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江忠源的巔峰之戰:南昌攻防戰

在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真正算得上太平軍對手的,隻有一個江忠源。在永安,在蓑衣渡,在長沙,江忠源都有機會重創太平軍。好在綠營無能,沒有讓江忠源的陰謀得逞。這令江忠源感到懊惱。不過,在清廷給他加官進爵後,他的憤懣情緒就沒有了。清廷每獎賞他一次,他為清廷效力的心情就急迫一分。長沙之戰後的一年中,他不斷奔波,到處鎮壓農民起義。

太平軍占領江寧後,發起了西征作戰。江西省城南昌成為太平軍的進攻目標。江西巡撫張芾並無軍事才能,他把守住南昌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江忠源以及楚勇身上。

江忠源得知太平軍即將進攻南昌後,率領楚勇三晝夜疾馳四百裏,在太平軍到來的前一天進駐南昌城。負責攻打南昌的太平軍將領賴漢英本來想殺南昌清軍一個措手不及,卻不料半路殺出個江忠源,破壞了他的好事。

張芾把江忠源看作是大救星,將軍隊的指揮權完全交給江忠源,並下令文官知府以下、武官副將以下,必須聽從江忠源的指揮。之前,江忠源從沒有全權指揮過一場戰役。人微言輕是導致他的許多重要謀略落空的重要原因。這一次,他終於掌握了全部指揮權。

在長沙之戰中,羅繞典在太平軍未到之前拒絕燒掉南門外的民房,導致清軍被動。江忠源吸取了羅繞典的教訓,剛到南昌城,就下令焚燒城外的民房、店鋪。一時間,火光衝天,煙霧彌漫數十裏。城外方圓兩裏,頃刻間就成了一片焦土。江忠源的這一策略給太平軍的攻城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在整個南昌攻防戰中,太平軍都因沒有遮蓋物,無法迫近南昌城作戰。這大大增加了太平軍攻城的難度。

江忠源深知不聽指揮是綠營的通病。於是,他把楚勇安排出去,監督其他軍隊。遇到玩忽職守的,怯戰逃跑的,騷擾百姓的,楚勇可將其抓住斬首。江忠源的這一招很管用,南昌城內原本混亂的局麵有了很大的改觀。

太平軍無法迫近南昌城作戰,隻得依托江邊的船隻,在江畔的文孝廟建立據點。當清軍來進攻的時候,他們就依托文孝廟反擊;當清軍退卻的時候,他們就回到船上休整。太平軍憑借這種戰術,以逸待勞,多次擊敗清軍的進攻。

最激烈的戰鬥發生在1853年7月7日。這一天,江忠源以綠營兵在前,他弟弟江忠濟率領的楚勇在後,兵分三路向太平軍發起猛攻。為了鼓舞士氣,他自己親自登上城樓督戰。

江忠源的意圖並不是正麵強攻。事實上,清軍在正麵的進攻雖然聲勢浩大,卻隻是佯攻。江忠源真實的目的是要燒掉停泊在文孝廟附近的太平軍船隻。在主力隊伍兵分三路殺向太平軍的時候,他另派一支隊伍前往文孝廟燒船。

正麵進攻的清軍氣勢洶洶,直逼太平軍營壘。太平軍假裝不能戰,躲在營壘中不出去。清軍以為太平軍怕了他們,驕氣很盛。

這時候,狂風暴雨突然而至。太平軍乘機從營壘中一起殺出,喊聲震動沙場。清軍沒料到太平軍有這一手,稍作抵抗就退回城中。

與此同時,偷襲文孝廟的另一路清軍也遭遇了失敗。這支隊伍平時沒怎麽參戰,不少士兵臨陣慌張,將火彈拋擲到自家隊伍中,燒了自己人,秩序大亂。這樣一來,行動也就失敗了。

清軍無法拿下文孝廟,太平軍無法迫近南昌城作戰,南昌攻防戰因此陷入了焦灼狀態。雙方的較量變成了地道戰術與反地道戰術的交鋒。

江忠源在長期與太平軍作戰的過程中,總結和掌握了一套預防和破壞地道攻城的辦法。這些辦法包括月城法、開壕法、甕聽法等。

所謂月城法,就是加築月城,以防城牆被轟塌後太平軍直接衝入城中。所謂開壕法,就是挖掘壕溝,截斷地道。所謂甕聽法,就是在城根處挖洞放入甕,使人坐其中,通過聲音判斷太平軍在何處挖掘地道,然後采取針對性措施,破壞太平軍的地道。

