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徙

清朝十二位帝王,都城有七個。七個都城中,有六個是努爾哈赤奠基的。努爾哈赤一生南征北闖,攻城略地,當他攻下一明朝座城池的時候,並不占領它,有的要拆掉,毀壞,擄走的是人口、牲畜、財富、金銀等等,這些要擄往哪裏呢?努爾哈赤很明確,是他的都城,也就是他的駐地。

一定

努爾哈赤的第一個都城是費阿拉城,位於今天新賓滿族縣永陵鎮二道河子村南。努爾哈赤起兵後第五年,起建的都城。“佛阿拉”為滿語,意為“陳舊的山崗”。

費阿拉城肇建於萬曆十五年,29歲的努爾哈赤雄心勃勃,決定建築一座城池,以之為根據地,發展壯大勢力。這個最原始的都城是怎樣的結構呢?

《滿洲實錄》:“築城三層,啟建樓台。”

城池的結構:費阿拉城的結構分為套城、外城和內城三層,內城中又設木柵,柵內是努爾哈赤的住所,有百餘戶,都是努爾哈赤的親屬;外城住著八旗貴族,有400多戶居民,是八旗兵丁。

城池的建造:城垣高3米;外城周長5公裏,有4門;內城周長2公裏,有4門。

修築方式:從西門至南城牆,采用了人工土石壘築。南城牆則隨自然山脊沿南山而上,利用自然險峻的山體做山險牆。為了安全,又在山險牆上增加高50cm-100cm左右的土石混築牆,以增強防禦功能。

這就是努爾哈赤第一次修定的都城——費阿拉城。他在這裏“自中稱王”:發號施令,組織出兵,軍事討伐,處理政務,等等,政權的雛形形成了。這個都城的修建,為努爾哈赤施展才華,保證他的人身安全,壯大他的軍事力量,等諸多方麵,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這個都城,努爾哈赤使用了16個年頭。從萬曆十五年啟建,到萬曆三十一年首次遷都,整整過去了16年。在這16年的寶貴時間裏,努爾哈赤從而立之年到不惑之年,在這兒繪就了波瀾壯闊的曆史畫卷。

發生在這裏的可圈可點的重大事件有:

萬曆二十年,努爾哈赤34歲,十月,第八子皇太極出生,生母為孟古姐姐葉赫那拉氏。

萬曆二十一年,努爾哈赤35歲,九月份,葉赫等九部來犯,在古勒山大敗聯軍,名聲大振。

萬曆二十三年,努爾哈赤37歲,以“守邊有功”,被明朝敕封為“龍虎將軍”,官品晉升為二品。

萬曆二十七年,努爾哈赤41歲,二月,命額爾德尼和噶蓋創製滿文,並充當導師,進行指導。

萬曆二十九年,努爾哈赤43歲,正月,滅掉哈達,開啟了征伐扈倫四部的序幕。

一徙

萬曆三十一年正月,努爾哈赤第一次遷徙都城,至赫圖阿拉城。

《清太祖實錄》:“上自虎攔哈達南崗,移於祖居蘇克蘇滸河,加哈河之間赫圖阿拉地,築城居之。”

“赫圖阿拉”是滿語,漢意為橫崗,即平頂山崗。曾經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董山與叔父凡察的駐地,也是是建州衛所在地,努爾哈赤也曾在此居住。萬曆十五年,努爾哈赤遷往費阿拉城,一住就是16年,直到萬曆三十一年,他再次遷徙赫圖阿拉,等於是重歸故裏。

赫圖阿拉城依勢築於一條東西走向的山崗之上,峭壁崢嶸;三麵環水,易守難攻。城內地勢南高北低,四周築有高高的城垣。赫圖阿拉分為內、外兩城,占地總麵積155.9萬平方米。外城周長9華裏,東西南北共有九個門,其中南三門、北三門、東二門、西一門。內城周長5華裏,東西長551米,南北寬512米,占地24.6萬平方米;有南、北、東三個門;城牆高9尺,用土、木、石混合構築。內城居住著努爾哈赤家族,建有汗宮大衙門、八旗衙門、關帝廟、城隍廟、啟運書院、文廟等;汗宮大衙門呈八角形,俗稱“金鑾殿”。外城居住著滿族八旗兵卒,建有點將台、校場、倉廩區;城外居住著各種工匠,最多時,居民達到2萬餘戶。

在這裏,努爾哈赤從萬曆三十一年遷入,到萬曆四十七年六月前往界凡,整整駐紮16年。16年裏,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運籌帷幄,胸懷天下,發生了,並策劃了很多驚天動地的大事件。

