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郭子儀複出立新功

廣德元年(763)十月,吐蕃和黨項聯軍二十萬眾突然攻進大震關,兵臨長安城下。禁軍統領程元振貪生怕死,不敢率軍抗敵,遂丟下十萬禁軍,帶了兩千士卒陪同皇帝李豫棄城而逃,東出潼關之後,被駐兵陝州的神策軍監軍使魚朝恩迎入軍營。至此,皇帝李豫被控製在程元振和魚朝恩兩個宦官手中。程元振和魚朝恩狼狽為奸,居心叵測,二人一陣密謀之後,向李豫提出遷都洛陽。

遷都洛陽就等於將京師長安丟給了吐蕃聯軍,要想收複十分困難,長安以西的華夏半壁江山再也不屬中國。李豫怕對不起祖宗,於是在朝會上請大臣公議,朝堂頓時一片嘩然。大臣們七嘴八舌,莫衷一是,有人支持,有人反對。侍禦史顏允臧一向不愛講話,這天忍不住說道:“陛下,長安剛剛淪落在犬戎的鐵蹄之下,趁著敵人的腳跟尚未站穩,全國上下同仇敵愾,很快就可以將敵人驅逐出境。如果遷都洛陽,第一貽誤了戰機,第二鬆懈了鬥誌,再想驅賊出境就困難多了。陛下,此時此刻萬萬不可遷都啊!”

這天,程元振學著李輔國的派頭,一手撚著一串佛珠,一手執玉柄拂子塵尾站在李豫一旁。聽了顏允臧發言,他趨前一步指著顏允臧說道:“小小侍禦史,你懂什麽?夷虜數犯長安,常令皇上提心吊膽,蒙塵受辱。洛陽比長安安全得多,為何不能遷都?”

皇帝李豫一臉迷茫,不知所措,就讓宰相元載闡述己見。一向奸詐狡猾的元載,在沒有弄準皇帝的打算之前從不輕易表態。聽到皇上詢問,急忙回身對百官拱了一揖,說道:“大家先議,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左相劉晏站在元載身後,他不同意遷都,因為他被難時得到過程元振的幫助,不便在朝堂上與程元振公開抵牾。看到一國之相的元載在大是大非麵前還弄奸耍滑,回頭對身後的好友顏真卿冷冷一笑,低聲說道:“這人,真正是瓷盤裏的泥鰍——滑溜溜的。”

顏真卿心中不是滋味,埋怨皇上怎麽就看上了這些對國家對民族不負責任的人渣呢?心中想到“時危見臣節,世亂識忠良”的前賢之言,頓時心中就激**起一股不平之氣,大叫一聲“陛下”,出列奏道:“長安自古就是天子之都,左據崤函,右靠蜀隴,前有終南之屏障,背有涇渭、黃河之環繞,土地富饒,物阜民豐,實乃天然形勝之地。秦漢兩代賴此成就輝煌帝業,高祖據此而掃平天下,太宗、天後皆以此為上都,而以洛陽為下都,遂得一百五十年天下太平盛世。肅宗以靈武起家,一舉光複兩京,陛下憑借關中徹底平息了安史之亂,這一切不都是得力於京師寶地嗎?今天陛下坐鎮陝州,虎視長安,雖然坐不安席,食不二味,卻表達出陛下收複長安的雄心壯誌和堅定信心,從而穩定住軍心、民心和百官之心。人心不散,上下協力,收複京師,指日可待。如果陛下離開陝州而遷都洛陽,豈不等於向國人宣布放棄了長安嗎?放棄了長安也就放棄了京西的大半個中國啊!陛下,這種喪地辱國之舉,對不起祖宗,對不起關中父老,遺羞後世,挨罵千古啊!”顏真卿話音一落,行在朝堂頓時掌聲雷動,大家都說遷都是誤國之舉。

簡陋的行在朝堂,沒有大明宮含元殿那樣氣派的丹陛高台。李豫坐在半尺高的木台上,身後站著兩排宦官和宮女。一旁的程元振氣得大肚子一鼓一鼓的,肥胖的大臉盤子像被人扇了一耳光。他跳下木台,衝到顏真卿麵前,用拂塵戳著顏真卿的鼻子,壓低聲音威脅道:“你這個該死的顏真卿,嘩眾取寵,一派胡言。你讓皇上在這等窮鄉僻壤之地吃苦受罪,居心何在?”

顏真卿抬手將程元振的拂塵撥到一邊,說道:“皇上讓大家議政,我為何不能發言?”程元振兩眼一豎,怒道:“叫你議政,不是叫你放屁。”

顏真卿後退一步,麵有慍色,說道:“程公公,我是朝廷命官,請你放尊重一點,不得無禮。”

程元振輕蔑地嘻嘻一笑,又用拂塵戳到顏真卿的額頭,諷刺道:“喲嗬!你也是朝廷命官?我看你就是塬上放羊的羊倌。”然後壓低聲音,惡狠狠地威脅道:“你這個鳥官,我讓你當,你才能當。不讓你當,立馬叫你滾出朝堂!”說罷,就用拂塵朝顏真卿額頭狠狠搗了一下。

