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交糧
破爛的土屋中,死水一般安靜。
張元青嘀咕了聲:“還有這好事?好吃不過餃子,好玩不過嫂子。”
張元奎聲音提高幾分:“嘀咕什麽?快說答不答應。”
張元青歎了聲氣,做作的甩下手臂:“張家不能無後,也不能交不起糧。”
“看來我得委屈下自己了。”
張元奎鬆了口氣,他最怕自家兄弟顧及自己的臉麵,拒絕此事。
元青一定心裏萬分委屈,才做下這個決定吧。
“田契在牛槽子下麵壓著,以後你當家了。”
張元青取了田契就去找裏長作保,因為臨近交稅,賣田的人也多了起來。
諸葛村的大戶範仁找了仁化縣主薄,丈量土地的小吏,就坐在水田當中。
有人要賣田,直接丈量土地,當場開契票。
“上等水田十兩銀子一畝,旱田五兩,山田三兩。”
張元青將田契拿出:“四畝二分上等水田。”
裏長一聽,趕緊拉住張元青:“四畝二分?你家攏共就這些地,以後不過了?”
範仁聽到四畝二分上等水田的時候,眼都直了:“李裏長,人家要賣田,幹你什麽事?”
怕張元青反悔,範仁連忙催促主薄:“查查田契與黃冊符不符合。”
主薄草草翻了幾頁,找到了張元青家的水田:“確有記載,四畝二分。”
為了怕張元青反悔,範仁趕緊撥算盤,丈地錢都省了。
“四畝二分是四十二兩銀子,一年上繳四鬥米合計四錢,再有兩年才到大造之年,我該給你四十二兩八錢。”
範家小廝趕緊拿出剪刀,戥子,稱八錢銀子。
兩人在買賣簽約上簽字畫押,官府出具契票,推票,收票,稅票。
雙方各自交給官家百文錢作擬票潤筆費,兩年後的大造年,土地就歸範家所有了。
範仁笑嗬嗬看著張元青:“小兄弟,有了這筆銀子,你想做什麽?”
張元青看了眼正在打算盤的主簿,更換戶籍需要裏長的證明,主簿的提筆。
剛好裏長和仁化縣主簿都在田上,直接就能轉讓戶籍。
民、軍、商、匠、儒、醫、鹽、樂、役。
民籍是戶籍製度等級中較高的,戶籍由高轉低,隻需要走個程序即可。
“我想轉商籍。”
“什什什麽?你要轉商籍?”
不止是裏長愣住,收田的範仁也多看張元青一眼:“乖乖,這年頭還有民籍轉商籍的。”
裏長苦口婆心:“民籍轉商籍,子孫後代都不能走上仕途。”
“元青,你會被後代子孫罵的。”
包括仁化縣的主簿都放下手中毛筆:“小兄弟,你可想清楚了。”
“民籍轉商籍容易,再想轉回來就難嘍。”
張元青目光如炬:“我要轉。”
民籍的尊貴就在於功名仕途,百姓們總想著子子孫孫無窮盡,後代總會出現能人。
可功名好比高考百萬考生過獨木橋,大部分人都沒機會。
大明的戶籍製度是最怪的,商籍賺錢最多,交稅最少。
民籍終年忙碌,還要服徭役,各縣的縣役,反而要交各種稅。
主簿見張元青執意如此,開始走正常轉籍程序:“可有父母書契?”
張元青拿出兄長的簽名:“父母去的早,有長兄書契。”
有了長輩書契,加上裏長證明,主簿核實黃冊和魚鱗圖冊後,發下契票。
“得此契票,你可從事買賣交易。”
“兩年後的大造年正式成為商籍。”
張元青小心翼翼的疊好契票,從現在開始,他就是商人了。
兩京十三省的黃冊十年一更新,大造年便是指黃冊更新的年份。
兩次大造年之間十年的買賣交易,實質上已經完成,但官方無法同步更新,就要各類票據證明。
盡管有了契票證明戶籍,大造之年未曾到來前,還是需要繳納民籍稅。
過了午時。
村頭的稻場支起簡易的草棚,草棚旁擺著十鬥的斛。
兩名收糧官坐在草棚下,悠閑的翹著腿。
諸葛村的裏長忙著在旁邊倒茶:“官爺,喝茶。”
稍胖的收糧官瞥了眼日頭:“不喝了,喊人。”
裏長擦幹額頭的汗珠,拿起坑坑窪窪的銅鑼,用力敲鑼。
“咚!”
“咚!”
“咚!”
聽到敲鑼聲後,村民推起獨輪車,逐漸向村頭趕。
張元青把大部分銀錢交給嫂嫂,隻帶了幾兩銀子:“嫂嫂,交完糧稅,我先去縣裏探探路。”
“等我賺了銀子,就把你和大哥接過來。”
胡嫻發鬢蓋著灰色的麻布,為張元青準備包裹:“不指望你掙多少銀子,能養活自己就好。”
“我也會做些女工,補貼家用,不用太為難自己。”
張元奎嘟囔著:“快去,別誤了交稅。”
張元青悄悄捏了胡嫻的酥腰一把:“嫂嫂,等我回來。”
胡嫻漲紅了臉,羞的不敢抬頭。
跟著推著獨輪車的人群來到村頭,收糧官手中拿著稅務冊,正在逐次喊話。
“黃七,一石,倒米。”
一位木訥的老漢,將麻袋中的米倒入石斛中。
隨著一袋又一袋的稻米倒入石斛,空****的石斛逐漸滿倉,聚成白色的金字塔尖。
明明石斛滿了,老漢的神情卻變得更緊張。
“踢斛。”
旁邊稍胖的收糧官突然衝著石斛踹了一腳,本來冒尖的稻米灑出大半。
老漢看到石斛中的米撒出來後,依然夠一斛,這才鬆了一大口氣。
又糊弄過去一年。
張元青瞄了眼,灑在地上的大米起碼有半鬥,可憐的大明百姓。
“張元奎,一石六鬥。”
張元青將準備好的一兩銀子拿出來:“官爺。”
收糧官瞟了張元青一眼,將銀子扔給旁邊的同伴:“一兩銀子作兩石米,該返兩百文。”
“收十文戥子費,返一百九十文。”
張元青拿了銅板,分別給兩位收糧官十文錢:“兩位官爺,我想跟著去趟縣城。”
兩位收糧官對視一眼,點了點頭:“先去找裏長拿離鄉文書,收完糧把你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