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顏右丞持正鬥權宦

顏真卿的同胞二哥顏允南去世時,僅是一位五品階的國子司業,喪事期間,不但有眾多朝廷大臣參加祭奠,還有不少軍中的功勳大將和封疆大吏親自參加喪禮或派使節迢迢千裏入京吊唁,不由引起一個人的關注,此人非一般之輩,而是坐鎮中書省政事堂的當朝右相元載。元載也備了份禮,特派中書政事堂主書卓英倩親赴顏宅吊祭,同時讓他打聽顏允南僅為一個國子監的次官,何以有這麽大的魅力?卓英倩回到政事堂向元載報告說,參加顏允南喪儀的大臣和軍將,多半都是顏允南的兄弟顏真卿的關係。元載聽了不由倒抽一口冷氣,心中陰陰一笑,暗自嘀咕道:“看來這個剛從山南回京的蓬州長史很不簡單呢!”

元載字公輔,祖籍鳳翔岐山,父親姓李,給元載起名李昆。李昆家貧,母親棄夫攜子另嫁江姓,繼父給李昆改名叫江崽子,有人說崽字太賤,遂改為江載。不久,繼父暴亡,母親帶著江載又嫁給岐州一個叫景升的人,江載隨了繼父又改名景載。景升的祖父是元姓人家的家奴,負責為主子收繳租賦,景升為了在百姓麵前狐假虎威,向主子討了一個“元”姓,於是景升改為元升,景載也改為元載。

元載弱冠之後,曾數次進京大比均未及第。天寶初,玄宗崇奉道教,下詔征求懂得老、莊、文、列四子之學的人才。元載腦子一轉,攻習老莊,鑽了個冷門,再考,一舉及第,被授為新平縣尉。元載自幼寄人籬下,跟著繼父元升學了一整套看主子眼色行事的本領。奉行“無權是貓狗,有權是虎狼”的做人原則,對上諂權媚勢,奴顏婢膝,很善於巧用金錢奇珍賄賂權貴,討得主子歡心,以換取更大的利益;對下則頤指氣使,橫眉豎目,欺詐威脅,尖刻狠毒。因此,元載入仕之後一路官運亨通,青雲直上,人稱“狐狸元”。狐狸元被東京留守苗晉卿引為判官,又遷大理司直。安史之亂時避地江左,被江東采訪使兼蘇州刺史李希言表為副職,不久即擢洪州刺史。兩京光複之後,大宦官李輔國權傾天下,被宰相李揆呼為“五父”,精明的元載更降一級,對李輔國直呼“五爺”,每次入京,無論公事私事,都會攜許多江南的奇珍異寶晉見五爺,討取李輔國歡心。上元二年(761)冬,被李輔國調入京師,先任禦史中丞。不久,劉晏被貶為通州刺史,李輔國急忙讓元載接了劉晏的班,出任戶部侍郎兼領度支、鑄錢、鹽鐵以及江南兩淮租庸使和轉運使,一手掌握了國家的財政大權。元載從小跟著繼父元升在岐州一帶為主子收繳租賦,學會了向老百姓敲詐勒索、刮骨吸髓、挖地三尺、殘酷掠奪的手段,出任江淮租庸使之後,如魚得水,如虎添翼。

