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塵埃裏——那詩,那詩人:杜甫

低到塵埃裏

——那詩,那詩人

這是公元712年的一天。

這天怎麽了?從自然的一年365天來說,這天沒有怎麽著。但從曆史文化的脈絡來追溯的話,這天可是非同尋常。

這天,一個嬰兒誕生了。

你可能說了,一個嬰兒出生,有什麽大驚小怪的?

這樣吧,假設我在舉著一部手機,在做抖音直播,你慢慢看下去可否?

這個嬰兒的祖父叫杜審言,是唐朝有名的大詩人。

你可能問了,你不說嬰兒的父親怎麽回事,怎麽偏偏說他的祖父?

那就說說他的父親,他的父親叫杜閑,是位官員。其他的沒什麽可說的。

之所以先說他的祖父是位詩人,這和這個嬰兒繼承的遺傳基因有著直接的關係。後來這個嬰兒也成了一位大詩人,沒辦法,基因好啊!

祖父杜審言是唐高宗鹹亨年間的進士,官拜修文館直學士,和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兄弟是密友。杜甫的父親杜閑官拜朝議大夫兗州司馬。杜甫的母親的家世也不簡單,杜甫外祖母是李世民的孫子義陽王李琮的女兒。

但是,這個小孩小時候也和其他小孩一樣,貪玩,到處亂竄,根本靜不下來讀書。

這個小孩才幾歲,他的母親就去世了。他的父親在外地做官,這樣他的教育成了問題。

頑童五六歲了,連一首詩都記不住。

詩人爺爺生氣了,著急啊!

詩人爺爺開始對孫子嚴加管教了。

小孩的姑姑在洛陽,姑姑識文斷字有文化、懂教育,小孩被送到姑姑家。

小孩七歲了,竟能寫詩了,第一首詩寫的是鳳凰,可惜,這首詩失傳了。

真是可惜。

後來,他在《壯遊》詩中回憶自己的寫詩經曆: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意思是七歲時就情思豪壯,開始寫詩就謳歌具有鳳凰品質的德才高尚的人。

全文如下:

壯遊

往昔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

劍池石壁仄,長洲荷芰香。嵯峨閶門北,清廟映回塘。

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蒸魚聞匕首,除道哂要章。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

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

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

**齊趙間,裘馬頗清狂。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

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鹙鶬.

蘇侯據鞍喜,忽如攜葛強。快意八九年,西歸到鹹陽。

許與必詞伯,賞遊實賢王。曳裾置醴地,奏賦入明光。

天子廢食召,群公會軒裳。脫身無所愛,痛飲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鬢兀稱觴。杜曲晚耆舊,四郊多白楊。

坐深鄉黨敬,日覺死生忙。朱門任傾奪,赤族迭罹殃。

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舉隅見煩費,引古惜興亡。

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兩宮各警蹕,萬裏遙相望。

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

翠華擁英嶽,螭虎啖豺狼。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陸梁。

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

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廷爭守禦床。

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聖哲體仁恕,宇縣複小康。

哭廟灰燼中,鼻酸朝未央。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

鬱鬱苦不展,羽翮困低昂。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榮華敵勳業,歲暮有嚴霜。

吾觀鴟夷子,才格出尋常。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

這個年齡的小孩能寫詩的還有駱賓王:

詠鵝

鵝,鵝,鵝,

曲頸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撥清波。

還有黃庭堅:

牧童詩

騎牛遠遠過前村,

短笛橫吹隔壟聞。

多少長安名利客,

機關算盡不如君。

李賀更是不得了:

李賀七歲能辭章,韓愈、皇甫湜①始聞未信,過其家,使賀賦詩,援筆輒就如素構②,自目曰《高軒過》,二人大驚,自是有名。

每日旦出,騎弱馬,從小奚奴③,背古錦囊,遇所得,書投囊中。未始先立題然後為詩,如他人牽合④程課⑤者,及暮歸,足成之。非大醉、吊喪日率如此。過亦不甚者。母使婢探囊中,見所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心乃已耳!”

①皇甫湜(shí):當時著名文人。②素構:早就構思好的。③奚奴:童仆。④牽合:牽強符合。⑤程課:固定的格式。

譯文:

李賀七歲就能寫出好的辭章,韓愈、皇甫湜開始聽說還不相信,就去造訪他家,讓他寫詩,提筆一揮而就,就象預先構思、草擬過的,自己取名字叫《高軒過》,他們兩個大吃一驚,從此李賀出了名.李賀長得纖瘦,兩個眉毛相連,手指細長,能運筆如風.每天早晨出門,騎著瘦小的馬,跟著一個小男仆,背著古錦囊,一有好的作品,寫好放到錦囊裏.李賀沒有先想好題目再去做詩的,就象赴會別人的任務題目.到了傍晚回家,積累而成.隻要不是喝得大醉或者吊喪這樣特殊的日子,他每天都這樣,等過去也就不怎麽理.母親讓丫鬟看他的錦囊,見他寫的詩很多,就生氣地說:“這孩子啊,要嘔出心了才罷休啊”

言歸正傳,還是說我們剛才的那個小孩,突然有一種當時的流行病降臨到他和表弟兩個人的身上,姑姑四處奔走去找草藥。

但是,找來的草藥隻能救活一個人,是救兒子還是侄子?姑姑麵臨兩難選擇。姑姑揮淚救下了侄子。

這個孩子從小就“憂國憂民”,淘氣時也表現出“奉獻”精神。他們偷偷跑到人家院子裏打棗子吃,每次都是他爬到樹上把棗子,別人在樹下撿棗子吃。

《百憂集行》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隻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譯文

年少之時,無憂無慮,體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氣蓬勃。

當梨棗成熟之時,少年杜甫頻頻上樹摘取,一日至少千回。

可又想現在由於年老力衰,行動不便,因此坐臥多而行立少。

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來卻勉作笑語,迎奉主人。不禁悲從中來,憂傷滿懷。

一進家門,依舊四壁空空,家無餘糧,一貧如洗。老夫老妻,相對無言,滿麵愁倦之色。

隻有癡兒幼稚無知,饑腸轆轆,對著東邊的廚門,啼叫發怒要飯吃。

注釋

心尚孩:心智還未成熟,還像一個小孩子。杜甫十四五歲時已被當時文豪比作班固、揚雄,原來他那時還是這樣天真。

犢:小牛。健:即指下二句。

少行立:走和站的時候少,是說身體衰了。

強:讀上聲。強將笑語:猶強為笑語,杜甫作客依人,故有此說不出的苦處。真是:“聲中有淚,淚下無聲”。主人:泛指所有曾向之求援的人。

依舊:二字痛心,盡管百般將就,卻仍然得不到人家的援助,窮得隻有四壁。

此句是說老妻看見我這樣愁眉不展也麵有憂色。

古時庖廚之門在東。這二句寫出小兒的稚氣,也寫出了杜甫的慈祥和悲哀。他自己早說過:“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但也正是這種主活實踐,使杜甫對人民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他6歲時看過公孫大娘舞“劍器”,“劍器”是一種西域民族的戎裝舞蹈,動作剛勁。公孫大娘的勁舞在當時當地那算的上是人們最喜歡的舞蹈。小小的他也是公孫大娘粉絲。直到他的晚年仍念念不忘: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大曆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壯其蔚跂,問其所師,曰:“餘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五載,餘尚童稚,記於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瀏漓頓挫,獨出冠時,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洎外供奉,曉是舞者,聖文神武皇帝初,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餘白首,今茲弟子,亦非盛顏。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撫事慷慨,聊為《劍器行》。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耀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餘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公孫劍器初第一。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澒動昏王室。

梨園弟子散如煙,女樂餘姿映寒日。

金粟堆前木已拱,瞿唐石城草蕭瑟。

玳筵急管曲複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注釋:

公孫大娘:唐玄宗開元年間著名的教坊舞伎。公孫是其姓,大娘是對年長婦人的敬稱。弟子:徒弟,學生;公孫大娘弟子,即序中所說的李十二娘。劍器,古舞曲名,屬健舞(武舞)之一,舞者為女子,作男子戎裝,空手而舞。表現出一種力與美相結合的武健精神。今有人考證謂執劍而舞。

大曆:唐代宗李豫年號(766-779)。大曆二年,即年。

別駕:官名,州刺史的佐吏。又唐代都督府屬官也有別駕。元持,人名,生平不詳。臨潁,縣名,治所在今河南省臨穎縣西北。臨潁是李十二娘籍貫。

壯:用作動詞,有讚賞、欽佩之意。蔚跂(qí),光彩煥發、姿態矯健的樣子。

問其所師:問她的技藝是跟誰所學。師,學習。

開元五載:即公元年。載,年。

童稚:年幼。開元五年杜甫歲。

郾(yǎn)城:縣名,即今河南省郾城縣。公孫氏,即公孫大娘。劍器渾脫,把劍器舞和渾脫舞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舞蹈。渾脫,也是唐代流行的一種健舞。

瀏漓(lí)頓挫:流利暢酣而又曲折有致。瀏漓,流利飄逸的樣子。頓挫,形容舞蹈跌宕起伏,回旋曲折。

獨出:特出,超群出眾。冠時:在當時數第一。

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指供奉宮廷的歌舞女藝人。高頭,猶如說“前頭”,指在皇帝跟前。宜春,即宜春院。宜春院與梨園是唐玄宗時宮內教授歌舞的處所。伎坊,也稱教坊,是教練歌舞的機構。內人,宮中的女伎,也稱“前頭人”。

