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君子食

原文】

子曰:“君子食[1]無求飽[2],居[3]無求安[4],敏[5]於事而慎於言,就[6]有道[7]而正[8]焉,可謂好學也已[9]。”

【注釋】

[1]食:飲食。

[2]飽:吃足,即吃飽的意思。

[3]居:住所,居住的環境。

[4]安:舒適、安逸。

[5]敏:敏捷,這裏可以理解為勤快的意思。

[6]就:這裏是接近、靠近的意思。

[7]有道:那些有德行的人。

[8]正:是糾正、匡正的意思,這裏做動詞。

[9]已:感歎詞,等同於“矣”。

【譯文】

孔子說:“在飲食方麵,君子不追求好壞和飽足,在居住方麵,也不追求舒適和安逸。對工作,做事敏捷、勤快,平時的言語卻十分謹慎小心。而且會到有德行的人那裏請教,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的行為,就能稱得上是好學了。”

【原文】

子貢曰:“貧而無諂[1],富而無驕[2],何如[3]?”

子曰:“可也。未若[4]貧而樂[5],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6]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7]’,其斯之謂與[8]?”

子曰:“賜[9]也!始可與[10]言《詩》已矣,告諸[11]往[12]而知來者[13]。”

【注釋】

[1]諂:巴結、奉承,在人麵前卑躬屈膝,讀作chǎn。

[2]驕:驕傲自大,這裏可以解釋為盛氣淩人的意思。

[3]何如:就是“怎麽樣”的意思。

[4]未若:不如。

[5]貧而樂:樂,即高興、快樂的意思。“貧而樂”可以翻譯為:雖然貧窮但是很快樂。有的書中把“貧而樂”寫作“貧而樂道”。

[6]《詩》:《詩經》。

[7]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這兩句話出自《詩經·衛風·淇澳》。切,是古代加工骨器的一種工藝,即(用刀之類的工具)分割,截斷。磋,是指把象牙加工成器具,泛指磨製,拋光。琢,即用刀雕刻玉石,對其進行加工。磨,指的是物體相互摩擦,磨製石器。這兩句話有兩種理解。一種是說對骨、象牙、玉石和石頭這四種材料,要用不同方法進行加工,即不琢磨不成器。另一種是認為,用骨質和玉石做器物時,不能隻進行一道工序,切割之後還要拋光,雕刻之後還要磨製,含有精益求精的意思。

[8]其斯之謂與:即“其謂斯與”。這是古代漢語中的一個語法現象,叫賓語前置。“之”是賓語前置的標誌詞,“斯”作為“謂”的賓語前置。其,大概,表示推測的語氣。

[9]賜:子貢的名字。

[10]與:這裏“與”作為介詞,省略了後麵的賓語。應翻譯為“和你”。

[11]諸:在這裏的用法相當於“之”。

[12]往:指過去的事,說過的話。

[13]來者:與和上文中的“往”相對,即以後的事情,將要說的話。

【譯文】

子貢問孔子:“雖然貧窮,卻不卑躬屈膝地巴結別人。雖然富有,卻能不盛氣淩人,不驕傲自大。這怎麽樣?

孔子回答說:“可以。但是,不如貧窮但內心快樂,富有卻十分遵守禮儀這種情況,如果能達到這種境界就更好了。”

子貢說:“《詩經》中說,‘用骨質和玉石做器物的時候,不能隻進行一道工序,要精益求精,切割之後還要拋光,雕刻之後還要磨製。大概講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孔子說:“子貢啊,我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你已經能舉一反三,能從我曾經說過的話中,領悟到我將要說的話了。”

【原文】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3],患不知人也。”

【注釋】

[1]患:擔心,害怕,憂慮。

[2]人:這裏指的是有知識、懂禮儀的人,不是普通的老百姓。

[3]不己知:不了解自己。“不己知”是“不知己”的倒裝句。

【譯文】

孔子說:“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隻害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闡釋】

“安貧樂道”,簡言之,就是不重視物質生活,注重精神生活。在當今這個物質極大豐富、金錢至上的時代,芸芸眾生行色匆匆,汲汲營營地追求著象征成功與否的名和利。“安貧樂道”這個觀念似乎顯得不太合時宜,多少帶有些許不思進取的意味。

不錯,我們現在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可是為什麽會有那麽多人出現了心理疾病,患上了憂鬱症呢?有的還選擇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呢?為什麽因為“仇富心理”而造成的惡性犯罪在不斷的增加?

