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鹹

宋子曰:天有五氣,是生五味。潤下作鹹,王訪箕子而首聞其義焉。口之於味也,辛、酸、甘、苦,經年絕一無恙①。獨食鹽,禁戒旬日,則縛雞勝匹,倦怠懨然。豈非天一生水,而此味為生人生氣之源哉?四海之中,五服而外②,為蔬為穀,皆有寂滅之鄉③,而斥鹵④則巧生以待。孰知其所以然?

【注釋】

①恙:病。

②五服而外:邊遠地區。

③寂滅之鄉:此處指長不出莊稼的土地,即鹽堿地。

④斥鹵:也叫潟(xì)鹵。語出《史記·夏本紀》:“海濱廣潟,厥田斥鹵。”引申為食鹽。

【譯文】

自然界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又由此產生了鹹、苦、酸、辛、甜五種味道。水性往下方滲透從而具有鹹味,周武王訪問箕子時才第一次明白這個道理。人們對於辛、酸、甜、苦四種口味,無論常年缺少哪一種都不會生出疾病。唯獨食鹽,若是十天不吃的話,就會變得手無縛雞之力,疲乏困倦像是生病的樣子了。這難道不正是說明自然界首先孕育出了水,而水中的鹹味因此成為人類體力精氣的來源嗎?內地和邊疆種植糧食蔬菜,都會發現有不長莊稼的鹽堿地,而食鹽剛好就在那種地方產出,等待人們取用。誰知道這背後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鹽產

凡鹽產最不一①:海、池、井、土、崖、砂石,略分六種,而東夷樹葉②、西戎光明不與焉。赤縣③之內,海鹵居十之八,而其二為井、池、土堿。或假人力,或由天造。總之,一經舟車窮窘,則造物應付出焉。

【注釋】

①凡鹽產最不一:此處指鹽的種類和製法等各不相同。

②東夷樹葉:東夷,泛指東邊少數民族,此處指古代居住在東北地區的肅慎族。樹葉,指樹葉鹽。

③赤縣:指中國。

【譯文】

食鹽的種類非常多,粗略可以分成海鹽、池鹽、井鹽、土鹽、崖鹽和砂石鹽六種,而像東北肅慎族聚居地的樹葉鹽和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光明鹽,都還沒有概括在內。中國所產的鹽,海鹽占據了其中的八成,井鹽、池鹽和土堿占剩餘的兩成。這些食鹽有的依靠人力煎曬產出,有的是天然形成。總而言之,凡是車船到不了的地方,大自然就會自己就地生產出食鹽的。

海水鹽

凡海水自具鹹質①。海濱地,高者名潮墩,下者名草**,地皆產鹽。

同一海鹵傳神,而取法則異。

一法:高堰地,潮波不沒者,地可種鹽。種戶各有區畫經界,不相侵越。度②詰朝③無雨,則今日廣布稻麥稿灰及蘆茅灰寸許於地上,壓使平勻。明晨露氣衝騰,則其下鹽茅勃發,日中晴霽,灰、鹽一並掃起淋煎。

一法:潮波淺被地,不用灰壓,候潮一過,明日天晴,半日曬出鹽霜,疾趨掃起煎煉。

一法:逼海潮深地,先堀深坑,橫架竹木,上鋪席葦,又鋪沙於葦席之上。俟潮滅頂衝過,鹵氣④由沙滲下坑中,撤去沙、葦,以燈燭之,鹵氣衝燈即滅,取鹵水煎煉。

總之,功在晴霽。若**雨連旬,則謂之鹽荒。

又淮場地麵,有日曬自然生霜如馬牙者,謂之大曬鹽。不由煎煉,掃起即食。海水順風漂來斷草,勾取煎煉,名蓬鹽。

【注釋】

①鹹質:鹽分。

②度(duó):預計,估計。

③詰朝(jié zhāo):第二天早晨。

④鹵氣:指含有鹽分的水蒸氣。

【譯文】

海水本身含有鹽分。在海邊,地勢高的地方叫作潮墩,地勢低的地方叫作草**,全都可以出產海鹽。

雖然同是海鹽,但是提取製作的方法卻不一樣。

一種方法是:在不會被漲潮的潮水淹沒的海岸邊高地種鹽。每個種戶都有自己定好的地段界限,彼此之間不侵占。如果預計第二天是晴天,就在當天把稻、麥稈灰和蘆、茅灰大範圍撒在地上,撒大約一寸厚,並把它壓平整。到第二天早晨,露氣濃重時,鹽就會像茅草一樣從灰下茂盛地長出來。等到過了中午,霧氣散去天氣晴朗,就將灰和鹽一齊掃起,拿去淋洗煎煉。

