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學 而

學而

【原文】

子[1]曰:“學[2]而時[3]習[4]之,不亦說[5]乎?有朋[6]自遠方來,不亦樂[7]乎?人不知,[8]而不慍[9],不亦君子[10]乎?”

【注釋】

[1]子:過去泛稱男子,後來變為對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在《論語》中,“子”一般指的是孔子。

[2]學:《說文》中把“學”解釋為覺悟的意思。在原文中,一方麵是指學習《詩》、《書》、《禮》、《樂》、《易》之類的典籍,另一方麵是指學習六藝之類的實際生活技能。

[3]時:意為“在合適的時間”或是“時常、經常”。

[4]習:繁體字寫作“習”,本義是“鳥數飛也”,練習,引申為實踐。

[5]說:高興,開心。是“悅”的通假字。

[6]有朋:在有些版本中,寫作“友朋”。“朋”,這裏指的是朋友,與自己誌同道合的人。還有人認為指的是孔子的弟子。

[7]樂:意思與“悅”相同,都是高興的意思。但二者有區別,“悅”多指內在感情,“樂”則通常表露在外麵。

[8]不知:不了解,不知道。

[9]慍:生氣,惱怒。

[10]君子:這裏指的是有德行、品德高尚的人。

【譯文】

孔子說:“學習了知識和技能之後,並能付諸實踐,這不是很開心的事嗎?誌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彼此之間能相互交流,不也是很愉快的事嗎?別人不了解,也不怨恨,這難道不是一個有德行的人嗎?”

【原文】

有子[1]曰:“其為人也孝[2]弟[3],而好犯上者,鮮[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5]。君子務[6]本[7],本立而道[8]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9]與[10]!”

【注釋】

[1]有子:有若,孔子的弟子。《史記》中記載,有若比孔子小三十三歲。有的書中說兩人相差四十三歲。孔子的眾多弟子在《論語》中出現時,一般都直接稱他們的字。隻有“有子”和“曾子”被稱做“子”。所以,北宋的程頤認為《論語》應當是曾參和有若的弟子編撰的。

[2]孝:順從並盡心奉養父母。

[3]弟:讀作tì,是“悌”的通假字。本意是指敬愛兄長,也泛指尊敬長輩、上級。“孝”和“悌”常同時出現,合稱“孝悌”。它是儒家非常重視的道德倫理範疇,被看做是實行“仁道”的根本條件。

[4]鮮:讀作xiǎn,少的意思。

[5]未之有也:倒裝句型。在古代漢語中,如果否定句的賓語是代詞,那麽一般放置在動詞的前麵。所以,“未之有也”即為“未有之也”。

[6]務:從事,致力於。

[7]本:本義是指草木的根,或是靠近根部的莖幹。這裏是引申意,是指事物的主體或根基。

[8]道:本義是供人行走的道路。這裏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道德體係。

[9]為仁之本:此處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為,古人喜歡用通假字,“仁”是作“人”講。“為仁之本”應是“為人之本”,意思是做人的根本。另一種解釋是,“仁”就是儒家道德規範的最高標準。

[10]與:讀作yú,通“歟”。在這裏作語氣助詞,表示疑問、感歎的語氣。

【譯文】

有子說:“孝順父母,遵從兄長,卻喜歡冒犯上級,這種人很少見。不喜歡冒犯上級,卻喜歡做悖逆造反的人,則從來沒有出現過。君子應當致力於基礎的事物,基礎建立了,做人和治理國家的標準就會隨之產生。像上麵說的那樣,孝順父母,遵從兄長,這就是做人的根本啊!”

【原文】

子曰:“巧言[1]令色[2],鮮矣仁[3]!”

【注釋】

[1]巧言:巧,好。巧言就是花言巧語的意思。

[2]令色:令,是善、好的意思。色,指臉色。巧言令色,就是用花言巧語和討好的表情,來取悅他人。

[3]鮮矣仁:鮮,少。

【譯文】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種人中有仁心的很少。”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為人謀[3]而不忠[4]乎?與朋友交而不信[5]乎?傳[6]不習乎?”