顏真卿受到侮辱,頓時氣衝鬥牛,怒不可遏,罵了一聲“閹豎”!他一把奪過玉柄拂塵,朝著程元振的肥頭大臉狠狠打去,隻聽“啪”的一聲,拂塵玉柄斷為兩截。顏真卿本欲罷手,隻見程元振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顏真卿又舉起手中牙笏朝著程元振頭上狠狠打了一下,將程元振額頭打了一個大包。程元振仗著皇上的庇護橫行貫了,沒料到今日竟遭到顏真卿的還擊,哇哇叫著拔腿就跑。這時,官員中不少人就叫“打得好,打得好”!顏真卿受到鼓舞,心一橫,舉起牙笏朝著程元振後腦勺擲去,一下子就將程元振的帽子擊落到地上。程元振跑到李豫身旁,大聲嚷嚷道:“大家,反了反了,顏真卿反了。快快下令把他打入大牢。”

行在臨時朝堂的禦案上未置龍膽,李豫朝案上一拍,怒道:“禁兵,把顏真卿抓起來。”

兩個膀大腰圓、驢高馬大的禁兵衝上去架住顏真卿的兩臂,顏真卿大聲質問道:“陛下,憑什麽抓我?”

李豫道:“草民打狗還要看主人呢。程元振是朕身旁近侍,人稱內相,又是十萬禁軍都統、驃騎大將軍。你出手打他,眼中還有朕嗎?”

顏真卿一跺腳,恨道:“陛下,你糊塗啊!”李豫脖子一擰,反問道:“我怎麽糊塗?”

顏真卿左右一晃,推開了身邊挾持他的兩個禁兵,抱拳對李豫拱了一揖,說道:“陛下說得不錯,程元振是你的近侍,也是十萬禁軍統領和驃騎大將軍。作為天子近侍,本應為陛下耳目和左右臂膀,一應軍國大事必須及時稟告陛下。自吐蕃聯軍打進大震關之後,關中各州縣關鎮的告急文書像雪片一樣送到兵部,兵部立即就送進大明宮。可是,程元振稟報陛下沒有?據我所知,他一封都沒有稟報陛下,有些被他燒毀了,有些被他當作廢紙扔進了紙簍。天子近侍竟敢將告急軍書瞞而不報,這是什麽近侍?什麽內相?貽誤軍機應當就地斬首。吐蕃聯軍攻進奉天之後,陛下令郭子儀出任關內副元帥。郭子儀旗下除了二十名家丁之外,沒有一兵一卒。我和郭元帥本想到大明宮請陛下撥兩萬禁軍交給郭子儀指揮抗敵,卻被程元振攔在宮外不準晉見。程元振嫉賢妒能,阻撓郭元帥率軍抗敵,這且不說,他自己身為京師十萬禁軍都統,就應該率軍出征。可是陛下,一說讓他掛帥出征,他就嚇得兩股顫抖,尿了一褲,次日就以護駕為名,跟著陛下離開了京師。禁軍群龍無首,十萬將士一日之內作鳥獸而散,敵人兵不血刃就打進了長安。這是十萬禁軍都統幹的事嗎?陛下,程元振何德何能掌領京師十萬禁軍,橫行於後宮,專權於朝堂,卻又幹出令陛下蒙塵受辱的勾當。真乃朝廷之恥,民族之恥,國家之恥啊!陛下至今還庇護這樣一個閹奴,難道你不糊塗嗎?”

李豫被顏真卿說得一愣一愣的,口中喃喃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

程元振站在禦案旁邊,對著皇帝李豫叫道:“大家,顏真卿誣蔑奴才,一派胡言。”

後宮宦官董秀受到程元振排擠,懷恨在心,一直沒有機會報複。這時他從袖中掏出了十幾張插羽毛的書信,放在李豫麵前,說道:“大家,請您過目。這都是程公公扔進紙簍內的告急文書,是程公公手下一個小宦豎交給我的。”

李豫一拍禦案,指著程元振問道:“程元振,邊關吃緊,為何瞞朕不報?”

程元振支支吾吾說道:“我以為邊將們為了邀功請賞,故意虛報軍情戲耍大家呢!”李豫罵了一句:“奴才,你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啊!”

太子太保李光進是河南副元帥李光弼的季弟,出列奏道:“陛下,我看事情並非那麽簡單。程元振自從接管了李輔國手中大權之後,經常利用權力籠絡親信,打擊異己,今天罵這個居心不良,明天罵那個別有用心,好像大唐將士都在圖謀不軌似的。今日看來,他才真正是一個心懷叵測的逆臣賊子啊!據我所知,涇州刺史兼防禦使高暉就是程元振一手扶植的親信。有人揭發,高暉曾多次偷偷接待吐蕃使者。吐蕃聯軍攻到涇州城下,高暉不但沒有發兵抵抗,反而大開城門迎接敵軍,盛宴犒勞敵酋,然後又為敵人親做向導,率敵攻打長安。”

李豫聽了又大吃一驚,喃喃道:“竟有此事?竟有此事?”

“不錯,李太保出言不虛。”尚書右丞顏真卿再次出列奏道,“陛下從京師到陝州,羽檄天下,連發數十道急詔,命令各地節度使和鎮將火速出兵勤王,赴難抗敵。可是時近一個月,有幾個節度使來陝勤王?有幾個鎮將出兵驅敵?陛下,個中原因,您難道不知道嗎?”

