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少年得誌,功成身退為創業

李嘉誠知道,用直銷的方式去推銷白鐵桶的想法與當初選擇離開舅舅的公司的想法一樣很難被人理解。然而,直銷市場又存在誘人的利益,讓李嘉誠不忍放棄。可是麵對直銷的種種弊端,李嘉誠必須考慮這樣的問題:在直銷的過程中,怎樣才能趨利避害呢?

很快,李嘉誠就想到了一個好主意。他發現,在很多居民區都會有老婦人聚在一起聊天,這就是他用直銷的方式推銷白鐵桶的好渠道。於是,他專門去那些老婦人聚在一起聊天的地方,向她們推銷白鐵桶。李嘉誠心裏清楚,隻要賣出去一隻,就等於賣出去了一批。因為,這些老人閑居家中,喜歡聚在一起聊天,這樣她們就成了李嘉誠的義務宣傳員。

果然,李嘉誠的聰明才智又為他帶來了出色的業績。雖然李嘉誠進公司的時間不長,但是很快便成了公司裏業績最好的推銷員。自從李嘉誠來到這家五金廠,五金廠的銷售量就得到了大幅提高。銷售量的提高帶動了生產量的提高,工廠的效益自然節節攀升。這使廠長喜上眉梢,李嘉誠也因此得到了誇獎。當其他的五金廠發現李嘉誠這個人才後,有意讓李嘉誠來自己的廠子上班。廠長害怕發生這樣的事情,主動給李嘉誠升職、加薪。但是,這個時候的李嘉誠卻無暇顧及更高的職位與薪水,因為他在默默地計劃下一步的跨越,他向廠長提出了辭職。

李嘉誠有清晰的目標,他明白五金廠也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李嘉誠要為自己的將來尋找一個更有發展潛力的地方。在香港,李嘉誠也不難尋找到這樣的地方。因為香港是一個國際性的城市,它追求速度,那些有生命力的事物成長的速度非常驚人,而且香港也可以迅速地消化並吸收它們。同時,香港也是天生的商人,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引進適合香港發展的產業。塑膠就是一個例子。

塑膠製品原本流行於歐美,1945年日本投降後,香港的市場上很快就出現了塑膠製品。人們發現,這些塑膠製品色彩豐富並且美觀實用,與金屬製品相比價格更為低廉。所以,剛剛現身香港市場的塑膠製品很快就受到了人們的歡迎,香港本地也出現了塑膠廠,而且這些塑膠廠如雨後春筍一樣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李嘉誠就選擇了這樣一家塑膠廠。這家塑膠廠的老板是一個眼光長遠的人,他屬於香港最早發現塑膠市場的一批人,他的塑膠廠也是香港最早的塑膠廠之一。開始,他的塑膠廠隻生產塑膠腰帶,然而僅僅一年的時間,他就開發出了十多種產品。後來,這個老板發現香港的塑膠廠越來越多,競爭也更加激烈,為了自己的產品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老板開始大量地招募推銷員。雖然他總共試用了20多名推銷員,但是真正能做好這份工作的人卻寥寥無幾。無奈之下,老板隻好親自出馬,向顧客推銷自己的新產品。

一次,這個老板去一家酒店推銷自己的塑膠桶,碰巧李嘉誠也在這家酒店推銷自己的白鐵桶。李嘉誠雖然使出了渾身解數,但是還是不敵老練的塑膠廠老板。雖然那一次的生意失敗了,卻因此結識了塑膠廠老板。兩個人初次見麵便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李嘉誠欽佩塑膠廠老板的眼光和魄力,塑膠廠老板則欣賞李嘉誠的推銷技巧。

