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九釵2

根據檔案記載,香妃是於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二月進宮的,當時已27歲。

那個時代,女子一般都在十幾歲就出嫁。清帝挑選秀女,13歲的女孩子就可參選。香妃入宮時已經27歲,有人據此推測她很可能已經結過婚,而且婚史不會很短。如果香妃入宮前結過婚,那她以前的丈夫是誰?這次入宮,是因丈夫死了還是離婚了?如果是離婚,離婚的原因是什麽?以前是什麽時候結的婚?我們都無從得知。香妃也有可能在入宮前沒有結過婚。那個年代雖然盛行早婚,但個別晚婚的也不是沒有。當年葉赫部首領布揚古妹,豐姿綽約,聰慧柔順,是有名的美貌佳人。也正因為她的美麗聰慧以及政治上的原因,到33歲才出嫁,成了著名的“老女”。香妃久負美名,遠近聞知,她難道就不會是第二個“老女”嗎?這個謎團恐怕真的難以解開了。

寶月樓裏有謎蹤

乾隆禦製詩中,有關寶月樓的詩很多。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月,詩雲:“輕舟遮莫岸邊維,衣染荷香坐片時;葉嶼花台雲錦錯,廣寒乍擬是瑤池。”此以嫦娥比擬容妃。

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寶月樓是乾隆帝為了取悅香妃蓋的。清朝在乾隆以前,沒有回族妃嬪的先例。容妃以回部女子至清朝,乾隆不把她安置在後宮,特營建西苑寶月樓,作為金屋藏嬌之所。樓南隔街建“回子營”,修禮拜寺。

清史大師孟森先生也持這一觀點,他說:“高宗不以置之後宮,特營西苑中一樓,以為藏嬌之所。後並於所居之地,築回教禮拜堂,並使內附之回民居其旁,屋舍皆用回風,以悅妃意,其承寵可想。”

據孟森先生考證,乾隆因香妃(即容妃和卓氏)“言語不通,嗜欲不同,乃不與諸妃聚居,特隔於南海最南之地。其地又臨外朝之外垣,得以營回風之教堂及民舍,與妃居望衡對宇……”乾隆把和卓氏安置在建成不久的寶月樓(即今新華門)。

當時,八旗以外的所有百姓都住外城。惟獨回子營近在咫尺,依靠九重。這是乾隆愛屋及烏。乾隆為容妃興建寶月樓的原因是:

第一,語言文化不同。容妃講維語,不便與諸妃嬪住在一起交流,特隔於南海最南之地,其地又距外朝之外垣。這裏同皇宮既聯係又分割,環境幽雅,湖水漣漪。乾隆會維吾爾語,可以同容妃用維語直接交談。

第二,飲食習慣不同。皇後的正宮坤寧宮兼作薩滿祭祀的場所。坤寧宮每日進豬兩口,在神案上宰豬,在大鍋裏煮豬肉,祭祀敬神。元旦祀神,皇帝、皇後行禮;春、秋兩大祭,皇後亦到,妃嬪自當侍從。而最尷尬者,則為後妃受胙(zuò),是一種豬肉米飯,這是回教徒所萬萬不能忍受之事。將容妃單獨安置在另一個生活區域,生活上很是方便。

第三,生活風俗不同。維族的衣服、裝飾,同皇宮的後妃、宮女都不同。皇宮除禦花園外,別無遊觀之處。乾隆築寶月樓於瀛台之南,則隨時可以駕幸西苑,而不必如臨圓明園,路途既遠,又煩出駕。容妃在這裏則可免去其他妃嬪爭寵之擾。

第四,宗教信仰不同。滿族的宗教是薩滿教,乾隆又崇奉喇嘛教。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要做禮拜。容妃所居之地,隔長安街而對回子營,建回教禮拜堂及民舍,並使內附之回民居住,屋舍皆沿襲回風。容妃站在樓上,可以望見對麵的“回子營”,遙望瞻禮,以解思念之情。

乾隆《寶月樓記》:“寶月樓者,介於瀛台南岸適中,北對迎薰亭,亭台皆勝園遺址,歲時修葺增減,無大營造。顧掖池南岸,逼近皇城,長以二百丈計,闊以四丈計,地既狹,前朝未置宮室,每臨台南望,嫌其直長鮮屏蔽,則命奉宸,既景既珥,約之椓椓。鳩土戊寅之春,落成是歲之秋。樓之義無窮,而獨名之曰寶月者,池與月適當其前,抑亦有乎廣寒之亭也。”

乾隆二十七年作的一首詩:

淑氣漸和凝,高樓拾級登。

北杓已東轉,西宇向南憑。

乾隆自注:樓臨長安街,街南俾移來西域回部居之,室宇即其製。

乾隆在二十八年就以寶月樓為題寫了以下詩句:

