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紅杏樓

說是捎帶一程,其實就是跟在收糧車後頭走。

這年頭土匪實在太多,進城的百姓要麽結伴進城,要麽跟著官差走。

兩個時辰後,收糧結束。

張元青懷裏揣著離鄉文書,緊跟在收糧車後麵。

“張元青是吧,聽諸葛村的人說,你這次交稅把家裏田都賣了,還轉了商籍?”

進城的路還長,收糧官主動聊起張元青的事。

張元青腳步快些,與騾車同行:“恩。”

收糧官不由得笑了:“果真奇了,從來商籍轉民籍,沒見過民籍轉商籍的。”

張元青認真給兩人計算起來:“官爺,咱們大明有1138個縣,每縣少說一千個考生。”

“拿咱們仁化縣來說,每年院試隻選出二十個秀才,要有九百八十人落榜。”

“秀才考舉人,舉人考進士,期間不曉得要刷掉多少人。”

收糧官聽了張元青的話大笑出聲:“照你這麽說,天下的讀書人就不讀書了?”

旁邊的胖子收糧官也插了句嘴:“考中進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張元青卻不這樣認為,他本是足療店頭牌技師,會遇見形形色色的客人。

來洗腳的客人最喜歡談論的就是曆史和國家大事,所以他對大明曆並不陌生。

“真正考中了進士,頂多混個流官做做,咱們大明朝有幾萬進士等著官做呢。”

張元青嘿嘿笑出聲:“我是沒那個運氣,所以不如從商。”

收糧官覺得張元青有點意思,介紹起自己:“我叫蔣超,他是王風。”

張元青在心中記下兩人的姓名,多個朋友多條路,這是最基本的從商之道。

蔣超愈加對張元青感興趣:“元青兄弟,你準備去仁化縣做什麽生意?”

張元青想了想:“不知道仁化縣有幾家青樓?”

說起青樓,蔣超和王風臉上漏出會心笑容。

諸葛村收了多少糧可能說不明白,但仁化縣的青樓能說上三天三夜。

“這仁化縣東西南北有四個窯子,鳳凰閣,西廂院,紅杏樓,快活林。”

“要說姑娘,還得是鳳凰樓的姑娘好,人家是官家直營的,據說裏麵都是犯事官員家裏的女眷。”

“個個身懷絕技,喊床聲都和路邊的野雀不一樣。”

蔣超說的上頭,當場模仿起來:“奧,爭渡,奧,爭渡,驚起噢哦——!”

王風聽得起了一身起皮:“你爭個雞兒,哪家小娘子這樣喊床的。”

張元青啞然失笑,知道兩人會錯了他的意思:“蔣哥,哪家的生意最差?”

“生意最差的自然是紅杏樓,裏麵的娃兒比小娘子多,多是生了娃的婦人。”

“上次,玩到興起,床底下突然竄出個男娃子,問我弄啥嘞?”

一旁的王風豎起耳朵:“你咋說?”

蔣超翻了個白眼:“我還沒張嘴,人家娘說話了。”

“娃兒,等會娘就弄吃的給你,你等娘一會。”

王風擺擺手,說了聲掃興:“這有錘子?人家不是哄小孩呢嗎?”

蔣超立馬大聲起來:“你就說嚇人不?”

張元青腦洞大開,腦海中立馬浮現出那個畫麵,的確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好,我就去紅杏樓。”

蔣超以為張元青剛賣了水田,手上有銀子,是去尋樂子,訕笑兩聲。

去府衙的路剛好經過紅杏樓,三人在這裏分開。

“元青兄弟,在仁化縣有事就來找我二人。”

“超哥,風哥,我會的。”

張元青重重的揮手送別。

旁邊就是紅杏樓,門口連個人影都沒有,裏麵傳來婦人和小孩尖叫的聲音。

“跑,你往哪跑?”

“嘿嘿,追不到我,追不到我。”

張元青剛邁進門,一隻白色的繡花鞋朝著麵門扔過來,幸好他躲得快,不然要被鞋糊個結實。

那婦人皮膚有些黑,身子倒是豐腴,三十出頭的年紀。

見到有人來,婦人立馬收起臉上的凶悍,語氣發嗲。

“大爺,有沒有心意的姑娘?”

張元青開門見山:“我想找你們掌櫃的。”

婦人掩嘴笑了:“我就是。”

柳月娥上下打量張元青的穿著,下麵是綁腿加草鞋,上身隻一條麻衫,不像是來找樂子的。

“我這可不招跑堂的,你去別家看看。”

張元青主動拉條長凳,手指交叉放在桌上:“我想談筆生意。”

柳月娥笑了,她的紅杏樓冷冷清清,平時隻有老叟進來光顧,再沒有其他客人。

“哦?你想談什麽生意?我這可不養麵首。”

張元青真誠的看著柳月娥:“你的紅杏樓交給我一個月,如果盈利,你我五五分成。”

“如果虧損,我賠你十兩銀子。”

聽到張元青的話,柳月娥咯咯笑出聲:“憑你?一個泥腿子?”

張元青卻沒笑:“你覺得我是騙子也不打緊,想想你還有什麽能失去的?”

“是繼續這樣賠本開下去,還是賭一把,成為仁化縣第一青樓。”

柳月娥一雙嬌目在張元青臉上流轉,她確實沒啥可失去的,甚至有想過關門不做了。

“總不能你上下嘴唇一碰,我就把店交給你。”

張元青擼起袖子,活動下手指,走到柳月娥麵前:“把鞋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