【注釋】

[1]曾子:名參,字子輿,魯國人。曾子是鄫國太子的後代。曾子在十六歲時,拜孔子為師。曾子是有名的孝子。以孝為本,孝道為先的孝道觀和“修齊治平,省身、慎獨”都是曾子提出的觀點。直到今天,這些思想仍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曾子還著有《大學》、《孝經》等儒家經典。後來,曾子作為老師,負責教導孔子的孫子孔伋(字子思)。孔伋則是孟子的老師。他在儒家文化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後世儒家學者尊稱他為“宗聖”,與孔子、孟子、顏回、子思共稱儒家五大聖人。

[2]三省:三,這裏是多次的意思。古人對於頻率密集,或是數量多,而且持續時間久的數字,都會用“三”來表示。所以,“三”一般不看做是具體的數字,而是多次、屢次的意思。省,讀作xǐng,檢查、查看。這裏是檢查自己的作為,查找自己的缺點並改正的意思。也有的將“三省”解釋為:三次檢查,或是從三方麵檢查。

[3]謀:謀的本義是考慮、謀劃。這裏可以當做辦事講。

[4]忠:本義是盡心竭力,忠誠無私。這裏是盡心竭力的意思。

[5]信:在文中,“信”的意思是指能夠按照禮製的要求,人與人之間相互守信用。“信”被儒家作為立國、治國的根本,是儒家道德修養的重要內容之一。

[6]傳:這裏作名詞講,指老師傳授的知識。古籍中對這個字的解釋是:“受之於師謂之傳。”也有書中認為,這裏可以解釋成自己傳授他人知識。

【譯文】

曾子說:“每天,我都會不止一次地反省、審視自己,為別人辦事的時候,是否盡心竭力了呢?在和朋友交往中,是否做到了誠實守信了呢?老師傳授給我的東西我是否實踐了呢?”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國[2],敬[3]事而信,節用[4]而愛人[5],使民以時[6]。”

【注釋】

[1]道:這裏做動詞,治理的意思。皇侃在《義疏》中把“道”寫作“導”。

[2]千乘之國:乘,讀作shèng,乘是古代軍隊中的一個基層單位。每一乘共有一百名士兵組成。包括一輛四匹馬的戰車,戰車上有三名甲士,車後跟隨有七十二名步兵,另有二十五名負責夥食、服裝等後勤保障人員。在戰爭頻繁的春秋戰國時代,戰車的數量標著著一個諸侯國的強弱。依據春秋的禮製,此時的千乘之國隻屬於中等偏下的諸侯國。

[3]敬:本義是恭敬,端肅。這裏是慎重地對待,不怠慢的意思。

[4]節用:不奢侈,即人力、財力的節省使用。

[5]人:此處的“人”與下文的“民”相對應,“人”指的是臣子,“民”指的是老百姓。

[6]使民以時:就是要讓百姓能按照農時耕作。“時”,指農時。“以時”就是不會違背農時的意思。

【譯文】

孔子說:“治理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國家,對待國家的大事要嚴謹慎重,並且誠實守信,節約人力財力,體恤愛護臣子,讓百姓服徭役要不耽誤農時。”

【闡釋】

《論語》開篇討論的內容便是“學”,這體現了孔子對“學”的重視。

“學”是孔子終生奉行的事業,他的一生都在不斷地學習中度過,同時鼓勵身邊的人也要不斷地學習。他提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等著名的教育思想,被後世人尊為萬世師表。

我們第一次接觸《論語》,接觸到孔子思想便是從這句“學而時習之”開始的。那麽,孔子讓當時的人們學什麽呢?學者們有各自的理解,比如,傅佩榮先生認為,應該是各類典籍和生活中必需的技能,例如“六藝”和各種禮儀。南懷瑾先生則認為,孔子所說的“學”,並不是去學某種“知識”,而是去學做人的道理。不論孔子所說的“學”,到底指的是什麽,都需要經過“習”,才能感受到快樂。

在學校時,老師告訴我們“學而時習之”是說學習過後,要不斷地複習、溫習。但是,我們不禁要問一句,這種反複地溫習是一個極其枯燥的過程,怎麽會讓人感到快樂呢?

“習”在《說文解字》裏的意思是“鳥數飛”,就是小鳥在練習飛翔時,不停地扇動翅膀。那麽,“習”在這裏就應當理解為“實踐”。也許,這才符合最初孔子想表達的含義。無論是學習具體的知識技能,還是學習如何做人,如果不把理論付諸實踐,即便你反複溫習,得到的隻能是空泛的理論而已。況且,誰會喜歡日複一日重複同樣的東西?又有誰不會對此感到厭煩呢?

