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袁世凱這個“監國”,把他在淮軍中那一套治軍的手段,用到朝鮮政治上

無論是李鴻章,還是袁世凱,他們都知道把大院君送回朝鮮,肯定會遭致閔妃集團的抵製,至於具體的情況將會怎麽樣,包括李鴻章在內的所有人,心中都沒譜,但是他們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袁世凱這次去朝鮮,連老婆都沒帶,就是防止出現最壞情況下,逃走時身無牽掛。而李鴻章除了讓北洋水師的幾艘軍艦待命外,還命駐紮在東北的吳長慶,隨時做好揮師入朝平叛的準備。

上一次,大清是幫閔妃,這一次,是幫大院君。

政治就是這樣,用來玩利益博弈的。

袁世凱和大院君一行到了仁川後,朝鮮官方居然沒有派一個人來接。這簡直就有點不像話!袁世凱一看這情勢就火了,馬上就派人飛馬到漢城,告訴那傻鳥國王李熙道:“你不知道李昰應是你爹啊?你這麽大人不知道什麽叫孝順啊?李昰應都多大歲數了,現在葉落歸根了,你做兒子的,怎麽一點人味兒都沒有?什麽廢話都別解釋了,趕快派人去仁川接你親爹!”袁世凱這一頓訓斥,把傻鳥國王李熙說得狗血淋頭。李熙也隻好乖乖聽話,派人隆重請回親爹大院君李昰應。

在袁世凱和大院君這一行人被朝鮮官員接到漢城之後。他親自做了和事老,當了民事糾紛調解員,主要就是要調解大院君和閔妃這一對翁媳之間的矛盾,大體就是說做兒媳的要懂得孝順,做老公公的也要識相,多讓著點小輩人。

本來,閔妃他們擔心大清靠不住,曾試圖和沙皇搭上關係,借助沙皇的力量來練兵求強,這想法其實和開化黨人投靠日本人沒什麽區別。現在袁世凱回來了,警告他們:海上有我們的軍艦,鴨綠江的那邊,我們陳兵數萬,你們兩個都別搞事了,乖乖的聽話,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閔妃和大院君,畏懼大清國威,都不敢再生事,當即表示一家人和和氣氣的過日子。

袁世凱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在朝鮮逗留了數日就回到了天津,向李鴻章述職。李鴻章對袁世凱完成任務的質量和效率很是賞識:這個小子果真有兩把刷子,得好好培養,以免淮軍勢力後繼無人。

10月28日,李鴻章就給朝廷上了折子,請求太後老佛爺同意派袁世凱接替現任駐朝商務參讚陳樹棠的職務,老李在折子中對袁世凱的辦事能力一頓海吹,說他是“膽略兼優,能知大體”,還說他以前跟著吳長慶帶兵去朝鮮,在朝鮮呆過不短的一段時間,在平定朝鮮反賊、甲申兩次政變中都建有卓越功勳,朝鮮各派勢力對袁世凱都很敬重,在那很吃得開的。如果讓袁世凱去朝鮮辦差,那肯定是人盡其才,再合適不過了。

李鴻章還建議派袁世凱去之後,應該給他個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名義,領三品的頭銜,讓他監管朝鮮的外交。另外,李鴻章還讓朝廷給袁世凱一個知府的缺,等到將來有缺能補了,再提升為道台。

朝廷對李鴻章的建議,向來都不敢反駁的。10月30日,朝廷正式任命袁世凱為“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全權代表,並“以知府分發,盡先即補,俟補缺後以道員升用,加三品銜”。

對於李鴻章的大恩大德,袁世凱感激涕零,立即給李鴻章去書表達感激和效忠之情:我本來是個能力素質都不夠高的人(謙虛了),深怕自己能力不能擔當重任,現在蒙中堂大人厚恩提拔,我隻能仰仗大人您的聲威,兢兢業業,好好辦差,肝腦塗地,報答中堂高恩,不會辜負大人和朝廷對我的期望。

這個時候,袁世凱的堂叔袁保齡卻是對這件事又喜又憂。喜的是侄子升官了,也可以告慰在九泉之下三個兄弟,而且這對整個袁氏家族而言,絕對是個大好消息。所以,袁保齡也給李鴻章去信,說:“兩世受恩,一門戴德”。

袁保齡擔憂的是,朝鮮的局勢很複雜,大清在那邊沒有駐軍,一旦出事怎麽辦?