冬冰俯北沼,春閣出南城(自注:樓近倚皇城南牆)。

寶月昔時記(自注:向作寶月樓記粘壁),韶年今日迎。

屏文新茀祿,鏡影大光明。

鱗次居回部(自注:牆外西長安街,內屬回人衡宇相望,人稱回子營。新建禮拜寺,正與樓對),安西係遠情。

此後乾隆經常以寶月樓為題寫詩。

寶月樓是今天的中共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的南門,現名叫新華門。原來此樓不臨街,南麵有一道牆相隔。民國初年,袁世凱將中南海辟為總統府,把寶月樓更名為新華門,將南牆拆掉,露出寶月樓。從此以後,寶月樓即新華門就成了中南海的南門。

也有部分專家學者認為寶月樓之建與香妃無關。有史料證明,乾隆帝下令在西苑建寶月樓的目的不是為容妃(或稱香妃),從時間來看,寶月樓建在容妃進京之前,當時乾隆帝怎麽知道和卓氏進京並能為己所愛?他們的依據有兩條:

第一個依據是乾隆帝在《寶月樓記》中說:

顧液池南岸逼近皇城,長以二百丈計,闊以四丈計,地既狹,前朝未置宮室,每臨台南望,嫌其直長鮮屏蔽,則命奉宸,既景既相,約之椓椓。鳩工戊寅之春,落成是歲之秋。

乾隆帝講得很清楚,所以建寶月樓是因為中南海南牆“直長鮮屏蔽”。建寶月樓可起到屏障作用。戊寅年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寶月樓於這一年春天動工興建,當年秋天完工。

第二個依據是《禦製題寶月樓詩》中有“南岸嫌長因構樓,樓臨直北望瀛洲”的詩句。在詩注中乾隆帝進一步講了建寶月樓的用意:“瀛台皆前明所建,惟南岸向無殿宇,故為樓以配之。”由此可知,建寶月樓完全是出於遮擋、配景的需要。乾隆二十三年(1758)建寶月樓時,新疆大小和卓的叛亂正在囂張之時,清軍正全力以赴平叛,勝敗難卜。而香妃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入宮的,所以也就不會是為了取悅香妃而建寶月樓。

還有一種傳說,皇宮內的浴德堂曾是和卓氏容妃的沐浴場所。

浴德堂在武英殿的後麵,在浴德堂的西側有一座井亭,井口的北側有一個水槽,水槽的北麵同架起來的石板砌成的水渠相連,水渠長數米,從浴德堂後麵的牆壁穿進。在浴德堂後麵的牆壁上還有一個低矮的方洞,據故宮的朋友講可能是為水加溫之處。按照伊斯蘭教的習俗,誦經前都需要沐浴,而且沐浴的水應是流動的,從石渠流入的水當然屬於活水,的確符合穆斯林的標準。

但如果容妃住在南海的寶月樓,每天都要到宮內的浴德堂來沐浴也不現實。更何況武英殿在康熙年間已經成為修書處,係外臣經常出入之地,再把毗鄰武英殿的浴德堂作為後妃的沐浴之處也的確不合適,誠如孟森先生所指出的:即使是“昏穢**之君”也不會“以愛寵就浴於朝堂之側”。另從提水的井繩在井口所留下的十幾個二三厘米的深溝來看,以容妃在宮內的28年也很難留下如此多、如此深的溝痕。

對浴德堂西側的水井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該處水井主要用於殿本書籍造紙,但從一些關於版本鑒定的書籍明確指出武英殿修書處所用的紙張是宣紙,並非由武英殿修書處自造。總之,處水井也是充滿了神秘。

死亡之謎

據傳聞,乾隆中葉,清軍入回疆,定邊將軍兆惠俘獲一回部王妃,此女子天生麗質,更奇的是她身體會散發異香,人稱香妃。乾隆帝對她大為傾心,執意納之為妃,為討其歡心,特在西宛建造一座寶月樓,供香妃居住,並常親臨探視,希其順從。然而香妃性格剛烈,誓死不從,並身藏利刃,表示不屈決心,還時常因思念家鄉淒然淚下。皇太後得知此事,召見香妃,問她:“你不肯屈誌,究竟作何打算?”香妃以“唯死而已”相答,太後說:“那麽今日就賜你一死。”香妃頓首拜謝,於是趁乾隆帝單獨宿齋宮之際,命人將香妃縊死。太後處死香妃的原因,除了上述為成全其名節外,另有說是太後擔心自己的兒子弘曆(即乾隆帝)為香妃所害,還有說由於香妃受乾隆帝寵愛,諸妃妒忌,向太後進讒言,太後聽信讒言而加害香妃。香妃死後,乾隆帝悲傷不已,最後以妃禮將其棺槨送往故鄉安葬。此說在清末民初流傳頗廣,出現不少敘述香妃故事的戲曲說唱、小說詩歌,繪聲繪色,淒婉動人,使不少人對香妃傳聞信以為實。1914年故宮浴德堂展出一幅以《香妃戎裝像》為題的清代女子戎裝油畫像,於是傳說更甚。因此對於香妃的死就有太多需要說說的了。

