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文】

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譯文】

孔子說:“我從沒有見過一個人,能像喜好美色那樣喜好仁德。”

【原文】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2]一簣,進,吾往[3]也。

【注釋】

[1]簣:讀作kuì,盛土的竹筐。

[2]覆:傾倒。

[3]往:這裏是前進、繼續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就像用土堆一座山,隻差一筐土就完成的時候,突然停了下來,那是我自己要停止的。就像用土平整地麵,雖然隻是傾倒了一筐土,繼續不停地傾倒,那也是我自己要求堅持這樣做的。”

【原文】

子曰:“語之而不惰[1]者,其[2]回也與[3]!”

【注釋】

[1]惰:《論語集注》:“惰,懈怠也。”

[2]其:大概,表推測。

[3]與:句末語氣詞,相當於“吧”。

【譯文】

孔子說:“能堅持聽從我所說的話,而且從不懈怠的,恐怕也隻有顏回吧!”

【原文】

子謂顏淵曰:“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

【譯文】

孔子在談論顏淵的時候,說:“顏淵的英年早逝,實在是太可惜了!一直以來,我都知道他在不斷地進步,從來沒看見他停下來,止步不前。”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實者有[2]矣夫!”

【注釋】

[1]秀:水稻、小麥之類的莊稼吐穗揚花。

[2]實:果實。

【譯文】

孔子說:“莊稼長出了幼苗,卻不吐穗揚花,這種情況是出現過的。即使吐穗揚花卻不結果,這種情況是有過的。”

【原文】

子曰:“後生[1]可畏[2],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注釋】

[1]後生:年輕人。

[2]畏:敬畏,尊敬。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真是值得敬畏啊,我們怎麽能斷定下一輩的年輕人就不如我們呢?不過,這一代人如果到了四五十歲的時候,仍然默默無聞,沒有任何建樹,那麽,也就沒什麽值得敬畏了!”

【原文】

子曰:“法[1]語[2]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3]與[4]之言,能無說[5]乎?繹[6]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7]如之何也已矣。”

【注釋】

[1]法:本義是刑法,這裏引申為禮儀規矩。

[2]語:讀作yù,告訴,規勸。

[3]巽:讀作xùn,《論語注疏》:“巽,恭也。”即謙遜,恭順。

[4]與:稱讚。

[5]說:讀作yuè,是“悅”的通假字。

[6]繹:讀作yì,《說文解字》:“繹,抽絲。”這裏引申為推究,分析。

[7]末:沒有。

【譯文】

孔子說:“對於合乎禮法的勸誡,能不聽從嗎?隻有依照勸誡,改正自身的錯誤,這才是最可貴的。謙遜讚許的話,誰聽了能不開心呢?但是,隻有經過認真的分析,推究它的真偽,這才是最可貴的。如果聽到那些讚美之詞,隻顧著開心卻不加以推究。如果隻是接受勸誡,卻不改正錯誤。對這種人,我也無能為力啊。”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忠誠和守信必須放在第一位,不要認為朋友比自己差,有過錯不能畏懼,要及時改正。

【原文】

子曰:“三軍[1]可奪帥[2]也,匹夫[2]不可奪誌也。”

【注釋】

[1]三軍:這裏指諸侯國所有的軍隊。

[2]帥:《論語正義》:“帥,謂將也。”即主帥。

[3]匹夫:主要是對平民百姓中男子的稱呼。

【譯文】

孔子說:“對於一個國的軍隊,它的主帥可以被奪去。但是作為一個男子漢,則不能強迫改變他的誌向。”

【原文】

子曰:“衣[1]敝[2]縕袍[3],與衣狐貉[4]者立而不恥者,其由[5]也與?‘不忮不求,何用不臧?[6]’”

子路終身誦之。

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釋】

[1]衣:讀作yì,穿。這裏是名詞用作動詞。

[2]敝:壞,破舊。

[3]縕袍:舊的棉袍。縕,讀作yùn,舊的棉絮。

[4]狐貉:以狐狸和貉的皮毛為主料,製作的裘皮衣服,一般是貴族的公子才能穿。貉,讀作hé。

[5]由:子路。

[6]不忮不求,何用不臧:這句詩出自《詩經·邶風·雄雉》篇,意思是“不嫉妒,不貪求,這有什麽不好呢?”忮,讀作zhì,害,嫉妒。臧,讀作zāng,好,善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身上穿著舊的棉袍,身著裘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卻從不感到羞恥。恐怕也隻有子路是這樣吧。就像《詩經》中說的:‘不嫉妒,也不貪求,這有什麽不好呢?’”

