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朝鮮的角色轉換

朝鮮與中國唇齒相依,曆來關係密切。可是,那個時候,朝鮮奉明朝為正朔,並不承認皇太極主政的後金國,聰明的皇太極要通過怎樣的手段,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呢?

兩種態度

要說朝鮮和明朝之間的關係,那也是通過戰爭才留下的“同誌式的友誼”。早在明朝萬曆十九年,日本豐臣秀吉率16萬大軍侵入朝鮮。明神宗朱翊鈞派軍抗日援朝,前後派兵數萬,打退日軍的侵略。所以,朝鮮國王肅宗曾經這樣說過:“神宗皇帝於我國,有萬世不忘之功矣。當壬辰板**之日,苟非神宗皇帝動天下之兵,則我邦其何以再造而得有今日乎?”

明軍幫助朝鮮打敗了日軍,當然不會白打,明神宗成了朝鮮的大恩人,明朝也就成為朝鮮的大靠山,向其稱臣納貢。

努爾哈赤稱汗之後,後金的力量逐步強大,與明朝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朝鮮怎麽辦?按理,它是明朝的盟國,也是明朝的小弟弟,當明朝麵臨戰爭威脅的時候,它理應派兵幫助。這樣,朝鮮與清朝之間的關係就非常尷尬:幫助明朝,必然得罪清朝;不幫助明朝,明朝不幹,怎麽辦呢?

朝鮮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支持明朝。天命三年,朝鮮幫助明朝出兵,征伐後金,從此,朝鮮與清朝之間結下仇怨,他們鄙視清朝的人們,在朝鮮的史料中,會看到一些輕視的詞語,比如“韃子”“奴賊”,等等。看到這樣的稱謂,努爾哈赤很氣憤,他怒斥道:“你們總是這樣不禮貌地稱呼我們,究竟是為了什麽?”

這個時候的朝鮮表明了態度,這個態度,誰看了都會憤怒異常。

據資料《燃黎室記述》記載:“天朝之於我國,猶父母之於子也;父之有命,子敢不從乎?”明確表態,我們和明朝是父子關係,明朝為父,我為子,我們聽明朝的。言外之意,明朝讓我們做什麽,我們就毫不遲疑地做什麽。

努爾哈赤太鬱悶了,一時之間,他氣得不知所措。要如何處置這件事情呢?努爾哈赤突然想了起來,要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見。於是,他著急自己的幾個兒子,聽聽他們對此事的看法。

四大貝勒都到了,大家聽完老汗王的意見,都陷入了沉思。大家知道,這是一個課題,不可輕易說話,一定要深思熟慮之後,才可以發聲。

三貝勒莽古爾泰是個直性人,他口無遮攔,有話直說。隻見他蹭地站起來,大聲道:“像朝鮮這樣的,還有什麽說的,他們幫助我們的敵人,攻擊我們,也不給我們任何禮物,隻有出兵,滅掉他們!”

莽古爾泰的建議,反映了大多數人的意見。所以,他一說完,大家都很讚成,一時之間,討伐朝鮮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努爾哈赤並沒有頭腦發熱,他看了看大貝勒代善,很想聽聽他的意見,道:“大貝勒,你是什麽看法,不妨說說。”

代善看了看莽古爾泰,大聲道:“我們最主要的敵人是明朝,如果我們再和朝鮮為敵,兩麵作戰,有這個能力嗎?”說完,他憤怒地站起來,簡直是怒不可遏的樣子了。

努爾哈赤看罷,忙道:“代善,你不要激動,我就聽從你的意見。”

這個時候,一直沉默不語的四貝勒皇太極是什麽意見呢?努爾哈赤當然最想知道了。他了解,這個四貝勒城府很深,一定另有見解。

皇太極沉思良久,緩緩站起來,他看了看莽古爾泰,又看了看代善,最後他朝向父汗,深深一拜道:“我們攻打明朝,朝鮮助之,是為後顧之憂,所以,絕對不可能置之不理!”

