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峰口的大刀隊

珍珠港事件之前,中國獨立抗戰四年。第一年,處於防禦階段;從第二年到第四年,處於相持階段。在相持階段的三年裏,中國軍隊取得了隨棗會戰、百團大戰和上高會戰的勝利。和防禦階段的勝利比起來,相持階段的每場勝利都是戰略性的,具有極高的含金量。不但收複失地,挫敗日軍,而且影響深遠,意義重大。

隨棗會戰,表現最傑出的,是張自忠將軍;百團大戰,是八路軍取得的輝煌戰果;上高會戰,是國共兩黨密切合作的成果。

張自忠將軍的經曆很悲壯。

他在長城喜峰口戰役中,率領29軍38師與日軍激戰;29軍撤離平津後,他輕信日軍謊言,留下禍根;日軍占領北平後,他易裝潛逃,此後被罵為漢奸;他來到濟南,想投奔“逃跑將軍”韓複榘參加抗戰,他站在門外,聽見客廳裏的韓複榘說:“快滾!”他含淚離去,韓複榘後來因為一槍不發丟掉濟南而被蔣介石槍斃;他趁夜色回到家中,安排後事,給了女兒和堂侄女每人一點錢,說這是她們的嫁妝,然後穿著長袍戴著禮帽悄悄離開,這是他見到孩子們的最後一麵;他來到南京,投奔李宗仁,滿臉愧色,低頭不語,李宗仁、馮玉祥,還有29軍軍長宋哲元在蔣介石麵前力保張自忠,蔣介石讓他戴罪立功,擔任由38師擴充而成的59軍軍長。

張自忠回到了59軍,他對將士們說:“我回來就是為了死。”台兒莊戰役中,臨沂危急,李宗仁電令張自忠解圍。時,臨沂城中被日軍所困的是第三軍團軍團長龐炳勳,九年前的中原大戰時,同為馮玉祥西北軍的張自忠和龐炳勳與中央軍作戰,龐炳勳叛馮投蔣,夜晚偷襲張自忠,讓張自忠差點喪命,張自忠發誓:“此生不與此等不義不仁的小人共事。”然而,此時,張自忠放下了個人恩怨,義無反顧奔襲臨沂,解救龐炳勳,他在給前線的電報中說:“戰而死,雖死猶生;不戰而生,雖生猶死。”此役,59軍殲滅日軍5000餘人,救出龐炳勳。

那些歲月裏,他說得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死”,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我死則國生,我生則國死”。從離開北平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著戰死沙場;從離開女兒和侄女們的那一刻起,他就想著不再回來;他要用死亡來洗刷漢奸罪名。

59軍警衛營士兵曹廷明直到現在都能記得張自忠將軍的形象,他衣著簡樸,光頭大個,威風凜凜,每逢戰況危急的時候,他就帶著警衛營衝在最前麵,戰局為之逆轉。他後來升任33集團軍司令。

老兵阮明剛說,當年33集團軍很多將領和張自忠身邊的人,哭勸張自忠將軍打仗不能身先士卒,不能衝在最前麵,要以自己的生命為重。張自忠說,日本敢於欺負我們中國,就是覺得中國人怕死,如果我們不怕死,日本人敢這麽猖狂嗎?我死了,總司令還有人當,還有人率領你們抗戰,怕什麽?張自忠在和第二集團軍司令孫連仲談話中也說過,自己要等待時機,舍身成仁,給全軍樹立一個榜樣。

舍身成仁的時機很快就來臨了。1940年5月,棗宜會戰開始。

會戰開始後的第六天,張自忠不聽眾將勸阻,安排好了各部隊攻防部署後,又把軍中諸事托付給自己的代理人馮治安將軍,然後去戰況最激烈的襄河東岸阻擊日軍。張自忠將軍一向生活簡樸,著布衣布鞋,不戴帽子,而那次渡河作戰,他穿上了呢子將軍服,戴上了大簷帽,大家都明白將軍這次是要與日軍同歸於盡的。

張自忠將軍率領2000名戰士馳援河東,當時,河東的三個師各自為戰,傷亡慘重,張自忠來到後,士氣大振,同仇敵愾,給予日軍極大殺傷。日軍發現33集團軍是一支勁敵,便從參加會戰的四個師團中,抽出兩個師團攻擊河東的國軍,張自忠將軍陷入四麵圍困中,犧牲在日軍的刺刀下。

日軍感歎於張自忠將軍的忠烈,將他掩埋在方家集的一座山上,砍木為碑,上書:“支那大將張自忠之墓”。

老兵郭榮昌和阮明剛說,38師師長黃維剛聞知張將軍英勇捐軀,悲痛欲絕,親自帶領數百人的便衣隊夜襲方家集,郭榮昌和阮明剛都在其列。他們找到了張自忠將軍的墳塋,開棺取出遺體,運往重慶。而第二天,日軍也接到了要將將軍遺體運往漢口的命令。而當時的漢口,已成為淪陷區。

張自忠將軍遺體運至第33集團軍司令部所在的湖北宜城,全軍官兵跪迎痛哭;將軍的遺體沿著長江運至重慶時,蔣介石率領軍政要員集聚碼頭迎靈,蔣介石撫棺大哭。

張自忠將軍,是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犧牲的最高將領。

阮明剛說,張自忠將軍殉國後,第33集團軍官兵在《士兵手冊》中寫道:“是誰殺死了總司令?此仇不報不是人!”

