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車
宋子曰:人群分而物異產,來往貿遷,以成宇宙。若各居而老死,何藉有群類哉?人有貴而必出,行畏周行;物有賤而必須,坐窮負販①。四海之內,南資舟而北資②車。梯航③萬國,能使帝京元氣充然。何其始造舟車者,不食屍祝之報④也?浮海長年,視萬頃波如平地,此與列子所謂禦泠風者⑤無異。傳所稱奚仲之流,倘所謂神人者,非耶?
【注釋】
①坐窮負販:由於缺乏而擔貨販賣。
②資:憑借。
③梯航:即“梯山航海”。喻指長途跋涉。
④不食屍祝之報:沒有受到祭祀。
⑤列子所謂禦泠(líng)風者:語出《莊子·逍遙遊》:“夫列子禦風而行,泠然善也。”
【譯文】
宋子說,人類分散居住在各個地方,各地的物產也都不同,隻有互相來往進行貿易、遷移才能形成一個世界。假若各自安居,彼此老死不相往來,還如何構成人類世界呢?身份高貴的人必定會出門,但是怕走遠路;有些物品價格低賤卻是生活所必需,當它缺乏時就需要販運轉賣。從全國來看,南方依靠船,北方憑借車。人們憑借車船翻山涉水,流轉國內外的物資,從而使京師繁華昌盛起來。那麽,為什麽最開始創造車船的人,沒有受到後人的祭祀呢?有些人駕駛船隻漂洋過海,視萬頃波濤為平地,這和列子所說的乘風而飛的人沒有差別。如果把史書上記載的造車者奚仲等人,把他們稱為神人,不也是可以的嗎?
舟
凡舟古名百千。今名亦百千,或以形名,如海鰍、江鯿、山梭之類。或以量名,載物之數。或以質名,各色木料。不可殫述。遊海濱者得見洋船,居江湄①者得見漕舫②,若局趣③山國之中,老死平原之地,所見者一葉扁舟、截流亂筏而已。粗載數舟製度,其餘可例推④雲。
【注釋】
①湄:岸邊。
②漕舫(cáo fǎng):古時專門運送田賦糧的船。
③局趣(jú cù):拘束。趣,通“促”。
④例推:類推。
【譯文】
船的古名有很多,今名也有很多。有的按船的形狀來命名,例如海鰍、江鯿、山梭一類。有的按照船的載重量來命名,例如載物數量。有的按船的質地和材料命名,例如各種木料。無法一一詳述。遊**在海濱的人可以見到遠洋船,居住在江邊的人可以見到漕舫,假若長期局限地待在山區或者平原,所能見到的隻有獨木舟和亂漂的竹筏而已。在這裏粗略記錄幾種船的規格,那麽其餘的大家就可以類推了。
漕舫
凡京師為軍民集區,萬國水運以供儲,漕舫所由興也。元朝混一,以燕京①為大都。南方運道,由蘇州劉家港、海門黃連沙開洋,直抵天津,製度用遮洋船。永樂間因之。以風濤多險,後改漕運。
【注釋】
①燕京:今北京。
【譯文】
京師是軍民聚集的地方,全國各地都要借助水運向它供應物資儲備,漕船便是由此而興盛。元朝統一全國之後,把北京作為大都。當時南方到北京的航道,是從蘇州的劉家港或者海門的黃連沙出發,沿海路直接抵達天津,用的是遮洋船。一直到明朝永樂年間依然還是這樣。後來,因為海運風浪大,危險多,才改成漕運來運送。
平江伯陳某①,始造平底淺船,則今糧舡之製也。凡船製,底為地,枋②為宮牆,陰陽竹為覆瓦;伏獅,前為閥閱③,後為寢堂;桅④為弓弩弦,篷為翼;櫓為車馬,䉡纖⑤為履鞋;䋖索⑥為鷹雕筋骨;招為先鋒,舵為指揮主帥;錨為紮軍營寨。
【注釋】
①平江伯陳某:即明代永樂年間的平江伯陳瑄。平江,即蘇州。
②枋(fāng):截麵為方形的木條。
③閥閱:世家官宦大門前表彰功績的柱子。
④桅:掛帆的桅杆。
⑤䉡纖(tán qiàn):即拉船索。
⑥䋖(yù)索:係錨的纜繩。,長。
【譯文】
當時蘇州的布政使陳瑄,最先創造出平底的淺船,這就是今天的運糧船的樣式。這種船,把船底當作地板,枋木當作宮牆,陰陽竹充當屋頂;船頂的大橫木充當屋前的門樓柱,船尾的橫木充當寢室;桅杆充當弓弩的弩身,船帆充當弓弩的翼;櫓相當於拉車的馬;拉船的纜索好比鞋子;係錨的粗纜和大索的作用像鷹的筋骨;船頭第一把槳可視為開路先鋒,船尾的舵則相當於指揮航行的大帥;錨是為安營紮寨用的。®bsp;