李豫撓撓後腦勺,一頭霧水,說道:“顏卿,你說,你說,朕洗耳恭聽。”

顏真卿接著說道:“陛下,說起來令人痛心啊。自從安史之亂平定以後,陛下沉浸於後宮的犬馬聲色之中。中官讒口於君側,奸宄橫行於朝堂,許多邊鎮大將無故受到懷疑。一年前,郭子儀憂讒畏譏解甲歸隱,今年年初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無故被誅。不久,同華節度使李懷讓受到威脅驚恐自殺,河南副元帥李光弼和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也先後受到誣陷。天下將士皆以為陛下要推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策,功勳大將一個個提心吊膽、全身保命。所以,陛下傳檄各地,誰還敢到陝州來勤王麵君?這一切都是陛下身旁那個宦豎程元振一手造成的啊!陛下至今難道還不明白嗎?”

顏真卿奏罷,除魚朝恩、元載少數幾個官員外,絕大多數官員爭相斥責程元振竊權幹政,誤國害民,誣陷忠良,罪不容赦。程元振對著李豫連磕幾個響頭,哭訴道:“大家,奴才忠心耿耿,日月可鑒,顏真卿一派胡言,大家要為奴才做主啊!”

李豫壓低聲音指著程元振恨道:“奴才,昔日朕念你誅殺李輔國有功,事事都由了你。沒想到你竟敢欺君罔上,擅殺功臣,引狼入室,毀我江山。”說罷,一腳將程元振踹倒在地。程元振起身跑到魚朝恩身後,渾身哆哆嗦嗦說道:“魚公公,魚監軍,你得救我啊!”

魚朝恩看到程元振犯了眾怒,又被皇上唾棄,自知保他於己無益。於是奸詐地一笑,假惺惺地說道:“不怕,不怕,我救你。”

太常博士柳伉是掌管國家禮儀和祭祀的官員,從七品銜,朝會前他就寫好了彈劾程元振的奏書,顧慮到自己官微言輕,怕扳不倒程元振這個正受皇上寵幸的大宦官,不敢貿然出麵上書。這時,他看到顏真卿帶頭揭發程元振的惡行,並批評皇上護短,頓時渾身熱血沸騰,挺胸出列奏道:“吐蕃犬戎兵不血刃進入京城,搶劫皇宮,焚燒太廟,屠戮京師黎庶,釀成驚天大禍,這是誰造成的呢?是陛下呀!是陛下疏遠功臣、寵信宦官釀成的惡果啊!今日陛下內外叛離,危機四伏,難道還能沉溺於聲色高枕無憂嗎?今日國家之病的病因,以臣之見,就是那個文不識之無、武不會帶兵,嫉賢妒能卻肆無忌憚的惡宦程元振。陛下如果不想丟掉宗廟和社稷,必須挖掉禍根,鏟除奸宄,嚴懲程元振,國家才能安寧,大唐才能振興。程元振不除,猶如病根在身,禍患無窮啊!”

這時,有不少官員叫道:“殺了程元振,向京民謝罪,向國人謝罪!”

李豫猶猶豫豫,就將宰相元載和羽林軍監軍使魚朝恩叫到跟前商量處置辦法。程元振叫道:“元相公,魚公公,老程待二位不薄。你們得幫老程講話啊!”說罷,又對皇帝李豫叩頭求饒,叫道:“大家,奴才一時糊塗,你可不能卸磨殺驢啊!”李豫指指康沒野波,叫道:“你過來,把程元振拉到一邊去。”康沒野波應了一聲,伸手抓住程元振腰間的金鞓帶提了起來。程元振太重,康沒野波使勁才將他拖到大廳牆角,朝地上一扔,罵道:“死豬,你足有三百斤。”

元載是個奸狡巨猾、見風使舵之徒。他雖與程元振交厚,隻是內外勾結互相利用而已,今看到程元振大勢已去,無心出頭保他。元載揣測,程元振支持皇上登基立過大功,皇上不一定忍心殺他,於是說道:“程元振罪大當誅,不懲不足以平息眾怒。考慮他曾經有功於陛下,留他一條性命,貶家為民較妥。”

魚朝恩心想:隻要程元振一滾蛋,就輪到我老魚侍候皇上了,機會難得。於是連連點頭同意元相公的意見。

李豫一拍禦案,宣道:“康將軍,將程元振拉到門外,重杖三十大板,押入陝州大牢。待京師光複之後,放歸田裏,永不敘用。”康沒野波指揮幾個禁衛將程元振捆了起來。程元振一邊掙紮,一邊朝台上罵道:“元載,魚朝恩,你們這兩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不得好死。”

關內副元帥郭子儀臨危受命,皇上沒有給他一兵一卒,心裏本來就有氣。二十萬吐蕃和黨項聯軍像洪水一樣湧入長安之後,他隻好帶著李崿、王延昌和第五琦三位幕僚、二十個家丁和二十名新招的士卒退出長安,逃奔南山的牛心穀與家人團聚。郭子儀一肚子惡氣無處發泄,怨皇上昏庸,罵惡宦專權,飲酒消愁,拊槍長歎。李崿對郭子儀說道:“郭令公德高望重,威名天下,身領關內副元帥之職,皇上和朝廷百官都把希望寄托在令公身上。希望令公振作起來,率兵討賊。”

郭子儀道:“現在我隻有你們三位幕僚、二十名家丁和二十個新兵,讓我如何對付二十萬虎狼之師?”