殺死張自忠將軍的是日軍39師團。

一周後,日軍39師團偷渡白河,第33集團軍英勇抗擊,擊斃了39師團233聯隊聯隊長神崎哲次郎大佐,日軍39師團不得不退回白河。

四年後,33集團軍擊斃了當年率部主攻張自忠將軍指揮部的日軍原231聯隊長、時任第62旅團長的橫山武彥少將。

君子報仇,四年不晚。張自忠將軍的軍隊終於報了一箭之仇。

張自忠將軍似乎天生就是軍人,可是當兵的時候已經25歲了,早就過了從軍的年齡。他是軟磨硬泡才進入了馮玉祥的西北軍,可是一進入軍隊就顯出了極為出眾的軍事才華,很快就被任命為連長。當時,全連126人,他訓練有方,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訓練方式,這126名士兵中,後來成為軍長、師長的就有十個,而旅長、團長一級的就更多了。一個連隊裏居然走出這麽多的將官,實在讓人歎為觀止。

張自忠將軍最敬佩的曆史人物是關羽和嶽飛。由於張自忠將軍作戰勇敢,屢挫強敵,當時人們送他“活關公”的美譽。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勇猛過人,斬顏良,誅文醜,名震華夏;過五關,斬六將,所向披靡;斬龐德,擒於禁,水淹七軍;關羽義字當先,千裏走單騎,下邳約三章,隻為桃園三結義。張自忠長城血戰,二戰臨沂,蕭縣阻擊,武漢鏖戰,襄西大捷,他的勇猛不輸於關羽。大敵當前,舍棄個人恩怨,共赴國難;忍辱負重,含羞忍垢,為國隻求一死,他的忠義更超過關羽。關雲長之忠,隻為了劉備;而張自忠之忠,為了國家民族。

關羽敗走麥城,麥城在今湖北當陽;張自忠殞身南瓜店,南瓜店在今湖北宜城,兩地相距100多公裏。

張自忠將軍第一次對日作戰是在喜峰口戰役中。

喜峰口戰役的主力是29軍。29軍軍長是宋哲元,副軍長秦德純;29軍下轄三個師,37師師長馮治安,38師師長張自忠,暫編第2師師長劉汝明;37師下轄兩個旅,38師下轄兩個旅,暫編第2師僅有一個旅。後來讓日軍聞風喪膽的趙登禹將軍,當時在37師當旅長;後來任共和國水利部和農業部副部長的何基灃將軍為趙登禹的副手,任副旅長;在張自忠將軍犧牲後,率領便衣敢死隊搶回張將軍遺骸的黃維剛將軍,當時在38師當旅長。而後來在抗戰時期為人們熟知的董升堂、王長海、李九思、曹國佐等一大批人,這時候都還是營團一級的軍官。

喜峰口戰役後,宋哲元、秦德純、馮治安、張自忠、劉汝明、趙登禹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喜峰口戰役也是載入中國曆史課本的一場戰役,因為這場戰役,中國人用傳統的大刀和血性,戰勝了日本的精良武器和武士道。

29軍屬於國軍裏的雜牌軍。

此時,29軍是西北軍僅剩的一點血脈。中原會戰後,中央軍獲勝,閻錫山退人山西,而馮玉祥所部的30萬西北軍僅剩下兩萬人,在閻錫山治下,暫居一隅。西北軍殘部先被改編為東北邊防軍第3軍,後又改編為第29軍,軍長為西北軍的宋哲元。

一年後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占東北。駐紮晉北的29軍做好準備,他們知道早晚和日軍必有一戰。

西北軍屬於雜牌軍,而西北軍的領袖馮玉祥又遭排斥,長期在國外,遠離權力中心,而原西北軍的高級將領比如韓複榘、石友三、孫連仲等都在中原大戰的時候投奔了蔣介石,所以屬於西北軍的29軍備受冷落,武器裝備極為落後。不但糧餉不足,缺乏重武器,彈藥缺乏,就連樣式陳舊的步槍也數量不足,而且這些步槍連一把刺刀都配不上。

