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閔妃這個女人還是很有心計的,別看現在像落水狗一樣,可她終究是皇後級別的人,若是親身到大清的軍營中去,未免有失身份,於是走到半路上的時候,又轉了回去,命手下的親信大臣金允植去拜會馬建忠和袁世凱。

三個人商議的時候,馬建忠認為大清出兵,雖然是受老佛爺的指派,可朝鮮這邊隻有一封求救信,連一份正式的公文都沒有,大清軍隊必須師出有名。他提議金允植讓國王李熙親手寫一封類似衣帶詔那樣的東西,求助大清出兵戡亂,這樣就好辦事了。有了衣帶詔,日本人那邊也好應付。

想要衣帶詔,這還不簡單嗎?金允植馬上回去,用不了兩個時辰,就帶來了一塊布(衣帶詔),上麵都是用血寫的字,是朝鮮國王李熙親筆所寫。

別看袁世凱讀書不怎麽樣,可是他還是有軍事才能的,認為兵貴神速,當夜就辦。於是,他帶著一撥人馬,身先士卒地衝進皇宮,俘虜了大院君,並安撫了受到驚嚇的國王李熙,成功迎回了閔妃和她的那幫人。

這場仗不大不小,死傷也就那麽幾十個人,但是意義重大,幫閔妃成功奪權了,成了閔妃的大恩人。

吳長慶在給清廷的呈報中將袁世凱讚揚了一番,說他“治軍嚴肅,調度有方,爭先攻剿,尤為奮勇”,報以首功。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也向朝廷上奏保舉在朝鮮問題上立功的人員時,對袁世凱的評價是“治軍嚴肅,剿撫應機”,請求朝廷升袁世凱為候補同知,並賞給頂戴花翎。(是他淮軍的人,肯定要保舉啊)

不久,朝廷就批準了李中堂的保舉建議,袁世凱就被升為同知,五品正銜。(前麵那個吳長慶給他的,是虛銜,這一次是經過朝廷認證的)

窩囊的國王李熙為了向大清軍隊表示感謝,就準備了一次盛大的宴席招待大清將領,吳長慶、張謇、袁世凱受到邀請入席。其後,李熙和閔妃又兩次單獨召見了袁世凱。

這對夫妻倆為什麽要單獨見袁世凱呢?因為他們已經打聽到,袁世凱不但在大清的軍隊中威信很高,而且能打仗。更重要的,是閔妃認為她公公雖然被抓了,但是朝鮮各方的勢力不減,她擔心還會出事,於是一麵派大臣去大清朝廷謝恩,並要求留軍隊在朝鮮幫忙維持治安,一邊拉攏袁世凱,想求他幫忙練兵。

大清雖然在西方列強麵前不堪一擊,但在朝鮮小弟眼中仍然是很厲害的。老佛爺和朝廷也很樂意幫助閔妃,馬上就下旨給吳長慶,讓其安排人手幫助朝鮮訓練新軍。

袁世凱回到軍營內,對沈夫人說了閔妃讓他幫忙練兵的事,沈夫人說:“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應該好好把握這次機會。”

訓練軍隊,可是言語不通,雖然朝鮮會有翻譯跟隨,可是有些時候也不方便。這時候,沈夫人給袁世凱出了一個主意:“男子漢大丈夫,哪個人沒有個三妻四妾,我聽說朝鮮的美女眾多,要不你找一個朝鮮的美女做妾,讓她教你朝鮮話,以後辦事就方便多了。”

袁世凱想不到沈夫人這麽通情達理,還鼓勵他納妾,當下感動不已。(沈夫人到朝鮮後,由於水土不服,身子不好,不能服侍袁世凱,她是個通人情的可人兒,因此鼓勵袁世凱納妾)

