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來

漫長沉默無語地對飲,兩瓶酒慢慢灌下肚。金戈搖了搖空瓶,在扶手上輕輕一摁,廚櫃滑了過來,他拉開廚櫃拿出一瓶酒,撕開盒子。鄭亦梵好奇地看著廚櫃滑過來,又移回原位,不知他施了什麽魔法。待金戈酌滿酒,催他快喝,他才回過神。再灌下半碗,熾熱的感情燒起來,悶在肚子裏的話被衝得波濤翻滾。

有經曆的人喜歡把滄桑故事深藏於心,顯得更加深沉。一旦把故事說出來,猶如寶藏露於人前,精心建立的神秘感瞬間消失,既有高大形象隨之坍塌。在自己兄弟麵前,金戈並不是有意而為之。原來他生性木訥,不善於言詞。鄭亦梵打小就接觸苗家人,金戈苗家漢子般性情,亦如少年閨土,小時候機靈敏捷,喜歡交流,越長大話語越少。結婚成家,生活重擔在肩,整天埋頭幹活,像巍峨遼遠的苗山一樣,任你風吹雨打,都默默地承受,不著一語。“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等同於為他們量身定製。過去與金戈在一起,都是鄭亦梵說,金戈默默聽,偶爾發表幾句評論,卻能一語中的。鄭亦梵相當任性放肆,有什麽話竹筒倒豆子嘩啦啦倒出,毫無忌諱。

不過,鄭亦梵並不知道,時間能改變一切。時間用它的耐心與剛韌,證明了人的可塑性,也鑄造了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金戈。

鄭亦梵把四川之行說了,期待金戈作出評判。他特別詳細描述了楊麗麗的糟糕情形,見到他們渾身戰栗,屎尿失禁。

好端端的人咋變成這樣子?

金戈從牙齒縫裏蹦出硬梆梆四個字:條件反射。

什麽條件反射?鄭亦梵驟然心驚。

知道什麽叫殺雞給猴看嗎?

麵對金戈剛毅冷峻的目光,鄭亦梵仿佛意識到什麽,毛骨悚然。偵察兵心理訓練的課目,包括應對敵人審訊,酷刑、陪殺等,無數英雄故事爛熟於心。不少經曆陪殺場的人受驚嚇,瞬間失去意識,倒地不起。屎尿失禁不值一提。有一次特別訓練課,教官蒙上所有學員眼睛,從身後朝他們射擊,讓學員體驗麵臨槍斃的痛苦情景。盡管事先有充足的心理準備,對年輕學員來說,仍然是一次極度恐懼的夢魘。教官介紹了妥斯陀耶夫斯基的故事:這位偉大作家年輕時,遭遇陪殺的慘痛經曆。在槍響的一瞬間,猶如從鬼門關過了一趟,使他年紀輕輕就深刻地思考生死問題,為他對人生的關懷,悲憐情懷及博大精深的思想修成奠定了基礎。對偉大人物來說,個人的不幸是人類的幸運,對普通人來說卻不是。普通人的目標是幸福與快樂的生活,不必經曆人類最悲慘的體驗,思考人類最深沉的苦難命運。對楊麗麗那隻可憐的小猴來說,他和來俊臣就是提著雞和亮晃晃鋒利刀子出現的主人。於無意中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鄭亦梵的心突地往下一沉,情緒一下子失落到了極點。

金戈伸手拍了拍鄭亦梵表示慰籍,忽地笑問,和你同行的那個人叫什麽名字?

來俊臣。

來俊臣,哦,來俊臣。金戈撲哧笑起來,眼神兒怪怪的。

笑什麽笑?什麽意思?鄭亦梵舉著酒杯和他一碰,粗聲粗氣地問。

你對古代酷刑知多少?