當時,29軍駐紮在山西,山西自古出產鋼鐵,民間鐵匠眾多。29軍將領征集民間鐵匠,為士兵們鑄造大刀。

中國民間製造的大刀是用一整塊鋼鐵捶打而成,異常堅硬,刀背很厚,看起來就顯得沉重,手柄較長,可以單手揮舞,也可以雙手持握,刀尖傾斜,十分利於劈殺,刀柄末端有一個圓環,上麵綁纏著紅色綢布,揮舞起來獵獵作響。我在小時候曾經見到過一把這樣的大刀,重量大概在四斤左右。爺爺說這把大刀當初是為了自衛的,村中每家每戶都有一把。29軍的士兵們,由民間鐵匠們打造的,也是這樣的大刀。

再反觀日本刀,日本刀刀身修長狹窄,非常鋒利,選用精鋼製作,每一道工序都極為講究,所以顯得很美觀,就像工藝品一樣。在日本,也隻有鑄劍師才能鍛造日本刀,不像在中國,尋常鐵匠就能打一把中國刀。

然而,精雕細鑿的日本刀與粗糲拙樸的中國刀比拚,卻總是難以占到上風。為什麽?因為中國刀是實戰的產物,不是觀賞的工藝品。中國刀無論鋼質、刀身長度、工藝以及外形的美觀都比不上日本刀,但是中國刀的寬厚和重量彌補了種種不足。中國刀刀身很寬,日本刀難以削斷;中國刀很重,它的重量彌補了鋒利的不足,足以砍斷窄窄的日本刀。

這就像,在健身房裏訓練出來的拳手,打不過在農田裏摸爬滾打、皮堅肉厚的鄉村拳師,超市貨架上的袋裝食品,沒有鄉村農家野菜的營養豐富。

29軍每人都裝備了一把大刀。

29軍將士的個頭基本都很高,趙登禹身高190厘米,揮舞起大刀來,幾十個人也不敢近身。張自忠身高180厘米,體形魁梧,孔武有力。29軍人人都會使大刀,而這些將領們更是刀術高手,他們個子高,力氣足,勢大力沉,小個子的日本人怎麽會是對手。

據說,死在趙登禹刀下的日本人足有上百。

29軍中常年有一批武術教官教授刀術,最著名的是河北鏢師李堯臣。李堯臣為29軍編了一套“無極刀法”,此種刀法簡單易學,實戰性強,深受歡迎。

那時候的中國軍隊普遍很窮,裝備很差,為了彌補彈藥的不足,都配備了大刀。參加過衡陽保衛戰和桂林保衛戰的桂軍老兵駱首瞻說,他們連有一個士兵,每次人家休息,他總在磨刀,刀磨得非常快,把十隻布鞋的鞋底摞放在一起,一刀下去,全部砍為兩截,這麽鋒利的刀,砍在日本人身上,日本人怎麽受得了?在一次戰鬥中,這個士兵獨自與五名日本兵纏鬥,四個日本兵的腦袋都搬了家,第五個嚇哭了,槍一扔,跪在地上求饒。

我的外公是老八路,他也說過,和日本人格鬥,大刀是最好的武器,一格一擋,大刀就奔向了日本人的身子,日本人想防都防不住。大刀使好了,幾個日本人都不是對手。

然而,能把這樣一把沉重的大刀揮舞起來,需要較好的身體素質。29軍都是北方人,身材普遍高大,身體結實,而且這些人都是從連年戰爭中走出來的老兵。29軍激戰日軍的喜峰口邊,有一個惠民村,村民說,當年29軍來到喜峰口的時候,每天早晨都在操練,幾百人幾千人在曠野一起練大刀,刀片揮舞,像下了一地雪花。29軍戰士都力氣很大,他們休息的時候,比賽看誰能搬起打麥場的碌碡;29軍士兵也身手矯健,他們抓著房簷下的椽頭,一縱身,就上了房頂。

日軍一來到華北,就遇到了精通武術的29軍,隻能說日本鬼子運氣太差。

當時的日本關東軍已經裝備了飛機、坦克,而29軍隻能裝備大刀。

為了用我所長,攻敵所短,29軍隻能采用奇襲和夜襲。

河北省遷西縣溧陽鎮喜峰口惠民村的老年人說,每一座陣地,都是白天日本人攻進來,夜晚中國人趕出去。日本人還在睡覺,槍都架在院子裏,中國人就攻進來,很多日本人還是光溜溜的,就被砍死了。日本人的屍首堆得像山一樣,這一堆,那一堆,架著火燒,濃煙滾滾的。

惠民村老人說的,這就是當年名震中外的喜峰口戰役。

喜峰口戰役,29軍大刀隊天下聞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1933年日軍占領東北三省後,又分兵攻占東北第四省熱河省。民國時期的東北共分四省,熱河省包括現在的河北承德、內蒙古赤峰、遼寧的朝陽、阜新地區。守衛熱河的是湯玉麟所部。

日軍攻打熱河,湯玉麟的軍隊不放一槍,向南逃跑;29軍人躍馬歡,向北迎擊。當29軍的先頭部隊快要趕到惠民村的時候,與湯部的逃跑部隊相遇,湯部還嘲笑西北軍說:“你們29軍行啊,愛出風頭,有本事你們就上去啊。”