努爾哈赤陷入了沉思,他思考了大家的意見,對於朝鮮,明顯的兩種態度,主戰與主和,誰對誰非?代善、莽古爾泰與皇太極,誰是對的?他頭腦亂極了。

打過去

皇太極的態度很明顯,對朝鮮必須以武力相威脅,此外無他。他為什麽得出這樣的結論呢?皇太極舉了兩個例子:

一是朝鮮允許‘遼民’逃往朝鮮,並為之提供方便。

二是為明軍提供軍事基地,比如長期允許明朝將領毛文龍占據皮島、鐵山。毛文龍以此為根據地,不斷牽製、襲擊清朝的軍隊,成為清朝的心腹大患。

僅此兩條,就足以使努爾哈赤痛下決心,重拳出擊,出兵征服朝鮮。可是,努爾哈赤沒有這麽做,他還是聽從了代善的建議,對朝鮮采取妥協的態度。那麽,皇太極繼位之後,他對朝鮮的態度是沿襲努爾哈赤的妥協,還是另有變化呢?

讓朝鮮大吃一驚的是,皇太極態度極為強硬,他要出兵征伐朝鮮。

天聰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派出三萬大軍,征伐朝鮮,由二貝勒阿敏掛帥。征朝大軍士氣高漲,一路之上勢如破竹,橫掃朝鮮半島:

正月十三日,攻陷義州;正月十五日,攻陷定州;正月十八日,攻陷郭山城;正月二十一日,攻陷安州;正月二十六日,大軍開進平壤;正月二十七日,占領中和,僅僅半個月的功夫,八旗勁旅連下半島城池。

阿敏太順利了,戰報頻傳,皇太極聽後大喜:“我就知道,朝鮮唾手可得。”他對阿敏等大加讚賞,準備凱旋的時候封賞功臣。但是,皇太極是清醒的,他怕阿敏產生驕傲的心裏,也怕八旗兵遠征失利,便秘密授予阿敏幾條原則:

第一、一定抓住戰機。皇太極指出,凡是戰機轉瞬即逝,一定要抓住,不然悔之晚矣。

第二、便宜從事,不用請示。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道理,皇太極是知道的。他授予阿敏便宜行事的權利,遇到重要事項,自己判斷,征求大家意見,斷然處置。

皇太極太聰明了,他對阿敏用而不疑,假以權利。這使阿敏非常得心應手,他可以放手決定大事。果然,戰事順利,朝鮮半島指日即可占領。

在這亡國滅種的關鍵時刻,朝鮮方麵是什麽反應呢?

逃跑。以國王李倧為首的朝鮮王室人員,匆忙逃往江華島,已成驚弓之鳥。

主和。最初,也有一些將領主張抗擊皇太極的八旗軍。但是,朝鮮方麵無能為力,寄希望於明朝的支援,尤其希望袁崇煥出兵征討。可是,袁崇煥也無能為力,他自顧不暇,加之不想為此而得罪皇太極,隻是象征性地虛張聲勢了一番,便撤兵回兵。所以,包括李倧在內的主和派占據了主旋律。

本來,阿敏以為,李倧會乖乖出來受降,與之簽訂城下之盟。可是,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朝鮮國王李倧並不服氣,他理直氣壯地寫信給阿敏,語氣很激烈,質問皇太極為何出兵朝鮮;並指責八旗軍為不義之師。

阿敏一看,先是大吃一驚,佩服李倧的膽量,城下之盟居然敢於如此說話。接下來,他會怎麽辦呢?

不服氣的李倧

作為朝鮮國王的李倧,麵對阿敏的軍事恫嚇,采取了兩麵應付的手法。一方麵乞求停兵罷戰,一方麵為了朝鮮利益而與之爭論不休。

阿敏一怒之下,回書李倧,列舉朝鮮七大罪,比如幫助明朝討伐後金,允許明朝將領毛文龍駐兵攪擾後金,努爾哈赤病逝朝鮮不派使節臨喪,等等。一條條的罪狀,擺在了李倧麵前,他會“認罪”嗎?