王延昌笑道:“民諺道,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我們現在有四人,商量商量。”

郭子儀歎口氣說道:“商量商量,能商量出幾個將士?”

李崿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何不先奔商州,邊走邊沿途招兵。到了商州再赴陝州行在晉見皇上,持皇上詔令,向河南的李光弼和河東的仆固懷恩各要五萬兵馬,然後率兵入京討伐敵人。”

郭子儀向顏真卿要來的三個幕僚,以第五琦年長,官職也高,平定安史之亂時郭子儀就和第五琦結下了深厚友情。於是向第五琦問道:“今非昔比,現在李光弼和仆固懷恩都是腰懸數印、手握重兵的國家重臣,我已經是個下野的老軍,他們還會買我的賬嗎?”

第五琦笑道:“朝野人人皆知,李光弼和仆固懷恩都是郭令公旗下的裨將出身,被郭令公一手提拔上來。不管他們的職位多高,官有多大,郭令公永遠是他們的元帥,是他們的上峰。誰敢不聽郭令公的命令,必被國人唾棄。”

郭子儀聞言心情激昂,抬頭看著三位才士,笑道:“這麽說來,我的話還管用?”

三人高聲答道:“管用。”

郭子儀端起杯酒一飲而盡,起身說道:“好,咱們現在就赴商州,邊走邊招募兵馬。”

郭子儀帶著李崿、王延昌、第五琦和二十名家丁及二十名新兵,打著“郭”字大旗出了牛心穀,沿山麓向東,邊走邊招兵買馬。狹窄的山路上,逃難的車馬人群擠擠擁擁,綿延數十裏,很快就招收了三百多名新兵。走到藍田關時,李崿聽關令說,大批禁軍將士闖關逃往商州。李崿眼前一亮,遂與郭子儀商量,他和王延昌二人抄小路直奔商州,到那裏攔截逃亡的禁軍將士,讓郭令公和第五琦跟著逃亡的百姓邊走邊招兵。郭子儀聽了大喜,遂將“郭”字帥旗分了兩杆交給他們。李崿和王延昌一人舉一杆帥旗,抱拳對郭子儀和第五琦拱了一揖,道了一聲:“商州會師!”拍馬朝商州飛馳而去。

李崿、王延昌飛馬趕到商州時,正碰到軍將張知節帶領一支潰逃的禁軍士兵在城內的廣場上搶奪難民的馬匹和財物。李崿見狀,大喝一聲:“住手!”然後高聲宣布道:“我是郭子儀元帥判官、監察禦史李崿,郭元帥馬上就到。現在我宣布,有敢違犯軍規搶劫民財者,格殺勿論!”

張知節是北衙禁衛軍的一個牙將,聽到李崿嗬斥,嚇得打個冷噤,急忙翻身下馬,對李崿打了個單腿胡跪,拱揖說道:“牙將張知節參見禦史,願聽禦史吩咐。”

李崿問道:“你手下有多少人?”

張知節道:“約有三千人。”

李崿指示道:“命令你的士兵將搶劫的財物立即退還百姓,然後到這裏集合,有不從命者就地斬首。”

郭子儀在藍田關招兵時,遇見了從前線敗退下來的禁軍都虞侯臧西讓和鳳翔節度使高升。高升和臧西讓二人見到郭元帥,一句話沒說,跪到郭子儀麵前大哭起來。郭子儀將二人拉起來,簡單問了下情況,說道:“我正在招兵,你二人守住關門,凡是路過這裏的將士,無論是禁軍還是各鎮健兒,一律攔下造冊編隊。”兩天下來,郭子儀收集到逃兵千眾,新招士卒一千餘眾,合計兩千多人,然後趕到商州與李崿和王延昌收集到的三千禁兵會合。郭子儀的大旗在商州豎起之後,很快從附近幾州又趕來三千多名地方團練士兵,合計八千人眾。這時,糧料使第五琦從附近州縣弄到了三萬石軍糧和二百車草料。郭子儀的行轅和軍營紮在商州城外官道旁的校場上,逃難的京民連續不斷接踵而來,一看到郭字大旗,就像見到親人一樣,對著迎風招展的旗幟就燒香祝願,叩頭大拜,決定止步商州,紛紛主動到轅門外捐錢捐物,獻騾子獻馬。商州四鄉士紳富賈也都慷慨解囊,全力支持郭元帥收複京師。老百姓沒有錢財,家家動員子弟參軍從戎,為國家建功。每日從百裏之外趕赴商州的年輕人絡繹不絕,相繼於道。郭子儀大喜過望,決定不再赴行在向皇上伸手要兵要糧,就地召開誓師大會,北上討賊,收複京師。誓師大會上,李崿、王延昌相繼發言,二人壯懷激烈,慷慨陳詞,揭露朝廷奸臣誤國,痛斥吐蕃背信棄義,鼓勵將士團結一心,奮勇殺敵,驅逐夷虜,洗雪國恥。八千將士熱血沸騰,歡聲雷動,一齊振臂高呼:“奮勇殺敵!洗雪國恥!”誓師之後,隊伍分為前軍、中軍、後軍,每軍一百杆郭字大旗,郭子儀站在誓師台上舉手朝北一指,高喊了一聲:“出發——”八千勇士浩浩****奔向長安。

