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同代人的別樣年華 同代人賦
一、英雄與瘋子
改革不唯是人改造時代的舉動,亦是時代改造人的措施。對時代而言,人其實隻分為四類——推動它的、順應它的、抗拒它的或被它甩棄的。推動它的不僅有普羅米修斯,而且有“威尼斯商人”——他們是時代巨乘的兩排輪子。時代不是,從來不是獨軌列車……
結束舊時代的是英雄,抗拒新時代的是瘋子,置身於二者之間的是理想主義者。時代派生出英雄和瘋子的數量大致相等,而理想主義者的數量從不曾超過前兩者的總和……
理想主義者是這樣一些人——他們讚美玫瑰卻道:“倘無刺多好!”理想主義者是任何時代都曾有過的僅供欣賞的副產品……
被時代所甩棄的卻常常是將自己完全典當給了昨天,並且徹底喪失了贖回自己願望的人。時代甩棄他們如同旅者毫不猶豫地丟掉穿爛了的鞋……
恰恰相反,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甩棄那些懂得最充分地利用它的人——哪怕他們是些極其貪婪的人。牛尾甩得再頻也驅趕不盡企圖叮住它噬血的牛蠅……
改革不是集體春遊或觀光,其過程中樂趣必然少於浮躁。
於動物界,未來將在許多方麵與過去相同。千年前的蜂巢與今天的蜂巢構築得同樣好。千年後的蜜蜂也許還要構築同樣的六邊形。而於人類,未來將在許多方麵與過去不同。盡管人的壽命比蜜蜂的壽命要長久許多許多倍,但人絕不甘連續三代構築同樣的東西。所以人有曆史,而蜜蜂隻有傳統……
在時代和時代之間,我們看到一批又一批被轉折的驟力夾扁了的身軀……
願未來的人們研究這樣的“標本”時,發現可歸類於我的同代人的,比我今天預測得要少……
鯨的巨大身軀直豎於海麵,然後猛烈地拍擊下去——這一壯觀的情形更酷似時代的轉折,於是某些吸附生物肢殘甲碎,某些無著無落……
於是它泅向更廣闊的海域……故此篇是為你作,是為他作,是為她作,是為己作,是為我們大家作的一次反省……
人:給我公平!
時代:那是什麽?
人:和別人一樣的一切!
時代:你曾和哪些“別人”一樣?
……
寒冷。
疏星凍在天,梟鳥僵於樹。前無村,後無店。公路兩旁的原野,屏息斂氣地寂靜著。嚴寒酷冷在寂靜中企圖將從天到地之間的一切凍脆。那些樹的禿枝像被剝了皮的世界**的神經,並且是被凍死了印在夜的凜冽的底片上。那隻梟鳥仿佛已在樹上僵棲一萬年了。一萬年裏不曾舒過腳爪也不曾發過一聲梟叫。一萬年裏綠眼圓睜。
“吳振海,老子捅了你!”
“別亂來!別……”
“你他媽的放開我!我今天非捅了他不可……”
人的激吼聲充滿絕望。
貓頭鷹俯瞰而視,綠眼閃爍著幸災樂禍。
西北風嘯過,仿佛有一隊士兵整齊地吹了一陣口哨……
世界的神經瑟抖不止……
樹皮凍裂的響聲可聞……
北方冬季最寒冷的那一夜並不曾使多少人感受到,也不曾使多少人留下特殊的記憶。那一時刻你我他她都在擁被酣眠,嚴寒在夜裏僅隻對極少數人——和動物構成威脅。那一年是一九八一年。哈雙(哈爾濱—雙鴨山)公路上,兩輛超期“服役”並且分明超載的卡車,“趴窩”在公路邊上。車廂內裝的是煤。這是一次“倒煤”行動,也是一次“倒黴”行動。一路行行複停停,停停複行行。不斷受到盤查、罰款、敲竹杠。
因為“倒煤”而“倒黴”的男人中的一個,高,瘦。長臉缺乏立體感,臉上的線條似素描般的隨意。沒有任何特點因而仿佛便有了某種特點。唯一能給人留下較深印象的是那雙眼睛,因它們的細小而使那張臉顯得五官疏散。尋常它們總是閃爍著熱情的、自信的,有時甚至是令人懷疑的、自負的目光。當它們靜望著你的時候,仿佛在對你請求——快告訴我一些新鮮的事情吧!告訴我和我一樣年齡的別人們都在怎麽活。指給我一條發財的途徑,或者成名之路吧。我不會忘記你的指點之恩的……
而當時它們,那一個因為“倒煤”而“倒黴”的男人的眼裏,充滿了沮喪和焦急,還有從心底燃燒上來的一股無名火。你如果能想象得出一頭熊在舔了大量芥末之後的樣子,便不難想象他當時是什麽樣子。當然是熊,當然不是猴子、豹或者獅虎。猴子在受到辛辣的刺激之後,比人臉所能做出的表情還要豐富並且誇張。而猛獸在同樣的情況之下無疑將會暴跳和咆哮。隻有熊,你不大容易看得出它剛剛舔了芥末還是蜂蜜。熊在最快感的時候和在最狼狽的時候,所做出的外在表現都不過是不停歇地在原地繞圈子……
他已經不知圍著兩輛卡車繞了多少圈了——問題出在兩個小小的部件上,大概屬於自行車氣門芯那一類部件。此時由於嚴寒,根本發動不起來了。
“你他媽的瞎繞晃什麽呀?!”