李倧不認罪,他回信阿敏,逐條駁回。阿敏大怒,下令繼續進兵。萬般無奈之下,退居江華島的李倧做出了妥協的決定。一是送禮:各種布一萬五千四百五十匹、虎皮六十張、鹿皮四十張、倭刀八柄、鞍佩一百。二是與阿敏結盟,就是兄弟之盟,金國為兄,朝鮮為弟。就這樣,李倧在江華島與阿敏歃血為盟。

在大軍壓境的背景下,李倧別無選擇,隻有屈居人下。字也簽了,盟也結了,兩國之間“稱兄道弟”,看來萬事大吉了。

可是,這個李倧,舊病複發,在以後的日子裏,他出爾反爾,多次“發難”後金。

一是要求皇太極歸還占領的義州。阿敏與李倧簽訂盟約之後,八旗兵撤離朝鮮半島,但是,唯有義州還在占領之中,李倧強烈要求八旗兵撤出義州。

二是要求減少貢物。皇太極與朝鮮的合約,除了要求他承認皇太極的政權之外,還要求朝鮮向其進貢大量的物品。李倧對此不滿,采取了拖延的辦法,或者不按質按量完成指標。

對於這一點兒,李倧一直強調,貢品數量太大,我們完不成;還有就是有的東西不是朝鮮特產,無法進貢。皇太極大怒,想通過特殊辦法是李倧就範。

皇太極把這件事上綱上線,對李倧的做法,皇太極指出:“如果你們不按時、按質、按量完成交給你們的貢品數量,就是你們輕視我大金!”這個高度讓李倧難以承受。

三是不幫助後金。為了考驗朝鮮的真誠度,皇太極向李倧提出要求,要他幫助後金伐明,具體做法是出兵和借船。出兵數量和借船的數量是有要求的,其中,所借船隻的數量不能少於300艘。

李倧怎麽辦呢?拒絕,他既不出兵,也不借船,表達了不願幫助後金的意思。

皇太極看出來了,這個李倧表麵上看是不服氣,實際是反對後金,也就是不承認後金的主人地位,不如數進貢,也不派兵征明,其實質就是尊明朝為正朔,後金隻能屈居第二位。這就是李倧的態度和立場。

李倧縱然是不服氣,堅決拒絕了皇太極的要求,但是,心裏是沒底的,他知道八旗兵的強悍,也了解明朝的腐敗。李倧明白,他的不服氣,已經挑戰了皇太極的心靈底線,戰爭一觸即發。

角色轉換

對於出爾反爾的李倧,皇太極反感透了,感覺到這個李倧不僅反複無常,而且對後金的安全構成了威脅,必須采取果斷措施。

滿朝文武也是義憤填膺,一致同意教訓一下這個李倧。正當大家群情激憤之時,足智多謀的皇太極反而冷靜下來,他經過反複思考,做出了一係列試探:

1、看使臣的表現。天聰十年四月,皇太極稱帝改元的典禮上,朝鮮國王李倧的兩個使臣羅德寬和李廓傲慢無禮,不向皇太極行禮,也不下跪。皇太極對此極為不滿。

2、看李倧的表現。皇太極多次給李倧寫信,闡明自己的觀點,但是李倧的態度呢?李倧根本不看皇太極的信件,因為他不承認皇太極的大清政權,他的心裏隻有大明王朝。

在這種情況下,皇太極憤怒了,當朝鮮國的使臣送來李倧的信件時,皇太極大怒道:“爾國王既不閱朕書,遣我使回,朕何為複覽爾書。”你不看我的信,我為什麽要看你的信呢?這是皇太極最有利的回擊。

