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在蘋果公司陷入困境的時候出手

1977年夏天,蘋果公司生產的“蘋果二號”開始正式上市,其公司產值很快就突破了100萬美元。一年後,憑借著“蘋果二號”,蘋果公司成為了美國當時發展勢頭最快的計算機公司。1980年,蘋果公司在華爾街上市,460萬股票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當天收市時,蘋果公司的股價已經達到29美元。蘋果公司憑借迅猛的發展成為投資者追逐的目標,投資者因為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蘋果公司如此快速地發展,創造了4個億萬富翁和40多個百萬富翁。於是,人們爭相傳誦著創造了美國傳奇的年輕人喬布斯,而他也因此登上了《時代》雜誌的封麵。

但是喬布斯獨斷專行的性格卻注定了他不能過安穩的日子。因為不愛聽取別人的意見,喬布斯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創造蘋果公司,這使得喬布斯在蘋果公司成了一個沒有人可以限製他的行為的人。喬布斯就像是埋藏在蘋果公司內部的一顆炸彈,他可能會為了一個現階段不可能實現的目標,把蘋果公司的命運都賭在上麵。除了這一蘋果公司內部的危機之外,由於“蘋果二號”的出色表現,處於美國高科技中心矽穀的IBM和DEC公司也注意起了這個新興的個人電腦公司。

但是蘋果公司卻並沒有認識到這些存在的危機,他們還沉浸在短期內取得的成績的喜悅中。然而,市場激烈的競爭中,不進則退,甚至可能會一敗塗地。也就是說,今天的成功並不等於明天的繁榮,要想不被對手趕上、超越、侵蝕,就要不斷地研發出新產品,居安思危。

1977年到1981年整整五年時間,蘋果公司沒有研發一款新的產品替代“蘋果二號”,而此時IBM公司已開始進軍微型計算機市場。在IBM公司的壓力下,雖然蘋果公司被迫研製出了“蘋果三號”,但是“蘋果三號”卻使得蘋果公司在這場與IBM的對抗中慘敗了。

1984年,蘋果公司的股票價格以流星隕落一般的速度暴跌。麵對著一個曾經極度輝煌的公司,現在它的股票如此低廉,彼得·林奇有些猶豫,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購買蘋果公司的股票。因為此時的蘋果公司在與IBM公司的競爭中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市場份額也因為長期沒有新產品推出而逐漸縮小。

如果選擇此時投資蘋果公司的股票,無疑是一種類似賭博的行為。但是無論怎麽說蘋果公司都是一個非常具有創造力的公司,而且該公司還有喬布斯這個計算機天才存在。如果蘋果電腦在這個危機時期能夠推出一款更加領先的計算機,那麽這個計算機界的巨人肯定可以重新站起。但是從現在的情況看,蘋果電腦公司正在無可挽救地滑向深淵。那麽,蘋果公司是否值得投資,麥哲倫基金公司有必要介入這項投資嗎?彼得·林奇因為摸不準蘋果公司日後發展的脈搏而陷入了沉思當中。

蘋果公司推出的“蘋果三代”由於有很多技術問題沒有解決,就倉促麵對市場,因此“蘋果三號”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粗製濫造品。電腦半導體和印刷線插口的不配套,使得線路根本無法插牢,更為嚴重的是,有些甚至在裝運的過程中就掉了下來。

當等待許久的蘋果迷們發現他們拿到手裏的產品竟然是這樣一款商品的時候,很多客戶紛紛倒戈,甚至有的把蘋果公司告上了法庭。顯然,這使得蘋果公司麵臨著嚴重的用戶信用危機。

即使在人們都覺得蘋果電腦似乎已經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彼得·林奇也還是對它有著濃厚的興趣。彼得·林奇一直都期望可以在最佳時期買進蘋果公司的股票。這次蘋果公司遭遇了如此重大的危機,股票價格暴跌,似乎是一個購買的好時機。但是由於蘋果電腦前途生死未卜,彼得·林奇也不敢輕易購買。他認為,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識,觀察生活中的各種產品,在觀察和分析後選擇自己已經相當了解的產品的公司的股票,是投資者成功投資的最好出發點。而日常生活中受到廣大消費者喜愛的產品,出自那些發展前景非常良好的公司。可以說,這是投資者邁出成功投資第一步的基礎。

