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信封裏的故事
“生物體長八尺。帶有五條脊狀突起的桶狀軀體高六尺,中部直徑三點五尺,兩端直徑一尺。深灰色,有彈性,極其堅物。顏色相間,發現時為折疊狀態,從脊狀突起之間的溝槽內展開。框架為管狀骨或腺管。鉛灰色,翼實有孔。
肉翼展開後邊緣呈框齒狀。五條輻板式骨狀突起的頂部中央有五套淺灰色的柔軟肢體或觸須。發現時會起並緊貼船幹,但神直後最長可達三尺,仿佛原始海百合的肢體,直經三寸的單根基幹延伸六寸後分支為五根次級基幹,其中每一根超過八寸後都分支為五條漸細的小觸手或觸須,因此每條莖幹最終分支為共計二十五條融手。
顏幹頂端是淺灰色的腦大頸部,帶有類似魚鰓的構造預部支撐著黃色五角海星形狀的形態學頭部,其上覆蓋著三寸長、色彩絨紛的堅韌纖毛。頭部粗重而腫大,端點間距的為兩尺,從每個端點延伸出三寸長的黃色軟管。頂端中央有裂口、疑似呼吸器官。
每條軟管的盡頭都呈球狀膨脹,黃色肉膜向肉柄翻開,露出帶有紅色虹膜的晶狀球體,似為眼睛。海星狀頭部的內角長出五條較長的紅色軟管,盡頭處形成相同顏色的嗉囊狀膨脹結構,施加壓力後打開,露出最大直徑為兩寸的鍾形孔道,內徑排列有尖銳的白色齒狀降起物,疑似嘴部。所有軟管、纖毛和海星狀頭部的頂端在發現時均向下緊密收攏,軟管和鬥項緊接強印和船尺。盡管極其堅韌,但彈性好得驚人。
軀幹底部長有與頭部器官大致類似但功用不同的對應物。膨大的淺灰色偽頸部,缺少鰓狀構造。長有綠色海星狀五角肢體。肌肉發達的堅韌觸手長約四尺,根部直徑七寸,漸細至頂端直徑約二點五寸,每條觸手的頂端均有由五根翅脈支揖的綠色三角形肉膜盡頭長八寸,寬六寸。
正是這些蹼足、鰭狀肢或偽足在十億年前到五六千萬年前的岩石上留下了印痕。海星狀結構的內角長出兩尺長的紅色軟管,根部直徑三寸,漸細至頂端直徑約一寸,尖端有開孔。
這些器官均為皮質,極其堅韌,但彈性非常好。長有蹼足的英尺觸手無疑用於在海洋中或陸地上移動。展開後可見肌肉異常發達的特征。發現時,這些器官均緊貼偽頸和軀幹底部,與另一端的情況類似。
尚無法確定它屬於動物界還是植物界,但較傾向於動物有可能是經曆了極高度演化但又沒有喪失某些原始特征的輻射對稱動物。盡管明顯存在不一致之處,但無疑與棘皮動物有些相似。假如是海洋生物,翼狀結構就令人不解了,但或可用於在水中遊動。對稱性奇異地更接近植物,因為植物以上下結構為主,而動物以前後結構為主。演化的年代遙遠得令人驚駭,早於選今所知的最簡單的太古代原生動物,無從推測其起源。
完整樣本不可思議地接近原始神話中的某些怪物,無可避免地證明它們曾經在古代存在於南極洲之外的地域。見過文本繪製的噩夢般的圖畫,我提到古神出於玩笑或錯誤創造了地球生命,他們自然明白我在說什麽。學界向來認為這些概念來自對非常古老的熱帶輻射對稱動物的病態想象。亦類似於曾論及的史前民間傳說,例如異教中的仆四從。
這一發現開啟了研究的廣闊天地。根據相關的樣本推斷沉積物應屬於白堊紀晚期或始新世早期。其上沉積了大量鍾乳石。開鑿工作頗為艱苦,所幸樣本極其堅韌,免於損壞。保存狀態堪稱奇跡,明顯歸功於石灰岩之作用。
尚未發現更多樣本稍後將繼續搜尋。
目前的任務是將十四個巨大樣本運回營地但無法驅使犬隻拉雪橇,它們狂吠不已,難以接近。三人看守犬隻,盡管狂風大起,但餘下九人應能順利拖動雪橇。務必盡快開始運送物資。休息前我將解剖一個樣本。由衷希望此處建有像樣的實驗室。他們應該為企圖阻止我向西探索而羞愧。首先是全世界最雄偉的山峰,然後是這個。假如這都稱不上此次探險的亮點,那還有什麽能算得上呢?我們已在科學史上留下姓名!”
