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漢君臣商討邊計 佞幸臣擾亂國事

1

給事中息夫躬,大司徒王嘉,向劉欣施禮完畢,君臣就轉入了議題。

劉欣首先笑盈盈地發話道:

“兩位大人:

朝廷舉行廷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難以定奪。對於國家的重大事件,不是那些鼠目寸光的凡夫俗子所能夠作出決斷的。

所以朕留下兩位大人,征求意見,希望兩位大人能夠進盡忠言,協助朕做出決斷。

兩位大人不用拘禮,我們君臣言歸正傳,繼續討論防範邊塞蠻夷的問題,以便做出最終的決定,加緊實施。”

見皇帝在朝會上肯定自己的建議,留下自己和宰相王嘉,單獨商討邊塞大計,息夫躬更加得意。

等劉欣發話討論,息夫躬生怕大司徒王嘉在皇帝的麵前否定自己的意見,就率先搶著發言,對劉欣說道:

“陛下啊:

微臣之所以向陛下提出防範邊塞蠻夷的計策,並不是臣信口開河,異想天開,而是臣心裏有十分深刻充分的理由的。

近些年來,天朝災異屢次出現,微臣一直暗中擔心,恐怕一定會有非常的事變發生。

這些年,曾經發生了熒感星侵入了心宿星的位置,而太白金星又高而有光,閃爍不定的情況,還曾經有角宿之星,為河鼓星宿所遮蔽的天象,如此等等,一係列天象變異的非常事件。

按星象占驗之法,這種種天象變異,都是朝廷將要發生兵禍災難的征兆。

經曆這些天象變異後,天下謠言四起,民間百姓也以種種方式,轉相傳遞這些災難的征兆。

叫做西王母‘詔籌’的麻杆或秫秸,經過了許多郡、國,甚至到達了京師長安,引起了天下官吏百姓的**不安。

臣私下擔心,如此下去,恐怕必將有意外的非常變亂發生,如今唯有鎮服天下,安撫民心為上。

微臣建議陛下,立即派遣一個大將軍,代表皇帝,去巡查邊塞部隊,順便整頓一下邊塞武備。

可以先斬一個違法亂紀的邊塞郡守立威,以重新樹立大漢朝廷的威信,安撫民心,以達到威懾震動四邊蠻族,安定邊塞的目的。

臣以為,用這個計策,就可以應合天象變異,緩解上天的震怒,安定軍心民心,抑製非常情況的突然發生。”

劉欣一聽,深合己意,深以為然,對息夫躬的計策大為欣賞,大聲讚揚道:

“宜陵侯所言,大有道理。

朕也深知,如今的邊塞將帥官吏,大都顢頇驕橫,違法亂紀,不聽君令。

如果不斬殺這些為非作歹之徒,不足以立皇帝之威,去震懾邊塞的蠻夷之輩,防止他們擾亂邊庭。”

劉欣轉過身子,詢問大司徒王嘉說道:

“大司徒大人:

宜陵侯大人提出的這個計策,殺將立威,震懾塞外蠻夷的方法,大人認為如何呢?

司徒大人以為,是否可以立即在邊塞實施呢?”

劉欣年青多疑,見識很少,做事優柔寡斷,害怕做錯事,貽誤國家大事,心裏十分困惑,就用親熱和藹的語氣,笑眯眯地去征求大司徒(丞相)王嘉的意見道。

大司徒王嘉,卻不讚同息夫躬的計策,暗自思忖道:

“看樣子,陛下已經被息夫躬這個家夥完全蒙蔽了,對他的話言聽計從。

我們漢朝廷曆代君王,對待官員、蠻夷,都講究以德服人。如果我們漢朝廷使用這樣的欺騙手段,陰謀詭計,去對付忠心耿耿的匈奴汗國單於和盡忠職守的地方各級官員,不夠光明正大,並不恰當啊!”

見皇帝誠懇地征求自己的意見,大司徒王嘉立即直言不諱,坦誠地回答劉欣說道:

“陛下:

微臣不讚同宜陵侯大人的意見。

微臣聽說,引導下民,身教勝於言傳,靠實際的行動而不靠虛假動聽的言辭;應驗天象變異,要靠實質有用的內容去感動天地神靈,而不靠表麵的虛假文章,去欺騙使詐。

下民的地位,雖然卑微弱小,人微言輕,如螻蟻一般,但如果對他們使用詐術,去欺蒙哄騙他們,可以欺騙一時,不能夠欺騙一世。長此以往,必將因小失大,徹底失去朝廷的威望和信譽。

更何況對於聰明睿智,洞察一切的上天神明,難道可以用虛假不切實際的言辭,去隨意欺騙的嗎?

臣以為,實際上,如今朝廷動**,邊塞不寧,天災頻繁,天象變異不斷,大都是由人禍造成的,是臣子們處理朝政不當所造成。

上天顯示天象變異,是想以此來告誡人間的君王,想讓他們覺悟反省,改正過自己的失,誠心誠意地推行善政,造福百姓的。

臣私下以為,民心歡悅,百姓安居樂業,上天自然就心滿意足,十分滿意了。

某些善辯之士,隻看見事物的某一方麵,有時就荒謬地用自己的意思,去附會星象變異,憑空捏造出匈奴汗國、西羌蠻夷將要發難的預言,謀劃大動幹戈,設下權變的計策,這不是應合上天的正道。