子路聽到後,經常反複背誦這兩句詩。

孔子又說:“即使這樣做了,就算就是最好了嗎?”

【原文】

子曰:“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彫[1]也。”

【注釋】

[1]彫:凋零,這裏是做“凋”的通假字。

【譯文】

孔子說:“隻有到了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候,才知曉最後凋落的是鬆柏的葉子。”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譯文】

孔子說:“有智慧的人不會困惑,有仁德的人沒有憂愁,勇敢的人心中無所畏懼。”

【原文】

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1]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2];可與立,未可與權[3]。”

【注釋】

[1]適:往,這裏引申為追求。

[2]立:這裏是“確立不移”的意思。

[3]權:秤錘,此處引申為權衡、衡量。

【譯文】

孔子說:“能一起學習的人,誌向未必都能是追求真理。追求真理的人,也未必都能堅定不移地依照真理行事。能夠依照真理行事的人,也未必能夠權衡輕重,隨機應變。”

【原文】

“唐棣[1]之華[2],偏其反而[3]。豈不爾思[4]?室是遠而[5]。”

子曰:“未之思也,夫何遠之有?”

【注釋】

[1]唐棣:棠棣,是屬薔薇科的一種落葉灌木。棣,讀作dì。

[2]華:這裏是“花”的通假字。

[3]不爾思:“不思爾”的倒裝。

[4]偏其反而:對此有不同的解釋,一說是形容花隨風擺動的樣子。偏,是“翩”的通假字。反,是“翻”的通假字。而,是“爾”的通假字。另一說棠棣開花的時候,“花瓣反背,後乃合”。認為孔子借這句詩比喻應當知道權變。本書采用前一種觀點。

[5]室是遠而:意思是說距離住的地方太遠了。

【譯文】

在一首已經失傳的詩中,這樣寫道:“棠棣開花的時候,花朵隨風翩然搖擺。難道說我不思念你嗎?隻是因為距離住的地方太遠了。”

孔子說:“這不是真正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對方,哪會在乎距離得遙遠呢?”

【闡釋】

關於孔子發出“後生可畏”的感歎,有這樣一則故事。

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在路上碰到三個小孩子。其中一個小孩站在旁邊,看另兩個小孩兒打鬧玩耍。孔子很好奇,他就問這個小孩兒,為什麽自己一個人站著?怎麽不一起玩兒呢?小孩很認真地對孔子說:“玩耍時,彼此拉拉扯扯會傷到人的身體,更激烈一些的打鬧還有可能傷及性命。再說了,要是把衣服撕破了,多不好啊!我不和他們玩兒,也沒什麽不對啊!”

隨後,這個小孩兒用泥巴堆了個小房子,然後自己待在裏麵。這時候,孔子準備要動身上路了。小孩兒就坐在裏麵,不出來給孔子的馬車讓路。孔子便問他:“你為什麽要待在裏麵,不給我的車子讓路呢?”小孩兒回答說:“我隻知道馬車遇到城池要繞過去,還沒聽說過城池要給馬車讓路的!”

孔子很驚訝,小小年紀竟然有這樣的口才,便誇獎他說:“別看你年齡不大,知道的事情還真不少呢!”小孩對孔子說:“我聽說,魚出生三天就會遊泳。兔子出生三天就能在地上跑。小馬生下來三天,就可以跟著母馬行走了。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事,跟年齡大小有什麽關係呢?”

孔子感歎道:“我現在才知道,如今的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啊!”

孔子意識到,年輕的一代正在茁壯地成長,“長江後浪推前浪”年輕人遲早會超過自己的成就,所以他很高興年輕人擁有能讓老一代人敬畏的才能。不過,孔子也告誡年輕人,要珍惜自己的大好時光,千萬不能虛度光陰,奮發圖強,不要人等到中年時還一事無成。

可以說這是孔子對年輕人的鼓勵,也是一種鞭策。

鄉黨

【原文】

孔子於鄉黨[1],恂恂[2]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廟、朝廷,便便[3]言,唯謹爾。

【注釋】

[1]鄉黨:這裏指孔子的家鄉。

[2]恂恂:讀作xù。《論語正義》:“恂恂,溫恭之貌。”即溫和恭敬的樣子。

[3]便便:讀作pián。《論語集注》:“便便,辯也。”即“善於辭令”。

【譯文】

在家鄉時,孔子顯得溫和恭敬,好像不善言辭的樣子。但是,當他到宗廟裏,站在朝堂上的時候,卻十分善於辭令,隻是說話的時候很謹慎。

【原文】

朝,與下大夫[1]言,侃侃[2]如也;與上大夫言,訚訚[3]如也。君在,踧踖[4]如也,與與[5]如也。

【注釋】

[1]下大夫:職官的名稱。在西周的官職製度中,大夫是處於諸侯下的一個等級。大夫中又分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三個級別。在當時,孔子屬於下大夫的級別。