江忠源的這些辦法行之有效,太平軍挖掘的地道受到很大破壞。另外,江忠源還收買變節分子,獲取地道信息,從而破壞地道。

江忠源的辦法雖多,但也不能做到萬無一失。少數太平軍挖掘的地道最後成功引爆並轟塌城牆,對江忠源的城防體係構成了致命威脅。

最嚴重的一次情況發生在7月28日。這天,太平軍的一處地道成功引爆,將南昌城轟塌六七丈。江忠濟等人急忙派兵勇前去堵塞。這時候,附近的太平軍另一處地道也引爆了,剛剛前去堵塞缺口的清軍兵勇被炸得血肉橫飛。

太平軍抓住這千載難逢的良機,紛紛來到城下,發起了總攻擊。清軍兵勇奮力抵抗。當時,南風很大,爆炸引起的煙霧往城內吹,清軍很難受。太平軍乘勢登上城牆,清軍嚇得不敢抵抗掉頭就跑。

眼看太平軍就要攻入南昌城中,江忠源的楚勇精銳部隊殺了過來,與城上的太平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這時候,風向轉變,太平軍的後繼部隊被煙霧迷住了眼睛,沒能及時趕上。楚勇乘機衝下城牆,對太平軍發起猛攻。

清軍的增援部隊陸續趕來,在兵力上對太平軍形成了絕對優勢。太平軍以寡敵眾,傷亡很大,被迫撤出戰鬥。

在整個南昌攻防戰中,江忠源無時無刻不處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中。除了對付太平軍外,他還得對抗來自內部的分裂勢力。這比對付太平軍更加麻煩。九江鎮總兵馬濟美就是這麽個專搞分裂的家夥,給江忠源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江忠源知道太平軍的厲害,因而始終采取堅壁固守的防禦戰術,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很少主動出擊太平軍。馬濟美對此很不滿。他認為太平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主動出擊幾次就能將他們徹底擊垮。他多次請求江忠源主動出擊,遭到江忠源、張芾的反對,憤憤不平。

7月28日清軍與太平軍大戰一場後,馬濟美覺得這一仗清軍打得窩囊,揚言要報仇雪恨。第二天,他找到江忠源,請求楚勇配合他的軍隊,共同出擊太平軍。江忠源的幕僚怕馬濟美發生不測,建議江忠源派楚勇出擊,但江忠源的答複隻有四個字:堅守勿出。

馬濟美得知江忠源不願出擊後,非常惱怒,騎上一匹快馬,衝入太平軍陣中。他手下的兵勇知道太平軍的厲害,不敢跟隨前往。隻有他的兒子馬丙南一人前往營救。父子倆很快陷入重圍。

激戰片刻,馬濟美被太平軍的長矛刺穿胸部,落馬陣亡。馬丙南也同時被太平軍斬殺。馬濟美的陣亡告訴世人一個簡單的道理:情商比能力更重要,一味蠻幹,隻會害人害己。

擊斬馬濟美是太平軍在南昌攻防戰中取得的重大勝利。清軍這邊,自馬濟美陣亡後,大家普遍認識到了江忠源的正確。從此以後,質疑江忠源的聲音幾乎不存在了。江忠源辦事也就方便了許多。

