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塑膠花市場上大展雄風

20世紀50年代中期,香港的經濟突飛猛進,工業化趨勢迅速發展,很多像長江塑膠廠一樣的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此時的長江塑膠廠也處於穩步發展的階段,業績不斷增長,麵對這可喜的現狀,李嘉誠非常欣慰。因為這種境況是每一個做企業的人都期待的結果。但他沒有滿足於現狀。他知道停滯不前就意味著落後,會被其他企業趕上甚至超過。李嘉誠沒有讓自己停下來,而是繼續爭分奪秒地工作。他每天除了工作十多個小時外,還要閱讀大量經濟類的報紙雜誌,以掌握更新的資訊。

自從長江塑膠廠遭遇了那場危機後,李嘉誠更加懂得了居安思危的道理。長江塑膠廠現在發展得很順利,但李嘉誠還需要考慮長江塑膠廠未來的發展方向。李嘉誠認為,一個工廠光憑單一固定的產品來爭奪市場是遠遠不夠的,最要緊的是開發新產品,尋找新出路。李嘉誠開始致力於對市場的調查,力求出奇製勝,搶占先機。

就在李嘉誠為長江尋找出路而冥思苦想的時候,1957年初的一天,他無意間在英文版《塑膠》雜誌上看到了這樣一條簡短的消息:意大利的一家公司已成功開發出一種利用塑膠原料製成的精美塑膠花並準備投入批量生產,全麵進軍歐美市場。李嘉誠看後興奮不已。他敏銳地察覺到,這類物美價廉的裝飾塑膠花將會有極大的市場發展空間,而香港正好有大量廉價的勞動力用來從事塑膠花的生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滿足了物質需求的同時,對精神的需求也會越來越高。花卉是美化家庭必不可少的裝飾品,但種植花卉要澆水、施肥、鋤草、除蟲等,程序非常煩瑣。現代人都沒有太多時間浪費在這上麵。最重要的是鮮花的花期比較短,很快就會凋謝,塑膠花則會很好地彌補這些缺陷。他預測這種“永不凋謝的花”——塑膠花將會在香港大肆流行,塑膠花的市場潛力將非常巨大。於是,李嘉誠決定大批量生產塑膠花。但是,在生產之前,必須要掌握製造優質塑膠花的工序和核心技術。

1957年春天,李嘉誠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意大利的夢想之旅。意大利的春天風景怡人,草地、廣場、噴泉、白鴿、獨特的古建築都籠罩在和煦的陽光裏。這獨特的異國風情吸引著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旅遊者,卻沒有牽絆住李嘉誠急匆匆的腳步。李嘉誠一到意大利,就迫不及待地尋找那家生產塑膠花的工廠。

經過兩天的走訪,李嘉誠終於找到了他想要找的那家工廠。李嘉誠興奮不已,剛走到工廠的大門口,他突然意識到,他這樣貿然闖進去,可能一無所獲。新技術是一個工廠最寶貴的東西,是一個企業持續發展和搶占市場的根本,別人怎麽可能拱手讓給自己?也可能通過購買他們的技術專利來獲得生產塑膠花的技術,但這麽新的先進技術,價格肯定不便宜,以現在長江塑膠廠的實力卻拿不出太多的錢。再者,就算長江塑膠廠有錢購買專利,這家公司也未必肯賣。一般來說,西方國家的工廠都是等自己先站穩了市場,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再把已經不算新更不算先進的技術賣給落後國家的企業。可是,李嘉誠又怎能甘心呢?他清楚市場競爭激烈,機會稍縱即逝。他必須在塑膠花市場沒有發展起來之前,掌握塑膠花製作的最新技術,搶先占領市場。李嘉誠是以一名經銷商的身份走進工廠的。他稱他對該公司的產品很感興趣,想經過實地考察,把他們的產品打入香港市場。這家公司的負責人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李嘉誠,並把他帶到產品展覽室。展覽室裏目不暇接的塑膠花讓李嘉誠驚歎不已,他一邊“艱難地”挑選樣品,一邊抓住每個機會向他們打探有關塑膠花的知識。他也是做塑膠製品的,所以通過他們簡單的介紹,李嘉誠已經基本掌握了製作塑膠花的流程,隻是有些細節比如色彩的調製、定型等還不是完全清楚。李嘉誠在這家公司整整待了一天。他拿著他選購的樣品被廠方熱情地送出大門。這一天可謂收獲頗豐,但由於他還不完全清楚色彩的調製和定型等,所以他不甘心就這樣回香港,必須把全部技術都弄明白才行。可是,該從何下手呢?

