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爭座位筆伐郭英

前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北竄回紇之後,龜縮於女婿牙帳。雖然有好吃好喝,卻心有不甘。他總以為,由於他聽從肅宗之命將愛女嫁給了登裏可汗,回紇才出兵南下,幫助大唐平定安史之亂。他對大唐王朝功不可沒,李豫上台對他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聽信奸人辛雲京和宦豎程元振、魚朝恩之流的讒言加害於他,太缺德寡恩,不仁不義。於是,懷恩在回紇國上躥下跳四處活動,欲借回紇兵馬進行報複。廣德二年七月,烈日炎炎,大地欲燃,仆固懷恩勾引十萬回紇、吐蕃聯軍,從靈武出發,浩浩****直奔長安,頃刻之間京師大嘩,舉國震驚,長安城再次陷進了一片混亂之中。有些官人棄官,有些商人南逃,市民百姓如驚弓之鳥,扶老攜幼四處躲藏。駐軍河東的郭子儀親率五萬朔方軍,跨過蒲津關黃河浮橋,日夜兼程趕赴奉天府,在乾陵之南布下戰陣,東西方向拉開一條防線,五萬將士精神振奮,鬥誌高昂,橫槍立馬,嚴陣以待。

吐蕃、回紇與敵交戰,既不排行,也不列陣,一如洪水猛獸一般,鼙鼓咚咚,獸角齊鳴,呼嘯呐喊,萬馬奔騰。及至交鋒就猛攻猛打,橫衝直撞,舍生忘死,銳不可當,好似急了眼的野豬和熊羆一般,一鼓作氣,一戰而勝。如果一連交鋒數次而不能克敵製勝,馬上就氣急敗壞,落荒逃竄。

這天晴空萬裏,烈日當空,大地被烤得冒煙,四野的高粱、穀子蔫頭耷腦沒有生機。吐蕃、回紇十萬騎勇像一群野狼一般鼓噪著向著大唐軍陣蜂擁而來。朔方軍五萬將士排成一百個方陣,前列射生手和弩機隊,後排丈八長矛、長槍隊,大刀隊和陌刀隊潛伏其中,戰陣四周布滿了絆馬索和陷阱。郭子儀騎馬立在陣中稍後,左有郭晞、郭曖兩個虎子,右有渾瑊和杜希全兩員虎將,十杆郭字大旗呼呼啦啦迎風招展。敵騎左衝右突,號叫呐喊,從上午折騰到傍晚,朔方軍陣一如銅牆鐵壁,巋然不動。一群群敵騎前仆後繼栽到了地上或落入陷阱,還有不少敵騎百丈之外中箭落馬,雙方尚未交兵,敵人就損失了三分之一。

吐蕃和回紇聯軍折騰得筋疲力盡,心灰氣餒,東一群西一夥,隻敢嗷嗷幹號,再不敢向唐軍進攻。仆固懷恩無顏麵對郭子儀,騎馬跟在聯軍後邊急得團團轉,大罵聯軍是一群隻會掠民不能陷陣的狄獠。郭子儀站在陣中,看看時機已到,手舉一杆紅色小牙旗,輕輕朝前一揮,命令道:“出擊——”先鋒將杜希全大叫一聲:“斬賊首級一個,獎絹一匹!”中郎將渾瑊大吼一聲:“衝啊!”五萬唐軍立刻催馬揮槍向敵軍衝殺過去。一陣廝殺之後,早已惶恐沮喪的吐蕃、回紇聯軍被衝殺得棄甲曳兵,落荒而逃。

聯軍逃進靈武城之後,仆固懷恩埋怨聯軍將領無能,吐蕃、回紇將領指責仆固懷恩當縮頭烏龜。懷恩說:“郭子儀是我的恩人,他把我從一個小校提為大將,我怎麽敢和他刀槍相向?我一看到他就兩腿發軟,股栗顫抖,我的坐騎都認識郭子儀,踢踢踏踏躊躇不前。這次罷了,魚朝恩、駱奉先、辛雲京、李抱玉以及元載、郭英這些閹奴宦豎和奸臣猾吏正受寵張勢,他們對忠臣良吏決不會善罷甘休。待郭子儀再次罷官,我一定親率大軍攻打長安,不殺奸賊決不罷休。”

郭子儀乾陵一戰大獲全勝,保住了京師,保住了太廟,即使皇上免遭蒙塵,也令百萬京民避免了再次陷入兵亂的水深火熱之中。十一月十三日,李豫為了獎勵郭子儀的退敵之功,特令宮廷畫師在大內淩煙閣粉壁為郭子儀畫像一幅,並在安福門城樓擺下國宴,為郭子儀慶功行賞。宰相元載奉皇上意旨,帶領朝廷百官前往開遠門迎接功臣。

開遠門是長安外郭城西麵北數第一門,安福門是南衙皇城西麵北數第一門,東西兩門遙遙相望,中間約有六裏路程,名曰開遠大街,一百多年來,大唐屢對吐蕃和大食開戰,開遠大街就成了曆代皇帝歡迎將帥勝利回京的重要路段。

