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光同塵,做自己

我該如何來形容我自己?我確實有那麽幾分複雜而多姿,我的工作是寫作、采訪以及心理谘詢。

我和來訪個案一起工作,彼此給予愛、溫暖、信任、接納以及支持等等,重溫人類最舒適,最互助的情感。我幫助他們成長,從情感上去看到自己沒有被愛到的部分,沒有被關注而潛抑的部分,我們一起來通過一些心理學的方式來進行處理,進行對問題的徹底穿越。

我給自己做谘詢的方式,很多時候就是旅行。把自己當做陌生人跌入一個陌生的地方,帶著自己一起飛。而我的愛人,就是我最好的心靈顧問,我們互為愛的源泉。

我無法定義我自己,我不會停留。對於獨立工作者,我為自己負責。和他人之間,帶著淡淡的平和融入,但又並不那麽過多地去被卷入。不以為愛的關係是理所當然,因此會很慎重地對待感情,對待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交付。

對對自己好的人偶爾顯得比較無情(這可能是人類的通病),而對於那種有性格,合得來,又跟自己保持距離的人顯得敬畏(大概我需要的愛大多需要一定的距離和空間)。不喜好一切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愛獨自看藝術電影,當感到心事無法分享,會有偶爾的傷心難過。但慢慢地,學會了禪坐、自由書寫、冥想以及作畫,很多方式可以來消化自己的傷心,然後慢慢觀察那些負麵情緒,實現慢慢地穿越。

習慣性地把自己的時間排滿才有滿足感,我喜歡跟高妙的人交談,探索解決之道。愛好寫作,習慣內心充實的感覺。

但最近也在學習如何變得更閑適,不需要過度用勁或者努力,很多時候,你隻能順其自然,你需要停下來,然後享受每一天,每一個片刻的溫柔,這就如同我給自己取的小名“止柔”。不是停止溫柔,而是隻有當你在忙碌的時候,能夠學會偶爾停下來,傾聽內心的聲音,你才能慢慢變得更加輕柔,更能享受當下。而不容易被某種焦慮憂鬱情緒所左右。

會喜歡傾訴,主動溝通,開始不容易去真正生氣,覺得很多事情都想得通。更多地去覺知,了解別人對自己的好,卻又懂得什麽是重要的,什麽無關緊要,不需要多去考慮。

對於別人對自己的需要有時缺乏拒絕,深深投入,尤其對於個案,我可謂有求必應。總是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不能幫助更多的人。開始更多地去和心理弱勢群體工作,開始更多地去看老莊,研究世界文學史、曆史學、社會學、哲學、家庭治療、中國人心態、內觀整合、正念等,並試圖擺脫煩惱。

對錢這東西感到不那麽特別熱衷,也不是特別討厭。但對於心靈的分享卻感到饑渴,有欲望。錢夠用就好,但是內在的探索卻變得越來越必要。

嚐試不要那麽多地做計劃,順水而流。越來越知道自己是誰,希望從個案那裏,看到自己的存在原來還是給予其他的生命以有效地支持。讓自己在幫助別人中,獲得更好地綻放,不需要多麽地去抬高自己,多麽高調地做事。

開始了解老子說的“和光同塵”的意思。保持自己獨立的個性與氣質,會認真地聽別人說話,投入地去關心別人心靈上的需要,會微笑,會因為陪伴對方經曆了一場美好心靈旅程而開心。會為了解脫煩惱而感到開心。會為了自己能打開內心的枷鎖而欣慰。

在感情上不再強求,可以為了自己沒有想到的部分道歉。不再孤獨地體驗愛,打開心扉感受並覺知對方。不要那麽快地認為是對方不理解自己,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需要真誠而直接地傳達給對方的緣故。不要為了私欲而去猜測論斷對方,可以表達自己的擔心和其他感覺,但卻不要指責批判。站在有利於雙方生命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發現資源,而不是隱藏資源和感受。

會自省,也會觀察別人,會喜悅,也不拒絕哭泣。生命中到處都有問題,但到處也都是奇跡與美好。不一定那麽偏執地去看生命,對於苦難保持敏感,對於美好也是。

看到人們的苦難與奮發,人們的悲喜與局限,你的境界就會慢慢提升。以悲觀主義墊底,以樂觀主義前行。這就是你的人生態度。

最少程度地去議論別人,最大程度地反觀自身。排除毒素,擁抱資源,你才是幸福的。不再去片麵要求別人,活出真實的自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