洎(jì):及。外供奉舞女,與內人相對而言,指不居宮中,隨時應詔入宮表演的歌舞藝伎。一本無“舞女”二字。

曉:通曉。

聖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號,開元二十七年(739)群臣所上。

初:初年。

玉貌:美自如玉的容貌。錦衣:華美彩色的服飾。況,何況。餘,我。白首,白頭,指年老。

茲:這個。匪,同“非”,不是。盛顏,指年輕時的容貌。

辨:明白,弄清楚。由來,指李十二娘舞藝的師承淵源。波瀾,比喻事物的起伏變化,這裏泛指舞蹈的意態節奏等藝術風格。莫二,沒有兩樣。

慷慨:情緒激昂,心情激動。

昔者:從前。

數:屢次,多次。嚐:曾經。西河劍器:劍器舞的一種。

豪**感激:指書法意態飛動,飽含著**。感激,激動。

即公孫可知矣:那麽公孫大娘舞蹈藝術的高妙便可想而知了。即,則,那麽。

佳人:美人。

動四方:轟動四方。

觀者如山:形容觀看的人多。色沮喪,指圈震驚而失色。

之:指公孫大娘的舞蹈。低昂,一起一伏。表示震動。一說,低昂是偏義複詞,取其“低”義。

耀:閃爍的樣子。後羿射九日,上古神話,在堯統治天下的時代,天上有十個太陽一起出來,莊稼草木都曬枯焦了,堯就派後羿去射日,結果射落了其中的九個。

矯:矯捷,形容動作有力而敏捷。帝,天神。驂,駕在車兩旁的馬,這裏用作動詞;驂龍,猶言駕著龍。

來:指開場。劍器舞主要以鼓伴奏,舞前鼓樂喧闐,形成一種緊張的戰鬥氣氛。鼓聲一落,舞者登場,所以說“雷霆收震怒”。震怒,盛怒,大怒。

罷:結束,指收場。凝,凝聚,凝固,形容舞蹈結束時靜止不動。

絳唇:大紅的嘴唇,這裏指青年時代的公孫大娘。

珠袖:飾有珍珠的衣袖,借指公孫大娘的舞姿。

寂寞:無聲無息,兩寂寞,是說人舞俱亡。

傳:繼承。

芬芳:香氣,這裏比喻舞藝美妙,不同凡俗。

臨穎美人:指李十二娘。

白帝:即白帝城。故址在夔州(今四川奉節城東白帝山上),這裏指夔州城。

神揚揚:神彩飛揚。

既有以:即序文中所說“既辨其由來”之意。

以:因由,原委。

時:時局。

事:指往事,即下文所言之事。

惋傷:悵恨悲傷。

先帝:指已故的唐玄宗。

八千人:人多,不一定是確數。

初:當初。

五十年間:自杜甫於唐玄宗開元五年(717年)在郾城觀看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到代宗大曆二年(公元767年)在夔州見李十二娘舞劍器而寫此詩,其間正好是五十年。

風塵:比喻戰亂。

澒(hòng)洞,彌漫無際。

昏:昏暗,比喻國運衰退。

王室:指朝廷。

老夫:杜甫自指。不知其所往,不知道往哪裏去,形容心情迷惘。

繭:通“研”,指腳掌因磨擦而生的厚皮,這裏用作動詞。

轉:倒,反。

疾:快。

看到這裏,你一定知道我說的誰了吧?

對!就是他,杜甫。

看這少年,哪像是後來的老氣橫秋的老杜啊?

到底是什麽讓如此鮮活的少年磨煉成另一種的性格呢?

20歲時,杜甫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吳越之行。

23歲時,杜甫去洛陽參加科舉考試,以失敗而告終。

科考失利,短暫的失落自然會有,但那時的他畢竟還很年輕,不會幾次打擊就失魂若魄灰心喪氣。

這都不是事。

有詩為證:

《望嶽》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

陰陽割昏曉。

**胸生層雲,

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

一覽眾山小。

總有一天我會登上最高處,俯視一切,眾生皆小。

口氣大不大。

這哪像是老杜?

這就是杜甫的境界!

公元736年(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不羈的漫遊生活。作者北遊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這首詩就是在漫遊途中所作。

譯文:

五嶽之首泰山的景象怎麽樣?在齊魯大地上,那青翠的山色沒有盡頭。

大自然把神奇秀麗的景象全都匯聚其中,南山北山陰陽分解,晨昏不同。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滌;看歸鳥回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一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顯得渺小的群山。

注釋: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嶽,五嶽之首,在今山東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為五嶽之首,諸山所宗,故又稱“岱宗”。曆代帝王凡舉行封禪大典,皆在此山,這裏指對泰山的尊稱。

夫:讀“fú”。句首發語詞,無實在意義,語氣詞,強調疑問語氣。

如何:怎麽樣。

齊、魯:古代齊魯兩國以泰山為界,齊國在泰山北,魯國在泰山南。原是春秋戰國時代的兩個國名,在今山東境內,後用齊魯代指山東地區。

青未了:指鬱鬱蒼蒼的山色無邊無際,浩茫渾涵,難以盡言。青:指蒼翠、翠綠的美好山色。未了:不盡,不斷。

引申含義:孔子的儒學思想在籠罩著齊魯大地,連綿不斷。

造化:大自然。鍾:聚集。神秀:天地之靈氣,神奇秀美。

陰陽:陰指山的北麵,陽指山的南麵。這裏指泰山的南北。

割:分。誇張的說法。此句是說泰山很高,在同一時間,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曉:黃昏和早晨。極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曉與黃昏,明暗迥然不同。

**胸:心胸搖**。曾:同“層”,重疊。

決眥(zì):眥:眼角。眼角(幾乎)要裂開。這是由於極力張大眼睛遠望歸鳥入山所致。

決:裂開。入:收入眼底,即看到。

會當:終當,定要。

淩:登上。淩絕頂,即登上最高峰。

小: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思為“以……為小,認為……小”。

這首詩是寫境界的。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預示著他將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接下來,他的“朋友圈”將進入一個嶄新的局麵。

公元744年的一天,唐朝的兩顆巨星相遇。

巨星李白離開長安來到洛陽,與杜甫相遇。李白比杜甫大11歲,他們相遇時,李白已經是鼎鼎大名了,而杜甫都33歲了,還是個流浪詩人,當時還默默無聞。但是,無論如何兩位詩人的相遇,可算是命運的眷顧。特別是對杜甫來說,能見到聞名大唐的李白,一定欣喜若狂。

這一次會麵,一定會給杜甫帶來深刻的印象。詩人在一起,該是多麽美好的一種場景啊!

可是,相聚總是感覺是短暫的,分別的時刻總是還要到來的。

分別四年後,兩人再一次相聚,這次相聚,兩位詩人的友誼更為深厚了:

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陰鏗。

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處,還尋北郭生。

入門高興發,侍立小童清。

落景聞寒杵,屯雲對古城。

向來吟橘頌,誰與討蓴羹?

不願論簪笏,悠悠滄海情。

後世學者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是這樣形容二人的相遇的:“該品三通話角,燃三天鞭炮,大書特書。四千年的曆史裏,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個人會麵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了。譬如青天裏太陽和月亮碰了頭,那麽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不知道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皇家的祥瑞。”

說來奇怪,李白是從長安而來的,而杜甫卻將奔赴長安了。

天寶六年(747),杜甫參加考試,結果無果,不僅僅是他無果,所有的考生都無果。

怎麽回事?

原來,這是李林甫為了顯示唐玄宗的聖明,導演了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

接下來,杜甫何去何從?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紈絝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書破萬卷一作:讀破萬卷書)

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麵,王翰願卜鄰。

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

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

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

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於百僚上,猥誦佳句新。

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隻是走踆踆。

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

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萬裏誰能馴?

譯文:

富家的子弟不會餓死,清寒的讀書人大多貽誤自身。

韋大人你可以靜靜地細聽,我把自己的往事向你直陳。

我在少年時候,早就充當參觀王都的來賓。

先後讀熟萬卷書籍,寫起文章,下筆敏捷好像有神。

我的辭賦能與揚雄匹敵,我的詩篇可跟曹植相近。

李邕尋求機會要和我見麵,王翰願意與我結為近鄰。

自以為是一個超異突出的人,一定很快地身居要津。

輔助君王使他在堯舜之上,要使社會風尚變得敦厚樸淳。

平生的抱負全部落空,憂愁歌吟,決不是想優遊退隱。

騎驢行走了十三年,寄食長安度過不少的新春。

早上敲過豪富的門,晚上追隨肥馬沾滿灰塵。

吃過別人的殘湯剩飯,處處使人暗中感到艱辛。

不久被皇帝征召,忽然感到大誌可得到展伸。

但自己像飛鳥折翅天空墜落,又像鯉魚不能躍過龍門。

我很慚愧,你對我情意寬厚,我深知你待我一片情真。

把我的詩篇舉薦給百官們,朗誦著佳句,誇獎格調清新。

想效法貢禹讓別人提拔自己,卻又難忍受像原憲一樣的清貧。

我怎能這樣使內心煩悶憂憤,老是且進且退地廝混。

我要向東奔入大海,即將離開古老的西秦。

我留戀巍峨的終南山,還要回首仰望清澈的渭水之濱。

想報答你的“一飯之恩”,想辭別關心我的許多大臣。

讓我像白鷗出現在浩**的煙波間,飄浮萬裏有誰能把我縱擒?