惠民村的老人們說,西北軍在進,湯部在退,各占著道路兩邊。湯部裝備好,槍炮好,穿得好,還有馬拉的大炮;西北軍都是步槍,每人後麵背著一把大刀,穿的是土黃色棉衣,有的士兵衣服還露著棉絮,但是看起來精神飽滿。湯部一個個嬉皮笑臉,西北軍一言不發,低著頭隻顧疾走。

3月9日,日軍兩個旅團占領了喜峰口,宋哲元命令距離喜峰口最近的29軍37師一個團奪回前沿陣地。這個團的團長名叫王長海。當時,王長海團駐紮在河北遵化,距離喜峰口還有1〇〇多裏。王長海命令全團全體跑步前進,趕到喜峰口的時候,已經到了夜晚。

王長海決定趁著夜晚,突擊日軍。特務營營長王寶良對戰士們說:“弟兄們,快跟我來,殺賊雪恥,正在此時!”他身背大刀,身先士卒,走入了夜色;連長一看,營長走了,也身背大刀,走入夜色;戰士們看到營長連長都走了,趕快跟了上去。夜半時分,他們悄無聲息地攀上喜峰口東北高地,然後從背部抽出大刀,對日軍展開了縱情殺戮。

激戰到黎明,特務營奪回了喜峰口東北髙地,而營長王寶良壯烈殉國。

老兵們說,29軍作風頑強,訓練有素,訓練內容就有一項是潛行,走路要求高抬輕放,不能發出聲音,偷偷接近目標,突然發起攻擊。

29軍是當年抗日軍隊中最富有武林傳奇色彩的一支隊伍,也是最富有俠義色彩的一支隊伍。

天亮後,29軍的後援部隊陸續趕到了喜峰口,37師的馮治安、趙登禹都來了,因為馬匹奇缺,趙登禹是騎著胳駝趕來的。

天亮後,日軍在飛機、大炮和坦克的立體攻勢下,又奪回了陣地。

夜晚,29軍決定再次發動夜襲,用大刀將日軍砍出去,大刀隊由趙登禹帶領。

大刀隊中有一個班長名叫侯萬山。在出發前,侯萬山說希望自己死後,兩個孩子能夠得到撫恤。趙登禹說,我們29軍生死與共,有我的就有你的。這晚突襲中,侯萬山手中的大刀砍下了七名鬼子的腦袋,刀刃都卷了起來。黎明時分,激戰了一晚的大刀隊饑腸轆轆,炊事兵送來了一大包大餅,背在背上,搖搖晃晃地爬上了陣地,被日軍機槍手發現。侯萬山撲倒了炊事兵。炊事兵得救了,而自己卻犧牲了。

侯萬山的兩個兒子後來被29軍軍長宋哲元收養。

惠民村的老人說,那天晚上,喊殺聲響了一夜,天亮的時候,500人的隊伍,隻下來了20多個人。

趙登禹這天晚上砍死了幾十名鬼子,他的左腳也負傷了。

日軍占領了喜峰口的第三天,37師全部趕來增援。現在,雙方對陣形勢,日軍是第14混成旅團,中國軍隊是29軍37師。混成旅團是日軍在九一八事件後特有的一種軍隊編製方式。事變前,日軍僅有17個常設師團,每個師團下設兩個旅團。而事變後,因為需要向中國境內大量派兵,日本就將每個步兵旅團擴編,增設炮兵、騎兵、工兵、坦克兵等兵種,可以獨立作戰,

這就是獨立混成旅團。這些獨立混成旅團,很多以後又擴充為師團。日本本來想僅僅用三個月就能夠滅亡中國,沒想到居然打了那麽多年。

3月11日夜晚,29軍37師兵分兩路,

一路由趙登禹旅長率領,一路由佟澤光旅長率領,又開始偷襲日軍。29軍沒有重型武器,沒有飛機、大炮,沒有充足的彈藥,他們隻能選擇奇襲,他們隻能用這種最悲壯的方式來贏取勝利。

趙登禹這一路摸進了日軍的騎兵大隊,這支騎兵大隊剛剛來到喜峰口增援,他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強悍異常的29軍大刀隊趁著夜色摸進了他們的兵營裏。

惠民村的張旺魁說,日本鬼子的騎兵驕傲得很,他們可能完全沒有把穿得破破爛爛的29軍放在眼裏,他們連站崗放哨的都沒有,馬拴在馬圈裏,槍架在院子裏,人都脫得光溜溜地躺在炕上睡覺,馬刀掛在牆上,一排排,很整齊,房子裏還生著爐火哩。29軍一直摸到了日本鬼子的跟前,日本鬼子還沒有一個發覺的。29軍沒有客氣,一刀一個,一刀一個,日本鬼子的腦袋全被砍下來了。天亮後,日本人的營房裏沒動靜,村子裏幾個膽子大的就去看,看到日本鬼子的腦袋像西瓜一樣滾了一地,身子光溜溜地擺了一炕,地上是一層血,都是日本鬼子的血,黏稠黏稠的,人踩上去,鞋底都被粘住了。