這時,江淮地區剛剛遭受了一場兵災,淮西節度副使兼宋州刺史劉展受人誣陷被逼造反,朝廷發數十州之兵大張撻伐。平盧兵馬使田神功在圍剿劉展時乘機縱兵掠奪百姓財貨,遂致江淮大饑,百姓易子而食。恰在這時,元載以租庸使身份出使江淮地區。元載認為,江淮地區雖經兵亂,但是此地百姓比其他地區仍然好過得多。於是,他按照安史之亂以前的人口戶籍統計,將江淮地區百姓自安史之亂八年以來因人口逃亡未交的租賦,統計了一個大概數字,迫令江淮百姓一次交清。他怕鄉民聚眾抗租,於是命令吏部在全國流外官吏中選拔三百名心狠手辣並被百姓恨之入骨的酷吏送至京師。當初,百姓以為要懲辦這些酷吏,誰知三百酷吏到京之後卻受到元載的熱情接待,稍加培訓即帶到江淮,被任為江淮地區三道五十二州二百四十二縣的縣令。他們上任之後,立即在縣內選拔一批曆來善於打架鬥毆的流氓無賴和青皮惡棍組成催稅團,在本縣各鄉裏村鎮挨家挨戶封門抄家,不管這戶人家欠不欠租稅或欠多欠少,隻要家中有糧食布帛,即強行沒收,少則一半,多則八九,有不服者,即以抗稅為名,授權催稅團或棍棒懲治,或捕拿入獄。江淮百姓稱催稅團為棍子團,團員被稱為棍子,將這種掠奪式的收稅方法叫作“白著”,白著就是白拿之意。當時就有民謠唱道:“上元官吏務剝削,江淮地帶多白著。”民不堪其苦,紛紛上山落草,聚眾為盜。數月之間,僅浙東袁晁旗下就嘯聚饑民二十萬眾,攻打縣衙,砸倉搶糧,斬殺白著棍子,與官府對抗。元載就是這樣踏著江淮百姓的累累白骨,蹚著江淮人民的血淚,步步高升。

肅宗李亨在世時,為了感謝李輔國扶助他靈武登基,特將距離大明宮不遠的永寧坊內的一座豪宅賞賜給了李輔國。豪宅門前麒麟拱衛,雙戟衝天,大纛高牙,禦書金匾。院內紅牆綠瓦、金門繡戶、玉砌瑤階、珠圍翠繞,奴婢、仆役成群,家丁、護衛上千。三品以下官員路過門前,一律下馬步行,有敢違者,就地杖打三十大板。這樣一個氣焰熏天的權宦,為了壯自家門麵,就想金屋藏嬌。宦官去了勢,娶妻沒有實際用處。可是沒有妻室,在百官麵前總覺得自己外強中幹,色厲內荏,雄不起來。然而,誰又願意將自家的寶貝女兒嫁給一個沒用的閹奴呢?

元載很快窺得了李輔國的心思,以為這是一個拍馬溜須、飛黃騰達的大好機會,於是從江南買了十二個如花似玉般的小女子,用十二乘小轎親自送到了五爺府上。李輔國看了,冷冷地一笑,說道:“這算什麽呀?都是些世俗女子,小家碧玉。既無身份地位,也沒有教養,充其量做個小妾。”這下元載弄明白了,原來李輔國想娶一個有名聲、有地位、年輕貌美又懂得一點琴棋書畫的官家女兒來為他撐門麵呢!元載有兩個女兒,又聰明又有才華,就是長得太醜。元載倒是想當李輔國的嶽老子,無奈李輔國看不上他的醜閨女,怨誰?元載長得獐頭鼠目,天下奇醜,妻子王蘊秀也不漂亮,破窯裏燒不出好罐子。元載感到為難,心中罵道:“閹奴,癩蛤蟆還想吃天鵝肉呢!”

一日,元載去拜訪族弟元耀,看到他有一個十四五歲的女兒,聰明伶俐,天生麗質,不由心中竊喜,一個勁地向元耀抱拳拱揖,連連道賀。元耀是京城一個剛入流的九品小吏,聽罷元載介紹,初不同意,但經不住元載封官許願和威脅利誘,迫使元耀不得不俯首聽命。