注釋:

紈絝:指富貴子弟。

不餓死:不學無術卻無饑餓之憂。

儒冠多誤身:滿腹經綸的儒生卻窮困潦倒。這句是全詩的綱要。《潛溪詩眼》雲:“此一篇立意也。”

丈人:對長輩的尊稱。這裏指韋濟。

賤子:年少位卑者自謂。這裏是杜甫自稱。

請:意謂請允許我。

具陳:細說。

破萬卷:形容書讀得多。

如有神:形容才思敏捷,寫作如有神助。

揚雄:字子雲,西漢辭賦家。

料:差不多。

敵:匹敵。

子建:曹植的字,曹操之子,建安時期著名文學家。

看:比擬。

親:接近。

李邕:唐代文豪、書法家,曾任北海郡太守。杜甫少年在洛陽時,李邕奇其才,曾主動去結識他。

王翰:當時著名詩人,《涼州詞》的作者。

挺出:傑出。

立登要路津:很快就要得到重要的職位。

堯舜:傳說中上古的聖君。

騎驢:與乘馬的達官貴人對比。

十三載:從公元735年(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參加進士考試,到公元747年(天寶六載),恰好十三載。

旅食:寄食。

京華:京師,指長安。

主上:指唐玄宗。

頃:不久前。

見征:被征召。

歘然:忽然。

欲求伸:希望表現自己的才能,實現致君堯舜的誌願。

青冥卻垂翅:飛鳥折翅從天空墜落。

蹭蹬:行進困難的樣子。

無縱鱗:本指魚不能縱身遠遊。

貢公:西漢人貢禹。他與王吉為友,聞吉顯貴,高興得彈冠相慶,因為知道自己也將出頭。杜甫說自己也曾自比貢禹,並期待韋濟能薦拔自己。

難甘:難以甘心忍受。

原憲;孔子的學生,以貧窮出名。

怏怏:氣憤不平。

踆踆:且進且退的樣子。

東入海:指避世隱居。孔子曾言:“道不行,乘桴浮於海。”(《論語》)

去秦:離開長安。

報一飯:報答一飯之恩。

辭大臣:指辭別韋濟。這兩句說明贈詩之故。

白鷗:詩人自比。

沒浩**:投身於浩**的煙波之間。

誰能馴:誰還能拘束我呢?

無情的現實,給杜甫無數的打擊。

迷茫。

迷茫。

天寶十年(751)正月,唐玄宗將舉行祭祀太清宮、太廟和天地的三大盛典。杜甫於是提前獻上《三大禮賦》,玄宗看後,大讚。命他待在集賢院,等待分配。

於是,他乖乖地等。

等啊等,等啊等。

結果,又是一場空。

他又一次被捉弄了。

始作俑者還是那個李林甫。

無冤無仇的,李林甫怎麽總是和杜甫過不去?

天寶十四年(755),杜甫被授予一個河西尉的官職,這個官職很小很小,杜甫實在無法接受。

於是,朝廷改任他為右衛率府兵曹參軍,還是一個很小的官職,負責看守兵甲器杖。

怎麽辦?

杜甫想啊想,心裏那個矛盾啊,心裏那個別扭啊!

但杜甫這次接受了,原因隻有一個:無奈。

因為,杜甫此時已有44歲了,用窮困潦倒來形容他一點不過分,一家老小好幾張嘴在等著他,他必須有所擔當了。

但是,晚了。

當他領到第一份工資趕回家中時,聽到的卻是妻子淒厲的哭聲。

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裏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自己的小兒子,在家裏餓死了。

眼前的景象,使他心如刀絞,那撕心裂肺的痛,給杜甫多麽沉重的打擊。

聯想到自己見到的很多和自己家一樣的慘狀,他悲憤地喊道: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接下來,安史之亂爆發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春望》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戰亂中,他憂心忡忡: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月夜憶舍弟》

戰爭帶給百姓的災難,看在在詩人的眼裏,痛在詩人的心裏。

公元759年,唐軍與安史叛軍的鄴城(今河南安陽)之戰爆發,唐軍大敗。

杜甫親眼看到戰亂給百姓帶來的無窮災難: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注釋

客:杜甫自稱。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縣。

點兵:征兵,抓丁。

更:豈。

府帖:指征兵的文書,即“軍帖”。

次:依次。

中男:指十八歲以上、二十三歲以下成丁。這是唐天寶初年兵役製度規定的。

絕短小:極矮小。

王城:指東都洛陽。

伶俜(pīng):形容孤獨伶仃的樣子。

白水:河水。

眼枯:哭幹眼淚。

天地:暗喻朝廷。

相州:即鄴城,今河南安陽。

豈意:哪裏料到。

歸軍:指唐朝的敗兵。

星散營:像星星一樣散亂地紮營。

就糧:到有糧食的地方就食。

舊京:這裏指東都洛陽。

壕:城下之池。

不到水:指掘壕很淺。

王師順:朝廷的軍隊是堂堂正正的正義之師。

撫養:愛護。

仆射:指郭子儀。

如父兄:指極愛士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注釋

逾:越過

啼:放聲哭

致:表達

戍:防守邊疆

附書至:捎信回來

室:家

一何:多麽

且:姑且

存者:活著的人

惟:隻

衰:衰老

歸:回去

應:應征

絕:消失

幽咽:形容低微、斷續的哭聲

潼關吏

士卒何草草,築城潼關道。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

借問潼關吏:“修關還備胡?”

要我下馬行,為我指山隅:

“連雲列戰格,飛鳥不能逾。

胡來但自守,豈複憂西都。

丈人視要處,窄狹容單車。

艱難奮長戟,萬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戰,百萬化為魚。

請囑防關將,慎勿學哥舒!”

注釋

潼關:在華州華陰縣東北,因關西一裏有潼水而得名。

草草:疲勞不堪之貌。何:多麽

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上句言堅,下句言高。城在山上故曰萬丈餘。

備胡:指防備安史叛軍。

要:同“邀”,邀請。

連雲列戰格:自此句以下八句是關吏的答話。連雲言其高,戰格即戰柵,柵欄形的防禦工事。

西都:與東都對稱,指長安。

丈人:關吏對杜甫的尊稱。

艱難:戰事緊急之時。奮:揮動。

桃林,即桃林塞,指河南靈寶縣以西至潼關一帶的地方。

哥舒:即哥舒翰。

新婚別

莬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

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

結發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

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

誓欲隨君去,形勢反蒼黃。

勿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婦人在軍中,兵氣恐不揚。

自嗟貧家女,久致羅襦裳。

羅襦不複施,對君洗紅妝。

仰視百鳥飛,大小必雙翔。

人事多錯迕,與君永相望!

注釋

莬絲:即莬絲子,一種蔓生的草,依附在其他植物枝幹上生長。蓬和麻的枝幹都很短,所以莬絲子附在上麵的引蔓自然長不了。比喻女子嫁給征夫,相處難久。

無乃:豈不是。

河陽:今河南孟縣,當時唐軍與叛軍在此對峙。

身:身份,指在新家中的名份地位。唐代習俗,嫁後三日,始上墳告廟,才算成婚。今僅宿一夜,婚禮尚未完成,故身份不明。

姑嫜:婆婆、公公。

藏:躲藏,不隨便見外人。

歸:古代女子出嫁稱"歸"。將:帶領,相隨。這兩句即俗語所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迫:煎熬、壓抑。中腸:內心。

蒼黃:猶倉皇。意思是多所不便,更麻煩。

事戎行:從軍打仗。

久致:很久以前都已經製成。

襦:短襖,裳:下衣。

不複施:不再穿。

洗紅妝:洗去脂粉,不再打扮。

錯迕(wǔ):差錯,不如意。

永相望:永遠盼望重聚。表示對丈夫的愛情始終不渝。

無家別

寂寞天寶後,園廬但蒿藜。

我裏百餘家,世亂各東西。

存者無消息,死者為塵泥。

久行見空巷,日瘦氣慘淒。

但對狐與狸,豎毛怒我啼。

四鄰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鳥戀本枝,安辭且窮棲。

方春獨荷鋤,日暮還灌畦。

縣吏知我至,召令習鼓鞞(pí)。

雖從本州役,內顧無所攜。

近行止一身,遠去終轉迷。

家鄉既**盡,遠近理亦齊。

永痛長病母,五年委溝溪。

生我不得力,終身兩酸嘶。

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

注釋

天寶後:指安史之亂以後。開篇是以追敘寫起,追溯無家的原因,引出下文。

廬:即居住的房屋。

園廬但蒿藜中的“但”是隻有的意思,這句極為概括也極為沉痛地傳達出安祿山亂後的悲慘景象:什麽都沒有,唯有一片蒿藜(也就是野草)。

賤子:這位無家者的自謂。

陣敗:指鄴城之敗。

日瘦:日光淡薄,杜甫的自創語。

怒我啼:對我發怒且啼叫。

鞞(pí),古同“鼙”,鼓名。

攜:即離。無所攜,是說家裏沒有可以告別的人。

齊:齊同。

委溝溪:指母親葬在山穀裏。

兩酸嘶:是說母子兩個人都飲恨。酸嘶,失聲痛哭。

蒸黎:指勞動人民。蒸,眾。黎,黑。

垂老別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乾。

男兒既介胄,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複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盛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歎。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注釋

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

垂老:將老。

焉用:猶哪用。

身獨完:獨自活下去。完,全,即活。

投杖:扔掉拐杖。

骨髓幹:形容筋骨衰老。

介胄:猶甲胄,鎧甲和頭盔。

長揖: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上官:指地方官吏。

歲暮:年底。

孰知:即熟知,深知。

加餐:多進飲食。

土門:即土門口,在今河陽孟縣附近,是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

壁:壁壘。

杏園:在今河南汲縣東南,為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

勢異:形勢不同。

豈擇:豈能選擇。端:端緒、思緒。

遲回:徘徊。竟:終。

被岡巒:布滿山岡。

丹:紅。流血多,故川原染紅。

盤桓:留戀不忍離去。

塌然:形容肝腸寸斷的樣子。

摧肺肝:形容極度悲痛。

公元763年,唐代宗廣德元年,引起禍患的史朝義自縊而死,安史之亂在曆時8年之久後,終於結束。

得到這個大好消息,詩人欣喜若狂: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此後詩人一路漂泊,從成都到嘉州、渝州、雲安……公元766年,杜甫定居夔州,在這裏,留下了《秋興八首》《登高》等大量名作。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登高》