雖然多次擊敗太平軍的進攻,但形勢對江忠源來說,依舊嚴峻。他不得不四處請求援兵。正因為他的一紙請援書,引出了一支重要的部隊,那就是湘鄉勇。

湘鄉勇也就是湘鄉團練,其主要領導人除了之前已經講到過的李續賓外,還有羅澤南、王錱二人。

羅澤南是湘鄉的意見領袖,弟子很多,影響力很大。湘軍中的許多名將都是羅澤南的弟子,包括李續賓、王錱、李續宜、曾國荃、楊昌濬等人。曆史上有一種說法:中興將相,十九出湖湘;湖湘將帥,十九出湘鄉;湘鄉名將,十九出羅山。羅山就是羅澤南的號,指代的就是羅澤南。所以,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就是:湘軍名將絕大部分都是羅澤南的弟子。培養了一大批人才,這是羅澤南對湘軍集團的第一個大貢獻。

和李續賓一樣,王錱也是羅澤南門下最優秀的弟子之一。不過,王錱的性格與李續賓完全不同。王錱熱情奔放,擅長演講,鼓動聽眾情緒的能力特別強。

王錱喜歡說大話。他七歲的時候,鄉裏有人考中了舉人。王錱的父親問他:“你羨慕嗎?”王錱回答說:“羨慕。但是科舉功名不可強求,得失不足掛懷。我的願望是:造福天下百姓!”同樣的大話,王錱還說過不少,其中有一句很經典:人生一息尚存,即當以天下萬世為念。喜歡說大話,一方麵反映出王錱誌向高遠,但另一方麵也反映出他不夠務實的缺點。

羅澤南、李續賓、王錱等人編練的湘鄉勇,與綠營有很大的區別,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第一,軍紀嚴明。湘鄉勇編練初期,李續賓即請湘鄉知縣出告示曰:如有不遵號令約束,造謠惑眾,**擄掠,泄露軍情,損壞人民房屋、墳墓及身體,犯此者死。如有聚眾賭博,吸食鴉片,遺失器械,喧嘩鬥毆,犯此者杖革。如有點名無故不到,操練不勤,出入不告,吹彈歌唱,爭先恐後,犯此這責罰。這些鐵的紀律得到了認真的執行,所以湘鄉勇以及由湘鄉勇分化出去的各路湘軍部隊,一直是湘軍當中軍紀最嚴明的。

第二,注重思想道德教育。這主要是羅澤南的貢獻。羅澤南未從軍之前就是到處布道的先生,從軍後他就把講堂搬到了軍隊中。每次技藝操練結束之前,羅澤南都要對士兵反複陳說忠君愛國、禮義廉恥等思想。他提出了一個口號,叫作:白天打仗,夜裏講學;上馬殺賊,下馬讀書。正是這種不遺餘力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得湘鄉勇以及由它分化而來的各路湘軍部隊有了自己的靈魂。這是羅澤南對湘軍集團的第二個大貢獻。

第三,兵歸將選,兵為將有。湘鄉勇的組建,從一開始就不自覺地遵循一個原則:兵歸將選,兵為將有。兵歸將選,就是由營官組閣,一朝天子一朝臣。給你幾百人的編製,你願意要誰就要誰。營官自己選擇的哨長和什長,自然都會絕對服從他的命令,把他當成自己的父兄,這就是兵歸將有。

第四,以靜製動的戰略戰術思想。這也是羅澤南的貢獻。羅澤南非常喜歡《大學》中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一句,以及《左傳》中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一句,將其升華為以靜製動的戰略思想。羅澤南日後鎮壓太平軍經常使用的辦法是:開始假裝不能戰,使太平軍懈怠,然後突然殺出。這就是以靜製動的戰術。這是羅澤南對湘軍集團的第三個貢獻。

湘鄉勇的這些特色後來被曾國藩吸收改進,從而有了日後縱橫天下的湘軍。由湘鄉勇分化出來的各路軍隊,是日後湘軍的基礎力量。曾胡係湘軍以及左係湘軍的骨幹力量,都是從湘鄉勇分化出來的。在收複新疆一戰中充當主力的劉錦棠所部湘軍以及在中日甲午戰爭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李光久所部湘軍,都是從湘鄉勇發展而來的。沒有湘鄉勇,就沒有湘軍,這是不爭的事實。