但袁世凱卻不這麽認為,他和閔妃那波人打交道這麽久,清楚他們的為人,都是一些膽小的紙老虎,幾句狠話就能夠唬得住。再說了,他幫朝鮮練兵的時候,還有那麽多的朋友,到時候組織一支屬於自己的親兵衛隊,也不是不可能的。

1885年11月15日,袁世凱再次來到朝鮮。11月的朝鮮,天氣已經是很冷了,但是袁世凱那顆火熱的雄心足以燙熱一切酷寒堅冰。

袁世凱此次來,地位與往日大大不同,以前他僅僅是“慶字營”軍中的五品將軍而已。現在有了一個“駐紮朝鮮總理交涉通商事宜”的新頭銜,是“上國”派出的欽差公使。

李鴻章還讓袁世凱給李熙帶去一封密函,密函中告訴李熙以後內政外交要開誠布公,不要搞小動作,遇事要多和袁世凱商量,所謂“商量”實際就是請示。這封密函其實就是尚方寶劍,李熙看到這個密函,也隻能照著做。早匯報晚請示,袁世凱儼然成了朝鮮的太上皇。

上一次袁世凱監國,是沒有名號的,這一次可是正正規規的朝廷認證。

袁世凱在朝鮮的朝堂上,對著滿朝文武大臣強調朝鮮是大清屬邦的名義,擺出監國大員的架勢,在漢城開府設衙,遇事常常直衝王宮,對朝鮮文武大臣呼來喝去,態度傲慢,盛氣淩人,頤指氣使,專橫武斷。

所以說,年輕人有了大權,行事就有些飄,這一飄就容易壞事。他那牛逼轟轟的模樣,令朝鮮上下都不滿,有人開始想刺殺他。

但是袁世凱早有防備,一到朝鮮就花大價錢組織了自己的親隨衛隊,出入都前呼後擁,根本沒有讓人下手的機會。

而且他的沈夫人和堂叔袁保齡,也數次寫信或打電報,要他多收斂,多留神。袁世凱還是很聽他堂叔和沈夫人的話,趕緊改變策略,對人也和氣起來,並時不時的用一些小恩小惠,收買人心,沒事就請人喝酒聊天,收集各方麵的情報。

當然,沈夫人告訴他,要想將來成為大人物,必須多多學習治國之道。(袁世凱屬於矮矬那類的男人,相貌也談不上瀟灑英俊。當初與沈夫人見麵,也是仗著身上有幾個銀子,去發泄鬱悶情緒的。但沈夫人卻看出他的與眾不同,鐵了心要跟他。兩人之間的愛情,就像現在的當紅女明星與小企業老板的結合。盡管令人不可思議,但實實在在發生了。興許在沈夫人的心中,認定袁世凱會成為類似曾國藩、李鴻章那樣的人,所以不斷激勵他多學習)

於是袁世凱和李熙夫婦整天一起談論朝鮮的國事,趁機學習一些治國的策略的方式。

閔妃見袁世凱這次沒有帶老婆來,趕緊送去幾個朝鮮美女伺候,又把自己的堂妹介紹給他。袁世凱又多了一個老婆閔氏(一說姓李),這閔氏長得也是如花似玉,把袁世凱服侍得很開心。

袁世凱受到堂叔的指點,又看了那些書,對官場的應對能力幾乎是開了掛一樣突飛猛進。他也知道自己的處境,他這個“監國”表麵上風光無限,但是朝鮮的局勢確實也到了極為複雜和凶險的地步。閔妃的勢力和大院君李昰應水火不容,現在表麵上看是沒事,可是火山一旦爆發,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到時候一旦發生兵變,他這點親兵根本不夠用,隻怕會死無葬身之地。

對於這個送上門的閔氏,他知道是閔妃安插在他身邊的一棵釘子,有時候釘子也可以利用一下。他畢竟娶了幾個老婆,有了哄女人開心的經驗。兩人相處一段時間下來,不勞他多問,閔氏自動把身負監視任務的事,向他坦白了。而他也趁機要閔氏幫他留意皇宮內外的動靜,因為他最擔心閔妃那撥人與沙皇走得太近,不讓大清安穩。

1886年8月的一天,閔氏告訴袁世凱,說得到宮內的準確消息,朝鮮國王李熙已經秘密致函沙皇俄國駐朝公使,請求俄國派兵入朝保護,企圖在俄國人的幫助下能夠獨立自主。

袁世凱得到這個消息,頓時火了,這還了得!這不是背信棄義,背叛大清嗎?袁世凱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主意,他打電報給坐鎮天津的李鴻章,建議大清軍隊入朝,把李熙這個混蛋國王廢掉,重新找個姓李的當朝鮮國王。

打完電報,袁世凱叫來朝鮮當時的宰相沈舜澤和副宰相金宏集,把他倆臭罵一頓,要他倆把朝鮮政府請求俄國人保護的秘密文件交出來。

朝鮮人當然不會承認!這倆人一口咬定沒有這回事兒,要是有什麽文件,也是奸人偽造的。

袁世凱一看這倆小子是死不認賬,就放出狠話說:天朝大清對朝鮮應該是夠意思了,仁至義盡吧,還有哪點對不起朝鮮?你們整這麽一出,明顯是想背叛大清!萬一天朝震怒,肯定要派大兵進來,隻怕到了那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都保不了你們。