香妃是有槨無棺的,這不能不說是個謎。清朝棺製,無論是皇帝、皇後,還是妃嬪,其棺木皆為內外兩重,內為棺,外為槨。其區別隻是木質、尺寸、顏色、紋飾、漆飾遍數的差別。有關人員清理香妃地宮時,竟發現香妃的棺木隻有外槨,而無內棺。會不會是盜墓賊將內棺盜走了?在已清理的所有地宮中,還沒有發現內棺被盜的先例。盜墓賊一般隻盜隨葬珍寶。內棺是木質,其價值遠不如隨葬珍寶高。筆者曾遍查地宮,沒有發現內棺的殘破碎片及可疑形跡,隻發現外槨的一側被砍透了一個長175厘米、寬60厘米的洞,其他部位基本完整。要從這個洞中取走內棺是不可能的。隻有將外槨拆散,或將外槨蓋完全揭開,才能將內棺取出。而香妃的外槨既沒有被拆散,也沒有被打開過。這一切都表明,香妃入殮時,根本就沒用內棺。

為什麽不用內棺?這可能與香妃信奉伊斯蘭教有關。我國的回族和維吾爾族都信奉伊斯蘭教。這兩個民族的人死了都不用棺,而是將遺體裹上白布後,直接放置到墓穴內。乾隆帝為了民族的團結,一向尊重香妃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也有可能香妃在臨終前向皇帝提出了這方麵的要求,於是乾隆帝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表麵上仍按照大清皇家的傳統形式使用外槨,但不用內棺,既維護了皇家的臉麵和尊嚴,又尊重了香妃的民族習慣和宗教信仰,滿足了愛妃的要求,可謂兩全其美。以上隻是筆者個人的看法。到底香妃為什麽隻用槨,不用棺,有待專家學者們進一步研究考證,也有待於文字檔案的證實。

關於香妃的死亡,有兩種說法。一種是被皇太後賜死,另一種是自然病死。前一種說法最具代表性的就是1914年古物陳列所在展出的所謂香妃戎裝像下寫的文字說明:

香妃者,回部王妃也,美姿色,生而體有異香,不假熏沐,國人號之曰香妃。或有稱其美於中土者,清高宗聞之。兩師之役,囑將軍兆惠一窮其異。回疆既平,兆惠果生得香妃,致之京師。帝命於西內建寶月樓(即今之新華門)居之。樓外建回營,毳幕韋韝,具如西域式武英殿浴德堂浴室穹隆頂,又武英殿西之浴德堂,仿土耳其式建築,相傳亦為香妃沐浴之所。蓋帝欲藉種種以取悅其意,而稍殺其思鄉之念也。詎妃雖被殊眷,終不釋然,嚐出白刃袖中,示人曰:“國破家亡,死誌久決,然決不肯效兒女汶汶徒死,必得一當以報故主。”聞者大驚。但帝雖知其不可辱而卒不忍舍也。如是者數年。皇太後微有所聞,屢戒帝弗往,不聽。會帝宿齋宮,急召妃入,賜縊死。……

皇太後即乾隆帝的生母孝聖憲皇後,死於乾隆四十二年即1777年,而香妃(容妃)死於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比皇太後晚死11年,所以不可能是被皇太後賜死的。

史籍與檔案中,也未見容妃有體散異香的記載,更無被皇太後賜死的結局。可見,容妃並無傳說中香妃的曲折經曆,她不是香妃。香妃究竟是怎麽死的,至今仍然是個待解之謎。

香妃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傳說,太多的謎團,太多的想象空間,太強烈的尋求真相的渴望。曆史上的香妃究竟是怎樣一個人?我們接下來就詳細介紹。

容妃揭開謎底

但事實上,有關香妃事跡僅為傳說而已,史上根本不存在香妃其人。乾隆帝先後有嬪妃四十多人,隻有容妃和卓氏來自葉爾羌(今新疆莎車)回部,一般認為她就是傳說中附會的香妃,但實際上容妃並不是被掠進宮的。

有學者認為,香妃就是容妃。曆史文獻與考古發掘都有關於容妃的史實。伴隨著清軍對新疆的開拓,回部的和卓氏出現在京城的皇宮。我們上文提到,香妃和容妃是一個人。關於這個問題,史學界曾經有過爭論,現在基本上達成了共識。那麽做這種判斷的理由是什麽呢?