兩名司機是他雇的,而車是他另租的。他們不停地罵罵咧咧。一名司機高高在上瞪著他來氣,推開車門又對他吼。
他望望對方,什麽都沒說,掏了煙敬給對方,並且替對方劃火柴。
他明白,現在他連圍著卡車繞圈子也是被禁止的了。盡管繞也白繞,但不繞他更想罵人。
他的目光流露出幾分乞憐。受了委屈的熊常以那麽一種目光望著馴獸師。
這個人很能忍,十分能忍,非常能忍。隻要他認為是必須忍的,那麽一切的屈辱、一切的不公、一切的尷尬、一切的苦辣酸麻,兩片薄薄的嘴唇抿住,便全忍了。起碼當年是這樣的。
他心裏彌漫著悲哀。春節前的這一天,他特別想他的兒子。他總想活出個樣來給他的兒子看。而兒子被白血病奪去生命的時候,是他比現在更落魄的時候……
終於天漸亮了。
終於有朝哈爾濱方向開去的車輛——第一輛沒攔住。第二輛,沒攔住。第三輛,還沒攔住。給錢也沒用。從雙鴨山朝哈爾濱開去的車,隻要是輛車,沒有還能再擠下一個人的。他已經凍得半死。兩名司機不忍再袖手旁觀,和他一起攔住了一輛從哈爾濱開向雙鴨山的卡車,載的是凍肉。塞給對方二十元錢,對方正欲發作的表情平複了下來——“上車吧。”
“師傅,多謝!”
“甭謝。後邊去!前邊路上還等著個熟人呐……”
凍得半活半死的他,被兩名司機又托又舉弄上了別人的卡車,縮在滿車凍肉的縫隙間……
在雙鴨山他憑一張站台票混上了火車。到哈爾濱他馬不停蹄四處奔波買兩個小小的汽車部件。買到後沒回家喝一口水,又憑一張站台票混上了返往雙鴨山的火車。下了火車又付出二十元,坐在另一輛卡車的車廂裏。所不同的是,這一輛卡車也是“倒煤”的。不過不像他那麽“倒黴”罷了。西北風卷著雪卷著煤屑一陣陣掃**著他的臉……
十年後他對我說,在別人的煤車上他曾失聲痛哭,像一個被父母拋棄的孤兒……
他是我的中學同學。
他的名字叫吳振海。
他和我的經曆截然不同。一九六八年我作為學校的第二批誌願者下鄉了。他因父親去世,是長子,照顧留城。所以他和我們這一代人中的大多數“分道揚鑣”了。他是“上山下鄉”運動的一條“漏網之魚”。這是一種僥幸,但於他談不上“福星高照”。他是最底層市民的兒子,他是在大雜院裏長大的孩子。無紅煙護其左,無紫光罩其右。城市並不因他僥幸留在它身邊了,便怎樣的青睞於他。城市恩賜給他一份工作——每月十八元,從徒工幹起。三年後他可以掙到三十二元。以後——以後他將照例被城市歸入工人階級的行列。這意味著當他退休那一年,他也許可以掙到每月八十幾元錢。那是工人所能企望的最高工資——八級工的工資,相當於當幹部的人當到了科長級。前提是——他如果被認為是一名好工人的話。他顯然不打算以過來的人們為榜樣,便不可能被認為是一名好工人。結果是到了一九八一年他已不再是工人隊伍中的一員。用我們當年常說的話是——沒有了“正式”工作。
“正式”工作——最典型的中國話。在當年一個沒有“正式”工作的中國人,即使頭腦再聰明,身體再健壯,也仿佛不是一個作為人的資格起碼完備的人。幾乎沒有一對中國父母,心甘情願同意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沒有正式工作的男人。今天的姑娘們擇偶的條件之一是身高一米七以上。一米七以下的男人據說被她們戲稱為半殘廢。當年一個沒有“正式”工作的男人,也等於是一個半殘廢的男人。豈止是半殘廢而已!