元載先領著侄女與李輔國見了一次麵,李輔國看到元耀的女兒明眸皓齒、肥臀**、眉清目秀、顧盼生情,不由大喜過望。心想,我**不行了,還有手嘛,那細嫩滑膩的玉膚,那豐滿而又柔軟的**,揉搓起來感覺一定不錯。懷裏抱一個這樣的小美女,多少總能找回一點做男人的感覺吧。聽說,如果弄兩罐子童男的腦髓吃了,半年就能恢複男勢,說不定我李輔國還有兒子傳宗接代呢!於是在永寧坊門前的大街上搭起十裏彩棚,大擺宴席,轟轟烈烈地將元耀女兒娶進府內。長安裏坊到處有童謠唱道:“魚找魚,蝦找蝦,烏龜和王八結親家。”元耀的老婆大罵元載和元耀兄弟二人傷天害理,不得好死。及至丈夫由九品小吏一躍而為四品鳳閣諫議大夫,她自己也被封為四品誥命夫人之後,這才停止了對元載和丈夫的埋怨和詛咒。四十多歲的元載在五十八歲的李輔國麵前由孫子輩一躍而成了伯嶽老子。京兆尹缺員,李輔國想讓元載擔任三品銜的京兆尹。元載擺起了架子,陰陽怪氣地一笑,公然搖頭拒絕了。李輔國心領神會,不久即罷除了蕭華的宰相職位,將元載擢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封銀青光祿大夫。元載一躍而為朝廷右相,坐鎮政事堂,掌領朝廷文武百官,職尊祿厚,位極人臣。

元載善於鑽營和計謀。他坐在政事堂,全不把國家興亡和百姓死活放在心上,每日揣測事端,承意探微,琢磨皇帝心思。除了緊緊抱住李輔國的大腿之外,又用金錢買通了後宮權宦董秀和程元振等人,讓他們打聽皇上的思想、愛好、意願和打算,因此在朝堂議政時,元載出言必合聖意,以此討皇上歡心,固寵保位。

元載拍馬也很有一手。有次議政之後,李豫發現元載不僅獐頭鼠目,而且耳朵又尖又長,就故意誇獎道:“元相公耳朵這麽長,真天生貴相啊!”元載急忙說:“龍耳小,驢耳大。陛下耳小,龍耳也。臣耳大,驢耳也。所以有人把臣叫作驢子元載。”李豫聽了很開心。

李輔國被殺之後,元載怕受到牽連,匍匐在天子腳下痛哭流涕,大罵李輔國對他威脅、恫嚇,強娶他的侄女。反戈一擊,痛斥李輔國圖謀不軌,搖身一變,儼然成了備受李輔國打擊的受害者。

年輕的代宗李豫有意繼承先皇遺誌中興大唐,的確選拔了一批人品高尚而又精明幹練的德才之士。但因為他內受程元振、魚朝恩兩個不學無術、為非作歹的權宦操縱,外受元載這個奸詐陰毒、狡猾透頂的巨奸大憝的糊弄,盡管安史之亂已經平定,國家仍然災難重重,民不聊生,外族侵擾不斷,朝廷數遭顛覆。

寶應二年(763)三月,國子監祭酒兼禦史大夫劉晏受到皇上信賴,被拜為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入為左相,仍然身兼度支、鹽鐵、鑄錢和轉運使,工作忙得不可開交。他再次向皇帝上書,將吏部尚書一職讓給顏真卿。吏部掌天下官員的選拔、勳封和考課。顏真卿不敢辜負皇上的信賴和劉晏的抬舉,一到吏部就著手整頓國家吏治,清理貪官汙吏和官棍子官混混。一日,顏真卿正在吏部公幹,政事堂主書卓英倩通知他說,元相公找他談話。顏真卿跟著卓英倩來到政事堂,對元載抱拳拱了一揖,就在客座坐了,然後抬頭看了元載一眼。以前顏真卿隻聽說元載長得奇醜,但從來沒有正眼看過他,今天看清楚了,原來元載長了個鷹鉤鼻子地包天的嘴,倒八字眉毛,小豆豆眼,正是外邊傳說的獐頭鼠目、鳩形鵠麵,臉上還有七顆麻子八顆痣,褐灰色皮膚泛出藍光,說話時半低著腦袋斜瞟著眼。國人常說,抬頭女子低頭漢,不是正路子人。顏真卿以為右相找他有什麽重要公事商量,遂對元載一揖,問道:“敢問相公,對下官有何指示?”