糧舡初製:底長五丈二尺,其板厚二寸。采巨木,楠為上,栗次之。頭長九尺五寸,梢長九尺五寸;底闊九尺五寸,底頭闊六尺,底梢闊五尺;頭伏獅闊八尺,梢伏獅闊七尺。梁①頭一十四座。龍口梁闊一丈,深四尺;使風梁闊一丈四尺,深三尺八寸;後斷水梁闊九尺,深四尺五寸;兩②共闊七尺六寸。此其初製,載米可近二千石。交兌每隻止足五百石。後運軍造者,私增身長二丈,首尾闊二尺餘,其量可受三千石。而運河閘口原闊一丈二尺③,差可度過。凡今官坐舡,其製盡同,第窗戶之間,寬其出徑,加以精工彩飾而已。
【注釋】
①梁頭:船的框架單元。
②兩(kǎn):船兩邊的兩廊通路。
③運河閘口原闊一丈二尺:疑為二丈二尺之誤。
【譯文】
運糧船最開始的規格是:船底長五丈二尺,使用的木板厚二寸。要采用大木,以楠木為上品,栗木次之。船頭長九尺五寸,船尾長九尺五寸;船底寬九尺五寸,船頭的底寬六尺,船尾的底寬五尺;船頭大橫木即頭伏獅子寬八尺,船尾大橫木即尾伏獅子寬七尺。全船由麵梁、底梁和隔艙板形成的構架共有十四個。其中,船頭的龍口梁寬一丈,高出船底四尺;豎立中桅的使風梁寬一丈四尺,高出船底三尺八寸;船尾的後斷水梁寬九尺,高出船底四尺五寸;船樓兩旁的通道共寬七尺六寸。這些都是最開始設定的尺寸,這船可以載米將近二千石。每隻船每次交付五百石糧就算足額。後來漕運軍造的船,私自把船身增長二丈,船頭、船尾各加寬二尺多,可載米的重量達到三千石。運河閘口原來寬二丈二尺,勉強能讓這種船通過。現在的官船,規格與此全都相同,隻是門窗比原來的加大一些 ,並精心裝飾了一番而已。
凡造舡先從底起,底麵傍靠檣,上承棧,下親地麵。隔位列置者曰梁。兩傍峻立者曰檣。蓋檣巨木曰正枋,枋上曰弦。梁前豎桅位曰錨壇,壇底橫木夾桅本者曰地龍①。前後維曰伏獅,其下曰拏獅②,伏獅下封頭木曰連三枋③。舡頭麵中缺一方曰水井,其下藏纜索等物。頭麵眉際樹兩木以係纜者曰將軍柱。舡尾下斜上者曰草鞋底,後封頭下曰短枋,枋下曰挽腳梁④,舡梢掌舵所居,其上者野雞篷。使風時,一人坐篷巔,收守篷索。
【注釋】
①地龍:即桅下鬥,用以固定桅腳的橫木。
②拏(ná)獅:牽引連接頭、梢伏獅的船兩旁的側木。
③連三枋:頭伏獅子下三根串聯的搪浪的封頭木。
④挽腳梁:靠近船尾的一根底梁。
【譯文】
造船先從船底造起。船底兩側緊挨著船身,船身上麵承接著鋪船棧板,下麵靠近船底。相隔一定距離橫貫整個船身的木頭叫梁。梁兩頭是出水棧板。蓋在出水棧板上方的大方柱形木叫作正枋,正枋上麵的棧板叫作弦。使風梁前頭豎桅的地方叫作錨壇,錨壇底部固定桅腳的橫木名為地龍。船頭、船尾各有一根連接船體的大橫木叫作伏獅,伏獅兩端下麵的一對縱向木叫作獅,伏獅下麵由三根木串連成的搪浪板叫作連三枋。船頭甲板中空開的一個方形艙口叫作水井,下麵用來收藏纜索等物。船頭兩側豎起兩根係結纜索的木樁叫作將軍柱。船尾下斜上的底板叫作草鞋底,船尾伏獅底下的一根橫木叫作短枋,短枋下的梁叫挽腳梁,船尾掌舵位置上方的蓋棚叫野雞篷。風來揚帆時,一人坐在篷頂,收守船帆的繩索。
凡舟身將十丈者,立桅必兩:樹中桅之位,折中過前二位,頭桅又前丈餘。糧舡中桅,長者以八丈為率,短者縮十之一二;其本入艙內亦丈餘;懸篷之位,約五六丈。頭桅尺寸,則不及中桅之半,篷縱橫亦不敵三分之一。蘇、湖六郡運米,其舡多過石甕橋①下,且無江漢之險,故桅與篷尺寸全殺②。若湖廣、江西省舟,則過湖衝江,無端風浪,故錨、纜、篷、桅,必極盡製度,而後無患。凡風篷尺寸,其則一視全舟橫身,過則有患,不及則力軟。
【注釋】
①石甕橋:即石拱橋。
②殺:削減。
【譯文】
船身長近十丈的船,一定要立起兩根桅杆:中桅豎在船中央再朝前兩個梁位的位置,頭桅又要比中桅杆往前一丈多。運糧船的中桅,長的以八丈為規範,短的縮短十分之一二;桅身入艙部分長一丈多;懸掛帆的桅杆部分長五六丈。頭桅的尺寸還不到中桅的一半,頭桅帆的幅度也不到中桅帆的三分之一。蘇州、湖州六郡的運米船,大多要從石拱橋下過,而且也沒有長江、漢水那樣的天險,所以桅和帆的尺寸大都縮減。而像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船,則要過湖衝江,有時候會遇到突然而起的風浪,所以錨、纜、帆和桅都必須嚴格符合規定才沒有後患。此外,風帆的尺寸要跟船身的寬度一眼看去相當,大了會衍生危險,小了則會風力不足。