“這個人沒有‘正式’工作……”——此話包含許多許多意會勝過言傳的內容。沒有“正式”工作的人才和沒有“正式”工作的人交往。有“正式”工作的人大抵是不屑於和沒有“正式”工作的人交往的。沒有“正式”工作的女人才肯嫁給沒有“正式”工作的男人。沒有“正式”工作如同沒有“紅色”的成分。沒有“正式”工作的人,在城市的社會坐標係上,首先是人下人,其次才是好人或壞人。一個沒有“正式”工作的人,無論男女,希望被公認為是一個好人,如同一隻鴨子希望被欣賞。而“正式”工作“=”國營企事業單位,“≈”大集體企事業單位。這一點猶如社會約定俗成的“上等”和“中等”公民徽章。佩戴上了這一徽章,才有資格享受社會的種種“優越”——房子、勞保、公費醫療等。
當年中國在歸類學方麵的經驗是足可以笑傲世界的。我們的先人曾說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話。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同胞發現自己並非麵對那麽多種可選擇的職業,甚至縮小十倍——言三十六行也還綽綽有餘。小學教師無一例外地在課堂上講解——“三百六十行是一種誇張的比喻……”而與此同時,在世界上,尤其在某些發達國家,現代人卻麵臨著職業分工越來越細密、越來越豐富的選擇的猶豫和困惑。一個外國人在其一生中可能至少變更過數種職業,而在改革開放前的中國,你若麵對一個調動過工作的人,你則不禁地會對他刮目相視。因為那意味著他“很有門路”並且“很有能耐”,大概非是一個“等閑之輩”。
這一種情形持續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最末一年八十年代的最初一年,在北京,在上海,在天津,在哈爾濱,東西南北中,在中國許多大城市,我們看到了一幕幕具有悲愴意味的都市話劇演出,埋下了“黑色幽默”式的伏筆……
工作!工作!!工作!!!
國營!國營!!國營!!!
正式!正式!!正式!!!
共和國的長子長女們,終於結束了長達十年之久的“洗禮”。他們一個個疲憊不堪,一無所有地回到了城市。當年在每一座城市裏,你都會從他們那種特殊的背影和他們臉上那種特殊的表情,將他們從人群之中一眼分辨出來。
怎麽?如今三十來歲三十大幾了,姑娘不算姑娘,媳婦不是媳婦,說年輕早已沒了小夥子的朝氣,說老了連有個家是哪一種體會都不知道,現如今連個工作都不給麽?當然要“國營”的!當然要“正式”的!不是“國營”的那還算是“正式”的麽?
