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襲井陘煤礦

1940年的春天和夏天,日軍在華北步步進逼,八路軍在平原上步步後退。日軍像奔跑過快的馬車,成為了強弩之末;八路軍像壓縮的彈簧,蓄滿了力量。日軍正在得意忘形連戰連捷的時候,一張大網鋪天蓋地罩了下來。

《孫子兵法》有雲: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不可先傳也。

當時,日軍在占領區廣築碉堡,每個碉堡安插著幾十個人,堅硬的碉堡對於八路軍手中的槍支來說,看起來好像堅不可破,實際上,碉堡讓日軍兵力分散,狹窄逼仄的碉堡裏是日軍的天下,而廣闊的碉堡之外,是八路軍的天下。

日軍修建碉堡,等於作繭自縛。

彭德懷看出來,這是一個反擊的好時機。

《彭德懷自述》中這樣寫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定組織一次大破襲戰役。八路軍總部決定7月上旬開始準備,8月上旬乘青紗帳旺盛時進行大破襲戰。原定兵力是22個團(晉察冀十個團,129師八個團,120師四個團),重點破襲正太路;其次破襲平漢路、同蒲路北段和白晉路(注:白晉路是白圭至晉城的鐵路,現已拆除);並擬於“八一三”前後開始向敵各交通線進攻。

《楊尚昆回憶錄》中說:百團大戰原來叫交通破襲戰,不過這次是有統一組織的、規模較大的交通破襲戰。這個問題在八路軍高層領導中醞釀了很久,大家意見都是一致的。

但是,後來,誰也沒有想到百團大戰會越打越大,剛開始本來隻想動員22個團,沒有想到參加的部隊越來越多。八路軍和地方武裝的抗戰**極為高漲,大家受夠了日本人的欺壓和封鎖,隻要聽說哪裏打仗,沒有接到命令的部隊也去參與,最後變成了105個團和日軍作戰。

105個團,有多少人?按照中共黨史出版社的《八路軍》一書介紹,當時的參戰八路軍和地方武裝有27萬人。這些團有大有小,大的五六千人,小的隻有幾百人。

1940年8月20日夜,後來被稱為百團大戰的戰鬥打響了。

這天晚上,八路軍的22個團一齊動手襲擊日軍,作戰任務是破壞日軍的鐵路和公路,拔掉日軍的據點。聶榮臻的晉察冀軍區在河北境內,劉伯承、鄧小平的129師既有河北又有山西,賀龍、關向應的120師在山西境內。22個團一字擺開,目的就是要讓日軍在華北的交通線徹底陷入癱瘓。晉察冀軍區,是115師一部班底發展起來的,另一部班底跟著羅榮桓去了山東,師長林彪此時在蘇聯養傷。

此前,日軍已經察覺到了八路軍在集結,在調動,但是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且,日軍還以為八路軍集結的目的,是為了進攻國軍。這些在後方維持治安的日軍,簡直愚蠢到家。

按照時間來計算,井陘煤礦戰鬥應該是百團大戰的揭幕戰,井陘煤礦靠近正太鐵路,要破壞鐵路,必須拔掉這座駐有日軍的煤礦。但是,當時誰也不知道這場戰鬥的規模會有多大,誰也沒有想到這次22個團的破襲竟像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一樣,引發了連鎖反應。

東王村是石家莊市井陘煤礦邊的一座村莊,李伯力在這裏生活了80多年。

李伯力說,那天晚上,大概是半夜時候,突然就響起了槍炮聲,他一骨碌爬起來,隔著窗戶向外望去,看到天空都是紅的,槍聲像爆炒黃豆一樣,一直響到了天亮。他嚇得縮在牆角,想看又不敢看。村子裏的人都睡醒了,但是沒有人敢走出門,沒有人敢點燈,害怕燈光會引來槍子。天亮後,槍聲停歇了,有一隊隊扛著槍的八路軍走過來,大家很高興,開了門去迎接八路軍。大家都知道八路軍是老百姓的軍隊。問他們鬼子呢?八路軍笑著說,都打死了。

指揮這場戰鬥的是楊成武。

楊成武是一名異常驍勇善戰的將領。長征路上馳名全軍的紅四團是開路先鋒,楊成武在該團擔任政委,團長王開湘。抗戰開始,楊成武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團長,參加了平型關大捷。

楊成武最為人熟知的,是1939年的黃土嶺戰鬥,擊斃了日軍“名將之花”阿部規秀。時,楊成武任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