萬曆三十五年,努爾哈赤49歲,與烏拉大戰於烏碣岩,取得大捷。是年九月,努爾哈赤率軍攻打輝發城,滅掉了輝發部。

萬曆四十一年,努爾哈赤55歲,正月統兵征烏拉,滅之,貝勒布占泰逃往葉赫部。

萬曆四十三年,努爾哈赤57歲,確定軍政合一的八旗製度,軍事建製規範化。

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58歲,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是為天命元年。

天命三年,努爾哈赤60歲,四月十二日,頒布《兵法之書》,次日發布“七大恨”誓師伐明。

天命四年,努爾哈赤61歲,三月,明軍四路來犯,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大破明軍,取得“薩爾滸大捷”。

“雙徙”臨門

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城駐紮了16年之後,萬曆四十七年,獲得薩爾滸大捷,努爾哈赤的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在軍事駐紮上,他有了新的想法。這年六月,努爾哈赤親率大軍征伐開原,凱旋後,他做出了一個決定:遷都界凡城。

《建州聞見錄》:“者片城在兩水間,極險阻。”

“者片”就是界凡。所以,努爾哈赤遷都界凡,主要的原因是地勢險峻。界凡城,建於鐵背山上,樹木濃密、怪石嶙峋、三麵臨水、一麵連山,地理位置極為險要,易守難攻。為了防止敵人進攻,努爾哈赤需要這樣的地勢。

所以,在開原大捷之後,準備凱旋回師赫圖阿拉,努爾哈赤卻另有打算,他和諸王大臣之間進行了一番討論。

努爾哈赤:“我們就不回赫圖阿拉了,都城前往界凡如何?”

諸王大臣:“我們不如回首都,那裏水草豐美,兵強馬壯,對我們有利。”

努爾哈赤:“你們不懂。行軍往返,赫圖阿拉比界凡更加費時間;我們如遷都界凡,出兵迅速,節省時間,到八月,我們又可以出師伐明了。”

這樣,努爾哈赤說服了諸王大臣,順利徙往界凡城。

鐵背山海拔283.1米,城循山勢築成,牆環繞山脊,總周長4612.5米,麵積約63000平方米。山城北麵是陡立絕壁,南為陡坡。城牆距地表的高度皆在40米以上,最高可達百米。築城利用山脊各段地勢,築成西衛城、內城、東衛城,各自獨立又互相關聯。西衛城位於鐵背山西端,南可控製蘇子河口,西可俯視渾河河穀。城址平麵呈方形,設南門,寬1米;城牆土築,周長325米,髙2米,寬1.5米。內城位於鐵背山中段,在險狹的山脊上築成,城牆周長為2575米。北牆峭壁絕崖,長1212.5米,做成峭壁牆;南牆長1362.5米,做成石坡牆。努爾哈赤的行宮就在這裏。東衛城在內城之東,北部、東部為石坡牆,南部為土石牆。東衛城設四門,北門鄰近內城,另有三門,自東而西順序稱為南東門、南中門、南西門。

努爾哈赤在界凡城駐紮一年三個月,時間雖然短促,卻發生了很多大事件:智取鐵嶺,擒拿喀爾喀貝勒介賽,滅掉葉赫部。尤其在本年八月,出兵滅掉葉赫部,扈倫四部盡歸後金,這對努爾哈赤來說,意義非凡。

萬曆四十八年九月,努爾哈赤再遷都城,至薩爾滸城。

薩爾滸城在今遼寧撫順東渾河南岸,位於界凡城西約10裏。“薩爾滸”,滿語,漢譯為“木櫥”,意思是樹木繁茂。薩爾滸山峰巒疊嶂、溪穀縱橫,形勢險要,萬曆四十七年,努爾哈赤在此大敗明兵,獲得薩爾滸大捷。

薩爾滸城在薩爾滸山北半部,海拔193.2米。城牆周長4287.5米,分為北牆、東牆、南牆。薩爾滸城共5個城門:北門、西門、南門、東門;另有便門在南門西側。城外有護城壕三個:北壕,位於北門東側;東壕,位於東門南側;南壕,在東壕之南,保護內城的安全。內城位於山城西部,是地勢最高的地方,一條南北縱貫的山脊把山城分為內、外城。內城平麵略近菱形,南北縱置;內城有南北二門,努爾哈赤就住在內城中。

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城住的時間更加短暫,從天命五年九月遷進,到天明六年四月遷出,隻有半年的時間。期間,努爾哈赤做了兩件震驚明朝的大事件,就是天命六年三月,後金一鼓作氣,接連攻下沈陽和遼陽。

努爾哈赤在短短的兩年之內,兩次遷徙都城,世所罕見。

“徙”上加“徙”

努爾哈赤對於都城是一遷再遷,已經讓王公貝勒感到了不耐。但這並沒有結束,接下來,努爾哈赤開始了不間斷地遷徙。

在薩爾滸駐紮半年後,努爾哈赤決定遷都遼陽城。

遼陽遼寧省中部,古稱襄平、遼東城,是東北地區最早的城市,是一座有著2000多年曆史的文化古城。從公元前3世紀到17世紀前期,一直是中國東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天命六年三月,努爾哈赤親率八旗軍,經過三天三夜的激戰,占領了遼陽城。