這首被譽為杜甫“七律之冠”。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正月,杜甫辭去節度參謀職務,返居成都草堂。(765)四月,嚴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攜家由成都乘舟東下,經嘉州(今四川樂山)、榆州(今重慶市)至忠州(今四川忠縣)。

在路上,他寫道:

《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注釋:

岸:指江岸邊。

危檣(qiáng):高豎的桅杆。危,高。檣,船上掛風帆的桅杆。

獨夜舟:是說自己孤零零的一個人夜泊江邊。

星垂平野闊:星空低垂,原野顯得格外廣闊。

月湧:月亮倒映,隨水流湧。

大江:指長江。

名豈:這句連下句,是用“反言以見意”的手法寫的。杜甫確實是以文章而著名的,卻偏說不是,可見另有抱負,所以這句是自豪語。休官明明是因論事見棄,卻說不是,是什麽老而且病,所以這句是自解語了。

官應老病休:官倒是因為年老多病而被罷退。應,認為是、是。

飄飄:飛翔的樣子,這裏含月“飄零”、“飄泊”的意思,因為這裏是借沙鷗以寫人的飄泊。

全詩景情交融,景中有情。整首詩意境雄渾,氣象萬千。用景物之間的對比,烘托出一個獨立於天地之間的飄零形象,使全詩彌漫著深沉凝重的孤獨感。這正是詩人身世際遇的寫照。

他一路漂泊,飄零至江南。

一天,歌聲飄來: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江上贈李龜年》(王維)

杜甫走近一看,原是李龜年。

很久之前,也是在一個落花時節,杜甫和李龜年初遇。

而此時兩人都是滿麵滄桑的老人了。

感歎之餘,杜甫寫道:

江南逢李龜年

岐王宅裏尋常見,

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注釋

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樂師,擅長唱歌。因為受到皇帝唐玄宗的寵幸而紅極一時。“安史之亂”後,李龜年流落江南,賣藝為生。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範,以好學愛才著稱,雅善音律。

尋常:經常。

崔九:崔滌,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書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時,曾任殿中監,出入禁中,得玄宗寵幸。崔姓,是當時一家大姓,以此表明李龜年原來受賞識。

江南:這裏指今湖南省一帶。

落花時節:暮春,通常指陰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飄零,社會的凋弊喪亂都在其中。

君:指李龜年。

“落花時節”,一是指,一個由原來玄宗身邊的樂師,變成了現在以賣藝為生的藝人,一個由原來出入宮廷的才子,變成了四處漂泊的流浪之人。都成落魄之人。二是指,風華倜儻,書生意氣已不再,現在年歲已高,都是暮年之人。三是指,家已亡,國已破,國家已從昌盛走到沒落時候。詩人借用“落花時節”來對應“江南好風景”,把興旺與衰落體現出來。詩人在追憶昔日與李龜年的接觸時,同時也感歎整個開元時期的時代滄桑,人生巨變。語極平淡,內涵卻無限豐滿。

杜甫用的詩歌藝術手法稱之為“縮影法”。皇朝盛衰,個人命運,被濃縮為幾個名物詞語,感情被盡量地隱藏了起來。

當年暮秋,杜甫病死。

葉嘉瑩先生說:“一個人關心麵越廣,他作品的生命就越豐富、越博大、越深厚。”葉嘉瑩是這樣評價杜甫的:杜甫是可以集大成的天才,生在可以集大成的時代,有可以集大成的才能和容量,這當然是他的幸運,可是他也遭遇到了不幸,因為當時的唐朝處在一個大轉折的時代,國家正一步一步走向衰落。正是因為杜甫生在一個大轉折的時代,經曆了戰亂的痛苦、流離,才成就了他的詩歌。河中流動的水遇到河底的石塊才能激起美麗的水波,它落下萬丈的深淵,才有了奔流澎湃的瀑布。戰亂流離,成就了杜甫這個天才。

餘秋雨說:“中國從來沒有一個文人,像杜甫那樣用那麽多詩句告訴全社會,苦難存在的方位和形態,苦難承受者的無辜和無奈。……在他筆下,再苦的事,再苦的景,再苦的人,再苦的心,都有美的成分。他盡力把它們挖掘出來,使美成為苦的背景,或者使苦成為美的映襯,甚至幹脆把美和苦融為一體,難分難解。”

一生走在八首詩裏

幼年時期:

壯遊

斯文崔魏徒,以我似班揚。

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

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

性豪業嗜酒,嫉惡懷剛腸。

脫略小時輩,結交皆老蒼。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東下姑蘇台,已具浮海航。

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

王謝風流遠,闔廬丘墓荒。

劍池石壁仄,長洲荷芰香。

嵯峨閶門北,清廟映回塘。

每趨吳太伯,撫事淚浪浪。

枕戈憶勾踐,渡浙想秦皇。

蒸魚聞匕首,除道哂要章。

越女天下白,鑒湖五月涼。

剡溪蘊秀異,欲罷不能忘。

歸帆拂天姥,中歲貢舊鄉。

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

忤下考功第,獨辭京尹堂。

**齊趙間,裘馬頗清狂。

春歌叢台上,冬獵青丘旁。

呼鷹皂櫪林,逐獸雲雪岡。

射飛曾縱鞚,引臂落鹙鶬。

蘇侯據鞍喜,忽如攜葛強。

快意八九年,西歸到鹹陽。

許與必詞伯,賞遊實賢王。

曳裾置醴地,奏賦入明光。

天子廢食召,群公會軒裳。

脫身無所愛,痛飲信行藏。

黑貂不免敝,斑鬢兀稱觴。

杜曲晚耆舊,四郊多白楊。

坐深鄉黨敬,日覺死生忙。

朱門任傾奪,赤族迭罹殃。

國馬竭粟豆,官雞輸稻粱。

舉隅見煩費,引古惜興亡。

河朔風塵起,岷山行幸長。

兩宮各警蹕,萬裏遙相望。

崆峒殺氣黑,少海旌旗黃。

禹功亦命子,涿鹿親戎行。

翠華擁英嶽,螭虎啖豺狼。

爪牙一不中,胡兵更陸梁。

大軍載草草,凋瘵滿膏肓。

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

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

斯時伏青蒲,廷爭守禦床。

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

聖哲體仁恕,宇縣複小康。

哭廟灰燼中,鼻酸朝未央。

小臣議論絕,老病客殊方。

鬱鬱苦不展,羽翮困低昂。

秋風動哀壑,碧蕙捐微芳。

之推避賞從,漁父濯滄浪。

榮華敵勳業,歲暮有嚴霜。

吾觀鴟夷子,才格出尋常。

群凶逆未定,側佇英俊翔。

【注釋】

1.斯文:語出《論事》,詩中指文壇名士。

崔魏:崔尚、魏啟心,與杜甫同時的文人。

班揚:班固和揚雄,漢代文學家。

2.脫略:是說自己放縱不羈、不把別人放在眼裏的樣子。孔融《薦禰衡》雲:“脫略公卿。跌宕文史”,也是說他瞧不起公卿,小:動詞,小看、藐視之意。曹丕《典論·論文》:“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

3.扶桑:神木名,傳說生長於東方日出之處,多借指日本國。

4.王謝:王導和謝安,東晉兩大士族領袖。闔廬丘墓:吳王闔閭(一名闔廬)死後葬於蘇州閶門外,有白虎踞墓丘上,故號虎丘。

6.嵯峨(音cuoe):高峻貌:閶門:蘇州西門。

7.吳太伯:一作泰伯、周太王長子,太王欲立幼子季曆(周文王之父),他讓位於弟,避走江南,斷發文身,成為當地君長,周代吳國的始祖。詩中指太伯廟。

8.“蒸魚”句:據《史記·刺客列傳》記載,吳公子光(即闔閭)欲殺吳王僚,派專諸藏匕首於蒸魚,趁宴請進獻王僚之機而刺殺之,遂自立為王。“除道”句:據《漢書·朱買臣傳》載,朱原為寒士,後做了家鄉會稽(今江蘇吳縣)太守,腰掛印授而回。他的前妻曾因家貧與朱離異,此時也與後夫為衣錦還鄉的朱修路掃道,不久即因羞愧自盡而死。要章:腰間的印授。要:通腰。

9.剡(音shan)溪:在浙江嵊縣。

10.天姥(音mu):即天姥山,在浙江天台縣西,臨近剡溪。貢:貢舉,舉薦考試。

11.劘(音mo):迫近。屈賈、屈原,賈誼。曹劉:曹植、劉楨。

12.忤(音wu):違逆。考功:古代考功司官員,掌官吏考課黜陟之事。

13.**:無拘無束,放狂任性。

14.叢台:戰國時趙王故台,在河北邯鄣。青丘:約在今山東青州一帶,相傳齊景公曾狩獵於此。

15.皂:黑色。櫪:櫟樹。

16.射飛:射飛鳥。縱鞚:馳馬。引臂:射箭。鹙(音qiu):水鳥。鶬(音cang):黃鸝。

17.蘇侯:即蘇源明,杜甫的老友。葛強:晉朝山簡的愛將。

18.快意八九年:指736年至774年之間,時杜甫正值中年,先後遊曆齊趙、洛陽、長安等地,是他最快意的“壯遊”時期。

19.許與:招引。詞伯:詞章之大家,指鄭虔、韋濟、高適、岑參等。賢王:指汝陽王。

20.曳裾(音ju):長裾拖地。裾:衣襟。醴(音li):甜酒。奏賦:指向唐玄宗獻“三大禮賦”。

21.軒裳:華貴的衣服。借指高位之人。

22.無所愛:指辭河南尉。行藏:語出《論語》,指出處或行止。

23.黑貂:黑貂裘。詩中借用戰國時蘇秦到秦國求富,所服黑貂裘已破還沒成事的故事,以喻自己懷才不遇。兀稱觴:兀自痛飲。

24.杜曲:即杜陵,杜甫曾居住於陵西。耆(音qi)舊:德高望重的老人。

25.朱門:指高官豪宦的府第。赤族:滅族。罹(音li)殃:遭到迫害。

26.舉隅:語出《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複也。”