二十萬吐蕃、黨項聯軍士兵在長安城內大殺大砍大掠了十幾天,將皇宮內的左庫、右庫、儲藏金銀珠寶和天下貢品的瓊林、大盈二庫以及長安城內的富商巨賈、高門大戶劫掠一空。聽說郭子儀率領大唐健兒打了回來,藍田及南山一帶到處飄揚著郭字大旗,自知不是郭子儀的對手,匆匆忙忙驅趕著擄掠的伎樂宮女和牛馬畜群,左右護衛著滿載金銀財寶和綾羅綢緞的一千多輛大車,連夜退出了長安,然後又伴著一陣陣鬼哭狼嚎似的號角聲和尖厲的呼哨聲出了大震關。十一月三日,郭子儀率軍進入長安,捕拿投敵叛國分子和趁火打劫渾水摸魚之徒,杖殺了賣國投敵的涇州刺史高暉以及縱兵行暴大發國難之財的禁軍將領趙璘、王甫等人。

躲在陝州神策軍營寨內的皇帝李豫,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地熬過了兩個多月的逃難日子,十二月十九日接到郭子儀收複京師請天子還駕的奏疏,突然之間竟激動得熱淚盈眶,感歎唏噓。二十六日車駕抵達灞橋行宮,遠遠看到前來迎駕的郭子儀,急忙翻身下馬,一路小跑來到郭子儀身邊,雙手抓著郭子儀的臂膀搖了幾搖,說道:“朕對不住愛卿,朕聽信讒言,沒有及早起用愛卿,所以遭受棄京蒙塵之恥。今日見到愛卿,朕羞愧難當啊!”說罷,拉著郭子儀進了灞橋行宮。

郭子儀將李崿、王延昌和第五琦拉到李豫麵前介紹說:“臣接到出任關內副元帥的詔書時,手下無一兵一卒,也無一位助手。吏部尚書顏真卿將他的這三位朋友推薦給我,囑托他們鼎力助我。陛下,臣老矣,徒有虛名而已。此次收複京師,完全得力於這三位才俊之士啊!”

李豫上上下下認真仔細地打量了一眼站在他麵前的三位中年官員,看著他們那魁偉高大的身材,英武瀟灑的氣魄,心中非常高興,問了下他們的資曆和身份之後,當即將李崿提為禦史台侍禦史,王延昌擢為中書舍人,第五琦由太子賓客遷為京兆尹,然後將尚書右丞顏真卿叫到麵前,說了一句:“顏愛卿,你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啊!”即拜顏真卿為魯郡開國公,從一品階,食邑三千戶。

功臣封王晉爵,稱號多取其先祖得姓的地方。顏真卿祖居魯郡,因此爵號魯國公,世稱顏魯公。

國公在朝中鳳毛麟角,榮譽和地位都很高。顏真卿時年五十六歲,在官場沉沉浮浮已逾三十年,早已把榮譽看得平淡如水。他謝過封賞之後,對李豫高高一揖,奏道:“陛下,我大唐帝國突然遭犬戎之辱,京師陷落,太廟被摧毀,無數百姓死於非命,大批京民流離失所,陛下為一國之君,難辭其咎。值此返京之際,難道陛下不感到痛心疾首嗎?”

李豫歎口氣道:“國乃朕之祖國,廟乃朕之宗廟,京乃朕之首都,百姓乃朕之子民。朕怎麽會不痛心疾首呢?”

顏真卿道:“陛下既然痛心疾首,難道不應該向祖先、向百姓有所表示嗎?”

李豫的腦子沒有轉過來彎,眨巴幾下眼睛看著顏真卿問道:“顏卿欲讓朕如何表示?”

顏真卿說道:“前車之覆,後車之鑒。為了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根據祖上的傳統禮製,陛下在回宮之前應當素車白馬,身著布衣,西向太廟稽首哭拜,向京民宣布削尊號以自責。然後腰嬰白茅,三日不食,臥薪嚐膽,向先帝謝罪,向社稷謝罪,向京師百姓謝罪,向天下黎庶謝罪。”

郭子儀對顏真卿的話表示支持,遂對李豫抱拳一揖道:“顏右丞言之有理。”

郭子儀表態之後,左相劉晏、太子太保李光進、京兆尹第五琦以及負責禮儀祭祀的太常博士柳伉都表示支持顏真卿的建議。

李豫無精打采地斜靠在灞橋行宮的漆繪羅漢榻內,抬頭朝門外看了一眼,天上黑沉沉的,陰雲密布,寒風刺骨,轉瞬之間又下起了零星細雨,雨中夾雪,雪裹冰粒,劈裏啪啦地砸到地上。李豫不由打了個寒噤,兩個宮女急忙將一襲金繡紫貂龍袍披到他的身上。李豫聳了聳肩,看著顏真卿那倔強的樣子,似乎不依了他還不肯罷休,頓時頸根熱辣辣的,麵露為難之色,四下張望著尋找善解人意的宰相元載。

元載心中一笑,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趨前一步說道:“天寒地凍,大雪漫天,陛下又龍體不適,還是盡快回宮去吧。”

顏真卿看著元載,把眼一瞪,凜然正色問道:“宗廟事重,禮不可廢。相公為百官之長,對國家對民族為何如此不負責任?”