他們淒惶。城市也淒惶。它慌亂地安頓他們,但是沒那麽多“國營”的、沒那麽多“正式”的足以容納下他們。還有幾批沒考上大學的呢!手心手背,難道不都是城市“母親”的“兒女”麽?城市,你要一碗水端平……
怎麽?——你們年紀輕輕,發揚點兒風格不成麽?怎麽?——你們當年“造反”有功,倒成了資本啦?為了工作,城市的這一批兒女和那一批兒女互相嫌惡。仿佛都認為對方是多餘的,仿佛都被對方嚴重地侵犯了最根本的利益……吳振海當年冷眼旁觀這一幕幕話劇——他有過工作,但是他卻主動放棄了……工作,這一件大事對每一個人來說,大到“悠悠萬事,唯此為大”的地步。沒有誰教導這一點。現實生活使人明白了。工作!工作!!工作!!!國營!國營!!國營!!!好的或較好的工作,任何一個年代總是有的。
於是,一代人的價值觀念又被引導向傳統的“隧道”……
為了一份“國”字號的工作,為了這樣一個單位的工作證,為了這樣一個單位的一身工作服,那些遭它拒棄的我的同代人,究竟如何煞費苦心,究竟如何百折不撓,如何夢寐以求又是如何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不達目的死不罷休、死不瞑目,也就隻有自己知曉了。個中酸楚豈堪言……
吳振海當年冷眼旁觀這一幕幕話劇——他們的企圖,他曾有過;他們的手段,他曾用過;他們夢寐以求的,他曾得到過;他們達到了目的之後那一種由衷的欣喜,和仿佛從此可以終生從容不迫的泰然無慮的安定感,他也曾體會過,也曾真的自我吮咂過那一種慰藉,如同嬰孩津津有味地吮咂自己的手指頭一樣……
但是他卻毅然放棄了……
西方任重而道遠的傳教士到非洲去布道,說:“相信上帝吧,他將指引你們去天堂的路。”
黑人說:“不,我們連人間的路還沒找到呢。”
而當他們相信了上帝以後,教廷卻拿不出那麽多錢為他們蓋教堂。並且,以其上帝全權代理人的身份向他們宣布——上帝也是分成白色的和黑色的……
一代人中不能穿上“國營”某單位的工作服者——當年他們為數不少——感到又被戲耍了似的。正如相信了上帝的黑人不能心理平衡地接受他們隻配吻非“正式”的十字架一樣……
而穿上了的,在此後兩三年內便穿膩了。他們開始煞費苦心地要脫下,其願望之急迫和強烈一點兒也不亞於他們當初要穿上。他們開始關注本單位、本係統哪些辦公室裏,又有誰退休了或即將退休,調走了或即將調走,病故了或即將病故,要增添一個或即將要增添一個人……
當有幸終於脫下工作服時,他們前麵的人生道路已變得十分明確,也十分狹隘——副科長、科長、副處長、處長、副局長……
人一旦邁上這一條路,便仿佛認為世界上原本隻有這麽一條路……
除了農民,盡管每幾百個中國人裏隻有一兩個在“中國式”的人的價值觀念的導向之下成功地或自認為成功地走完了他們的一生,但是誰也不能夠反駁,幾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望著一位局長的身影或他坐的小車時,會認為那是最好的人生……
二、傻瓜,大傻瓜
倘當年促成我的同學吳振海和我的許多同代人之間的一次對話,結果隻有一個——雙方都認為對方是傻瓜。
一九八二年,也就是在吳振海那次倒黴的“倒煤”行動之後,他出現在北京,出現在我麵前。還有他的妻子,比我低一屆的校友。他們要到北京來找有關部委批準他們掛靠成立一個什麽公司。那是自一九六八年我下鄉後第一次見到他。他風塵仆仆,他麵容疲憊。他在發著三十九度高燒,他找不到地方住。也許還為了省錢,當晚就住在我的單身宿舍,和他的妻子擠在我的單人**。而他一個人睡在上麵也會使那張床顯得太小。第二天我請他們夫妻在北影食堂吃了一頓早飯。無非饅頭、鹹菜、米粥。記得在他走前,我很鄭重也很語重心長地勸過他。
梁曉聲:“振海,求求人情,走走後門,重新回到一個國營工廠去吧!”
吳振海:“那又怎樣?”
梁曉聲:“一切從頭開始,三十多歲,尚為時不晚,好好幹……”
吳振海:“那又怎樣?”
梁曉聲:“隻要你真的好好幹,領導眼睛不瞎的話,是會看到的……”
吳振海:“我總在想——那又怎樣?我想了十幾年了。”
“你……”
我望著他,像望著一個不肯回頭是岸的大齡“失足青年”。像望著一個根本對不起母親的兒子。像望著一個根本不將“丈夫”和“父親”的責任當成一回事兒的家夥……
我暗想——這個吳振海,不可救藥,完了……
倘大氣環境是不變的,天空與拚塊地板何異?
倘時代是不變的,司馬遷所作與織布女何異?
倘社會是不變的,度日與經年何異?
倘命運是不變的,人與螻蟻何異?