其一,乾隆帝隻有一個來自新疆的妃子。容妃,無論是官書、檔案記載,還是實物考證,都證明是來自新疆的妃子。既然香妃也是乾隆帝的新疆妃子,那麽香妃隻能是容妃。

其二,她們“二人”都來自新疆,都是維吾爾族,都信奉伊斯蘭教,最後的封號都是妃。就是說家鄉、民族、宗教信仰、封號是一樣的,如果是兩個人,不會如此巧合。

其三,她們“二人”的父親、哥哥、五叔、六叔是相同的。新疆喀什香妃墓的資料中,提到香妃的父親是艾力和卓,哥哥是哈山和卓即圖地公(漢名),並說圖地公曾“和妹妹香妃一起去北京”。從《西域同文誌》卷十一和《西域圖誌》卷四十八記載的“和卓”世係中可知,艾力和卓即阿裏和卓。這兩個名詞在維吾爾語中是一個詞,隻是漢字譯寫的差異。這兩本書上還記載了阿裏和卓的五弟是額色尹、六弟是帕爾薩,其子是圖爾都。圖爾都的維語原音為圖爾迪,因他是公爵,因此稱圖爾迪公,快讀則為圖地公,與上麵提到的哈山和卓是同一個人。中國第一曆史檔案館藏的《容妃遺物折》中提到了部分容妃娘家人的姓名,其中有額思音、帕爾薩、圖爾都妻等。額思音就是香妃的五叔額色尹,帕爾薩就是香妃的六叔,圖爾都妻就是香妃的嫂子。既然香妃和容妃的家屬都是一樣的,那麽兩個人自然就是一個人了。關於容妃的家世,孟森先生認為:“自必出於和卓之家,但若為舊和卓之女,則與大小和卓為兄妹;若為大小和卓之女,則亦不能定其究為大和卓之女,抑小和卓之女。”至於和卓氏入宮的時間,在清代的官修史書中並未記載,孟森先生認為當在大小和卓發動叛亂之前,“蓋兩和卓由準得釋時,以乞恩於中朝而進其女,非叛後以俘虜入朝也。妃以回部女子至中朝,為自古不通之域,高宗不以置之後宮,特營西苑中一樓,以為藏嬌之所”。

史上真實的香妃

那麽,曆史上的容妃即香妃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乾隆皇帝為什麽要納一個維吾爾族女子為妃?她一生的經曆又如何?這也是世人普遍關注的問題。

在乾隆帝的四十多名妃子中,有一名回妃,本不奇怪,可是在容妃死後的一百多年內,卻引起了一批騷人墨客的興趣,在容妃身上大做文章,甚至編造出一個“香妃”的故事。從野史、詩詞到舞台,繪聲繪影大肆渲染,競達到了真假難辨的程度。詩詞、戲曲中的人物是可以編造的,但發展到排除史實、以假亂真的程度,就有問題了。以下,我們暫還按習慣稱其為香妃,看看她的真實生平。

《清史稿·後妃傳》記載:“容妃,和卓氏,回部台吉和劄賚女。初入宮,號貴人。累進為妃。”

容妃,維吾爾族人。阿裏和卓之女。生於雍正十二年即1734年九月十五日。到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二月初四被封為貴人時,已經26歲。清高宗時為和貴人、容嬪、容妃。乾隆五十三年(1788)四月十九日卒,享年55歲。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葬清東陵之裕陵妃園寢。

她的祖上是新疆秉持回教始祖派噶木巴爾的後裔,其家族為和卓,故被稱為和卓氏,也稱霍卓氏。其父阿裏和卓為第二十九世回部台吉(貴族首領),哥哥叫圖爾都。容妃家族世代居住在新疆的葉爾羌。

乾隆二十年即1755年五月,清政府派兵平定了新疆阿睦爾撒那的叛亂,解救了墨特的兩個兒子波羅尼都和霍集占(大小和卓)。可是這兩個人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以怨報德,聚眾叛亂,反對朝廷,分裂祖國。容妃一家反對叛亂,擁護朝廷,不順從大小和卓,被迫離鄉背井,全家從天山以南的葉爾羌遷移到天山北側的伊犁居住。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再次派兵平叛。乾隆二十四年秋,大小和卓的叛亂被平定。

但《“香妃”史料的新發現》一文作者肖之興卻認為,和卓氏進宮在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之後,而於善普從故宮檔案中摘取的資料則證明:“乾隆二十五年二月初四日新封和貴人”,而且還賞賜和貴人朝珠、金項圈、金手鐲、東珠、正珠、紅寶石、藍寶石、紅寶石墜角、藍寶石墜角、萬壽如意簪、花簪、葫蘆簪、蓮花簪、龍麵簪、東珠耳墜。

