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這年,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農業互助合作會議。會議決定讓剛剛獲得土地的貧苦農民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發展農業生產互助合作,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種勞動互助的集體勞動,其實就是農業集體化或社會主義化。

龜田宏一得知這個消息後,心想,九疑山地廣人稀,早就應該生產互助了,因為個人的力量畢竟有限,隻有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才能發展生產。於是,龜田宏一力舉王滿娥成立互助組。王滿娥十分讚同龜田宏一的觀點,積極對外宣傳。通過王滿娥的努力,不出三天就與本村6戶人家共25口人協商成立了互助組,王滿娥被大家推為組長。

王滿娥組織成立的互助組共有土地4畝,山林240畝,耕畜4頭。互助組的6戶人家擰成一股繩,團結協作,僅用兩天時間就將4畝地的馬鈴薯、玉米全部種完。同時,龜田宏一還私下出謀劃策,引導王滿娥利用一戶瑤民懂木工活和九疑山森林資源十分豐富的優勢,帶領互助組的6戶人家合辦了一個木工廠,自行生產本地村民適用的生產和生活用具。

通過一年的努力,當年年底一結算,王滿娥倡導成立的互助組僅木工廠就贏利2600多元,每戶平均收入四百多元。互助組的農戶收入如此可觀,讓九疑源村及九疑山地區的人見了人人眼紅,個個幹瞪眼,都覺得王滿娥在那懸崖絕壁處一定受到了仙人的指點,變得越來越聰明能幹,不僅能帶領九疑源村人走互助化道路,發展合作生產,而且還能帶領社員們經商發家致富。

第二年,九疑源村所有的村民看到王滿娥組建的互助組經濟收入比沒有入社的社員的收入增加了好幾倍甚至十幾倍,紛紛要求加入王滿娥的互助組。九疑山人民公社認為王滿娥組建的互助組非常成功,對此非常重視並給予支持,給王滿娥組織起來的互助組命名為“王滿娥互助組”,這不僅是九疑山地區農業發展史上的一大壯舉,而且是九疑山地區的一麵旗幟。九疑山人民公社將王滿娥樹為榜樣,在當地的大報小報上作為特大新聞加以報道,王滿娥因此被評為縣、公社勞動模範,成了九疑山地區紅極一時的勞動能手,深得九疑山瑤族人民的尊敬。

由於王滿娥組織領導有方,通過互助組全體社員的努力,第二年年底結算時,王滿娥互助組的玉米、高粱、馬鈴薯等糧食畝產高出其他農戶90多斤,木工廠每戶分得紅利500多元,所有入社農戶全麵豐收。當年,九疑山人民公社召開選舉勞模大會,“王滿娥互助組”被評選為模範互助組,王滿娥再次當選為縣勞動模範。這年冬天,王滿娥互助組率先轉為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王滿娥被選為社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王滿娥的農業生產合作社再次擴大,由原來九疑源村的38戶發展到周邊地區的64戶,286人,耕地47畝,山森23680畝,耕畜28頭。為確保社員豐收,王滿娥帶領全社社員砍伐雜木燒碳,擴大木工廠生產,社員們幹勁衝天,九疑山貧窮落後的麵貌逐步得到改變。

有了龜田宏一的幕後策劃,在王滿娥的帶領下,九疑源村的農業生產合作社繼續壯大。後來,九疑山周邊地區的群眾看到合作社的優越性後紛紛找王滿娥入社。於是,王滿娥將入社的社員根據居住地分成八個生產隊,每個隊設三到四個作業組,合作社被王滿娥經營得有聲有色,社員的收入逐年增加。