正當李嘉誠因找不到獲取配方的方法而心急如焚的時候,一則招工啟事讓李嘉誠眼前一亮:意大利那家塑膠廠的分廠正在招聘車間工人。李嘉誠覺得這不就是上天給自己的機會嗎?就毫不猶豫地報了名。當時,李嘉誠隻有一張旅遊簽證,按當地的法律規定,持旅遊簽證的人不能在當地打工。好在那家工廠負責招工的人比較貪心,想用更廉價的勞動力,便雇用了李嘉誠,不過,付給他的薪水不及其他工人的一半。李嘉誠心中隻惦記著做塑膠花的配方,哪還在乎什麽薪金?在工廠裏,李嘉誠比任何人都勤奮,工頭和其他工人都誇他能幹,可誰也沒想到,這位最能吃苦耐勞的工人竟是“國際商業間諜”。李嘉誠在車間的工作是負責清除廢品。他每天在車間推著小車來回走動時,都會仔細觀察每個流程。晚上不管多麽累,他都會先把白天看到的流程一一記在日記本上才睡覺。這樣,李嘉誠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終於完全掌握了塑膠花生產的全部過程,並悟出了塑膠花製作配色的核心技術。在回香港之前,李嘉誠還在花店裏買了許多當地最暢銷的塑膠花樣品。有了樣品,也有了製作配方,李嘉誠迫不及待地返回了香港。

李嘉誠回到長江塑膠廠後,召集工廠的骨幹和部門負責人開了一個會。他把他帶回來的樣品和資料拿出來給大家看。塑膠花樣品在大家手中傳閱,每個人都讚歎它的精美,並折服於老板的遠見。李嘉誠宣布,今後長江塑膠廠要以塑膠花為工廠的主攻方向。在塑膠花準備投入生產前,李嘉誠擔心的是文化喜好的地域性,樣品是很漂亮,但未必適合香港大眾。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塑膠花的顏色調製。調色是一項很煩瑣的工作,需要技術人員反複試驗。李嘉誠讓設計師設計出不同款式的塑膠花蠟樣,並讓技術人員試驗調色。李嘉誠拿到塑膠花蠟樣,開始走訪市場並虛心聽取消費者的建議。一切準備就緒,李嘉誠決定先試生產一批樣品。在全廠上下夜以繼日的努力下,第一批樣品終於問世了!

當李嘉誠把生產出來的塑膠花帶到經銷商那裏時,許多經銷商都驚得目瞪口呆。有一個老客戶居然問道:“這真的是你們長江塑膠廠生產的嗎?”李嘉誠不無得意地打趣道:“你難道以為是我從意大利帶回來的?”麵對如此精美又廉價的塑膠花,經銷商們都非常滿意。他們爽快地與李嘉誠簽訂了供銷合同。有的經銷商怕訂不到貨,竟然主動提出預付50%的訂金……在很短的時間內,長江塑膠廠生產的塑膠花就風靡了整個香港,緊接著在東南亞也流行開來。李嘉誠成功地占領了市場,長江塑膠廠也在同行業中迅速脫穎而出。

李嘉誠在香港先人一步研製生產出塑膠花,填補了香港市場上的空白。按常理,“物以稀為貴”,賣個好價錢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李嘉誠心裏清楚,塑膠花生產工藝並不複雜,長江塑膠廠生產的塑膠花一推向市場,其他塑膠廠勢必會在極短的時間內跟風上市。倒不如在人無我有時,以適中的價位迅速搶占香港的塑膠花市場,將長江塑膠廠的旗號打響。到那時,就算效顰者蜂擁而上,長江塑膠廠的塑膠花也已經先入為主,深深植入了消費者的心中。