從前的時候,如果郡府太守、封國國相等二千石高官有罪,他們都驅車奔馳到皇宮門前,反縛自己的雙臂,接受法律的製裁赴死,恐懼朝廷的法律,到了如此的地步。

那時,朝廷都是用法律法令準則去處罰他們,而不是用欺騙使詐的手段,去虐殺他們。

如今,能言善辯的人,卻如此談論建議,要想用欺騙使詐的手段,去虐殺他們。

臣以為,這是破壞安定,製造危難的辦法,是誇誇其談而使聽者高興的話語,實際上不可聽信。

討論國家大事,議論國政之時,最讓人頭痛反感的,就是那些阿諛奉承、陰險奸詐、巧言詭辯而用心惡毒,嚴峻刻薄的語言和建議。

阿諛奉承,歌功頌德,則有損於君主的謙虛誠信的品德。陰險奸詐,忽悠下民,則百姓怨恨。善辯而狡猾,就會破壞人間正道。嚴峻刻薄的言行,則傷害君主的大度和恩惠。

誠實守信,一諾千金,是治國的準則。而搖唇鼓舌之人,卻妄圖以虛假欺騙手段去動搖國家安全的根本,將會把國家推向危難。

雄辯的口舌,隻圖一逞痛快罷了,實際上不可聽從。這是有曆史教訓的,請陛下明鑒。

從前,秦穆公沒有聽從百裏奚、蹇叔的忠心誠懇的勸告,因而軍隊大敗。

秦穆公悔過自責,痛恨那些誤國的大臣,想起白發老人的忠告,作《秦誓》以悔過,並得以名垂後世。

願陛下觀覽古代的戒鑒,獨立思考,反複琢磨,不要被某些人先前提出的那些所謂的計謀所左右。”

忠心耿耿的大司徒王嘉,毫不留情地當麵反駁息夫躬的建議說道。

“司徒大人的觀點太迂腐可笑了,不知權變,不合時宜。朕並不認可!”

劉欣有些鄙夷地對大司徒王嘉說道。

“兩位大人,你們都下去吧,讓朕獨自思考一下,慢慢斟酌此事。”

劉欣下令息夫躬和王嘉辭去。

“陛下剛愎自用,自以為是。

臣擔心,陛下一心一意地準備采用息夫躬的謀略,去對付匈奴汗國,以展示自己的宏圖偉略,根本就不會接受臣的勸告。如此,挑起邊塞戰事,則大漢危也!

臣一定要竭力阻止,此事的發生。”

大司徒王嘉一邊下殿,一邊憂心忡忡地思慮道。

2

轉眼間,建平四年(公元前3年)就過去了,又到了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的春季。

此時,劉欣的皇權越發鞏固,劉欣、傅太後為代表的朝廷新貴,也越發恣意行事。大漢朝廷的形勢,也是更加混亂腐朽,朝政更加傾頹衰敗。

大漢朝廷的國家政事,不僅沒有任何大的起色,而且朝廷危機日益加劇。

土地兼並更加嚴重,朝廷賦稅減損厲害,常常是入不敷出。任人唯親,官吏腐朽,百姓怨憤的形勢,也愈演愈烈。此時的大漢朝廷,幾乎已經到了,一根火柴就能夠引燃爆炸的地步。

3

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元旦佳節,正月初一那天,劉欣召集群臣,舉行恭賀新年大會。

新年伊始,劉欣病體稍稍痊愈。他的裝束與麵容,也經過了精心的裝飾打扮。

劉欣一身新裝,精神振作、神采奕奕地出現在未央宮白虎殿裏。

劉欣心情舒暢,態度十分和藹,似乎有求於重臣。群臣見皇帝愜意高興,緊張的心情,頓時鬆懈了幾分。

朝會開始,劉欣就以一副高瞻遠矚而又成竹在胸的神態,曉諭眾臣說道:

“諸位愛卿:

今天新春佳節,朕代表太皇太後陛下和皇太太後陛下,向諸位愛卿祝賀佳節。

祝願大漢帝國蒸蒸日上,國泰民安,天下太平,諸君也歲歲平安,事事如意。

值此元旦新春之際,請諸位愛卿,在新的一年裏,務必勤政愛民,忠於王事,不辜負朕和兩位太後陛下的重托!

讓我們君臣同心協力,重塑一個太平盛世,實現複興大漢的偉大夢想。

可是,近些日子以來,雖逢新春佳節,朕的日子,卻一點也不安穩好過,心情也很不愜意。

近些年來,天災頻繁,變異不斷,盜賊橫行,動亂的征兆,已頗有顯示。

朕卻沒有聽說大臣將軍們對此深感憂慮,從而精選訓練將士,修繕武器,做好準備的。

朕聽說,匈奴汗國等邊塞惡賊,忘恩負義,已經在我大漢邊塞附近,偷偷屯兵,對我大漢邊塞虎視眈眈。

朕想到這些,心裏就十分憂慮,寢食不安,一直不能夠安寧。

我大漢王朝雖然以德治國,安撫萬民,但忘戰必亡,好戰必敗。

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方為上計。

器具不堅牢,誰應當去監督呢?天下雖然安定,忽略備戰必將危險。

眾位愛卿,你們都是國家棟梁,朕的股肱之臣。你們一個個智慧超群,能力出眾,擔當著帝國的重任,一定深刻地明白這些道理。

朕誠懇地請求各位愛卿,從自己熟悉和了解的將軍,以及中二千石的官員中,各推舉一名通曉軍事、熟悉兵法的大臣出來,以供朝廷的選拔任用,應對如今朝廷的危局,勇挑保國安邦的重任。”