就這樣,袁世凱通過金允植的關係,娶了三韓望族吳氏(一說白氏)。

沈夫人親自出麵,幫袁世凱和吳氏舉行了簡單的婚禮。這朝鮮女人和大清的女人就是不一樣,不但儀表端莊溫柔賢惠,還會服侍人。袁世凱晚上沉醉在溫柔鄉裏,白天努力訓練軍隊。

在袁世凱的組織和推動下,新軍訓練工作進展迅速,到了12月初,朝鮮國王李熙和閔妃一起去檢閱了新建親軍左營,李熙和閔妃都發現這些新兵現在是步伐整齊,放槍也很熟練,儼然成了一支“威武之師”。

閔妃也得知了袁世凱娶了朝鮮女子的消息,決定進一步拉攏袁世凱,她將表妹金氏介紹給袁世凱,並在皇宮內為他們舉行了婚禮。

時沙皇俄國見大清好欺負(被西方諸國吊打),也頻頻騷擾邊境(康熙年間就來過,被打了過去,但是占了不少便宜),為了加強東北邊防,1884年5月,李鴻章調吳長慶率慶字營中三個營回國,駐防奉天金州,就是現在大連一帶。慶字營其餘三營仍然駐漢城,朝廷命記名提督吳兆有代理統領,並且直接統帥一營;袁世凱總理慶字營和朝鮮國王的親軍營兩營的營務處,並和朝鮮人會辦朝鮮防務,同時直接統帥慶字副營;剩下一營由總兵張光前統帥。這種安排讓袁世凱在朝鮮成為握有軍事實權的重量級人物。此後,因為軍務繁忙,袁世凱沒有精力再擔任訓練朝鮮軍隊的工作,所以就把訓練朝鮮軍隊這攤活兒辭了。

沈夫人告訴袁世凱,要想成大事,就必須收買人心。袁世凱為什麽喜歡沈夫人,那是因為他的人生之路,都是沈夫人指明。在某種程度上,沈夫人就是他的福星。盡管沈夫人一生未有生育(隻有一個繼子袁克文),但不影響袁世凱對她的寵愛。(袁克文是金氏所生,但受養母沈夫人的影響很大,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樣,生活放浪不羈,妻妾成群,熟讀四書五經,精通書法繪畫和詩詞歌賦,還極喜收藏書畫、古玩等。喜好結交各類朋友,經常出入青樓妓院,花錢如流水。與張學良等人,並稱為“民國四公子”,後因反對袁世凱稱帝,觸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幫,並在上海、天津等地開香堂廣收門徒。1931年病逝於天津。)

怎樣才能收買人心呢?那時候朝鮮大災,李王朝賑災不利(閔妃貪財,隻進不出),百姓流離失所。

袁世凱有錢啊,就開始收攏民心,他就出錢賑災,但畢竟是在人家的地盤上,所以就打著李王朝和大清國兩個旗號,可是大家都知道是他袁世凱出的錢,於是,袁世凱三個字,在朝鮮成了救世主那樣的希望。

人家大清的官員幫忙賑災,李王朝肯定要表示感謝,一封感謝信再次到了慈禧太後的案頭上。慈禧一看,袁世凱了不得,這是在給咱大清國長臉呢,一個字:賞!

大清國也窮啊,錢是沒有可賞的,那就隻有官職了。

懿旨下來:袁世凱維護大清臉麵,特賞賜四品司馬,節製朝廷在朝鮮的所有駐軍。

借此機會,他與朝鮮的一些官員拉近關係,與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鮮士大夫結為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鮮被稱為“袁司馬”。

他當上了大清在朝鮮的一把手之後,並沒有嬌橫跋扈,而是比以前更加謙卑有禮。因為沈夫人告誡他:高處不勝寒,行為舉止要更加注意,以免被人射暗箭。

袁世凱心裏也清楚,他雖然是大清在朝鮮的老大,手下有幾千兵勇,可是朝鮮的局勢和不穩定,朝野之間有很多反閔妃他們的勢力,而且日本人在旁邊看著,尋找機會生事呢!

