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這玩笑可開不得

唐瀚沒有理會群臣議論,逼視一臉得意的周遼,冷聲質問:“本王帶刀進驛館,你說本王犯忌。倭人佩刀不離身,你卻說是尊重他國習俗,變通行事。”

“這是什麽狗屁邏輯?”

“難道隻有本王的刀會傷人,倭人帶的就是善良之刀?”

太後雙眼一眯,怒意隱現。

她是將門之後,最見不得這種沒有原則的所謂變通行事。

周遼薛茂兩人見勢頭不對,想要辯解,但唐瀚不給他們開口的機會。

“本王愛妃遇刺,隻差毫厘就當場殞命,現在還未脫險,本王前去緝拿凶手,你卻說就算使節犯事,也應交由倭國自行處置。”

“這又是什麽破規矩?”

“無論何人,凡在我大盛犯事,均應由我朝處置。若連這點都做不到,我堂堂天朝上邦,威嚴何存?”

“你是我大盛中樞要員,難道連這基本道理都不懂?”

太後怒意更盛,冷聲喝問:“周遼,你可曾說過這番話?”

不但太後生氣,連一眾武將也露出憤怒之色,這等卑躬屈膝的言論,最讓武將痛恨。

連文官們也覺得情有可原。

毅王妃傷成那樣,毅王去抓凶手,周遼這不開眼的東西居然還敢火上澆油,說出這種混賬話,難怪毅王會壓不住火,當場殺人。

“太後,微臣冤枉啊!”

周遼噗通跪了下去,慌忙解釋:“微臣是怕毅王魯莽傷人,引得我朝與東倭失和,才鬥膽向毅王痛陳厲害,絕無冒犯朝廷威嚴之意。”

“且此等規矩是禮部與我鴻臚寺共同商定,微臣隻是按規矩行事啊!”周遼給簡直拉幫手。

“還敢狡辯?”

唐瀚繼續喝問:“你讓數十守衛對本王刀劍相向,難道也是鴻臚寺規矩?”

“你還說什麽不可冒犯對方,以免因本王個人小事影響邦交。”

“照你的意思,我唐家皇室性命,還不如一個小小倭人金貴?”

“本王且問你,你到底是我大盛臣子,還是倭國走狗?”

唐瀚這一連串質問讓太後猛然醒悟,若連皇室的安全和顏麵都無法保證,爭權奪勢又有何意義?

“我唐家江山,竟被你這些亂臣賊子禍害到如此地步?”

太後氣極而起,怒視周遼,厲聲喝道:“來人,把這個吃裏扒外的狗東西拖出去砍了!”

“鴻臚寺與禮部主理官員居心叵測,所定規矩嚴重損害我大盛威儀,著監察院與吏部聯合查辦,禦史台督辦,拿問相關人等!”

百官嘩然!

率先跳出來彈劾毅王的兩個部門,竟然轉眼間就垮了,第一個站出來攻訐毅王的人更是要掉腦袋,這什麽情況啊?

沒人為周遼求情。

百官心裏跟明鏡似的,周遼不是勤勉之人,卻賣力維護東倭使節,明顯是收了倭人重禮,替他求情反會惹上一身騷。

也沒人為禮部和鴻臚寺說話。

兩個部門為圖省事定下這些所謂變通的規矩,顯然觸碰到了皇家逆鱗,這個情求不得。

那些準備彈劾毅王的官員悄悄把奏折深藏,太後發這麽大火,可不能再往刀口上撞。

唐瀚卻看出來,太後其實沒發那麽大火。

太後隻是借題發揮,趁機搶點地盤,順手再拱把火,讓文武兩方和他更加對立。

不得不承認,太後這手玩得真漂亮!

就在唐瀚以為對他的攻訐會告一段落時,又有人跳出來了。

“稟太後,臣有本奏。”

群臣忙循聲望去,想看看誰頭那麽鐵?