楊成武指揮大小戰數十次,每次都精彩紛呈。

井陘煤礦戰鬥,在楊成武的戰鬥生涯中又寫上了重重的一筆。

8月20日夜晚,楊成武帶著襲擊部隊來到煤礦外圍時,看到日軍毫無察覺,日軍根本就不會想到,在這個月白風清的夜晚,死神張開了有力的翅翼,向他們撲來。

後來的史料記載,戰鬥是在當天夜晚10時打響的。三顆紅色信號彈突然升空,礦區裏一片漆黑。守衛煤礦的日軍哨兵正在舉頭望明月時,八路軍的槍彈就掃了過去,日軍哨兵迫不得已倒了下去,一個個低頭思故鄉。

聶榮臻元帥的回憶錄中有這樣的記載:我清楚地記得那一時刻,真是壯觀得很啊!一顆顆攻擊的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劃破了夜空,各路突擊部隊簡直像猛虎下山,撲向敵人的車站和據點,雷鳴般的爆炸聲,一處接著一處,響徹正太路全線……

就在井陘煤礦爆炸聲響成一片的時候,129師接近了壽陽以南的車站和據點,120師也潛伏在了榆次的日軍據點周圍。

李伯力說,八路軍是抬著梯子爬上了電線杆,將電線剪斷的。礦區裏一片黑暗,八路軍就衝了進去。衝到高牆邊時,攻不進去了,因為高牆上架著電網,這個電是發電機的電,防止礦工翻牆逃跑。八路軍用破開的籃球裹著鍘刀把,砍向電網。電網被砍斷後,八路軍就翻牆進去了。煤礦的四個角各有一個碉堡,八路軍很快就攻了下來,但是中間還有一個大碉堡,八路軍攻打的時候費了力氣,因為沒有重武器,日軍的射擊孔又非常小,裏麵能望到外麵,外麵望不到裏麵。八路軍組織人去爆破,一個人上去了,還沒有接近碉堡,就犧牲了;再一個人上去,又犧牲了。在這個碉堡外麵,犧牲的八路軍最少有幾十個人。後來,終於有人接近了碉堡,把碉堡炸開了,八路軍冒著日軍的機槍子彈,衝進了碉堡,全稈了日軍。

經過一夜的激戰,井陘煤礦被占領了。當時,井陘煤礦裏有3000名礦工,大家平時受夠了日本人的氣,八路軍攻打日軍的時候,有一些大膽的就去幫助八路軍,挖掘壕溝,設置掩體。碉堡被攻破後,礦工們用刀把每一具日軍的屍體都砍得稀巴爛。

戰鬥結束後,有很多礦工參加了八路軍。

當時,八路軍將日軍所有的機器設備都搗毀了,然後放水淹沒了礦井。對於已經開采出來的堆積如山的煤炭,搬又搬不走,又不能留給日軍,八路軍就把煤油倒上去,放火點燃,據說,大火一直燃燒了半個月。

到了中午,八路軍要撤退,很多人想不通,我們占領了煤礦,為什麽又要走?這一走,日本人又來了,那何必打這一仗?

聶榮臻親自打來電話,做這些戰士的思想工作,說我們的目的不是占領煤礦,而是消滅敵人,這裏的敵人沒有了,換個地方,哪裏有敵人,我們就去哪裏。楊成武也給戰士做工作,遊擊戰就是這個樣子,要趕緊走。

後來,日軍華北方麵軍在報告中稱:正太路破壞極為嚴重,完全出乎我軍意料之外,損失甚大,需要長時期和巨款方能恢複。

當時,負責華北戰場的是日軍第1軍,第1軍司令官叫筱塚義男,這個老鬼子的名字在電視劇《亮劍》中多次出現過。

筱塚義男對八路軍的突襲反應異常遲鈍。8月21日淩晨,第1軍司令部就接到了八路軍多處襲擊的報告。而一直到中午,司令官筱塚義男才召開軍事會議,研究對策。然而,他們又能有什麽對策,八路軍四麵開花,正太線上,無處不激戰,無戰不慘烈,唯一的對策就隻能是速派援兵。可是,日軍在後方的兵力本來就捉襟見肘,又哪裏會有兵力可派。在漫長而重要的正太線上,日軍隻部署了第4、第8、第9這三個殘缺不全的獨立混成旅團,兵力不到4000人。

當日,筱塚義男拚湊起了一支援兵,包括第1軍的衛生兵,一共40個人。這40個人馳援壽陽,沒想到很快就被擊斃,沒有一個回到司令部。

直到現在,昏庸無能的筱塚義男才明白,八路軍要打大仗了。

8月20日這天晚上,八路軍22個團幾乎同時開戰,都取得了輝煌戰果,而井陘煤礦之所以被人們記住並經常提起,有兩個原因:一是百團大戰的揭幕戰,一是此戰救起了兩名日本小姑娘。