有了兩個朝鮮的老婆,袁世凱借助這兩個老婆的娘家勢力,收集各方麵的信息,也就是安插了一些所謂的諜報人員。他很快得知,以金玉均為首了一批文化名人,在接受了西方教育之後,力圖仿效日本明治維新,進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暗中結成黨派,自詡為“開化黨”。“開化黨”有日本人暗中扶持,勢力不容小覷。

“開化黨”這幫**有餘、智慧不足的年輕人,滿腦子就是如何振興祖國,如何讓自己的三千裏山河也能像人家日本一樣“振興”,在大國麵前把腰板直起來。

袁世凱心裏清楚,一旦讓“開化黨”得勢,整個朝鮮就成了日本人的勢力範圍,他和他的屬下都要乖乖滾回大清國去。

朝鮮國王李熙雖然懦弱,但卻不笨,他見金玉均那幫人要改革,改革能夠使朝鮮變成強國,所以也就同意了,還給了金玉均一張“便宜行事”的密旨。

有聖旨在手,金玉均他們想玩一場大的,那就是剪除閔妃的勢力,抬空朝鮮國王李熙,形成外務府當權的局麵。

袁世凱也知道金玉均他們要搞事,可是沈夫人告訴他:靜觀其變,不要隨便出擊,一旦出擊必須成功。

1844年12月4日,漢城典洞郵政局舉行開業典禮,局長(當時叫總辦)就是“開化黨”人洪英植。因老爸洪淳穆是部級幹部,所以很多守舊派大員前來祝賀。金玉均想借機把他們一網打盡,計劃先在宮內縱火,再引他們去救援,然後半路截殺。

當天下午,開化黨人去了日本公使館,請求日本出兵協助,日本人答應了。

當天晚上六點多的時候,宴會按時開始了,高朋滿座,各國使節都來捧場。不過,日本公使竹添進一郎卻沒有來,據說是病了,其實是在使館等著起事的信號。袁世凱也沒去,同樣借口身體有恙,隻派去了兩個參謀將軍,意思一下就行。

等飯局開始後,洪英植一麵吩咐廚房盡量拖延時間,玩命上菜;一麵等待宮中起火的信號。可左等也沒有,右等也不見。

金玉均等不了,他索性讓人把緊挨郵局的民房給點了,想把這些守舊派大佬引出去動手。

結果,就閔妃的兄弟閔泳翊一個人衝出去救火,跑到門外就被金玉均手下的刀斧手連砍數刀。

奇怪的是,這位國舅爺居然沒死,滿身是血,還跑回宴會大廳。如此場麵,大臣們頓時嚇得一哄而散,開化黨人的一網打盡計劃落空了。

此時,國王李熙居住的昌德宮內接連爆炸(宮中內應早先埋炸彈了),宮禁豈能有這動靜,李熙和閔妃都被嚇了一跳。

瘋狂的金玉均闖進了王宮,他忽悠李熙和閔妃說是清軍兵變,要攻打王宮。李熙被忽悠住了,竟然下旨讓日本兵來保護。如此一來,日軍和“開化黨”就將正式接管朝鮮的政權。

控製住了宮廷之後,金玉均還背著李熙,發了一道矯詔,讓那些守舊派大臣進宮護駕。這幫大佬哪知道宮裏發生了啥事啊,當然是遵旨進宮啊。結果,八位大臣先後被日軍斬殺!

不久,金玉均這夥人宣布大改革,重組政府,把各個部門都換上了他們的人。整個“開化黨”沉浸在大權獨攬的狂喜之中。

12月6日清晨,“開化黨”組織的新政府召開了首次新聞發布會,宣布朝鮮獨立,不再是大清的藩屬國了。同時,還公布了一係列的革新計劃。就在“開化黨”狂歡的時候,袁世凱行動了。(預知後事,請看下一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