那個時候,遼陽是整個遼東最大的城市,又是明朝遼東巡撫的駐地,明朝在關外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自然,努爾哈赤看中了這座城市,他想遷都於此。

《清太祖實錄》:“天既眷我,授以遼陽,今將移居此城。”

努爾哈赤講的如此輕鬆,要從薩爾滸城“移居”到遼陽城,故意淡化遷都這個嚴肅的話題。可是,盡管如此,王公貝勒還是嗅出了味道,與努爾哈赤進行了一番對話。

努爾哈赤道:“你們說說,我們占領了遼陽,我想就此移居到這裏。大家有什麽意見?”

王公貝勒道:“我們還是回到薩爾滸去,那裏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不要在這裏。”

努爾哈赤道:“我們剛剛占領遼陽,如果撤出去,敵人會馬上占領這裏。到時候,我們還要發大軍征討。你們說是不是呢?”

王公貝勒:“是。”

努爾哈赤接著道:“這個地方,不僅位置重要,而且是聯絡蒙古、朝鮮的要害之地,我們一定不要放棄,否則,就逆天意了。”

王公貝勒再也無話可說,隻好讚同努爾哈赤遷都遼陽。這樣,努爾哈赤及其眷屬們踩著紅地毯進入遼陽城的大衙門,正式遷都於此。可是,誰都沒想到,僅僅駐紮了一年的時間,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努爾哈赤又提出了建設新城的要求。他再次集合了王公貝勒,商討這件事。

努爾哈赤道:“大家看看,我們搬進的遼陽城破敗不堪,好多建築都已經坍塌了,非常有傷尊嚴。”

王公貝勒道:“那我們何不返回薩爾滸去?”

努爾哈赤道:“不可以,這裏是控製蒙古和朝鮮最好的位置,絕對不能舍棄。”

王公貝勒反駁道:“可是,如果營建新城,勞民傷財,必然遭到民怨啊。”

努爾哈赤立即進行了回擊,似乎早有準備。

《清太祖實錄》:“朕欲令降附之民築城,而廬舍各自營建!”

聽了努爾哈赤的這段話,大家無話可說。於是,按照他的計劃,在遼陽城東的太子河畔,興建宮殿、壇廟、城池、衙署,這就是東京城。

東京城在遼陽城東八裏許,周城長達六裏餘,城高三丈五尺。城池東西長280丈,南北長262丈。城門有八個:迎陽門、韶陽門、龍源門、大順門、大遼門、顯德門、懷遠門、安遠門。

努爾哈赤如期遷入東京城,如願以償。

可是,四年後,“不安分”的努爾哈赤又提出了遷都的要求。遼陽最大,遼陽是東北的中心城市,為什麽又要遷都?這次要遷往哪裏呢?他要把都城從遼陽遷往沈陽。

按照資料記載,沈陽成隻是遼陽城的一半大,之前的明朝行政機構,並沒有關注到沈陽城。為此,王公大臣再也忍不住了,一定要與老汗王據理力爭。

《清太祖實錄》:“今欲遷移,恐食用不足,李役繁興,民不堪苦矣。”

王公大臣的這番話,說出了朝野的心聲,也反應了老百姓的呼聲,非常有力度,針對性很強。努爾哈赤會怎樣應對呢?要知道,凡是老汗王決定的事情,無論多難,都要執行。

果然,努爾哈赤力排眾議,簡明扼要地說出了沈陽的區位優勢:

1、陸路交通發達。他說,沈陽四通八達,西征明朝,北征蒙古,南征朝鮮,距離沈陽路途最近,而且順暢無比。

2、水路發達。他說,沈陽的渾河與蘇克素滸河相同,水道通達,軍事上優勢地位明顯。

3、物產豐饒。他說,沈陽有山有河,山中可以打獵;水中可以打魚,物產豐美,這是物質基礎。

列舉了這麽多理由,努爾哈赤看了看王公百官,生氣地說:“沈陽城具備這麽好的區位優勢,我是經過深思熟慮才提出來的,你們為什麽不同意遷都沈陽呢?!”

就這樣,努爾哈赤一錘定音:遷都沈陽。說走就走,天命十年三月初三日,他出東京城,住在虎皮驛;初四日,到達沈陽城。

努爾哈赤進入沈陽後,沒有立即著手修建宮殿,僅在城內選擇出合適地方,建設一個簡單的臨時“宮殿”,隨後,他又開始了對明朝新的征伐。

努爾哈赤以戰略家的眼光,一定都城,五次遷徙,可謂高瞻遠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