鄭亦梵雖然了解過這方麵的知識,時間久了還是忘了,掏出手機搜索網頁,找出專門介紹古代酷刑的文章,念道:

夏代以大辟、臏辟、宮辟、劓、墨為五刑,周代以墨、劓、宮、刖、殺為五刑。

《古今圖書集成·祥刑典》卷八十四《推原用刑本意》一文中說:後世暴君酷吏始有法外之刑,如炮烙、鍛煉、抽腸、懸脊、剜膝、剝皮、鼎烹、甑蒸、腰斬、寸斬、刷洗、鴆毒之類,何其慘哉!明末吳爾塤所著《仁書》也羅列了各種刑罰,曰湛身,曰焚,曰炮烙,曰炙,曰自剄,曰不食,曰閉口,曰雉經,曰扼吭,曰立槁,曰沒陣,曰觸,曰墜,曰鴆,曰烹,曰菹醢,曰臠,曰斬,曰車裂,曰磔,曰鋸,曰囊撲,曰剝,曰剖拉,曰杖,曰笞,曰槌擊,曰刺,曰幽,曰凍,曰疽發背,曰慟哭。

一字一頓地念著,想像犯人遭受酷刑的痛苦,頭皮一陣一陣發麻,渾身起雞皮疙瘩。

中國古代用刀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殺人方式由砍頭等簡單而幹淨利落的動作,發展到無限繁瑣的淩遲處決刑罰,目的是千方百計增加犯人痛苦,恐嚇麻木不仁的觀眾,提升封建王法的威嚴。

什麽叫淩遲?

千刀萬刮。金戈說,最先的時候有割三十六刀,三百六十刀。

把人還當人嗎?

封建社會,人是奴隸,哪裏被當人?牛馬養牲,比牛馬養牲還不如。崇貞皇帝淩遲大臣袁崇煥,劊子手在袁崇煥身上割了3543刀,袁崇煥才斷氣,足以證明袁崇煥是一個硬漢,一個大英雄,袁崇煥的死也創造了大明刑律的紀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酒把金戈的話匣子也打開了。可能是經曆多了,心裏有話要傾訴。他慢悠悠品了一口酒,接著說:

袁崇煥被押解到法場路上,據說劊子手就一刀一刀割下肉,沿途百姓極痛恨遼東靼子,更恨漢奸行徑,有錢的捧錢場,富戶大把扔錢向劊子手行賄,競價爭買袁崇煥的肉生食,沒錢的捧人場,窮人爭搶袁崇煥的肉生食,一塊肉往往又被撕扯成數塊,整個場麵堪比一場熱鬧的人肉大拍賣。至法場,袁崇煥已經:皮骨已盡,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大明王朝就在這樣的鬧劇中壽終正寢。袁崇煥的悲慘遭遇,是專製時代有思想有作為的知識分子命運寫照,也成就了漢語詞典千刀萬刮一詞的由來。

鄭亦梵一直把袁崇煥當成民族英雄來崇敬,想不到英雄下場如此淒慘,不覺悲從中來,激起一股英雄般的悲壯情懷。猛地把杯中酒倒進喉嚨,以泄其憤。正如高山之音戛然而止,鄭亦梵冷靜下來,忽爾苦笑:哪對哪呀,談楊麗麗,咋扯到酷刑上去了?

溫故而知新,懂古而知今。金戈說,對照古代酷刑,大致可以推斷楊麗麗被訊問時,曾經遭受了什麽罪。

不至於吧,不就是涉及一個案值不大的受賄案?