見出聲的人是禦史台左都禦史方季這位大佬,群臣不禁又來了精神。

“臣風聞,民間對毅王監國輔政頗有微詞,說毅王德不配位。臣以為,應重視此等傳言。”

“監國輔政之人,需做到嚴謹身正,才當得起此重任。”

“毅王硬闖鴻臚寺,擅殺使節,雖事出有因,但毅王無視法度,妄動私刑是事實,如此霸道行徑,顯然難孚眾望。”

“據此,臣懇請太後,收回毅王攝政監國之責!”

“臣附議!”監察院巡案鄭景明也了站出來。

“毅王隨聖武帝征戰多年,無瑕研修治國之策,且行為豪放不羈,強行執攝政監國之責,確難服眾!”

他話說得挺委婉,但意思也很明顯,你毅王不學無術,行事魯莽,目無法紀,根本配不上攝政王這身份。

“臣等請太後收回毅王監國之責!”

禦史台和監察院都有監督百官之責,兩位大佬同時出手,影響力極大,比其他官員上一籮筐奏折還管用。

嚇蔫兒了的大臣們又活躍起來,爭相發言,控訴毅王種種不當行徑,大有一口氣把這新晉攝政王掀翻的架勢。

唐瀚反應過來了,太後為什麽在大朝會伊始強行封他攝政王頭銜。

原來後手在這等著呢!

如果他還是以往那個閑散王爺,抨擊他品行不端,目無法紀,也隻是隔靴搔癢。

但這攝政王的帽子戴上去後,若再被摘下來,不但對他的名聲影響極大,連手中原有權力都有可能被搶走。

捧得高,摔得才慘。

看來太後很明白這個道理。

唐瀚暗暗苦笑,幹得漂亮!

國師一係官員倒是站出來幫唐瀚說話,可他們的聲音太弱了,很快就被文武兩方淹沒。

見太後有總結發言的舉動,唐瀚隻能亮殺手鐧,揚聲道:“倭人伏擊臣之事,還有重要隱情,須向太後稟報!”

“還有隱情?”太後大感意外,隻能壓下宣布收回攝政監國之命的念頭,讓唐瀚說話。

“臣之前說過,伏擊現場發現十餘具弓弩,但沒來得及說,那是我大盛軍中製式強弩!”

大殿上瞬間響起一陣嗡嗡聲。

倭人竟能拿到我大盛軍中強弩,此事非同小可啊!

“我朝連續征戰數十載,退役回鄉士兵眾多,賊人在民間尋到幾把強弩也不奇怪吧?”有人躲著出聲。

“此言大謬!”

“軍中曆來對強弩管控極嚴,不會讓退役士兵帶離軍營。且每把弩均有唯一編號,以備隨時查驗,斷不會無故流失。”

“孫尚書,此事你兵部比本王更清楚,你說本王之言可有誇大?”唐瀚把津津有味看熱鬧的孫元山拉了進來。

“毅王所言非虛,”孫元山不情不願地接話:“我軍中強弩曆來管控極嚴,絕不會無端流失民間。”

太後皺眉問道:“那些強弩上可有編號,能查到是何處流失的嗎?”

倭人竟有盛朝軍中嚴控的強弩,證明有人想借倭人之手刺殺毅王。

這已經遠遠超出朝堂之爭的範疇了,她不得不重視。

“弩身編號已被磨去,不過臣有辦法查到這批強弩來源。”

唐瀚朝太後鄭重行禮,一臉嚴肅地道:“此事絕不能放任,否則後患無窮,請太後予臣便利,徹查此事!”

沉吟半晌,太後才沉著臉道:“準了。”

“毅王查到任何部門頭上,爾等均需全力配合,若有不遵,視同謀反!”

太後其實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答應唐瀚的請求,她怕一答應,剛架起來的火就會熄,百官就不敢再繼續攻訐毅王。

這就像發給唐瀚一條狼狗,讓他想咬誰,就咬誰。

但這是關乎皇室安危的大事,若是含混過去,百官就會覺得皇家並不重視這事,保不齊以後就會有人效仿。

此事交給別人去查,結果肯定不了了之。

她隻能答應唐瀚的請求。

這玩笑可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