劉欣微笑著,用一副謙遜誠懇、求賢若渴的神態,問候谘詢著大臣們。

群臣見此,有些受寵若驚。

4

見皇帝一反常態,如此謙恭地誠心求賢,文武百官的心情更加輕鬆。

大多數文武百官,不免跟風一段,免得與最高領袖的意見不一,帶來不可預知的災難。

於是,文武大臣紛紛順從皇帝的意思,熱情洋溢地開始獻計獻策,準備推薦一個,他們自己心中認為的最合適的人選。

而那些經驗老道,見多識廣,老謀深算的大臣,大司馬丁明、大司徒王嘉、禦史大夫賈延等三公大臣,心裏卻洞如觀火,十分清楚皇帝的用意。

三公們,似乎都很容易地就猜透了劉欣的心思,都態度漠然地看著皇帝表演。

大司徒王嘉,在心裏自語道:

“看樣子,陛下已經完全接受了息夫躬的意見,欲任用大將軍巡視邊塞了。

陛下一直聲稱任人唯賢,求賢若渴,不過是沽名釣譽,愚弄眾臣罷了。

陛下口口聲聲,聲稱征求眾臣的意見和建議,不過是想名正言順地授任自己的寵臣和外戚,擔任朝廷要職,以便借此機會,封住大家的嘴而已。

臣就是在怎麽愚鈍麻木,怎麽能夠不明白陛下的心思呢?

陛下早就想任命自己的嶽父孔鄉侯大人(傅晏),擔任大司馬、衛將軍一職了。

陛下任命自己的舅舅陽安侯大人(丁明),擔任大司馬還覺得不夠,還要給舅舅加上驃騎將軍一職。

陛下任命駙馬都尉董賢擔任侍中還不滿足,還想給予董賢更大的恩賜。

陛下這樣做的目的,路人皆知,誰人不知道是為了想更好地集中皇帝的權力呢?

臣等雖然愚魯,怎麽能夠不明白皇帝的心思,公開出麵提出反對意見,說破此事,讓陛下難堪,下不了台呢?”

大司徒王嘉等三公,既然深刻明白劉欣的心思,就大多沉默不語,不發一言。劉欣見此,甚為滿意。

“皇帝和三公大臣的心中,早就有了合適的人選。既然三公九卿們都大多緘默,不發一言,我們這些小臣,去多什麽嘴巴,遭皇帝寵臣嫉恨呢?

臣等膽怯怕事,怎麽敢冒殺頭之罪,提出其他人選,觸怒皇帝呢?”

見三公們不肯帶頭發言,推薦皇帝中意的人選,文武大臣也都不是傻瓜。

大臣們也都明白了當出頭鳥,提出反對意見、觸怒皇帝,被皇帝以及寵臣中傷擊打的危險。

大臣們心知肚明,明哲保身,也就都不肯啃氣,提出建議了。

所以,文武大臣裝模作樣地熱烈議論了半天,卻一直沒有一個大臣,敢於率先帶頭,出麵發言,提出自己認為的合適人選。

5

見大臣們並不配合自己的表演,劉欣的臉色,變得陰沉,有些不耐煩起來。劉欣惱怒地用腳輕輕地踢著禦案,表達著自己的不滿與憤怒。

“這些家夥,結黨營私,左右逢源,不為帝國著想,真該好好地收拾收拾一下了。

討論這麽久,居然沒有一個大臣,願意摒棄個人恩怨,帶頭出麵,為了朝廷大局,提出合適的建議和意見。

看樣子,大臣們心裏,似乎大都不認可朕心裏中意的人選啊!

朕等了很久,如今才終於有了這樣一個絕佳的機會,任用朕中意的人才。

可是,以三公為首的文武大臣,卻是如此的不知趣,居然不肯帶頭出言,擁護朕選拔出來的賢才,真是太可惡了!

管他的呢?朕幹脆直接提出來,看誰敢於提出反對意見!”

劉欣越想越惱怒,就想發作了。

劉欣終於耐不住自己的性子了。他咳嗽了一聲,示意大臣們停止討論。

大臣們立即靜默了下來,都斂聲屏氣,看著至高無上的皇帝。

6

劉欣不慌不忙地用銅鏡照了照自己俊俏的臉,顧影自憐了一會,等待大臣們整肅神態。

然後,劉欣摸摸自己嘴唇邊絨絨的髭須,聲音洪亮地宣布道:

“諸位愛卿:

聽了大家的討論,朕深受啟發。大家的建議都很好,朕非常欣賞眾位愛卿,對帝國的耿耿忠心。

然而,眾愛卿一定要清楚明白一個道理,處理國事,要果斷堅決,不能夠畏手畏腳,優柔寡斷,拖泥帶水。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一件小事,也爭論不休,不知道何時才有一個討論結果,將會嚴重貽誤國事,這也是朕一向反對的。

所謂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賢。朕在心中,權衡利弊,考察得失,已經有了兩個最佳的人選。

一個就是我們至親的孔鄉侯大人(傅晏),一個是德高望重的陽安侯大人(丁明)。

朕特別提出兩位大臣,來供大家參考參考,以免大家翻來覆去地討論過不止,貽誤國家大事。

眾愛卿以為如何呢?”

劉欣一提出自己的意見,文武大臣就知道事情已經有了定論,反對無用,於是都不支聲了。

劉欣需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

“好的,既然大家沒有異議,朕就這樣決定了!