井陘煤礦的一座碉堡被攻破後,八路軍衝進碉堡,打開手電筒,看到日軍的死屍中,還躺著一個穿和服的女子,女子的身邊,站著一個小姑娘。小姑娘完全被嚇傻了,神情木然,沒有哭也沒有鬧。後來人們才知道,這個小女孩的父親是井陘車站副站長,倒在地上的一堆死屍中,就有她的父母。

而碉堡裏,還有一個牙牙學語的小女孩,是這個小女孩的妹妹。

八路軍戰士將這兩個小女孩抱出來,交給營長,營長又交給團長,最後一級一級地交到了晉察冀軍區司令聶榮臻的手中。

聶榮臻在後來的回憶錄中寫道:

小孩子在指揮所停留期間,大一點的孩子一直跟著我,常常用小手拽著我的馬褲腿,我走到哪裏,她跟到哪裏。《人民日報》在1980年發表的那幾幅照片,就是當時的情景。後來,我安排往石家莊送她們,找了一個可靠的老鄉,準備了一副挑子。那時候,挑子要算太行山區最好的交通工具了,翻山越嶺,不怕顛簸。我和指揮所的幾個同誌,擔心孩子在路上哭,在筐裏堆了許多梨子。我還給日本官兵寫了一封信……

這封信的落款是8月22日,而信中所說的石家莊是日軍的指揮部。聶榮臻在信件中說明了兩個小女孩的來曆,並控訴了日軍在中國的滔天罪行。

那個小女孩後來死亡了,大孩子現在還健在,她名叫美穗子,多次來到中國,每次來的時候,隻要一提起這件事情,就淚流滿麵,感激不已。

外公可能參加了8月20日夜晚開始的那場破襲戰,但是他已經去世了15年,我不知道他所屬的部隊,也許他從來沒有給我說過,也許說過,但是我忘記了。那時候我還小,整天纏著外公給我講打仗的故事,我隻關注戰場中的激烈場麵,而對部隊番號和長官姓名都不感興趣。

外公說他在山西打過鬼子,還打過煤礦,但是不是井陘煤礦,我不知道。

外公說過,他們沒有見過電燈,打下煤礦後,戰士們圍著電燈泡看稀奇,有人用電燈泡點旱煙鍋子,有人嘴巴對著電燈泡想吹滅。20世紀70年代末期,外公的家鄉架了電線,有了電燈,人們有說有笑,圍成一圈,開心得不得了。外公說:“我見過電燈。”村裏人說:“你吹牛吧,我們都是第一次見電燈,你個破老漢咋能見過呢?”這件事情我記憶特別深刻。

外公說過他們破壞敵人通信設施的事情。第一次看到電線杆子和電線,不知道那是什麽,是做什麽用的。但是連長讓破壞,肯定就不是什麽好東西。一名戰士爬到電線杆上,手剛摸到電線,就掉了下來。後來,營長來了,營長說電線是鐵的,拽是拽不斷的,隻能用鉗子剪斷。鉗子的把手有橡膠皮,能夠阻隔電,這樣才打不死人。

剛開始戰士們隻是剪斷電線,然後就離開了。但是日本人很快就接好了。營長就說,這樣不行,剪短了電線要帶走,我們要用,把電線杆弄壞。那時候的電線杆都是木頭的,八路軍戰士剪斷了電線後,就砍斷電線杆,或者架火點燃了。

外公說,那時候破壞鐵路,對於從山溝裏走出來的八路軍來說,難度太大了。亮錚錚的鐵軌一直鋪到了遙遠的地方,下麵是整齊排列的枕木,枕木和鐵軌連接在一起,要拆開根本不可能。戰士們抱起大石頭砸鐵軌,石頭開裂了,而鐵軌連個印痕都沒有。鐵軌砸不開,那就先拆開枕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把枕木下麵的石子清理幹淨,卸下枕木,而鐵軌還連在一起。後來,來了一"有文化的八路軍,他拿來扳子,給大家示範說,找到鐵軌有縫隙的地方,下麵就有螺絲,隻要把螺絲擰開,鐵軌就能拆下來。八路軍這才知道了竅門。