[2]侃侃:《論語正義》:“侃侃,和樂之貌。”即說話不卑不亢,溫和快樂的樣子。侃,這裏是“衎”的通假字。

[3]訚訚:讀作yín,即“和顏悅色地直言表達自己的觀點”。

[4]踧踖:讀作cújí,恭敬又不安的樣子。

[5]與與:《論語正義》:“與與,威儀中適之貌。”即神情謹慎,不輕慢,儀態適中的樣子。

【譯文】

國君還沒有上朝的時候,孔子站在朝堂上同下大夫聊天,總是一副溫和又快樂的神態。孔子同上大夫說話的時候,神態恭敬但又能直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國君來到後,孔子表現出恭敬又不安的樣子,但是舉止大方,儀態適中。

【原文】

君召使擯[1],色勃如[2]也;足躩[3]如也。揖所與立[4],左右手[5],衣前後[6],襜[7]如也。趨進,翼如也[8]。賓退,必複命曰:“賓不顧[9]矣。”

【注釋】

[1]擯:讀作bìn,相等於“儐”,是負責招待、引導賓客的官員。

[2]色勃如:臉色變得嚴肅莊周的樣子。色,臉色。勃,《論語集注》:“勃,變色貌。”即改變臉色。

[3]躩:讀作jué,快步走。

[4]所與立:《論語集注》:“所與立,謂同為擯者也。”即與孔子在一起的其餘儐相。

[5]左右手:鄭玄的解釋是:“揖左人,左其手。揖右人,右其手。”即向自己兩側的人,左右手交替,拱手作揖的樣子。

[6]衣前後:在作揖行禮時,衣服隨著動作前後擺動。

[7]襜:讀作chān,《論語集注》:“襜,整貌。”這裏指行禮過後,衣服依然整齊。

[8]翼如也:像鳥兒展開翅膀一樣。翼,展開翅膀,這裏是名詞用作動詞。

[9]顧:回頭。

【譯文】

國君讓孔子去接待引導賓客。孔子的臉色立即變得嚴肅莊重,快步向前行走。對於站在自己兩側的其他儐相,他分別左右拱手作揖,行禮致意。衣服隨著他的動作前後擺動,卻很整齊,絲毫不亂。當他快步向前迎接賓客時,姿態輕盈飄逸,像鳥兒展開雙翅一樣。賓客離去後,他必定會向君主稟告:“客人已經走遠了,不再回頭致意了。”

【原文】

入公門[1],鞠躬如[2]也,如不容。立不中門,行不履閾[3]。過位[4],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攝齊[5]升堂,鞠躬如也,屏氣[6]似不息者。出,降一等[7],逞[8]顏色,怡怡如[9]也。沒階[10],趨進,翼如也。複其位,踧踖如也。

【注釋】

[1]公門:君門,翻譯為“朝堂的大門”。

[2]鞠躬如:《論語集注》:“鞠躬,曲身也。”形容恭敬且謹慎小心的樣子。

[3]履閾:鞋子踩到門坎上。屢,鞋子,用作動詞。閾,讀作yù,門檻。

[4]過位:古時候,君臣議事時的一種禮節。

[5]攝齊:《論語正義》:“衣下曰齊。攝齊者,摳衣也。將升堂時,以雙手當裳前,提挈裳使起,恐衣長轉躡履之。”即快要上朝的時候,提起下身衣服的下擺。攝,提起。齊,讀作zī,衣服的下擺。

[6]屏氣:閉氣,屏住呼吸。

[7]降一等:走下一級台階。

[8]逞:放鬆,鬆口氣。

[9]怡怡如:《論語集注》:“恰恰,和悅也。”即輕鬆和悅的樣子。

[10]沒階:走完台階。

【譯文】

孔子走進朝廷大門的時候,總是表現得恭敬有謹慎小心,一副似乎沒有自己的容身之地的樣子。站立的時候,孔子從不站在大門的中間。進門的時候,他從不踩踏門檻。在經過國君所在的位置時,他的神色會立刻變得嚴肅莊重,加快腳步向前走,說話時,也一副好像氣力不足的樣子。走向朝堂的時候,雙手提起衣服的下擺,表現得更加恭敬謹慎,斂身屏氣,似乎不再呼吸。推出朝堂,走下一級台階,他的神色便放鬆下來,一副輕鬆和悅的樣子。下完台階,孔子會向前輕快地走幾步,優美的姿態像舒展翅膀一般。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又恢複成恭敬謹慎的樣子。