茲下旨,任命孔鄉侯大人(傅晏),擔任大司馬、衛將軍;任命陽安侯大人(丁明),擔任大司馬、驃騎將軍,一同襄理軍事。

希望兩位愛卿,竭盡忠心,為帝國效力,輔佐朕完成中興大業。”

劉欣當即下旨道。

“陛下如此明顯地違背朝廷規矩,任人唯親,置祖宗規矩於何地呢?長此以往,朝廷還有什麽用人的規矩呢?

陛下召集群臣廷議討論,卻不征求、接受大家的意見,這不是忽悠、戲弄大臣嗎?”

大司徒王嘉等三公以及朝廷文武大臣,不禁大失所望,心裏再次有了一種受到皇帝愚弄的感覺。

文武百官的人心,越發不滿背離。

7

“哎呀,天狗吃日了,天狗吃日了!天啊,太陽怎麽突然不見了呢?怎麽回事?怎麽回事啊?難道是天地神靈震怒了嗎?”

宮外,京師長安軍民突然驚慌失措地大聲吆喝了起來。恐懼不安的呼喊聲音,一直傳到了宮禁之中。

就在劉欣下旨宣布,任命自己的外戚孔鄉侯傅晏、陽安侯丁明,擔任朝廷大司馬、衛將軍、驃騎將軍的聖旨不久,長安上空,就突然發生了一次日食。

“陛下:

如今天昏地暗,昏鴉亂叫,氣溫刹那間直降,太空出現了天狗吃日的變異。

百姓惶恐不安,驚慌失措,擔心大禍來臨,請陛下下旨安撫。”

執金吾任宏,急匆匆地進宮來報告皇帝道。

正在主持朝會,一向迷信星象的皇帝劉欣,心內隱隱有些不安。

“執金吾大人:

日食地震,不過是天地常理而已,不值得大驚小怪。立即帶人出宮,去安撫百姓,守衛宮廷,防止亂民趁機鬧事。”

劉欣故作鎮靜,吩咐執金吾任宏道。

執金吾任宏接到皇帝旨意,匆匆而去。

“諸君:

發生日食變異,乃天地神靈的正常反應,表明朕還沒有被天地神靈拋棄,還受著天地神靈眷顧,不是無可救藥之君。

朕特別下詔,令公卿大夫,盡心陳述朝政過失,貢獻補救措施。

著令公卿大夫,為國選拔賢才,舉薦賢良、方正、以及能直言進諫者各一人,以彌補朝政的缺失。大赦天下。欽此!散朝!”

劉欣見日食突然發生,心裏有些慌亂恐懼,急匆匆地宣布散朝回宮。

大司徒(宰相)王嘉等三公以及朝廷文武大臣,眼見日食突然發生,也都隱隱有些不安,大家憂心忡忡、心事重重地各自回府,處理公事。

8

大司徒(宰相)王嘉,自從接受皇命,擔任宰相以來,一直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想力挽狂瀾,盡力挽救大漢朝廷的頹勢。處理政事之餘,王嘉常常獨自思考朝廷的缺失,欲興利除弊,盡力彌補。

“陛下登基以來,很多的施政措施都很欠佳,值得商榷改正。

而選拔任用大臣的做法,也任人唯親,明顯不公,有違任人唯賢的準則,對朝廷公正、公平地處理政事,極端不利。

臣身為百官之首,享受朝廷俸祿,怎麽能夠明哲保身,飽食終日,無所作為呢?”

見劉欣麵對日食發生之事,一反常態地向天下人公開下旨,表示願意誠懇地接受大臣和賢良的建議。

大司徒王嘉聽後,十分欣慰,又恢複了自己天真淳樸的秉性,自思道:

“如此看來,陛下大徹大悟,真的覺醒了。但願皇帝陛下勵精圖治,痛改前非,則大漢有救了。”

於是,大司徒王嘉,趁機針對朝廷最新發生的事件,向劉欣上密封奏書,建議皇帝說道:

“陛下:

