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崇勇尚武尤為嘉 身死國滅誠可歎
齊王兵敗,退守臨淄,見王師四麵圍城,在城中樓上悲傷而歌。諸將聞之,皆一齊前來樓下拜服於地道:“某等尚有部眾六萬人,臨淄城糧草豐足,皆願為大王誓死守之。諸王尚據各州,為大王支援也。官軍雖眾,圍城必不能持久,請大王收其傷悲,整軍拒戰,勝負尚未可知也。”
齊王在樓上,聞諸將之言,哈哈大笑良久,舉酒灑地,愴然而言道:“孤前番大軍三十萬,何其強盛,皆不能敵封章而大敗,更何況現今六萬殘眾呢?”複又大笑良久,說道:“漢朝有封章在,孤事必不能成也,此亦天所注定。孤今日自知大勢已去,臨淄雖還有兵六萬,卻無所用之。”
諸將亦伏地而泣,良久,又一齊道:“形勢雖然如此。末將等仍願以死相戰,為大王盡忠職守。請大王下令,末將等願出城死戰,以報大王知遇之恩。”
原來齊王為人,好武力,在國中多養武士,平日亦待手下諸將甚厚,所以甚得部眾之心,願以效死而報者甚眾。
齊王聽罷,遂擺手淒然而笑道:“孤自舉兵,先戰徐州,再戰中原,數月以來,死傷勇士數萬。孤平生愛勇士,見之其心甚慘。封章現圍城而不攻,實意欲讓臨淄兵不血刃,不戰而下也。封章愛其兵若此,孤又如何不能愛齊國勇士呢?”
言罷掩麵。諸將皆哭泣不能言。
齊國相遂長跪於齊王之前,對齊王道:“大王能愛齊國勇士,此齊國之幸也。今雖敗,大王亦不失為一時豪傑。今日之事,還請大王示下。”
齊王離座而起,佇立樓上,目視城外圍城之軍,道:“諸侯圍城之軍,不下二十餘萬,孤雖尚有軍六萬,如拒戰不降,必為所殲。且齊國乃孤之封地,亦是漢朝之地也,齊國勇士,亦是漢朝勇士也。孤不忍因孤一人之故,皆令其流血殺身。”於是傳令,城中軍士,願意投降歸順朝廷者,聽其自願,齊王不強迫也。
齊王此令一出,於是臨淄六萬軍士,有三萬餘人出降封章,一萬餘人棄械出城,封章令降者收編之,不願意為軍者遣歸之。封章見齊王並未做抵抗之狀,於是下令,暫時圍城不攻。
齊王還有軍一萬餘人,皆齊國舊有軍士,都不願投降,齊王再勸之。諸將亦心有不甘,來勸齊王道:“大王素以勇力聞名山東,末將等所以相投耳,如今即便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亦願以死明誌,不負勇者之名!大王令末將不戰二降,末將萬萬不能做到。請大王下令,容末將出城,與官軍一戰,雖死不辱勇者之名也!”
齊王愴然而笑道:“孤知卿等忠勇。然今日之事,非是能以勇武而能決之也。孤欲再與封章一會,卿等可隨孤前來。”
於是齊王帶領眾將,上西城門,在城樓上,請封章答話。
封章出陣,到城下,與齊王相見。
齊王拱手道:“太尉雄兵,連番挫孤齊國勇士之威,齊國服矣。孤敗於太尉之手,亦感雖敗猶榮也。”
封章道:“今日之事,大王自知也。”
齊王笑道:“懼服太尉神威,孤已盡令出降,然尚有萬餘齊國勇士,不願出降,欲以死相抗太尉也。”
封章道:“本帥之所以圍而不攻者,正是令兵不血刃,齊國勇士亦漢朝勇士,奈何自相以命相搏呢?”
齊王道:“非也,孤齊國勇士,崇尚勇武之名,愛其名勝過其自身也。”
封章遂道:“既然如此,大王可出城中勇士,與本帥營中勇士公平比試,如勝,則聽其尊意。如敗,則棄械投降。如何?”
齊王道:“甚善。”於是令諸將安排出城比試。
封章亦召集勇將,軍中勇武之人萬餘,準備齊當,與城下等候。
齊王領眾將,帶一萬人出得城來,封章欲盡服齊國之心,於是傳令,圍城軍隊按兵不動,休得趁機襲取,違令者斬。令西邊軍隊後退一裏,擺開戰場。
封章問道:“可先鬥兵,還是鬥將?”
齊王道:“先鬥將可也。鬥將如見勝負者,即不必再鬥兵。”
齊王陣中,孫猛先揮鞭出陣,封傳車見之,亦拍馬提刀出陣。
兩人打過照麵,遂相廝殺,刀來鞭往,戰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封傳車再顯神威,又力戰五十餘合,孫猛鞭法散亂。又二十餘合,孫猛呈現敗象。
封傳車遂跳出圈外,對孫猛道:“將軍神勇,不愧齊國勇士之名。如何不肯歸順漢朝呢?”