凡舡篷,其質乃析篾成片織就,夾維竹條,逐塊折疊,以俟懸掛。糧舡中桅篷,合並十人力方克湊頂,頭篷則兩人帶之有餘。凡度篷索,先係空中寸圓木關捩於桅巔之上①,然後帶索腰間,緣木而上,三股交錯而度之。凡風篷之力,其末一葉,敵其本三葉。調勻和暢。順風則絕頂張篷,行疾奔馬;若風力洊至②,則以次減下。遇風鼓急不下,以鉤搭扯。狂甚,則隻帶一兩葉而已。
凡風從橫來,名曰搶風③。順水行舟,則掛篷“之”“玄”遊走。或一搶向東,止寸平過,甚至卻退數十丈;未及岸時,捩舵轉篷④,一搶向西。借貸水力兼帶風力軋,下則頃刻十餘裏。或湖水平而不流者,亦可緩軋。若上水舟,則一步不可行也。
【注釋】
①關捩(liè)於桅巔之上:把滑輪係在桅頂上。
②洊(jiàn)至:接連而至。
③搶風(qiāng fēng):即逆風行船。
④捩(liè):轉。
【譯文】
船的風帆,是用篾片為原料編織的,每編成一塊就要夾進一根篷擋竹,以便可以逐塊折疊,等待後期懸掛。運糧船的中桅帆,需要十個人合力動手才能夠升到桅頂,頭帆則隻要兩個人就足夠了。穿帆索的時候,先將直徑一寸的木滑輪係在桅頂上,然後腰間帶著繩索,攀緣桅杆而上,把三股繩索交錯地穿過滑輪。風帆受的力,頂上的一葉相當於底下的三葉。使用時要調節得當。順風時把帆全部揚起來張開,船行駛得像奔馬一樣快;假若風力不斷地加大,則要逐漸收起帆葉。若是遇到大風,帆葉被鼓吹得厲害,降不下來,就要搭鉤拉扯。風非常大的時候,隻掛一兩片帆葉就行。
利用橫風行船,稱為搶風。順水行舟時,可以掛帆按“之”字形或者 “玄”字形的航線行駛。操縱帆、舵,把船搶向東時隻能夠平過對岸,有時甚至還需後退幾十丈;船快接近岸邊時,立刻轉舵轉帆,即刻把船搶向西。借助水勢和風力行船,船隻片刻間就可以行駛十多裏。如果是在平靜不流動的湖水中,也可以緩慢地逆風行船。但如果是逆風逆水,船則一步也無法走動。
凡船性隨水,若草從風,故製舵障水,使不定向流。舵板一轉,一泓從之。凡舵尺寸,與船腹切齊。若長一寸,則遇淺之時,舡腹已過,其梢尼舵使膠住,設風狂力勁,則寸木為難不可言;舵短一寸,則轉運力怯,回頭不捷。凡舵力所障水,相應及船頭而止,其腹底之下,儼若一派急順流,故船頭不約而正。其機妙不可言。舵上所操柄,名曰關門棒,欲船北,則南向捩轉;欲船南,則北向捩轉。船身太長而風力橫勁,舵力不甚應手,則急下一偏披水板,以抵其勢。凡舵用直木一根糧船用者,圍三尺,長丈餘。為身,上截衡受棒,下截界開銜口,納板其中,如斧形,鐵釘固拴,以障水。梢後隆起處,亦名舵樓。
【譯文】
船隨著水漂流,就好像草依著風擺動一樣,所以要製作舵來擋水,使水不按照原來既定的方向流動。舵板一轉,就會帶起一股水流。舵的尺寸要跟船底持平。舵若是長出一寸,那麽當遇到淺灘的時候,船底已經通過,而它的尾舵卻被卡住,假使這時風力很大,則這一寸木帶來的麻煩就更加無法描述了;假如舵短一寸,運轉力就會變小,船身轉動、掉頭就不夠靈巧。舵板所擋的水,相應地流到船頭就停止,這時候船底下的水,就好像一股急順流,因此船頭就能跟著舵自然而然地掉轉調正方向。這其中的技巧真是妙不可言。舵上的操縱杆叫關門棒,想要船頭向北,就向南推棒;想要船頭向南,則向北推棒。如果船身太長而橫風又太大太猛,舵力無法起作用,就要迅速放下風一側的擋水板,以抵消風勢。舵要用一根直木運糧船的舵身圍三尺,長一丈多。製作舵身,在上端鑿個橫孔用來插進關門棒,下端鋸開一個銜口,把舵板夾緊在其中,就如同斧子的形狀,然後用鐵釘釘牢,便能擋水了。船尾隆起的部分也稱為舵樓。
凡鐵錨所以沉水係舟,一糧船計用五六錨,最雄者曰看家錨,重五百斤內外,其餘頭用二枝,梢用二枝。凡中流遇逆風,不可去,又不可泊,或業已近岸,其下有石非沙,亦不可泊,惟打錨深處。則下錨沉水底,其所係纏繞將軍柱上,錨爪一遇泥沙,扣底抓住。十分危急,則下看家錨。係此錨者名曰本身,蓋重言之也。或同行前舟阻滯,恐我舟順勢急去,有撞傷之禍,則急下梢錨提住,使不迅速流行。風息開舟,則以雲車①絞纜提錨使上。
【注釋】
①雲車:此處指立式絞車。
【譯文】
