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鏡裏乾坤(三)

地窖

民國初年,傳聞山西平遙一帶發現了一片墓葬群,而且大多數是王公貴族的墓穴。各路賊人聞風而至,都準備在此地大幹一票。其中有兩個外來的土賊也混在其中,想趁這大好時機,撈上一筆。

這兩個土賊來到當地後,就立刻找了一個偏僻的村子落腳,隨即便與村裏人聊天搭訕,打聽附近有沒有大型墓穴可掏。村裏人說:“離村不遠處好像有一處墓穴,不過不知道葬的是何人。隻知道來過幾撥盜墓賊,進去後就全都沒再出來過。人們都說他們是被那墓裏所葬之人的鬼魂拿了去,所以沒有人再敢近前半步。”兩個土賊聽罷,當即決定去看上一看。

一天傍晚,兩個土賊來到了村裏人所說的墓塚位置,找了沒多會兒工夫,便在一個小坡後麵發現了一個盜洞。兩人大喜過望,立刻鑽了進去。沒爬多遠,就摸到有磚擋住了去路,其中一個賊人用手撫摸磚麵,感覺到上麵凹凸有致,乃是刻著花紋的古磚,他立刻便明白了,這是一座古代大墓,裏麵肯定有數不盡的金銀財寶。兩個土賊爬出盜洞,隨即又犯起愁來。因為他們想用炸藥炸開石壁,又不知道炸藥的分量比重,害怕炸塌了洞穴前功盡棄。無奈之下,兩人決定等到白天,再找別的途徑入墓。

轉天一早,兩個土賊來到附近察看,見墓穴不遠處有戶人家正在做飯,就走了過去。其中一人走到門口,見屋外有一個存放甘薯的地窖極深,而且方向正是指著墓穴所在,便把這個情況告訴了同夥。兩人商量了一番,便決定買下這戶房屋,用以掩飾盜墓行徑之用。雙方談妥了價錢,屋主搬離住處後,當天晚上,兩個賊人便從地窖進入,開始向古墓的位置挖掘盜洞。

他們爬進去後,越挖越黑,不但找不到先前摸到的石壁,反而感覺呼吸越來越困難。就在兩人想倒退回去時,卻怎麽爬也爬不到出口,最後兩人都活生生地憋死在了洞裏麵。知道此事的人都說,這兩個土賊也是被墓中鬼魂拿了命去。

其實人們有所不知,地窖裏貯存的甘薯和我們人類一樣,全是由很小的細胞組成。甘薯被貯存時細胞還活著,它們也會呼吸,而且它們吸進的是氧氣,呼出的也是二氧化碳。在封閉的地窖中,氧氣很快就會被甘薯吸盡,而它們所釋放的二氧化碳也會越來越多。人如果突然進去,由於裏麵氧氣逐漸減少,時間長了,就會被悶死在地窖中。但是之前提到的幾夥盜墓賊,是不是也因為這種原因而死在了墓中,那就不得而知了。

隱人蛇

當年雁**山裏有個樵夫,常到深山老林中砍柴采藥,遇到了不少稀奇古怪的事情。

這樵夫年輕的時候初次進山,覺得周邊的樹木多是初長新成,即便砍回去也賣不了幾個錢,因此裹上幹糧,獨自一人走進山林深處,尋找一些高大蒼健的老樹砍伐。

不知不覺走到了一個洞穴跟前,洞口處布滿了各種動物的屍體及枯骨。樵夫見狀,暗覺頭皮發麻,滿身冒出冷汗,心想:“這說不好是這山中猛獸的巢穴。我不可逗留,必須盡快離開,否則不免喪命於此。”他想到這兒剛要轉頭,忽聽洞穴裏發出一陣“沙沙”的聲響,一條大蛇從裏麵爬了出來。

隻見此蛇足有兩米多長,蛇身有如粗壯的樹幹一般,雙目赤紅,全身鱗片泛著青銅色,一眼看去,就好似銅鑄的一般。樵夫驟然看見大蛇,頓時駭得坐在地上,全身不住地發抖。大蛇也雙目注視著他,吐著舌頭慢慢向他靠近。樵夫一邊後退,一邊暗自琢磨:“此時與其坐以待斃,被它吃了,不如舍命一搏,沒準還能拚出一條生路。”於是他握緊手中利斧,鼓足勇氣撲了上去,與那條大蛇纏鬥在一處。

樵夫抓住蛇頭,緊閉雙眼,揮舞著斧頭亂揮亂砍,這就叫“亂拳打死老師傅”,經過一番惡鬥,樵夫竟僥幸將大蛇劈成了兩段,而他自己也受了傷。樵夫走到旁邊靠著石頭坐下,看著長蛇的屍體,無意中發現此蛇竟然長著腳足,從前到後共有四隻,樣子頗為奇怪。他心念一動,打算把這怪蛇帶出山裏,給村裏人看看,說不定還能換些米麵。他隨即起身砍斷了一棵樹木,把兩段蛇身纏繞在樹枝上捆好,扛在肩上踉踉蹌蹌地走出了山林。

正走在半路上,迎麵撞見一幫巡山的官差,樵夫急忙跑上前去說道:“我在山中殺死了這條大蛇,蛇身竟有四足!”

不想那些差官臉色駭異,好像聽到了樵夫的聲音,麵對麵卻看不到他在哪裏,紛紛喊道:“你在哪裏?出來讓我們看看。”

樵夫一驚,說道:“我就在你們麵前,怎麽你們看不見我?”隨即把蛇丟在地上。這時,樵夫的身形才在眾人麵前顯露出來。

後來樵夫同巡山的差役們一起回到了村中,眾人聽他們訴說事情經過,皆是大為吃驚。其中有一位上了年紀的老者說道:“此蛇生時不能自隱其形,死後乃能隱人之形,並且身上長有四足,定是這山中的妖物,不能存留。”於是樵夫就與村裏人一起,把這條大蛇拖出村子,一把火燒了個幹幹淨淨。

安土鬼城

在中國古代的木工行業內,有一種叫魯班鎖的技藝,俗稱榫(sǔn)卯。那時建造亭台樓閣,會此技藝的木工會把建築用的木材兩端以及中間挖出凹槽,或者打出凸緣,再把這些木料一塊塊按照圖紙上各個部位的需要,錯落有致地拚接組裝起來,就好像搭積木一樣層層累加,把建築搭建而成。整幢建築不用一枚鐵釘固定,依然可以堅固無比,屹立不倒。隻可惜如今這種絕技早就已經失傳,代替它的是鋼筋水泥、石塊磚瓦。