也就是說,皇太極的試探失敗了,隻有用戰爭的形式加以解決。至此,剛剛建立的清朝和朝鮮之間已經如箭在弦,戰事在即。

不過,皇太極清楚,輕易出兵,侵入朝鮮,明顯是不義之師。所以,要想辦法化解這一難題,變不義之師為正義之師。怎麽辦呢?他做了四次四次告知,也就是出兵宣言,來解釋自己出兵朝鮮的理由。

第一次告知天地。皇太極率領諸王大臣,以太牢(豬牛羊)來祭告天地,列舉了朝鮮的種種劣跡:幫助明朝謀我、招降遼東逃民、慫恿朝鮮民人侵入遼境、借給明朝兵船與我為敵,等等。最後,皇太極宣布:“謹告皇天後土,用張撻伐!”

第二次告知太廟。就是向自己的父親努爾哈赤報告出兵朝鮮的緣由。皇太極跪在努爾哈赤的神牌前麵,大聲宣告:“今朝鮮違天敗盟,臣將親統大軍,致討以聲其罪!”

第三次告知將士。皇太極對將士的告知,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因為皇太極通過這種形式,告誡出征的將士投降者不殺,老百姓不殺,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不侵入民宅,等等,就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這非常重要,皇太極通過這個告誡,向人們宣誓,他出征朝鮮不是侵略,而是正義之師。

第四次告知朝鮮國王。皇太極列舉了朝鮮國王李倧的種種“劣跡”,什麽助明興兵,盜我物產,悖慢無禮,等等,說得皇太極義憤填膺,怒火中燒。

做完這四次宣言,皇太極說出了這樣的話:“朕是以怒而興師。”清朝組織了十萬八旗兵,齊聚沈陽,於是年底由皇太極親自掛帥,代善、多爾袞、多鐸、嶽托、豪格、杜度隨大軍出征朝鮮。

八旗兵一旦進入朝鮮境內,勢如破竹。崇德元年九月十日,攻陷義州;十二日,攻陷郭山城;十三日,攻陷定州;十四日,進入平壤;三十日,攻陷漢城,李倧出逃。

皇太極乘勝追擊,大軍包圍了李倧所在地南漢山城。這個時候,皇太極采取了種種措施,迫使李倧就範。

一是軍事壓力。李倧並不就範,不斷有來自朝鮮各地的勤王之師,前來救駕。後果當然是被皇太極打敗。這樣,包圍圈越來越小,李倧一籌莫展。

二是政治攻勢。皇太極不斷派人,前往李倧住所,對他的“罪行”進行揭露,並一再重申,朝鮮人民遭到這次兵災,責任全在李倧。這一政治攻勢,使得李倧無處申辯,自覺理虧。

三是安全威脅。八旗軍迅速攻占江華島,李倧的老婆孩子都被俘虜。皇太極把這個消息傳遞給李倧,李倧不僅擔心,而且沮喪。

李倧真是沒有別的出路了,明朝再也指望不上了,唯一的出路就是投降清朝。這年的一月三十日,李倧向皇太極投降。

皇太極實現了出兵朝鮮的目的。他居高臨下的向李倧下令:

1、廢除明朝年號,斷絕與明朝的一切來往。

2、尊大清為正統,建立與清朝的臣屬關係。

3、朝鮮每年向清朝進貢:黃金100兩、白銀1000兩、水牛角200對、豹皮100張、鹿皮100張、茶葉1000包、水獺皮400張、青鼠皮300張、胡椒10鬥、腰刀26把、順刀20把、蘇木200斤、大紙1000卷、小紙1500卷、五爪龍席4領、各樣花席40領、白萱布200匹、各色棉紬2000匹、各色細麻布400匹、各色細布11400匹、米10000包。

今非昔比了,李倧隻好無條件接受。角色轉換了,之前,阿敏征服朝鮮時,與之稱兄道弟尚且不願接受;現在,想稱兄道弟都不行了,朝鮮與清朝的關係是君臣關係了。二月二日,當皇太極離開朝鮮的時候,李倧不得不出城十裏跪送,這種感覺是李倧始料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