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勇闖電信,淨賺千億

大凡有誌之人,無論年紀長幼,心裏一旦有了宏偉的目標,就會有生生不息的動力和永不氣餒的堅強意誌。在這個宏偉目標的激勵下,李嘉誠更加專注於事業,並製定了全球化、多元化的發展戰略,一方麵大舉向海外市場和中國內地市場拓展業務,另一方麵將投資目標轉移到高科技行業上。

李嘉誠暫時退出讓自己成為華人首富的房地產業,而投身到高科技領域。他少年失學,靠打工養家,僅僅小學畢業,但是卻有很高的學識,而這些學識讓李嘉誠具備冷靜的頭腦,並帶給他無盡的財富。

其實,李嘉誠在多年前就意識到了未來的市場會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而且那時起他就“未雨綢繆”了。他最初創立長江塑膠廠而成為“塑膠花大王”,然後挺進地產領域成為全港家喻戶曉的“地產天王”,又通過不斷收購一些大型公司而逐漸將長江實業係拓展為一家實力雄厚的集團。如果是別人有了這些成就,也就會貪圖安逸,不再前行了。但是,他並未就此滿足,而是積極地開拓海外市場,以謀取更大的發展空間。李嘉誠旗下的產業幾乎囊括了所有極具發展潛力的領域——金融投資、地產開發、媒體、電力、航運、酒店、貨運、通信、電視傳媒等。從這些行業來看,長江實業集團早已符合了當今社會發展的方向,之所以決定再次對其進行擴展,隻是因為他不滿足於現狀,又特別看好新興的高科技產業,希望自己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當年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李嘉誠的父親李雲經失業,隻好帶著李嘉誠返回潮州老家。當時李嘉誠也沒有辦法繼續上學,再加上外麵烽火連天,時局動**,所以他也不敢隨便外出,隻好躲進書房,暢遊到陸遊、嶽飛、辛棄疾等人的詩詞中,在讀書過程中他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這些都為他後來經商和為人處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自少年時代起,李嘉誠就負擔起了養家糊口的重任,很早就在商界打拚,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因此,李嘉誠不但擁有過人的膽識和超群的智慧,還具備獨特的判斷能力和超前的商業眼光。他既具有靠吃苦耐勞打天下的韌性,還具備能夠迅速接受新事物、新觀點的能力。所以,李嘉誠很早以前就認識到了高科技產業所蘊涵的發展潛力,並早已悄然著手在歐洲、美洲、亞洲以及非洲建立自己的“通信產業王國”。

1999年11月13日,英國著名的沃達豐電信公司公開向媒體表示,將動用1萬億港元的資金,將德國曼內斯曼持有的52.8%的股份收購。消息剛一公布,曼內斯曼公司立即作出回應——堅決抵製沃達豐公司的惡意收購。在這種情況下,手中持有曼內斯曼10.2%股份的李嘉誠便成為這一全世界最大收購案中最關鍵的人物。1999年11月23日傍晚,就在沃達豐的收購計劃與曼內斯曼的反收購計劃之戰正式拉開帷幕之前,英國的一個組織給李嘉誠頒發了“全球傑出企業家獎章”。據一些業內人士推斷,也許沃達豐公司就是這個組織背後的操縱者,而這一授獎舉動是為了給沃達豐拉票。有人算了一筆賬,如果以沃達豐所提出的收購價格來計算的話,李嘉誠手上所持有的曼內斯曼10.2%的股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上漲到了318億港元。因此,外界紛紛討論,不管是哪一方取得勝利,最大的受益者不是收購方或被收購方,而是李嘉誠。然而,李嘉誠卻並不為這點兒“蠅頭小利”而改變自己的立場。就在“全球傑出企業家獎章”頒發當天,李嘉誠旗下的和黃公司就發表聲明,表示將與曼內斯曼公司站在統一戰線上,堅決抵製沃達豐公司的惡意收購。李嘉誠對這一聲明給出的解釋是:“如果能與曼內斯曼保持長久的合作關係,不僅對和黃的未來發展有利,而且也維護了和黃董事的利益。另外我還要說的是,沃達豐公司開出的收購價根本不具備吸引力,無法使和黃的董事們滿意,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我們都沒有與沃達豐合作的理由。”

數百億的白花花的銀子唾手可得而不要,一些業內人士對李嘉誠的決定感到不可思議,疑惑不解。也有人認為和黃所發表這一公開聲明,實際上意味著李嘉誠將堅守其歐洲市場的發展計劃,不會輕易撤出。也有人說,李嘉誠與曼內斯曼公司之間早已簽訂了協議,即李嘉誠手中所持有的10.2%的曼內斯曼公司的股權在18個月內不得出售,沒有自由支配的權利。無論外界怎麽猜測,李嘉誠心裏卻有著自己的一杆秤,他實際上以並未兌現的虛擬的318億港元,換取了日後在曼內斯曼公司內部的威望和決策的權利。

無論外界對李嘉誠的這個決定作出怎樣的評價和理解,有一點卻是毋庸置疑的,李嘉誠的這一決策不但能使長江實業集團借曼內斯曼公司之力實施其在歐洲電信領域中大展宏圖的戰略,還能輕鬆地賺得上百億港元的利潤,而且,李嘉誠從中獲得的額外財富更是無法估量的。

其實早在1989年,李嘉誠就在英國的電信市場上進行過投資,但幾年下來一直贏利狀況不佳。為了重新調整在英國電信市場的投資計劃,李嘉誠又在1996年新成立了一家Orange公司,並使其在英國成功上市,在這次投資中花費了大約84億港元的資金。

“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努力和摸索之後,李嘉誠終於迎來了事業的又一次轉機。1999年,李嘉誠決定將Orange公司的部分股權進行出售,由德國曼內斯曼公司獲得了部分股權。此後不久,李嘉誠又與曼內斯曼公司進行了相同份額股權的兌換。最後的結果是,李嘉誠仍然擁有Orange公司的控股權,是Orange公司的決策者,而且還順利地成為曼內斯曼公司唯一一個以私人名義入駐董事局的人,也就是個人大股東。此外,李嘉誠還獲得了大約1100億港元的現金。各界媒體對此作出的評價是:李嘉誠在與曼內斯曼公司的這筆交易中,沒有支付一分錢,等於是零投入,就輕鬆賺得了1100億港元的收益和曼內斯曼公司的大量股權。李嘉誠與曼內斯曼公司的這場經典的交易案,不但轟動了全世界,而且使李嘉誠“地產天王”的形象也發生了轉變。

自從成功出售了Orange公司之後,李嘉誠的電信事業就變得如魚得水,並且幾乎每一場交易都能大獲全勝,每一仗都打得十分漂亮。除此之外,李嘉誠不但能夠使其手中的現金流長期保持上漲的趨勢,而且還順利取得了英國與意大利市場的3G營業執照。正當所有企業都爭先恐後地以高價瘋狂購買德國的3G營業執照之際,李嘉誠卻率領旗下的和黃急流勇退。而當全球電信股股價急跌之際,李嘉誠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以超低價格成功取得德國的3G營業執照。這樣出色的商業手段,令世人歎為觀止。

李嘉誠一生都在把自己當對手,每當困難來臨的時候,他都不斷地鞭策自己,把每一次的挫折都看做是上天給自己的考驗,從不怨天尤人,不斷地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