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皇子落難 立誓太傅

入夜,中都與東域交界。

一座破廟裏,生著一堆柴火,那柴火架著一隻破了邊的陶罐子,陶罐子裏煮著的,是一些個從荒野裏揉搓下來的野米黍。

守在火堆旁的,是一個少年和一個穿黑衣戴鬥笠的中年人。

兩人席地而坐,坐相端正,仿佛並未因處所僻陋和所食之物無味而一改立身的禮數之本。

中年人見那陶罐子中的米黍煮開了,拿起身旁的半個瓦片來舀起在了一隻破碗裏,遞到了少年麵前。

“殿下,吃些東西吧!”中年人道。

少年接過那隻破碗,說:“太傅也吃些吧!”

於是那中年人便去了鬥笠與蒙麵黑布,自己盛了一碗,拿到嘴邊吹了吹,將一碗野米黍喝進了口中。

少年借著火光,向中年人的麵龐望去。

這中年人麵龐白淨,尖頜瘦臉,劍眉環眼,高挑鼻梁,唇邊蓄著八字須,下巴點著青胡茬兒,雖是五十歲年紀卻透著玉樹臨風之態,隻是偏偏左臉上,有著一條明晃晃的長疤……

中年人覺得少年在看他,慌忙用手將左臉上的那條長疤遮了起來。

少年人言道:“太傅平日裏不肯以真容示人,便是因為這條疤吧?”

那中年人不說話,側過臉去將一碗野米黍喝盡,複又將麵龐罩了起來。

少年舉起那隻破碗,將碗中的野黍米倒到口中,隻覺著難以下咽,但為了充飽饑腸便也隻好將之大口咽下。

少年回過頭時,那中年人已經將鬥笠再次戴好,通體如被一整條黑布裹罩一般的坐著。

“太傅,今天是我們逃出西京的第幾天了?”少年突然問道。

“稟殿下,已是第五天了!”

“五天!”少年突然憂傷起來,摸了摸早已卸下而藏在包裹裏的八寶飛龍甲,說道:“父皇再有兩天就是頭七了!”

中年人看著他孝心一片,心下悸動起來,然而那李琰死的魄散魂飛,再加上自己帶著這少年逃亡在外,何處去過這頭七?又如何聚得了那散飛的魂與魄?

天下王土,每朝每代的末世子孫皆淒苦不及平民,到這李姓一輩,也是逃不過。

少年想著自己的父皇生前好歹是一世帝王,卻死的魄散魂飛,自己作為人子,卻連個頭七都無處張羅,不禁痛入骨髓,一行清淚在眼中打轉,最後眼皮再也噙不住淚水,掉落了下來。

“殿下莫要傷懷,待到了東域地界,草民定為皇上尋個佛堂廟宇,做上一場法事,超度陛下亡魂。”那中年人言道。

少年聽罷揩幹眼淚,說道:“我也是沒得出息,一路上但見生靈塗炭,易子而食,沒生一絲的憐憫,反而為自家的事傷懷,不是大丈夫所謂!”

中年人聽罷點了點頭,深表欣慰。

“太傅,我尚有一事不明,望太傅言說。”少年說道。

“殿下請問。”

“天下五部,東域是這幫魔星的發家之所,我等為何偏要選這東域來避難,而不是去到那未被攻下的其他三部去求援,以成勤王之師討伐逆賊?”

中年人聽罷反問道:“殿下此番出逃,難道就是為了出逃?”

少年回答:“當然不是。”

“那是為何?”

“且暫偷安,以圖他日東山再起,正王道正統,還天下太平!”

“那麽,如何才能還天下太平?”

“自然是攻克江湖一眾逆賊!”

“那要如何才能攻之克之?”

“最快的辦法,便是聯絡其他都護王節度使,以及各個州道太守,尊王攘夷!”

中年人藏在麵罩下的嘴角揚起一絲微笑,說:“殿下憑甚覺得各諸侯和節度使會以殿下為尊,尊王攘夷?”

少年麵色鎮定,說道:“李氏百年,他們食朝廷俸祿食了百年,尊王攘夷本就是他們分內的事!”

中年人又是一陣輕笑,“殿下想想看,江湖亂黨兵起東域,直取中都得半壁天下王土,這事婦孺皆知,你料那各路諸侯王不得而知嗎?若是他們有心尊王攘夷,何不率百萬之師兵起中都勤王救駕?何苦等到陛下身死,殿下流落江湖之時才以殿下為尊去起兵?”

少年人聽罷此言說,沉默了一陣,說道:“太傅的意思是,如今天下的各路諸侯王,早已不奉我李氏王道為尊?”

中年人言道:“殿下,恕草民直言,李姓百年,到如今早已是王道衰微,無力於天下各路諸侯節度使,他們早已是各自為王,心生二異,今日之局麵,料不定是他們心中早已所盼所想之局。他們隻等天下大亂,趁亂而起,要不尊一位新王,要不自立為王。若殿下此刻去投到他等門下,結局有三:為他等提供起兵亂世的旗幟,做他們的傀儡;為他們送來向江湖一眾請功的賀禮,身死人手;被當做麻煩,當場命隕或被驅之別處!”

中年人的一番話,隻讓少年人聽得頭涔涔,汗潸潸。

許久,少年人方才開口道:“太傅……那……我該如何打算?”

“殿下可信得過草民?”

少年聽罷單膝跪地,抱拳道:“太傅,如今天下動亂,王道不複,我隻有太傅一人可以仰仗,太傅在上,自今日起,李徵的命便是太傅的!太傅想拿便拿,李徵若有絲毫怨言,定教我黃泉無路,永世早夭!”

中年人慌忙去扶,言道:“殿下言重了,草民早已說過,匡扶王道以正天下,俠道本分!如今之際,首要目的是要助殿下修得王道氣運,唯王道霸氣起時,殿下才有能力撐起天地正道!所以,殿下必要曆經世間萬苦千辛,曆經百般磨練,方能成就一脈王道,傳續後世!殿下可有此種覺悟?”

李徵早已被這一番言說搞的心潮澎湃,言道:“成王道者,吃苦中苦,為人上人!一切皆由太傅安排,若李徵當真吃不得這般磨難,便是李徵沒這行王道氣運的出息,太傅可一掌劈了我,另尋他處有識之士!”

中年人也是被李徵這一番誠意打動了,欣慰的言道:“好,殿下,那我們便到那東域去,在哪巴山楚水與十萬群山中去助殿下修得王道氣運,同時也可將這江湖一眾探上一探,知曉知曉這一般魔眾是如何兵起東域,直搗中都的!”

“一切全聽太傅安排!”李徵抱拳拜會,於是二人就此定下約定計策,隻等這長夜盡過,明朝踏馬東域,尋得王道興複的天下大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