這一番聲色俱厲的威脅說完後,沈舜澤和金宏集倆人嚇得褲子都濕了,兩人立即派人去俄國公使館詢問,問問俄國人知道不知道秘密文件的事情。其實,就是做給袁世凱看的。俄國人也懂得配合,當然也矢口否認有什麽文件的事情。

李鴻章很快回電,認為廢掉李熙,必定會引起西方各國的責難,也會招致朝鮮國內的憤恨,況且當時北洋兵艦力量也不足,軍餉也比較窘迫,如果冒昧行動,會導致一係列的不良後果,建議慎重。

袁世凱相信閔氏不會騙他,是朝鮮人和俄國人合夥忽悠他呢!他雖然還沒到而立之年,可是在智謀上,已經不是上一次在朝鮮的袁司馬了。

袁世凱帶著他的親兵衛隊衝進皇宮,麵見朝鮮國王李熙和閔妃,直接指出朝鮮不能與俄國勾搭的事,還說大清那邊已經開始著手派兵了,一旦開戰,後果自負。李熙夫婦哭喪著臉說:你要相信我們,其實真沒那麽回事。袁世凱說:那好,你照會各國,宣布今後各國收到隻蓋有朝鮮玉璽而沒有我辦公大印的文件,都不具備任何效力,等於廢紙一張!這樣子,我們還是好朋友,否則我就翻臉了。

李熙夫婦也害怕大清派兵入朝,連忙就按了袁世凱的意思辦了。

不得不說,袁世凱還是很有魄力的,膽大心細,處理事情果斷而有力度。

這件事雖然過去了,但是袁世凱的心裏對李熙夫婦更加不放心,他要用大國的鐵腕手段,完全控製朝鮮。

他認為,朝鮮是大清的藩屬,任何想顯示獨立性的念頭或行為,都是對大清尊嚴的挑戰,都是對宗藩體製的破壞。他寫了一篇《朝鮮大局論》,印刷出來後交給朝鮮君臣上下看,雖然文筆不怎麽樣,但意思很明白:朝鮮自古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是母子關係,朝鮮如果想脫離中國投靠別的大國了,這就好比孩子要離開親生父母,去到別人家當兒子一樣。朝鮮現在有自己的君主,有自己的政府,有自己的法律,有自己的軍隊,這完全是韓人治韓,高度自治嘛。所謂臣屬於大清,也不過是禮儀上的宗藩關係而已。如果朝鮮一定要把不向大清稱臣看作是自主了,那簡直就是舍本逐末,徒要虛名,這將會給朝鮮國家、民族帶來深重的災難。

論文的背後還附上他個人的一些想法,多少帶有點武力威逼形式的:我兩次帶兵幫你們平定叛亂,大家都有目共睹,大清軍隊有多少斤兩,你們比我還明白,別想著靠俄國人和日本人玩小九九,一旦事情鬧大了,後悔的是你們。

袁世凱的論文沒有多少引經據典的廢話,完全是立足現實的細致分析。這是一篇對朝鮮的《警世恒言》。

話雖有理,可朝鮮人看了,心裏很不爽。猶如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對長輩的善意教誨,是聽不進去的。此時的朝鮮民族,無論是在朝的,還是在野的,無論是丈夫派(李熙一夥)的,還是老婆派(閔妃一幫)的,甚至是老公公那一撥的,都有種強烈的自立傾向,想向人證明他們已經長大了。

朝鮮表麵上老實了,李熙還稍有介事地下旨,讓文武百官在看了這篇《朝鮮大局論》之後,組織人討論並寫出讀後感。

袁世凱這個“監國”,把他在淮軍中那一套治軍的手段,用到朝鮮政治上,並采取一係列打壓士族集團,開發民智的措施(降低經商賦稅、多開學堂讓窮人的孩子上學)。他的這種政治舉措,雖然令朝鮮的官員們不爽,但卻使朝鮮的經濟有所上升,呈現“中興”之勢。朝鮮的底層百姓在感恩國王的同時,也知道這樣的好日子,是大清的“袁監國”帶給他們的。袁世凱再一次成為朝鮮百姓的救世主。

李熙和閔妃夫婦表麵上和袁世凱關係很好,卻玩了一招陰的,說是想派幾個人去西方學點東西。袁世凱也認為沒有不妥(大清在二十幾年前,就派人去西方學東西,到現在,李鴻章還不斷派朝廷大員去西方學技術呢)。袁世凱同意了,蓋了章。

1887年8月,朝鮮國王李熙派出樸定陽為全權大臣,出使美國;趙臣熙為全權大臣,出使英、俄、德、意、法五國。

這兩個人走的時候,袁世凱還去碼頭送行。

這兩個人一走,袁世凱得到密報:那兩個人到了西方諸國,會以使臣的身份發表公告,向全世界宣告朝鮮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

沒有征得大清朝廷的同意,尤其還沒有稟告袁監國,小小的朝鮮就敢擅自派出外交使節出使西方國家。如此一來,大清顏麵何存?

大清很生氣,袁世凱更生氣,後果很嚴重。(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