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朱元璋取天下,並不僅僅依靠厚黑手段。在群雄逐鹿的過程當中,朱元璋表現出的勇氣、眼光、魄力也是他人所不能及的。他在軍事生涯中,曾經製造過多個經典戰例。

朱元璋一生成功,有三大關節點:一是離開江淮,渡江攻占集慶(今南京),開辟新的根據地,創造了獨立稱雄的基礎。二是東征西討,次序正確地分別消滅了陳友諒和張士誠。三是南略北伐,穩紮穩打地消滅北元。在三個大關節點中,具體又各部署了若幹戰役,無論是通盤計劃或具體戰役,誰者宜先,誰者宜後,誰者輕,誰者重,朱元璋都能精確地做出計算,做到知己知彼,用力適分,有條不紊,穩操勝券。在錯綜複雜的局勢中,朱元璋不但展示了他駕馭全局的能力,更展示了他傑出的分析人的能力。

在毛澤東最佩服的古代軍事家中,朱元璋排名第二。毛澤東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因一念之轉,這個投身軍隊的文盲,後來居然以最偉大軍事家之一的身份載入了中國戰爭史。這一軍事傳奇的產生,離不開朱元璋腳下這片獨特的土地。

中華民族似乎不是一個超群智慧的民族。西方世界大哲學家、大科學家人才輩出,而中國在這些領域沒有取得過多少拿得出手的成績。中國的自然科學成就隻是工匠們在千百年的勞作中偶然發現的積累,社會科學亦缺乏嚴謹的理論體係,更多的是語錄式的、片斷式的靈感火花。

但另一方麵,中國人又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個民族。在這片人口擁擠的土地上,也許是因為生存異常艱難吧,中國人把所有的智慧都用在了“琢磨人”上。《老子》《論語》《菜根譚》《增廣賢文》《厚黑學》,林林總總,無非講如何與人相處。所以,中國人的謀略文化特別發達。薑子牙、諸葛亮、劉伯溫……這些智謀大師曆來是中國人崇拜的對象。而張仲景、張衡、祖衝之等自然科學家卻不為普通人所知。到現在為止,謀略文化仍然在中國生機勃勃,隨便找家書店一看,生存謀略類書籍占據了相當的比重。

戰場是中國人表現才智的最佳舞台。正如西方說中國人都是天生的商人一樣,其實也可以說中國人都是天生的軍事家。

所以,中國古代缺少其他門類的專家大家,獨大軍事家層出不窮。和西方國家不一樣,這裏不需要什麽“軍校”來培養人才。朱元璋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