這一夜,200名日本騎兵全被殺頭,一個不留。

騎兵大隊,駐紮在日軍後方。

另一隊也戰果輝煌。

張旺魁說,這一隊也順風順水,沒有碰上崗哨,直接就摸到了日本人的指揮部裏。日軍指揮部在一座寺廟裏,寺廟裏住著20個日本鬼子,都是軍官,29軍殺死了這些軍官後,還從裏麵繳獲了很多資料和地圖。從寺廟裏出來,29軍又分開幾路,摸進了日本鬼子的兵營,也把他們全部殺死了。這一晚上沒有聽到槍聲,日本鬼子都是被從脖子處砍下了腦袋,他們做夢也不知道怎麽死的。

張旺魁還說,這一隊日本鬼子是炮兵,兵營外就是十幾座大炮,炮口都朝著一個方向。大炮太重了,29軍帶不走,就把炮彈堆放在大炮下,再把柴火放在炮彈上,點燃了。火焰一起來,29軍就興高采烈地跑遠了。大火燒了不到一袋煙的工夫,就是震天動地的一陣響,大炮都被炸了,炮管子飛到了半天裏。

日軍第14混成旅團的騎兵大隊和炮兵大隊,一夜之間就被29軍消滅殆盡,而且是用日本鬼子最恐懼的死亡方式:砍頭。

日軍認為,被砍了頭,就永遠進不了靖國神社,永遠要做孤魂野鬼。

當時,日軍為什麽在炮兵駐地和騎兵駐地都沒有設置崗哨?有兩個原因,其一,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軍從來沒有遇到過大規模的抵抗,所以驕傲輕敵,認為中國軍隊不敢主動出擊。在喜峰口,他們沒有想到,這支衣著破爛的軍隊,居然不按照常規出牌,不和他們在戰場上拚馬刀,居然玩陰的,趁他們睡覺的時候剁下了他們的頭顱。其二,在排兵布陣時,最前方是步兵,步兵後麵才是騎兵和炮兵,日軍的騎兵和炮兵沒有想到,29軍居然趁著夜色迂回偷襲,繞過步兵,直接攻擊後方的炮兵和騎兵。

天亮後,日軍炮彈的爆炸聲驚醒了在前方悠然酣睡的步兵,他們看到後方火起,才明白屁股上被29軍捅了一刀,他們狼狽不堪地蹬褲子穿襖,扛著三八大蓋向後方增援,沒想到半路上又遇到了29軍的埋伏,他們在槍林彈雨中倉皇逃竄,在硝煙彌漫中哭爹喊娘,在刀光劍影中狼奔豕突,在崎嶇道路上哀怨悲傷。張旺魁說,逃回營地的,隻有一小半,一大半都被打死了。

這一役,29軍用大刀片殺死日軍近千名,僅僅軍官就有63名,最高的官職是炮兵大佐。

後來,日軍將陣地後退30裏。

日軍極為害怕29軍的大刀,為了保護自己,日軍連夜趕製了幾千個鐵護脖,戴在脖子上,他們吃飯的時候戴著,上廁所的時候戴著,甚至連睡覺的時候也戴著,騎兵大隊和炮兵大隊在睡覺的時候被29軍砍下了脖子,這個丟人的事件流傳深遠,深入人心,連大本營都知道了。大本營把鐵護脖的先進經驗交流給了所有在華北的日軍。所有日軍都須臾不離鐵護脖,鐵護脖就是他們的護身符,鐵護脖對他們來說,比親娘還親。

但是,這次,29軍不削他們的脖子了,改為劈他們的腦袋。老人們說,29軍都是大個子,比日本人高一個頭,掄起大刀,從上往下劈,把日本人劈為兩半。

日軍戰報中說,此役喪盡“皇軍的名譽”,是皇軍進入支那以來,“前所未有的恥辱”。

當年的日本報紙還評論說:“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名譽盡喪於喜峰口外,而遭受60年來未有之侮辱。”

而中國的報紙則評論說:“大刀大刀,雪舞風飄。殺敵頭顱,壯我英豪!”

12日開始,日軍增兵,29軍亦增兵,戰況更為激烈。

惠民村的周誌強老人說,29軍一個個都是好身手,他站在山上,親眼見到過雙方拚殺,三個鬼子拿著刺刀圍攻一個大個子中國戰士,這個中國戰士手持大刀,一擋,再一轉身,鬼子的刺刀就刺空了,中國戰士一扭腰,一掄胳膊,一個鬼子的腦袋就滾下來了,順著山坡骨碌碌滾出了好遠。另一個鬼子的刺刀刺來,中國戰士一矮身,大刀就奔向了鬼子的雙腿,把一條腿齊茬砍斷,你看這刀快不快?也就是一眨眼工夫,兩個鬼子都報銷了,第三個鬼子嚇破了膽,轉身就跑,但是鬼子腿短,跑不快,大個子中國士兵腿長,幾步就攆上了,把這個鬼子從右肩到胯骨,斜劈成兩半,你看看這29軍厲害不厲害?