【原文】

執圭[1],鞠躬如也,如不勝[2]。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戰色[3],足蹜蹜[4],如有循[5]。享禮[6],有容色。私覿[7],愉愉如[8]也。

【注釋】

[1]圭:古時候的一種玉質的器物。一般來說是長條狀,上端為三角形,下端為方形。它是古代貴族在朝聘,或是舉行祭祀、喪葬等重大儀式的時候,手持的一種禮器。圭依照其大小分其尊卑,所以身份地位不同的人持有的圭也有大小的區別。在出使其他國家的時候,使臣手中持有的圭,則是作為君主的象征。圭又寫作“珪”。

[2]勝:這裏是舉起的意思。

[3]戰色:戰戰兢兢。

[4]蹜蹜:《論語正義》:“蹜蹜如也,言舉足狹數。”《論語集注》:“蹜蹜,舉足促狹也。”就是行走時步幅很小,小步走路。

[5]如有循:《論語集注》:“如有循,記所謂舉前曳踵。言行不離地,如緣物也。”即好像沿著直線往前走。循,沿著,遵循。

[6]享禮:使者在被他國國君接見後,隨即舉行贈送禮品的儀式。享,獻上。

[7]覿:讀作dí,會見。

[8]愉愉如:《論語正義》:“愉愉,顏色和也”。即輕鬆愉快的樣子。

【譯文】

孔子出使到其他諸侯國,雙手捧圭,神情舉止恭敬謹慎,好像圭很重,舉不起來的樣子。圭被孔子捧在胸前,向上舉時,好像是在作揖行禮,放在下時,像是要遞東西給其他人。孔子的神色嚴肅莊重,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他的步幅很小也很緊湊,好像沿著直線往前挪動。在贈送禮品的儀式上,孔子的表情顯得很愉悅。當他私下裏和國君見麵時,神情顯得很輕鬆愉悅。

【原文】

君子不以紺[1][2]飾[3],紅紫[4]不以為褻服[5]。當暑,袗[6][7]綌[8],必表而出之[9]。緇衣[10],羔裘[11];素衣[12],麑裘[13];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袂[14]。必有寢衣[15],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16]以居[17]。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18],必殺[19]之。羔裘玄冠[20]不以吊[21]。吉月[22],必朝服而朝。