那時,鄰國日本的木工也同樣用此法搭造建築,隻不過叫法不一樣。用此技藝搭建而成的建築,首屈一指的當屬日本戰國時期,一代梟雄織田信長的住所——“安土城”。

這座安土城位於日本滋賀縣的安土,整座城修建在一個海拔一百多米的山頂之上,從上到下一共七層,總共六十五米高。城下修建了一條寬闊大道,道路兩旁建有民居、寺廟和武將的住所。由於織田信長生平十分喜歡西洋的天主教,所以在城樓頂端建造了一處閣樓,織田信長親自為其取名為“天主台”。整座城多為木質結構,而且是以榫鍪形式搭建而成,不曾用過一釘一鉚。

據說當時,織田信長曾在全國選拔築城的建築師,各路優秀的工匠都前來競選,最後,織田信長選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鄉下工匠建築安土城。本來預先計算,建築此城需要花費五年的時間,但織田信長硬是要把時間縮短,改為三年建成。在這三年中,為建造安土城共花費了一千多億兩黃金,動用了一百多萬名工匠,用掉了四萬多棵木材,主梁木材樹齡高達兩千五百年之久。建成後,織田信長隻在裏邊居住了短短不到三年時間,就遭遇了本能寺之變,死在了他鄉,安土城也遭大火焚毀。日本曆史上第一名城從此煙消雲散。

對於安土城的消失,日本民間還存在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說法。相傳織田信長攻打毛利、武田、上杉等各路豪傑時,肆意殺戮,積怨甚多,被其殺死的冤魂不計其數。所以在其建成安土城後,所有的冤魂集結於此,詛咒織田信長本人及這座豪華壯麗的名城,最終不僅帶走了織田信長,也把這座安土城在一夜之間變得蹤影全無。以至於直到今天,還有人把這座消失不見的日本古代名城視為“鬼城”。

乾坤袋

算卦的都是江湖手段,曆來偽多真少,但必須通過一些方法,讓人們覺得神妙無比,才會心甘情願地掏錢上當。

據說舊時有一位算命先生,人稱“馮半仙”,每天在大街上擺一張桌子,上麵放著紙筆、銅錢、竹簽等物用以占卜。他有時候是真按照生辰八字、周易八卦來推算你的運程,但一般不準。神驗的則必然是用了某些手段,這位馮半仙主要通過“乾坤袋”來算命。

用這種方法行騙的人,會在攤子旁邊擺上一個麻布口袋,裏麵鼓鼓囊囊也不知裝了什麽,如有人前來問卦,他會先聽其口音,推斷此人來自何處,然後觀察體貌特征、籍貫年齡、穿著舉止,推斷來者家境貧富,是念書或是行商。如果是衣衫襤褸沒什麽油水,馮半仙就會找借口將其打發走。

如果遇到有錢的主顧,馮半仙就會故弄玄虛地說:“人皆有命,造化窮通,冥冥之中全是定數。閣下的命早在我這乾坤袋裏裝下了,如若不信,咱們可以當場驗證。”

怎麽驗呢?就是讓來者把自己的生辰八字、籍貫行業都寫在一張紙上,寫完後交給馮半仙,他拿起來從頭到尾念上一遍,其間還會說一些大夥聽得懂或聽不懂的話。待其念誦完畢,隨手把布袋打開,從裏麵摸出一張紙簽請來者觀看。

紙簽上寫的內容,諸如生辰八字、家裏幾口男女、有無子嗣之類的,都與那人先前所寫完全一致,要看紙簽反麵的運勢,則要收卦金了,卦金因人而異,從無定數,貴有貴價,賤有賤價。馮半仙道:“您是貴人,至少十個大洋。”

那人不懂其中名堂,以為真是遇上活神仙了,任憑索要多少銀兩,都會不吝照付,請馮半仙往下批卦。

其實馮半仙的“乾坤袋”,乃是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障眼法。在那麻布口袋當中,往往裝著一個侏儒童子。馮半仙在念誦主顧所寫的生辰八字之時,袋子中的侏儒會以速記的方法抄錄在其紙上,其間算命人或點或評,或說一些行業內的黑話,暗中告知袋子中的侏儒,他就會按照馮半仙所說,胡亂編寫一些運程災禍等。

等到馮半仙那張紙讀完,袋子中的侏儒也按照他的意思把所謂的“命紙”寫成了。馮半仙把手伸入布袋裏,拿出這張臨時攢錄好的“命紙”讓主顧比對,如果有絲毫不一樣的,那才真是奇了怪了。

其實此種手段也不容易,首先要找一個既要能速記,又要字寫得好看,而且認識字還要多的侏儒童子做徒弟。倘若找位鬥大字也不識幾個的半文盲,那算命先生念著半截,乾坤袋中突然出聲叫道:“師傅先別念了,前邊的我還沒記住呢,另外……某某字怎麽寫?”這算命先生的攤子非讓人砸了不可。

破爛王

廢品回收站的大垃圾堆,可是處名副其實的“寶山”,經常有成群結夥的人,拎著叉子在上麵亂翻。但這些人大多不懂眼,揀出來的東西多屬於“回收再利用”的範疇,其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從廢品堆裏翻出來的東西,還真有那驚天動地的國寶,其中不乏商周時期的青銅重器。當然現在是沒有了,這些事都集中在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間,以“文革”和大煉鋼鐵時期最多。

當初隨著北京奧運城建規劃的實施,很多政府機構、文化事業單位也開始搬遷,大批早期的文件、名人手稿、畫稿、書信、日記被當作垃圾處理掉,其實這些東西也都值錢,可一般人誰能鑒別出來?那時有位姓趙的破爛王,是京城最大的舊貨買主之一,文化底子很深,很幸運地趕上了這一時期。經他手淘出來的東西,就有周恩來的親筆國書、杜聿明在戰犯管理所寫的申請信、日本731部隊的細菌實驗報告、被茅以升親手炸掉的錢塘江大橋的藍圖、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的手稿、北洋政府大總統徐世昌寫的對聯……

記得以前在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有個叫“邋遢喬二”的老爺子,當年常在潘家園混的人,多半聽過他的名頭。喬二爺是收破爛發的財,四九城裏收廢品的沒人不知道他。據說他是南方人,生下來的時候趕上打仗,家裏帶著他在一個被盜空的墳洞子裏,躲了足有十多天,從那以後他那雙眼睛就跟夜貓子一樣,一到黑地方就冒光,變成了無寶不識的賊眼。

他早年生活窘困,就憑這雙賊眼在成噸成噸的廢品破爛中,一樣樣地揀出不少寶貝。這些寶貝都是文物,大多是“文革”時期失散在民間的,或是收藏者去世後,沒來得及對後人有所交代。當時普通老百姓在觀念上還不重視舊貨,大夥都喜歡日本原裝和美國進口,好多價格不菲的古董,都跟破報紙、舊書本和壇壇罐罐的破爛一起處理掉了。