周誌強說,29軍個個都會武術,會武術的打不會武術的,七八個都不是對手。29軍打鬼子的時候,那一年他才11歲,在山坡上放羊,那麵山叫做老婆山。羊在山坡上吃草,他_著眼睛打了個瞌睡,睜開眼睛一看,嚇了一跳,29軍的幾千人從他眼前££去了,腳步很輕,大氣也不喘,每個人背上都別著大刀,山風吹過來,大刀上的紅綢子呼啦啦飄。這老婆山村裏人也翻,可是走到半山腰總要歇息一會兒,才有力氣繼續翻山,這29軍都是鐵打的,翻個山連在乎都不在乎。

周誌強所說的事情,應該發生在3月14日以後。因為從12日到14曰這三天,喜峰口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激戰,武器占據了絕對優勢的日軍,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不得不從喜峰口撤離,轉而攻向羅文峪。

《大公報》記者對29軍有這樣的記載:

雖遭受敵人之強烈炮火,亦不稍退。……吾軍用手榴彈投擲較遠之敵人,較近者則揮大刀砍殺,殺聲震天,血光滿地。

29軍217團有一個戰士,外號叫老毛子,甘肅人,力大無窮。部隊在攻擊日軍一個陣地時,受到日軍機槍阻擊。日軍在土牆上挖了一個洞,機槍從洞口伸出,一見到中國軍人就掃射。老毛子匍匐到了機槍下,突然躍身而起,抓住滾燙的槍管向外拉,手掌上的肉皮都被燙破了。牆後麵的曰軍看到有人搶機槍,也奮力向內爭奪。老毛子大喊一聲,雙腳蹬著牆壁,把土牆蹬塌了,把日軍機槍手埋在了牆下,也把機槍搶到了手中。

在當時的傳說中,29軍每個人都威風凜凜,像故事中的傳奇英雄一樣。220團有一個戰士,人們已經忘記了他的姓名,隻知道是陝西人。日軍坦克衝來的時候,他胸前掛滿了手榴彈,趴在地上假裝犧牲了。坦克來到了跟前,他突然躍身而起,鑽到了坦克的下麵,拉響了手榴彈。這名戰士壯烈殉國,日軍的坦克也被迫停下來了。

抗戰老兵黎寧說,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的武器一直很差,麵對日軍的坦克沒有絲毫辦法,就隻能用血肉之軀去炸毀鋼鐵機器。

日軍對29軍害怕到了骨頭裏,他們駐紮的時候,不但戴著鐵護脖,而且在營房四周都駐紮了崗哨,不但駐紮了崗哨,還裝上了鐵絲網;不但裝上了鐵絲網,還通了電;不但通了電,鐵絲網上還掛了很多銅鈴。即使這樣,日軍還感到不安全,他們夜晚睡覺的時候都不敢脫衣服。

29軍的大刀片,29軍的夜襲,讓日軍成為了驚弓之鳥。

由於29軍一見日軍就痛下殺手,戰爭進行到現在,還沒有抓到一個活口,宋哲元就告訴29軍戰士說:誰能抓到一個活的,就獎勵100元。戰士們私下裏笑著說:100元錢,哪裏有一刀痛快?所以,戰士們一上戰場,一見到日軍,還是一刀劈為兩截。宋哲元責問各團團長,仗打了這麽久,怎麽會抓不到一個俘虜?團長們笑著說:戰士們一上戰場就隻圖殺個痛快,忘了軍長的話。

當時,不論是前方後方,都是踴躍抗戰的景象。

《遵化黨史資料》記載:

宋哲元把29軍指揮部設在省立五中,衛生所設在城隍廟中。五中的男生負責給陣地上運送憚藥,女生負責救護傷員。城內的商家店鋪紛紛慷慨解囊,前線需要什麽就捐獻什麽;各醫院、藥店更是無償提供藥品、紗布和醫生。成馱子的烙餅,成大缸的燉肉,整籮筐的煮雞蛋等,源源不斷地送上前線。中共黨員國西亮按照遵化縣委的指示,到暫編第二師劉汝明部出任武術教師,每天往來於各軍營中,傳授實用刀術。3月16日,第228團在羅文峪至山楂峪十多裏長的長城陣地殲敵300多人,仍未攻下敵陣。劉汝明決定以我之長,攻敵之短,夜裏派三個連的大刀兵摸進敵營地,一氣砍死日軍200多人後凱旋而歸,一時震動中外。雄壯豪邁的《大刀進行曲》很快在軍營內外唱響。3月18日,29軍乘勝進攻,在羅文峪山口殲500多人,把日軍逼退十餘裏。