對於學生來說,他們最喜歡的往往是實驗課。當看到那些生硬的公式和定律,通過各種千奇百怪的物理化學實驗展現在自己的麵前時,沒有人會不感到驚奇和喜悅。我想,在那樣的時刻,我們是無比快樂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進入社會,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實踐驗證自己的所學。不管是過程中,或是實踐過後,我們總能感受到動手付諸實踐,所帶來的快樂和成就感。這讓我們感到自己的生活很充實。我想,這應該就是“多動手”的含義吧。

為什麽孔子會在主要講述如何學習的章節裏,突然提到怎樣治理一個軍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呢?可能像舉例說明那樣,孔子想通過治理國家的道理告訴我們,要學到的東西運用於實踐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

試想一下,如果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諸葛亮不懂得如何解決實際的問題,隻是死讀書的書呆子,他怎麽會被稱為“出山便可定天下的臥龍先生”?又怎麽會使出類似於“草船借箭”這樣的妙計呢?

毛澤東曾說過:“讀書是學習,使用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學習是為了幫助我們學會觀察、分析具體情況。從實踐中,我們又能獲得新的體驗和知識。這是一種良性、螺旋式上升的學習方法。

所以,不能死讀書,也不能讀死書,要“求實務本,學以致用”,而且要先學做人,而後再學做學問。

除了動手實踐,我們還要學會反思自己。通過自我檢討,發現言行中不妥當的地方,展開自我批評,改正自己的錯誤。這是一種提高自身修養的好方法。隻不過,我們經常會有這樣的想法:差不多就行了,幹嗎非要跟自己過不去呢?我們每個人都有惰性。自我反省就是要克服這種惰性,麵對自身的錯誤。當然,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如果想要有所成就,自我修養的完善是必不可少的。

再來看看這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什麽是“慍”呢?從字麵上解釋,是心中的怨恨沒有發泄出來。別人不了解自己,不生氣已經是很難得了,如果要做到心中沒有怨恨更是難上加難,大概也隻有修為極深的君子才能做到吧。事實上,這種方法對於處理矛盾也是非常有效的。生活中,人與人的想法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隻有寬容謙讓,人際關係才會趨於和諧。允許別人發表不同的見解,多聽取他人的觀點,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具備的修養。

當年周恩來總理在接受采訪時,常常會有外國記者提出刁鑽的問題難為他。不過,總理臉上總是掛著笑容,從容機智地應答,體現了寬厚待人,仁愛敦厚的君子之風。

本章末尾的“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則是對“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的一種呼應。“好酒不怕巷子深”,隻要自己有真才實學,又何必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呢?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則孝,出[3]則悌,謹[4]而信,汎[5]愛眾,而親仁[6]。行有餘力[7],則以學文[8]。”

【注釋】

[1]弟子:這個詞在文中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學生,另一種是年紀小,身為兒子或是弟弟的人。在這裏,采用第二種解釋比較合適。

[2]入:古時候,父母和子女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入”就是進入父母的住處。

[3]出:是相對與上麵的“入”而言的,即走出自己的房間,或是出外求學。

[4]謹:在《說文解字》中,“謹”被解釋為“慎”。文中帶有謹慎,少說話的意思。

[5]汎:讀作fàn,解釋為廣泛。《論語集釋》注釋:“汎”是廣的意思,所以有人認為,此處“汎”等同於“泛”。

[6]親仁:親,親近。仁,指有仁德的人。親仁,就是親近有仁德的人。

[7]行有餘力:有剩餘的精力、閑暇的時間。

[8]文:《說文》:“文,交畫也。”《論語述何》:“文者,字之始也。”鄭玄注:“文,道藝也。”這裏的“學文”不單單指學習文字,還包括古代文獻,詩、書、禮、樂等方麵的文化知識。

【譯文】

孔子說:“年輕人在家時,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時,則要遵從兄長,尊敬長輩,要謹言慎行,誠實守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做了這些之後,如果還有精力,再去學習文獻和詩、書、禮、樂等方麵的文化知識。”

【原文】

子夏[1]曰:“賢賢[2]易色[3],事[4]父母,能竭[5]其力;事君,能致[6]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7],吾必謂之學矣。”