鐵錨可以沉到水底把船固定住,一隻糧船總計有五個或六個錨,最大的叫作看家錨,重達五百斤左右,其餘的錨在船頭、船尾各放有兩個。船在航行的途中如果遇到逆風走不動,又無法靠岸停泊,又或許已經靠近岸邊,但是水底有石頭而非沙子,不能停泊,隻有在水深的地方拋錨。就要拋錨沉到水底,並把係錨的纜索長長地纏繞在將軍柱上,錨爪一接觸到泥沙,就能陷進泥裏。若是情況十分危急,則拋下看家錨。係住看家錨的纜索叫作“本身”,這是表明它至關重要的意思。有時在同一航向上的行船,如果前麵的船因故受阻,擔心自己的船順勢急衝向前而有撞傷的危險時,就要迅速拋梢錨拖住,讓它把速度減下來不再迅速往前。等風停止,要開船時,就用絞車把錨拉上來。
凡船板合隙縫,以白麻斫絮為筋,鈍鑿扱入,然後篩過細石灰,和桐油舂杵成團調艌。溫、台、閩、廣,即用礪灰。
凡舟中帶篷索,以火麻秸一名大麻。綯絞。粗成徑寸以外者,即係萬鈞不絕。若係錨纜,則破析青篾為之。其篾線入釜煮熟,然後糾絞。拽繾䉡①,亦煮熟篾線絞成,十丈以往,中作圈為接驅②,遇阻礙可以掐斷。凡竹性直,篾一線千鈞。三峽入川上水舟,不用糾絞繾,即破竹闊寸許者,整條以次接長,名曰火杖。蓋沿崖石棱如刃,懼破篾易損也。
【注釋】
①䉡:拉船的纖索。
②驅(kōu):環。
【譯文】
船板的縫隙是這樣填補彌合的:用斬斷的白麻絮做筋,用鈍鑿把它塞到縫隙裏麵,然後把石灰過篩攪拌桐油,用木杵舂成油團補縫。溫州、台州、福州和廣州等沿海地區則是用牡蠣殼代替石灰。
船中的牽帆索是用火麻又名大麻。纖維糾絞成的。直徑一寸多的粗索,即使係上一萬斤重的東西也不會斷。至於係錨的錨纜,則是把竹篾放入鍋中煮過後糾絞成的。拉船的纖纜也是用煮過的篾條絞成的,每十丈長,就在中間做個圈用作接口,碰到障礙時就可以把它掐斷。竹的特性是“直”,也就是縱向拉力強,一條竹篾可以承擔很大的拉力,甚至可以說是“篾一線千鈞”。由長江三峽進入四川的上水船,不用糾絞纖索,而是用一寸多寬的竹條,互相連接起來,名字叫火杖。這是因為沿岸崖石鋒利如刀刃一樣,恐怕破析成竹篾反而容易損壞。
凡木色,桅用端直杉木,長不足則接,其表鐵箍逐寸包圍。舡艙前道,皆當中空闕,以便樹桅。凡樹中桅,合並數巨舟承載,其未長纜係表而起。梁與枋檣用楠木、櫧木①、樟木、榆木、槐木。樟木春夏伐者,久則粉蛀。棧板不拘何木。舵杆用榆木、榔木②、櫧木。關門棒用椆木、榔木。櫓用杉木、檜木、楸木③。此其大端雲。
【注釋】
①櫧(zhū)木:即青椆。具有不易開裂的特點。
②榔木:即榔榆。
③椆木:木質厚重而堅固,耐久不蛀。
【譯文】
關於船的木料,桅杆要用筆直的杉木,一根的長度不夠就再接上一根,外麵用鐵箍一寸寸箍緊。艙樓前麵正中,應空出一塊地方來以方便豎桅杆。豎中桅時,要拚合幾條大船來承載它的重量,靠係在桅頂的長纜索把它吊起來。梁和枋牆都要用楠木、櫧木、樟木、榆木、槐木。春夏砍的樟木時間久了易被蟲蛀。棧板無論什麽木料都可以。舵杆要用榆木、榔木、櫧木。關門棒要用木或榔木。櫓要用杉木、檜木、楸木。以上隻是大概的闡述。
海舟
凡海舟,元朝與國初運米者曰遮洋淺船,次者曰鑽風船。即海鰍。所經道裏止萬裏長灘、黑水洋、沙門島等處,苦無大險。與出使琉球、日本暨商賈爪哇、篤泥等舶製度,工費不及十分之一。
【譯文】
海船中,元朝和明初運米的海船叫作遮洋淺船,體量小一點兒的叫作鑽風船,即海鰍。這種船的航道僅限於長江口以北的萬裏長灘、黑水洋和沙門島等地,一路上都沒有什麽大的危險。製造這種海船所花費的工本費,還不到出使琉球、日本,或到爪哇、篤泥做生意的船的十分之一。
凡遮洋運舡製,視漕舡長一丈六尺,闊二尺五寸,器具皆同,惟舵杆必用鐵力木①,艌灰用魚油和桐油,不知何義。凡外國海舶製度大同小異。閩、廣閩由海澄開洋,廣由香山嶴。洋舡,截竹兩破排柵,樹於兩傍以抵浪。登②、萊③製度又不然。倭國海舶兩傍列櫓手欄板抵水,人在其中運力。朝鮮製度又不然。至其首尾各安羅經盤④以定方向,中腰大橫梁出頭數尺,貫插腰舵⑤,則皆同也。腰舵非與梢舵形同,乃闊板斫成刀形,插入水中,亦不捩轉,蓋夾衛扶傾之義。其上仍橫柄栓於梁上,而遇淺則提起,有似乎舵,故名腰舵也。
凡海舟,以竹筒貯淡水數石⑥,度供舟內人兩日之需,遇島又汲。其何國何島合用何向,針指示昭然,恐非人力所祖⑦。舵工一群主佐,直是識力造到死生渾忘地,非鼓勇之謂也。