因為他們不快樂。沒錢的人想有錢,有點兒錢的人想更有錢。他們深陷眼花繚亂的物質世界,被各種物欲包裹著,無法給自己狂躁不安的心找到一片安寧的淨土,無法平衡已經失控的心境。

怎樣才能快樂呢?孔子告訴我們“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家境貧苦,但要保持做人的尊嚴,依靠自己的能力努力拚搏奮鬥。成功後,仍能保持謙虛謹慎,有禮貌地平等待人。這才是儒家思想中保持快樂的最高境界。

曆史上有很多達到這種境界的人,例如“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即便是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不在乎物質生活,專心致誌做事的人。

我有一位熟識的老先生,從社科院退休多年,已年近八旬。老人日複一日,每天堅持伏案工作十小時以上,節假日也不休息。他平時的衣食都很簡單,並不是經濟條件不允許,而是根本不在乎。他曾經麵帶滿足的神情對我說,自己一生最大的財富便是這滿屋的書籍。在其研究的領域裏,他已經算得上是專家級人物。但老人說話非常謙虛,和他談話時,絲毫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這位老先生難道不符合孔子眼中君子的形象嗎?

如今,“富而無驕”和“富而好禮”對於我們來說,具有了更為現實的意義。近些年,隨著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老百姓富裕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為了開闊眼界而走出了國門。不過,隨之而來的是各種有關中國人在境外不良行徑的報道,而且數量呈上升趨勢。古往今來,泱泱中華都是禮儀之邦,如果我們能夠在經濟富裕的基礎上,豐富我們的精神涵養,做到“富而好禮”豈不更好嗎?

為政

【原文】

子曰:“為政以[1]德[2],譬如北辰[3],居其所[4]而眾星共[5]之。”

【注釋】

[1]以:用。此句是說統治者應以道德進行統治,即“德治”。

[2]德:倫理道德。“為政以德”就是說統治者用道德治理國家。

[3]北辰:北極星。

[4]所:處所,這裏指的是北極星的位置。

[5]共:“拱”的通假字,環抱、環繞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如果能用道德教化治理國家。那麽,君主就會像天上的北極星那樣,穩穩地待在自己的位置上。自己的子民則像群星一樣環繞在他的周圍。”

【原文】

子曰:“《詩》[1]三百[2],一言[3]以蔽[4]之,曰:‘思無邪[5]。’”

【注釋】

[1]《詩》:《詩經》。

[2]三百:這是取《詩經》中篇章的整數。實際上,《詩經》共305篇。

[3]一言:一句話。

[4]蔽:概括的意思。

[5]思無邪: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思”在這裏是句首的發語詞,沒有任何意義。另一種認為可以解釋為“思想”。這裏應當取第二種解釋。無邪:純正。“思無邪”是《詩經·魯頌·駟篇》當中的一句話,這裏被孔子用來總結《詩經》的特點。

【譯文】

孔子說:“《詩經》三百篇,可用其中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思想內容純正無邪’。”

【原文】

子曰:“道[1]之[2]以[3]政[4],齊[5]之以刑[6],民免[7]而無恥[8],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9]。”

【注釋】

[1]道:訓導、引導、領導的意思,在這裏等同於“導”字。

[2]之:下文中的“民”。

[3]以:使用的意思。

[4]政:政策法令。

[5]齊:這裏“齊”用作動詞,是約束、整治,使之整齊的意思。

[6]刑:刑法。

[7]免:避免,免於刑罰、罪責的意思;

[8]無恥:就是感覺不到恥辱,沒有恥辱之心。恥,恥辱,恥辱感。

[9]格:本義是到、至的意思,這裏引申為歸服、糾正、向往。

【譯文】

孔子說:“如果隻是用政策法令來領導百姓,用刑法來製約他們。那麽為了能避免犯罪受到懲罰,老百姓會暫時性地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並不能使百姓擁有廉恥之心。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導百姓,用禮儀製度整治他們的言行,那麽百姓不但有了廉恥之心,會守規矩,而且人心也會歸服於君主。”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誌[2]於學,三十而立[3],四十而不惑[4],五十而知天命[5],六十而耳順[6],七十而從[7]心所欲不逾[8]矩[9]。”