前半部分詳細的展示了他們發現的那種生物化石的經過,後半部分則是如同一個故事般的描述。
左右距離天亮還有好長一段時間,羅計便仔細的閱讀了起來。
“解剖比預想中艱難得多。他挑了一個完好無損、肌肉發達的樣本,盡管在新搭建的實驗室帳篷中有汽油爐充當熱源,所選樣本的組織看起來也足夠柔軟,但那隻是表象,實際上卻堅韌得超過了皮革。
我們不知道如何打開切口能夠不嚴重破壞他尋找的精細結構。是的,他還有七個同樣完整的樣本,但除非能在洞穴裏發現無窮無盡的供應源,否則魯莽動手隻會很快耗盡手頭的存貨。想到這裏,他把這個樣本放回雪地裏,換了一個拖進實驗室,盡管這個樣本的兩端還有海星狀結構的些許殘餘,但破損嚴重,軀幹的一條溝槽已經部分斷裂。
接下來迅速通過無線電發來的結果令人困惑,甚至挑戰了我們的常規認知。由於解剖工具難以切開那些反常的機體組織,因此不可能精細而準確地描述其內部結構、但獲得的少量信息已足以讓我們所有人陷入敬畏和迷惑。
現有的生物學將被徹底改寫,因為這個怪物不是任何描述細胞生長的科學所知曉的產物。盡管樣本有至少四千萬年的曆史,但有機物幾乎沒有被礦物質置換,其內部器官完好無損。不會腐壞、幾乎堅不可摧的皮革質地似乎是這種生物機體的固有特征。
這種特征似乎符合第三紀演化的某些無脊椎生物,但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能力。剛開始,發現的所有器官都是幹燥的,後來帳篷內熱源產生了解凍效應,樣本未受損的一麵冒出有機質的潮氣,同時散發出辛辣刺鼻的味道。
冒出來的並非血液,而是一種深綠色的黏稠**,應該與血液扮演相同的角色。解剖到這個時候,三十七條雪橇犬已被帶進營地附近尚未完工的圍欄,盡管隔著一段距離,但彌散開來的酸臭氣味還是引得它們狂吠不已且焦躁不安。
這次臨時解剖不但沒能確定此種怪異生物的分類,反而加深了它的神秘色彩。關於其外部器官的猜測全部得到證實,根據這些特征,任何人都會毫不猶豫地將它歸為動物。但內部探查卻發現了大量屬於植物的特征,我們因此陷入了難以自拔的困惑。
它擁有消化和循環係統,通過海星狀基部的紅色軟管排泄廢物。
粗略查看之下,你會認為它的呼吸器官更適合處理氧氣,而不是二氧化碳。另外還發現了不同尋常的特征,能夠證明它長有多個儲氣腔,而且可以將呼吸作用從連通外界的管孔切換到另外至少兩套完全發育的呼吸係統:鰓和毛孔。它顯然是兩棲生物,多半能夠在沒有空氣的環境中進行長時間休眠。
發聲器官似乎與主呼吸係統相關聯,但依然存在難以解釋的異常之處。以音節為基礎的清晰發聲似乎不太可能,非常有可能是具有音樂性、覆蓋寬廣音階的吹奏聲。肌肉係統發達得幾乎不可思議。
神經係統的複雜和高度發達使得我們驚駭不已。盡管這種生物在某些方麵極為原始和古老,但它擁有全套的神經節和神經索,表現出極度特化的演進特征。
腦部分為五葉,發達得驚人。證據表明它擁有通過頭部纖毛起作用的一種感覺器官,所牽涉到的功能相異於地球上現存的任何一種生物。它的感官很可能超過五種,因此無法根據類似的對比物推測其習性,認為這種生物的感官肯定非常敏銳,它們生活在原始世界之中,但已經擁有了精細的分工,就像現在的螞蟻或蜜蜂。
