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轉戰地產,在土地市場裏尋找黃金

1958年,李嘉誠駕駛著他的“長江”號又駛向了一片新的海域。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在塑膠業如魚得水,穩紮穩打。但對於李嘉誠來說,在塑膠業的成功隻是他遠大理想的第一步。他從這個行業白手起家,積累了豐厚的財富,但這個行業卻施展不開他的遠大抱負和雄心壯誌。他認清了一個道理——塑膠行業工藝相對簡單,門檻較低,很容易被別人複製。這樣的話,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企業投身於這個行業,市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利潤自然就變得微乎其微了。李嘉誠擁有超前的憂患意識,他意識到如果這樣下去,塑膠行業最終會走向一個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到那時,雖然會有很多管理落後的小企業因激烈的競爭敗下陣來,但塑膠行業也會成為名副其實的微利行業。正因如此,李嘉誠急切地要為“長江”號尋找一片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自從20世紀50年代香港經濟開始複蘇以來,世界各國的企業和投資家都看好香港這顆東方之珠的光明未來,紛紛把目光鎖定於此。當時,內地來打工的、逃亡的和國外經商的人都會聚香港。香港對這些人也來者不拒,這使香港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人口激增。由於外來人口的迅猛增長,香港的土地資源開始出現短缺的苗頭,地價猛漲。一直就看好房地產業的李嘉誠敏感地預測到——房地產即將迎來黃金期。這個預測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並不怎麽高明,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知道做房地產最掙錢。而在五六十年前的香港,當時的富翁經營的領域主要是在金融、航空、貿易、百貨等方麵,當時的投資商對房地產卻並不十分看重。而李嘉誠卻先人一步,窺視到了這個商機。

李嘉誠之所以這樣認真地分析房地產的發展趨勢,也是因為他在經營時有這方麵的需要。他的長江工業有限公司準備擴建卻找不到合適的廠房,原因是香港的房價突飛猛進地飆升,幾乎一天一個價。想要找一處交通便利、租金又適當的廠房越來越難了。這一天,李嘉誠又出去尋找了幾家,不是價格太高,就是麵積或位置不合適。

李嘉誠和公司高層人員進行了一次深入探討。他們決定先將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出售,聚集資金投資地產。消息放出去不久,一家美國財團有意購買長江工業有限公司。經過一番協商後,美國財團以300萬港元購得長江工業有限公司。對這個結果李嘉誠十分滿意,他高興地說:“在我看來它的價值不過100萬港元。”李嘉誠就此有了一筆可觀的資金,可以使他在地產界大顯身手了。

在出售長江工業有限公司以後,李嘉誠便開始細致深入地考察研究香港各區的地產發展狀況。雖然房地產業對於李嘉誠來說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但李嘉誠認為所有做生意的道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要誠信、勤奮、堅持。經過詳細的考察,李嘉誠最終選中了北角和香港島東北角這兩個區域。買下地皮後,李嘉誠便馬不停蹄地開始構建他夢想中的大廈。1958年,他在繁華的工業區北角興建了一幢12層高的工業大廈。1960年香港島東北角的大廈也開始動工。兩座大廈的總麵積可達1.08萬平方米。李嘉誠望著拔地而起的工業大廈,激動不已。這兩座大廈標誌著他在地產業已經穩穩地邁出了第一步。

當時,地產業預售樓花(即現在的期房)非常風行。因為賣樓花可以彌補地產商資金不足的問題,並大大降低他們所承擔的風險。但一向沉穩謹慎的李嘉誠卻不讚成這種做法。他雖然看好房地產業發展的前景,但他還是始終堅持謹慎、穩定發展的方針。所以,李嘉誠拒絕走預售樓花的捷徑。李嘉誠認為,樓花雖然降低了地產商的風險,卻加大了普通買房者的風險。因為客戶看不到現實中的房子,在對房子格局、質量都不完全了解的情況下,就花錢定下來了。李嘉誠一再堅持要先把房子建成,並讓客戶看到真實的房子以後,再由他們自己決定買與不買。