【注釋】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衛國人。他是孔子晚年收的學生,比孔子小四十四歲。孔子去世後,他四處講學。戰國時期的一些學者深受他的影響。

[2]賢賢:第一個“賢”字是做動詞,尊敬、尊重的意思。第二個“賢”字則是名詞,是指賢人,有才德的人。“賢賢”就是尊敬有才德的人。

[3]易:第一種是交換、改變的意思。“賢賢易色”解釋為尊重賢人,改變自己的好色之心。第二種解釋為輕視、簡慢,即重才德而不重視美色。孔安國曰:“易色,言好色之心好賢則善也。”皇侃的注釋與孔安國近似。《論語集釋》:“賢人之賢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誠也。”另外,還有學者認為“賢賢易色”指的是夫婦之道,意思是說丈夫能看重妻子的賢德,忽視其容貌。這句與後麵的對待父母、君主和朋友的三句話的性質相同。本書采用第二種解釋。

[4]事:動詞,侍奉,服侍。

[5]竭:全心全意,盡其所有。

[6]致:獻出、獻上、獻納的意思。《說文》:“致,送詣也。”《論語集釋》:“致,尤委也。委致其身,謂不有其身也。”“致其身”意思是能為君主獻出生命。楊伯峻在《論語譯注》中解釋為:“豁出性命。”

[7]雖曰未學:這是一種假設或是一種謙虛的說法。《論語集釋》:“‘雖曰未學’乃是子夏假設能與此者自謂之言,非子夏實未學也。”

【譯文】

子夏說:“如果一個人能尊重賢者,不看重女色;侍奉父母時,能竭盡全力;服侍君主時,能豁出自己的性命;在朋友交往中,能誠實守信。那麽這樣的人,即使他謙虛地說自己沒有學習過為人之道,我也一定認為他已經學過了。”

【原文】

子曰:“君子[1]不重[2]則不威[3],學則不固[4]。主[5]忠信,無[6]友不如己者[7]。過[8]則勿憚[9]改。”

【注釋】

[1]君子:《論語稽》:“君子,謂在位之人也。……如謂君子自修當如此,則‘君子’下宜加‘之道’二字。”楊伯峻認為,“君子”這個詞貫串到句尾,在翻譯時,此處應有停頓。

[2]重:嚴肅,莊重,厚重。

[3]威:威嚴。

[4]不固:《論語補疏》:“‘固’有二義:‘一為蔽,一為堅。”也就說,“固”在這裏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是“蔽”,即孤陋寡聞。鄭玄曰:“固,謂不達於禮。”即蔽塞不通的意思。另一種解釋是“堅固”。《論語集釋》:“固,堅固也。不固,為學不堅固。”根據上下文的意思,這裏采用第二種解釋。

[5]主:第一種解釋是以其為重,以其為主,注重。另一種解釋是親近的意思。鄭玄曰:“主,親也。”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主’訓‘親’者,引申之義。”《群經平議》:“‘主’與‘友’對。”第二種解釋是引申義。聯係上下文,兩種解釋都可行。這裏取第一種解釋的意思。

[6]無:不要。舊書中有把“無”寫成“毋”的情況。《釋文》曰:“‘毋’音‘無’,本亦作‘無’。”即“毋”和“無”相通。

[7]不如己者:不如自己的人。作這種解釋時,如果把“無友不如己者”理解為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那麽,既不符合邏輯,也與孔子倡導的精神相矛盾。所以李澤厚認為,根據上下文,這句話應是勸勉的話,當譯為:不要認為朋友不如自己,應看到別人的長處。還有另一種解釋,“如”作類似的意思,“不如己者”就是與自己不是同類的人,即“道不同不相為謀”。

[8]過:過失,錯誤。

[9]憚:害怕,畏難。

【譯文】

孔子說:“君子,應當嚴肅、莊重,否則就會沒有威嚴。即便學習了,所學的東西也不穩固,無法持久。要以忠、信為根本,不要與自己誌向不同的人做朋友。如果發現了自己的過錯,不要畏懼去改正錯誤。”

【原文】

曾子曰:“慎[1]終[2]追遠[3],民德歸[4]厚[5]矣。”

【注釋】

[1]慎:謹慎,認真仔細。《爾雅釋詁》:“慎,誠也。”《說文》:“慎,謹也。”《論語集釋》:“誠、謹義同。”