228團,隸屬於38師,38師師長為張自忠將軍。劉汝明,為29軍暫2師師長。

日軍在29軍麵前屢屢受挫,白天用飛機、坦克搶占的陣地,夜晚總是被29軍用大刀片奪回去。日本關東軍司令武藤信義聞聽喜峰口和羅文峪戰況,大為驚訝,親自來到承德指揮。

武藤信義參加過中日甲午戰爭、日俄戰爭和抗日戰爭,是從下層軍官一步步升上來的,最後官至關東軍司令,在他擔任關東軍司令的時候,後來中國盡人皆知的岡村寧次是他的參謀副官。長城抗戰剛剛結束的1933年7月,武藤信義就升為陸軍元帥,他的職位甚至比日軍口中的“軍神”乃木希典還要高。

在長城抗戰之前,武藤信義依靠以第2師團為主力的關東軍,占領東三省。第2師團,代號“勇”。20年前,在日俄旅順戰役中,第2師團攻打俄軍守衛的弓長嶺,當時彈盡糧絕,乃木希典向大本營請求火炮支援,大本營回答:“炮彈沒有,骨灰盒管夠。”乃木希典隻好帶著兩萬把刺刀向弓長嶺發起自殺式攻擊。經過三天激戰,俄軍退卻,而第2師團死亡1.7萬人,此後,第2師團被天皇賜以“勇”的代號。旅順戰役中,乃木希典的兩個兒子勝典、保典也先後死亡。日軍要掩埋他這兩個兒子時,乃木希典說:“等到我死了,再一起埋葬。”乃木希典最後也是死在中國,他剛剛被任命為陸軍元帥後,就得黃疸死了,參謀副官岡村寧次把他的屍體護送回了東京,父子三人終於能夠在陰間見麵了。

第2師團是日軍最富盛名的一個師團,它的師團長分別是:乃木希典、梅津美治郎、岡村寧次、吉本貞一……每個人都在日本戰史上寫下了重重的一筆。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第2師團的噩運就接踵而至,勢不可當。在瓜島戰役中,第2師團被美軍圍困,幾近全軍覆滅。後來,日軍艦艇來到瓜島接應第2師團時,第2師團的殘兵敗將連走出叢林走向艦艇的力氣也沒有,他們互相攙扶著,搖搖晃晃,眼看著艦艇就在蔚藍的大海與金黃的沙灘間,可就是無法走近艦艇。後來,有一部分終於走到了艦艇邊,可是連攀緣舷梯的力氣也沒有,最後一頭栽倒在海水中。據戰後的日本老兵回憶,瓜島的沙灘上,舉目望去,到處是第2師團橫七豎八倒斃的骨瘦如柴的屍體。

僅有的幾百名第2師團士兵乘著艦艇回到了他們的故鄉仙台,第2師團又名仙台師團,在故鄉擴充完備後,又返回了太平洋戰場,進駐緬南。當時,中國駐印軍正在緬北連戰連捷,日軍第18師團被打得失去了抵抗能力,日本大本營派第2師團營救第18師團。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中國駐印軍,早就不是兩年前在野人山覓路突圍的那支軍隊,而是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第18師團不但沒有被救出,第2師團也被拉進了死亡的泥沼。幾場戰鬥過後,第2師團最精銳的第4聯隊,3800人走進了緬北叢林,僅僅有70個人滿身傷痕地爬出來。

此後,第2師團離開了中國駐印軍縱橫馳騁的緬甸戰場,去往越南休整,幸運地一直等到了日本投降。

武藤信義來到長城抗戰戰場的時候,沒有帶第2師團。此時,在東北取得一連串勝利的第2師團,回到日本,享受天皇的召見。武藤信義曾經感歎,如果有第2師團,長城戰場的形勢完全就不是這樣。

然而,即使第2師團來了,也不一定是29軍的對手。

進攻長城的是日軍第6師團和第8師團。而堅守長城的,除了29軍,還有中央軍第2師、第25師和東北軍王以哲一個師。中央軍第2師師長黃傑,第25師師長關麟征。黃傑,以後還參加過遠征軍滇西反攻;關麟征,出生在陝西戶縣,人稱陝西冷娃,此時是25師師長,杜聿明、張耀明、鄭洞國此時都在他手下供職。25師是母雞中的戰鬥機,它孵化出了一大批抗日將領。

羅文峪激戰三日,雙方均死傷慘重,每日死亡人數均在2000人以上。

在喜峰口,在羅文峪,在古北口,在山楂峪,在長城熱河境內的每一處垛口,在垛口下的每一座村莊,中日雙方的軍隊都在晝夜激戰,死屍堆積,幾乎與長城垛口相齊。

連日激戰,雙方的體力消耗都達到了極限。3月19日夜晚,百名日軍穿著便衣,效仿29軍進行夜襲山楂峪一線陣地的一個連隊,遭到迎頭痛擊。諸葛亮說,曹操常常斷人糧草,自己的糧草豈能不派重兵把守?29軍常常夜襲,自己的陣地怎能讓對手乘虛而人?日本人沒有仔細研究《三國演義》。

然而,因為太過勞累,戰士們看著日軍逃離了,也沒有力氣追趕。而日軍經此打擊後,以後再也不敢夜襲了。

夜襲是29軍大刀隊的專利,別人豈能複製?