1954年,香港地產建設商會會長霍英東買下了一塊地皮,他不急於開工建設,而是開始預售樓盤。在得到一定的預付款後,才投入建設。霍英東認為這樣用買家的錢建房,地產商的風險就降低了。地產商還可以利用地皮到銀行貸款,為下一步的投資作足準備。“這可真是一箭雙雕、一舉兩得的好主意。”霍英東曾很自豪地說。這種能夠迅速獲利又降低了開發商的風險的投資方式很快受到其他地產商的青睞。他們紛紛效仿霍英東的這種超前獲利方式。李嘉誠初涉地產業,對這種銷售方式進行了細致的分析。他發現客戶隻要能支付樓價的一成,就可以向銀行申請按揭貸款。銀行人員對買房人的經濟狀況進行調查、確定客戶有能力償還銀行貸款時會替買房人向地產商支付未付的金額。這個過程中,銀行承擔的風險比買房人還要大。

在很多地產商為這種能提前收回資金的銷售方式而興奮時,李嘉誠卻保持著異常冷靜的頭腦。他認為過分依賴銀行隱患很大。銀行承擔了買房人的風險,而地產商的利益又與銀行緊密相關,因此地產商的興衰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發展。他們中有一方出現問題就會發生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所以,李嘉誠堅決不跟那些所謂的行家一起追捧這種“一箭雙雕”的做法,而是對地產業進行詳細嚴密的分析調查,力求尋找出一種更加完善保險的銷售方式。

經過一番縝密的市場調查以後,李嘉誠決定走出租物業這條路。他認為出租物業雖然不像預售樓花那樣能在短期內大獲其利,但這樣做卻可以保證穩定的收益。這是一種長期投資,無論市場怎麽動**,政策如何改變,都不會受太大的影響。李嘉誠還了解到,香港最大的地產公司——英資置地公司,就是通過出租物業來獲得收益的,並因此從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一躍而成為香港最大的地產商。李嘉誠決定無論資金多緊張也不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更不會通過預售樓花籌集資金。李嘉誠寧可少建或不建樓盤,也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香港的發展情形正如他所料,樓價、租金都在不斷攀升。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959年到1980年,香港的工業用地、商業寫字樓和住宅用地的價格每平方米分別漲了280.8倍、73.5倍、82.2倍。李嘉誠是獲利最多的地產商之一。樓盤價位依然在飆升,這個時候李嘉誠所擁有的物業儲備已經超過香港所有的地產商,一舉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但當時還是有許多商界人士認為李嘉誠的經商理念太過保守,不會有太大的收益,李嘉誠卻不以為然。

不久,潮籍銀行家廖寶珊的遭遇充分證明了李嘉誠的做法才是更經得起考驗的。1961年6月,銀行家廖寶珊所掌控的廖創興銀行發生了嚴重的擠提風潮。這是1948年自創行以來遭受的最嚴峻的一次考驗。香港兩萬多市民蜂擁而至,要求提取現金。廖寶珊竭力保持著冷靜,努力平息著這場風潮。一個星期以後,擠提風潮才得以平息。然而,心力交瘁的廖寶珊卻因打擊過大,不幸得了腦溢血離開了人世。潮州又少了一位成功的商人。

這次擠提風潮在香港商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對廖寶珊的不幸遭遇,剛涉足地產不久的李嘉誠深感惋惜。這也恰恰證明了李嘉誠先前的判斷是正確的——預售樓花的方式會給銀行和地產商帶來很大風險。然而,廖創興銀行有限公司所遭遇的這次風暴並沒有讓那些瘋狂的地產商和銀行家醒悟,他們一致認為擠提風潮隻是一次意外。然而,李嘉誠卻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預售樓花的銷售模式隻是一種投機行為。李嘉誠始終堅持長期投資、穩定發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