【注釋】
①鐵力木:即鐵栗木。盛產於東南亞,堅硬耐用。
②登:即登州府。今山東蓬萊。
③萊:即萊州府。今山東萊州。
④羅經盤:即羅盤。
⑤腰舵:即披水板。可平衡船身防止船橫向漂移。
⑥石:古代重量單位。相當於今天的一百二十斤。
⑦祖:仿效。
【譯文】
遮洋淺船和漕船的規格比較起來,長了一丈六尺,寬了二尺五寸,船上的設備也相同,隻是舵杆一定要用鐵力木製造,填充艙板縫的灰要用魚油加桐油拌和,不知道是何原理。外國海船的規格與遮洋淺船大同小異。福建、廣東福建的遠洋船由海澄開出,廣東的遠洋船則是由香山嶴開出。把竹子破成兩半編成竹柵,立在船的兩旁用來抵擋海浪。登州、萊州的海船做法又不一樣。日本的海船,在兩旁設有帶把手的欄板,由人用力搖動來擋水。朝鮮的做法又不相同。在船頭、船尾都安裝羅盤來辨別方向,船中腰的大橫梁伸出幾尺以便插進腰舵,則都是一樣的。腰舵的形狀與尾舵很不一樣,它是用寬木板斫成刀形,插入水中,並不會轉動,隻對船身起平衡作用。它上麵仍舊有個橫把拴在梁上,遇到淺水的時候可以把它提起來,也有點類似舵,所以叫作腰舵。
海船出海的時候,要用竹筒儲備幾百斤淡水,預計可以滿足船上的人兩天的飲食需要,遇到島嶼時,可以再次汲水補充。無論到什麽國家、什麽島嶼,該按照什麽方向繼續航行,羅盤針指示得非常明確,這恐怕並非光憑人的經驗就能夠掌握。一群舵手相互配合操縱海船,可以說把生死完全拋開,這並不是憑借一時的勇氣就能夠做到的。
雜舟
江、漢課舡①。身甚狹小而長,上列十餘倉,每倉容止一人臥息。首尾共槳六把,小桅篷一座。風濤之中,恃有多槳挾持。不遇逆風,一晝夜順水行四百餘裏,逆水亦行百餘裏。國朝鹽課,淮揚②數頗多,故設此運銀,名曰課舡。行人欲速者亦買之。其舡南自章③、貢④,西自荊⑤、襄⑥,達於瓜、儀而止。
【注釋】
①課舡:官府用來運載稅銀的船。速度很快。
②淮揚:即淮揚鹽場,明代所交鹽稅占全國的一半左右。
③章:即章水。今江西贛江之西源。
④貢:即貢水。今江西贛江東南。
⑤荊:即荊州。
⑥襄:即襄陽。
【譯文】
長江與漢水之間用來運載稅銀的“課船”,船身狹長,上麵有十多個艙,每個艙隻有一個鋪位那麽大。此船首尾共有六把槳和一座小桅帆。在風浪中全依靠這六把槳劃船。如果沒有遇到逆風,一個晝夜就可以順水行四百多裏,逆水也能夠行一百多裏。本朝鹽稅中,淮揚鹽場所交的稅銀很多,所以特意用這種船裝運,名字叫“課舡”。追求速度的旅客也租買這種船。“課舡”的航線是從南方的章水、貢水出發,西邊從荊州、襄陽出發,到達瓜洲、儀征為止。
三吳浪舡。凡浙西、平江縱橫七百裏內,盡是深溝小水灣環,浪舡最小者曰塘舡。以萬億計。其舟行人貴賤來往,以代馬車。屝履①舟,即小者,必造窗牖堂房,質料多用杉木。人物載其中,不可偏重,一石偏,即欹②側,故俗名天平船。此舟來往七百裏內,或好逸便者徑買,北達通③、津,隻有鎮江一橫渡,俟風靜涉過,又渡清江浦④,溯黃河淺水二百裏,則入閘河⑤安穩路矣。至長江上流風浪,則沒世避而不經也。浪舡行力在梢後,巨櫓一枝,兩三人推軋前走;或恃繾;至於風篷,則小席如掌,所不恃也。
【注釋】
①屝(fèi)履:草鞋。
②欹:同“攲”。傾斜。
③通:即通州。今屬北京。
④清江浦:今江蘇淮安。
⑤閘河:此處指直河,在宿遷與邳州之間。
【譯文】
三吳浪船。自浙江西部到江蘇的蘇州之間縱橫七百裏內,都是有深溝的彎彎小水道,浪船最小的名叫塘船。數以萬計。旅客不論貴賤都乘坐這種船來往,用來代替車馬或者步行。這種“草鞋”船,即使很小,也一定裝有窗戶和臥位,材料用的多是杉木。人和貨物裝載在船裏不能夠偏重,哪怕隻有一石重的偏重,船也會傾斜,所以這種船俗名叫作天平船。這種船往來的航程有七百裏,有貪圖安逸方便的顧客直接乘坐這種船,往北可直達通州和天津,沿途隻在鎮江橫渡一次長江,等到風平浪靜的時候橫渡過去,進入運河,再渡過清江浦,在黃河淺水中逆行二百裏,就可以進入運河從此安穩航行了。長江上遊水流急,風浪很大,這種浪船無法在那裏航行。浪船的推動力全靠船尾的那根大櫓,要兩到三個人合力搖動,才能使船前進;有時依靠人上岸拉纖使船前進;至於風帆,則不過是一塊巴掌大的小席子,作用並不大。