喬二爺憑著家傳長眼的本事,從回收來的破雜誌中,發現了一幅乾隆禦筆的扇麵,從那以後他算是摸著門道了,專到老門老戶老宅院紮堆的老城區轉悠,收著了值錢的玩意兒,就到潘家園、琉璃廠之類的地方出手。那些古物販子見他屢屢出手不凡,都以為喬二爺是“倒鬥”的手藝人,不禁對他刮目相看。因為西貝貨滿街都是,真正的玩意兒,除了瞎貓碰死耗子趕上了,就隻有“摸金校尉”手裏才有。古玩販子們後來才知道,敢情這位喬二爺,平時就是一收破爛的,等到大夥都明白了其中的貓兒膩,從廢品裏淘金的日子也就算是到頭了。

瞽目巨賊

清鹹豐年間,京城有巨賊出沒,此人偷盜之術近乎通神,專竊富室大戶,積下無數重案。那些富貴之家,無一不是堅壁高牆、重門疊戶,可一旦被賊人盯上,宅中所藏的金銀珠寶就會不翼而飛。

官府緝拿雖嚴,竊賊依然猖獗,毫無收斂。衙門裏派出大批差役辦案,但是到處探訪無果,始終找不到可以破案的蛛絲馬跡。

捕盜衙門裏有個姓範的辦差官,是專司探訪賊蹤的捕頭,由於竊案接連發生,某天範捕頭又為此事受到上司責罰,估計年底的獎金徹底泡湯了,工作能不能保住都不好說。他悶悶不樂,信步走到兵馬司胡同旁的一個小店飲酒遣懷。

其時彤雲密布,大雪紛飛,範捕頭要了兩個小菜,燙上一壺老酒,坐在店中看著雪景自斟自飲。那天色猶如鉛灰一般肅殺,他酒入愁腸,心生感慨,不由得哼唱了幾句戲文:“彤雲低鎖山河暗,疏林冷落盡凋殘,往事縈懷難排遣,荒村沽酒慰愁煩……”

這時就看有個盲目老者,手持一條很長的木杖探路,步履蹣跚地從街前走過。範捕頭見這盲叟要走進一條巷子,那是條沒有門戶的塞巷,他也是好心,忙在店中叫道:“老頭兒走錯路了,這巷子是條死胡同。”盲叟聞言點了點頭,應聲從別的道路離開了。

範捕頭沒把這事放在心上,飲盡了杯中殘酒,正想回家,卻見那盲叟又繞了回來,看樣子還打算走進那條死巷。範捕頭再次出言告誡,盲叟應諾如前,仍從舊路離去。範捕頭向來精明謹慎,他覺得這盲叟行跡有些可疑,就繼續留在店中想看個究竟,但守了一整天,也沒見此人露麵。

若是糊塗人,這事過去也就過去了。偏巧範捕頭是位明白人,轉天他仍在原地蹲守,果然發現那盲叟又在街上現身,持杖走進死巷。範捕頭這回沒有聲張,而是悄悄尾隨其後,要瞧瞧這老兒到底想幹什麽。

那巷子盡頭是某富商宅邸的後牆,隻見那盲叟走到牆下,先是伸手摸索牆壁,然後用木杖測量牆簷高度,待到摸清了地形,就把木杖放到旁邊,解開褲帶在牆角撒尿。

範捕頭看得分明,見了這盲叟的舉動,斷定此人是個翻牆躍脊的飛賊,說不定京師最近發生的竊案皆是其所為。他暗中合計著可以先竊其杖,次擊其人,獨自拿住這個老賊,於是趁那老頭撒尿的工夫,躡手躡腳走過去想把木杖偷走,誰知他兩手一抓那根木杖,竟給嚇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盲叟所持之杖,係以生鐵鑄就,重達百餘斤,隻是外層塗了漆皮,看著像是木製,任憑範捕頭使出吃奶的力氣,也移不動它分毫。

那盲叟聽到響動,發覺到情況有變,立即尋到鐵杖握在手裏,返身奔走而出。範捕頭駭然呆在當場,等到回過神來追出去,早已不見了那盲叟的蹤影。他明白此賊必有異術在身,恐怕難以力製,所以沒敢稟報官府,免得自找麻煩。

次日,有富商到衙門投狀報案,自稱夜間門戶不開,家中財寶已失,範捕頭核實地點,知道必定是盲叟所為,於是暗中查訪。後在騾馬市見到那盲叟點杖而行,範捕頭跟蹤到一個偏僻之處,看看左右無人,當下上前叫道:“先生的所作所為已被人發覺,還想裝作若無其事嗎?”

那盲叟冷笑道:“既被發覺,且聽其發落。”隨即伸出手來將範捕頭拽住,帶到一個酒肆中對飲,問其姓氏居址,以及管轄的地段。

範捕頭對這老賊心存忌憚,無不如實相告,坦言說自己和捕盜衙門裏的眾兄弟,也無非是混口飯吃,奈何凡事都受上官指派,處處身不由己,如今京師竊案頻發,這天子腳下,首善之地,不是外省可比,因此朝廷下了大限破案,實在是逼得太緊。先生如此手段,天下都能吃遍,何不先到江南蘇杭之地走上一遭,給京城裏的兄弟們留條活路。

盲叟聽罷,對範捕頭說道:“既蒙閣下相告,非厚贈無以為報,但此地不是談心之所。明天你到陶然亭下等我,我還有些緊要之事說給你聽,萬勿爽約。”雙方約定清楚,就此拱手作別。

“陶然亭”是北京南城的一個地名,就在現在的火車南站附近,發展到如今也都是高樓廣廈、人煙稠密了,以前卻荒涼無比,盡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子,最為偏僻不過。

範捕頭轉天起了個大早,來到陶然亭等候盲叟,至夜也不見此人前來赴約,這才明白是被對方涮了。範捕頭暗恨起來:“我這好心好意全被那老賊當驢肝肺了,你說你涮羊肉片還能蘸著芝麻醬吃,涮我一個當差的有什麽用?”

真所謂“冤家路窄”,過來三五天,範捕頭又在街上遇到了盲叟,他上前責問對方,那天為何爽約?

盲叟卻說:“我當天等你不來,隻好自己找上門去,聽得你夫妻二人酣眠熟睡,因此未敢驚動,所有要言以及酬謝之物,皆已放在你家床榻之下。你要是不相信,回家一驗便知。”

範捕頭愕然心驚,匆匆回到家裏,果然見床下插著一柄利刃,旁邊放著一個袋子,裏麵有十根金條,還有一封密函。他揭函誦讀信中內容,但覺冷氣侵肌、透膽生寒。

盲叟在信中寫道:“老夫行徑既被汝窺破,本該殺汝滅口,但念及尚無深仇大恨,不想多造殺業,所以留下金條十根,酬報未宣之惠。今後休問此事,彼此互不相侵,你若心生歹念妄想,當以此利刃為鑒。”