果然不久之後,香港市場上又冒出很多家做塑膠花的企業。李嘉誠知道這些廠家看到塑膠花行情不錯,有利可圖就一窩蜂地生產。這些企業的規模和技術良莠不齊,李嘉誠不擔心它們追上長江塑膠廠,長江塑膠廠的實力是其他生產塑膠花的企業望塵莫及的,但李嘉誠擔心這樣塑膠花的市場會越做越小。這次去意大利考察,不但讓李嘉誠學到了製造塑膠花的先進技術,還讓他對歐洲企業的管理模式和結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李嘉誠了解到如果想在國際市場上有所作為,靠單槍匹馬是不行的,必須形成產業規模。他必須要有一個長遠的打算和發展目標,才能讓長江塑膠廠保住同行業的龍頭地位。他針對“長江”的具體情況製訂了兩個計劃:組建合夥性的有限公司;當公司發展到一定程度就申請上市。

隨著長江塑膠廠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1957年,長江塑膠廠由新蒲崗搬到了北角。李嘉誠任董事長,並將“長江塑膠廠”改名為“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公司分工更加明確。廠房擴大為兩處:一處專門生產塑膠花;另一處生產塑料玩具。李嘉誠的事業因此上了一個新台階。然而,雄心勃勃的李嘉誠並不感到滿足,他的眼光看得更遠——又看上了歐美市場這塊蛋糕。他覺得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產品該是推向國際的時候了。可是,20世紀50年代,西方國家對中國實行了禁運。香港的商業貿易,僅僅局限於東南亞。歐美等市場則是由香港的洋行壟斷供應。要想使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產品打入國際市場,現在隻能通過香港的洋行,把產品出口歐美市場。但這種方式嚴重缺乏透明度,廠家是無法掌握銷售渠道的,而這也是令李嘉誠無法接受的。最終,李嘉誠拒絕了這種方式,他要繼續探索,開辟一條自己的道路。

在調查中,李嘉誠發現,其實有很多海外的批發商也是非常渴望與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直接進行合作的,隻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途徑。於是,李嘉誠牢牢地抓住了機會。他派工廠裏得力的銷售骨幹深入歐美市場與批發商取得直接聯係。最終,李嘉誠徹底擺脫了洋行的控製,手中的訂單接踵而至。然而,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規模畢竟還不太大,資金不足、設備落後等都是限製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發展的因素,也致使李嘉誠不敢放手接大宗訂單。

正在李嘉誠一籌莫展的時候,幸運女神再次眷顧了他。一位歐洲的批發商看到李嘉誠塑膠花的樣品時,激動地對他說:“你們的樣品款式齊全、物美價廉。比意大利的還要好。”隨後,他在李嘉誠的帶領下參觀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並決定與李嘉誠合作。李嘉誠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如果一切順利將是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又一次轉機,設備、資金的問題就都解決了,“長江”將順利地突破“瓶頸”。但是,批發商有一個要求:必須找一個公司為他作擔保。

當批發商說到要擔保的時候,李嘉誠很自然就想到了他的舅舅——中南公司的董事長莊靜庵。中南公司實力雄厚,市場巨大,營業額在整個香港都是數得著的。按常理他肯定會幫助自己的外甥。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舅舅竟然拒絕了外甥的求援。李嘉誠沒有放棄。他繼續找公司為他擔保,結果,四處碰壁,沒有人願意替他擔這麽大的風險。沒有找到擔保人的李嘉誠仍舊不氣餒,他決定作最後一搏。

李嘉誠和員工們連夜設計了九種不同的樣品。第二天,他帶著樣品去見批發商,並誠懇地向他說明沒有人為他擔保的事實。批發商看著那些製作精美的塑膠花,再看看李嘉誠說:“你不必找擔保人了,你自己就是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最好的擔保人,你的誠意和優質的產品打動了我。我決定現在就跟你簽署合作協議。”李嘉誠喜出望外,他沒想到竟然得到了本來已經不抱希望的合作機會。這次成功的合作使長江工業有限公司迅速地占領了歐洲市場。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營業額大幅度提高,僅1958年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營業額就高達100多萬港元。李嘉誠也因此被商界人士冠以“塑膠花大王”的稱號。