龜田宏一深知,樹木的生長十分緩慢,隻砍伐不種植不行,砍伐到一定程度時必須得補種。但是,種什麽樹種呢?種衫樹和鬆樹成材慢,三五年難以見成效,種果樹又因為九疑山的日照時間短,水果的口感和含糖量不足而沒有市場。想來想去,他覺得種油茶和茶葉樹最有前景,因為油茶樹耐寒,適於在山區成片種植,茶葉樹喜涼,易於在山區成片種植,加上南方人喜歡喝茶,茶葉的銷售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龜田宏一經過縝密分析後,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王滿娥,王滿娥覺得龜田宏一的想法十分可取,於是發動社員在九疑山將已經砍伐樹木的山嶺成片種植油茶樹和茶葉樹。當然,這對外的宣傳發動龜田宏一是不能親自去做的,隻能靠王滿娥出麵去做。當王滿娥將自己的想法跟社員們商量後,社員們覺得王滿娥的想法十分有道理,心底都自個兒嘀咕起來,這丫頭自從從懸崖絕壁處回來後,簡直變了個人似的,什麽都會什麽都懂,活脫脫就是個神仙,個個主意都不錯,而且能給社員帶來實惠,這次如果按照她的想法去做,不出三五年,九疑山的油茶和茶葉又會為我們帶來滾滾財源。

由於王滿娥組建的農業合作社善於經營、管理,更能因勢利導,利用九疑山的森林資源發展木材加工,又能資源互補,將砍伐的衫木、鬆樹及時補種經濟林,發展油茶、茶葉生產,給社員同誌帶來了實惠,因而九疑山地區的社員紛紛要求加入王滿娥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縣政府看到九疑源村王滿娥的農業合作社成果顯著,決定以王滿娥這個初級社為基礎,進行升入高級社的試點,並對王滿娥的合作社給予扶助、獎勵,獎給王滿娥的農業合作社東方紅拖拉機兩台。龜田宏一得知政府獎給自己的合作社兩台拖拉機,而九疑源村卻連公路都不通,平常搬運貨物隻能靠九疑山通往山外的那條九疑河運輸,於是與王滿娥商量,決定組織社員沿著九疑河新修一條公路。

社員們得知政府要獎給自己的合作社兩台拖拉機,王滿娥計劃沿九疑河新修一條公路,整個九疑山都沸騰了,紛紛自覺加入修路隊伍。經過全體社員的努力,僅僅用了六個多月,一條長達二十五公裏的簡易公路修通了,直達九疑源村。

通車那天,長期以來被大山封閉的九疑源村社員們看到開進村的那紅色東方紅拖拉機時,都喜極而泣,對王滿娥豎起了大拇指,一致認為王滿娥不是人而是神。然而,王滿娥的內心卻十分清楚,所有九疑山一切的一切發展、變化都得益於“啞子”——龜田宏一。

公路修通後,龜田宏一又建議王滿娥投入資金,為合作社再自購一台東方紅拖拉機,成立拖拉機站,安排專人專門跑運輸。從此,王滿娥的農業合作社更是名聲鶴起,蜚聲九疑山,蜚聲湘南地區,王滿娥因此被評為省市、全國勞動模範而到北京領獎。在人民大會堂,當主席看到王滿娥的先進事跡材料後,對這個瑤族女人十分賞識,並親自接見了她。

一個深居大山的瑤族女人能夠見到日思夜盼的偉大領袖毛澤東並被他親自接見,其喜悅之情可想而知。然而,此時更高興的不是王滿娥,而是龜田宏一。因為龜田宏一知道,在當時那種社會環境中,唯一能救自己、讓自己回到日本的隻有毛澤東,自己隻有得到毛澤東的特批才能回到日本去。龜田宏一心想,當初怎麽就沒有想到利用王滿娥進京開會、會見主席的大好時機將自己的情況向主席匯報,讓主席了解自己的情況而特批自已回到日本去呢?哎,真是傻啊,傻到了極點啊!