還有一種方法是:在潮水淺淺蓋過的地方,不使用撒灰的方法,等到潮水一過,如果第二天天晴,半天就能夠曬出鹽霜來,然後趕快掃起來煎煉。

再一種方法是:在潮水深深沒過的地方,事先挖掘出一個深坑,把竹子或者木頭橫架在坑上,架子上鋪上草席,草席上再鋪上沙子。等到海潮蓋頂衝過來淹沒時,鹵氣就會通過沙子滲入到下方的坑中。再把沙子和草席撤掉,用燈照一照坑裏,當鹵氣可以讓燈火熄滅時就可以取鹵水出來煎煉了。

總而言之,取鹽的方法關鍵在於天晴。如果遇到連續十天半月的陰雨天,鹽就會停產,這被稱為鹽荒。

在淮揚地區的鹽場,有憑借日光將海水曬幹,自然生出像馬牙硝那樣白的鹽霜的,這被稱為大曬鹽。這種鹽不必再煎煉,掃起來就可以食用。此外,還有利用順風漂來的海草煎煉提取出的鹽,被叫作蓬鹽。

凡淋煎法,掘坑二個,一淺一深。淺者尺許,以竹木架蘆席於上,將掃來鹽料,不論有灰無灰,淋法皆同。鋪於席上,四圍隆起,作一堤壋①形,中以海水灌淋,滲下淺坑中。深者深七八尺,受淺坑所淋之汁,然後入鍋煎煉。

【注釋】

①壋(dàng):橫築在河中或者低窪田地中用來攔截水流的小堤壩。

【譯文】

鹽的淋洗和煎煉的方法是,挖兩個坑,一個淺一個深。淺坑的深度在一尺左右,用竹或者木頭橫架在坑上,再鋪上草席,將掃來的鹽料,無論是否有灰,淋洗方法都相同。鋪在草席之上,四周堆高一些使之隆起,圍成一個堤壩的形狀,壩中間用海水澆灌淋洗,鹵水就滲入到下方淺坑中。深坑有七八尺深,承接從淺坑淋下來的鹵水,然後倒入鍋裏煎煉提取。

凡煎鹽鍋,古謂之牢盆①,亦有兩種製度,其盆周闊數丈,徑亦丈許。用鐵者,以鐵打成葉片,鐵釘拴合,其底平如盂,其四周高尺二寸,其合縫處一經鹵汁結塞,永無隙漏。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盤。南海有編竹為者,將竹編成闊丈深尺,糊以蜃灰②,附認釜背。火燃釜底,滾沸延及成鹽。亦名鹽盆,然不若鐵葉鑲成之便也。

凡煎鹵未即凝結,將皂角椎碎,和粟米糠二味,鹵沸之時,投入其中攪和,鹽即頃刻結成。蓋皂角結鹽,猶石膏之結腐也。

【注釋】

①牢盆:一種煮鹽的器具。

②蜃灰:蛤蜊殼燒化而成的灰。

【譯文】

煎熬鹽的鍋具,古時候被稱為牢盆,也存在兩種規格,這種盆周圍有幾丈長,直徑大約有一丈。其中一種是鐵盆。將鐵打成像葉子的薄片,用鐵釘鉚合鐵塊,底部像盂那樣平坦,四周的邊高一尺二寸,它的接口和有縫隙的地方經過鹵水結晶堵塞之後就永遠不會再漏了。牢盆下麵排列爐灶點燃柴火,多的可以排十二三個,少的也有七八個,同時用柴火燒煮這個鐵盆。南海還有另外一種竹編的盆,是用竹編成一丈把寬一尺深的竹圍,糊上蛤蜊灰,銜接在鐵鍋上。鍋下一燒火,鹵水就會煮沸翻滾逐漸結出鹽。這種盆也叫作鹽盆,然而比不上鐵牢盆的便利。

用鹵水熬鹽,如果沒有馬上凝結,那麽可以把皂角舂碎,摻入粟米和糠,在鹵水沸騰的時候倒入裏麵攪和均勻,鹽分就會立刻結好。用皂角促使鹽分結成,好比石膏幫助豆腐成形一樣。