元載笑道:“閣下言重了,祭廟之事早一天晚一天有什麽關係呢?”

顏真卿說道:“太平之年祭廟,歌祖宗之功德,頌先皇之不朽,祈禱天下長治久安,早一天祭還是晚一天祭,倒是無關緊要。今日祭廟是因為京師失守,天子蒙羞,太廟被毀,萬民顛沛。今日皇上哭廟,哭朝綱紊亂,哭百官無能,哭宦豎猖獗,哭奸宄橫行,總結教訓,警戒未來,句句血淚,刻骨銘心啊!”

元載的兩隻疤瘌小眼滴溜溜一轉,對顏真卿說道:“顏右丞想法雖好,卻不合時宜。君不見這鬼天氣風雪交加,寒氣刺骨。皇上蒙塵受驚,龍體欠安,回宮之後,百廢待舉,日理萬機,這時候你讓皇上匍匐在那破廟的地上號啕痛哭,萬一哭出個三長兩短,你負得了責任嗎?”元載看到顏真卿愣怔了一下,接著說道:“我聽說,至德二載冬,先帝肅宗蒙塵返京時,顏公就曾提出讓皇帝設壇郊祭三日哭,遭到先帝和百官拒絕。今天顏公為何又提出這個愚蠢的問題?有人說顏公辦事迂腐固執,不識時務,今日領教,此言不虛。”

顏真卿受到元載嘲諷,不由氣憤填膺,爭論道:“天子蒙塵,返京哭廟祭祀,本是古典舊製、朝廷法度,難道後人不應該遵守嗎?”

元載指著顏真卿笑道:“顏公太憨生,真是關中人說的,是個不開竅的榆木疙瘩。法律製度都是人製定的,遵守與否要視情況而定。皇上乃天下之主,九五之尊,皇上就是經典律令,天子就是規章製度。百官臣僚的一切言行,都應該以皇上的需要和意願為至高無上的準則,不容絲毫的背離和違反,這才是忠良之臣。皇上剛才還誇你是一位忠心耿耿的社稷之臣,可是皇上今日無心祭廟,你卻非要皇上去祭,對皇上龍體毫不關心,這算什麽忠良之臣?”說罷,搖著獐頭腦袋,眯著狐狸的三角小眼,冷冷地獰笑不止。

顏真卿沒想到,一國之相竟然說出這樣一番對國家和人民不負責任的謬論,深感道德敗壞,斯文喪盡,於是說道:“國家典章亂於上,庶政管理必壞於下。朝廷法度遭到破壞,難怪國家內憂外患,相繼不斷。”

元載兩眼一豎,怒道:“顏丞相,這國難是我造成的嗎?”

顏真卿“哼”了一聲,說道:“朝廷上相的職責是輔佐君王治理天下,不是讓你代替宦官和宮女照顧皇上的生活起居。現在吐蕃黨項雖然退兵,可是國內仍然百姓塗炭,危機四伏,朝廷綱紀不能由你們再胡亂折騰了!”

元載指著顏真卿,氣恨恨地說道:“對皇上不忠不敬,一派胡言!”

皇帝李豫看著兩位大臣你一言我一句爭執不下,不由心煩意亂,怒火燒身,忽地從羅漢**跳了下來,氣急敗壞地吼了一聲:“起駕,回宮!”

半月之後,吐蕃軍隊退到隴右,京畿地帶基本恢複了平靜。被撤銷一切職務的禁軍都統程元振回到三原老家之後,賊心不死,又悄悄溜回京師,圖謀官複原職。他自知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怕京民認出他後將他亂棍打殺,於是穿了一身女人衣服,將自己打扮成一個貴婦的樣子,坐了一乘小轎四處活動。此事傳到京兆尹第五琦耳中,他立即派捕頭將程元振捕拿入獄,判了他一個長流嶺南,在流放途中暴死。程元振的侄兒程權國、程維國皆為貪贓枉法的官虎吏狼,乘著國難之際,盜劫庫銀無數,事發之後被斬於西市。

程元振死後,魚朝恩、元載及其奸黨橫行於朝堂和君側,各道節度使和鎮將仍然擔心受到奸臣陷害,不敢入京晉見天子。皇帝李豫雖然回到了大明宮,還是和在陝州行在時一樣,坐不安席,食不甘味,苦慮焦思,憂心如焚,懷疑軍將們心懷二誌,起兵發難,其中最令他放心不下的是河南副元帥李光弼和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