當龜田宏一將自己的想法告訴王滿娥後,王滿娥先是一驚,繼而覺得龜田宏一的想法確實有道理,因為龜田宏一是日本人,在當時那種中國人對日本人恨之入骨的社會環境中,唯一能救他的的確隻有偉大領袖主席,隻有通過毛澤東的特批,才有可能回到日本去。

其實,早些年,王滿娥通過聽廣播了解到中國已經全部釋放了日本戰俘時,很想去當地政府將龜田宏一的情況交待清楚,但又怕地方領導一時接受不了而將龜田宏一處以極刑不敢去交待,這次自己有機會進京並見到了特批釋放日本戰俘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卻錯過了能幫助龜田宏一的最佳時機,自己怎麽對得住他?當然,王滿娥內心想歸想,但並沒有把心裏話說出來,隻是暗暗嘀咕:今後如果有機會再次遇到大領導,一定想辦法將龜田宏一的情況向他們匯報,爭取獲得特批,讓他早日回到日本去。

然而,時局剛剛穩定不久的中國,接著被“大躍進”的浪潮席卷,偏遠、閉塞的九疑山同樣傳來了主席提出的“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號召。龜田宏一心想,貧窮、落後且居住十分分散的九疑山瑤族人民無論是生產還是生活都來個大躍進十分可行,不僅可以提高瑤族人民的生活水平,還可以提高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但他同時認為,時局剛剛穩定的中國盲目地“大躍進”,大力發展鋼鐵生產,勢必會帶來不堪設想的後果。然而,這號召是偉大領袖毛澤東提出來的,不僅不能反對,而且必須積極響應。於是,龜田宏一一邊引導王滿娥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大力發展鋼鐵生產,一邊引導王滿娥抓好農業生產,一定要保證瑤族同胞有飯吃,否則就會餓死人。

果然不出龜田宏一所料,當整個中國上上下下都投入工業生產,大煉鋼鐵搞“大躍進”的時候,忽視了農業生產,有的甚至連播種了下去的都沒有收回來,因而,到了1960年,中國大地出現了大饑荒,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隨處可見餓死在路上的行人,其慘狀目不忍睹,整個中國人心惶惶。九疑山的瑤族人民因幸運地碰上了龜田宏一,依靠他的遠見卓識,指導王滿娥引導九疑山人一邊響應黨的號召大煉鋼鐵發展工業生產,一邊抓好農業生產,該種的種,該收的收,因而九疑山的瑤族同胞幸運地躲過了一劫,在大饑荒的“苦日子”裏無一人餓死。正因為九疑山在大饑荒年代仍然能自給自足,有吃有用,因而九疑山周邊的繁華鬧市及城裏的姑娘為逃避饑荒都紛紛遠嫁邊遠、落後的九疑山,九疑山這個大瑤山因此聞名於湘南地區。

大饑荒過後,中國政府吸取慘痛教訓,開始重視農業生產,發出了“農業學大寨”的口號,狠抓農業生產。

當年,王滿娥因為工作成績突出,受縣委、政府的委派前往大寨參觀學習。到了大寨後,王滿娥確實被大寨人那種“戰天鬥地、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更為大寨人在那麽艱苦的生產條件下,僅憑幾十個勞力開墾出那麽多的梯田發展農業生產,為國家作出那麽大的貢獻而感動。但是,她認為,大寨的條件比起九疑山來說好多了,九疑山除了小麵積的一些田地外,處處都是高山陡嶺,而且日照時間非常短,氣溫十分低下,九疑山人還在高山陡嶺中開辟了一塊塊土地種植馬鈴薯、玉米、高粱,且糧食產量比他們的畝產要高得多,更何況九疑山還不是單一地發展糧食生產,而是多種經營,種植了油茶、茶葉等經濟作物,收入比他們高得多,然而,農業為何不學習九疑山?當然,王滿娥想歸想,感慨歸感慨,在那個年代,自己有什麽想法是絕對不可能隨便說出來的,不然後果將不堪設想。

從大寨參觀學習回來後,王滿娥更是信心十足地帶領九疑山人戰天鬥地,開荒拓土,努力抓糧食生產,提高糧食產量,讓九疑山瑤族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幸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