無論任何人,當其作為人具有典型性的時候,歸根結底,意味著其“竊取”了時代的典型特征。乞乞科夫是沙俄時代農奴製產生的怪種。愛迪生是美國資本主義科技童年時代的兒子。雅科卡則是當代西方市場經濟激烈競爭中的驕子。所以雅科卡才會說:“都是這個國家給了我這樣的機會!”而伊索的不幸恰恰在於,時代不曾給予他渴望的自由……
十年之後,我第二次見到我的中學同學吳振海時,他已是“哈克森公司”的董事長,是引進哈爾濱市第一筆外資的人。今天,當我寫此文時,“哈克森”已是一家綜合開發的合資公司,已在世界許多國家擁有十個子公司。
十年中我隻回過哈爾濱幾次。每次行止匆匆,這是我每次不曾見到他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或者坦率說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對中國第一代創辦公司的人們,一向持一種極輕蔑的態度。愛默生曾說過——“那些咒罵商業的人將會看到,並且不得不承認,正是商業的規律改變了美國,摧毀了它的封建製,建立起一個美國。”非常慚愧,幾年前,我仍屬於“咒罵商業的人”中的一個。在我的那一本自白性的小冊子《從複旦到北影》中,讀者不難發現我振振有詞而又偏激的言論。其中還談到我在中央黨校的一次“報告”。那之後有位女性給我寫過一封信,友好地“批駁”了我對商業的敵意。她論述了與我上麵所引的愛默生的話大致相同的思想。這使我甚為惱怒。複函乏善,言詞咄咄,還用了幾串“國罵”。斯年一九八五年或一九八六年。倒並非是因為我狂妄自大到一點兒也經不起“批駁”的地步。何況於對方而言,根本談不上什麽“批駁”,不過是互相探索而已。我之惱怒在於——當年我並沒有看到公平的商業原則。老百姓自謀生路的願望,當年仍被體製的玻璃鋼隔在商業時代的外麵,有如饑漢被拒在餐館的門外。商業的原則如果是不平等的,商業除了使人憎惡,不可能獲得人別的態度。
基於以上對現實的看法——不管這一看法是否仍屬偏激,它當年確是我對現實的看法——我對大多數公司之類持很不屑的態度。對大多數是“老板”的人,打定主意“老死不相往來”。中學同學也罷,兵團戰友也罷,昔日之友也罷。
是中學同學的一次全班性的聚會,促成了我和吳振海的見麵。聚會需要場所,需要錢。於是大家想到了吳振海,我也想到了吳振海。在需要物質方麵的支持和協助,尤其在需要錢的時候,我們會想到許多我們一向似乎早已遺忘了的人。承認這一點固然使我們很尷尬,但事實往往如此。
那一天,我和另外三名中學時代與他非常要好的同學去拜見他。他誠心誠意地、出手闊綽地請我們吃了一頓昂貴的晚餐。不但爽快答應包攬同學聚會的一切費用,而且高高興興地請我們到他家中去敘談。一談我們竟沒完沒了,談到淩晨三點鍾!畢竟的,當年同是貧家子,少小饑時分糠饃。他向我們講述了十年來的經曆。成功者的高級皮鞋,包裝的仍是一雙被坎坷之途所磨礪的傷痕累累的腳。他是我們同代人中第一批與國營單位毅然辭別的人,十幾年前那無異於精神病者的毅然。他是我們同代人中第一批加入過“倒爺”行列的人,十幾年前那需要有堅韌的心理承受能力,以抵禦來自社會各方麵的歧視、輕蔑和種種心理壓迫。他是我們同代人中第一批辦公司的人,辦起來了,垮了,又辦,又垮,還辦——十幾年前那是需要破釜沉舟、開弓沒有回頭箭的勇氣的。他是我們同代人中第一批組建施工隊的人,十幾年前那是需要具有江湖老大的本領的。他是我們同代人中第一批搞房地產開發的人,而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他當然應被列為最早的“先驅者”之一。