眼下對官員貪腐,人神共憤,恨不得唾其麵,啖其肉,服從於清除腐敗建設廉政的高尚目的,或爭取某種自認為高尚純潔的利益,可以不擇手段,更何況經過禮法良秩破壞、大舉報大鬥爭大整人的時代,人心壞了,良心沒了,劣幣驅逐良幣,邪惡習性披上了理想高貴道德高尚的漂亮外衣,得以肆意橫行,對這種極端左傾的現象,人們還不能說,也不敢說。

金戈**裸的話,揭開了鄭亦梵圈子中極力掩蓋的東西。他一向對人懷著美好印象,此時不免感到絕望,把杯舉在嘴前,瞪大眼睛審視金戈,像瞪著仇敵。

別這麽看我。金戈生氣地一拂手,人不要臉,萬事可為,呼格案等冤案製造者,欺負弱者,釋放壓力獲得快感,不僅沒有受到處罰,還獲得獎勵提拔,人都具有趨利心理,人們尤其是年輕人還不很快被汙染?在那種風氣下,能夠獨立特行,保持高潔品質的實屬鳳毛麟角。

想不到你成了演講天才。

被小瞧的金戈很生氣,把半杯酒一飲而盡,冷笑說,別趴地上看人好不好?不說並不等於不知情,不想說並不等於不能說。

鄭亦梵想起什麽,翻動手機搜到網上流傳的“重慶打黑刑訊十招”網頁,遞到金戈麵前,看看,有圖有真相,現代人的想象力和智慧,並不比古代人低吧?

金戈手指滑動屏幕,老虎凳、鴨兒浮水、蘇秦背劍、金雞獨立、烤全羊、纏銅絲、打表、澆冷水、噴芥末油、咽**招式和圖片一一閃過。他把手機遞給鄭亦梵,嘿嘿冷笑幾聲。

笑什麽?

太假了,太缺乏想象力了。

怎麽可能?

假如你經曆過黑,黑,金戈忽然打住話頭,端起酒一飲而盡。

黑,黑什麽?

金戈嘿嘿一笑,掩飾地道,經曆黑暗才知光明的重要。

鄭亦梵沉重地一聲歎息,看著網上曝光的恐怖圖片,有一種曆史沉渣泛濫的印象,整同胞同事而無所不用其極,人心何在,良心何在,公理何在?

不用那麽悲觀,也許非常時代,必用非常手段,方能將社會渣滓徹底掃**,無情清除,社會自然風清氣正。

可能嗎?

也許,金戈點了點頭,特殊時期也許需要超人的法則和手段,將影響極壞的惡魔扼殺,清掃渣滓,以儆效憂,正氣方能彰顯。

金戈一字一字像鋼珠蹦彈出來,堅硬冰冷,擲地有聲。鄭亦梵認為法治社會,還需要依法辦事,非法手段違背法理與良知。碰到金戈剛毅的眼色,寒意襲人。

眼前是一個陌生的、全新的、他不認識的金戈。

他怎麽突然變臉,由溫和的兄長,變成殺氣騰騰的陌生人了呢?答案或許要從他消失的那幾年裏尋找。

一時無語,兩人又碰了杯,喝幹杯中酒,重新酌滿。金戈剛鐵般堅硬的臉色舒緩下來,和氣地問,知道我為什麽聽到來俊臣就笑嗎?

鄭亦梵搖了搖頭。

知道請君入甕的故事嗎?

知道,偵察員課目培訓,老師講過請君入甕的故事,把人裝在壇子裏燒炭火烤。當起老師的麵,大家都說,無論麵對敵人怎樣殘忍的折磨,寧死不屈,決不投降。私底下再討論,火一燒還不得變成烤乳豬?趕緊投降算了。

除了少數意誌如剛者,絕大多數人都沒有想象中的堅強。

是的,鄭亦梵說,最近微信上有一篇文章,告誡人們千萬別考驗軟弱的人性。

金戈變魔術般把一塊蘋果平板電腦從扶手上抬起,屏幕對著鄭亦梵,看看,古文,這是請君入甕的權威權版本。

百度詞條:請君入甕,中國成語,喻指以其人之法,還治其人之身。《太平廣記》卷一二一引唐張鷟《朝野僉載·周興》:唐秋官侍郎周興,與來俊臣對推事。俊臣別奉進止鞫興,興不之知也。及同食,謂興曰:囚多不肯承,若為作法?興曰:甚易也。取大甕,以炭四麵炙之,令囚人處之其中,何事不吐!即索大甕,以火圍之,起謂興曰:有內狀勘老兄,請兄入此甕。興惶恐叩頭,鹹即款伏。後用請君入甕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鄭亦梵讀完驚笑道,我說來俊臣這名字怎麽怪怪的呢,原來有故事有內涵呢。