【注釋】

[1]紺:讀作gàn,《說文解字》:“紺,深青而揚赤色也。”即淺絳色,深青色中泛著紅色,是齋戒時所穿衣服的顏色。

[2]:讀作zōu,即黑中透紅,但是黑色的比重大些。這種顏色一般用於喪服。

[3]飾:《論語正義》:“飾,領緣也。”即衣服邊緣的裝飾,這裏是指給衣服鑲邊。

[4]紅紫:《論語集注》:“紅紫,間色不正,且近於婦人女子之服也。”在當時,古人認為紅色和紫色是多種顏色配成的雜色,多用於女子的服裝。

[5]褻服:便服,即在家中穿的家居服。

[6]袗:讀作zhěn,單衣。

[7]:讀作chī,細葛布。

[8]綌:讀作xì,粗葛布。

[9]必表而出之:出門的時候,要在葛布質地的單衣的外麵,再加一件外衣。表,穿在外麵的上衣。

[10]緇衣:黑色的上衣。緇,讀作zī,黑色。

[11]羔裘:用羔羊皮製成的皮衣。在當時,這種皮衣都是黑色的,且羊毛在外。根據文獻記載,緇衣羔裘是當時諸侯國大臣的朝服。

[12]素衣:白色的上衣。素,白色。

[13]麑裘:用白色小鹿皮做成的皮衣。麑,讀作ní,白色的小鹿。

[14]短右袂:《論語集注》:“短右袂,所以便作事。”即右邊的袖子稍短一些,方便做事。袂,讀作mèi,袖子。

[15]寢衣:這裏應該指的是睡覺時,蓋的小被子。

[16]狐貉之厚:長著厚毛的狐貉皮。

[17]居:坐,坐墊。

[18]帷裳:用整塊布不經剪裁,直接縫製的衣服。它是一種隻在上朝或是祭祀的時候才穿的禮服。

[19]殺:剪裁。

[20]玄冠:一種黑色的禮帽。

[21]不以吊:不能用於喪事。在當時,黑色的服飾是吉服。遇到喪事,要穿白色的衣服。

[22]吉月:《論語正義》:“吉月,月朔也。”即每月的初一。

【譯文】

君子從不用顏色是淺絳色或黑中泛紅的布,做衣服的鑲邊。也從不用紅色或紫色的布製成居家的便服。到了炎熱的夏日,在家中,穿著粗葛布或細葛布材質的單衣。但是,外出的時候,一定還要在單衣的外麵,再加一件上衣。到了寒冷的冬季,黑色外衣搭配黑色羔羊皮衣,白色外衣打配白色小鹿皮衣。黃色外衣搭配黃色的狐狸皮袍。在家穿的皮衣要做得長一點兒,為了方便做事,右手的袖子則要做得短一點兒。睡覺時蓋的被子,要有一個半身體的長度,坐墊要用長有厚毛的狐貉皮製作。喪期滿後,便可以脫下喪服,佩戴各式的飾品。隻要不是上朝或是祭祀時穿的那種禮服,其餘的都一定要進行剪裁。不能佩戴黑色禮帽,身著黑色羔羊皮衣去參加喪禮。每個月的初一,一定要身著禮服前去拜見君主。

【原文】

齊[1],必有明衣[2],布。齊必變食[3],居必遷坐[4]。

【注釋】

[1]齊:“齋”的通假字,即沐浴齋戒。

[2]明衣:浴衣。

[3]變食:齋戒時,要改變平常的飲食習慣,即不喝酒,不吃帶有刺激氣味或是氣味厚重的食物,例如大蒜、韭菜和大蔥之類。

[4]遷坐:《論語集注》:“遷坐,易常處也。”即從平日居住的房間搬到齋室,不再與妻妾同住。

【譯文】

齋戒沐浴之時,一定要備有浴衣,而且浴衣還要是布質的。齋戒的時候,必須改變平時的飲食習慣,不可飲酒和食用氣味厚重的食物。另外,還要從平日的居所中搬出來,不可與妻妾同房。

【原文】

食不厭精,膾[1]不厭細。食[2]而[3],魚餒[4]而肉敗[5],不食。色惡,不食。臭[6]惡,不食。失飪[7],不食。不時[8],不食,割不正[9],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10]。唯酒無量,不及亂[11]。沽[12]酒市脯[13],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

【注釋】

[1]膾:讀作kuài,根據《說文解字》的解釋,這裏是應是把魚和肉切碎。

[2]:讀作yì,指食物放置的時間過長。

[3]:讀作ài,《論語集注》:“,味變也。”即腐敗變味。

[4]餒:讀作něi,《釋器》:“肉謂之敗,魚謂之餒。”《論語正義》:“餒,肉爛也。”即魚肉腐爛,不新鮮。

[5]敗:肉不新鮮。

[6]臭:讀作xiù,氣味。

[7]飪:《論語集注》:“飪,烹調生熟之節。”即把食物做熟,烹飪飯菜。

[8]不時:有兩種不同的解釋,一說是“不是吃飯的時間”。另一說指食物不到成熟的時間。本書采用前一種說法。

[9]割不正:《論語正義》:“‘割不正,不食’者,謂折解牲體,脊脅臂臑之屬,禮有正數,若解割不得其正,則不食也。”在過去,人們宰殺牲畜時,有一定的分割方法,如果不按這種方法宰割牲畜,就稱為割不正。

[10]氣:讀作xì,即糧食。這裏是“餼”的通假字。

[11]亂:這裏是喝醉酒。

[12]沽:賣。

[13]脯:讀作fǔ,熟肉幹。

【譯文】

穀物不嫌舂得過於精細,魚和肉不嫌切得過於細碎。穀物存放時間過長而變質,魚和肉腐爛不新鮮了,不吃。食物變了顏色,不吃。食物氣味發生了變化,不吃。食物烹飪得不好,不吃。不到吃飯的時間,不吃。不按規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調料放的不合適,不吃。宴席上肉食雖然豐盛,但是,所吃的肉食絕不超過主食攝入量。飲酒雖然沒有限製,但是不能喝醉。從市場上買回的酒和熟肉幹,不吃。不撤除有薑的食物,但不多吃。

【原文】

祭於公,不宿肉[1],祭肉[2]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注釋】

[1]不宿肉:在當時,天子或諸侯主持的祭祀,臣子要出席陪同君主祭祀,被稱為助祭。祭祀結束後,君主會把用作祭品的肉賞賜給參與的臣子。一般這種祭祀活動都要舉行兩三天左右,祭祀使用的肉已經不太新鮮了,所以,不可以再過夜。