元載讓卓英倩給顏真卿斟了杯茶,笑道:“沒有什麽事,聊聊天。”

顏真卿一聽,心中就有些不安,起身對元載拱了一揖,說道:“太宗舊製,政事堂乃正副宰相和朝廷重臣商討國家軍政大事的樞機重地,禁止官員在這裏聊天。下官不敢違紀,若相公無事,告辭。”

元載入相之後,無論召見哪個官員,都以為是上相對他的抬舉和賞識,還沒有人敢拿太宗舊製來頂他,心中不由就噎了口氣,他鼠目一豎,臉也拉得長長的,咬咬牙勉強擠出點笑容,說道:“有事,有事。無事哪敢勞顏尚書大駕啊?”

顏真卿重新落座之後,回道:“下官初入吏部,百事待理,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若得相公指導,不勝榮幸。”

元載低著小腦袋嗯嗯兩聲,說道:“顏尚書兢兢業業,恪盡職守,本相不勝敬佩。隻是覺得顏尚書不好接觸,似乎清高了些。”

顏真卿明白了,這是沒事找事,你沒有巴結他,先給你扣個“清高”的帽子,然後發難,隻好說了句軟話:“我一個平平常常的人,有什麽可清高的?”

元載胸一挺,說道:“顏尚書進士出身,進士有拜相之儀,外官入朝有拜相之禮。元某自入相以來,外官擢為京官者,無不要求登門晉見。我並不在乎禮品的輕重,說明他們看得起我。然而顏尚書入京數月之久,不見有拜相之意,難道顏尚書不覺得失禮嗎?顏尚書看不起我啊!”

顏真卿吃了一驚,急忙起身整冠彈衣,對著元載恭恭敬敬地拱了一揖,說道:“元相公如此看重顏某,顏某今日賠禮道歉了,拜相之禮來日補上。”

元載聽了急忙換了一臉笑容,態度也親切了許多,說道:“顏尚書,不是元某在你麵前爭道理,元某出身寒微,今日能坐上右相寶座實屬不易。元某敬佩顏尚書的道德人品,很想得到您的支持啊!”

元載的一番話還算推心置腹,顏真卿聽了,頓起惻隱之心,心想:雖然此人媚上欺下陰毒刻薄,今日既然坐上了上相寶座,在上不負國下不欺民的前提下,還得與他公事公辦,隻不和他結為黨夥是了。於是說道:“我輩都是天子臣民,領國家俸祿,食民脂民膏,理當為國為民竭誠盡忠,相公交付的一應公事,卑職一定全心全力,恪盡職守。”

元載與顏真卿一番談話也很高興,並對顏真卿許願說,今後顏尚書若有什麽事情,他一定鼎力相助。

顏真卿想了想說道:“今年皇上數下詔旨,在全國選賢舉能,延攬人才,前翰林學士李太白乃國之槃槃大才,相公為何不向皇上推薦,令李白一展驥足?朝有大才,也是宰相的榮耀啊!”

元載任洪州刺史多年,當時李白和家人都住在洪州豫昌,元載對李白的清高傲慢十分惱火,今聞李白之名,不由冷冷一笑,說道:“李白坐依附永王之罪,先帝對他很反感,今上怕也不買他的賬。推薦他還不如推薦一個無名之輩。”