這天上午,開遠路上冠蓋如雲,車馬塞道,鑼鼓喧天,歡聲雷動。十萬京民站在大街兩側,手持彩旗夾道歡迎,“萬歲,萬歲”的歡呼聲驚天動地,響遏行雲。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時,曾在全國大倡《老子五千言》,規定為大唐官人必讀之物。《老子五千言》中有“大成若缺”“大盈若衝”之語,還有“功成而弗居”之言,不少人就將這些話作為座右銘以警誡自己。郭子儀是一位智勇雙全的儒帥,深知“月滿必虧、日盈則蝕”的天道,接到皇上為他舉行慶功宴的詔書之後,僅帶了渾瑊、杜希全二將和郭曜、郭晞、郭曖、郭曙四個兒子,輕裝簡從,誠惶誠恐地騎馬入城。

郭子儀這天故意穿了一身樸素的文官服裝,坐騎也由高大威猛的大宛烈馬換成了一匹性格平和、個頭不大的隴右**青腳馬。幾十年生生死死、沉沉浮浮的人生經曆告訴他,麵對著你死我活的敵人,盡可以身穿戰袍,頭戴兜鍪,座墊銀鞍,腳蹬金鐙,立馬橫槍,耀武揚威,怎麽威風怎麽來。但在國人和百僚麵前則要夾住尾巴,謙遜、謹慎、簡樸、平和,不可有絲毫的張揚和傲慢。郭子儀常以此教育兒子郭曜、郭曖和郭晞說:“這不是虛偽,這屬於人品和修養——當然,也為了避免奸人的陷害而韜光晦跡。”

郭子儀坐在馬上,對著迎接他的文武大臣一一作揖致謝,無絲毫的得意忘形和趾高氣揚。塞北風沙長年累月在他臉上雕刻出一道道深深的皺紋,笑起來猶如一朵盛開的**。突然,他看到了在向他高高拱揖致敬的好友顏真卿,顯然格外激動,抱拳回了一揖,就在馬上回身指指身後的先鋒將杜希全。顏真卿是杜希全的恩人,杜希全想下馬和顏真卿說話。顏真卿怕他違紀取咎,向前揮揮手,示意他跟著郭帥繼續前進。

安福門城樓有兩層,架在又深又高的城門洞上邊,琉璃綠瓦,飛簷蓋頂,風鈴叮當,高聳入雲。上層是皇上臨時小憩之所,下層是宴會廳。廳內一排五間,二十四根粗大的紅漆楠木柱子,地上鋪著紅毯,四周掛著宮燈和彩帶,幾十張八仙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和宮中禦酒。郭子儀帶著渾瑊、杜希全和四個兒子先上頂層晉見了皇帝李豫,文武百官則在下層大廳排座入席。代宗李豫拉著郭子儀的手激動地說道:“安祿山僭亂中原,是卿再安皇祚。先皇說,我之家國由卿再造也。這次夷胡南侵,又一次靠卿勠力保衛了京師。今日天下,亦卿予我也。卿之功德,舉朝第一,朕今生今世,銘心難忘。”李豫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唏噓長歎,潸然淚下。郭子儀五體投地伏在李豫麵前,戰戰兢兢,嗚咽流涕,說道:“老臣年老智少,體弱多病,已不堪王事。退敵之功,一靠宗廟社稷之靈保佑,二仗陛下指揮英明,三靠將士英勇殺敵,遂使老臣成就微績。陛下光被天下,恩澤八方,天保九如,天命攸歸,臣不足掛齒。”李豫龍顏大悅,當即下旨,賜郭子儀禦馬九花虯一匹,小宮女兩名,其他功臣皆有封賞。

朝廷百官宴會和朝會一樣,按照禮製規定分為文武兩列,再按官階高下排列先後次序,然後入席就座。略有不同的是,朝會是皇帝親自主持的國家最高級會議,平時必須由五品以上的常參官參加,一般宴會有可能推恩到六品、七品,甚至八九品的職事官也有可能。律製規定,文官高於武官,文列居於武列之上。文武兩列之中再按官階分為一品班、二品班,依此類推,不得僭越。凡有站錯班次、坐錯席位、衣冠不整、大聲喧嘩、尋釁滋事、攪亂秩序者,根據事態輕重,可罰一個月、一季度甚至一年的俸祿,也可褫奪官職,貶家為民。禦史台的大夫、中丞、大小禦史以及朝廷百官對違紀者都有批評和彈劾的權利。

這天,負責百官入席的主事是一個叫郭英的官員。

郭英是開元初年武衛大將軍郭知運之子,至德二年,郭英因為出身將門被擢為隴右節度使,兩京收複之後,調入京師出任禁軍羽林衛大將軍,不久轉神策軍使兼潼關防禦使,駐軍陝州。

郭英出身行伍,門蔭入仕,性格暴戾恣睢,殘忍乖張。收複洛陽時,曾與回紇軍一起,縱兵大掠東京以及鄭、汝等州,致使中原腹地千裏不見人煙,凶殘暴虐比之叛匪有過之無不及。去年十月,代宗李豫避吐蕃之難,被神策監軍使魚朝恩迎到陝州,受到神策軍的保護,李豫返京時,將神策軍帶入京師,駐兵禁苑。從此,神策軍由守衛京畿的一般禁軍一躍而為保衛皇宮的天下第一禁軍。宦官魚朝恩也由神策軍監軍使一躍而成為天下觀軍容、宣慰、黜陟使,內寺監加開府儀同三司,封馮翊郡公,實際上接替了程元振的職位。郭英也由神策軍使兼陝西節度使一躍而為尚書省右仆射,封定襄郡王。魚朝恩和郭英二人,因為護駕之功而受到皇帝李豫的特別關照,有求必應,求取無厭,權力之大,威震朝堂。二人為了媚上固寵,內連後宮,外邊又與宰相元載結為黨夥,上下其手,勾連賄賂,左右串通,假公濟私。