在紀大椿的《喀什“香妃墓”辨誤》及肖之興的《“香妃”史料的新發現》兩篇文章裏都認為容妃的家族是和卓家族的另一支,大小和卓“是十七世紀白山派首領阿帕克和卓的後裔”,容妃的父兄卻是“阿帕克和卓的弟弟喀喇碼特和卓的後裔”。

這兩位作者一致認為喀喇碼特的兒子是墨敏,容妃是墨敏的孫女。

在墨敏一支中有爵位的四人,他們分別是瑪木特(墨敏長子木薩之子)、圖爾格(墨敏三子阿裏之子)、額色尹(墨敏第五子)、帕爾薩(墨敏第六子),問題的關鍵是容妃的父親究竟是墨敏的哪一個兒子。

一種說法認為容妃是墨敏第三子阿裏之女,一種說法認為是墨敏第六子帕爾薩之女。

關於容妃父係的說法盡管不一,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墨敏的子孫都反對大小和卓所發動的叛亂,至於在大小和卓發動叛亂後容妃家族究竟遷往何處、以何種方式參與平定大小和卓所發動的叛亂也是說法不一。

《喀什“香妃墓”辨誤》及《“香妃”史料的新發現》兩篇文章都認為容妃的親屬遷居到布魯特人地區(即柯爾克茲族),而當清軍援助被圍困在葉爾羌附近黑水營的兆惠部時,圖爾格、額色尹等聯絡布魯特人“攻喀什噶爾,分賊勢”。

參加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的參讚大臣舒赫德在奏報中也提到這一點:“將軍兆惠帶領大兵抵達葉爾奇木(即葉爾羌)地方時,哈什哈爾(即喀什噶爾)一聞此信,大和卓木(即大和卓)帶馬兵三千,步兵二千往救葉爾奇木(即葉爾羌)。小和卓木(即小和卓)帶馬兵四千,步兵六千,會同大和卓前來打仗,將我兵遮圍三十餘日。因聞哈什哈爾所屬英阿薩爾(今新疆英吉沙縣)城市突被布魯特搶掠,兩和卓木俱倉促出營商謀堵禦布魯特之計。是日晚間將軍(指兆惠)帶兵奪取和卓木等所築圍地方……兩和卓木議稱:看此情形,將軍必與布魯特約定,我等難以兵力相取,不如與將軍議和,或可少息三四年。”

大小和卓所說的“將軍必與布魯特約定”,其實就是圖爾格、額色尹等聯絡布魯特人對清軍解黑水營之圍的策應。“大和卓木因哈什哈爾現在告急,隻留兵二百名,其餘兵丁全行撤回”。

為兆惠從黑水營突圍、進而摧毀大小和卓提供了有力的援助。

而於善普的《關於香妃傳說的辨偽》、《香妃像、香妃墓、香妃其人》中一再重申容妃的哥哥因反對大小和卓起兵反清把全家也遷到伊犁,“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聞知清軍征討霍集占(小和卓)已進抵葉爾羌,容妃的五叔額色尹偕同圖爾都及其堂兄瑪木特,配合清軍作戰,平息了這次叛亂。

不管容妃家族是避居布魯特還是遷到清軍占領的伊犁,這一支和卓子弟堅決反對叛亂並參加了平叛的軍事行動,為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配合清軍平叛有功的圖爾都等五戶和卓,及霍集斯等三戶在平亂中立功的南疆維吾爾上層人士應召陸續來到北京,封官晉爵,宴請賞賜。乾隆二十四年九月,和卓氏及其親屬隨同凱旋的兆惠一同前往北京,翌年二月抵達京城。乾隆令他們在京居住,並派使者接他們的家眷來京,封圖爾都等為一等台吉。

和卓氏的親屬被安排在西安門外及東四北六條“現有官房二十二間”。他們的居住區也稱作“回子營”,所謂回子營實際是隸屬正白旗的回子佐領。

容妃也來到了北京。為了感謝皇帝的恩德,表示對朝廷的忠心,額色尹和圖爾都決定將美麗聰明的容妃送進皇宮,服侍皇上。

乾隆二十五年即1760年二月初四日,圖爾都27歲的妹妹被封為和貴人,這就是香妃。顯然,這是乾隆皇帝統一新疆後,實行“因俗而製”的政治需要,即政治聯姻。從賞給她的大量衣物和銀兩,以及她一進宮就被封為貴人,沒有經過常在和答應兩級,表明了皇帝對這件事的重視,也表明了皇帝對這位來自新疆維吾爾族女子的喜愛。這年的四月八日,乾隆帝將宮中女子巴朗賜給圖爾都為妻。