東浙西安舡。浙東自常山①至錢塘八百裏,水徑入海,不通他道,故此舟自常山、開化②、遂安等小河起,至錢塘而止,更無他涉。舟製:箬篷如卷甕為上蓋,縫布為帆,高可二丈許,綿索張帶。初為布帆者,原因錢塘有潮湧,急時易於收下。此亦未然,其費似侈於篾席,總不可曉。
【注釋】
①常山:今浙江常山。
②開化:今浙江開化。
【譯文】
東浙西安船。浙江東部自常山至錢塘江的流程共有八百裏,然後水徑直流入海,不通往其他的航道,所以這種船從常山、開化、遂安等小河起錨,一直到錢塘江才停下來,不經其他航道。船的形製是這樣的:將箬竹葉編成拱形的棚做頂蓋,把帆布縫成風帆,大約兩丈高,帆索也是棉的。最開始采用布帆,據說是因為錢塘江有潮湧,情況危急的時候容易收取。其實不然,布帆的造價花費比篾帆高出許多,總之不知道為什麽要用它。
福建清流、梢篷舡。其舡自光澤①、崇安②兩小河起,達於福州洪塘而止,其下水道皆海矣。清流舡以載貨物、客商。梢篷船大,差可坐臥,官貴家屬用之。其舡皆以杉木為地。灘石甚險,破損者其常。遇損則急艤③向岸,搬物掩塞。舡梢徑不用舵,舡首列一巨招,捩頭使轉。每幫五隻方行,經一險灘,則四舟之人皆從尾後曳纜,以緩其趨勢。長年即寒冬不裹足,以便頻濡④。風篷竟懸不用雲。
【注釋】
①光澤:今福建光澤。
②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③艤(yǐ):船靠岸。
④濡:沾濕。
【譯文】
福建清流、梢篷兩船。這兩種船航行於光澤、崇安兩小河起到福州洪塘為止的一段水道,再繼續航行出去就是海了。清流船用來載運貨物和客商。梢篷船的規格稍微大一些,勉強可以供人坐臥,通常是達官貴人以及家屬坐的。這兩種船都是采用杉木來做船底。途中經過的險灘礁石不少,特別危險,被撞壞的船非常多。船被撞壞後要馬上靠岸,搬卸貨物並且堵塞漏洞。這種船沒有裝尾舵,隻是在船頭裝一把叫“招”的大槳,使船轉向。每次要湊夠五隻船結成一幫才可以啟航,經過一處急流險灘的時候,後麵四隻船上的人都要從後麵用纜索拉前麵的那隻船,以減緩它的航行速度。船工即使是寒冬臘月也不會穿鞋子,以便經常涉水。這種船的風帆竟然懸掛起來而不使用的。
四川八櫓等舡。凡川水源通江、漢,然川舡達荊州而止,此下則更舟矣。逆行而上,自夷陵①入峽,挽繾者以巨竹破為四片或六片,麻繩約接,名曰火杖。舟中鳴鼓若競渡,挽人從山石中聞鼓聲而鹹力。中夏至中秋,川水封峽,則斷絕行舟數月,過此消退,方通往來。其新灘②等數極險處,人與貨盡盤岸行半裏許,隻餘空舟上下。其舟製腹圓而首尾尖狹,所以辟灘浪雲。
【注釋】
①夷陵:今湖北宜昌。
②新灘:今湖北秭歸東三十裏,長江三大險灘之一。
【譯文】
四川八櫓等船。四川水源跟長江、漢水相通,然而四川船隻開到湖北荊州就停止,如果再繼續開就得換船。上水行船,從湖北宜昌到三峽,拉纖的人把大毛竹破成四片或者六片,再用麻繩綁緊連接起來當作纖纜,這叫作火杖。船上像賽龍舟那樣擊鼓,拉纖的人在岸上的山石中間聽到鼓聲就一齊用力。盛夏到中秋期間,江水漲滿封峽,就停航幾個月,等過了這段時間水位降下來了,方恢複通航。經過新灘等幾處險灘時,人與貨物都得在岸邊轉運半裏路,隻剩下空船獨自在江中行駛。這種船腹圓而首尾兩頭尖狹,因此可以在險灘避過風浪。
黃河滿篷梢。其舡自河入淮,自淮溯汴用之。質用楠木,工價頗優。大小不等,巨者載三千石,小者五百石。下水則首頸之際,橫壓一梁,巨櫓兩枝,兩傍推軋而下。錨、纜、、帆,製與江、漢相仿雲。
【譯文】
黃河滿篷船。從黃河到淮河,又從淮河上行進入河南的汴水,都是使用這種船。船以楠木為原料製成,所花成本比較高。船的大小尺寸不一,大的可以載三千石,小的隻能載五百石。當順水行船時,就在靠近船頭的地方安裝一根橫梁,掛兩根大櫓,人在船兩邊搖櫓使船前進。至於錨、纜、纖、帆等,規格和長江漢水船相近。
廣東黑樓舡①、鹽舡②。北自南雄,南達會省,下此惠、潮。通漳、泉則由海汊③乘海舟矣。黑樓舡為官貴所乘,鹽舡以載貨物。舟製:兩傍可行走。風帆編蒲為之,不掛獨竿桅,雙柱懸帆,不若中原隨轉。逆流馮④藉繾力,則與各省直同功雲。
【注釋】
①黑樓舡:客船。
②鹽舡:貨船。
③海汊:河道的出海口。