魚朝恩是個宦官,屬內侍省。律令規定,朝廷百官列座時,宦官無論官階多高、爵位多顯也不得坐在百官行列。如果皇帝賜座,也隻能坐在官員後邊,不得與朝廷百官並肩。可是這天的慶功宴上,值班主事郭英為了巴結魚朝恩,不但將魚朝恩安排進百官行列,還故意讓他坐在左仆射裴冕和六部尚書之上,公然違犯律令,混淆朝綱,抬高身價,張勢揚威。

郭英個頭不高,長一個肥壯的門板似的五短身材,肩上架著一個冬瓜似的大腦袋,小眼睛,獅子鼻,嘴巴和四周的胡須組成一個方形回字。這天,郭英的打扮也很乖張。他外穿一件連珠大團窠紫錦袍,內套黃金甲,頭戴緞子燕翅襆帽,腰係紅鞓玉革帶,不文不武,炫目刺眼。魚朝恩個頭也不高,與郭英相映成趣的是:他不但長了一個圓圓的大肚子,圓肩上還架了一個圓腦袋,口、眼、耳、鼻雖然不大,也都成圓形,肉乎乎的手上還持一串檀香木雕的圓佛珠。兩個人像兩堆肥肉坨子坐在一起,高聲大嗓,眉飛色舞,有說有笑,目空四座,好像這次盛宴是為他二人舉行似的,在座的朝廷百官都看不過去,有的橫眉冷對,有的白眼朝天,但懾於二人的權勢,敢怒而不敢言。

顏真卿看著二人得意忘形的樣子,想起來三天之前朝廷百官奉旨到南山菩提寺行香。當時,郭英為了抬高魚朝恩的身價和地位,就曾將魚朝恩排在武列軍將之首,公然違背禮製,沒想到今日宴會二人再次狼狽為奸,而且得寸進尺。郭英公然將宦官魚朝恩排到了文列前邊,顯然這是二人蓄意向朝廷百官示威張勢。這種邪惡行徑如不及時製止,下一步他們就會更加擾亂朝綱,左右朝堂,渾水摸魚,無法無天,以致於使國家再陷於天下板**的危難之中。顏真卿霍地起身站了起來,憤然走到郭英身後,朝他肩上輕輕拍了一下,說道:“郭仆射,宴會馬上就要開始了,難道還不請魚開府到自己的席位上就座嗎?”

郭英回頭看了一眼顏真卿,不屑地笑笑,說道:“是顏魯公啊!魚開府正二品銜,坐在這裏不行嗎?”

顏真卿道:“禮製規定,內侍宦官無論階位高低都不能排在朝廷百官的行列之中,這是朝廷禮製,難道郭仆射不知道嗎?”

郭英冷冷一笑,很不以為然地說道:“嘿,這算什麽呀?又不是國家大典或大明宮朝會,幹嗎那麽認真呢?”

顏真卿一臉嚴肅,說道:“郭元帥救社稷於危難之時,皇上親自為他舉行慶功酒宴,朝廷百官舉朝參加,難道還不算國家大典嗎?”

郭英麵露慍色,橫了顏真卿一眼,說道:“你這個人,給你個棒槌,你就當針(真)使。今天我為領班長官,出了問題我負責,沒你的事。”

顏真卿看到郭英耍橫,不由也橫了起來,說道:“我身為禦史大夫,有權監督違法亂紀。”

魚朝恩自知悖理,坐在那裏如坐針氈。他心中恨恨地翻了顏真卿一眼,口中罵了句“狗咬耗子”,從座椅上起身準備離去。郭英一把抓住魚朝恩的袖子,說道:“這人是個榆木腦袋,別理他,看他能奈何得了你我二人。”

顏真卿看到魚朝恩那滾圓肥胖的身子又坐到了椅子上,說道:“二位都是朝廷大臣,應該帶頭遵守朝綱,否則就失了身份。”

郭英朝麵前的桌上一拍,怒道:“顏真卿,你不覺得囉唆嗎?宰相坐在這裏尚未幹涉,你多什麽嘴?”

顏真卿看了一眼元載,元載故意將獐子一樣尖尖的腦袋扭向一邊東張西望,顏真卿趨前一步,對元載拱一揖說道:“郭仆射違法亂紀,元相國為何視而不見?”

元載奸詐地嘿嘿一笑,說道:“閣下身為禦史大夫,官人違紀本屬你的職責,豈能將問題推給上峰?”

顏真卿道:“我管不了。”

元載的兩隻老鼠小眼骨碌碌一轉,別有用心地說道:“何不到皇上那裏彈劾他們?”

顏真卿雙眉一挑,怒道:“你以為我不敢嗎?”說罷,就欲上樓去告禦狀。顏真卿的弟弟顏允臧時任侍禦史兼太子中允,第五琦任京兆尹,李崿任侍禦史,王延昌任中書舍人,高適從劍南調回長安任刑部侍郎,岑參任工部郎中。幾位朋友看在眼內,擔心顏真卿中了元載奸計,逆鱗犯上,觸怒天子,於是一擁而上,將顏真卿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禮部尚書李峴坐在顏真卿身旁,低聲勸道:“閣下剛正不阿,屢遭打擊,教訓還不深刻嗎?這兩個人正受皇上寵幸,你告他們豈不是自撞南牆?”