範捕頭又懼又恨,從此對這些事守口如瓶,不敢泄露隻言片語。可是京城裏被盜的人家越來越多,官府怪罪捕盜衙門辦案不利,杖斃了許多差役。

此時有江南兩省的餉銀運抵戶部,那銀子都被打成元寶,十二個裝成一鞘,這即古時所稱的“皇杠”。當晚還沒來得及清點入庫,都堆積在戶部大堂上,四周派人守禦。早上開門一看少了兩鞘,上官為之震怒,密招五城練勇和九門差役捕賊,兵勇還沒調來就又丟了兩鞘餉銀。

差役們稟告上官,綠林之中曆來有兩等賊人,分別是“鑽天”和“入地”。“鑽天”的能夠翻牆過壁,穿天窗爬煙囪,專竊富室大戶;“入地”的則是挖地掏洞,做些穴墓摳寶之事。如今庫銀失竊,與京師今年發生的竊案相同,必是飛簷走壁之人所為,須於高處節製,倘若隻把住前後門戶,根本防不住賊人偷盜。

眾官差和兵勇當即分成數隊,房前屋後到處埋伏,四周布下了天羅地網。範捕頭也在其中,跟著一夥人各持器械,守在附近屋頂上等待賊人現身。當晚月黑風高,忽見一盲叟**騎著鐵杖,左右兩臂各夾一鞘庫銀,形如鬼魅般從月下飛過牆頭。

眾差役見之無不大駭,一愣神的工夫,老叟已從伏兵身邊飛過。屋頂有個差役擅使銅鞭,當即掄鞭擊去。銅鞭打在鐵杖上立時折成兩截,那差役也被震碎了五髒,口中鮮血狂噴,翻身從屋頂栽下。另有一名差役手持雙鐧,也在旁奮力阻截,一鐧打在對方手臂上,使那盲叟遭鐧傷墜地,差役自己則被掉落的鐵杖壓斷了兩腿。

範捕頭自從上次遇到盲叟,推測此賊會使妖術邪法,就每天都把妻子的天葵布帶在身上以防不測。天葵即女人的月經,與黑狗血同為穢物,據說能破妖法。此時他見盲叟跌落在地,放手丟掉銀鞘,拾起鐵杖欲遁,心想:“再不出手更待何時?”於是投出天葵布,正罩在盲叟頭上。那盲叟倉皇不知所措,被從四麵八方圍上來的兵勇一舉擒獲。

經過嚴刑審訊,盲叟對京中大案悉認不諱,但被問及同黨下落,則至死不招,官府又問其兩眼何以致盲?這老賊聲稱:“因欲為盜,故自剜雙目,使見者不疑,否則早就被辦差官拿住了。”不久,後這盲叟就被押赴菜市口處以極刑,至今也沒人知道他的身份來曆。

山蠍子

湘黔交界之地山勢險阻、人跡罕至,覆蓋著大麵積的原始森林,各種神秘離奇的傳說最多。據聞深山老林中最能要人性命的是妖精鬼怪,都是些活了百年的老狸子,千年的蠍子、長蟲,諸如什麽古鶴、怪鹿也有。

這些傳說雖然近乎荒誕,但也確實有很多罕見罕聞的東西。曾聽一些當年參加過剿匪戰鬥的老人說過,那時解放軍追土匪追到大山深處,隻見森林中濃蔭蔽日,老樹猙獰的枝幹橫空斜出,雜草叢中那一座座古老的石人、石獸、墓碑,還有不知是人是獸的森森白骨都在其間若隱若現,雖是光天化日,走到山裏也會覺得不寒而栗。

深山裏最致命的便是山蠍子,有不少解放軍戰士中毒犧牲。後來通過當地采藥人的指點,部隊才掌握了山蠍子的習性,有效避免了傷亡。

原來蠍子喜歡棲息於山坡石礫中、落葉下、坡地縫隙、樹皮內、牆縫、土穴以及荒地陰暗處,而山裏的蠍子不比尋常。它們的外形更接近“黑琵琶”,山蠍子的繁殖期都是陰月陰日,這時候它們尤其喜歡往棺材裏鑽,棺中死屍中的屍毒氣息能使它發狂,那時候山蠍子是最危險、最凶殘的。在湘黔交界看守義莊的人都知道這一規律,所以趕上陰年陰月,都會在屋中所有的角落縫隙處撒上大量花椒。花椒能克蠍子毒,是它天生的克星,隻要有花椒,蠍子就不敢往裏麵鑽了。

據說以前山穀裏有塊光滑平整的大青石,生滿了綠苔,趕路的人路過此地,都樂得坐在上麵歇腳,圖個涼爽。但任何人坐完回家後就會暴斃,屍體全身烏青,一直查不出原因,久而久之,誰都不敢再往那兒坐了。某年有個販貨的後生,背著一大袋子花椒穿山而行,他是外地人不知利害,途中走累了就臥在青石上打個盹兒,醒來後發現麻袋旁全是死蠍子,都有巴掌大小。他出去將此事說給山民們聽,眾人才知道那塊巨石下藏了無數山蠍子,以前死的那些人都是隔著石板中了蠍毒,若非這後生背了一袋子花椒,此刻也做了屈死的陰世之鬼了。

山裏還流傳著一句民諺:“蠍子從小沒有娘。”是說山蠍子一輩子,隻下一窩小蠍子,由後背爆開兩層,小蠍子都從老蠍子背裏爬出來,而且小蠍子的數量剛好是三十六隻,絕不會多出一隻,或少掉一隻。在民間另有一種說法,說這山蠍子是屬骨牌的,骨牌便恰好是三十六張,蠍子與骨牌一樣是上應天數,剛巧對應三十六天罡星宿。

另外也有說“山蠍子逢單見單,逢雙必見一雙”。日子是按陰曆算的,雙日子必定是成雙結對地出沒。其實這都是對蠍子習性認知有誤,就不足為信了。

褪殼龜

褪殼龜顧名思義,就是沒了殼的龜,關於此物也有不少民間怪談。隻說在揚州有戶人家,家中所養的雞、鴨、犬、豬等家畜,經常會無緣無故地死掉,人們無不稱怪,卻沒理會過,隻好聽之任之。某天有個乞丐,路過這家門前,就站在那兒看著這戶宅院,看了許久後問那家主人:“家中是否有家畜經常莫名其妙地死掉?”主人如實回答,並請教究竟。乞丐說:“此妖物作祟,我有術可破之。如果能僥幸成功,也不要其餘的酬勞,給我打一葫蘆酒喝便可。”主人欣然允諾。

乞丐隨即跟著主人,到宅中各處察看,走到廚房的時候,看見有一口大水缸。乞丐似有所悟,他瞪視了良久,告訴主人,宅中古怪都與這水缸有關。

主人聽其所言,買來豬肉一方,清湯煮到半熟,拿鐵鉤子從中穿過,係了長繩繞到柱子上,將熟肉放到水甕旁邊,退到隔壁悄悄窺探。沒過多久,就看見水缸底下爬出一個東西,那物聞得肉香,便探首而出,張開血口去咬,結果被鉤子鉤穿了嘴,痛不可忍,急忙縮首欲逃,但繩子拴在柱上綁得牢固,一時間不能掙脫。