貴人在清朝後妃的八個等級中,屬於第六個等級,其前有皇後、皇貴妃、貴妃、妃、嬪,其後有常在和答應。由於和貴人入宮時帶來了祥瑞(從南方移栽到宮內的荔枝樹,竟結出了200多顆荔枝),很得皇上的青睞,也很受皇太後的喜愛。因此在和貴人入宮後的第三年,即乾隆二十七年五月十六日,皇太後降旨,冊封和貴人為容嬪。她的哥哥即原封為一等台吉的圖爾都,也因追論進攻喀什噶爾有功而同時晉爵,封為輔國公。乾隆三十年春天,高宗第四次南巡,攜皇太後、皇後、慶妃、香妃、圖爾都以及大學士傅恒等王公貴戚1000餘人同行。一路上,乾隆對香妃格外恩賞。前後賜給她八十多種口味適宜的飯菜,其中就有名貴的奶酥油野鴨子、酒燉羊肉、羊池士等。

史上香妃的真事

和卓氏入宮後的實際生活究竟怎樣?一個在西域長大成人的女子在短短的幾年能否流利地說一口漢話、能否準確無誤地按照宮裏的禮節行事都是一個未知數。

毋庸諱言,乾隆同比自己小24歲的和卓氏的結合雖然充滿了政治色彩,但由於乾隆能熟練地使用維吾爾語、蒙語等語言,使得他與和卓氏之間可以無障礙地進行交談,為了照顧她的飲食習慣,乾隆還給她配備了回民廚子,專門做“手抓飯”、“滴非雅則”(以洋蔥為主的菜),皇帝還經常把牛羊肉、雞、鴨、羊肚等菜肴以及回子餑餑、自來紅賞給和卓氏。

和貴人的生活習慣和宗教信仰受到了皇帝的尊重和特殊的關照,專門為她在宮中設了回族廚師。為了照顧跟隨和卓氏入京親屬的宗教信仰,乾隆特在北京他們居住地區營建一座華美的清真寺,其建築風格融合維漢。總之對這位來自西域的妃嬪及其親屬的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乾隆都予以充分的尊重。

容妃在圓明園居住時,曾在園中的方外觀做禮拜,乾隆帝特意為她在方外觀大理石牆上鐫刻了《古蘭經》文。和貴人入宮兩年來,“秉心克慎,奉職惟勤”,全宮上下對她的印象都很好。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日,乾隆帝奉皇太後懿旨,晉封和貴人為容嬪。五月二十一日舉行了容嬪的冊封禮。第二年圖爾都晉封為輔國公。

香妃的俊俏和異域情調極受乾隆皇帝的垂愛和信任,乾隆三十三年六月,皇太後懿旨將她由容嬪晉為容妃,並由賞給處為她準備滿洲朝服、吉服、項圈、耳墜、數珠等等。同年十月,受命為正、副使的大學士尹繼善、內閣學士邁拉遜,持節冊封容嬪為容妃,冊文曰:“爾容嬪霍卓氏,端謹持躬,柔嘉表則,秉小心而有恪,久勤服事於慈闈,供內職以無違,夙協箴規於女史,茲奉皇太後慈諭,冊封爾為容妃……”這一年,香妃35歲。

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正月,皇帝第四次南巡,容嬪和她的哥哥圖爾都隨駕同行。皇帝的妃嬪很多,而外出陪駕的妃嬪隻有幾位。容嬪能夠隨駕,表明了她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一路上,容嬪兄妹第一次飽覽了祖國內地的壯美山河,大開了眼界。

乾隆三十三年即1768年六月初五日,乾隆帝奉皇太後懿旨,晉升容嬪為容妃。同年十月二十六日,乾隆帝命文華殿大學士尹繼善為正使、內閣學士邁拉遜為副使,持節齎冊印,冊封容嬪為容妃。乾隆三十六年,容妃隨皇帝東巡,拜謁了孔廟,登上了東嶽泰山。乾隆四十三年,容妃又隨皇帝拜謁了盛京。在這次隨行的6位妃嬪中,容妃已居第二位。

自乾隆三十一年即1766年,烏喇那拉皇後亡故,乾隆聲稱不再立後;自乾隆三十年慶貴妃病死,乾隆四十年令懿皇貴妃又病死,此後,不再封貴妃和皇貴妃。因此,後宮中地位最高的就是妃。到這個時候,容妃在乾隆的眾多後妃中已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當時宮中有六位妃,容妃就是其中一位。從乾隆四十三年即1778年七月以後,容妃已升到第三位,排在愉妃、穎妃之後。