27.幸:舊指帝王駕臨。

28.兩宮:指唐玄宗和唐肅宗。警蹕:舊稱帝王出入時警戒為警蹕。

29.崆峒:崆峒山,在甘肅。省海:古以天子比大海,太子比少海。詩中少海指才在靈武以太子身分即皇帝位的唐肅宗。旌旗黃:黃旗,代表皇室。

30.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作裝飾的,詩中借指唐肅宗。吳嶽:即吳山,在陝西鳳翔境內。螭(音chi)虎:螭與虎,喻勇猛的人。螭:古代傳說中一種無角的龍。

32.瘵(音zhai):病。膏盲(音huang):重病。

33.補袞:舊指補救皇帝的缺失,詩中實指杜甫作左拾遺。

34.廷諍:在朝庭上向皇帝諫爭。

35.宇縣:宇內,天下。小康:指兩京恢複。

36.未央:漢宮名,借指唐宮。

37.殊方:外地。

38.之推:春秋時晉國人介之推,曾眾晉文公流亡十九年,晉文公即位後,他避不受賞,與母隱居綿山。漁父:屈原《楚辭·漁父》中的人物,他與世無爭。滄浪:漢江。

39.鴟(音chi)夷子:春秋時越國大夫範蠡,輔佐勾踐滅了吳國之後,棄官泛遊江湖,自號“鴟夷子”。

年少優遊: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19歲時,杜甫出遊郇瑕。20歲時,漫遊吳越,曆時數年。唐玄宗開元二十三年,杜甫回故鄉參加鄉貢。二十四年在洛陽參加進士考試,結果落第。天寶三年四月,杜甫在洛陽與被唐玄宗賜金放還的李白相遇,兩人相約同遊梁、宋。天寶七年秋,杜甫轉赴兗州與李白相會,二人一同尋仙訪道,談詩論文。秋末,二人握手相別,杜甫結束了“**齊趙間,裘馬頗清狂”的漫遊生活,回到長安。

仕途坎坷: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節選)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誌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誌,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安史之亂:

觀安西兵過赴關中待命二首(其二)

奇兵不在眾,萬馬救中原。

談笑無河北,心肝奉至尊。

孤雲隨殺氣,飛鳥避轅門。

竟日留歡樂,城池未覺喧。

為官之路: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

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

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西南漂泊: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高者掛罥長林梢,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夔州安居: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漂泊終老

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我就是崇拜李白”

這一年,杜甫32歲。

由於考試失敗,此時的他情緒正處於低穀。

偏偏正在這時,遇到了李白。這對於杜甫來說,也算是命運給他的一個補償。杜甫早就是李白的崇拜者,與自己心中崇拜的偶像李白得以相見,該是多麽高興的事啊!

李白這年43歲,正在大紅大紫。李白,詩壇一顆最亮的星。有個性的李白此時離開長安,離開皇宮周遊世界,來到洛陽。這一年,在洛陽,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相逢了。33歲少年老成的杜甫,44歲童心未泯的李白,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擦出了文壇最耀眼的火花。想象一下,兩位詩人相遇,那是一個什麽情景啊!

聞一多說:四千多年的曆史裏,除了孔子見老子,沒有比這兩個人的會麵,更重大、更神聖、更可紀念的。我們再逼緊我們的想象,比如說,晴天裏太陽和月亮碰了頭,那麽,塵世上不知要焚起多少香案,不知有多少人要望天遙拜,說是黃天的祥瑞。

兩人一見如故。

再一同去汴州(河南開封)。巧的很,此時,另一位大詩人高適,正流浪在開封街頭。三位詩人相見了。

可是,總是還要各奔東西。揮手告別,依依不舍。

一年後,李白和杜甫在山東濟南再次見麵。

《贈李白》: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李白贈杜甫:

《戲贈杜甫》

飯顆山頭逢杜甫,頂戴笠子日卓午。

借問別來太瘦生,總為從前作詩苦。

譯文

至今記得,在飯顆山上與你相遇,剛好是正午太陽當頂,你頭上戴著竹笠。

詢問你,你我分別後為何如此消瘦?怕是這一段歲月裏作詩太費辛苦。

注釋

戲贈:意思是開玩笑的話。其實,所謂開玩笑,往往表現了至交之問的真情實話。

飯顆山:山名。相傳在長安一帶。“飯顆山頭”一作“長樂坡前”。長樂坡也在長安附近。

笠子:用竹箬或棕皮等編成的笠帽,用來禦雨遮陽。

借問:請問的意思。

太瘦生:消瘦、瘦弱。生為語助詞,唐時習語。

總為:怕是為了。

作詩苦:杜甫曾自言:“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這裏所指的正是杜甫一絲不苟的創作精神。

杜甫要西去長安追尋他的理想,李白則打算重遊江東縱情山水。臨別時李白寫下了《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複幾日,登臨遍池台。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這次分別後,李白和杜甫便再也沒有見過麵。

相遇、相知、相惜。

分離後,李白旅居沙丘城,寫了一首《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

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

魯酒不可醉,齊歌空複情。

君若汶水,浩**寄南征。

後來,杜甫得知李白遭人誣陷被流放夜郎,杜甫很少為李白擔心。

夢李白二首(其二)

[唐]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誌。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沒有風花雪月的杜甫

杜甫比他的妻子大11歲,但也有人說不是大11歲,而是大21歲。是典型的老夫少妻啊!

咱們的詩人詩寫得好,嘴可是那個笨啊!

不光是笨,而是不解風情,你說咱們這位老杜怎麽稱呼他的小可愛嫩妻,你絕對猜不出來。

“老妻。”

誰老啊?!

在杜甫的詩裏,沒有風花雪月,隻有皓首相依。

《客夜》

客睡何曾著,秋天不肯明。

卷簾殘月影,高枕遠江聲。

計拙無衣食,途窮仗友生。

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

寶應元年(762)的秋天,杜甫送嚴武還朝,一直從成都送到綿州(今四川省綿陽縣)的奉濟驛。但當他正要返回成都時,成都少尹徐知道作亂,於是杜甫避走到梓州。這首詩,就是他流落在梓州時寫的。“老妻書數紙,應悉未歸情。”老妻催歸,使詩人更陷入了欲歸不能的焦灼之中,如何回答老妻,千愁萬緒,苦衷難述。杜甫在這裏是說:“老妻啊,你是應當理解我不能回家苦衷的,為什麽寫這樣幾頁長信催我回家呢?”詩人不在結尾處用重筆再寫自己不眠的痛苦而拓開一筆寫老妻應理解我不能歸家的苦衷。

月色中,老杜不說自己在想念妻子,卻說妻子在想念自己,這老杜。這種“伎倆”後來王維也用過:

譯文:

客居他鄉何曾得以入睡?漫長的秋夜啊天總是不肯明。

映入門簾的是殘月的光影,高翻枕畔的是遠江的濤聲。

生計笨拙弄得衣食皆無,處境艱難的我隻得依賴友朋。

給老伴兒寫了幾紙書信,應該讓她知道我未歸的苦情。

注釋:

著(zhuó):入睡。

明:天亮。

殘月:將落之月。

高枕:高字此處作動詞,指江聲從高處而來。

計:謀生之計。拙(zhuō):拙劣。

途窮:旅途困窘。仗友生:靠朋友。

悉:知悉。未歸情:遲遲未歸的苦衷。

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

白水魚竿客,清秋鶴發翁。

胡為來幕下,隻合在舟中。

黃卷真如律,青袍也自公。

老妻憂坐痹,幼女問頭風。

平地專欹倒,分曹失異同。

禮甘衰力就,義忝上官通。

疇昔論詩早,光輝仗鉞雄。

寬容存性拙,剪拂念途窮。

露裛思藤架,煙霏想桂叢。

梁啟超說杜甫是古今一代情聖,那杜甫應該情商不低啊?

哦!老妻、老妻……那是杜甫對妻子楊氏的舉案齊眉的尊重。

在杜甫的很多詩歌中,都有妻子的影子: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月夜

今夜鄜州月,閨中隻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注釋

鄜(fū)州:今陝西省富縣。當時杜甫的家屬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長安。

閨中:內室。看,讀平聲kān。

憐:想。

未解:尚不懂得。

香霧雲鬟(huán)濕,清輝玉臂寒:寫想象中妻獨自久立,望月懷人的形象。香霧:霧本來沒有香氣,因為香氣從塗有膏沐的雲鬟中散發出來,所以說“香霧”。望月已久,霧深露重,故雲鬟沾濕,玉臂生寒。雲鬟:指高聳的環形發髻。

清輝:阮籍詩《詠懷》其十四:“明月耀清暉。”

虛幌:透明的窗帷。幌,帷幔。

雙照:與上麵的"獨看"對應,表示對未來團聚的期望。淚痕:隋宮詩《歎疆場》“淚痕猶尚在。”

譯文

今夜裏鄜州上空那輪圓月,隻有你在閨房中獨自遙看。

遠在他方憐惜幼小的兒女,還不懂得你為何思念長安?