[2]祭肉:祭祀時,用作祭品的肉。

【譯文】

參加國君主持的祭祀後,國君賞賜給孔子的祭肉,這種肉不能再過夜留到第二天。用作祭品的肉,存放不能超過三天。如果過了三天,就不可以吃了。

【原文】

食[1]不語,寢[2]不言。

【注釋】

[1]食:吃飯的時候。

[2]寢:睡覺的時候。

【譯文】

吃飯的時候不可以交談,睡覺的時候也不可以說話。

【原文】

雖疏食[1]菜羹[2],瓜[3]祭[4],必齊[5]如也。

【注釋】

[1]疏食:用粗糧做成的飯食,粗米飯。

[2]菜羹:用青菜和碎米做成的湯。

[3]瓜:有學者認為就是我們平時所吃的各種瓜類,有學者認為“瓜”應當寫作“必”。本書采用前一種解釋。

[4]祭:當時人們在飯前,把桌子上的各類食物拿出來少許,放在餐具中間祭拜一下,以示不忘本。

[5]齊:“齊”的繁體字寫作“齊”,《論語注疏》:“齊,嚴敬貌。”當“齊”解釋為“嚴肅恭敬的樣子”時,是做“齋”的通假字,意為齋戒。

【譯文】

即使隻有粗米飯和瓜菜做的湯,在吃飯前也要取出一些,擺在餐具間祭拜一下,而且神情一定要像齋戒時那樣的嚴肅恭敬。

【原文】

席不正[1],不坐。

【注釋】

[1]席不正:當時沒有椅子,一般都是把席子或坐墊放在地上,跪坐在上麵。“席不正”就是席子的擺放不符合禮節的規矩。

【譯文】

席子放得不符合規矩,不坐。

【原文】

鄉人飲酒[1],杖者[2]出,斯出矣。

【注釋】

[1]鄉人飲酒:根據文獻資料和文意,這裏應當指的是蠟祭時的飲酒典禮。

[2]杖者:手持拐杖的人,這裏代指老年人。

【譯文】

與鄉人舉行過蠟祭的飲酒儀式後,孔子必定要讓年長者先離去,而後自己才離開。

【原文】

鄉人儺[1],朝服而立於阼階[2]。

【注釋】

[1]儺:讀作nuó,是過去人們迎神驅鬼逐疫的一種宗教儀式。

[2]朝服而立於阼階:《論語集注》中對此句有兩種解釋,一是在舉行驅鬼逐疫這種宗教儀式的時候,必須要身著朝服,站在東麵的台階上觀看,以示誠意和恭敬。另一解釋是因為擔心這種宗教儀式驚擾了先祖的神靈,所以要穿上朝服,站在家廟的東台階上,以安心神。本書的翻譯采用後一種解釋。阼階:大廳東麵的台階。阼,讀作zuò。一般情況下,主人都會站在那裏,迎送來往的賓客。

【譯文】

當鄉人舉行迎神驅鬼逐疫的儀式時,孔子總會身穿朝服,站在家廟東邊的台階上。

【原文】

問[1]人於他邦[2],再拜而送之[3]。

【注釋】

[1]問:問候。古時候,“以物將誠曰問”即,通常人們在問候彼此的時候,要致送禮物。

[2]他邦:其他諸侯國。邦,這裏指諸侯國。

[3]再拜而送之:對受托付的人,拜了再拜,然後才送別。

【譯文】

孔子托付他人向居住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問候,致送禮物。對受托者作拜兩次之後才送行。

【原文】

康子[1]饋[2]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3],不敢嚐。”

【注釋】

[1]康子:季康子。

[2]饋:讀作kuì,贈送。

[3]達:通曉,了解。

【譯文】

季康子贈送藥品給孔子,孔子拜謝後接受了饋贈。他說:“我不了解這藥的藥性,暫時不敢輕易嚐試服用。”

【原文】

廄[1]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注釋】

[1]廄:讀作jiù,馬棚。

【譯文】

馬棚失火,完全燒掉了。孔子下朝回來,隻問:“有人受傷嗎?”卻不詢問馬的情況。

【原文】

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1],必熟而薦[2]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3]。

【注釋】

[1]腥:這裏指生牛肉。

[2]薦:供奉給祖先,即上供。

[3]先飯:先品嚐一下。

【譯文】

國君賞賜的熟食,孔子必定擺正座位後,先品嚐一下。國君賞賜的生牛肉,孔子肯定要煮熟了,先給供奉給先祖。國君賞賜的活物,則必定會飼養起來。陪同國君吃飯時,在國君舉行飯前祭禮時,孔子必定要先嚐一下。