凡鹽,淮揚場者質重而黑,其他質輕而白。以量較之,淮場者一升重十兩,則廣①、浙、長蘆者隻重六七兩。

凡蓬草鹽,不可常期,或數年一至,或一月數至。

凡鹽,見水即化,見風即鹵,見火愈堅。凡收藏不必用倉廩。鹽性畏風不畏濕。地下疊稿三寸,任從卑濕無傷。周遭以土磚泥隙,上蓋茅草尺許,百年如故也。

【注釋】

①廣:廣鹽。較其他鹽更鹹。

【譯文】

各地出產的鹽中,淮揚鹽場出產的鹽重而且黑,其他地方鹽場出產的卻輕而白。以重量來比較,淮揚的鹽一升重達十兩,廣東、浙江和長蘆的鹽一升卻隻有六七兩重。

蓬草鹽,因為它的原料來源無法定期生產,有時候幾年才可生產一次,有時候一個月可以產出好幾次。

鹽,遇上水就會溶解,遇上風就會流鹽鹵,遇上火就愈加堅硬。儲存鹽用不著倉庫。鹽的特點是畏懼風而不畏懼潮濕。在地上鋪疊稻草滿三寸,無論地勢低還是濕氣重都不會有損害了。假若把四周砌上土磚,用泥封上縫隙,上麵再蓋上大約一尺厚的茅草,那麽即使過去百年也能保存得像剛開始那樣。

池鹽

凡池鹽,宇內有二:一出寧夏,供食邊鎮;一出山西解池①,供晉、豫諸郡縣。

解池界安邑、猗氏、臨晉之間,其池外有城堞②,周遭禁禦。池水深聚處,其色綠沉。土人種鹽者,池傍耕地為畦隴③,引清水入所耕畦中,忌濁水,參入即淤澱鹽脈。

凡引水種鹽,春間即為之,久則水成赤色。待夏秋之交,南風④大起,則一宵結成,名曰顆鹽,即古誌所謂大鹽也。以海水煎者細碎,而此成粒顆,故得大名。其鹽凝結之後,掃起即成食味。種鹽之人,積掃一石交官,得錢數十文而已⑤。

其海豐、深州⑥,引海水入池曬成者,凝結之時,掃食不加人力,與解鹽同;但成鹽時日,與不借南風,則大異也。

【注釋】

①解池:即解州鹽池。

②城堞(dié):城牆。

③隴:同“壟”。

④南風:山西的南風很幹燥,不同於南方沿海。

⑤種鹽之人,積掃一石交官,得錢數十文而已:此處抨擊的是漢武帝以後實行的鹽鐵官營製度。鹽工所得鹽全交官,得到的報酬卻很少。

⑥海豐、深州:長蘆鹽區的鹽場名稱。

【譯文】

我國有兩處池鹽產地:一處在寧夏,給邊區城鎮供應食鹽;另外一處在山西解池,給山西、河南各郡縣供應食鹽。

解池處在安邑、猗氏和臨晉之間,鹽池四周築有城牆加以保護,禁止閑人走動。池水深積的地方,水是深綠色。當地製鹽的人,在池邊犁地做成畦和壟,隻能引清水入畦中,不能用渾濁的水,否則一混入就會立馬堵塞住鹽脈。

引水製鹽從春季就要開始,否則時間一久水就會變成紅色。等到夏天秋天交替的時候,幹燥的南風大肆一吹,一個晚上就能結成鹽,名字叫顆鹽,也就是古書上說的大鹽。用海水煎成的海鹽十分細碎,而池鹽卻是大的顆粒狀,因此才被稱為“大鹽”。池鹽一旦結成,掃起來就能食用。製鹽的工人,上交一擔鹽給官府,所得報酬也隻是幾十個銅錢罷了。

在海豐和深州鹽場,引海水入池中曬成的鹽,凝結後掃起來即可食用,不必再用人工去煎煉,這一點和解鹽一樣;但是成鹽的日期和不借助南風這兩點,則跟解鹽大不一樣。

井鹽

凡滇、蜀兩省,遠離海濱,舟車艱通,形勢高上,其鹹脈即韞藏地中。

凡蜀中石山去河不遠者,多可造井取鹽。鹽井周圍不過數寸,其上口一小盂覆之有餘,深必十丈以外,乃得鹵信①,故造井功費甚難。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山舂鑿成孔②。其身破竹纏繩,夾懸此錐。每舂深入數尺,則又以竹接其身,使引而長。初入丈許,或以足踏碓梢,如舂米形。太深則用手捧持頓下。所舂石成碎粉,隨以長竹接引,懸鐵盞挖之而上。大抵深者半載,淺者月餘,乃得一井成就。蓋井中空闊,則鹵氣遊散,不克結鹽故也③。

井及泉後,擇美竹長丈者,鑿淨其中節,留底不去,其喉下安消息④,吸水入筒,用長係竹沉下,其中水滿。井上懸桔槔、轆轤諸具。製盤駕牛,牛拽盤轉,轆轤絞,汲水而上。入於釜中煎煉,隻用中釜,不用牢盆。頃刻結鹽,色成至白。

西川有火井,事奇甚,其井居然冷水,絕無火氣。但以長竹剖開去節,合縫漆布,一頭插入井底,其上曲接,以口緊對釜臍,注鹵水釜中,隻見火意烘烘,水即滾沸。啟竹而視之,絕無半點焦炎意。未見火形而用火神,此世間大奇事也!