臣接奉聖旨,知道陛下決心以天下為重,為國選拔賢才,清明政事,心裏十分欣慰。

臣內心特別欣喜,為陛下勇於接受臣民的建言感到十分高興,覺得陛下猶如堯舜在世。

臣還是堅持以前的觀點,堅持認為,當前災難頻繁,天象變異不斷,民不聊生,主要問題不僅僅是天災,更主要的還是人禍造成。

如今的國庫,已經十分空虛,而朝廷的賞賜,依然無度,有違陛下即位之初提出的節儉原則。

解決財政窘困,度支不足的問題,已經成為了朝廷的當務之急。

而據臣了解,解決財政窘困的問題,曆朝曆代,不外乎開源、節流兩策,沒有其他途徑和捷徑可尋。

如今,天災人禍不斷,土地兼並十分嚴重,國家戶口喪失嚴重,苛捐雜稅依然繁多,百姓十分窘困,甚至賣兒賣女,維持一家的生計。

為朝廷開源,已經十分困難,如果竭澤而漁,勢必天怒人怨,引起動**,最終得不償失。

如此看來,唯有節流一策,還可以試試。

當初,孝元皇帝繼承皇家大業,一直克勤克儉。他溫良謙恭,少有欲望,國庫的存錢,竟然達到了四十億以上。

元帝陛下曾經前往上林苑打獵,後宮馮貴人(名將馮奉世之女-即被陷害至死的馮太後)跟隨元帝陛下一起到了獸圈。

猛獸突然受驚竄出,馮貴人挺身向前,用身體遮擋,掩護元帝陛下率先撤離。

元帝感動,嘉勉馮貴人的義勇,賞賜給馮貴人的錢財,也不過五萬錢而已。

在深宮後庭裏,元帝對寵愛的人,加以特別的賞賜,總要多次囑咐她,不要在眾人麵前謝恩。

這是元帝陛下為了表示公平的原則,不願被人指責處事不公,看重人心的得失,而且賞賜節約適度,並不特別奢侈浪費的緣故。

當時的外戚,他們的資產,達到千萬的家族很少很少。因而少府、水衡的積錢,才會很多很多。

雖然當年,朝廷也曾經接連遭受初元、永光年間的災荒饑饉的威脅,再加上西羌部族的叛變,對外要供給作戰部隊的需要,對內要賑濟貧苦的災民。

然而,國家始終沒有傾覆崩潰的憂慮,是因為國庫的積藏,依然十分充實。

孝成皇帝時,諫臣大多提出皇帝私自出宮的危害,並說出皇帝專寵美女,耽於酒色,有損皇帝德行,傷身短壽等話語,言詞非常激烈。

然而,成帝陛下心胸闊達,始終不怨恨發怒,並沒有因此而懲罰進諫的大臣。

那時,成帝陛下的幸臣淳於長、張放、史育等三人,雖然受到成帝的寵愛,但也受到成帝的約束懲罰。

史育曾經多次被成帝貶退,他的家資也不滿千萬;張放也被太皇太後陛下斥退,逐回自己的封國;而淳於長因罪,在監獄中被官吏拷打致死。

由此可見,成帝並不以自己的私愛,而妨害天下公義。

所以,雖然成帝因寵愛內宮,而招致了很多人的譏諷,但是朝廷始終安定平穩,沒有大的波瀾發生。

到了最後,這才能夠把大漢帝國的皇家大業,龐大財產,順利地傳給了陛下繼承。

陛下當初在封國藩地之時,喜好《詩經》、《書經》,崇尚節儉的美德,令人稱道。

當陛下蒙成帝征召,前來長安時,一路經過的地方,官吏百姓,都稱頌陛下節儉崇高的美德。

這正是天下之人,把朝廷振興的希望,轉而寄托在陛下身上的根本原因。

陛下初即位之時,崇尚節儉,更換帷帳,撤去錦繡,車馬和座席的靠墊,不過用綈繒包邊而已,天下人為之一振,認為國將振興。

每逢大臣建議,共皇寢廟應當興建,都因陛下憐憫百姓的勞苦貧弱,考慮朝廷的經費不足,為了公義,而割舍自己的親情,總是暫停修建。

直到最近,陛下才下旨,開始動工興建共皇的寢廟,以便祭祀共皇的神靈。

可是如今,陛下的興趣愛好,卻似乎有些變了,前後判若兩人;各大外戚皇親的財富,也是越聚越多,動輒以數億錢來計算。

最受天下人抨擊不滿的,就是陛下對駙馬都尉董賢等寵臣的過度恩惠賞賜。

陛下讓有限的國家財富,萬千窮苦百姓的血汗錢,逐漸集中到了少數不勞而獲,貪婪放縱的新舊權貴手裏。

駙馬都尉董賢等寵臣,對國家並沒有什麽特別的功勞和貢獻,卻是享受了無盡的賞賜,富可敵國,令人憤憤不平,同時也將天下人的怨恨和不滿,統統集中在了他駙馬都尉董賢等寵臣的身上。

駙馬都尉董賢,本來在皇家上林苑中,就已經興建有豪華的官衙和府邸。

可是如今,陛下卻又下旨,動用國庫和皇宮的錢財,去為駙馬都尉董賢修建宏大的宅第。

駙馬都尉董賢的宅第大門,朝著皇宮的北門,並引王渠,去灌注園林水池。

陛下甚至還專門派使者,親自前去監督駙馬都尉宅邸的施工,大肆地賞賜吏卒錢財。耗費的錢物,居然超過了當初修建皇家宗廟之時。

駙馬都尉董賢的母親患病,陛下也如喪考妣,下旨由官家長安的廚官,提供祈禱的用具和食品。

就連道路上的過往行人,也都可獲得陛下施舍的飲食,以為駙馬都尉董賢的母親祈福。

陛下還下旨耗費朝廷孥幣,為董賢製造了精美的器具。做成以後,必須親自奏報陛下審查,才可為為駙馬都尉送去。如果製作工藝精巧的話,陛下還特別賞賜工匠錢財。

即便是陛下奉獻宗廟、奉養三宮太後的細致周到,也沒有達到為駙馬都尉這種事無巨細,無微不至的程度。

這正是天下人非議陛下,深深詬病陛下的地方。

遇到董賢家裏招待賓客、舉辦婚禮以及親戚相聚等情形,陛下還下旨,由各官署一起,貢獻財物。甚至陛下賞賜董家的仆人、奴婢的錢,也居然達到了每人十萬錢之巨。

董賢家的人,去街市購買日常物品,甚至有聖上派的使者親自陪同,監視交易,強行買賣。

百商震恐,路人喧嘩,群臣為之惶惑不安。

陛下曾經頒布詔令,裁撤皇家苑林,以接濟無地的百姓,結果卻全部用來賞賜給了董賢。

那些無地的百姓,不過是空歡喜一場,更加絕望,對駙馬都尉更加痛恨。

而且,陛下賞賜董賢的土地,達到了兩千餘頃之多,這嚴重違背了朝廷頒布的土地法令。陛下這樣做,危害甚大,讓朝廷的土地法令成為了一場兒戲,嚴重影響了朝廷的信譽承諾和威信。