在認識塑膠廠老板之前,李嘉誠就關注過塑膠產品,但是卻沒有進行細致的研究。他和塑膠廠老板詳談之後,更看好塑膠行業的發展前景。而塑膠廠的老板在和李嘉誠詳談之後,也發現李嘉誠雖然年輕,但是卻具有獨特的眼光和分析判斷能力,並且擅長察言觀色、頭腦靈活,確實是一個出色的推銷員。看來,雖然李嘉誠在這次推銷白鐵桶的時候敗在了塑膠廠老板的手下,但是失敗的原因不在於他的推銷能力,而是白鐵桶在塑膠桶的麵前徹底喪失了競爭力。塑膠廠的老板覺得,假如眼前的這個年輕人能夠加盟自己的塑膠廠,那麽肯定會為自己的塑膠廠帶來更大的利潤。於是,他誠邀李嘉誠加盟自己的公司,而這個時候的李嘉誠也在考慮自己下一步的發展,所以兩個人一拍即合。

這家塑膠廠遠離鬧市,靠近香港外港海域,是一家小作坊式的工廠。無論從規模還是從效益的角度看,都不如他當推銷員的五金廠,所以李嘉誠的這一次選擇又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在李嘉誠的家人看來,五金廠的工作更體麵一些,而李嘉誠卻把這次選擇看做是人生的一次飛躍。塑膠廠雖沒有優越的地理位置,也沒有巨大的效益,但是李嘉誠認為,塑膠行業作為一個新興的行業,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而且自己在推銷白鐵桶的時候已經敏銳地感覺到了塑膠製品的巨大“威脅”。雖然塑膠製品剛剛進入香港市場時,因為需要從歐美進口,所以塑膠製品的價格高昂,被排在奢侈品的行列,但是隨著香港本地開始生產自己的塑膠製品,塑膠產品的價格開始大幅下降。李嘉誠察覺到,塑膠製品正在迅速取代一大批傳統的商品。所以,他覺得進入塑膠業是求之不得的事,更何況這家塑膠廠的老板是如此欣賞、信任自己呢。

但是,李嘉誠在向五金廠的老板提出辭職時,有些犯難。因為他來五金廠的時間不長,卻深得老板的器重。當初選擇離開舅舅的鍾表公司,就是為了日後有一天能成就自己的事業;而選擇在五金廠做推銷員,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練就自己的推銷才能。現在,自己的推銷才能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這就意味著他離開五金廠的時候到了。他堅信,隻要自己以誠相待,五金廠的老板一定會理解他作出的決定。

於是,李嘉誠向五金廠的老板提出辭職。五金廠的老板極力挽留,李嘉誠婉拒了老板的好意,並且向五金廠的老板分析並闡明了塑膠的優勢,希望老板早作計劃,避免生產與塑膠製品衝突的產品。雖然塑膠製品用途廣泛,價格低廉,但是不能完全替代金屬製品,所以李嘉誠建議五金廠老板多生產一些鎖具類的產品,五金廠的老板欣然接受了李嘉誠的建議。

一年以後,五金廠基本上不再生產白鐵桶了,而是生產鐵鎖。這時,五金廠的老板看到當初生產白鐵桶的同行在塑膠桶的競爭下已經紛紛倒閉,所以更加欽佩李嘉誠的遠見卓識。而此時的李嘉誠才剛剛邁入一個新領域,他是塑膠廠裏年齡最小、資曆最淺的新人,而他的新同事們,不僅有豐富的塑膠推銷經驗,還建立了自己穩定的客戶群。

這激起了李嘉誠爭強好勝的心理。他暗下決心:三個月之內,要做出與其他人一樣的業績,半年之內超過他們所有人。這是李嘉誠給自己施加的壓力,而他也在心裏把這種壓力轉化為動力。

對於李嘉誠來說,推銷員早已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職業。但是,李嘉誠這次又遇到了新的難題:塑膠廠所在位置位於香港島的西北角,但是他們的顧客卻集中於香港的中心區域和隔海的九龍半島,這就需要李嘉誠更加辛苦地工作了。

每天清晨,李嘉誠都會早早地來到公司,整理出一個裝有樣品的大包,然後乘巴士,或者乘渡輪,來到顧客聚集的區域,開始一天緊張忙碌的工作。李嘉誠不是體格健壯的人,他身形清瘦,書生氣十足,頗有父親的遺風,但這並不代表李嘉誠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雖然裝滿樣品的大包沉重地壓在他瘦弱的身體上,但是他卻不覺得疲憊,李嘉誠仍然像在茶館時那樣,給自己規定了一天十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