乞丐立刻進去,將水缸下的怪物縛住,令主人觀看。那活物遍體深綠,長得像隻大壁虎似的,竟有一尺半長。觀者無不大駭,誰都認不出這是什麽東西。

乞丐說:“此物俗名褪殼龜,也叫日蜥,多虧被我遇見,此物化尚未久,還能輕易製伏;倘若再過一年半載,它就能變化吃人了,那時已非人力可治,您家中滿門男女都得被吃掉。”

主人大驚失色,記起以前確實養過一隻大龜,已亡去多年,尋思此物也許與之有關,就提起來詢問乞丐。

乞丐點頭稱是,接下來便按照主人所說去尋覓遺殼,果然在雞窩裏找到了。據推測是那龜無意中爬進雞窩,被卡在了其中,龜猛力向前,竟脫殼而出。

乞丐又告訴主人:“此殼為化骨妙藥,能去死肌腐骨,當妥善收藏。”隨即要來菜刀,將日蜥剁為肉泥,凡是地上血跡,一律鏟刮清除,盛在瓦罐裏,拿到荒山深埋。因為褪殼龜的血是劇毒,碰到誰的皮膚,那人就會化為清水,發作得很快,子不見午,午不見子。

主人一一遵循,事畢之後,擺出酒飯款待乞丐,又酬謝了十貫銅錢。從此家門安寧,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聽地

古代王公貴族最怕的事,便是死後被人從墓中掘出形骸,再被盜墓賊摳腸撬嘴掠取珠玉。大概沒有比這更倒黴的了,所以古墓常以其詭秘得以保存。據說元代流行的做法,是墓室故意偏離古墓的正規布局,使盜墓者難以用傳統的“天鵝下蛋”之法,直接揭頂入內取寶,除非是運氣好,否則把整座山挖成篩子,也未必能穴出墓室所在。

曆代盜墓之術,其實不單有辨別山形地脈,還可觀泥痕、觀土質、觀水流、觀草色,更有嗅土、聽地、問天打甲之術,若用此法,百不失一。

原來自漢唐以來,盜墓之風愈演愈烈,有世代相傳的盜墓賊,將盜墓掘塚的經驗逐漸積累完善,總結歸納出不少法門。例如觀泥痕、草色之術,如果見莊稼地裏,有某片莊稼與周圍的農作物相比格外有異,或較周遭莊稼茂密或稀疏、或高或矮,則必有古塚藏於地下,茂盛稠密者為漢唐之墓,稀疏低矮者為宋明之墓。蓋漢唐多用膏泥,而宋代之後多用墓磚之原因。這就是一個秘訣,有些盜墓賊便以這類方法找出過許多巨塚,掘出古代秘器,從而一夜暴富。

不過元朝古墓不合常理,就如同元代貴族古屍口中多半含有劇毒之物“駐顏散”,這在其餘的各朝各代中都不得見。元墓葬俗也是獨樹一幟,一律深埋不樹,觀泥痕草色之術在這裏是派不上用場了,而且沒有多年積累的經驗,便有可觀之處也觀之不出。

有經驗的盜墓老手,遇到這種情況,就不用眼睛和鼻子了,而是用耳朵去聽。他們往往能聽出古墓在地下的具體位置,但使用這個法子,必須要趁風雨大作、雷聲如炸之時,其餘的時候都不靈驗。

外人不知其中底細,以為凡是古墓必有異象,故將此術傳得神乎其神。實際上無論是聽雨還是聽雷,都是對於自然環境變化加以延伸的一種利用。比如,想找的元代古墓十有八九是在腳下,可盜墓賊根本不知其規模布局,想要穴地而入,勢比登天。如果得了天時,這時候來場大雷雨,那麽以竹筒聽地,雷聲從地下傳導,聽其回響之輕重緩急、沉悶頓挫、遠近高低,便可將地下情形聽得一清二楚。倘若候了多日,既無風雨也無雷,再有經驗的土賊,也隻能空自著急沒有咒念。

毒樹

武俠小說和評書傳奇裏,常會講到各種毒藥,塗抹在兵刃暗器上,毒性厲害的可以見血封喉,沾上就死碰著就亡,尤以“鶴頂紅”為百毒之王。其實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毒藥,也都是毒性猛惡,一旦中了毒就無可解救。

比如東北興安嶺山區有種野蜂,它們一旦受到驚動便會傾巢而出,群蜂洶湧飛舞之際,望去猶如雲霧飄動,蔚為壯觀。大群野蜂振翅之聲在林間鳴動鼓噪,即使是山裏熊獅虎豹一類的大獸,聽到這動靜也要遠遠避開。

此類野蜂會產“蜂溺”。“蜂溺”一詞是方術家所言,實則並非“溺”,也許是野蜂的一種分泌物,透明而無臭。一隻野蜂最多可分泌出一滴眼淚大小的“蜂溺”,而且隻有在蜂巢起火之時,野蜂才會有“蜂溺”產生。

“蜂溺”本來無毒,但如果用野胡蔥汁與之混合,就能製為“巫毒”。塗於箭鏃,以之刺狸子,狸子走一步而死;以後用此箭射熊,熊中箭後同樣也走一步即死,倘若狸子走兩步而死,熊也同樣走兩步而死。其中原理外人難窺奧妙,現在這些土人巫毒已經失傳很久了。

另外還有一種古怪的毒液產自廣西,這種毒藥係用毒蛇的毒液調製,並且還要混合一種毒樹的汁液才能煉成,一滴就足以令人通身潰爛而死。煉製這種毒藥主要原料的樹汁,是一種名為“撒樹”的樹汁,“撒”在苗語裏是“漢人”的意思,這種樹是出產在廣西邊境深山中的。苗人所用的毒箭,箭鏃上所敷的“見血封喉”的毒藥,就是用撒樹汁熬成的。苗山並沒有撒樹,他們要用重金向漢人購入,但漢人始終不懂撒樹的毒性。

直到雍正年間,廣西巡撫才遣人深入苗山,探明了這種劇毒的製作方法。原來廣西諸苗之中,以獞苗之弩最毒,弩箭上塗的毒藥有兩種,一種是草藥,另一種是蛇藥。草藥雖然毒性猛烈,但熬成兩個月之後,就會失去藥效不再靈驗。而熬成了蛇藥,可以使用數十年之久。

不過單用蛇汁,其藥隻能使人潰爛,中毒後仍有治蛇之藥可以救治。更有一種蠻藥,其名為“撒”,以此配入蛇汁熬箭,射中人獸身體,劇毒會隨血液迅速流遍全身,縱是華佗再世也難解救。聞此“撒”藥,係毒樹之汁,滴在石上凝結而成,其色微紅。此樹產於廣西泗城土府,自古罕見稀有,極為難得,苗山裏的獵人暗中買回去製成蛇藥,其價貴如黃金,一向被苗民視為至寶。