孫猛遂棄手中鋼鞭於地,拔佩劍在手曰:“吾技不如人,已知敗矣。然吾受齊王知遇之恩,從一小卒拔為大將,此生願足矣。吾若投降,則將辱齊國勇士之名,何以再立人?”又對齊王道:“大王保重,容末將先去。”遂在馬上以劍自刎而死。
眾見之,甚為震驚。齊王亦傷感,身旁大將王憲,憤而提槍拍馬出陣,在陣前點名叫到:“可令彼方青州折衝將軍出陣,吾今日願再成其勇武之名。”
章武於是勒馬而出,兩人在馬上,各使動雙槍,戰一百餘合,不分勝負。王憲忽然拍馬跳出圈外,對章武道:“百合之後,我已知將軍未出全力,欲與我戰平也。然而今日之事,如欲我投降,不如殺我也。我受齊王厚恩,唯有以死報之。”於是對齊王道:“大王保重,末將也先走一步。”遂在馬上以槍刺喉而死。
封章見之,心中震動。齊王見兩大將已經命隕城下,不勝傷感。於是令停止比武,強令萬名勇士,棄械投降。封章亦傳話道:“齊國勇士之名,本帥三軍皆已服矣。大丈夫當留此威武之軀,報效國家耳。今日之事,本帥定按漢朝典章製度行事,必不為難齊王與諸位耳。”
於是萬餘勇士方放下兵器,投降封章。其中虎營統領田無敵與虎營壯士十餘人,都不願意投降,為齊王殉難,皆自刎於軍前。
齊王環顧軍前殉難將士,不勝淒傷,仰天長笑良久。封章軍中亦為之動容。封章遂向齊王道:“老夫竊以為大王乃當今豪傑也。然而今日之事,老夫不敢以私廢公。”
齊王請道:“孤前番起兵之時,齊國相力勸之,孤末聽其言,乃至今日。孤有一事相告太尉,齊國相此人忠良,太尉可赦而用之。太尉可再容孤再回城片刻,再睹臨淄一眼否?”
封章允諾,於是齊王獨自拔馬回城。至城牆上,見齊國相已經自刎於城上,有書一封曰:
臣奉漢朝詔命,以監督輔佐大王,為漢朝固守東藩。然不能勸阻大王,以至於山東刀兵大起,流血千裏。齊國今將不存,臣上負漢廷,愧對大王,無可釋袱,以死謝罪。大王乃天潢貴胄,先皇嫡子,不可失了漢朝子孫氣派。
齊王看罷書,又嗬嗬大笑良久。遂提刀上馬,在城上驟馬舞刀來回奔馳數番,遂棄手中大刀,拔其佩劍,在城牆上自刎而死。時順安8年冬十一月也。齊王自4月起兵,至此不過7月時間。
齊王已死,臨淄遂全城出降。封章令大軍進城,安撫軍民,整頓秩序。將齊王屍首,具棺槨裝殮,以漢朝藩王之禮葬之,又將死難將士,皆一一以相應之禮葬之,又厚葬齊國相。具表申奏朝廷,傳檄各州。
朝廷聞齊國已平,於是廢除齊國,收齊國之地並入漢朝,設置齊郡。又下詔命令封章坐鎮齊國,節製各州刺史,平定燕趙荊揚諸王。
封章平定山東,遂一一進行安置恢複。令徐州牧遣徐州軍南下相助揚州刺史車馳,伍文忠即遣步騎三萬助之。豫州牧劉維、青州刺史陳德皆平亂有功,恢複舊地,仍領本州刺史。尚有幽州末平,於是封章遣折衝將軍陳章武、驍騎校尉封傳車各領步騎兩萬,前往钜鹿,助陣王扶。令青州刺史陳德,領青州兵馬,列於界上,伺機恢複幽州。
王扶與後將軍賀武與趙軍相持於钜鹿。趙王聞得齊王兵敗,封章已經平定齊國,心中驚懼,遂有撤兵之意,然見钜鹿守軍漸漸不支,又不想前功盡棄,正在疑惑之間,忽然陳章武、封傳車六萬軍馳援钜鹿,趙軍遂軍心大亂,趙王即棄钜鹿,率軍北上,守邯鄲。三軍會師钜鹿,趁勢北上,於是冀州南部諸郡縣皆恢複。
趙王退守邯鄲,尚占據冀州北部數郡五十餘縣,又有幽州大部,趙王尚掌有軍隊十餘萬,漁陽郡已經被趙王攻下,漁陽守將與部將王騰王縱橫,率敗軍逃至代地。
封章在臨淄,大會諸將,商議平定剩餘三王之事。封章道:“諸王之亂,以齊為主心也。今已定齊,諸王必然膽寒。以本帥之見,吳楚二地形勢,荊揚二州可自定,不足為慮。而趙軍尚有十數萬之眾,幽州末複,如其與北邊胡騎聯合,則甚為可憂。本帥已增兵助冀州牧王扶收複冀州半部,然尚未有全力可平趙軍也。敢問諸公有何良策?”
諸將皆言出兵北上,一舉而殲滅趙王軍。封章皆不應,忽然看見座中一參軍,甚有成竹在胸之意,封章覺得奇怪,於是就問那參軍有何方略。後事如何,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