到了塑膠廠後,李嘉誠的第一個任務是推銷塑膠灑水器,這是一件難事。因為塑膠灑水器是一種新型的產品,很多人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使用了。這種情況對李嘉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塑膠灑水器的性能和優點以最簡潔的方式告知顧客,引起顧客購買的興趣和欲望,這樣顧客才有可能購買他的產品。但是,李嘉誠卻屢屢碰壁。在他拿出新產品準備開口時就遭到了人們的拒絕,李嘉誠連走幾家都沒有成功。但是,李嘉誠沒有放棄,他一如既往地推銷著自己的塑膠灑水器。

一天,李嘉誠和往常一樣,早早地來到一家批發行。在他到達的時候,批發行還沒有開門營業,所以李嘉誠隻能靜靜地等待職員上班,然後才開始談生意。這時他注意到,雖然未到批發行正式上班的時間,但是清潔工已經開始打掃衛生了。他突然閃過一個念頭,自告奮勇地拿起自己的灑水器幫助清潔工灑水。李嘉誠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批發行的職員們看到灑水器是如何工作的,那麽自己就不必再費口舌了,眼見為實,這比任何辭藻都有說服力。果然,負責日用器具的部門經理早就看到了。事情的發展正如李嘉誠所預料的那樣,他順利地達到了自己的目的,經理爽快地買下了他推銷的灑水器,同時也對李嘉誠的推銷技巧讚賞有加。

在推銷塑膠灑水器的過程中,李嘉誠表現出了勤奮的品質,同時他所具有的聰明和隨機應變的能力也可見一斑。他不像其他推銷員那樣不停地誇讚自己產品的用途和優點,而是用自己的產品說話,用事實來證明自己產品的廣泛用途。此外,推銷塑膠製品的經曆還使李嘉誠發現了人脈關係的重要性。假如推銷員擁有一個良好的人脈關係網,那麽他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李嘉誠開始有意識地去結交朋友,即使是在以後的推銷過程中,他也不以單純的推銷為目的。在向人推銷產品時,他也會抱著交朋友的心態真誠地與人交流。隻要對方能感受到他的誠意,可以和他成為朋友,那麽他就成功了。他和客戶之間建立了長期的友誼,這些成為朋友的客戶不僅成為了他的回頭客,還為他帶來了新的顧客。

這個時候的李嘉誠小小年紀已經承擔起全家人的生活重負,薪水很低,所以他沒有條件來裝扮自己,也沒有多餘的錢財用於朋友圈中的交往。但是,李嘉誠一直要求自己著裝整潔,交朋友要以誠相待。李嘉誠雖沒上幾年學卻學識淵博、誠實守信,雖然不健談,但是對人很有愛心。經過幾年推銷塑膠製品的磨煉,李嘉誠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在這些朋友的幫助下,李嘉誠更是如魚得水,很快就取得了驕人的銷售業績。

李嘉誠仍然沒有滿足已有的成績。而且,他從未把推銷簡單地看做自己的工作,而是把它當做自己的事業來經營。取得了這些驚人的業績後,李嘉誠又開始思考,如何擴大自己的推銷渠道。他把眼光瞄準了國際市場,時刻留意市場的變化,搜集最新的信息,並且通過人們購買產品的情況來預測市場的走向和變化,同時還有意識地總結推銷的方法和經驗。他把香港劃分為若幹個區域,逐個分析每個區域的人口和消費能力,並將結果詳細地記錄下來,以便在日後的推銷中做到心中有數。同時,他也更加仔細地分析塑膠行業:哪個類型的塑膠製品比較有市場,又有哪些原因使它比同類產品更有競爭優勢?而哪種塑膠製品容易滯銷,導致其滯銷的原因又有哪些?雖然接觸塑膠行業的時間不長,李嘉誠還沒有把握住其中的規律,但是經過不斷的實踐,通過推銷時記錄的數據,憑著自己的勤奮努力和用心思考,他慢慢地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在得出這些結論之後,李嘉誠積極地向塑膠廠的老板提出建議,比如目前的市場需要何種產品,那麽該如何改進,以便在競爭中獲得更多的優勢,該生產何種產品,又應該壓縮何種產品等等,李嘉誠都分析得頭頭是道。後來,李嘉誠成了老板的得力助手,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塑膠廠的生意越來越紅火。

