不敢說半個字,大氣都不敢喘,就等待著早已預知的結果了。

當鹹豐帝聽完第一段時,已經怒火中燒,但他不愧為一國之君,這點度量還是有的。可此時他雖仍然耐著性子繼續聽曾國藩的指責,但心裏卻早已把曾國藩罵得狗血淋頭了。

接下來,曾國藩批評皇帝開言路是做樣子,指責皇帝“驕矜”、“虛文”等,並且針對這些,曾國藩還一一舉出了例子。此時,這位高高在上的一國之君終於忍不住了,要知道此時他的尊嚴何在,顏麵何在。於是他大喝一聲:“狂悖!該當何罪!”一臉的怒火,似乎要噴發出來。然後,鹹豐帝馬上命令軍機處擬曾國藩的罪。

曾國藩被皇帝的這一聲嗬斥嚇了一大跳,盡管先前他作好了思想準備,但他還是有些慌張,在這種情況下,曾國藩連忙說了聲:“臣罪該萬死!”旁邊的大臣們看皇帝要治罪於曾國藩,便下跪為他求情,說他雖罪該萬死,但這樣做也確實是為了大清社稷,由此可見他對國家的一片忠心。又稱皇帝為舜堯,還說自古“忠言逆耳、君聖逆直”,總之說了不少皇帝愛聽的話,所以曾國藩沒被治罪。如若不然,他這一次可以說性命難保。

曾國藩的這一次冒死直諫雖然沒有給大清帶來多少福氣,但他卻贏得了不少人的誇讚。特別是在他湖南的老家,人們對他的評價更高了,說他是大清的福星,是能給百姓帶來幸福的人。

而對於曾國藩,由於此次進諫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心情自然壞透了。他認為在這樣一種不好的風氣之中,自己很難有一番作為。好多次他都想結束這種碌碌無為的官場生涯,但大清正是用人之際,皇帝豈能同意他的要求?而這一次他的直諫鹹豐不僅沒有處罰他,反而還讓他兼署刑部侍郎一職。不過,這一切絲毫都沒有引起曾國藩的興趣。

這幾次上疏都表現了曾國藩的遠大抱負和治國決心,他不同於一般的大臣,他一心為國為民,而其他大臣大多考慮的是自己。而他的多次上疏為自己贏得了敢於直諫、忠誠為國的政治聲望。他的朋友胡大任來信,對曾國藩這一做法很是稱讚。其他的老朋友劉蓉、郭嵩燾、江忠源、彭筱房、朱堯階、歐曉嶺等人,也十分欽佩曾國藩的勇氣,他們稱讚曾國藩此舉是“大疏所陳,動關至計,是固有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者”,說此舉可“慰天下賢豪之望,盡大臣報國之忠!”而這也為曾國藩日後組建湘軍、吸納人才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