蒙蒙霧氣沾濕了你的鬢發;清冷的月光使你的玉臂生寒。

什麽時候才能在一起共同靠在透光的窗簾或帷幔旁,讓月光擦幹兩人的思念的淚。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誌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誌,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悟生理,獨恥事幹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沈飲聊自適,放歌頗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淩晨過驪山,禦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穀滑。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咷,幼子饑已卒。

吾寧舍一哀,裏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未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這首詩題下原注:“天寶十四載十月初作。”杜甫在長安十年後始被授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是一個看管兵甲器仗的小官。擔此任不久,即在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的十月、十一月之間,他由長安往奉先縣(今陝西蒲城)探望妻兒,寫下了這首詩。

注釋

(1)杜陵:地名,在長安城東南,杜甫祖籍杜陵。因此杜甫常自稱少陵野老或杜陵布衣。布衣:平民。此時杜甫雖任右衛率府胄曹參軍這一八品小官,但仍自稱布農。老大:杜甫此時已44歲。拙:笨拙。這句說年齡越大,越不能屈誌隨俗;同時亦有自嘲老大無成之意。

(3)濩落:即廓落,大而無用的意思。契闊:辛勤勞苦。

(4)蓋棺:指死亡。覬豁:希望達到。這兩句說,死了就算了,隻要活著就希望實現理想。

(5)窮年:終年。黎元:老百姓。腸內熱:內心焦急,憂心如焚。

(6)彌:更加,越發。

(7)江海誌:隱居之誌。瀟灑送日月:自由自在地生活。

(8)堯舜君:此以堯舜比唐玄宗。

(9)廊廟具:治國之人才。

(10)葵藿:指葵與藿,均為菜名。

(11)顧:想一想。螻蟻輩:比喻那些鑽營利祿的人。

(12)胡為:為何?大鯨:比喻有遠大理想者。輒:就,常常。擬:想要。偃溟渤:到大海中去。

(13)以茲誤生理:因為這份理想而誤了生計。幹謁:求見權貴。

(14)兀兀:窮困勞碌的樣子。

(15)巢與由:巢父、許由都是堯時的隱士。

(16)沉飲聊自遣:姑且痛飲,自我排遣。

(17)天衢:天空。崢嶸:原是形容山勢,這裏用來形容陰雲密布。客子:此為杜甫自稱。發:出發。

(18)驪山:在今陝西臨潼縣南。嵽嵲:形容山高,此指驪山。

(19)蚩尤:傳說中黃帝時的諸侯。黃帝與蚩尤作戰,蚩尤作大霧以迷惑對方。這裏以蚩尤代指大霧。

(20)瑤池:傳說中西王母與周穆王宴會的地方。此指驪山溫泉。氣鬱律:溫泉熱氣蒸騰。羽林:皇帝的禁衛軍,摩戛:武器相撞擊。

(21)殷:充滿。膠葛:山石高峻貌。這句指樂聲震動山岡。

(22)長纓:指權貴。纓,帽帶。短褐:粗布短襖,此指平民。

(23)彤庭:朝廷。

(24)聖人:指皇帝。筐篚:兩種盛物的竹器。古代皇帝以筐、篚盛布帛賞賜群臣。

(25)“臣如”兩句意為:臣子如果忽視此理,那麽皇帝的賞賜不是白費了嗎?

(26)“多士”兩句意為:朝臣眾多,其中的仁者應當惶恐不安地盡心為國。

(27)內金盤:宮中皇帝禦用的金盤。衛、霍:指漢代大將衛青、霍去病,都是漢武帝的親戚。這裏喻指楊貴妃的從兄、權臣楊國忠。

(28)中堂:指楊氏家族的庭堂。舞神仙:像神仙一樣的美女在翩翩起舞。煙霧:形容美女所穿的如煙如霧的薄薄的紗衣。玉質:指美人的肌膚。

(29)“暖客”以下四句:極寫貴族生活豪華奢侈。

(30)榮、枯:繁榮、枯萎。此喻朱門的豪華生活和路邊凍死的屍骨。惆悵:此言感慨、難過。

(31)北轅:車向北行。杜甫自長安至蒲城,沿渭水東走,再折向北行。涇渭:二水名,在陝西臨潼境內匯合。官渡:官設的渡口。

(33)崆峒:山名,在今甘肅省岷縣。天柱:古代神話說,天的四角都有柱子支撐,叫天柱。恐觸天柱折:形容冰水洶湧,仿佛共工頭觸不周山,使人有天崩地塌之感。表示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擔心。

(34)河梁:橋。坼:斷裂。枝撐:橋的支柱。窸窣:象聲詞,木橋振動的聲音。

(35)行旅相攀援:行路的人們相互攀扶。

(36)異縣:指奉先縣。十口隔風雪:杜甫一家十口分居兩地,為風雪所阻隔。

(37)庶:希望。

(38)貧窶:貧窮。倉卒:此指意外的不幸。

(39)名不隸征伐:此句自言名屬“士人”,可按國家規定免征賦稅和兵役、勞役。杜甫時任右衛卒府兵曹參軍,享有豁免租稅和兵役之權。

(40)平人固騷屑:平民百姓本來就免不了賦役的煩惱。平人:平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

(41)失業徒:失去產業的人們。

(42)憂端齊終南:憂慮的情懷像終南山那樣沉重。澒洞:廣大的樣子。掇:收拾,引申為止息。

羌村三首(其一)?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裏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羌村三首(其一)?

崢嶸赤雲西,日腳下平地。?

柴門鳥雀噪,歸客千裏至。?

妻孥怪我在,驚定還拭淚。?

世亂遭飄**,生還偶然遂!?

鄰人滿牆頭,感歎亦歔欷。?

夜闌更秉燭,相對如夢寐。

進艇?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百憂集行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複來。

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隻多少行立。

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百憂集行》這首七言古詩作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當時,杜甫棲居成都草堂,生活極其窮困。

注釋

心尚孩:心智還未成熟,還像一個小孩子。杜甫十四五歲時已被當時文豪比作班固、揚雄,原來他那時還是這樣天真。

犢:小牛。健:即指下二句。

少行立:走和站的時候少,是說身體衰了。

強:讀上聲。強將笑語:猶強為笑語,杜甫作客依人,故有此說不出的苦處。真是:“聲中有淚,淚下無聲”。主人:泛指所有曾向之求援的人。

此句是說老妻看見我這樣愁眉不展也麵有憂色。

古時庖廚之門在東。這二句寫出小兒的稚氣,也寫出了杜甫的慈祥和悲哀。他自己早說過:“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但也正是這種主活實踐,使杜甫對人民能具有深刻的了解和同情。

自閬州領妻子卻赴蜀山行

汩汩避群盜,悠悠經十年。

不成向南國,複作遊西川。

物役水虛照,魂傷山寂然。

我生無倚著,盡室畏途邊。

長林偃風色,回複意猶迷。

衫裛翠微潤,馬銜青草嘶。

棧懸斜避石,橋斷卻尋溪。

何日幹戈盡,飄飄愧老妻。

行色遞隱見,人煙時有無。

仆夫穿竹語,稚子入雲呼。

轉石驚魑魅,抨弓落狖鼯。

真供一笑樂,似欲慰窮途。

飛仙閣

土門山行窄,微徑緣秋毫。

棧雲闌幹峻,梯石結構牢。

萬壑欹疏林,積陰帶奔濤。

寒日外澹泊,長風中怒號。

歇鞍在地底,始覺所曆高。

往來雜坐臥,人馬同疲勞。

浮生有定分,饑飽豈可逃。

歎息謂妻子,我何隨汝曹。

雨過蘇端

雞鳴風雨交,久旱雲亦好。

杖藜入春泥,無食起我早。

諸家憶所曆,一飯跡便掃。

蘇侯得數過,歡喜每傾倒。

也複可憐人,呼兒具梨棗。

濁醪必在眼,盡醉攄懷抱。

紅稠屋角花,碧委牆隅草。

親賓縱談謔,喧鬧畏衰老。

況蒙霈澤垂,糧粒或自保。

妻孥隔軍壘,撥棄不擬道。

你可能更想不到,杜甫稱呼妻子還有一個更猛的稱呼——“山妻”。

孟倉曹步趾領新酒醬二物滿器見遺老夫

楚岸通秋屐,胡床麵夕畦。

藉糟分汁滓,甕醬落提攜。

飯糲添香味,朋來有醉泥。

理生那免俗,方法報山妻。

老杜啊!怎麽這麽稱呼自己的愛妻啊?怎麽像西遊記裏的牛魔王一樣啊:“寶扇在我山妻那裏收著呢。”

你看看咱們的詩人,詩寫得驚天地、泣鬼神,可生活中是那麽的樸素啊!

一首詩裏的三菜一湯

據傳說,有一天朋友來杜甫家做客,我們知道,杜甫給我們的印象都是很窮的,拿什麽酒菜來招待客人呢?這可愁懷了家徒四壁的杜甫。

杜甫在屋裏轉來轉去,尋找可以做菜的食材,可是家裏實在沒有像樣的食材,隻有韭菜和幾個雞蛋。唉!這能炒出幾樣好菜來啊?怎麽辦啊?

杜甫盯著眼前的一把韭菜和幾個雞蛋,那個愁啊!

鬼使神差,那首自己寫的詩不知怎的湧向心頭:

兩個黃鸝鳴翠柳,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裏船。

有了!

飯菜做好了。第一盤是韭菜上麵放著兩個黃色的雞蛋黃。熱氣騰騰的菜端上了酒桌,老杜開始報菜名了:這菜是“兩個黃鸝鳴翠柳”。

客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後大笑起來。好形象!客人拍手叫絕。

第二盤是韭菜上麵有一綹蛋白,老杜又開始報菜名了:一行白鷺上青天。

好創意!客人連連稱讚。

第三盤菜是韭菜鋪成山巒狀,山頂上遍染蛋白,杜甫故意賣關子,問客人這盤菜取個什麽名字,客人早就熟知老杜的這首詩,當然心領神會,笑著說:“這盤菜一定叫‘窗含西嶺千秋雪’”。

哈哈!

第四樣菜端上來了,是一碗清湯,可能實在沒有韭菜和雞蛋了,清湯上麵漂浮著幾片雞蛋殼,客人又大笑起來:不用猜!這碗湯一定叫“門泊東吳萬裏船”。

哈!