李嘉誠的事業可謂如日中天,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穩步向前。1958年,李嘉誠又對香港的地產業產生了興趣。經過對市場的分析和深入調查,他敏銳地感覺到地產業廣闊的發展前景。但由於自己並不熟悉地產業,李嘉誠嚐試著隻作了一點兒投資。這時李嘉誠並沒有因為投資地產業而忽略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發展,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廣闊的市場。這一次他主動出擊,製作了精美的產品廣告畫冊,分別寄給北美的經銷商和貿易公司。很快,李嘉誠就得到了回應,北美一家規模很大的貿易公司對他們的塑膠花的價格和款式都很感興趣,並要求來港實地考察。李嘉誠當即表示,“歡迎貴公司派員來港考察”。李嘉誠清楚,如果能與這樣的一家貿易公司合作,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又將邁上一個新台階。可是李嘉誠也明白,像這樣的公司是不會隻考慮長江工業一家公司的,這次來港考察,一定連同其他塑膠公司一起考察。李嘉誠對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產品質量和款式都是非常自信的。但是,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廠房比起其他的一些企業要簡陋得多。如果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因為這一點被淘汰了,那實在太可惜了。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李嘉誠緊急召開公司高層會議,決定在一周時間內擴大工廠的規模。短短一周的時間要完成的工作很多:舊廠房的退租、新廠房的選址、新設備的購置、設備的安裝調試等。而且,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問題。本來按李嘉誠的原計劃,等他投建的北角大廈建好後,留下兩套廠房自用,可現在時間已經來不及了。李嘉誠便在北角最繁華的工業大廈租下一套占地一萬平方米的廠房,把正在興建的北角大廈抵押給銀行。

李嘉誠和員工們經過七天七夜的奮戰,終於完成了這項艱巨的任務。北美貿易公司所派的采購經理也如期到達。李嘉誠快馬加鞭趕到機場,迎接這個大客戶,並在希爾頓酒店為他預定了房間。兩個人一見麵,采購經理便對李嘉誠說:“李先生,我們認真地看了你們製作的畫冊,對你們公司的產品和價格還是比較滿意的,我們先參觀一下你們的廠房如何?”李嘉誠已經胸有成竹,卻客氣地說道:“先生,一路辛苦了,還是先休息一下吧。”“還是先看看工廠吧。”采購經理執意要先考察。李嘉誠便開車把采購經理帶到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新址。在回來的途中,采購經理很感慨地說:“李先生,我認為您公司的規模和生產管理得井然有序,完全可以和歐美企業媲美。”將采購經理送回酒店,臨別時,李嘉誠禮貌地對他說:“先生,您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再來接您參觀香港其他的塑膠工廠。”采購經理連連擺手道:“不用了,今天我看了你們的工廠,讓我感到非常意外和驚喜。對於你們我們非常滿意。你明天就過來,咱們簽訂協議吧,你們可以作為我們公司的獨家供應商。”很快,雙方達成了協議,這家北美公司成了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大客戶,每年的訂單高達數百萬美元。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很快在北美打開了市場。在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美洲客戶中,還有個叫馬素的經銷商,他向長江訂了一批塑膠產品,打算銷往美國市場,後來因為公司內部的一些問題要取消合同。李嘉誠並沒有要求他按合同賠償,反而對馬素說:“日後若有其他合作的機會,我們還可以建立更好的關係。”馬素深受感動,他沒想到這位年輕的創業者有如此寬厚豁達的心胸。於是,他不斷把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產品推銷給美國的行家和朋友。自此,美洲訂單源源不斷地湧來。

此後,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的發展氣勢如虹。李嘉誠所創造的業績讓所有同行望塵莫及。此時,李嘉誠新建在北角的那棟12層的大廈也即將完工。長江工業有限公司規模再次擴大,並下設兩大部門——塑膠部和地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