【注釋】

[1]有:又的意思。這是古時候人們的習慣做法。古人習慣在整數和下一位數字之間加“有”字,而不是“又”字。

[2]誌:這裏是決心的意思。

[3]立:站得住,這裏引申為自立,立身處世。

[4]不惑:惑,困惑、迷惑。不惑,指掌握了道德準則和知識,做事不再有疑惑。

[5]天命:上天的旨意,即認為人的命運由上天來決定,不為人類意誌所轉移的觀點。

[6]耳順:意思是說,能辨別出他人的話中的含義,並能正確對待、處理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意見。

[7]從:跟隨、遵從,放任。

[8]逾:超過、超越。

[9]矩:本義是曲尺,引申為法度、規矩。

【譯文】

孔子說:“十五歲的時候,我決心要好好學習。三十歲的時候,我已經學成自立。等到四十歲的時候,才明白了事理,掌握了道德準則和知識,做事不再有疑惑。六十歲時,別人的話,我一聽就可以辨明其中的含義,並能夠正確地處理各種言論。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我已經能隨心所欲,也不會做超出規矩的事情了。”

【闡釋】

在儒家有關政治的思想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為政以德”。其實就是以道德教化作為治理國家的主要原則。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整個古代的政治都是圍繞著德治和法治展開的。

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所以,孔子並不否認政令和法律對於國家的重要性,隻是,單憑這些死板的法律條文來維護統治,似乎是行不通的。例如武則天剛做皇帝時,啟用了周興、來俊臣這樣的酷吏,想用各種嚴苛的法令壓製群臣和百姓對自己稱帝的不滿。結果朝野動**,無論是文武大臣還是平民百姓,人人自危,一片哀聲載道。

所以,除了各種政令和刑法,還須要用道德的力量來引導、約束百姓的行為。隻是規範了行為,那人心又怎麽辦呢?如果得不到百姓真心實意的歸順,政權就像高樓大廈的地基不穩一樣,遲早是會倒塌的。這就要求上位者要以人為本,從百姓的角度出發,讓百姓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人心自然會順服,自願地團結在上位者的周圍。這個時候在發布政令,無須任何的外力,也會非常順利地得到實施。而且,這個道理可以運用在很多方麵,大到治理國家,小到管理企業,處理人際關係。

為什麽要在這裏提到《詩經》的內容純正無邪呢?也許,孔子的本義是認為誦讀《詩經》能陶冶人的情操,引導人的思想向積極的方向發展。但是,殊不知這句話給未來兩千多年的中國文學打上了“文以載道”的烙印。從此,中國的文學作品總是與政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甚至不止一次充當為政治服務的工具。

不過,文化底蘊也是不可忽視的,它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甚至決定著民族的性格和國家發展的方向。像北宋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重視知識分子,他提出“帝王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觀點。北宋時期,國家注重農耕,人民富裕,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成為了當時世界上比較強大的國家之一。而後來建立元朝的蒙古族是馬背上的民族,崇尚遊牧文化和武力,所以他們用鐵騎開疆擴土,建立了地域遼闊的蒙古帝國。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政府提出“八榮八恥”的公民道德規範,將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相結合,提倡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還要求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強文化建設。這不正是孔子德治的思想直到今天還在散發著智慧光輝的表現嗎?

【原文】

孟懿子[1]問孝,子曰:“無違[2]。”

樊遲[3]禦[4],子告之曰:“孟孫[5]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

樊遲曰:“何謂[6]也。”

子曰:“生[7],事[8]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注釋】

[1]孟懿子:姓仲孫,名何忌,魯國的大夫。他的家族是魯國三大重臣中的孟孫氏。“懿”是他的諡號。孟懿子的父親孟僖子在臨終前,囑咐他要跟隨孔子學習。

[2]無違:這裏是不違背禮製的意思。

[3]樊遲:姓樊,名須,字子遲,孔子的學生。

[4]禦:即駕車,就是樊須作為弟子,為孔子駕車。

[5]孟孫:即上文的孟懿子,孟孫是簡稱,本來應當稱為孟公孫。

[6]何謂:是“謂何”的倒裝。翻譯為成“說的是什麽意思”。

[7]生:即活著。

[8]事:侍奉,伺候。

【譯文】

孟懿子向孔子請教什麽是孝。孔子回答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節。”

一天,樊遲給孔子駕車時,孔子對樊遲說:“孟孫問我什麽是孝,我告訴他不要違背禮節。”

樊遲問:“老師,您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呢?”