④馮(píng):通“憑”。憑借。
【譯文】
廣東黑樓船和鹽船。北起南雄,南到廣州,再到惠州、潮州,航行的都是這種船。由廣東到福建漳州、泉州,則要在河道出海口改乘海船了。黑樓船多是達官貴人所乘坐的,鹽船則隻是用來運載貨物。船的形製是這樣的:人可以在船的兩舷行走。風帆是用蒲草編製而成,不用單桅而用雙桅懸帆,因此不像中原地區的船帆那樣可以隨意轉動。逆水行船時要借助拉纖的力,這點與其他省的船是一樣的。
黃河秦舡。俗名擺子舡。造作多出韓城①。巨者載石數萬鈞,順流而下,供用淮、徐地麵。舟製:首尾方闊均等,倉梁平下,不甚隆起。急流順下,巨櫓兩傍夾推,來往不馮風力。歸舟挽繾多至二十餘人,甚有棄舟空返者。
【注釋】
①韓城:今陝西渭南。
【譯文】
黃河秦船。俗名擺子船。這種船多出產自韓城。大的可以承載石頭幾萬斤,順流而下,供淮陰、徐州一帶的人使用。船的形製為:它的船頭和船尾寬闊相同,艙和梁都比較平整而不怎麽突出隆起。當急速順流而下的時候,可以搖動兩旁的大櫓,來往都不用憑借風力。上水返航的時候,往往得有二十多人在岸上一齊拉纖才能航行,所以有時甚至有連船都丟棄了空手而歸的人。
車
凡車利行平地。古者秦、晉、燕、齊之交,列國戰爭必用車,故千乘、萬乘①之號,起自戰爭國。楚漢血爭而後日辟。南方則水戰用舟,陸戰用步馬;北膺胡虜,交使鐵騎,戰車逐無所用之。但今服馬駕車,以運重載,則今日騾車,即同彼時戰車之義也。
凡騾車之製,有四輪者,有雙輪者,其上承載支架,皆從軸上穿鬥而起。四輪者前後各橫軸一根,軸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載箱。馬止脫駕之時,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穩之象。若兩輪者,駕馬行時,馬曳其前,則箱地平正;脫馬之時,則以短木從地支撐而住,不然則欹卸也。
【注釋】
①乘:四匹馬駕一輛車為一乘。
【譯文】
車適合在平地上駕駛。戰國時期,秦、晉、燕、齊各諸侯國之間交戰必定用車,所以就興起了“千乘之國”“萬乘之國”的說法。經過楚漢之爭的血戰後,戰車就逐漸減少了。南方是水戰用船,陸戰用步兵和騎兵;北方少數民族作戰,雙方都用騎兵,戰車沒起什麽作用。現在,馭馬駕車多用來運載貨物,可見現在的騾馬車同過去的戰車結構相同。
騾馬車的規製,有四輪的,也有雙輪的,車上的承載支架都是從軸連接上去的,四輪騾車,前兩輪和後兩輪各安有一根橫軸,軸上豎起的短柱上麵架著縱梁,縱梁之上又承載著車廂。當停馬脫駕的時候,車廂平正,就像居住在房屋裏一樣安穩。如果是兩輪的騾車,駕馬行駛的時候,馬在前麵拉,車廂就平穩;而停馬脫駕的時候,則是用短木抵住地麵來支撐,否則車廂就會向前傾倒。
凡車輪一曰轅①。俗名車陀。其大車中轂②,俗名車腦。長一尺五寸,見《小戎》朱注。所謂外受輻、中貫軸者。輻計三十片,其內插轂,其外接輔③。車輪之中,內集輻,外接輞④,圓轉一圈者,是曰輔也。輞際盡頭,則曰輪轅也。凡大車,脫時則諸物星散收藏;駕則先上兩軸,然後以次間架。凡軾⑤、衡、軫⑥、軛,皆從軸上受基也。
凡四輪大車,量可載五十石,騾馬多者或十二掛或十掛,少亦八掛。執鞭掌禦者居箱之中,立足高處。前馬分為兩班。戰車四馬一班,分驂、服⑦。糾黃麻為長索,分係馬項,後套總結收入衡內兩傍。掌禦者手執長鞭,鞭以麻為繩,長七尺許,竿身亦相等。察視不力者,鞭及其身。箱內用二人踹繩,須識馬性與索性者為之。馬行太緊,則急起踹繩,否則,翻車之禍,從此起也。凡車行時,遇前途行人應避者,則掌禦者急以聲呼,則群馬皆止。凡馬索總係透衡入箱處,皆以牛皮束縛,《詩經》所謂“脅驅”是也。凡大車飼馬,不入肆舍,車上載有柳盤,解索而野食⑧之。乘車人上下皆緣小梯。凡遇橋梁中高邊下者,則十馬之中,擇一最強力者係於車後。當其下阪⑨,則九馬從前緩曳,一馬從後竭力抓住,以殺其馳趨之勢,不然則險道也。凡大車行程,遇河亦止,遇山亦止,遇曲徑小道亦止。徐、兗、汴梁之交,或達三百裏者,無水之國,所以濟舟楫之窮也。
【注釋】
①轅:此處指車輪的外周。
②轂(gǔ):車輪中心裝軸的圓木。