正說話間,皇帝李豫帶著兒子雍王李以及郭子儀、杜希全、渾瑊和郭子儀之子等人下樓來到宴會大廳,廳內頓時山呼萬歲,鼓樂齊鳴。大家落座之後,李豫舉起一杯酒,說道:“郭元帥保衛江山,保衛社稷,也保衛了京師百姓的太平和安寧。今日凱旋,舉朝同慶,幹杯!”

酒宴的次日,已經戒嚴兩個月之久的京師長安宣布解禁,官人放假三天。

顏真卿無心休息,他想起左仆射郭英身為朝廷重臣,不但不以身作則,不帶頭遵守朝廷禮製,反而故意違法亂紀,擾亂朝綱,在百官中造成惡劣影響,禁不住胸中湧動起一股不平之氣。他身為尚書右丞兼禦史台最高長官,守護國法和朝廷律令是他的神聖天職,他若不能禁止官員胡作非為,屬下的侍禦史和監察禦史還怎麽去行使職責?這是個原則問題,他不能稀裏糊塗地將此事不了了之,他要讓郭英、魚朝恩之流明白是非曲直、孰是孰非,讓朝廷百官將“三尺法人共守之”七個字銘記在心。他爭這口氣不為自己,而是為了憲台,為了朝綱,為了國家和民族。於是,顏真卿揮筆寫了一封《與郭仆射書》,書曰:

十一月十四日,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刑部尚書、上柱國、魯郡開國公顏真卿,謹奉書於右仆射、定襄郡王郭公閣下:

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是之謂不朽。抑又聞之:端揆者,百僚之師長,諸侯王者,人臣之極地。今仆射挺不朽之功業,當人臣之極地,豈不以才為世出,功冠一時,挫思明跋扈之師,抗回紇無厭之請,故得身畫淩煙之閣,名藏太室之廷。籲,足畏也。然美則美矣,而終之實難,故曰:“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可不儆懼乎?《書》曰:“爾惟弗矜,天下莫與汝爭功;爾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能。”以齊桓公之盛業,片言勤王,則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葵丘之會,微有振矜,而叛者九國。故曰“行百裏者半九十”,言晚節末路之難也。從古至今,洎我高祖、太宗以來,未有行此而不理、廢此而不亂者也。前者菩提寺行香,仆射指揮宰相與兩省、台省以下常參官並為一行坐,魚開府及仆射率諸軍將為一行坐,若一時從權,亦猶未可,何況積習更行之乎?一昨郭令公以父子之軍破犬羊凶逆之眾,眾情忻喜,恨不頂而戴之,是用有興道之會。仆射又不悟前失,竟率意而指揮,不顧班秩之高下,不論文武之左右,苟以取悅軍容為心,曾不顧百僚側目,亦何異清晝攫金之士哉?甚非謂也。君子愛人以禮,不聞姑息,仆射得不深念之乎?真卿竊聞軍容之為人,清修梵行,深入佛海,況乎收東京有殄賊之業,守陝城有戴天之功,朝野之人所共貴仰,豈獨有分於仆射哉?加以利哀塗割,恬然於心,固不以一毀加怒,一敬加喜,尚何半席之座、咫尺之地能汩其誌哉?且鄉裏尚齒,宗廟尚爵,朝廷尚位,皆有等威,以明長幼,故得彝倫敘而天下和平也。且上自宰相、禦史大夫、兩省五品以上供奉官自為一行,十二衛大將軍次之,三師、三公、令、仆、少師保傅、尚書左右丞、侍郎自為一行,九卿、三監對之,從古已然,未曾參錯,至如節度使、軍將各有本班,卿監有卿監之班,將軍有將軍之位,縱是開府、特進,並是勳官,用蔭即有高卑,會宴合依倫敘,豈可裂冠毀冕,反易彝倫,貴者為卑所淩,尊者為賤所逼?一至於此,振古未聞。如魚軍容之階雖為開府,官即監門將軍,朝廷列位自有次序。但以功績既高,恩澤莫二,出入王命,眾人不敢為比,不可令居本位,須別示有尊崇,隻可於宰相、師保坐南橫安一位,如禦史台眾尊知雜事禦史,別置一榻,使百僚共得瞻仰,不亦可乎?聖皇時,開府高力士承恩傳宣,亦隻如此橫座,不聞別有禮數,何必令他失位?如李輔國倚承恩澤,徑居左右仆射及三公之上,令天下疑怪乎?古人雲:“益者三友,損者三友。”願仆射與軍容為直諒之友,不願仆射為軍容佞柔之友。又,一昨裴(冕)仆射誤欲令左右丞勾當尚書,當時輒有酬對,仆射恃貴張目見尤,介眾之中不欲顯過。今者興道之會,還爾遂非,再猲八座尚書,欲令便向下座。州縣軍城之禮亦恐未然,朝廷公宴之宜不應若此,今既若此,仆射意,隻應以尚書之於仆射若州佐之於縣令乎?若以尚書同於縣令,則仆射見尚書令得如上佐事刺史乎?益不然矣!今既三廳齊列,足明不同刺史,且尚書令與仆射同是二品,隻校上下之階,六曹尚書並正三品,又非隔品致敬之類,尚書之事仆射禮數未敢有失,仆射之顧尚書何乃欲同卑吏?又,據《宋書·百官誌》記載,八座同是第三品,隋及國朝始升,別作二品,高自標致,誠則尊崇,向下排擠,無乃傷甚。況在公堂猲咄常伯?當為令公初到,不欲紛披,俛就命,亦非理屈。朝廷紀綱須共存立,過爾隳壞亦恐及身。明天子忽震電含怒,責彝倫之人,則仆射其將何詞以對?