當然,這隻是一種演繹,純屬虛構,笑一笑也就罷了。

但這也確實反映出杜甫生活的貧困狀況。

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譯文

兩隻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一行白鷺直衝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口停泊著從東吳開來的萬裏船。

注釋

西嶺:西嶺雪山。

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泊:停泊。

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一帶。

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隻。

憂國憂民的詩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以詩歌。這是杜甫。

自己貧困潦倒,卻依然心係蒼生。這是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濃厚的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這是杜甫。

貧困奔波的苦難的人生,一生的顛沛流離,但詩心不改。這是杜甫。

沉鬱的文字“感花驚鳥”,“山河草木”裏都有難掩的家國之悲。這是杜甫。

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這是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八月秋高風怒號,

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飛渡江灑江郊,

高者掛罥長林梢,

下者飄轉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

忍能對麵為盜賊,

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

歸來倚杖自歎息。

俄頃風定雲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鐵,

嬌兒惡臥踏裏裂。

床頭屋漏無幹處,

雨腳如麻未斷絕。

自經喪亂少睡眠,

長夜沾濕何由徹?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別林斯基曾說:“任何一個詩人也不能由於他自己和靠描寫他自己而顯得偉大,不論是描寫他本身的痛苦,或者描寫他本身的幸福。任何偉大詩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們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進了社會和曆史的土壤裏,因為他是社會、時代、人類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這首詩裏描寫了他本身的痛苦,但當讀者讀完最後一節的時候,就知道他不是孤立地、單純地描寫他本身的痛苦,而是通過描寫他本身的痛苦來表現“天下寒士”的痛苦,來表現社會的苦難、時代的苦難。在狂風猛雨無情襲擊的秋夜,詩人腦海裏翻騰的不僅是“吾廬獨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杜甫這種熾熱的憂國憂民的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千百年來一直激動讀者的心靈。

注釋:

⑴秋高:秋深。怒號(háo):大聲吼叫。

⑵三重(chóng)茅:幾層茅草。三,泛指多。

⑶掛罥(juàn):掛著,掛住。罥,掛。長(cháng):高。

⑷塘坳(ào):低窪積水的地方(即池塘)。塘,一作”堂“。坳,水邊低地。

⑸忍能對麵為盜賊:竟忍心這樣當麵做“賊”。忍能,忍心如此。對麵,當麵。為,做。

⑹入竹去:進入竹林。

⑺呼不得:喝止不住。

⑻俄頃(qǐng):不久,一會兒,頃刻之間。

⑼秋天漠漠向昏黑(古音念hè):指秋季的天空陰沉迷蒙,漸漸黑了下來。

⑽布衾(qīn):布質的被子。衾,被子。

⑾嬌兒惡臥踏裏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裏都蹬壞了。惡臥,睡相不好。裂,使動用法,使……裂。

⑿床頭屋漏無幹處:意思是,整個房子都沒有幹的地方了。屋漏,根據《辭源》釋義,指房子西北角,古人在此開天窗,陽光便從此處照射進來。“床頭屋漏”,泛指整個屋子。

⒀雨腳如麻:形容雨點不間斷,像下垂的麻線一樣密集。雨腳,雨點。

⒁喪(sāng)亂:戰亂,指安史之亂。

⒂沾濕:潮濕不幹。何由徹:如何才能挨到天亮。徹,徹曉。

⒃安得:如何能得到。廣廈(shà):寬敞的大屋。

⒄大庇(bì):全部遮蓋、掩護起來。庇,遮蓋,掩護。寒士:“士”原指士人,即文化人,但此處是泛指貧寒的士人們。俱:都。歡顏:喜笑顏開。

⒄嗚呼:書麵感歎詞,表示歎息,相當於“唉”。

⒅突兀(wù):高聳的樣子,這裏用來形容廣廈。見(xiàn):通“現”,出現。

⒆廬:茅屋。亦:一作“意”。足:值得。

杜甫的文字並不華麗,卻具有打動人心的力量。因為,杜甫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偉大詩人。他的憂患意識在詩中不時地體現出來。

奢華,是一劑大唐王朝腐蝕劑,侵蝕著大唐河山。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此詩當是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春所作,諷刺楊國忠兄妹驕奢**逸。全詩場麵宏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

注釋:

三月三日:為上巳日,唐代長安士女多於此日到城南曲江遊玩踏青。

態濃:姿態濃豔。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

肌理細膩:皮膚細嫩光滑。骨肉勻:身材勻稱適中。

“繡羅”兩句:用金銀線鑲繡著孔雀和麒麟的華麗衣裳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

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為”。訇葉:一種首飾。鬢唇:鬢邊。

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雲“穩稱身”。腰衱:裙帶。

就中:其中。雲幕:指宮殿中的雲狀帷幕。椒房:漢代皇後居室,以椒和泥塗壁。後世因稱皇後為椒房,皇後家屬為椒房親。

“賜名”句:指天寶七載(748)唐玄宗賜封楊貴妃的大姐為韓國夫人,三姐為虢國夫人,八姐為秦國夫人。

紫駝之峰:即駝峰,是一種珍貴的食品。唐貴族食品中有“駝峰炙”。釜:古代的一種鍋。翠釜,形容鍋的色澤。

水精:即水晶。行:傳送。素鱗:指白鱗魚。

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厭飫:吃得膩了。

鸞刀:帶鸞鈴的刀。縷切:細切。空紛綸:廚師們白白忙亂一番。貴人們吃不下。

黃門:宦官。飛鞚,即飛馬。

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

賓從:賓客隨從。雜遝:眾多雜亂。要津:本指重要渡口,這裏喻指楊國忠兄妹的家門,所謂“虢國門前鬧如市”。

後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裏明說。逡巡:原意為欲進不進,這裏是顧盼自得的意思。

“楊花”句:是隱語,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來影射楊國忠與其從妹虢國夫人(嫁裴氏)的曖昧關係,又引北魏胡太後和楊白花私通事,因太後曾作“楊花飄**落南家”,及“願銜楊花入窠裏”詩句。後人有“楊花入水化為浮萍”之說,萍之大者為蘋。楊花、萍和蘋雖為三物,實出一體,故以楊花覆蘋影射兄妹苟且**。據史載:“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為人知,不恥也。每入謁,並驅道中,從監、侍姆百餘騎,炬密如晝,靚妝盈裏,不施幃障,時人謂為雄狐。”

“炙手”二句:言楊氏權傾朝野,氣焰灼人,無人能比。丞相:指楊國忠,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為右丞相。嗔:發怒。

在安史之亂的前三年,杜甫與高適、薛據、岑參、儲光羲登慈恩寺塔(大雁塔):

同諸公登慈恩寺塔

高標跨蒼天,烈風無時休。

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龍蛇窟,始出枝撐幽。

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

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

秦山忽破碎,涇渭不可求。

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

回首叫虞舜,蒼梧雲正愁。

惜哉瑤池飲,日晏昆侖丘。

黃鵠去不息,哀鳴何所投。

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

注釋

標:高聳之物。

高標:指慈恩寺塔。

蒼天:青天。天:一作“穹”。此詩題下原注:“時高適、薛據先有此作。”同:即和。諸公:指高適、薛據、岑參、儲光羲。慈恩寺塔:即大雁塔。為新進士題名之處。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玄奘法師所建,在今陝西西安市和平

烈風:大而猛的風。休:停息。

曠士:曠達出世的人。曠:一作“壯”。

茲:此。翻:反而。

象教:佛祖釋迪牟尼說法時常借形象以教人,故佛教又有象教之稱。佛塔即是佛教的象征。

足:一作“立”。冥搜:即探幽。

龍蛇窟:形容塔內磴道的彎曲和狹窄。

出:一作“驚”。枝撐:指塔中交錯的支柱。幽:幽暗。

七星:北鬥七星,屬大熊星座。北戶:一作“戶北”。

河漢:銀河。

羲和:古代神話中為太陽駕車的神。

鞭白日:言日行之快,如鞭促趕。

少昊:古代神話中司秋之神。

秦山:指長安以南的終南山,山為秦嶺山脈一部分,故雲秦山。破碎:終南諸峰,大小錯綜,登高眺望,山巒如破碎。

涇渭:涇水和渭水。不可求:難辨清濁。

但:隻是。一氣:一片朦朧不清的樣子。

焉能:怎能。皇州:京城長安。

虞舜:虞是傳說中遠古部落名,即有虞氏,舜為其領袖,故稱虞舜。

蒼梧:相傳舜征有苗,崩於蒼梧之野,葬於九疑山(在今湖南寧遠縣南)。這裏用以比擬葬唐太宗的昭陵。

晏:晚。

黃鵠(hú):即天鵝,善飛,一舉千裏。去不息:遠走高飛。

隨陽雁:雁為候鳥,秋由北而南,春由南而北,故稱。此喻趨炎附勢者。

稻粱謀:本指禽鳥覓取食物的方法,此喻小人謀取利祿的打算。

全詩有景有情,寓意深遠。詩言天下將亂,宴樂不可以為常。此詩通過登臨高塔之所見所想,揭露了李唐王朝君昏臣佞、風雨飄搖的政治危機,表達對政治時局的憂慮和感慨。全詩構思巧妙,以景寫情,想象豐富,寓意深遠。

在安史之亂的前兩年,咱們這位詩人親眼目睹戰爭給大唐和百姓帶來的疾苦。

兵車行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耶娘一作:“爺”)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

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

去時裏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

況複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

長者雖有問,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

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

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

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注釋

兵車行:選自《杜詩詳注》。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中後期。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天寶八年(749),哥舒翰奉命進攻吐蕃,石堡城(在今

西安北部)一役,死數萬人。十年(751),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率兵八萬進攻南詔(轄境主要在今雲南),軍大敗,死六萬人。為補充兵力,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往軍所,送行者哭聲震野。這首詩就是據上述情況寫的。這是一首樂府詩。題目是詩人自擬的。