③輔:此處指內麵接輻而外麵頂住輪圈的內緣。
④輞(wǎng):車輪接地的邊圈。
⑤軾:車廂前麵的橫木。
⑥軫:車後麵的橫木。
⑦驂(cān)、服:駕車的兩種功能的馬,居中駕轅的叫服馬,兩旁的叫驂馬。
⑨阪:山坡,斜路。
【譯文】
馬車的車輪叫轅。俗名叫作車陀。大車中心裝軸的圓木叫作轂,俗名為車腦。周長約一尺五寸,可以參看《詩經·秦風·小戎》朱熹注。這是中穿車軸外接輻條的部件。輻條總計有三十片,它的內端連接著轂,外端連接著輔。車輪裏麵,朝裏集合著輻條,朝外連接著輞,圓形緊頂住輞的叫作輔。輞外麵是整個輪的最外周,所以叫作輪轅。大車收車的時候,一般把幾個部件進行拆卸收藏;要用車的時候,先裝兩軸,然後依次裝車架、車廂。凡是軾、衡、軫、軛等,都是承載在軸上的。
四輪的大馬車,運載量為五十石,所用的騾子,多的有十二匹或者十匹,少的也有八匹。駕車人站在車廂中的高處駕車。車前的馬分為前後兩排。戰車以四匹馬為一排,靠外的兩匹馬叫作驂馬,居中的兩匹馬叫作服馬。把黃麻擰成長繩,分別係住馬的脖子,收攏成兩束,並穿過車前中部橫木而進入車廂內左右兩邊。駕車人手持用麻繩做的長鞭,大約七尺長,竿也有七尺長。如果看到有不賣力氣的馬,就揮鞭鞭打它的身體。車廂內分別由一個識馬性和識索性的人負責踩繩。如果馬跑得過快,就要立刻踩住韁繩,否則可能導致翻車。車在行進時,如果遇到前方道路上有行人而要停車讓路,駕車人迅疾發出吆喝聲,馬就會停下來。馬韁繩收攏成束並透過前橫木進入車廂,都用牛皮來束縛,這就是《詩經》所說的“脅驅”。馬夫在中途喂馬,不必把馬牽入馬廄,車上載有柳條盤,解索後可以讓馬就地進食。乘車的人上車或者下車都要爬小梯子。當經過坡度比較大的橋梁的時候,就要在十匹馬中選出最強壯的一匹馬,係在車的後麵。下坡時,前麵九匹馬緩慢地拉,後麵一匹馬拚命拖住車,以便減緩車速,不然就會發生危險。大車遇到河流、山嶺、曲徑小道都過不了。徐州、兗州和汴梁一帶,方圓三百裏,是河流和湖泊都很少的地方,馬車正好可以用來彌補水運的不足。
凡車質,惟先擇長者為軸,短者為轂,其木以槐、棗、檀、榆用榔榆①。為上。檀質太久勞則發燒。有慎用者,合抱棗、槐其至美也。其餘軫、衡、箱、軛,則諸木可為耳。
此外,牛車以載芻糧,最盛晉地。路逢隘道,則牛頸係巨鈴,名曰報君知,猶之騾車群馬盡係鈴聲也。
又北方獨轅車,人推其後,驢曳其前。行人不耐騎坐者,則雇覓之。鞠②席其上,以蔽風日。人必兩傍對坐,否則欹倒。此車北上長安、濟寧,徑達帝京。不載人者,載貨約重四五石而止。其駕牛為轎車者,獨盛中州③。兩傍雙輪,中穿一軸,其分寸平如水。橫架短衡,列轎其上,人可安坐,脫駕不欹。
其餘難以枚述。但生於南方者不見大車,老於北方者不見巨艦,故粗載之。
【注釋】
①榔榆:又稱小葉榆。木材堅硬致密。
②鞠:彎曲。
③中州:今河南一帶。
【譯文】
造車的木料,應當先選長的做車軸,短的做轂,即軸承,以槐木、棗木、檀木、榆木用榔榆。為上等材料。不過檀木摩擦時間長了就會發熱。有一些謹慎細心的人就選用雙手才能合抱的棗木或者槐木來做,當然最好不過。軫、衡、廂、軛等其他的部件,則是所有的木質都可以做。
此外,用牛車來裝載草料,最盛行的地方是山西。到了路狹窄的地方,就在牛脖子上係一個大鈴鐺 ,名字叫作“報君知” ,正如那些騾馬車的牲口也都係鈴鐺一樣。
還有北方的獨轅車,人在後麵推,驢子在前麵拉。無法長時間騎坐的旅客常常租用這種車。車上有拱形的頂棚,可以遮風蔽日。旅客一定要兩邊對坐,否則車子就會傾倒。這種車,北上至陝西西安和山東濟寧,還可以直達北京。不載人的時候,載貨最多可達四五石。還有一種用牛拉的轎車,唯獨盛行於河南。兩旁有雙輪,中間穿過一條橫軸,再架起幾根短橫木,轎就架在上麵,人可以在上麵安坐,牛停下來而脫駕時車也不會傾倒。
至於南方的獨輪推車,隻靠一個人推時,可以載重兩石,遇到坎坷不平的道路就過不去隻能停下,最遠也隻能走一百裏。
其餘的各種車子難以一一列舉。隻是考慮到生於南方的人沒有見過大騾車,而生長在北方的人沒有見過大船隻,所以在這裏簡單介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