上行下效,最終使朝廷頒布的官員限田的土地製度,成為了一紙美麗的空文,成為了一場笑柄。

朝廷在百姓心中的誠信度和威信,也因此降到了冰點,令行禁止,不再有威力。

最近,朝廷上下奢侈僭越,橫行放縱,變亂陰陽,災異眾多的事件屢屢發生。

黎民百姓恐懼不安,不知所從,流言蜚語在百姓中大肆傳播。

無數的路人百姓,惶恐不安,驚慌失措,甚至手持禾稈麻稈,在路上盲目驚恐地四處奔走。

上天也以頻繁的日食地震等災難變異,來表達對百姓的流言和奔走的迷惑,但不能讓黎民百姓,自行停止恐慌,擔心末日來臨的憂慮。

陛下一向仁慈智慧,行事謹慎,以社稷為重。

而今,陛下卻因為這些過失,而被世人大肆嘲諷,貶低,臣為陛下感到十分惋惜,深感這有傷陛下的英明睿智。

長此以往,恐怕陛下不在史書上留下昏庸顢頇,荼毒生靈的惡名,也不容易辦到啊!

孔聖人曾經說過:

‘國家有危險而不去解救,見社稷顛覆而不去匡扶,要你們這些宰相還有什麽用呢?’

臣王嘉,有幸蒙皇帝陛下的信任,能夠位居丞相之位。臣私下裏常內心悲傷,惶恐不安,為朝廷百姓的痛苦生活感到深深的憂慮。

臣也願意盡心盡力,竭盡忠誠,輔佐陛下,讓陛下相信臣的愚忠。

如果臣身死以後,能夠有益於國家,能夠有利於社稷的千秋大業,臣豈敢愛惜自己的生命呢?

請陛下體察天心民意,審慎地對待自己的偏寵,細察眾人共同的感受和疑惑!

隻有居上位者,能夠深刻地了解和體會民眾的呼聲和痛苦,體察民情,順應民心,才能夠有的放矢,有所作為,使政治走向清明。

從前的鄧通、韓嫣等人,由於受到皇帝過分的寵愛,而自己驕橫顯貴又沒有限度,最終集聚了天下人的怨恨。

他們不能克製小人的情欲貪婪,逸樂無厭,狗仗人勢,終於犯下滔天大罪,把國家搞亂了,也使自己喪生,付出生命的代價,不能最終保全自己的榮華富貴。

正是所謂的‘過分帝溺愛和放縱他,卻恰恰是足以害死他啊!’

微臣希望陛下,能夠深刻地體察前世的教訓,稍稍節製一下對駙馬都尉董賢等人的過度寵愛,減少天下人對他的怨恨和不滿,以保全他的富貴和生命。

如此,則兩全其美,事事周全,於家於國皆有利,可謂皆大歡喜。”

大司徒王嘉的奏章,直指皇帝因寵信佞臣董賢,而致使朝廷法規法紀破壞,信譽喪失,禍國殃民,貽誤國事。

9

讀到大司徒王嘉直言不諱的建議奏章,劉欣怫然不悅,惱羞成怒起來。

劉欣控製不住自己年輕衝動的情緒,當著小黃門肉墩等侍從和駙馬都尉董賢等親信之麵,大罵大司徒王嘉道:

“王嘉:

你這個大膽奴才,竟敢揭朕的老底,指斥朕的不是。你怎麽敢說三道四,羞辱朕呢?”

劉欣認為王嘉是在羞辱他這個皇帝,勃然大怒。

駙馬都尉董賢,小黃門肉墩等侍從,見皇帝發怒,急忙勸解劉欣道:

“陛下息怒!大司徒大人一向說話直率,不留情麵,陛下也犯不著跟他計較。”

劉欣依然怒氣難息,再次對著駙馬都尉董賢、親信的小侍從肉墩,大罵起大司徒王嘉來:

“董卿:

你們不要勸朕!

王嘉,你這個不知死活的老東西!你是朕一手提拔任命的大臣,為什麽也會如此忘恩負義,背叛朕呢?

允許你們這些家夥有私愛,有璧友,就不允許朕這個皇帝,全心全意地喜愛一個人嗎?”

劉欣怒氣難休,大罵王嘉不停。

自此以後,劉欣對大司徒王嘉的不滿怨恨情緒更加強烈,欲尋找機會,罷黜王嘉的大司徒職位,懲罰他的冒犯和不順從。

10

當初,給事中息夫躬與孔鄉候傅晏等新貴,對駙馬都尉董賢受寵專權,權傾一時,淩駕於百官之上,十分嫉恨。

息夫躬與傅晏緊密勾結,常常在一起密謀,減少皇帝對董賢的寵愛,剝奪駙馬都尉董賢的權利。

駙馬都尉董賢很快知道了兩人對自己的不滿和仇視,默記在心,也對息夫躬與傅晏嫉恨不已,欲尋找機會,圖謀報複息夫躬與傅晏。

恰好在皇帝任命傅晏擔任大司馬、衛將軍的那一天,京師長安上空,發生了一場日食,引起了京師官吏百姓的恐慌。

駙馬都尉董賢計上心來,遂決定抓住這次發生日食的機會,利用劉欣的恐懼不安心理,去指斥息夫躬、傅晏的過失,破壞息夫躬、傅晏的計策。

平日裏,駙馬都尉董賢夫妻以及兄弟姊妹董昭儀等,常常在宮中侍候皇帝,與劉欣相處融洽歡愉,董賢常常有機會與皇帝私下交流。

一天,駙馬都尉董賢進宮侍候皇帝,遂抓住與劉欣兩人獨處的機會,趁機規勸劉欣說道:

