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告訴自己:永遠不能屈居第二

比爾·蓋茨在大學二年級時選修了數學課。在高中的時候,比爾·蓋茨就想過長大後要當一名數學家。他在中學時候就已經展現出在數學方麵的過人天分。在大學蓋茨同樣不例外,他會到數學課上去聽教授講課,但是他每次上課的時候從來不帶筆記本,隻是雙手托住腦袋靜靜地聽老師講課,樣子顯得十分倦怠。但是他會在老師在黑板上講解證題的時候,突然舉手說:“老師,您這個地方是不對的,應該是這樣的……”因而常常弄得老師下不來台。對於蓋茨來說,給老師挑毛病是他的一大樂趣。他從不會考慮到這是否會傷及老師的麵子。從這裏可以看出蓋茨性格中直爽、較真兒的一麵。而且對於老師布置的練習題,他不會全做,隻做其中的五分之一。他認為做那些一目了然的簡單題目,簡直就是在浪費時間。他的同學亨利曾經說過:“如果我有複雜的數學問題解決不了,隻要給蓋茨打個電話,同他談上幾分鍾,他就能讓我從混亂的思維中撥雲見日,從中解脫出來,他真是個數學天才。”

比爾·蓋茨在大學最得意的事,就是一次他為一個數學難題提出一種非常好的解決方法。當時,哈佛大學的數學教授克裏斯托斯在課堂上向同學們提出了一道刊登在數學雜誌上的難題。題目是這樣的:有一個廚師做了一摞大小不等的煎餅。他要一直不停地從上麵拿幾個煎餅翻到下麵,他如果想讓煎餅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起來,最小的煎餅在最上邊,最大的在最下麵,那麽他需要翻動多少次才能把這一疊煎餅翻完?克裏斯托斯教授說,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是要想算出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時,比爾·蓋茨對教授說,他有一種比別人更簡便的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於是蓋茨就把他的方法詳細地向克裏斯托斯教授解釋了一遍。聽完比爾·蓋茨的講述後,教授頻頻點頭,非常讚同蓋茨的這種解法。於是就把這個方法記錄下來,並發表在《非線性數學》雜誌上。比爾·蓋茨的這種解法讓這一難題的解決方法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在數學界,這一解決方法也影響很大。

當時,哈佛的同學和老師大都認為比爾·蓋茨會往數學方麵發展,最終成為一名數學家。當時比爾·蓋茨確實也有過這個想法,但是後來他放棄了。原因是他發現哈佛還有幾名同學,在數學方麵有著比他更高的造詣和潛能。在比爾·蓋茨的信念中,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屈居第二,要做就做最好,要不幹脆就不做。

蓋茨說:“當時我看到這一情況,就改變了我原先想在數學領域進行研究的念頭。我總想自己能做出一些達到世界水平的事情,在數學方麵,我或許做上三年或是五年研究才會做出一點成績來,但是誰又能保證呢!而且還有幾個在這一領域比我能力更強的人。所以我在想,我是否適合在數學領域奉獻我的一生。而且世界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我的視野也是相當開闊。我想過,或許在律師界我也會有不錯的出路,從事人工智能方麵的工作或許也不錯,我繼續進行我的計算機研究或許會更好。我當時確實還沒拿定主意自己到底要幹什麽。”由於對未來並沒有確切的目標,比爾·蓋茨常常陷入這種迷茫的沉思中。

在湖濱中學的時候,比爾·蓋茨就和保羅·艾倫結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誼。當時他們兩個雖然相差兩個年級,但是因為兩個年輕人對計算機有共同愛好,所以成為了好朋友。當時他們每天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台屬於自己的電腦。然而,在那個時候誰想自己有台電腦就好像誰想擁有一艘核潛艇一樣瘋狂。後來他們曾經想開辦一個計算機公司,自己來製造電腦。在1967年他們就曾經用編寫程序賺的錢,買了一個芯片,兩個人與另一個朋友,一起來製造電腦,可是經過一係列艱難實踐,他們發現,他們在軟件方麵比硬件方麵更有優勢,所以他們把自己的發展方向和重心都放在了開發軟件方麵。於是他們如饑似渴地吸收關於計算機方麵的知識和信息。這使他們在中學時候的計算機知識就遠遠超過了當時學校的老師。

雖然保羅·艾倫上大學後兩人就分開了,但是比爾·蓋茨同保羅·艾倫的聯係卻從來沒有中斷過。他們甚至還曾一起創辦了交通數據公司。蓋茨到哈佛上學後和艾倫天各一方。蓋茨在美國的東部,艾倫在美國的西部。這使得他們很難再像高中時期一樣,可以經常見麵。他們隻能通過電話聯係對方。兩個人經常在電話中一談就是好長時間,他們談論有關計算機的相關情況,談論他們交通數據公司的前途。艾倫在當時就清楚地看到,計算機將來必將會普及化的。艾倫認為他們應該順應計算機的發展潮流,成為這場新的科技革命中的領頭人。艾倫曾急切地對比爾·蓋茨說:“我們現在就開始幹吧!現在各方麵條件都已經成熟,應該趕快創辦我們自己的計算機公司。否則我們就會失去這次曆史賦予我們的機遇,到時候,再想幹就遲了,這將會讓我們遺恨終生的。”

為了實現他們的理想,1973年的秋季,保羅·艾倫開著他那輛老舊的汽車,從美國的西海岸來到東海岸,橫跨了美國整個大陸,經過了三天三夜的時間,來到美國東海岸的比爾·蓋茨學校所在地波士頓。他在波士頓找到了一份開發計算機程序的工作。這樣他就可以經常開著汽車來哈佛和比爾·蓋茨談論他們未來公司的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