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五日,皇帝在圓明園奉三無私殿設宴會餐,容妃已入主了西邊頭桌的首位,到同年十二月乾清宮大宴,容妃又升格到了東邊坐桌的第二位。這時,容妃已48歲,到了地位與殊榮的頂峰。

從乾隆五十年即1785年以後,可能是身體欠佳,容妃很少露麵,皇帝往往單獨賞給她物品。通過查閱清宮檔案《賞賜底簿》得知,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四日,皇帝賞給了容妃十個春橘。這是迄今所查到的最後一次賞賜。5天以後,即乾隆五十三年即1788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在圓明園溘然長逝,終年55歲。她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給皇帝生育兒女。

香妃墓

傳說在1788年香妃病逝後,年屆八十歲的乾隆悲痛萬分,老淚縱橫,也曾生出將香妃的遺體送回喀什安葬的念頭,但有悖於大清祖傳皇規。按規定,滿清的後妃隻能葬於皇家的東陵後妃園寢中,絕不準移送原籍。乾隆陷入“兩難”,在惆悵百結之中,忽地茅塞頓開,香妃,何不在名字上作作文章。一個萬全之策應運麵生。

他命令雕工匠仿照香妃生前的體型相貌加工了一個與真香妃一模一樣的“香妃”。全身裹以白布,隻留出麵部以便香妃家人現瞻吊唁。這居然蒙過了一大家族人。此時被冊封為輔國公的香妃的哥哥圖爾迪亦已去世,乾隆便傳旨將其兄妹倆一真一假的遺體同時遷葬喀什,由香妃的家人護送靈柩回新疆。

一百多號人的抬屍隊伍,曆經半年的艱難跋涉終於到達目的地。香妃的親人們查看了香妃和她哥哥的遺體麵容,確認無誤後即刻下葬入穴。香妃的遺體早已隱秘地葬在了清東陵,而那個檀香木雕製的假香妃,卻登堂入室地埋進了祖先阿帕霍加的墓之內,由此人們隻記住了香妃和香妃墓,而對於墓地的真正主人卻疏於談論。

香妃墓坐落在今喀什市東郊五千米的浩罕村,係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築群,也是伊斯蘭教聖裔的陵墓,占地二公頃。

陵墓始建於1640年,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實際隻見大小58個墓穴)。第一代是伊斯蘭著名傳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後,其長子阿帕克霍加繼承了父親的傳教事業,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蘭教“依禪派”著名大師,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政權。他死於1693年,亦葬於此,由於其名望超過了他的父親,所以後來人們便把這座陵墓稱為“阿帕克霍加墓”。

傳說,埋葬在這裏的霍加後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於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後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屍體護送回喀什,並葬於阿帕霍加墓內,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考證,香妃並沒有葬在這裏,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

阿帕克霍加墓整個陵園是一組構築得十分精美宏偉的古建築29米,四角各立一座半嵌在牆內的巨大磚砌圓柱,柱頂各建一座精致的圓筒形“邦克樓”,樓頂各有一根鐵柱群,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組成。主體陵墓是一座長方形拱頂的高大建築,高26米,底長35米,進深,高擎著一彎新月。主墓室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主墓室外牆和層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磚貼麵,並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陵墓廳堂高大寬敞,平台上排列著墳丘,墳丘是用白底蘭花琉璃磚砌成,晶瑩素潔。大禮拜寺在陵園的西半部,名“艾依提甲衣”,節日期間供教徒們作禮拜用。小禮拜寺和門樓是一組最外麵的建築物,彩繪和磚雕圖案極為精美。寺外有一池清水,林木參天,清幽宜人。

阿帕霍加墓與香妃墓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公裏處的浩罕村,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式的古建築群。陵墓始建於1640年前後。據說墓內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因其中葬有明末清初喀什著名伊斯蘭教“依禪派”大師阿帕霍加而得名。阿帕霍加是墓中第二代人,曾一度奪得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更成為17世紀“依禪派”伊斯蘭教的首領,名望遠遠超過其傳教大師的父親。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高40米,由門樓、小禮拜寺、大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穹窿形的圓頂上,有一座玲瓏剔透的塔樓。塔樓之巔,又有一鍍金新月,金光閃閃,莊嚴肅穆。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裏,築有半人高的平台,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墳丘。香妃的墳丘設在平台的東北角,墳丘前用維文、漢文寫著她的名字。墓丘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麵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丘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致的伊斯蘭教禮拜寺。陵墓後麵,還有一大片墳墓,景色十分壯觀。