“陛下啊:

臣對陛下是忠心耿耿,竭盡忠心,有些話不敢不對陛下直言。

臣知道,就在陛下任命孔鄉候大人為大司馬、衛將軍的當天,長安上空,就發生了一場日食。

臣私下以為,這是上天對朝廷任人唯親、處事不公的一種警示,希望尊敬的陛下,加以警惕和重視。

實際上,陛下一向英明睿智,這並不是陛下的過錯,而是息夫躬與孔鄉候大人等人秘密勾結,擾亂社稷,圖謀奪權,迷惑陛下所為。”

劉欣完全沉醉於駙馬都尉董賢兄弟姊妹的美色之中,對董賢的意見深以為然,讚揚董賢說道:

“多謝駙馬都尉大人的提醒。朕也一直覺得,有什麽地方不對頭。

既然上天對朕任命孔鄉候大人為大司馬也是如此的不滿,就像當初先帝任命五侯,引起天地神靈的抗議一樣,朕怎麽能夠不警惕反省呢?

孔鄉候大人一向傲慢自大,最近升任大司馬以後更是得意忘形了。

而息夫躬這個家夥,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圖謀加官進爵,多次誤導朕恭,讓朕最終得罪天帝神靈,實在是罪不可赦。”

劉欣認為,的確如董賢所言,天地神靈的震怒,是由於自己受到息夫躬的蠱惑,任命傅晏為大司馬。

自此,劉欣心中,對息夫躬、傅晏有了芥蒂,決心糾正以前的錯誤。

幾天之後,劉欣聽從駙馬都尉董賢的建議,頒布聖旨,糾正自己的錯誤,收回了孔鄉候傅晏的衛將軍印綬。

11

而大司徒王嘉、禦史大夫賈延等三公大臣,也非常痛恨息夫躬、孫寵等奸佞禍國殃民。

見皇帝疏遠給事中息夫躬、孔鄉候傅晏等佞臣,大司徒王嘉、禦史大夫賈延,遂決心痛打落水狗。大司徒王嘉、禦史大夫賈延一道,聯名上書,檢舉息夫躬等人的罪過。

一時間,群情洶洶,大臣們爭相控訴息夫躬等人的罪過。

劉欣相信了大司徒王嘉、禦史大夫賈延的指控,更加痛恨息夫躬、傅晏等人對皇帝的不忠。

不久,劉欣專門頒下詔書,貶斥給事中息夫躬、孫寵等佞臣說道:

“布告天下:

南陽郡太守方陽侯孫寵,一向沒有廉潔清正的聲譽,而天性殘酷凶惡,喜歡傷害百姓。

左曹光祿大夫、宜陵侯息夫躬,編造欺詐不實之言,陷害宗室忠良,想以此貽誤朝廷。

息夫躬、孫寵兩人,都結交皇親國戚,投奔高官顯臣,邀取名譽,結黨營私,禍國殃民,實屬罪大惡極,十惡不赦之輩。

現將息夫躬、孫寵等奸佞,免除身上所有的官職,遣送回他們的封國居住。”

息夫躬、孫寵等奸佞被貶,眾臣歡愉。息夫躬、孫寵等人失勢之後,隻得如喪家之犬一般,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封國。

12

當時,宜陵侯息夫躬,被皇帝趕回自己的封國以後,一直沒有房屋宅院,可以共征集居住,就隻好暫時借住在一個空亭子中。

竊賊們的消息靈通,很快就知道了宜陵侯息夫躬借住在一個空亭中的消息。

竊賊們竊竊私語道:“息夫躬這個奸賊,因為陷害東平王而受封宜陵侯。作為一個受封千戶的侯爵,肯定是家境十分富裕,財物多多。如今,這個惡賊凋零,無人幫襯,我們何不前去,撈點油水呢?”

竊賊們協商妥當,於是經常利用深更半夜,夜深人靜的機會,前去空亭附近守候,窺探息夫躬的家庭情況,欲行不軌,實施盜劫打劫。

河內郡掾賈惠,是周邑人,也是宜陵侯息夫躬的好友。

聽到息夫躬回到自己的封地宜陵以後,賈惠就去拜訪、看望自己的好友息夫躬。

息夫躬落難被貶,還有好友賈惠前來看望,大喜過望。兩人相見,相談甚歡。

聽見息夫躬談到,有江湖竊賊,在打好友息夫躬財物的主意以後,賈惠很為朋友擔心。

賈惠癡迷星象術數,就對息夫躬說道:

“宜陵侯大人:

盜賊窺視,是覬覦你的財務,你也不用擔心憂慮。小弟傳授你一個乞求鬼神,懲罰盜賊的方法,保管有用。

大人可以砍伐一根朝向東南方長出的桑樹枝,把它做為匕首,然後在匕首上麵,畫上北鬥星的圖案。

宜陵侯大人,你隻需用妥善運用此法,就可以詛咒驅逐盜賊,以保家人平安。

此法是百試不爽的妙招,有驅鬼祛邪的法力,定能夠保宜陵侯大人一家老小平安無事。”

息夫躬信以為真,十分信奉好友賈惠的魔法,答應道:

“多謝賈大人的指教!息夫躬一定按此行事,夜夜做法,驅逐盜賊,保佑一家安寧。”