李光弼和仆固懷恩二人皆腰懸數印,手握重兵,功高天下,威震八方。二人都是郭子儀部屬出身,跟著郭子儀征戰多年,足智多謀,驍勇無比。一旦二人聯手起事,天下無敵。李豫為了安撫李光弼,在拜李光弼為河南副元帥,都督河南、淮南、淮西、荊南及山南五節度行營之外,又加李光弼為開府儀同三司、太尉、侍中兼領東都留守,封爵臨淮郡王,勳高一品上柱國,食邑五千戶,賜不死鐵券,圖像淩煙閣,官位之高無以複加,榮譽之崇天下無比。在封賞李光弼的同時,李豫又將李光弼的弟弟、太子太保李光進拜為開府儀同三司、禦史大夫兼領渭北節度使,封爵涼國公,食邑三千戶,令李光進和母親住在長安以為人質。李光弼親自上書謝主隆恩,公開表示要一心一意輔世長民、盡忠報國。但是,他為了保命,免遭奸臣陷害,仍然堅持不離開軍營入京麵君,以防不測。

李豫穩住了李光弼,餘下來令他放心不下的隻有仆固懷恩了。

仆固懷恩不但自己手握五萬甲兵,而且還是回紇國國王登裏可汗的嶽父。回紇鐵騎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鬥中衝鋒陷陣,所向披靡。李豫曾經擔任過天下兵馬元帥,收複兩京之戰時,跟著副元帥郭子儀親赴前線,目睹了回紇鐵騎在衝鋒陷陣時一往無前、勢不可當的神威。李豫心想,雖然穩住了李光弼,單一個仆固懷恩一旦起事,後果仍不堪設想。於是像對李光弼一樣如法炮製,拜仆固懷恩為河北副元帥,兼朔方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勳高二品上柱國,賜不死鐵券,圖像淩煙閣,官高位顯,尊貴顯赫。

李豫對仆固懷恩大加封賞之後仍然放心不下,於是召宰相元載商量對策。

元載兩隻豆眼骨碌碌一轉,說道:“仆固懷恩乃鐵勒部落都督出身,曆好勇決,冥頑不化。對付他,首先謀取,誘而殺之;謀取不成,發兵鎮壓。”

李豫皺皺眉頭,問道:“如何謀取呢?”

元載說道:“據我所知,魯國公顏真卿與朔方軍關係密切,多年來一直受到朔方軍將領的推崇和信賴。安史叛亂之初,郭子儀、李光弼率領朔方軍在河北常山與史思明展開大戰,當時顏真卿任平原太守。顏真卿的弟弟顏允臧任朔方軍軍資使,顏真卿手中控製著位於清河郡的天下北庫,先後給朔方軍送去大批軍糧、軍衣和軍械,有力保證了朔方軍的軍需供應,使朔方軍得以迅速壯大,並很快取得了嘉山大捷。朔方軍能成為軍中翹楚,號稱大唐將軍的搖籃,與當年顏真卿的支持不無關係,所以朔方軍將領對顏真卿都很尊重。陛下東幸陝州時,顏真卿主動提出願意北渡黃河宣諭懷恩,可見顏真卿與朔方軍關係非同一般。當時行在隻有魚朝恩的八千神策軍,我擔心萬一懷恩心懷不軌,率兵突襲行在,陛下就沒有今天了,因此,當時我不同意顏真卿過河去宣慰仆固懷恩。今日陛下蛟龍入海,京師長安四麵鐵山,大可不必擔心懷恩心懷叵測了。請陛下頒詔,令顏真卿速赴朔方軍營安撫懷恩,勸說懷恩赴京晉見天子。”

李豫眨眨眼,問道:“來了之後呢?”

元載獰獰地一笑,說道:“這還用說嗎?仆固懷恩一入京城,立即將他捕拿入獄,就地斬首,永絕陛下心頭之患,萬萬不可放虎歸山。”

李豫搖搖頭說道:“如果他並無二心,殺了他豈不是冤枉好人?”

元載麵帶奸笑地說道:“為了陛下的江山社稷,寧肯錯殺,不可遺患。”

李豫歎了口氣道:“那就顯得朕太不仁慈了。”

元載又陰陰地一笑,說道:“陛下,太仁慈了是坐不穩江山的。”

“那……對外怎麽說呢?”

“這好辦。”元載頭一仰,說道,“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陛下在陝避難,他拒不赴陝護駕,就這一條足可以判他死罪。”

李豫長歎一聲說道:“那就將朕和顏真卿都置於不仁不義失信於天下的深淵了。”元載伸長小腦袋看著李豫,反問道:“陛下的信譽,難道比龍臀下的寶座還重要嗎?”

李豫猶猶豫豫未置可否,又問道:“萬一仆固懷恩被魚朝恩、駱奉先他們不幸說中,真的心懷異誌,那不等於將顏真卿送入虎口了嗎?”