躋身於同代人中的“第一批”的行列,在經曆了十年的類乎“無名小子闖江湖”的不服氣、不認輸、不撞南牆不回頭,撞了南牆也不回頭,仿佛非要把南牆撞個大窟窿的倔而堅的踉蹌奮進之後,他成功了。是在第五個回合才成功的。貸款,蓋樓,預售——以預售資金補充周轉,再蓋再售。這是當年霍英東在香港開發房地產業的謀略,也是十年前深圳、海南的第一批房地產開發者們的襲用經驗。吳振海當然地應被視為第一批學深圳、學海南的哈爾濱人。這不啻是一場人和時代所進行的賭博。他押上的是他後半生和他的家庭的存亡。如果在這一回合他也輸了,那麽他將極可能是我的同代人中命運和下場都很悲慘的一個。也許可以這樣說,是時代終於給了他一次做贏家的機會。否則,他不但不可能主辦我們哈爾濱市第二十九中學三年級九班全體同學的聚會,也許連我們通知他參加,都不知該到哪兒去找他。
成功了的吳振海如是說:“是時代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誠哉斯言!盡管他還算不得是雅科卡式的傳奇人物。但我的確感到,他和雅科卡一樣,對時代滿懷由衷的感激之情。
蘇軾在《代侯公說項羽辭》中有言——“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
十年裏,吳振海是一個時時刻刻伺機而動的人。十年來,他活著的態勢時時刻刻猶如箭在弦上。十年來,他活得比我的同代人中的許許多多都累。十年來,我的同代人中許許多多人在似有似無中尋找悠閑,而這一個吳振海在一無所有中尋找冒險。
我們稍對時代加以研究,便會發現時代原來具有這樣的稟性——它一向隻欣賞兩類人——甘願按照它的要求去活的人和違逆它的願望並且最終成為它的挑戰者的人。它因欣賞前者而獎賞他們,它獎賞他們為的是使他們更符合它的要求,對它的圈限更不敢越雷池半步。它對後者照例是不予獎賞的。非但不予,且每以懲劍懸其頭上。它欣賞他們大抵在它確感需要他們的時候,亦即我們叫作“轉折”的時候。這種時候他們的叛逆和挑戰的勇氣及其精神,是促它嬗變的催化劑和促它“轉折”的推動力。正如蛇有時需將身體夾在樹杈之間完成它的蛻皮一樣。沒有它的那些叛逆者和挑戰者,一個時代是不能從它的舊的軀殼之中擺脫出來同時獲得新生的。為此它才慷慨地獎賞他們。這種獎賞往往是一次性的,是無比豐厚的。其後它不再賜惠於他們,因為它已經獎賞給了他們對人而言至關重要的千載難逢的時機,而且一並加上了明天。事實也正如此,那些在時代的“轉折”關頭把握住了時機,並且由此獲得到了成功的人,成功將具有令人信心十足的延續性,因為他們乃是和一個新時代同時誕生的,而一個新時代的壽數,通常是按世紀來計算的。新時代需要它的推動者陪伴同行。至於那些曾被它欣賞過、青睞過甚至恩寵過的人們,或者被它留在舊皮上,或者在它完成痛苦的“轉折”的時候,分擔它的痛苦並和它一起嬗變。它最不欣賞的也許是那樣一些人們——在昨天裏既不曾被它當做過典範而重視,今天對它的“轉折”又麻木不仁的人。它在今天裏不暗示給他們任何機會,它也不在明天裏留給他們什麽。它對他們無轍亦無奈,正如他們對它也是那樣……匪今斯今,亙古如茲!
我聽著吳振海的講述,望著他那張二十多年後並未改變多少的我所那麽熟悉的臉,頭腦中飄飛著紛亂的思想絮片。我在心裏對自己說——梁曉聲你必須重新認識你這個中學同學。他身上生長著和你截然不同的鱗,你如果搞不明白這是為什麽,你又如何能認識現實?
我問:“你當年究竟怎麽想的?”
他反問:“哪一時期的當年?”淡淡一笑,又說,“今天以前對於我都是當年。”
我說:“八二年,你到北京,我勸你‘改邪歸正’的當年。”
他說:“那也太便宜了吧?”
我又問:“什麽意思?”
他說:“如果我當年聽了你的規勸,現在又能怎樣?一個中國人,如果從二十歲起便將自己永久地、完全地交付給一個單位,到他退休,不過從單位那裏得到十幾萬人民幣,合兩萬多美金。我們的父兄輩不都是這麽活過來的麽?可一個人最好的四十年生命,難道真的就值兩萬多美金麽?換一種活法的可能性真的就沒有麽?我們中國人都說活得很累,其實最累的是國家。精疲力竭的國家,終於不得不換一種存在方式了。所以不管是誰,不管情願不情願,都必須換一種活法了。”
我問:“你從什麽時候開始這麽想的?”