促使彼得·林奇下定決心購買蘋果公司股票是由於一次家庭聚會。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周末,彼得·林奇難得沒有工作,於是他決定陪著自己的孩子們。三個女孩都爭相把自己過去的事跡和對未來的願望講給她們的父親聽,聽著孩子們的開心話語,彼得·林奇的心情也輕鬆了許多。他的大女兒說:“爸爸,我想要一台最新的蘋果電腦,我希望在家裏也可以用到它。可以嗎?”這時候,彼得·林奇放鬆的神經立刻緊繃起來,他認識到也許蘋果電腦還沒有糟糕到無法挽救的程度。蘋果電腦過去的優異表現,已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依然可以幫助蘋果公司重新奪回被競爭對手侵占的市場。恰好,當彼得·林奇周一回到公司的時候,他的助手向他遞交了一份申請,申請兩台蘋果電腦。

彼得·林奇對他的助手說:“我可以理解你們需要電腦,但是為什麽一定是蘋果電腦,而不是其他品牌呢?”

他的助手回答:“我認為隻有蘋果電腦才能幫助我提高工作效率,它是最好的個人電腦。”助手的這番話給彼得·林奇帶來了很大的啟示。雖然現在蘋果電腦在計算機市場上受到了打壓,但是隨著潛在市場在計算機不斷普及的情況下不斷擴大,蘋果公司的發展潛力依然很大。

彼得·林奇沒有再猶豫,立刻就購買了100萬股蘋果公司的股票。在彼得·林奇的投資生涯中,這樣衝動地作出決定而不根據市場調查和研究結果進行的投資實在是少之又少。可以說,蘋果公司在計算機研發領域的王者地位是彼得·林奇投資蘋果電腦的主要因素。

雖然經曆了重大的失敗,“蘋果三號”不得不停產一段時間,但是在這段時間裏,卻使得蘋果公司有了反思的機會,有時間總結這次失敗的經驗教訓。隨著斯科特的引咎辭職,“蘋果三號”的市場定位越來越明確,而技術人員的投入,也解決了“蘋果三號”存在的問題。隨之,蘋果公司招進了一批專業的市場營銷人員。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蘋果三號”重回市場,因其人性化的設計符合消費者購買心理,重新奪回了消費者的信賴,奪回了市場。而蘋果公司的股票也隨著市場的回暖開始漸漸上漲。

彼得·林奇成為了這次蘋果股票的最大贏家——他有些衝動地作出的投資決定讓他賺得了整整一倍的利潤。這次投資彼得·林奇沒有經過市場調查,完全憑借著感覺進行,這次的成功,使得彼得·林奇對蘋果電腦未來的發展更加有信心。

彼得·林奇認為,蘋果電腦在經曆過“蘋果三號”的失敗後,不僅找回了市場,而且在技術方麵更加領先一步。因此,長期持有蘋果公司的股票,是可以獲得持續良好的收益的。雖然彼得·林奇的分析並沒有什麽錯誤,但是他卻忽視了蘋果公司的靈魂——電腦天才喬布斯。喬布斯在技術方麵絕對是頂尖人才,但是在管理上,喬布斯絕對是不合格的,這也是導致蘋果電腦在與IBM公司的競爭中,總是處於弱勢的原因。

在喬布斯的指導下,蘋果公司生產的“麗薩電腦”與“麥金托什”電腦背離了市場,盡管喬布斯認識到公司管理人員的重要性,並且重金從百事可樂挖來斯卡利,但是他卻沒有完全信任斯卡利,總是幹預斯卡利的決策。在兩個人的分歧越來越大的時候,喬布斯被迫在1985年宣布辭職。此時,蘋果公司徹底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其股票價值也開始一路狂跌。

當彼得·林奇發現蘋果電腦的危機的時候,他所持有的股票收益已經開始降低。因為對蘋果公司的信任,使得彼得·林奇作出了長期持有蘋果電腦股票的決定,這種決定卻讓彼得·林奇因此遭受了本可以避免的損失。

盡管這次投資有些失利,但是彼得·林奇很快便調整了投資策略——從長期持有蘋果公司股票到短線投資,而這種投資策略在接下來蘋果公司的變化中卻也給彼得·林奇帶來了一定的收益。

雖然彼得·林奇在蘋果公司股票投資中由於對蘋果公司的盲目信任,使得他失去了一次一舉獲利的機會,但是卻並沒有造成任何損失。盡管這次投資算得上是小的失誤,但是對彼得·林奇所作的上千種投資並沒有產生什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