元載又陰陰地一笑,說道:“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天下想當官的人多如牛毛,陛下又何必為一臣子擔憂呢?再說,如果懷恩真殺了顏真卿,那就徹底暴露了他的叛逆麵目,這樣陛下就可以飛檄天下發兵圍剿了。”

李豫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下詔宣顏真卿晉見。”

尚書都堂設在皇城南衙的天街東側,從尚書省到大明宮不足兩刻時間。李豫看到顏真卿非常高興,當麵宣詔拜顏真卿為檢校刑部尚書兼禦史大夫,充朔方行營汾、晉等六州宣慰使,令他代表皇帝赴汾州宣慰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

檢校刑部尚書是指顏真卿的銜位相當於正三品刑部尚書,實際是禦史大夫兼朝廷宣慰使。顏真卿從建福門進入大明宮宣政殿時,遠遠看到元載從月華門出來到中書省政事堂去了。心中懷疑,這個獐頭鼠目的宰相元載不知又給皇上出什麽孬主意讒害同僚呢,不由倒抽一口冷氣,心中也提高了戒備。這時他才明白,原來是讓他出京去安慰仆固懷恩呢!顏真卿心想:“元載陰毒,他和魚朝恩都以為仆固懷恩欲行不軌,所以將我送入虎口,借刀殺人,排除異己。我倒不認為仆固懷恩有什麽不軌。話說回來,即使懷恩對朝廷不滿,他心中惱恨奸臣,那也不至於殺我解恨,他畢竟不是安祿山和史思明,也不是吐蕃犬戎,豈能亂殺無辜?但我不能去,不是我老顏怕死,是沒有必要。”於是對李豫拱揖說道:“陛下,臣在陝州行在時曾主動請纓,要求赴汾州招撫仆固懷恩。那時,天時,地利,人和,正是時候。可是陛下聽信讒言,不讓臣去。現在讓臣去汾州宣慰懷恩,他絕不會隨我來京,臣沒有必要空跑一趟。”

李豫心中不解,眨眨眼問道:“為什麽?”

顏真卿說道:“此一時彼一時也。彼者,陛下蒙塵,避難於陝,臣見懷恩,喻以君臣之禮,曉以《春秋》大義,懷恩沒有理由不隨我晉見陛下。常言道:養兵千日,用兵一時,身為人臣,還有什麽事比勤王護駕更能體現自己的赤膽忠心呢?仆固懷恩作為一位手持數節的封疆大吏,不會連忠奸榮辱和是非曲直都分不清吧!現在犬戎已退,陛下龍歸大海,但是懷恩與幾位大臣的前嫌並未冰釋。此時讓臣去召懷恩來京,他會來嗎?李光弼說過,作為一名將軍,寧願與敵人戰死沙場,絕不願受奸人誣陷被誅於朝堂。陛下,仆固懷恩不是傻子啊!太宗常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陛下為一國之主,不能偏聽偏信,隨便懷疑國家的柱石之臣啊!”顏真卿言語激動,眼中的熱淚簌簌而下。

李豫被說得怦然心動,也覺得自己偏聽偏信了。於是,輕歎一聲,問道:“以卿之見,魚朝恩他們真的冤枉懷恩了嗎?”

顏真卿道:“截至目前,誰又發現了他有什麽不軌之舉呢?”

李豫還是不能釋懷,又問:“萬一有一天仆固懷恩真的背叛朝廷呢?”

顏真卿霍地站了起來,說道:“陛下,赤舌燒城,眾口鑠金,人言可畏啊!現在僅僅是個別人因與懷恩有隙而對他妄加懷疑,陛下如果偏聽偏信而對被疑者進行製裁,這是逼人造反啊!陛下作為一國之主,萬萬不可用‘萬一’‘倘若’這種可能性極小的假設來決定一位國家柱石大臣的命運啊!”

顏真卿道:“臣以前曾經說過,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將軍戰功累累,並無任何罪過,僅因拒絕了程元振的請托,就被程元振以心懷叵測之罪誅殺。淮南節度副使李銑將軍,是因為對上峰鄧景山的粗暴行為不滿即遭到梟首。二位將軍都手握重兵,看到有人矯命設局妄加陷害,他們豈能坐以待斃?現在懷恩早已有了戒備,所以才屢召不見。陛下如果對他逼得太緊,不是逼他造反又是什麽?”說到這裏,顏真卿看到李豫麵有愧色,不由長長歎了口氣,又對李豫語重心長地說道:“古賢曰:為君者以信禦下,為臣者以忠奉上。信不可失,忠不可虧。君臣同心,才能勵精圖治、振興中華啊!反之,君視大臣如草芥,臣則視君為仇敵。這都是千古真理、警世名言啊!”

李豫也長長歎了口氣,說道:“朕不英明。現在來瑱和李銑都死了,孰是孰非,難以澄清,朕隻有推恩他們的後人了。不過,仆固懷恩屢屢拒召不見,朕不能不心存疑懼。顏愛卿,你給朕出個主意,朕該怎麽辦呢?”

顏真卿道:“這好辦,懷恩手下的朔方將士,都是汾陽王郭子儀旗下舊人。郭汾陽帶兵雖嚴,但是對待將士一向寬厚仁慈,視手下將士如骨肉子弟。朔方將士懷念郭子儀,猶如子弟之思父兄,恩信所至,情深意厚。朔方將士在郭子儀麵前無不忠心耿耿,披肝瀝膽,一心一德,甘效死命。郭子儀被解除兵權,原本就違背軍心、民心,這次收複京師郭子儀再立新功,陛下何不乘此機會,複拜郭子儀為朔方軍節度使,將仆固懷恩降為副使。懷恩一向將郭子儀視為師長和父執,讓他做郭子儀的佐貳,他隻會感到榮耀,決無二話。這樣一來,即使懷恩心懷逆誌,他還敢輕舉妄動嗎?”

李豫聞言,眼前豁然開朗,對著內侍宦官大叫一聲:“請郭汾陽進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