他說:“從我父親病退那一年。幹了一輩子,以領取的工資而病退。百分之七十當年還是對他的特殊照顧。可靠那每月四十來塊錢,我們一家五口怎麽生活?我父親那天一到家裏就哭。我躲出家門,躲到一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哭了。我對自己發誓——將來我如果不能走一條和我父親不同的路,我根本就不活到退休那一年……”
他的林肯車將我送回家。我徹夜難眠。
閉上眼睛我仍能憶起當年他家的情形——五口人窘居兩間小屋。外間是廚房,搭了窄鋪睡人,似乎便是他睡。裏外間合起來不足二十平方米。他是長子,上有一姐,下有一弟、一妹。幸而他的母親是位很善於持家的母親,緩解了窮困對這樣一個家庭的壓迫。我也清楚地記得當年他家廚房在哪個位置擺放碗櫥,碗櫥上放著一個怎樣的糖罐。在他家學習的我,隔會兒便借口出去一次,為的是從那糖罐裏摳一勺砂糖吃。學校組織春遊,他帶的餅被我一路吃掉了一半……
他是班裏最早的團員之一,一個時期內還擔當過我的入團“發展人”。從初一到初三,始終是班幹部,他是班裏最具凝聚力、號召力的同學之一。對弱小男女生,慣以保護人自居。當年我們之間很要好。
他最大的“毛病”,便是他極其強烈的“自我表現”意識和“自我證明”意識,以及他那一種凡事都積極到根本不顧別人對他會有何看法、有何想法的“參與”意識。他是我從中學時代到兵團、到大學、到社會所認識接觸過的一切人中,“自我表現”和“自我證明”意識最突出的一個。是的,迄今為止,尤其在我同代人中,我沒遇到過在以上方麵像他那麽願望強烈的人。某些時代,某些活動,無論班級的,抑或年級的,全校的,一開始可能並未將他列入“中心人物”的名單,不知怎麽一來,他竟成了“中心人物”之一。他似乎總在以他的行為昭示別人——這件事怎麽能少了我呢?那件事我不參與怎麽行呢?仿佛別人行的,他都行。別人不行的,他也行。這難免會使他遭到非議、抨擊。可他一向不在乎,“一往無前”。至於別人們怎麽想、怎麽說、怎麽看,他仿佛認為那是別人的自由,隨別人的便好了。冬季裏,剛上了幾次滑冰課,他便開始學健將級運動員馳騁冰場的姿態,戴一頂滑冰帽,不顧惜耳朵和臉腮凍得通紅,倒背雙手,神氣活現,屢屢摔倒卻無窘色亦無怯色。他愛打籃球,不是校隊但極渴望代表學校參加正規比賽的機會。機會一經獲得,橫衝直撞地來“三步籃”。犯規就犯規,被罰下場就罰下場,反正他體驗了參加正規比賽那一種刺激。在我的同代人中,這一個吳振海,當年就是一個不合格的“標本”。我想當年的時代瞪著他,好比一隻母雞瞪著一隻雛火雞或者雛鴕鳥吧?
而我們傳統的社會的綜合教育,幾乎可說是以限製人的“自我表現”“自我證明”意識為己任的。溯望遠久的中國曆史鏈,可發現這一點在古典文化中尤其道貌岸然。《老子》中就一再地說些“自見者不明”之類的話,意謂誰“自我表現”了,就不可敬也不聰明了。《禮記·中庸》中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意謂在最細小的事情方麵,在獨處無人的時候,也要行為規不越矩。做到怎樣才算典範呢?——“天蓋高,不敢不踞;地蓋厚,不敢不踞。”意謂天是何等的高,可是一個楷模人物站著不敢不彎腰曲背;地是何等的厚,可是一個希望獲得別人尊敬的人,不敢不小步緩行。而老子則幹脆沾沾自喜地說“吾有三寶”——“三日不敢為天下先”。
於是,“**”成了我們這一代人唯一普遍獲準的一次可以理直氣壯地表現自己、證明自己的機會。其表現方式是演習“革命”,其證明內容是“無限忠於”,其理論基礎是“造反有理”,這是整整一代人心理能量的一次性的大釋放、大宣泄。它耗掉了作為每一個單獨的人來說,至少需用三分之一生命進行儲備的那一種“自我表現”的**。同時嚴重挫傷了整整一代人將這一種**化為自我實現的衝動,此後十年內他們隻能聽憑時代的擺布。其中某些人“自我表現”的種種努力,實質上體現為一種低級的本能,一種自我異化,一種自我安撫的虛幻的追求。所以,被這一代人的群體客觀上遺棄在城市裏的吳振海,二十多年中卻不被城市的簡單而粗暴的“價值秩序”所降服,甩頭晃角地始終予以反抗,其“自我表現”“自我證明”並借以實現自我的強烈欲望始終野心勃勃地保持著中學時代的原生態,使我不能不覺得簡直是奇跡,使我無法不對此讚歎和讚賞。對於我的同代人,他這個人具有極其特殊的鑒定價值和研究意義。起碼證明了這樣一點——在我的同代人中,原本是應該產生許許多多吳振海的。可是於今放眼看去,浮出於社會水麵的,十之七八乃大小官員。而社會卻終於不得不承認,前一個時代在這方麵的“生育”是不夠節製的。它不但使它自己尷尬,而且使一代人尷尬。難道不是麽?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機關單位要縮編,於是我們同代人中多少人迷惘,茫然,惶惶不知所措。有些人忙不迭地撲通撲通“下海”,但是已比吳振海們晚了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於人生而言,有時晚了十年其實意味著晚了一輩子……
一九九二年我回過哈爾濱數次。
我的許多同代人總是問我:“中國今後還會怎樣……”——這句話的注腳是——今後我們還剩哪些福利仍有保障?今後我們還將失去什麽福利?