他和你一路無語,我猜他不僅和曆史上的人物同名,性情也相同,在辦案中說不定手段也曾相同,看到嫌疑對象遭到這樣大的傷害,良心大發現,不好意思再說什麽。

不至於吧,我看他人不錯,相當專業,也比較敬業。

平常待人,並不能決定他工作待事,和對待特殊人群的態度。

鄭亦梵看來,來俊臣還算比較正直,不好意思把同事往壞處想。倒是金戈像遭遇重大變故,看透了人情世故,凡事往悲觀方麵思考。他不想繼續悲劇性的話題,笑說,看我們,由楊麗麗的個人遭遇,牽扯出一大堆亂七八糟的故事。

在他人看來,個人遭遇隻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生命在某些具有宏大政治理想的大人物看來,也如一隻隻微不足道的小螞蟻,死不足惜。假如世界顛倒一個個兒,能不能以螞蟻來類比大人物、大英雄和偉大人物呢?事實上如若不是假曆史機遇,諸多偉大人物同樣如塵蟻一般,微不足道,如果告訴大人物們,這就是客觀曆史事實,他們決然不會答應。

鄭亦梵猜想金戈一定是經曆了不平凡的事,鍛煉了見識和口才,變得性情粗暴,思想銳利深沉。他第一次領略了金戈宏辯才能,並深為折服。回應說,一個人就是一個天地,就是全部世界,必須得到尊重,是不是,我的老兄。

人生而平等,壞人與惡魔亦有平等的人格,但是他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又是堅硬決然的語氣。鄭亦梵非常奇怪,剛強的金戈為什麽反複提及壞人惡魔,對這類人深惡痛絕呢?莫非前世結下深仇大恨?他想起幾句山歌:

世間什麽最深,

世間父母養育之恩比海深;

世間什麽最深,

世間分手的戀人心越來越深;

世間什麽最深,

世間冤家的仇越結越深。

鄭亦梵不想讓仇恨的情緒氛圍主宰他們的談心,再一次提醒金戈,我們談的是楊麗麗?

金戈冷冰冰地問:一個母親最在乎的是什麽?

孩子。

是的,孩子。金戈說,我曾抄過一句名言,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母親是強者。為了保護孩子,母親什麽苦都可以承受,唯有孩子能動搖母親堅強而柔軟的信心。

你的意思是說,楊麗麗是為了孩子?鄭亦梵頓時什麽都明白了,刑訊給楊麗麗留下了嚴重心理創傷,孩子被綁架,讓她的精神徹底崩潰。要挽救一個在法理上已不成立的汙點證人,就必須拯救楊麗麗。拯救楊麗麗的唯一途徑和有效辦法,就是必須幫助她找到孩子。

拐賣人口行為猖獗時,據官方公布的粗略統計數字,全國每年有二十萬孩子失蹤,平均每天五百個左右的孩子失蹤。找一個有地址有名有姓的大活人楊麗麗,他們尚且費盡心機,要在全國範圍內找到一個失蹤孩子,豈不是大海撈針?鄭亦梵麵露難色,與金戈碰了杯,一口氣悶幹了酒。

三隻酒瓶空空如也,金戈抓著酒瓶磕了一下桌子,問,要不要一個再吹一瓶?

鄭亦梵苦笑著搖了搖頭。原以為喝酒聊天,能讓抑鬱萎頓的精神鬆弛些,提振起來。肚子灌飽了酒,頭昏身沉,心思益重,他哪裏還喝得下?

金戈懂他,信心滿滿地拍腿鼓勁:車到山前必有路,水到門前自開溝,一把鑰匙開一把瑣,事情總會找到解決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