顏真卿一氣之下揮筆草就斥責郭英的書信,讀著,他又改了幾處,讓仆從成方用行楷抄了一份,派差役送到郭英府上,將草稿夾入卷宗,壓在鎮尺下邊。

郭英官階比顏真卿高一級,又仗了權宦魚朝恩和宰相元載的勢力,道德和人品差甚,他哪裏會把顏真卿看在眼內?讀罷顏真卿的信,不由怒發衝冠,拍案而起,立即喊了二十名家兵,提刀催馬,氣勢洶洶地直奔敦化坊,要與顏真卿理論長短。不料,剛進敦化坊西門,一眼看到郭子儀帶著麾下渾瑊、杜希全二將和兒子郭曜、郭晞、郭曖、郭曙四大金剛,一人騎一匹高頭大馬,在侍禦史李崿的帶領下談笑風生,正向顏真卿家緩緩走去。郭英猛勒馬韁,大叫一聲:“籲——”他的坐騎“噅噅”一聲嘶鳴,前蹄騰空,馬身也豎了起來。郭英身子一仰,撲通一下摔到了地上。他顧不得疼痛,急忙爬起來對著郭子儀高高拱了一揖,滿臉堆笑問候道:“郭令公郊遊來了?”

郭子儀先被嚇了一跳,低頭一看,見是郭英,麵露不悅之色。

郭英曾是郭子儀手下一員牙將,因為他父親郭知運的關係,受到郭子儀的抬舉,論兵法、謀略、勇力和智慧都不及渾瑊和杜希全,比之李光弼更是差如天淵。郭英每見郭子儀都行下級之禮,不敢張狂恣肆。郭子儀不喜歡他,對他不冷不熱,問道:“是你小子啊,到敦化坊幹什麽來了?”

郭英垂手弓腰,仰臉諂笑道:“卑職想到曲苑一遊,老遠看到令公,趕過來向令公請安。”

郭子儀在馬上“嗯”了一聲,說道:“我到顏魯公家裏有點事,你遊你的去吧。”說罷,一抖馬韁朝前走了。

郭子儀一行來到顏宅,門人順子急忙接住客人的馬韁,吩咐兒子將馬牽到後院飲水喂料,自己要到書房向主人稟報。郭子儀對順子揮揮手,讓他站到一邊,然後跟著李崿直奔書房。

顏真卿看到李崿帶著郭子儀駕臨舍下,不由嚇了一跳。他的書房內亂七八糟,而且自己還穿了一身休閑的便服,這樣迎接一位安邦定國的大元帥,是對勳臣的大不敬,若被人告發,可罰兩個月的俸祿。顏真卿請郭子儀一行落座之後,就埋怨李崿沒有事先通報一聲。

郭子儀讓顏真卿坐在自己身旁,指著杜希全、渾瑊說道:“這是我的左右臂膀。我老郭老了,以後諸事都要仰仗他們,魯公要多多關照。”說罷,看了眼四個兒子,又道:“當然,還有這四個犬子,也請魯公不吝賜教。”郭曜、郭晞、郭曖、郭曙四人遵從父訓,一一向顏真卿拱揖致禮。

李崿在顏真卿家中十分隨便,東翻西翻地從卷宗中翻出了《與郭仆射書》草稿,李崿看到書中寫得筆勢飛動,詞語強烈,紙上跳躍著一股憤然不平之氣,遂向顏真卿詢問事情緣由。顏真卿罵了一句髒話,說道:“郭英這個兔兒相公太猖狂了。”就將郭英獻媚魚朝恩破壞朝廷禮製的事講了一遍。郭子儀朝書案上猛拍一掌,怒道:“這個鳥人,竟敢和閹奴相互勾結橫行於朝廷。我若早知此事,剛才路遇必抽他三百鞭子。”

顏真卿急忙阻止道:“令公勿怒。他現在身為仆射,還得給他留點麵子,好在南衙行走。”

郭子儀道:“若再猖狂,待老郭參他一本,讓他滾出京師。”

顏真卿讓仆從成方給客人泡上茶之後,即令他通知廚房準備酒宴。郭子儀攔住道:“昨天的慶功宴上,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山上跑的,水中遊的,凡天下一應山珍海味都吃了個夠,宮中禦酒也飲得痛快。今日老郭來拜訪十三郎,不讓你請客,找你有正事商量。”

顏真卿抱拳對郭子儀拱了一揖,說道:“令公有何見教,盡管吩咐。”

郭子儀伸出兩個指頭,說道:“兩件事,第一……”他對長子郭曜打了個手勢,郭曜急忙從袋中取出幾件五彩絲綢裝裱的皇帝詔書放在顏真卿麵前。顏真卿細細看了,原來是皇上為了表彰郭子儀的退敵之功,特別加封郭子儀為關內、關東副元帥兼領朝廷尚書令的告身文書。顏真卿起身對郭子儀高高拱了一揖,說道:“恭喜,恭喜,郭令公以帥兼相,掌領尚書六部,朝廷幸甚,國家幸甚。”