得到好友賈惠的指教,息夫躬稍稍心安,於是在晚上做法,驅逐盜賊鬼祟。

盜賊聞訊,以為息夫躬真有什麽天大的神通,會詛咒自己以及家人,遠遠走避。

宜陵侯息夫躬做法驅賊的消息,傳遍四野。

13

有一個妄人名叫孫元,渴望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而不得,常常惆悵不已,與友人孫楊一道,感歎上天不公。

一天,兩人待在一起閑聊。

無意之中,友人孫楊談到了宜陵侯息夫躬夜夜作法,驅逐盜賊的消息,以為笑談道:

“孫大人:

所謂風水輪流轉。宜陵侯息夫躬這個家夥,當初皇帝寵信,言聽計從,百官側目,是何等榮耀,何等威風凜凜。

不想今天,虎落平陽被犬欺,居然被一夥鄉間蟊賊欺侮,隻得做法詛咒驅賊,令人感慨!”

孫元有心,聽了以後,不由得大喜,興高采烈地對友人孫楊說道:

“孫大人,星象術士說某人命當今年富貴,想不到某人如今時來運轉,富貴竟然在兄弟的這句話裏。”

友人孫楊不解,急忙問孫元道:

“大人,某人不過與大人閑聊一些江湖軼事,哪裏來的榮華富貴呢?”

孫元大大笑著,解釋道:

“哈!哈!哈!哈!孫大人,某人的榮華富貴,高官厚祿,就在兄弟的那句話裏。

宜陵侯息夫躬這個家夥,如今已經受到皇帝疏遠,已經徹底失勢。孫大人可還記得,息夫躬這個家夥,當年封侯的故事嗎?某人也決定效仿,獲取榮華富貴。”

孫楊恍然大悟,稱讚道:

“孫大人果然非同凡響,難怪人說孫大人不是平凡之人,不會久居人下。孫楊欽佩不已!但願孫大人得到富貴,不要忘了共患難的兄弟。”

“孫某哪裏是忘恩負義之人呢?孫某豈會遺忘孫大人的點撥之恩呢?”

孫元得到友人孫楊鼓舞,遂用親啟密奏,上書皇帝,告發息夫躬,指責息夫躬在晚上做法,詛咒皇帝道:

“陛下:

臣子發現,息夫躬被貶以後,一直心懷怨恨。他曾經多次與親朋好友一道,非議、譏笑朝廷所進用的賢才駙馬都尉等諸位賢良士大夫。

不僅僅如此,息夫躬還倒行逆施,時刻觀察星象變異,以預測天子的吉凶。

劉欣體弱多病,一直擔心有人實施巫蠱之術,作法詛咒,覬覦皇位。

孫元的密奏,正說中了劉欣擔心心事。劉欣聞奏大怒,立即派侍禦史、廷尉監等大臣,派遣衙役前去逮捕了息夫躬,以詔令押在洛陽獄中。

一天,朝廷官吏奉命,派人把宜陵侯息夫躬從洛陽獄中提出來,正準備對息夫躬進行拷打審問。

不料,息夫躬痼疾突然複發,仰天大呼了幾聲,就突然倒在了地上,不省人事。

官吏上前,去仔細查看息夫躬的病情,才發現息夫躬已經停止了呼吸。

隻見一股股鮮血,從息夫躬的鼻子裏、耳朵裏麵不住地流出來。

不多一會兒,息夫躬就暴斃而亡,氣息全屋,徹底沒有了生命。

14

侍禦史、廷尉監等大臣見狀,一致認為息夫躬是罪有應得,死有餘辜,急忙將息夫躬暴斃的情況報告皇帝。

劉欣得知,稍稍放心,但依然對息夫躬怨恨、詛咒皇帝的行為耿耿於懷,難以釋懷,下旨嚴懲息夫躬的叛逆行為,追查息夫躬的黨羽。

息夫躬的親黨、朋友,參與息夫躬的謀議,而受到息夫躬牽連被捕的,總共有一百多人。

就連息夫躬的母親許聖,也以祭祀灶神,乞求降災於皇帝、詛咒皇帝的罪名,被課以大逆不道之罪,斬首示眾。

息夫躬的妻子劉充漢及其家屬親戚等,也被朝廷下令,遷到合浦郡去監視居住。

息夫躬的同族親屬中,平時與息夫躬關係密切,並得到息夫躬的關照的,一律被朝廷免職,終身不許做官。

就是到了後來,劉欣駕崩去世以後,有關部門的官吏,依然對息夫躬等奸黨,當初陷害無辜的東平王劉雲等人的惡行,極端不滿和憤恨。

他們還上書朝廷,檢舉息夫躬等人的罪行說道:

“陛下:

當初,方陽侯孫寵和右師譚等人,捏造罪名,加害於皇帝的宗室東平王等人。

盡管承蒙朝廷的大赦令,他們得以免罪,但他們不應再擁有爵位,再居住在中原地帶,享受朝廷的恩惠。

請朝廷伸張遲到的正義,為無辜冤死的東平王報仇雪恨。”

群情激奮,朝廷深感壓力。

於是,息夫躬的黨徒孫寵和右師譚等人,也都被朝廷下旨,免去了官職爵位,全家遷徙到了合浦郡監視居住。

權傾一時,因誣告陷害他人而發跡的息夫躬、孫寵、右師譚等人,也會惡貫滿盈,遭到報應。

息夫躬、孫寵至死也不會想到,別人也會如法炮製,同樣用詛咒皇帝的罪名,將他們一夥奸賊,推進法律的羅網裏,讓他們陷入萬劫不複的境地。

真是天道循環,報應不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