長城抗戰留下了很多傳奇。

遵化城裏上了年紀的老人們說,當時29軍每個師都有一支大刀敢死隊,每支500人。大刀敢死隊把日軍嚇破了膽。有的日軍一看到大刀舉起來,就撲騰一聲跪下去,嘴裏連聲叫著“爸爸,爸爸”。等於是讓29軍饒了他。29軍不饒,還是一刀剁了鬼子的頭。還有的日軍跪在地上,嚇得眼睛一閉,嘴裏咕嚕不斷,翻譯成中國話就是:“我不想打仗,我不想打仗。”也有的說:“我是朝鮮人,不是日本人,饒命饒命。”

日本在侵略中國前,已經占據了朝鮮,日軍就從朝鮮征兵來侵略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中國軍隊的大刀名揚海外,美國大兵看到大刀對日軍極強的威懾力,也在一些軍隊中裝備這種殺傷力極強的武器。在太平洋的硫磺島戰役中,六萬美軍中的一部分裝備了大刀,而美式大刀完全就是中國大刀的翻版。據說,後來美軍感到大刀劈殺日本人太過凶悍,而且還需要中國式的武術技巧,而不再在軍中裝備大刀。

29軍如此凶悍,得之於他們平時嚴酷的訓練。38師被當時的人們稱為模範師,38師的訓練方式也推廣到了29軍。

張自忠長於練兵。

29軍38師一直駐紮在北方,有時還駐紮在塞外,夏季酷熱難耐,冬季滴水成冰。隻要沒有戰事,38師每天急行軍幾十裏。冬天,在最寒冷的午夜,38師每個人要在規定的最短的時間裏,鑿開堅硬的鐵板一樣的凍土,挖掘出可以屈伸作戰的散兵坑;夏天,在最炎熱的午後,38師每個人都要赤足走在滾燙的沙漠上。下大雨的時候,38師在雨中衝鋒,完成隊列操列;下大雪的時候,38師赤足走在積雪中,鍛煉意誌。而每次訓練的時候,張自忠總是手持教鞭,走在最前麵。

這種練兵法,與中國武術中的“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如出一轍。

而且,天氣再冷,38師也隻能穿一件棉衣,棉衣裏是短褲背心;天氣再熱,38師也不能解開紐扣,不能摘掉帽子。

練之有恒,豈能堪此。兵之宗旨,以能效命於疆場為歸屬,應於平時竭盡手段,以修養其精神,鍛煉其體魄,精嫻其技術,臨陣才能有恃無恐。故習勞忍苦為治軍之第一要義。”

張自忠一向強調官兵一致,他和士兵穿一樣的衣服,呢子將軍服隻在從容就死的時候才穿上了。他和士兵吃一樣的夥食,修築工事的時候,和士兵一起抬土、挖坑……

幾年前,我在河北省遷西縣的喜峰口戰場故地,見到了喜峰口長城抗戰紀念碑,抄錄了《喜峰口長城抗戰紀念碑記》,碑記是這樣寫的:

喜峰口,古稱蘭陘,位於遷西北部,奇峰聳峙,險要天成,乃曆代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一九三三年初,日軍侵占熱河,進逼平津,長城抗戰全麵爆發。宋哲元所部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臨危受命,開赴喜峰口一線,據險抗敵。三十七師師長馮治安、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親臨前沿,指揮督戰;一零九旅旅長趙登禹身先士卒,裹傷陷陣。全軍將士揮舞大刀,浴血拚殺;關內民眾舍生忘死,奮勇支前。硝煙彌漫,日月因之失色;刀光閃爍,鋒寇為之膽寒。自三月九日起,戰數晝夜,斃敵五千餘。日酋哀歎:“明治大帝造兵以來,皇軍榮譽盡喪於喜峰口外!”捷報傳開,舉國振奮,《大刀進行曲》由此誕生,唱徹華夏。

長城抗戰,浩氣長存;中華神威,永光萬世!

然而,29軍的英勇抗戰,難以扭轉整個長城抗戰的不利。

4月10日,日軍分路進攻長城界嶺口、冷口、喜峰口,及古北口內之南天門,並以大隊飛機轟炸海陽鎮。

第二天,冷口失陷,日軍蜂擁南侵。守衛喜峰口的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一個月後,南京政府與日本簽訂《塘沽協定》,不但承認偽滿洲國合法,而且放棄了在華北的部分主權。

一場讓人**氣回腸的戰爭,卻是這樣的結局,令人歎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