郭子儀眼一瞪,嗔道:“幸甚個啥?我正發愁呢,所以來向魯公請教,你還幸災樂禍。”

尚書省是中央執行國家政策的總機構,與中書、門下合稱三省。尚書省下設左司、右司,分別掌領吏戶禮和兵刑工六部二十四司,尚書令是尚書省最高長官,是朝廷的宰相之一,正二品階,俸高位尊,為朝廷的實權宰相,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之前曾任尚書令一職,自貞觀元年李世民即位之後的一百三十多年,每個皇帝都不設尚書令,設了也沒有大臣敢領此職。尚書省實際由左仆射、右仆射兩個佐官代行其職,人稱左右匡政。乾元元年(758)七月,郭子儀因為收複東西兩京之功,被肅宗李亨拜為天下兵馬副元帥兼領中書令,當時安史之亂未平,中書令隻是獎給郭子儀的至高無上的榮譽和地位,並不入閣視事,郭子儀欣然接受了,皇上和百官因此尊稱郭子儀為郭令公。此後,天下大定,玄宗、肅宗相繼晏駕,代宗李豫即位,郭子儀功高震主,屢遭宦豎魚朝恩和程元振的排擠和陷害。郭子儀憂讒畏譏,急流勇退,表請皇上解除他的一切軍政要職,僅任一個無權無勢的山陵使,負責檢查玄宗、肅宗陵寢的祭祀工作,這才保全餘年苟延於世。這次郭子儀臨危受命,再立新功,被代宗李豫拜為尚書令,而且是實授而非虛領,他不能不為自己的患難餘生明哲保身。李豫曾當麵向郭子儀道歉說:“用卿不早,故遭此難,後悔莫及。”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曾連下兩詔,都被郭子儀婉言謝絕了,今天上午李豫又頒下第三詔,語氣強硬,略帶三分命令,而且還明明白白地告訴郭子儀說,後日必須到南衙入閣,他要派五百名射生軍騎執戟護衛,還要命令宰相率領朝廷百官於南衙天街迎候。郭子儀接到第三詔,心中嘀嘀咕咕,猶豫難決。常言說事不過三,如果再次拒詔,就犯下了忤君之罪,立馬人頭落地也未可知。郭子儀左右為難,不受詔逆鱗,如果受詔,不但破壞了一百多年的朝廷規矩,而且朝廷中奸多賢少,邪不壓正,哪一天中了奸人的圈套也說不了。李崿得知老帥因此事為難,於是建議說,魯公在南衙走動多年,明白其中的深淺和利害,不妨聽聽魯公的意見,於是一起來到敦化坊。

俗話說,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尚書省因為未設尚書令一職,致使右仆射郭英這個尚書省的佐貳為所欲為,不可一世。顏真卿若從個人願望出發,巴不得郭子儀接受此職,郭英也就再也神氣不起來了。顏真卿是位為人忠厚的正道君子,郭子儀所以來找他,正是對他的信任,豈能夠敷衍塞責應付了事?他看著郭子儀那張長期馳騁疆場因風吹日曬、雨淋沙打而變得紫紅的麵孔,看著郭子儀麵孔上那一道道如刀刻出來似的深深的皺紋,看著郭子儀那霜染的兩鬢和銀絲一般的胡須,禁不住心中湧上一股酸楚,遂拉著郭子儀那雙又粗又黑、骨節突出的大手輕輕拍了兩下,說道:“我和令公都屬雞,令公出生於萬歲通天二年,整整長我一輪,今年應該六十八歲了吧?”

郭子儀歎了口氣說道:“年齡不饒人啊!說不定哪一天,兩腿一伸就到閻王爺那裏報到去了。”

顏真卿笑著搖了搖頭,認真端詳了一陣郭子儀的麵相,又伸手摸了摸郭子儀的後腦顱骨,最後掰開郭子儀的左手看了下掌紋,笑道:“壽命藏於骨法,憂喜在於容色。我觀令公寶相,天庭飽滿,地閣方圓,雙目炯炯,顴骨衝天,壽眉三寸,耳垂近肩,至少還有二十年陽壽。”

郭子儀笑道:“十三郎,你是拿我老郭尋開心呢,還是討好我呢?”

顏真卿笑道:“我一向不會討好人,也不拿郭令公尋開心。我的意思是,這個尚書令不能接受。”

郭子儀笑道:“你神神道道的,這與我壽命有何關係?”

顏真卿笑道:“郭令公行伍出身,精通《六韜》,諳練兵法,在軍中德高望重,將士們無不唯命是從,指揮打仗摧枯拉朽,戰無不勝,而且麵對的都是公開的敵人,手下將士對自己人也不會耍**滑。您離致仕還有兩年,兩年時光旋踵即過,屆時,郭令公七十大壽,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解甲歸田,頤養天年,兒女成行,子孫滿堂,富貴壽考,長樂未央,難道不是神仙過的日子嗎?所以我勸令公留在軍中,不要入朝當這個尚書令。”

郭子儀哈哈大笑幾聲,問道:“當了又怎樣?”

