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遇仙客求玄問道(5)

安祿山是死在夜裏,靈均老道回轉之時還不曾天明。望舒他們這一夜被數千裏外發生的種種事情擾得心煩意亂,又是被熊道人一番高論鎮住,便也徹夜沒睡,隻當靈均老道這一去還要許久,卻不料他這般快就回轉。

與熊道人討論了些許陳老道的看法,靈均老道也是顯得十分疲憊,卻是他一個修士,一夜不睡也就算了,這連番元神顯化,卻是頗為耗費精神。不過即使疲憊,老道倒也沒忘了該做的事情,一時喚過望舒等人來,將先前幾位教宗灌注在他識海之內的意識複述了一遍。

原本的靈魂元神的秘法,靈均老道自己也是掌握著的,要想將這份意識從識海之中重現出來,灌注入別人的腦海之中倒也不算什麽困難的事情。隻是望舒等人生來元神有些特殊,卻是不受一切元神秘法的影響,若是像九幽道教宗那般顯化出來給他們看或許還有些效果,要想直接灌注意識給他們卻是萬萬不能,莫說靈均老道,隻怕這普天之下,也沒有任何一人能夠做到。

也正因此,靈均老道才堅定不移地相信上主不可能古惑得了望舒,卻是望舒自己並不是一個小孩,自有成熟完善的心智和觀念,尋常不符合他觀念的意識,自是難以說服了他;而若是要用什麽秘法之流,直接影響他的神誌,又是受到他自身元神特殊的抵製,自然不會生效。

所以現在,靈均老道隻得是將自己得到的,關於馮元清等人經曆的一份意識重新述說顯化,仔細講解,才叫望舒他們了解了一個大概。任何一件事情,若是從一個人的記憶之中提取出來,視角就是較為單一而局限的;而隨著人數增加,整件事情的視角就會愈發寬廣完善,卻是能夠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看待,比起自身經曆的收獲都是不小。

望舒這下子才算知道,自己被九幽道教宗偷襲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一時也是覺得後背發涼,又是滿帶感激地看向身邊的嘉月和大師兄,知道他們為了救下自己一條小命,也是著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聽著靈均老道講述,看著他演化出來的諸多場景,許久之後,望舒才長歎了一口氣,輕聲道:“沒想到這一次以己之心,馮師兄他們也有這般奇異的經曆。隻可惜我所見的種種,不能完整從識海之中剝離出來,與他們分享,否則大家的意識交融一處,隻怕還會有更深刻的理解才是。”

靈均老道也知道望舒一直再為沒有領悟女媧宮聖人道場之中的後三幅壁畫而懊惱,此刻看見了馮元清等人的收獲,又覺得自己十分對不起他們,卻是得了他們的經曆,卻不能與他們分享自己的,於情於理,都叫他有些愧疚。

不過正如靈均老道一貫所說,有些事情,並不是知道得越多越好,望舒不過是領悟了三幅壁畫,就遭逢了冥冥之中的氣數鎮壓,差點身死道消,若是他當時再領悟一些,隻怕這因果就要更重了。而馮元清等人,已經得到了足夠的好處,再多給他們一些,隻怕也會影響他們的氣數,卻是他們的這些收獲,並未像望舒一般,已經通過陳老道的傳播,分出來部分給諸多修士。

一直想著,望舒卻是“咦”了一聲,一時反應過來道:“師父,這其中,似乎沒有元香師姐的經曆?雖說元香師姐被那九幽道教宗擄走,照理來說也該是進入了一份虛空通道,有所收獲才是呀?弟子並非貪圖師姐的收獲,隻是馮師兄等人願意分享,卻獨獨少了元香師姐,似乎不太合理?”

靈均老道點了點頭,輕聲道:“陳祖師已經將你所得的一部分體會,分享給了中原道門的所有教宗高人,馮元清他們的師父,為著替他們償還這一份因果,才將這些意識交給為師。至於你元香師姐麽……許是她師傅不願意罷!”

望舒等人想想,倒也能夠理解,卻是元香的那位師傅如霜道姑,的確是給他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映像,要是說她不願意分享這些經曆,倒也說得過去。

隻是望舒自己不知道,如霜道姑沒有分享這部分意識給他,原是因為她與靈均老道已經大吵了一架,撕破了臉皮,自然不會巴巴舔臉來了斷因果。靈均老道也不願意望舒他們知道自己先前的所作所為,卻是這護犢子的事情做起來舒坦,說起來卻不好聽,若是叫望舒他們知道了,隻怕會叫他們心裏生出驕橫來,卻是有些不妥。

眼下陳老道那邊要等世俗中的弟子調查了安祿山的死因來,仔細分析上主在這件事情之中參與的程度和目的,才能把握下一步的走向,故而一眾教宗高人,暫時就可以回轉自家山門,好好教授弟子,不必再聚在一處,推算天機。