孔子說:“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做子女的要按禮儀去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製埋葬他們。祭祀他們時,也要依照禮製的規定。”

【原文】

孟武伯[1]問孝,子曰:“父母唯[2]其[3]疾[4]之憂[5]。”

【注釋】

[1]孟武伯:仲孫彘,孟懿子的兒子。武是他的諡號。

[2]唯:隻,隻有。

[3]其:第三人稱代詞,相當於“他的”、“他們的”。

[4]疾:指程度輕的病。

[5]父母唯其疾之憂:這句話有不同的解釋。一種是“讓父母隻為子女的疾病擔心”。另一種是“子女要特別對父母的疾病擔憂”。本書采用第二種觀點。

【譯文】

孟武伯向孔子什麽是孝道。孔子回答說:“作為兒女,對父母的疾病要特別地擔憂。(這樣就算是盡孝了。)”

【原文】

子遊[1]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2]。至於[3]犬馬,皆能有養[4],不敬[5],何以[6]別乎?”

【注釋】

[1]子遊:姓言,名偃(yǎn),字子遊,春秋末吳國人。他還被稱為“言遊”、“叔氏”。他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

[2]養:過去讀作yàng,供奉飲食、贍養父母的意思。

[3]至於:對於。

[4]養:結合上下文,這裏是喂養、飼養的意思。

[5]敬: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指敬愛父母,另一種是對道德標準的敬重。

[6]何以:用什麽。“何以”是“以何”的倒裝。

【譯文】

子遊向孔子請教,什麽是孝?

孔子回答說:“現在,人們認為的孝隻是贍養父母就行了。但是,人對於狗、馬之類的動物都能飼養。如果對父母沒有真誠的孝心,那贍養父母和飼養動物還有什麽區別呢?”

【原文】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1]。有事,弟子[2]服[3]其勞;有酒食[4],先生[5]饌[6],曾[7]是[8]以為孝乎?”

【注釋】

[1]色難:色,即臉色態度。難,不容易。對此有不同的解釋,一是,子女在侍奉父母時,是發自內心的和顏悅色,這樣很難。二是,誠心誠意地伺候自己父母,讓他們心情愉悅,這樣很難。三是,子女通過父母的臉色了解他們的想法,很難。這裏采用第一種解釋。

[2]弟子:這裏指的是子女。

[3]服:從事,擔當。

[4]食:過去讀作sì,即食物。

[5]先生:與上文的“弟子”相對,指的是年長的人,長輩。在這裏,具體指的是父母。

[6]饌:讀作zhuàn,即飲食。

[7]曾:竟然,難道的意思,在這裏是做副詞。

[8]是:這,這裏,做代詞。

【譯文】

子夏問孔子,什麽是孝?

孔子回答說:“(子女盡孝)最難的就是侍奉父母時,能誠心誠意,發自內心地對父母和顏悅色。隻是在有事的時候,替父母去做;有了好的吃的喝的,讓父母先飲用。做到這些,難道就認為是孝了嗎?”

【闡釋】

在孔子的思想中,“孝”是實現“仁”的根本,怎麽做才算得上是“孝”呢?