時任湖南巡撫駱秉章、幫辦湖南團練大臣曾國藩準備派出湘鄉勇前往南昌,助江忠源一臂之力。湘鄉勇因此由湘鄉來到了長沙,屯駐在城南書院。由於穿著破爛,湘鄉勇遭到了不少人的恥笑。湖南巡撫駱秉章也覺得湘鄉勇的裝備太寒摻,準備發給他們衣甲。

李續賓反對駱秉章的做法,他說:“敵軍輕裝上陣,不用防護,所以戰鬥力強。湘鄉勇與之爭鬥,也應該穿短衣,踏草鞋,才能致勝。加上防護,士兵容易滋生膽怯心理,反而會打敗仗。”湘軍不用防護,拚命衝鋒的風氣,從李續賓這時候就已經形成了。

當初,江忠源的楚勇去廣西,因穿著破爛,被綠營恥笑。現在,湘鄉勇在長沙又遇到了同樣的事情。看來,以貌取人是世人的通病。楚勇用戰績折服了綠營,而湘鄉勇,也即將用戰績,令那些看不起湘鄉勇的官員們刮目相看。

湘鄉勇來到南昌後不久就遇上了戰鬥。清軍兵分四路進攻太平軍。羅澤南率領湘鄉勇擔任主攻,另外兩路在旁邊協助,還有一路趁機偷襲。

戰鬥打響後,羅澤南奮勇當先,督率湘鄉勇撲向太平軍營壘,喊殺聲震動沙場。湘鄉勇人人激奮,奮力作戰。

就在湘鄉勇即將取勝的時候,太平軍派出一路奇兵迂回襲擊清軍背後,導致清軍陣腳大亂。其他三路清軍先後潰逃,隻剩下湘鄉勇還在孤軍奮戰。在戰鬥中,羅澤南的多名弟子喪生。

羅澤南見已經沒有了取勝的希望,率領湘鄉勇撤出戰場。湘鄉勇出省的第一次戰鬥以失敗告終。雖然如此,他們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與眾不同的風貌,還是令人眼前一亮。曾國藩在得知湘鄉勇的戰鬥情況後,即料定湘鄉勇日後必能成功。

清軍增援南昌的隊伍陸續到來,使太平軍意識到,他們已經不可能攻克南昌。於是,他們選擇了退兵。南昌攻防戰以清軍的勝利告終。

在南昌攻防戰之前,太平軍縱橫長江兩岸,沒有人能阻擋他們。這次,江忠源讓他們碰了一個大釘子。作為南昌獲勝的最關鍵人物,江忠源在清廷眼中的地位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他的威望也達到了一生中的最高峰。

俗話說,盛極必衰。就在南昌攻防戰結束後不久,發生了一件看似很小但後來卻改變了江忠源命運的事情。

事情出在江忠源的弟弟江忠濟身上。江忠濟英勇善戰,對江忠源的幫助很大。但這個人有個很大的缺點,就是貪財。

南昌攻防戰結束後,江西省犒賞楚勇兩萬兩銀子,江忠濟將這筆銀子全部收入私囊,不分給士兵們。士兵們得知這件事後,憤憤不平,圖謀殺掉江忠濟。江忠源得知後,趕緊將江忠濟打發回新寧,以撫慰楚勇。可是,經過這一番事變後,楚勇對江忠源失去了信心。他們希望劉長佑接替江忠源出任楚勇領袖。

江忠源得知士兵們的想法後,命劉長佑豎立“劉”字旗,讓願意跟隨劉長佑的楚勇站到“劉”字旗下。劉長佑一向尊重江忠源,他不想搞分裂,但形勢的發展已經不容他推辭了。就這樣,劉長佑自立一軍。楚勇一分為二,從此走向衰落。

江忠源之所以能夠在蓑衣渡、長沙、南昌等戰鬥中取得不錯的戰績,靠的是劉長佑、江忠濟。劉長佑擅長管理,江忠濟勇猛善戰,是江忠源的左膀右臂。現在江忠濟被迫回家,劉長佑因士兵的推戴另立門戶,江忠源身邊的能人越來越少了。這為他日後的悲劇命運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