而三清觀這邊,一時也是沒有什麽太麻煩的事情,左不過是一些日常的功課和對山門的維護而已。先前在馮元清等人的意識之中,望舒也看見了自己被偷襲之後,天空雲層之中,縹縹緲緲某處間投來的關切目光,自是知道那是已經化身天道之中,成就一方土主的南詔諸王和柏節夫人對自己的關懷,也是十分感念,便也抽了時間,去各處祭拜了眾人,類似於民間百姓所謂的“還願”,不過本質也就是朋友之間報個平安而已。

而靈均老道,則是不再過問中原之事,一心一意教導諸位弟子,以求他們能夠盡快掌握些許宙光法門的奧妙,今後若是對上了上主,也不至於束手無策。隻是這宙光法門,比起虛空法門還要高深艱澀,又是看不見,摸不著,難以琢磨,饒是眾人細心揣摩,還是一時半會兒間難以領悟出什麽深刻的東西來。

而另一邊,安慶緒在上演了一場“臣弑君,子弑父”的大戲之後,也就如願以償地坐上了大燕皇帝的寶座。然而此時,在上主兩番出手幹涉之後,先前被道門扭轉的氣數卻是再度偏向了李唐。

李亨自立為帝,接掌李唐氣數之後,憑借著戰亂的諸多影響,一時整肅了李唐朝政上下,雖是還不能說吏治清明,卻也是比起李隆基晚年之時好了許多,又是得到地方百姓的支持,叫他一時間拉起來一支足以對抗安祿山叛軍的隊伍,又是慧眼識珠,啟用了名傳後世的郭子儀,拜其為兵部尚書,統領討伐亂黨之事。

至德二年,郭子儀率軍北上,沿途士氣高漲,凱歌高唱,在短短半年時間之內,就扭轉了李唐和安祿山叛軍對峙相持的局麵,幾番擊潰了叛軍隊伍,越戰越勇。九月,郭子儀率領李唐大軍,聯合回紇援軍,與積香寺前後夾擊了安守忠和李歸仁的叛軍,大獲全勝,殺敵六萬,最終順利收服了長安城,重振了李唐大軍的威風。

都城收服,國運就此扭轉,李唐軍一時間展現出了不亞於隋末之時的那股子凶狠戰力,趁勝追擊,一路逼得安慶緒且戰且退,橫渡黃河,有收回了東都洛陽,將中原一帶重新安頓下來。原本到得此事,安祿山起兵作亂一事就可以一鼓作氣平息,偏偏道門先前犧牲眾多修士,布下周天星辰大陣來扭轉的天意在這個時候又表現出了威力,郭子儀所率領的大軍,被史思明在建鄴擊敗,又有小人向李亨進了讒言,將一切罪責推到了郭子儀的身上,叫李亨將其召回長安,解了兵權。

因著郭子儀本身氣數雄厚到了一個極致,比之當今的唐王李亨有過之而無不及,他本人雖是沒有配享皇室榮耀的命數,卻也是李唐郭氏一門濃烈氣數的起點,日後在他的孫女帶領下,郭氏享有七朝五尊的無上榮寵,非比尋常,故而郭子儀雖是被解了兵權,卻是沒有受到更多的責罰,未曾像高仙芝等人一般獲罪。

再往後,便是安慶緒、史思明與李唐王朝的長久對抗。誰也沒有想到,安祿山起兵作亂,竟是給李唐帶來了長達七年的戰火紛飛,卻是在這段時間裏,叫整個李唐上下陷入了動**混亂之中,對後世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在這七年之中,安祿山所建立的大燕王朝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戲,卻是安慶緒弑父,又遭史思明弑君;史思明自己還沒坐熱皇位,又被兒子史朝義殺死。在這一幕幕的君臣父子之中,安祿山的大燕王朝逐漸人倫崩壞,分崩離析。

道門逆轉的天數,原本是應在李隆基和安祿山兩人身上的,因著上主兩番出手,叫這兩個承受了氣數之人提前退離了人王帝主之位,削弱了道門對李唐天下造成的影響,卻也無法改變安慶緒和史思明手握大軍,李亨麾下依舊混雜著庸碌奸佞之臣的情況,最終也隻是為李唐挽回了一線生機,卻也沒有教其再複先前的無上榮耀。

安祿山已死,李隆基則是以太上皇的身份苟活了下來,又在至德二年回歸了長安城的王宮之中。隻是此時的李隆基,已經是受到李亨忌憚的太上皇,被軟禁在甘露殿中,又是因馬嵬坡之事,一時叫他耿耿於懷,思念成疾,晚景卻是十分淒涼。

五年之後,寶應元年四月初五,李隆基在甘露殿中駕崩,享年七十六歲,在位四十四年,是為玄宗皇帝,後世又稱明皇。僅僅玄宗皇帝駕崩之後十三天,寶應元年的四月十八,重病纏身的李亨也駕鶴西去,崩殂身死,是為肅宗皇帝。

次年春開,史思明部下投降,其子史朝義自縊身亡。曆時七年零兩個月,後世稱之為“安史之亂”的戰亂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