[2]終:鄭玄曰:“老死曰終。”即父母去世,這裏引申為喪事,喪葬禮儀。

[3]遠:祖先,遠祖。《論語集釋》:“言凡父祖已歿,雖久遠,當時追祭之也。”

[4]歸:趨於,趨向。舊注:“歸者,歸其所也。”

[5]厚:忠厚,淳厚。《墨子·經上》:“厚,有所大也。”

【譯文】

曾子說:“謹慎認真地對待父母的喪禮,時常真誠地追思、祭祀曆代的祖先。那麽社會風氣自然會逐漸趨向淳樸,百姓的德行也會趨於淳厚。”

【原文】

子禽[1]問於子貢[2]曰:“夫子[3]至[4]於是[5]邦[6]也,必聞[7]其政[8],求之與,抑[9]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10]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11]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

[1]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齊國人,孔子的弟子。鄭玄雲:“子禽,弟子陳亢也。”但是,在《史記·弟子列傳》中,沒有陳亢此人,隻有一名叫原亢,字籍的弟子。毛傳雲:“原,大夫氏。”《春秋》:“公子友如陳,葬原仲。”即“原氏出於陳,原陳同氏也。”而且,“籍”和“禽”可以互相解釋,加之古人經常用“子”去配一個人的字。所以《論語集釋》據此考證,認為:子禽,姓原,名亢,字籍。原亢即陳亢。

[2]子貢:姓端木,名賜,字子貢,衛國人,儒家七十二賢之一。他善於雄辯,才能出眾,且善於經商。孔子對子貢的評價很高,認為他是自己的得意門生。子貢曾分別在魯國和衛國做過宰相,而且是孔子弟子中最富有的一個。在《漢石經》、《左傳》、《禮記·樂記》等書中,“子貢”均寫作“子贑”,有經學家認為“貢”是“贑”的省寫。

[3]夫子:是古時候,人們對士大夫的尊稱,這裏指的是孔子。《禮》:“身經為大夫者,得稱為夫子。”在魯國時,孔子曾做過司寇。所以孔子的弟子們尊稱他為夫子。後來,學識淵博的人或是傳授知識的老師都稱為夫子。

[4]至:到,到達。

[5]是:做代詞。這,這個。

[6]邦:《說文》:“邦,國也。”這裏指當時的諸侯國。

[7]聞:知道,知曉。

[8]政:政事、政治。

[9]抑:還是,或是。“抑”在這裏是做表選擇的連詞。

[10]溫、良、恭、儉、讓:溫,和厚,平和。良,善良。恭,莊重,恭敬。儉,節製。讓,謙遜。《論語集釋》:“五者,夫子之盛得光輝接於人者也。”這五個詞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孔子的形象,是孔子的弟子對老師的評價和描述。

[11]其諸:語氣詞,表推測。

【譯文】

子禽問子貢:“無論我們的老師到了哪個國家,必定會知曉那個國家的政治事務。這些信息是老師自己用心求來的呢?還是那些國家的君主自願告訴老師的呢?”

子貢回答道:“老師這個人性格平和善良,行為恭敬有禮,節製克己,為人謙遜。正是由於這樣,老師才能佷自然地獲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我們老師獲取信息的方式,大概和別人采用的方法不同吧?”

【原文】

子曰:“父在,觀其[1]誌[2];父沒[3],觀其行[4];三年[5]無改於父之道[6],可謂孝矣。”

【注釋】

[1]其:這裏指代的是兒子。

[2]誌:意願,心中的向往。

[3]沒:這裏讀作mò。通“歿”,去世,死去的意思。

[4]行:德行,品行,行為。過去讀作xìng。

[5]三年:父母死後,子女有三年的守喪期。也有人認為時間要長於三年。

[6]道:主張,規範,原則。

【譯文】

孔子說:“當父親還在世的時候,要觀察兒子平時的想法和意願。在父親去世後,則要考察兒子的行為舉止、行事作風。在守孝期間,如果做兒子的能堅持父親生前正確的事情,而且長時間不作改動。那麽對於這樣的一個人,我們就可以說他是盡到孝了。”