我回望我們這一代走過的路,心中不免愴然。
吳振海及其公司的人們也總是問我:“中國今後還會怎樣……”——這句話的注腳是——今後我們還將擁有什麽樣的時機?
想象他當年在哈雙公路上“倒煤”而且“倒黴”的情形,心中不禁肅然。
不少哈爾濱人嫉妒屬於一種恐懼;它和那種想維護我們對某物的占有欲望相一致。嫉妒使我們去考察疑惑中最微不足道的方麵,並把它們作為焦慮的最不得了的根據。
不少我的當然也是吳振海的同代人問——這公平麽?
我曾替吳振海回答——是的,這很公平。安於現狀的人不必憂患冒險者將承擔的風險降臨在自己頭上,但是也永遠沒有資格獲得冒險者才能理直氣壯地獲得的一切。如果非說不公平,那麽已如昨天時代太褒獎我們而太歧棄吳振海們是一樣的。時代僅隻能在一點上體現它的公平,那就是給人以普遍的機會。
有了一個“哈克森”,便有二百多哈爾濱人解決了就業問題,包括大學生和研究生,他們的福利待遇比國家單位還要高。有人說——進“哈克森”那要憑關係!言外之意,仿佛是它的一條罪狀。但是,如果哈爾濱有一百家一千家這樣的公司,在福利待遇方麵與“哈克森”競爭,並且競爭過了“哈克森”,進“哈克森”還要憑關係麽?
有了一個“哈克森”,隻要它運作著,又將有何止千百人有了幹活掙錢的機會?長久的沒有這種機會社會將會怎樣?
有了一個“哈克森”,至今已有近千戶哈爾濱居民住上了樓房。如果一概等待市裏解決,又將等待多久呢……
有了一個“哈克森”,去年春節前夕,十幾名台商包括一位台灣立法委員,才應邀來哈爾濱考察投資項目……
有了一個“哈克森”,一幢四星級飯店,正在籌劃興建之中。北方的第二大城市,連一幢四星級飯店都沒有的話,是不能適應改革開放、大批吸引外商的新形勢的……
今天的中國人畢竟都恢複了尋找時機的本能,但時機注定不屬於以下兩種人。
一種人企望著某一天早晨醒來,時代像寵愛自己的阿姨一樣,將自己輕輕抱起來,讓自己騎在時代的頸上招搖過市……
一種人企望著某一天早晨醒來,以什麽聽來正當的名義,將原先和自己一樣,而如今和自己不大一樣的成功了的人打翻在地……
我的同代人嗬,我的兄弟姐妹,我願你我他她之中,第一種人少一些再少一些。我願你我他她之中,第二種人少一些更少一些!
南方和北方都有一種草叫“節股草”。一種生命力極強的草,一節一節地生,一節一節地死,哪怕還有一節不死,它便活著,並且會一節一節地再生。我的同代人嗬,我的兄弟姐妹,我們就是那“節股草”似的一代啊!如果說我們已失去了很多很多,那麽我們所獲得的,則是一種頑強的複蘇能力和再生能力。一切附著於我們的浪漫色彩傳奇色彩,自甘的苦難和無奈的磨難早已是往事。在我們四十歲的這一年齡,我們除了依賴於我們的複蘇能力和再生能力,還能依賴什麽呢?讓我們彼此呼喚起鼓勵起策動起我們的這一種能力吧!
一切感覺才不過是傾斜,是失重,並非那猛烈的拍擊造成的真正的陣痛迫臨……
我們怵然,我們肅然……
我的同代人哦,我的兄弟姐妹,讓我們吸入足夠的一口空氣和一口勇氣,準備做我們這代人的第二次人生拚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