凡川、滇鹽井,逃課掩蓋至易,不可窮詰。

【注釋】

①鹵信:地下鹵水或者鹽岩的信息。

②其器冶鐵錐,如碓嘴形,其尖使極剛利,向石山舂鑿成孔:此處描述的鐵錐工具是頓鑽的雛形。

③蓋井中空闊,則鹵乞遊散,不克結鹽故也:宋代以前鹽井都是裸井,無法阻止淡水滲入,導致鹽度降低無法結鹽。

④消息:這裏指閥門。

【譯文】

雲南和四川,距離海濱比較遠,交通閉塞不便利,所處的地勢也比較高,所以鹽礦都蘊藏在地下。

在四川,距離河不遠的石山,多數可以鑿鹽井取鹽。鹽井的圓周隻有幾寸長,一個小盂就能輕鬆地蓋住它的上口,而井的深度卻要超過十丈以上,才能探得鹵水或者鹽岩的信息,所以鑿井的費用很高,施工很困難。鑿井用到的鐵錐,像碓嘴的形狀,它的尖端特別剛硬銳利,對著石山衝鑿可以打穿成孔。用破開兩半的竹子夾住鐵錐,再用繩子纏緊。每鑿進數尺,就又用竹竿接上原來的竹身把它接長。剛開始鑿到一丈多深時,可以用腳踏鐵錐一端,和踏碓舂米一樣。鑿得深了,就要用手把竹竿高高提起,然後用力舂下去。像這樣舂成的碎石粉,再用接好的長竹安上鐵勺子去挖,把它掏上來。鑿深井大約花費半年時間,淺井一個多月就夠了。當井中十分空闊時,鹵氣就會四散,以致鹽度降低無法結鹽。

當鹽井鑿到鹵水層之後,選取一丈長的好竹子,把中間那節鑿穿,隻留最底下的一節,在竹筒下端安裝閥門,就可汲水入竹筒。把這根加工好的竹子用粗繩子拴住沉下井去,它就會汲滿鹵水。井上懸掛桔槔和轆轤等作為提水工具。操作時,駕牛來帶動轉盤,轆轤便會絞起繩索,將已汲滿鹵水的竹筒提帶上來。再將鹵水倒入鍋裏煎煉,隻用中號大小的鍋,不用牢盆。很快就結出鹽,顏色特別潔白。

四川西部有一種火井,非常奇特,火井裏的居然是冷水,沒有一點熱氣。但是將長竹剖開去掉間節,用漆布縫合好,把竹子的一頭插入井底,另外一頭用曲管連接,出口對準鍋底正中,這樣往鍋裏注入鹵水,熱氣騰騰的,鹵水很快就沸騰起來。可是,打開竹管看,卻沒有半點被燒焦的痕跡。看不到具體的火卻起了火的作用,這真是人世間的一大怪事啊!

四川、雲南的鹽井,很容易遮蓋掩藏用來逃稅,無法查究清楚。

末鹽①

凡地堿煎鹽,除並州②末鹽外,長蘆分司地土人亦有刮削煎成者,帶雜黑色,味不甚佳。

【注釋】

①末鹽:粉末狀的礦鹽。

②並州:今山西太原地區。

【譯文】

用地堿熬的鹽,除去並州出產的粉末狀鹽,長蘆鹽運分司的當地人也有刮取地堿來熬的,熬成的鹽多半有雜質,呈黑色,味道也不是很好。

崖鹽①

凡西省階、鳳②等州邑,海、井交窮,其岩穴自生鹽,色如紅土,恣③人刮取,不假煎煉。

【注釋】

①崖鹽:即岩鹽,或稱石鹽。

②西省階、鳳:陝西階州和鳳縣。

③恣:任憑。

【譯文】

陝西階州、鳳縣等地,海鹽、井鹽都缺乏,但是這些地方的岩洞卻能出產食鹽,它的色澤如紅土,任由人們刮取,不必進行煎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