鬼廟

從前,在河北與山東交界的地方有一個村莊,因為是兩省交界,所以過往的人特別多。村頭有一座破廟,因為這個村子沒有客棧,凡是經過此地的外地人,幾乎都會借宿在此休息。有一次,一個外地商人借宿於此,來的時候還好好的,轉天早上人們卻發現他倒在地上,渾身抽搐,嘴裏還不停地說:“有鬼、有鬼。”沒多久就一命嗚呼了。消息很快傳開,鬧得村子裏沸沸揚揚。此後這座廟就沒有人來住了,鬧鬼的事情就這麽傳了開去。

某日,一個秀才從這裏經過,見天色已晚,他便想在此地過夜,四下尋找都沒有找到客棧,於是他來到了村頭的這座破廟,剛要邁進廟門就被一位過路的老大爺叫住了。老大爺擺擺手對秀才說:“年輕人,這裏可不能住啊!”秀才一臉疑惑:“此廟一無損壞二無人家,為何不可住?”老大爺說:“前兩年出了命案,然後此廟終日有鬼纏繞,進去住宿的人必死啊!”秀才搖了搖頭,對老大爺說:“感謝您相勸,我乃讀書之人,不信鬼神之說,我盡管住於此地,也好一探究竟。”

轉過天來,村民們聽說在廟裏住了個秀才,都覺得會凶多吉少,一大早聚集而來,發現秀才依然在讀書,都很不明白地詢問他。秀才讓村民拿來鐵鏟見鼠洞就挖,果然挖出不少體形龐大且尾部有疙瘩的老鼠,它們一跑起來就會發出“嘰裏咕嚕”的聲音。原來老鼠偷油吃的時候把蠟沾在尾巴上,一跑又滾上了泥土,日子久了就成了這樣,這便成了“鬧鬼”的源頭。

大銅佛

抗日時期,位於老天津衛東南角草場庵地帶有一座居士林。值得一提的是,居士林裏有一尊銅質的佛像,高約五米,相貌慈祥。佛像前設立了香爐,供人們燒香供拜,香火很是旺盛。人們口口相傳,隻要在銅佛前拜一拜、摸一摸,身上疾病便煙消雲散,久而久之,銅佛其身光亮耀眼。至於銅佛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

從前此地爆發了一場瘟疫,橫屍無數慘不忍睹,臨近的大夫紛紛前來一起救治百姓,疫情仍無法控製。恰巧一位路過此地的高僧一語道破,高僧說:“這並不是普通的瘟疫,而是瘟神作祟,若想控製住疫情,需鑄造一尊碩大佛像方可壓住此劫。”

隨後百姓們找來了附近鑄造銅像的高手,準備鑄造一尊通體金黃的大銅佛像。可自打鑄造開始就非常不順利,連著幾次都白白地浪費了準備好的銅水。這些師傅急壞了,本來材料就緊張,這樣浪費最後肯定失敗。原料所剩無幾時,隻見銅水在爐中翻騰,取樣幾次大家都搖頭,眼看就要失敗了。高僧恍然悟出了些什麽,縱身跳向爐內,霎時間爐火升騰,銅水翻滾。老銅匠心中震動,發出呼號:“鑄!”果然鑄出了一尊通體金黃的銅佛。

佛像鑄好後,疫情得到了控製,大家都說是高僧自己與佛像融為一體解救了百姓,大家就為銅佛設了香爐供拜。此後也有匪徒打銅佛的主意,但是一旦前來偷盜便頭痛不止,有的當場暈倒被官府抓了起來。

大家聽到這個消息,誰都知道他們不懷好意,但是也不知道用什麽辦法才能阻止他們,眾人都期盼著大銅佛可以像傳說那樣抵擋匪徒。到了日軍前來遷移大銅佛的日子,來了很多百姓圍觀。當日軍利用繩索鐵鏈牽拉的時候,大銅佛不知從哪裏溢出了鮮紅的**,恰似鮮血湧出,動手的日軍各個倒地抱頭,一副痛苦不堪的樣子。這下百姓們歡呼起來,日軍不得已才停止霸占大銅佛的念頭。

天力擊鼓

康熙年間,天津城裏有一閑人姓趙,家中排行老二,故此大家都叫他趙二。趙二年幼時家境富足衣食無憂,從小飽讀詩書,自視清高,壯年之時一場禍事,家道中落。其雖學富五車、寫得一手好字,卻遊手好閑。沒有了清高的資本卻練就了一副厚臉皮,整天蹭吃蹭喝,但凡酒家商鋪一見此人,便像驅趕瘟神一樣四下哄散。每次被人驅趕,他便放下狂言:“我終有一日可成錦緞玉封之人,到時候求我也不來。”

這天官員們得知康熙皇帝南巡途經天津的消息。天津的官員們絞盡腦汁,如何迎駕才可博康熙皇帝龍顏一悅?

有一官員提議,北門外有一大鼓,是件古物,據說隻有賦天力者方可鳴其真響,真響有萬人齊賀之聲。凡人隻可鳴其原聲。逢跨年之時才擊此鼓慶賀,但從未聽過其真響。何不在城內張貼告示,尋覓些力大之人來試一試。凡能比跨年擊鼓時聲響大的,賞銀。如能擊出驚人之聲,不僅有機會麵聖,而且還賞金賞地。告示一出,引來了十裏八鄉的壯漢們,無不膀大腰圓、虎背熊腰,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一鳴驚人。

眾人來到大鼓之前排起隊伍,等待官員吩咐前去擊鼓,趙二排在最後,大家看見他這等樣貌都笑他不自量力。反正趙二平日裏招人取笑已成習慣,也不以為然。眾人一個接一個地去擊鼓都連連失敗,到了最後一個就是趙二。官員們眉頭緊鎖,看他樣貌這樣弱,豈能擊出驚人之聲?無奈已無人來,便死馬當活馬醫了。

趙二來到鼓前,仔細地打量了一下大鼓,偶然發現在大鼓的邊緣有一個“啟”字,雖然已無顏色,但字的樣貌還是可以看得清楚。在字下麵有一個撥動的機關,趙二隨之撥動,鼓內傳出了一聲響動,隨後趙二掄起鼓槌使出渾身力氣敲擊大鼓,果然大鼓聲響似萬人齊鳴。前來的官員們都嚇了一跳,誰承想此人便是傳說中賦天力之人啊!