顏真卿說道:“如果受詔入相,當了尚書令,麻煩可就大了。且不說朝廷之中多老奸巨猾之徒,單說宦官,那些閹奴哪裏是人啊,一個個心理變態,權欲熏心,內欲操縱皇上,外欲幹預朝政。誰若不拜服在他們腳下,就在背後掣肘搗蛋,無事生非,前者有高力士、李輔國、程元振,方今又跳出來個魚朝恩、駱奉先、董秀……”顏真卿看看郭子儀不斷點頭稱是,接著道:“而朝堂之上的元惡大慝也是前仆後繼層出不窮。”顏真卿說到此,用手指在桌上輕輕畫了個圈,又道:“這個人獐頭鼠目,其奸詐陰險、狡猾狠毒,與郭令公的勳功一樣,也是天下無雙啊!”眾人皆知,顏真卿畫的這個圈指的是宰相元載。

郭子儀朝書桌上拍了一掌,怒道:“反了他們啦!”

顏真卿道:“可是皇上正寵信他們。尚書省是朝廷的職事機構,日理萬機,郭令公出任尚書令坐進都堂,凡事不順了他們,定會折騰得你一天到晚受不完的氣。萬一他們內外勾結,上下串通,給你設一個套,郭令公幾生幾死南征北戰,幾十年的功勞就會被他們毀於一旦……”顏真卿朝案上輕輕敲了兩下,無限感慨地說:“前車之覆,後車之鑒,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公死得冤啊!”

顏真卿一番話說得郭子儀連連點頭,說道:“對,對,這個鳥尚書令,我老郭堅決不受了。不過,我三次忤旨,該如何寫辭表呢?”

顏真卿問道:“前兩次辭表,用什麽托詞?”

郭子儀說:“前兩次都是以不敢褻瀆太宗為由婉言謝絕。”

顏真卿笑道:“這次咱就換個托詞,以朝廷機構臃腫,官員兼職和代理泛濫,亟須加以清理,故而辭謝尚書令一職。”

郭子儀哈哈大笑一聲,說道:“我說過嘛,顏魯公文韜武略,文武兩全,但是,舞刀弄槍你不如我,舞文弄墨我不如你。十三郎,我給你研墨,請吧!”說罷就抓起水盂朝硯中倒了幾滴清水,研起了墨。

顏真卿想了想,回頭對李崿說道:“李侍禦曾在令公的蓮府任過判官,這表應該由你寫才對。”

李崿對顏真卿拱了一揖,笑道:“李崿不敢班門弄斧。”

顏真卿道了一聲“滑頭”,即喚成方研墨,又讓青衣丫鬟給客人換了新茶。待墨研好,顏真卿也打好了腹稿,提筆寫道:

朔方軍節度使、臣郭子儀頓首揖拜,冒死上言:

臣聽說,朝廷設官分職量事置吏,官以能任,爵以酬功。自太宗廢除裂土分封製度而行以官賞功,極大地鼓勵了將士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的勇氣。但是自安胡犯京以來,國家危難,戰事頻仍,先帝急於收複兩京,常以官爵獎勵將士,上自開府、特進、列卿、大將,下至尚書、禦史、中郎將、郎將,名器泛濫,仕皆衣紫,功微獎重,遂起弊端,導致不少官員冒功請賞,打洞鑽營,一身兼職數十,取祿而不視事。還有些官員缺德少才,濫竽充數,隻知作威作福,不知天下有“羞恥”二字。

臣聽說,官無才則事廢,事廢則敗壞國家法度;權過大而難製,難製則導致官吏貪贓枉法,胡作非為。如此以往,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多麽大的災難啊!

老臣武舉入仕,衛國殺敵為臣本分,沒有想到會以尺寸之功獲得崇位。臣誠惶誠恐,朝乾夕惕,忠於厥職,不敢有絲毫懈怠猶恐取咎,若再加臣尚書令,令老臣勉為其難,實非老臣所願。

國朝之初,太宗曾自任尚書令一職,其後數帝皆不以此職授人。陛下持盈保泰,習故守常,本當奉而行之,豈能因寵信老臣而損太宗神威?臣細察朝廷弊端,思改其源,先時以逆賊尚存,未敢煩擾聖聽,今日犯兵敗北,妖氣漸息,天下大定,四海鹹寧,正是陛下改革法度,清理官府,整頓吏治,中興大唐之時。陛下當以社稷為重,急國家之所急,憂天下之所憂,解散多餘官衙,裁減庸官閑吏,廢除苛捐雜稅,減輕黎民負擔。百姓隻有輕徭薄賦,恢複生產,安居樂業,國家才能長治久安。否則,朝廷典章亂於上,庶政管理毀於下,百姓流離,外族侵擾,國家就難治理了。伏請陛下從老臣開始,免去諸多兼職,老臣幸甚,國家幸甚。老臣魯鈍,以一己愚忠,貿然三上辭表,實非有意忤君。誠惶誠恐,伏望恩準。

老臣郭子儀頓首

顏真卿代郭子儀寫好辭表,郭子儀看了一遍,隻道了一聲:“字字珠璣。”起身就走,剛剛跨出書房門檻,被他的左廂兵馬使渾瑊一把拉住。渾瑊伸出兩個指頭,在郭子儀麵前晃了幾晃,郭子儀“哎喲”一聲,回頭對顏真卿說道:“兩件事呢,還有一件。”

顏真卿笑笑:“說吧。”