【原文】

疾,君視之,東首[1],加朝服[2],拖紳[3]。

【注釋】

[1]東首:頭朝東。

[2]加朝服:孔子因為臥病在床,無法起身。但是拜見君主,又不可不穿朝服,所以隻得把朝服蓋在身上。

[3]紳:《論語正義》:“紳,大帶也。”即係在腰間的長帶子。

【譯文】

孔子臥病在床,國君前來探望他。孔子便頭朝東躺在**,把朝服蓋在身上,在腰間拖上一條長帶子。

【原文】

君命召,不俟[1]駕行矣。

【注釋】

[1]俟:讀作sì,等待。

【譯文】

國君下令要召見孔子,他不等駕好車馬,立即步行先走了。

【原文】

入太廟,每事問。

【注釋】

孔子到太廟後,看到的每一件事都要仔細地詢問。

【原文】

朋友[1]死,無所歸,曰:“於我殯[2]。”

【注釋】

[1]朋友:這裏是指與孔子誌同道合的人。

[2]殯:讀作bìn,停棺待葬,或是把靈柩送到埋葬的地方。這裏是指料理喪葬事務。

【譯文】

孔子的朋友去世了,卻沒有親屬可以收斂安葬。子說:“我來負責料理他的喪事吧。”

【原文】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譯文】

對於朋友贈送的物品,即便是貴重的車馬,隻要不是祭肉,孔子接受的時候,是不會不行禮拜謝的。

【原文】

寢不屍[1],居[2]不客[3]。

【注釋】

[1]屍:像屍體一樣躺著。

[2]居:家居。

[3]客:客人,這裏指不像接見客人或是自己做客時那樣恭敬拘謹。有的版本寫作“容”。

【譯文】

孔子睡覺的時候,不像屍體那樣,躺著一動不動。平日在家裏,也不像接待客人或是出門做客那樣恭敬拘謹。

【原文】

見齊衰[1]者,雖狎[2],必變[3]。見冕者[4]與瞽者[5],雖褻[6],必以貌[7]。凶服[8]者式[9]之。式負版者[10]。有盛饌[11],必變色而作[12]。迅雷風烈必變。

【注釋】

[1]齊衰:喪服。

[2]狎:讀作xiá,親近。

[3]變:這裏是指改變臉色。

[4]冕者:官員。《論語注疏》:“冕,大夫冠也。”

[5]瞽者:盲人,這裏指的是樂師。

[6]褻:讀作xiè,《論語正義》:“褻,謂數相見也。”即常見、熟悉。

[7]貌:這裏是禮貌的意思。

[8]凶服:喪服。

[9]式:這裏是做“軾”的通假字。古時候,馬車前部的橫木被稱為軾。當時有一種禮節,男子都是站立著乘車,當碰到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時,會向前微微俯下身子,趴在車前的橫木上,以示尊敬。

[10]負版者:《論語集注》:“負版,持邦國圖籍者。”即背著國家圖書的人。負,背負,背著。當時還沒有紙張,因為都是把圖籍書寫在木板或是竹板上,所以被稱做“版”。

[11]饌:讀作zhuàn,宴飲。

[12]作:站起來。

【譯文】

孔子看到身著喪服的人,即使彼此的關係很親密,也必定改變臉色,表現出嚴肅的神色。當看到官員和樂師,即使經常見麵,也一定是非常有禮貌的對待。乘車時如果碰到身著喪服的人,孔子便會伏到車前的橫木上,以示同情。如果遇到背著圖籍的人,他也會這樣做,表示致意。到別人家做客時,如果主人準備了豐盛的宴席,孔子就會神情變得嚴肅,立即起身表示感謝。每當孔子遇到疾雷和大風,也必定能會改變神態,以示對上蒼的敬畏。