【原文】

有子曰:“禮[1]之用[2],和[3]為貴。先王[4]之道[5],斯[6]為美。小大[7]由[8]之,有所不行[9]。知和而和[10],不以禮節[11]之,亦不可行也。”

【注釋】

[1]禮:在文中指的是孔子一直都在維護和推崇的周代禮儀,即“周禮”。

[2]用:實施,使用,應用。

[3]和:合適,和諧,和樂。有些學者認為,“和”是音樂,指的西周禮樂製度中的“樂”。聯係上下文,這種說法也說得通。

[4]先王:這裏指的是春秋時代以前那些賢明的帝王君主。例如,上古時期的堯、舜、禹,商朝的商湯以及西周時期的文王、武王和周公旦等人。所以,在這裏“先王”不能單純地被理解是已經去世的上一位君王。

[5]道:文中指的是治理國家的方法。

[6]斯:這兒,這裏的意思,指代上文中的“禮”和“和”。

[7]小大:意思是小的事情和大的事情。也有一種解釋是小國家和大國家。這裏是作為名詞來使用的。把形容詞當做名詞來用,是古代漢語中的一種語法現象。

[8]由:遵從,遵照。

[9]有所不行:(方法)有時候會行不通。

[10]知和而和:為了和諧而和諧,為了合適而合適。第二個“和”字,作動詞講。

[11]節:約束,控製,管束。

【譯文】

有子說:“在應用禮製的時候,要把和諧放在第一位。在以前的那些賢明君主的治國策略中,就體現出了這一點。但是,如果不論事情大小,隻是依照和諧的標準去處理,就不一定都能行得通。如果,為了達到和諧的目的,刻意勉強去求得和諧,而且不用禮製加以約束,這樣做也是不可行的。”

【闡釋】

在儒家思想中孝順父母,尊敬兄長是實行仁道的根本。

孟子見梁惠王時說過:“尊敬自己的老人,並由此推廣到尊敬別人的老人;愛護自己的兒女,並由此推廣到愛護別人的兒女。做到了這一點,整個天下便會像在自己的手掌中運轉一樣了。”在《大學》中也曾提到“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表現出“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個理念對於儒家學說的重要性。

其實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父母,不尊敬兄長,連與自己最親近的人的關係都處理不好,那麽,他還能和誰好好相處呢?他對最基本的常理人倫視若無睹,就更不要提別的大道理了。

所以,孝悌問題雖然說的是個人問題,一個家庭內部的問題。但是,整個社會就是由無數個以家庭為單元組合而成的。就像一滴水也會引起波瀾一樣,家庭的不穩定,積少成多後,必然會上升到影響社會安定、天下太平的大層麵上來。

所以說“家事即國事”。子思在《中庸》中提到,人生在世應當處理好五種關係:“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君臣”。父子關係和兄弟關係被放在了前三位,可見其重要性。

有人說,現代中國社會由於獨生子女的出現,“悌”這個觀念已經慢慢消亡了。真的是這樣嗎?倒不如說是轉變了別的形式,繼續存在著。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尊敬比自己年齡大的哥哥姐姐。這些“哥哥姐姐”就一定是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嗎?不一定,隻是通過儒家思想近千年的熏陶,“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已經從孔子時代的禮法概念轉換成刻在我們骨子裏的道德觀念了。

【原文】

有子曰:“信[1]近[2]於義[3],言[4]可複[5]也;恭[6]近於禮,遠[7]恥辱也;因[8]不失其親,亦可宗[9]也。”

【注解】

[1]信:信用,約信。

[2]近:接近,靠近。

[3]義:這裏是合理,適宜的意思,同時也指儒家提倡的倫理道德標準。

[4]言:約定,曾經說過的話。

[5]複:履行、實踐。“複言”就是履行、兌現諾言的意思。

[6]恭:恭敬,有禮貌。

[7]遠:讀作yuàn,這裏是形容詞被用作動詞,即避免,使遠離的意思。

[8]因:依靠、憑借。還有一種解釋認為,“因”是“姻”字的簡寫,指有姻親關係的人。

[9]宗:主,引申為可靠的意思。

【譯文】

有子說:“人在講信用時,要注意符合義的標準。隻有這樣,才能履行曾經說過的話或是許下的諾言。對人要恭敬,有禮貌,符合禮儀,才可以使自己避免受到恥辱。要親近自己所仰仗的人,這樣就有依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