轔(lín)轔:車輪聲。《詩經·秦風·車轔》:“有車轔轔”。

蕭蕭:馬嘶叫聲。《詩經·小雅·車攻》:“蕭蕭馬鳴”。

行(xíng)人:指被征出發的士兵。

耶:通假字,同“爺”,父親。

走:奔跑。

鹹陽橋:指便橋,漢武帝所建,故址在今陝西鹹陽市西南,唐代稱鹹陽橋,唐時為長安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

幹(gān):衝。

過者:過路的人,這裏是杜甫自稱。

但雲:隻說

點行(xíng)頻:頻繁地點名征調壯丁。

或:不定指代詞,有的、有的人。

防河:當時常與吐蕃發生戰爭,曾征召隴右、關中、朔方諸軍集結河西一帶防禦。因其地在長安以北,所以說"北防河"。

裏正:唐製,每百戶設一裏正,負責管理戶口。檢查民事、催促賦役等。

裹頭:男子成丁,就裹頭巾,猶古之加冠。古時以皂羅(黑綢)三尺裹頭,曰頭巾。新兵因為年紀小,所以需要裏正給他裹頭。

還(huán)

邊庭:邊疆。

武皇:漢武帝劉徹。唐詩中常有以漢指唐的委婉避諱方式。這裏借武皇代指唐玄宗。唐人詩歌中好以“漢”代“唐”,下文“漢家”也是指唐王朝。

開邊:用武力開拓邊疆。

漢家:漢朝。這裏借指唐。

山東:崤山或華山以東。古代秦居西方,秦地以外,統稱山東。

荊杞(qǐ):荊棘與杞柳,都是野生灌木。

隴(lǒng)畝:田地。

隴,通“壟”,在耕地上培成一行的土埂,田埂,中間種植農作物。

無東西:不分東西,意思是行列不整齊。

況複:更何況。

秦兵:指關中一帶的士兵。耐苦戰——能頑強苦戰。這句說關中的士兵能頑強苦戰,像雞狗一樣被趕上戰場賣命。

長者:即上文的"道旁過者",也指有名望的人,即杜甫。征人敬稱他為"長者"。

役夫敢申恨:征人自言不敢訴說心中的冤屈憤恨。這是反詰語氣,表現士卒敢怒而不敢言的情態。

役夫:行役的人。

敢:豈敢,怎麽敢。

且如:就如。

關西:當時指函穀關以西的地方。這兩句說,因為對吐蕃的戰爭還未結束,所以關西的士兵都未能罷遣還家。

縣官:官府。

比鄰:近鄰。

青海頭:即青海邊。這裏是自漢代以來,漢族經常與西北少數民族發生戰爭的地方。唐初也曾在這一帶與突厥、吐蕃發生大規模的戰爭。

煩冤:愁煩冤屈。

啾啾:象聲詞,形容淒厲的哭叫聲。

有人認為此詩是諷刺唐玄宗對吐蕃的用兵(見單複《讀杜甫詩愚得》卷一)。《杜臆》雲:“舊注謂明皇用兵吐蕃,民苦行役而作,是也。此當作於天寶中年。”當時唐王朝對西南的少數民族不斷用兵。《資治通鑒》卷二百一十六載:“天寶十載四月,劍南節度使鮮於仲通討南詔蠻,大敗於瀘南。時仲通將兵八萬,軍大敗,士卒死者六萬人,仲通僅以身免。楊國忠掩其敗狀,仍敘其戰功。製大募兩京及河南北兵以擊南詔。人聞雲南多瘴癘,未戰,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應募。楊國忠遣禦史分道捕人,連枷送詣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

也有人認為此詩是諷刺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寶十載)對南詔的用兵,此時楊國忠專權,謊報軍情,弄得民怨沸騰(見錢謙益《錢注杜詩》卷一)。

全詩傾訴了人民對戰爭的痛恨和戰爭所帶來的苦難。在這種情況下,地方官吏依然橫征暴斂,百姓更加痛苦不堪。這是詩人深切地了解民間疾苦和寄予深刻同情的名篇之一。

安史之亂的前一年,玄宗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杜甫任右衛率胄曹參軍(掌管兵庫工作),抽空回奉先(今陝西省蒲城縣)探家。一路上見到了許多悲慘的景象。

那個時候,安祿山已舉兵反叛,隻是消息還沒傳到長安。我們的詩人卻已經捕捉到政治動**、國家動亂的脈搏。這種預感,來自於詩人的憂患意識。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瓠落,白首甘契闊。蓋棺事則已,此誌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歎息腸內熱。取笑同學甕,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誌,瀟灑送日月;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誤生理,獨恥事幹謁。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沉飲聊自適,放歌破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能結。淩晨過驪山,禦榻在嵽躡。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穀滑。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膠葛。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栗!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蒙玉質。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桔。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水從西下,極目高突兀。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悉索。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既異縣,十口隔風雪。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饑已卒!吾寧舍一哀,裏巷亦嗚咽。

生當免租稅,名不隸征伐。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憂端齊終南,鴻洞不可掇。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

注釋:

1.這詩是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杜甫由長安往奉先(今陝西蒲城)探望家屬時所作。這時正當安祿山叛亂前夕,而玄宗攜貴妃還在驪山華清宮縱情享樂。杜甫途經山下憂憤交集,到家後便寫了這首詩。

2.杜陵:在長安東南,杜甫的遠祖杜預是京兆杜陵人,杜甫因此自稱“京兆杜甫”,或“杜陵布衣”。

3.拙:與機巧相對而言,其實是真率、誠實的。

4.許身:期望自己。

5.稷:舜時農官。契(音xie):舜時司徒。都是賢臣。

6.濩(音huo)落:大而無當。

7.契闊:《詩經·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毛傳》:“契闊,勤苦也。”

8.覬(音ji)豁:希望施展。

9.窮年:一年到頭。黎元:人民。

10.江海誌:隱遁江海的願望。

11.堯舜君:指唐玄宗。

12.廊廟:朝廷。廊廟具:棟梁之材。

13.葵:向日葵。藿:豆葉,並不向日,因葵連類及之。固:故,本。

14.顧:視。惟:思。螻蟻輩:比喻苟且偷生的小人。

15.大鯨:喻有為之士。輒:每,則。

16.生理:生計。

17.兀兀:勤苦的樣子。

18:巢:巢父。由:許由。他們都是傳統上認為最清高的隱者。

19.愁絕:極愁。

20.天衢:天空,或帝都。崢嶸:高峻,這裏形容雲層疊起。

21.客子:杜甫自謂。發:出發。

22.驪山:在今陝西臨潼縣,距長安六十裏。

23.嵽嵲(音dienie):形容山高。這裏指驪山。玄宗和楊貴妃每年十月都要到驪山華清宮避寒。

24.蚩尤:傳說蚩尤與黃帝戰,作大霧。這裏指霧。

25.瑤池:神話中西王母與周穆王案會之地。即指驪山溫泉。鬱律:形容暖氣氛氳。

26.羽林:皇帝的近衛軍。摩戛:挨擠在一起,形容其多。

27.殷:盛,又雷聲。膠葛:廣大的樣子。

28.纓:帽帶。長纓:指權貴。

29.短褐(音he):粗布短衣,指平民。

30.彤庭:指朝廷。宮庭多用朱紅塗飾。

31.城闕:指京城。

32.聖人:唐人對天子的習慣稱謂。筐、篚,都是竹器。古禮:皇帝宴會,用筐篚盛幣帛賞賜群臣。

33.忽:忽視。至理:深義,即指“實欲邦國活”的道理。

34.“仁者”句:是說有良心的朝臣都應該怵目驚心。

35.內金盤:內廷的金盤。

36.衛:衛青。霍:霍去病。他們都是漢武帝的外戚。此指楊氏家族。

37.神仙:指楊貴妃姊妹。

39.逐:伴隨,此指管樂弦樂相互伴奏。

40.榮:指朱門的榮華。枯:指凍死骨。

41.自“歲暮”句至此為第二段,寫途經驪山的感觸。

42.北轅:車向北行。就:近。涇渭:二水名,匯合於昭應縣(今臨潼)。

43.官渡:公家設立的渡口。改轍:改道。指渡口換到另一條道上。這裏指昭應縣涇渭二水的渡口,唐時屢遷徙不定。

44.崒兀(音cuwu):危峻的樣子,這裏形容水勢。

45.崆峒(音kongtong):山名,在甘肅平涼西。

46.“恐觸”句:《淮南子·天文訓》:“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

47.坼:坼壞,破裂。

48.枝撐:支橋的橋柱。

49.寄:客居。異縣:指奉先。

50.庶:希望。

51.一哀:《禮記·檀弓》:“遇於一哀而出涕。”又“寧”,豈。則是怎能不哭一場的意思。

52.窶(音ju):貧。倉卒:突然,這裏指幼子之死。

53.隸:屬。

54.撫跡:追撫過去的事,指幼子餓死。

55.平人:平民。騷屑:不安。

56.失業徒:失去產業的人。

57.憂端:愁緒。終南:山名,在長安南。

58.洞:浩大的樣子。掇:收拾。

詩中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忠君、念家、懷才不遇等思想情感。形象地揭示出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反映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

明王嗣奭說:“皆道其實,故稱詩史。”(《杜臆》卷一)清楊倫在《杜詩鏡銓》中也對此詩給予了高度評價:“五古前人多以質厚清遠勝,少陵出而沉鬱頓挫,每多大篇,遂為詩道中另辟一門徑。無一語蹈襲漢魏,正深得其神理。此及《北征》尤為集內大文章,見老杜平生大本領,所謂‘巨刃摩天’、‘乾坤雷硠’者,唯此種足以當之。”

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1月22日)中,引用了杜甫的詩句“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各級領導幹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想想困難群眾,多想想貧困地區,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工作,少做些錦上添花、花上壘花的虛功。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決不能發生舊社會那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