來到塑膠廠的時間不足一年,李嘉誠已經兌現了當初的諾言,他的業績位居廠裏所有的推銷員之上,成為廠裏最出色的銷售員。那些老員工,一向自詡為“本領高超,技藝超群”,這次卻讓一個到廠不足一年的晚輩比了下去,都不由得十分驚訝。直到老板拿出了銷售記錄表,他們才心服口服。而廠長拿出的記錄表明確顯示:李嘉誠的銷售業績不僅是全廠的第一名,而且還是第二名的七倍!從此,塑膠廠裏所有老員工都對他刮目相看了。李嘉誠收獲的不僅是銷售業績全廠第一的殊榮,還有在推銷過程中磨煉出的市場調研能力,同時他在市場管理方麵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幾年走街串巷的推銷生活過去了,無論是推銷白鐵桶的經曆,還是推銷塑膠製品的經曆,都使李嘉誠初步具備了商業資本,他的商業知識也在推銷過程中不斷積累,而且他也建立了廣泛的人脈資源。最重要的一點,李嘉誠在長期的推銷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人生哲學:寬厚待人,誠實處世。這些都是他成就日後事業的堅實基礎。

由於李嘉誠業績突出,頭腦靈活,所以,老板很快便對他委以重任,年僅18歲的李嘉誠被提升為部門經理。兩年之後,未滿20歲的李嘉誠又被任命為總經理。在旁人看來,不到20歲成為塑膠廠的總經理,這本身就是他人無法企及的事情。而李嘉誠仍然毫不滿足,他依舊保持每天讀書的良好習慣,無論多忙多累,他都在完成了當天的讀書任務後才休息。

成為塑膠廠的總經理後,李嘉誠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要全麵地負責公司的日常業務。李嘉誠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關注市場行情的變化,抓住市場走向外,李嘉誠還要帶領全廠職工開拓新的局麵。同時,李嘉誠又要麵對一個新問題:如何去管理別人。對於李嘉誠來說,這是一個新領域,與管理自己不同。而且,李嘉誠也清楚地知道,雖然自己善於推銷,但是對於生產卻是一個小學生。所以,他還需要不斷地學習新知識,彌補自己的不足。

雖然李嘉誠已經成為塑膠廠的總經理,但是他從不居高臨下地支使人。他仍然像最初來到塑膠廠時那樣謙虛好學。他很少西裝革履地端坐在總經理的辦公室裏,他總是身著工裝,與其他員工一起來到車間,一起幹活。每一道工序,他都會親自動手嚐試;每一個生產環節,他都要弄清楚。李嘉誠從不覺得車間裏的工作又苦又累,反而一直保持著濃厚的興趣,興奮地研究每一個步驟,把這裏的工作當成一種享受。

一次,李嘉誠在操作台上割塑膠腰帶,不小心割傷了手指,鮮血直流,而周圍的工人都忙於自己的工作,沒有人發現這個情況。李嘉誠迅速地在手指上纏上膠布,繼續操作。直至傷口發炎,李嘉誠去診所看醫生,大家才知曉這件事。許多年後,一名記者向李嘉誠提起這件事情,打趣道:“你當時的經驗,是用鮮血換來的。”李嘉誠微微一笑,答道:“其實不應該這麽說,這些都是我願意做的事情,隻要是自己心甘情願地做某件事情,是不會在乎其他東西的。”

此時的李嘉誠已經成為塑膠廠裏的核心人物,他是高收入的打工仔,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隻有20歲,就被提升到了打工族的最高位置上,他的事業已經小有成就。而此時,李嘉誠卻又一次不安分起來,他像以前那樣選擇了辭職,讓自己又一次站在了一個新的起點上,他要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始新一輪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