繁殖方式類似於隱花植物,尤其像蕨類。其翼尖長有孢子囊,似從原植體或原葉體演化而來。研究到目前的階段就為它命名實屬徒勞。它外形像是輻射對稱動物,但明顯另有玄機。它有一部分植物特征,而四分之三機體符合動物構造的要素。
根據其外輪廓的對稱性和另外一些特征,可以推斷出它起源於海洋,但無法準確描述其後續演化所適應的環境。肉膜翼是飛翔能力的有力證明。它在新生的地球上完成了極為複雜的演化,最終在太古代的岩石上留下印痕,這個過程遠遠超出了我們現有的概念,讓我們不由異想天開地回憶起有關舊日支配者的遠古神話。
它們從星空降臨地球,出於玩笑或錯誤造出了地球生命。他還想到了一個離奇故事:來自外太空的宇宙生命潛藏在群山之中。他自然考慮過一種可能性:在前寒武紀的岩石上留下印痕的是這批樣本尚未演化完全的祖先。但他很快否決了這種過於簡單的推測,因為更古老的化石上反而能看見更發達的結構特征。
假如說有什麽不同,那就是後期痕跡的輪廓線從演化角度看顯得更加退化,而不是更加發達。偽足的尺寸變小了,整體形態變得粗劣和簡單。更有甚者,他剛檢查過的神經和器官也有不尋常的退化跡象,退化前的結構無疑比樣本中的更加複雜。萎縮與退化的部分多得驚人。總而言之,解剖幾乎沒能揭開任何謎團。雷克不得不回頭在神話中尋找一個合適的名字。
淩晨2點30分,他決定放下手上的工作,暫時去休息片刻。他用防水油布蓋上被肢解的生物,走出實驗室帳篷。可一見到完好無損的那些樣本,他的研究熱情再次高漲。在持續不斷裂的太陽照耀下,它們的組織已經有所軟化,有兩三個樣本的頭部尖角和軟管表現出要展開的跡象,但環境溫度畢竟低於華氏零度,因此不認為它們有腐爛的危險。
話雖如此,還是將所有未解剖的樣本搬到一起,用一頂備用帳篷罩住,避免陽光直射。這麽做也能避免有可能散發出的氣味飄向犬隻,盡管它們與這裏隔著很長一段距離,而且還待在越來越高的雪牆之後,但它們的敵意和不安已經成了一個確實的難題。
他不得不用沉重的雪塊壓住帳篷布的四角,因為狂風變得越來越大,龐然群山似乎即將刮起可怕的大風暴。早些時候對暴風的擔憂再次抬頭。在伍德的監督下,隊員開始采取預防措施,包括加固帳篷和新的犬舍,在朝向山坡的一麵搭建簡陋的防風掩體。先前趁空閑時間用雪塊壘砌的防
風掩體達不到應有的高度,我們不得不命令所有人放下其他工作,全力以赴投入這項任務。
淩晨4點過後,雷克終於準備結束通話,待雪牆再壘高一點,他的分遣隊就打算休息了。他建議我們也抓緊時間休息幾小時。他和帕博蒂借助電波友好地閑聊了一陣,再次讚美幫助他取得如此發現的鑽頭是多麽無與倫比。
我熱情地表達祝賀,承認他的西進決定非常正確。雙方約定待上午10點再用無線電聯係。假如屆時狂風已經停歇,雷克就派人來我的基地接我們。關閉無線電之前,我向同伴們發出了最後一條指令,請他們暫時不要向外部世界播發今天的消息,因為完整的細節過於超乎尋常,假如缺少進一步的證明,很容易引來質疑的怒潮。”
故事講述到這裏僅僅隻是一個開始,餘下的零散頁碼上寫滿了各種各樣的文字。在吃了些安德烈提供的食物後,洛基又用熱水泡了點茶葉,就這樣如同一個陽光下的老嫗般專心的將注意力投入到了故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