郭子儀有平定天下之功,在朝廷之中居人臣第一,被尊為再造唐室的天下第一功臣。儒家大典《禮記》中說:“天子至士皆有宗廟,宗廟之禮所以祀乎其先也。”郭子儀為了光宗耀祖,教育子孫後代不忘先人創業之艱難,求得皇帝李豫恩準,在京城興建家廟。郭子儀在長安有兩處宅子,一處在親仁坊,一處在常樂坊。親仁坊的宅子是郭子儀自己置辦的產業,常樂坊的宅子是郭子儀的父親、壽州刺史郭敬之置的產業,天寶初,郭敬之在常樂坊家中去世。因為常樂坊街東邊有一座大塚,傳說是西漢宰相董仲舒之墓,漢武帝每到芙蓉園經過此塚必下馬致禮,長安人就將此地稱為下馬陵。另外常樂坊內還有景公寺和大慈寺,寺內有吳道子壁畫《天王天女行僧圖》。郭子儀將此坊視為風水吉地,就將常樂坊宅子改成了家廟。家廟不但要為先父、先祖設立神位,張掛畫像寫真,擺設鼎、簋、觚、豆等祭祀器,還必須為先人樹碑立傳,羅列先人的官職和事跡,歌頌先人的豐功偉績。廟碑的內容和形製大抵和墓碑差不多,撰文作者、書版的書家甚至雕字工匠自然是名氣越大越好。魯郡開國公顏真卿不但是朝野聞名的大書法家,也是著名的詩人和文章高手,德高望重,名滿天下,不少達官貴人和社會名流在為先人樹碑時,都想請他撰文和書版,千方百計想在顏真卿這裏獲得“雙絕”。

郭子儀說:“先父於天寶三載春病逝於常樂坊家中,乾元初,肅宗下詔追贈先父為太子太保,近日皇上又恩準老郭為先父建家廟於常樂坊舊宅,以厚人倫、美教化,教育子孫不忘先人創業之難,努力報效國家。家廟碑文嘛……”郭子儀對著顏真卿高高拱了一揖,顏真卿未等郭子儀開口,抱拳回了一揖,說道:“令尊大人生前四擢高第,三為將軍,言必主於忠信,行不違於直方,清白為官人之師,大德為天下共仰。顏某能為郭令公先父廟碑撰文書版,三生有幸。”

郭子儀笑道:“我說嘛,這個麵子十三郎是會給的。好,明日我讓家人送來潤筆兩千貫,夠不夠?”

顏真卿狡黠地一笑,搖了搖頭。

郭子儀笑笑又道:“四千貫?”

顏真卿又搖了搖頭。

郭子儀胸一挺,慷慨地說道:“八千貫。”

顏真卿又搖了搖頭。

郭子儀雙眼一瞪,怒道:“顏真卿,你欲逼我挪用軍資嗎?”

顏真卿也把眼一瞪,怒道:“郭子儀,你把我看成什麽人了?你我為八拜世交,我為郭敬之伯父碑銘撰文書版,我能收費嗎?”

郭子儀這才明白顏真卿是在故意逗他,嘿嘿地笑了幾聲,又猶猶豫豫問道:“那……你讓我如何答謝呢?”

顏真卿道:“祭廟之日,請我飲酒。”

郭子儀道:“這好辦,我向皇上討兩壇子禦酒,讓你飲個夠。”說罷,邁步走出大門,一腳踏在上馬石上,正欲上馬,突然又轉過身來,對顏真卿說:“老郭老了,健忘,還有一事要請教魯公。”

顏真卿笑笑,說道:“請講。”

郭子儀道:“皇上說,他要將他那個寶貝女兒昇平公主下嫁給犬子郭曖。你說這是喜是憂?我是婉謝還是接受?”

顏真卿急忙抱拳對郭子儀拱揖說道:“大喜,大喜,怎麽能拒絕呢?”

郭子儀四下看看,除了渾瑊、杜希全、李崿和四個兒子之外,沒有別的閑雜人員,於是附在顏真卿耳邊悄悄說道:“聽說昇平公主有點潑。”

顏真卿說道:“再潑也不能拒絕。否則,你讓皇上的聖顏還怎麽見人?以後昇平公主又如何嫁人?”

郭子儀又道:“別人會戳我的脊梁骨,說我攀上。”

顏真卿笑道:“不是你攀上,是皇上攀你呢!”

郭子儀眨眨眼又說道:“他是君,我是臣,我有什麽可攀的?”

顏真卿笑道:“靠你保駕安邦呢。”

顏真卿將《郭公家廟碑》碑文撰寫並書版之後,派人送到了郭子儀府上,郭子儀看了十分滿意,小心翼翼地裝進一個錦盒,雙手捧著來到大明宮晉見皇上,請皇帝李豫書寫碑額。

李豫與他的爺爺李隆基一樣擅長八分書。他看了顏真卿寫的碑銘之後,連叫三聲“好”,書興大發,揮筆寫了“大唐贈太保興國貞公廟碑”十一個字的隸書碑額。寫罷,自我欣賞了會兒,很得意地向圍觀的宮女和宦官問道:“我的八分書可否與顏書並肩比美?”

在後宮,皇上被宮人稱為“大家”。宦官董秀女聲女氣地奉承道:“大家乃當今人間天子,一點一畫,皆墨寶聖跡,價值連城,流芳千古,顏真卿的書法哪能與大家比肩呢?”

李豫有自知之明,不敢妄自尊大,但也不甘在臣子麵前低人一頭,說道:“顏真卿的書法臣民中第一,朕的書法皇室中第一。兩個第一合為雙璧,郭家家廟幸獲雙絕,天下無比。”

郭子儀心中大喜,急忙跪地山呼萬歲,稽首大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