三打大褲腳

李鴻章因成功調解天津教案,被任命為直隸總督。督職時期,在津為其效力的親信皆為安徽子弟兵,包青頭布、穿紫操衣,褲腳寬二尺有餘,老百姓俗稱“大褲腳”。

這些來自安徽的子弟兵依仗著李鴻章的名聲,欺壓天津百姓,調戲良家婦女,百姓們苦不堪言,但是混混兒從不懼怕。市井之人都是地頭蛇,所以這些大褲腳也不敢對他們怎麽樣。

有一個守城的哨官名叫尤常勝,幾年來東征西戰,從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兵熬到了哨官,也有了些積蓄,眼看到適婚年齡卻無妻可尋,這次到了天津也算安頓下來,便萌生娶妻之意。

城邊有一農家,住著一個寡婦田氏,因離城門較近,一來二去也算熟悉了,攀談之中得知其有一女,現在親戚家,恰巧也到了出嫁之齡。這下尤常勝高興壞了,隨之討好便下了禮金,就等著姑娘回來擇日完婚了。

到了娶妻之日,尤常勝高興得手舞足蹈,以為自己抱得美人歸,草草地打發了賓客便一睹娘子之貌。哪承想其妻樣貌醜陋、體形肥碩。尤常勝非常生氣,便誣陷此女並不是貞節之身,想休了她。

此女有一族兄田如豹,從小練得一身武功,也是橫霸一方的混混兒,聽說此事後,便來到尤家將尤常勝痛打一頓。雖然尤常勝也是武行,但畢竟不是他的對手,被打得鼻青臉腫。此後同僚安占得知此事惱火不已,覺得丟了麵子,找來了同營的武顯準備一起教訓田如豹。

他們和尤常勝設下圈套,讓他對妻子說:“如果你兄來此探視我,我便不計前嫌;如若不然,待我傷愈一定讓他死無葬身之地。”妻子聽後就跑去向她母親哭訴此事,田氏寡婦覺得不妙,就哀求田如豹使其前往探望,希望能化解此事。

田如豹應約而來,安占藏在屋門後,武顯藏在外麵的草垛之中。剛一進門,安占便用棍子朝著田如豹的腦袋打去。田如豹身手敏捷,一個轉身將棍子握在自己手中,用力一棒將安占打暈在地,得勝後大笑一聲轉身出門,他哪知道還有武顯埋伏在周圍。剛出門時有些內急,便向房後的茅廁處方便,忽然見草垛裏探出頭來。武顯由於害怕撒腿就跑,還沒跑出去就讓田如豹抓了回來,將他按在糞坑裏,搞得狼狽不堪。

大褲腳三次都被田如豹暴打,斷了尋仇的念頭。老百姓聽後都大聲稱快。後來他們便得出一句話“發匪易平,天津混混兒難辦”。

清朝光緒年初期,天津南城一帶多為水溝荒地,空地分文不值,從外地來到天津謀生的、逃難的都聚集在此地,蓋起房子隨便占用,也無人過問。

有一個姓董的山東人,帶著七個人來到了此地,其自稱七人都是家中族兄,家中發了饑荒來到這裏逃難。到後不久便找了一塊荒地蓋起間茅草屋子,這些人在此居住,每個人都是三十歲左右相貌。按理說應該已婚有子,既為逃難卻不見他們攜妻幼老小一同而來,幾個男人相依為命,而且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有到了該吃飯的時候,才輪換著到東城去買飯、買酒,讓人覺得十分可疑。不過這幾個人相貌和善、傻頭傻腦,渾身黑黝黝的,毫無歹相,一看就是種地幹活的。居民們也就沒人懷疑了。

一日下午,董大漢提壺外出,打算去買些熱水泡茶,來到田家開的雜貨店,拿出一文錢對田掌櫃的說:“來一包葉子。”當時買茶葉需要在很遠的城外才有,所以雜貨店才代為零售,茶葉末一文錢一包,名為“滿天飛”。不過天津可不管茶葉叫“葉子”,抽煙的煙葉才叫“葉子”,煙葉也分四種——葉子、錠子、雜樣、蘭花,碾成碎末也弄成一包。田掌櫃按照天津的說法把煙葉賣給了董大漢。他哪知這是煙葉,接過葉子放在壺中,喝了起來。周圍的人笑成了一團,水的味道也不一樣。這時董大漢才察覺不對,便以為田掌櫃欺負外地人,轉身走進店裏,揮拳將田掌櫃痛打一頓,揚長而去。

店後不足五十步有一家打鐵的鋪子,打鐵漢姓何,身大力足,從小練就一身功夫,大家都叫他何大牛。他不喜歡外地人,自從姓董的占了荒地還蓋了房子,一直都心裏不快,聽說他們打了田掌櫃後大怒,來到董大漢的住處叫罵,哪承想其八人飛身外出,身著夜行衣,手持刃器,沒說話上前就廝打起來。何大牛功夫了得,八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反而讓他一一擒住,身受重傷。何大牛實在覺得這八人有些蹊蹺,就扭送至衙門。這一送不要緊,在嚴厲審訊下他們招了實話。原來他們在山東是幫悍匪,打家劫舍,此次出逃是因為截船殺人後暴露了身份,才潛逃於此,為了這一樁小事竟落到官府手中。何大牛也因擒賊有功得到了衙門的獎賞,原本是一樁鬥毆,誤打誤撞地掀出了案中案。

如出一轍

是非爭端起因無幾,財情二者不過如此。在《水滸傳》中有一百零八將,我想能讓人們記憶深刻的也不過十幾位,其中武鬆和武大郎算是大家熟知的,武鬆高大威猛、身手不凡,武大郎身材矮小、唯唯諾諾。武鬆為其兄報仇殺死了西門慶與潘金蓮,最後惹上官司被發配孟州。當然這些都是杜撰,但是在天津,有與武鬆、武大郎相似之人之事,但這事的起因是為了錢財。

仲順為人吝嗇加之頭腦靈光,在天津城也算是個有錢的主,但還算不上什麽大富大貴之人。仲順在一次做生意的時候得到了一塊美玉,此玉色澤豐潤、潔白無瑕,其料型完整且渾然天成,是件稀有的古件。仲順一直對此喜愛有加,視為瑰寶。

城中有一富豪也是愛玉之人,他的這種喜愛已經到了極端,但凡誰家有好玉,他都會想盡辦法將其據為己有,手段陰損。有十幾人就專門為他打聽這些消息。

富豪聽說仲順手中有一珍寶美玉,每日處心積慮如何把玉弄到手,他知道仲順吝嗇貪財,就出了一個合夥做生意的辦法。那個時候做茶葉生意並不是誰都做得來,一來風險高,二來渠道窄但利潤頗豐。富豪托人找到了仲順打算一起販運茶葉,起初仲順也心存疑慮,但在富豪的吹捧**下昏了頭答應下此事。

回到家中,他左思右想,覺得這件事情有蹊蹺,猛然想到原來富豪是打美玉的主意。轉日向富豪提出撤資的請求,誰知富豪不但不答應,還要仲順將美玉送出以抵違約的代價。仲順哪裏肯,富豪就令其手下一路追打討要,鄰家的小孩見狀跑去找仲德。仲德此時正在靶場射箭,聞得此事飛奔而至,見其兄已被打得一動不動躺在那裏,鮮血一地。仲德一怒之下拉弓就射,將追打的十幾名鷹犬射死七人,其餘倉皇而逃。