阿帕霍加墓經曆了三百多年的風雨曆史的洗禮,以其堅韌不屈的精神固守其古樸的建築風格,來此地的遊客有幕名香妃之麋,也有為朝拜而來的,更多的是為目睹阿帕霍加墓高超建築技術和藝術風格而來。香妃墓實際上是阿帕霍加家族陵墓的俗稱,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式陵墓建築。陵墓安葬著同一家族的72座白底蘭花玻璃瓦覆蓋的陵墓。第一代是伊斯蘭傳教士阿基.買和買提.玉素甫霍加。他死後,長子阿帕霍加繼承其衣缽,繼續傳教,並一度奪得了葉爾羌王朝的世襲政權,在其權利巔峰時期統治了喀什噶爾、葉爾羌(今莎車)、和田、阿克蘇、庫車、吐魯番六座城市,接受了“世界的主宰”的稱號,成為十七世紀的白山派伊斯蘭教的首領,他死後改為阿帕霍加墓。香妃是阿帕霍加的孫女。香妃是乾隆皇帝的妃子——容妃,原名叫伊帕爾汗,據說伊帕爾汗身上總有一股濃鬱的沙棗花香,所以被成為香妃,傳說香妃抑鬱而死,死後乾隆皇帝派六萬六千六百六十六人的送葬隊伍,抬著香妃的棺木返回故鄉,棺木不準落地。當棺木送到喀什時,送葬隊伍隻剩下六人。當然這隻是傳說,據清史記載,她在宮中生活了28年,53歲時病逝,葬於河北清東陵裕妃園寢內,傳說香妃的兄長用了三年半時間,從北京帶回的遺物,葬在陵殿的東北角,所以香妃墓內存放的是香妃的衣冠。

陵墓由門樓、大小禮拜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正門門樓精美華麗,兩側有高大的磚砌圓柱和門牆,表麵鑲著藍底白花硫璃磚。與門樓西牆緊連的是一座小清真寺,前有彩繪天棚覆頂的高台,後有祈禱室。陵園內西麵是一座大清真寺,正北是一座穹窿頂的教經堂。主墓室在陵園東部,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建築,主墓屋頂呈圓形,其圓拱直徑達17米,無任何梁柱,外麵全部是用綠色琉璃磚貼麵,並夾雜一些繪有各色圖案和花紋的黃色或藍色瓷磚,顯得格外富麗堂皇、莊嚴肅穆。墓室內部築有半人高的平台,平台上整齊地排布著大小不等的數十個墓丘,墓均砌以白底藍花的琉璃磚,看上去晶潔素雅。

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冊封29歲的和卓氏為容嬪,在此之前的8年間,她一直穿著本民族的服裝。容妃死後,乾隆帝為了讓宮裏人經常懷念她,特地將她在宮中幾十年裏積攢下來的物品分贈給各妃嬪、公主、格格和傭人以及她娘家的人。容妃的金棺暫安在暢春園西側的西花園。同年四月二十七日從西花園奉移到北京東北郊的靜安莊殯宮暫安。同年九月十七日,乾隆帝命皇八子儀郡王永璿護送容妃金棺奉移東陵。九月二十五日葬入裕陵妃園寢。

在乾隆皇帝的後妃中,有一個維吾爾族女子並不奇怪,這正是清王朝對邊疆少數民族實行“懷柔”政策的具體體現。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清政府為了加強統治,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團結,對邊疆少數民族一向采取恩威並重的政策。對忠於朝廷、促進民族團結者恩禮有加;對製造分裂、搞獨立、抗拒中央政府者,予以堅決鎮壓。乾隆帝納圖爾都之妹為妃,並給予優厚的待遇,目的就是想通過容妃家族在新疆的巨大影響,搞好民族團結,加強中央政府對新疆地區的統治。從康熙到乾隆年間,新疆曾多次發生少數民族貴族叛亂,雖然都被鎮壓下去了,但總不徹底,時叛時順,不能保持持久和平。乾隆皇帝把維護統一、反對分裂的新疆上層人物額色尹、帕爾薩、圖爾都、瑪木特等召進京師,加官封爵,恩禮有加,並納他們的女子為妃,結成秦晉之好,這都是有深刻用意的。從此以後,新疆的穩定局麵保持了六十年之久,這不能不說是乾隆帝的和親政策發揮了作用。容妃即香妃作為施行這一政策的關鍵人物,在清宮中度過了28個春秋,贏得了乾隆皇帝的寵愛和信任,最後又葬入了大清的皇家陵園。容妃和她的家庭為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

香妃,那個來自回疆的美麗姑娘喲,那個渾身散發著香味的神奇女子喲,你的美麗如同天山的雪蓮,純潔無瑕;你芳香如同草原上花草,溫柔滋潤。

當史冊塵封網埋,我們順著一縷清風,迎著一縷陽光,我們把你來追尋,神秘的莫衷一是的香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