這裏有四個人向孔子提出了這個問題,兩個是當時的貴族子弟,另兩個是孔子的學生,子遊和子夏。對於同樣的問題,提問的人不一樣,孔子的回答也不一樣。這一方麵體現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另一方麵,這種有關於人生的問題,要根據其具體情況作出回答。

孟懿子和孟武子都隸屬於“三恒”之一的仲孫氏家族,孟懿子還是魯國的大夫。考慮到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情況,孔子從禮製的角度對此作出回答,即孝敬父母要符合禮製。他希望執政者能為民眾樹立一個遵照禮製孝順父母的榜樣,上行下效,使整個社會風氣能有所好轉。

對於孟武子,孔子則是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作出回答。這個回答有兩種理解。一種是父母為子女的健康擔憂,另一種是子女為父母的健康擔憂。

兒行千裏母擔憂。無論是帝王貴胄,還是平民百姓,在自己的父母麵前永遠都是個孩子,一言一行都牽動著父母的心。我們要努力照顧好自己,避免父母為自己擔憂。我們可以在很多方麵做得很好,但也僅限於那些力所能及的方麵。例如疾病,在很多時候則是我們無法控製的。不過,我們可以通過身體鍛煉,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要知道,我們的健康平安就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從另一角度說,父母耗費了大量的時間、金錢、精力和情感,辛辛苦苦地養育我們成人。當他們慢慢老去,身體機能減退,會出現各種健康問題。這個時候就輪到我們回報父母了。我們要時刻注意父母的健康情況,讓他們身心愉悅,遠離疾病。

孔子在回答子遊和子夏時,強調孝順父母不能隻停留在表麵,而是要由心而生。現在很多人隻知道大把大把地給父母買東西,以為這樣就是孝敬父母。當然,這樣做並沒有錯,隻是他們忽視了父母的內心世界,忘記了與父母之間作心靈的溝通。幾年前那首《常回家看看》不就表達出父母對子女最樸實的渴望嗎?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就讓我們用孔子的標準要求自己,先學會如何做一個孝敬父母的人吧!

【原文】

子曰:“吾與回[1]言,終日不違[2],如愚。退[3]而省[4]其私[5],亦足以發[6],回也[7]不愚。”

【注釋】

[1]回:姓顏,名回,字子淵,又叫顏淵,魯國人。顏回是孔子早年的弟子,也孔子最得意的學生。

[2]不違:違,這裏是指不同的看法。不違,就是不提出另外的看法和意見。

[3]省:讀作xǐng,即觀察、考察。

[4]退:從孔子那裏出來。

[5]私:私下裏,這裏指的是顏回背著孔子時,私下裏的言行。

[6]發:闡發,發揮。

[7]也:這裏是做語氣詞。

【譯文】

孔子說:“我一整天給顏回講學,他從來沒有提出過不同的看法,也沒有什麽疑問,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很愚笨的人。但是,等他從我這裏離開後,我私下裏觀察他的言行,卻發現他對我教授給他的知識,能完全領悟,而且還有所闡發。這使我也受到啟發。由此可見,顏回其實並不笨啊!

【原文】

子曰:“視其所以[1],觀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4]廋[5]哉?人焉廋哉?”

【注釋】

[1]所以:所作所為。

[2]所由:由,指經過、走過的路。所由,即來曆,所走過的道路。

[3]安:安心,樂於。這裏指的是內心樂意做的事。

[4]焉:何處,哪裏。

[5]廋:讀作sōu,是藏匿,隱藏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想了解一個人)首先要看他的所作所為。再觀察他的來曆和做事的動機,以及做事的方法。最後考察他做事的心情,他樂意幹什麽。用這樣方法觀察一個人,這個人還有什麽可以隱藏的呢?這個人怎麽能隱藏得了呢?”

【原文】

子曰:“溫故[1]而知新[2],可以為師[3]矣。”

【注釋】

[1]故:就是已有的,過去的東西。此處有兩種解釋,一是舊的知識,二是曆史中的典故。

[2]新:新的知識,新的體會。

[3]師:有不同的解釋,一種是老師,另一種是以古為鑒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在溫習舊的知識時,能從中有新體會、新的見解。那麽,這樣的人就可以當別人的老師了。”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釋】

[1]不器:器,即器具。不器,就是指不能像器具一樣。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應當多才多藝),不能像器皿一樣,隻有某方麵的用途。”

【原文】

子貢問君子。

子曰:“先行[1],其言[2]而後從之[3]。”

【注釋】

[1]行:行動,實踐。

[2]其言:自己要說的話。

[3]之:這裏代指的是前麵的實際行動。

【譯文】

子貢問孔子,怎樣才算是一個君子。

孔子回答他說:“對於自己想要說的話,先付諸行動,然後再說出來,這樣就算得上是一個君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