仲順不承想被打得一命嗚呼,仲德將家中事務料理好後,帶上兵刃來到富豪宅中尋仇,殺死富豪火燒宅院之後,隱蹤匿跡,再也沒有露過麵。百姓們紛紛猜測,或許這沈仲德也效仿梁山好漢,上山當了草寇。

瓜園埋屍

炎炎夏日,西瓜算是最好的解暑水果之一。從前各地都有關於西瓜的比賽,到了西瓜收獲的季節,在集市上招募參賽的瓜農,看看誰家的西瓜好,不僅要大還要體態圓潤,不僅外形要好還要將瓜切開品食,優勝者會得到重金獎賞。不過不是每次的比賽都會皆大歡喜,就在一次西瓜的比賽中,牽出了一件離奇的凶殺案。

七月正值夏暑之時,驕陽似火,別說在外麵走了,就是待著不動都會大汗淋漓。有一個商人從外地返鄉途中經過一片瓜地,此時他又累又渴,便在瓜地旁邊的大樹下坐了下來,拿出水囊喝點水,閉上眼睛想休息一會兒。一不小心將自己的錢袋露在了外麵,就是這一不小心,給自己惹來殺身之禍。

平時瓜田來人不多,偶爾路過的人也都是窮苦百姓。這天正好他走出棚屋小解,看到了樹下休息的商人,見他睡得正熟,剛要轉身向回走,忽然靈光一現仔細觀察。此人衣著整潔、打扮體麵,肯定不是窮苦百姓,那飽滿的錢袋露在外麵,此番景象讓這瓜農起了歹心。

瓜農走向前,搖了搖商人說:“這位兄台,日漸西落,想必你是趕路回鄉吧?”商人醒來見有人來詢,便起身道:“正是如此,沒承想這一睡竟然睡了這麽長時間。”瓜農暗自竊喜,道:“前麵須穿過一片樹林才有一村,想必你到達之時早已家家閉戶,且夜路危險。如兄台不嫌棄,可到我棚屋休息一晚,吃些便飯,明日趕路也不遲。”商人見如此,便欣然答應並連聲道謝。

這瓜農做事謹慎,須了解一番後再動手,飯後二人便攀談起來。瓜農以前也算見過世麵,自然和商人聊得很投機。開始商人還有些拘謹,後來打消了顧慮,瓜農也了解了商人僅僅為商,並無其他背景,便伺機動手。他謊稱到後麵的瓜地裏摘個西瓜來消暑,轉身進了屋,從棚屋中取出刀來,趁商人不注意從背後猛砍幾刀下去。商人猝不及防,當場死在了瓜棚前。

瓜農謀害了商人性命,將其隨身錢財以及值錢的東西搜羅一空,然後就在棚屋後的瓜地挖了一個深坑,把商人的屍體扔進去掩埋,清理好後連夜逃竄,消失了蹤影。

過了幾日,雇主到瓜地裏去巡查,卻怎麽也找不到瓜農的蹤影。雇主以為瓜農厭倦了這單調乏味的日子而另尋他路,但這不事先告知的行為仍令他十分惱怒,無奈之下隻能自己看管瓜地。這一年西瓜的收成並不好。

轉過年,雇主自己看管瓜田有了明顯的起色,西瓜得了豐收。但在眾多的西瓜之中,棚屋後的一個西瓜格外大,體態豐滿圓潤,色澤也好。雇主感到很奇怪,按常理,棚屋後接觸陽光最少,怎麽會長出如此碩大的西瓜?不過他還是很高興,因為這樣就可以去參加西瓜比賽,說不定能拿個獎賞,此後對這個西瓜更加悉心照料。

到了西瓜比賽的日子,他割下西瓜,小心翼翼地抱到集市上去比賽,但凡見此瓜者都稱讚這次的頭獎得主非它莫屬。經過輪番篩選,此瓜進入了比賽的最後階段,就是切開品食,大家都翹首以待。不料這一刀下去,碩大的西瓜分切兩半,鮮紅的**一噴而出,但顯現出的並不是鮮紅的果肉,而是血肉模糊的肉泥。這下驚呆了在場的所有人,馬上有人報了官。官府將雇主押送公堂審問,但雇主也道不出個所以然來,就將瓜的接種和收割說了一遍。官府人員豈能相信,便和雇主一起來到了瓜地。

過了沒多久榜文招貼出來,此匪人瓜農終於被捕,擇日將處極刑。到了行刑之日來了許多鄉親圍觀,大快人心,如不是有這場賽瓜之會,那商人的冤屈又有誰能知曉?

接引童子

常聽老人說起古墓裏有“接引童子”,在墓中捧著長生燭,跪在棺槨前接仙引聖。據說凡是接引童子,都是十一二歲的男孩,八字要陰年陰月,活著的時候灌進水銀,做成跪地拜伏狀,低頭閉目,神態十分祥和,燈芯則安在肚臍處,長長地探出一截。“接引童子”的肚子與身後的銅柱連為一體,以前在銅柱和人皮裏麵可能都儲滿了油脂,能夠通過肚臍,一滴滴地流淌出來,可使長生燭千年不熄。

不過有這麽多古墓出土,從沒看過裏麵還亮著燈火,被當作長生燭的接引童子,更是沒有發現過,大概也是從活人殉葬之事中衍生出來的傳說。

在希臘的考古工作者,曾經在雅典的遺跡中,發現一口祭祀用的水井。井底堆滿了金幣,還有許多人類屍骨的殘骸,那都是被人扔下去摔死的。因為古希臘人相信,將財寶和活人扔進井中,是一種對神靈的供奉。

另有一個關於木樁釘著幹屍的傳說,它的真實性就難以考證了。據說在明代有個盜墓賊老八,他一生盜過無數古墓,在蘇州盜墓的時候,曾經掘得一座大墓。墓道有數層高大的圓拱石門,門前立滿了石柱,柱上都用銅鏈鎖著死屍,個個麵目如生,但是用手一碰,便化為灰燼。

人殉中最殘酷之事,莫過於用童男童女殉葬,與接引童子的形式差不多,但確有其事。這種風俗在明代之前都很普遍,洪武之後就不多見了,可見時代距離現代越近,那成仙不死的夢想,越被世人認為渺茫無望。

在山西的一處建築工地上,就曾經發現過用一對童男童女殉葬的古墓。據專家推測,此墓為宋元時期的古墓。這是一座保存相當完整的古墓,向南留一半圓形拱門,兩名殉葬的童男童女侍奉於墓室門外兩側,腦門中各釘有一枚鐵釘。弓身步入墓室的內門,可見地板由方磚砌成,室內一塵不染。墓室正麵的土坑裏橫躺著三具屍骨,一男居中,兩女分居兩側,為墓室主人及其妻妾。左右兩側室壁上各有雕刻精致的窗戶及虛掩的側門,拱門右側鑲有一突出的燈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