【原文】

升車,必正立,執綏[1]。車中,不內顧[2],不疾言[3],不親指[4]。

【注釋】

[1]綏:《論語正義》:“綏者,挽以上車至索也。”就是固定在車中,輔助上車的帶子。

[3]疾言:快速地說話。

[4]不親指:不用手到處指指點點。

【譯文】

孔子上車的時候,必定先端莊地站好,然後拉著輔助的帶子上車。在車上的時候,從不回頭到處亂看,不會快速地搶著說話,也不用手到處指指點點。

【原文】

色[1]斯舉[2]矣,翔而後集[3]。曰:“山梁雌雉[4],時哉時哉![5]”子路共[6]之,三嗅[7]而作。

【注釋】

[1]色:臉色。

[2]舉:鳥飛起來。

[3]集:鳥群同時棲息在樹上。

[4]雉:野雞。

[5]共:這裏是“拱”的通假字。

[6]嗅:應當是“狊”字的錯誤寫法。狊,讀作jù,是指鳥張開雙翅的樣子。

【譯文】

孔子走在山間的小路上,看到山梁上棲息著一群野雞。孔子的臉色變了變。這群野雞便振翅,在半空中飛了一會兒後,最後落在了樹上。孔子說:“山梁上的那些母野雞很識時務啊!真是識時務啊!”子路聽後,便向野雞群拱手行禮。野雞便展翅飛走了。

【闡釋】

本章文字,集中記錄了孔子日常生活中的神色容貌,言行舉止、衣食住行以及相關的具體禮儀規範。目的是為了頌揚孔子的一言一行都符合禮法的君子。例如孔子在朝見國君時、與不同級別卿大夫會麵時的態度;出入於公門和出使別國時的表現,無不顯示出孔子正直、仁德的品格。另外,還記載了孔子日常生活的一些畫麵。

在孔子之後的兩千餘年裏,這些規範成了封建君主和臣民共同遵守的基本準則,對於中國禮儀文化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禮儀規範相當繁複,不一一敘說。而為什麽要設立這麽多規範,才是我們要思考的重點。

可以說,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設立各種規範,以便將社會劃分為各個階層,而且要求每個階層之間的關係是明確的,以此維護宗法製度和君權、族權、夫權、神權,加強統治作用。

孔子對於禮儀的喜愛,似乎是天生的。據民國丁寅生的《孔子事跡曆史長編》記載,孔子五六歲時,已經對祭禮十分熟悉。一有機會,孔子便到玩具攤上買許多俎豆、簠簋回來,逼著哥哥伯尼和他演祭祀禮儀,神氣十足。伯尼大孔子六歲,走路不方便,他擔心在私塾裏會被同學笑話,便在家裏接受父親征在的教導。孔子為了不荒廢兄長的學業,隻好自己表演祭祀之禮,自娛自樂。征在看得煩了,就含笑問道:“你天天戲弄俎豆,是不是想學會了這套禮儀,去做個管廟的禮官啊?”孔子回答:“母親隻顧教伯尼讀書,又不教我。我沒什麽好玩的,隻能玩俎豆了。”

先進

【原文】

子曰:“先進[1]於禮樂,野人[2]也;後進[3]於禮樂,君子[4]也。如用[5]之,則吾從先進。”

【注釋】

[1]先進:孔子前期所收的學生,例如子路、顏回等人。對於“先進”和下文的“後進”的具體所指,古今學者的分歧很大,有多達七八種不同的解釋。本書根據上下文意,采用其中的一種。

[2]野人:《論語集注》:“野人,謂郊外之民。”即鄉野的平民。

[3]後進:孔子後期收的學生,多為貴族弟子。

[4]君子:《論語集注》:“君子,謂賢士大夫也。”這裏指貴族的子弟。

[5]用:選用。

【譯文】

孔子說:“早期跟隨我學習禮樂,然後再做官的學生,是沒有爵祿的鄉野平民。後來跟隨我學習禮樂的學生,大多是因為統治的需要才來學習的貴族子弟。如果要選用人才的話,那麽,我主張選用早期跟隨我學習的人。”

【原文】

子曰:“從我於陳、蔡[1]者,皆不及門[2]也。”

【注釋】

[1]陳、蔡:均是當時的諸侯國。

[2]不及門:不再孔子的身邊受教。門,門下,指孔子教育學生的地方。

【譯文】

孔子說:“當年跟隨我從陳國到蔡地的那些弟子們,現在都已經不在我身邊了。”

【原文】

德行[1]: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2]:宰我、子貢。政事[3]:冉有、季路。文學[4]:子遊、子夏。

【注釋】

[1]德行:有德行,能身體力行實行孝、悌、忠、恕等品德。

[2]言語:善於言辭、辭令,能處理外交事物。

[3]政事:能從政,掌管處理政治事務。

[4]文學:精通詩、書、禮、樂等各種古代的文獻。

【譯文】

孔子的弟子們,各有所長。有德行,能身體力行實行好品德的弟子是:顏淵、閔子騫、冉伯牛和仲弓。善於言辭,能從事外交事務的弟子是:宰我和子貢。擅長處理政事的是:冉有和季路。精通各種古代文獻知識的是:子遊和子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