八路軍戰士把鐵軌拆得橫七豎八地擺在路邊,架火燒著了枕木,遠處據點的日軍想來增援,但是一出據點就遭到伏擊。破壞鐵路和襲擊日軍的據點都是同時進行的。

八路軍戰士要離開了,營長來了,營長說,這些鐵軌都是好鋼材啊,不能丟掉,帶回去能給我們造手榴彈和炮彈。

那時候八路軍沒有大炮,國軍的大炮也極少。八路軍手中隻有繳獲日軍的少量迫擊炮,但是炮彈也少得可憐。

遊擊隊裏有土炮,八路軍需要攻堅戰的時候,遊擊隊就抬著土炮支援了。土炮是把老碗口粗的結實鬆木,一鋸兩半,中間掏空,然後用鐵絲緊緊箍在一起。打仗的時候,給炮管裏裝上鐵砂、鐵釘甚至瓷片一類的尖利物品,點燃火藥,前麵的鐵砂、鐵釘、瓷片就會噴出去。土炮對日軍的殺傷力很大,遠遠超過了槍支。槍子打過去,隻能留一個彈傷,但是土炮轟過去,日軍全身都是傷口,每個傷口裏都是鐵砂、鐵釘和碎瓷片,每個傷口都在淌血,土炮把日軍打成了馬蜂窩,日軍軍醫在殺豬一樣的嚎叫聲中,需要耐心仔細地一個個剔除傷口裏的碎片,往往還沒有剔除幹淨,日軍傷兵要麽流血身亡,要麽疼痛而死。

土炮威力巨大,但是對日軍的炮樓無法構成威脅。土炮發射的鐵砂、鐵釘打在炮樓的牆壁上,炮樓渾然無絕。八路軍沒有重武器,每攻下一座炮樓都要花費很大力氣。

對付炮樓,隻能用炸藥包轟炸,而要轟炸,八路軍又無法接近炮樓,怎麽辦?八路軍就發明了土坦克。

土坦克,就是把鬆木板釘成長三米,寬一米半的床板,上麵蒙上厚厚的棉被,棉被被水浸濕。攻打炮樓的時候,兩個八路軍爆破手藏身在土坦克下,胸前掛著炸藥包,雙手舉著濕漉漉的床板,一步步接近炮樓,日軍的子彈打不著床板下的八路軍,打在濕漉漉的棉被上,吱吱作響,但無法穿透厚厚的鬆木床板。為了避免日軍投擲手雷、手榴彈轟炸土坦克,八路軍神槍手和機槍一直瞄準炮樓的射擊孔,隻要日軍一露頭,子彈就飛過去。土坦克到了炮樓下,如果爆破手還活著,就在炮樓下挖一個洞,把炸藥包放進去,轟炸炮樓。

然而,在日軍嚴密的防守和交叉火力中,土坦克一般很難抵近炮樓。

八路軍又發明了土飛機。

日軍是野炮、坦克、飛機,八路軍是土炮、土坦克、土飛機。八路軍實在太窮了,打仗的時候,每杆步槍才能配發四顆子彈。

因為八路軍太窮太土,日軍就叫八路軍為“土八路”。

八路軍的土飛機是讓日軍坐的。

攻打炮樓的時候,八路軍無法接近,就在炮樓外的壕溝裏向炮樓的方向挖,日軍也很聰明,八路軍從外向裏挖,他們就從上往下挖,準備截斷八路軍的地道。為了引開日軍的注意力,八路軍一般都會挖兩條地道,一個是明道,一個是暗道。明道是故意讓日軍看的,暗道才是進攻的通道。暗道挖到了炮樓下麵,八路軍就把火藥堆在一起,一聲巨響,炮樓被炸塌了。這就是土飛機,讓日軍坐的土飛機。

那時候八路軍沒有炸藥,都是火藥,自己熬製的火藥,威力不足,每炸一座炮樓都需要幾百斤甚至上千斤火藥。

一座炮樓,可以有幾十個人把守,往往隻有幾個十幾個日軍,剩下的都是偽軍。偽軍在日軍的驅使和**威下,不敢有任何反抗,隻能逆來順受。

與八路軍作戰的,有日軍,也有偽軍。

有時候,八路軍抓住偽軍的特點,能夠成功地策反偽軍,這樣的事例在抗戰中很多。

八路軍老兵說,有時候在激戰間歇,八路軍就展開了政治攻勢,他們對著偽軍喊:“都是中國人,過來吧,一起打鬼子。”偽軍喊:“不能說,皇軍就在跟前呢。”八路軍喊:“什麽皇軍,是鬼子!”偽軍不吭聲了,八路軍接著喊:“什麽時候想通了就過來,隨時歡迎。”八路軍和偽軍互相喊話,日軍聽不懂,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麽。後來,偽軍果然就悄悄投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