數天之後,代宗李豫召見了顏真卿,事畢,顏真卿向李豫推薦李白。李豫生於開元十五年,天寶初,李白常受玄宗之召入宮賦詩應對,轟動京師,十六歲的李豫對李白十分敬慕。然而,八年戰亂早把李白忘到了腦後,顏真卿突然提起李白的名字,李豫顯得十分激動,當即下詔拜李白為門下省諫議大夫兼兩院學士,召李白入京。時李白正在他的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的官舍養病。當皇帝詔書到達當塗時,李白已於不久前的寶應元年(762)十一月駕鶴歸天,享年六十二歲。中國詩壇一顆光輝燦爛的巨星就此隕落於長江邊上的龍山之麓。李白懷著濟蒼生、安社稷的青雲高誌,壯心未酬,閉目之前含恨吟了一首《臨終歌》,歌曰: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世道不公,才大不用,大鵬摧折,死未瞑目。

李白去世之後,李陽冰按照李白的遺囑,將李白安葬在當塗縣龍山東麓的長江之畔,不遠萬裏前去哀悼的文人墨客不絕於道。常有瞻仰者佇立在李白墓前,麵對大浪滾滾波濤洶湧的萬裏長江,激昂慷慨,高歌長吟: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斯人雖去,其詩永昌。

大唐王朝在平定安史之亂中,將駐守在隴右及河西走廊一帶的守邊精銳部隊陸續調入內地,西陲邊境隻有少數團練兵及防盜捕差進行防守,驍勇嗜戰的吐蕃鐵騎乘機步步東侵。數年之間,西北大地數十州相繼被吐蕃占領,至廣德元年(763),河西走廊和隴右大地全部淪陷於吐蕃人的鐵蹄之下。這年七月,吐蕃首領聯絡吐穀渾、黨項及羌氐部落,嘯聚鐵騎二十萬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攻入大震關,竄至京畿地帶,九月底吐蕃聯軍兵臨涇州城下。涇州刺史高暉與吐蕃早有勾連,遂開門迎賊,犒勞敵軍,然後引狼入室,帶領賊兵直奔長安。涇州距長安三百多裏,快馬加鞭一日可至。一時之間,京北的官道上烽火連天,狼煙四起,十萬火急的羽檄文書接連不斷發往京師。此時,驃騎大將軍程元振獨領十萬京師禁軍,兼掌國家軍事機要,其勢赫赫,權傾天下。莫名其妙的是,告急羽書送到程元振手中之後,他不但不迅速稟報皇上,緊急召開軍事會議,動員十萬禁軍出兵禦敵,卻將一封封告急文書當作廢紙扔進了紙簍,麻木不仁無動於衷。代宗李豫以為,安史之亂已平,天下大定,四海鹹寧,就學著他的祖父李隆基,每天沉浸於後宮的歌舞聲色之中,政事悉委於宰相元載,軍事悉委於權宦程元振。直到吐蕃聯軍鐵騎殺進了距長安隻有一百二十裏路程的奉天城時,長安大嘩,京民紛紛扶老攜幼逃往南山,深居於大明宮的李豫這才得到消息,急忙召集大臣商量抗敵,並命令程元振率領十萬禁軍出城禦敵。

程元振從小閹去**,在宮內長大,隻知道和宮女打情罵俏,在朝官麵前耀武揚威,哪裏懂得領兵打仗。一聽說讓他率軍出征,竟嚇得魂飛魄散,膽戰心驚,一泡尿順著褲襠流到地上,頓時含元殿內散發出一股濃濃的臊氣。大臣們禁不住哄然大笑,宰相元載笑得眼淚都流了出來。吏部尚書顏真卿一向正色立朝,嚴肅不苟。在這國家危難時刻,早急得心如火燎,哪裏還笑得出來?他不由大吼一聲,怒道:“有什麽好笑?簡直可悲至極!”這一吼,朝堂內立刻鴉雀無聲,死一樣的靜寂。元載冷冷一笑,心想:“皇帝在此,你吼什麽?看你怎麽收場。”劉晏和顏真卿的朋友們也都十分擔憂,怕天子一怒,又要將顏真卿貶謫出京。不料李豫沒有發怒,他好像聽到吐蕃兵的馬蹄聲步步逼近長安,馬上要衝進大明宮內,國家再次危在旦夕。現在正是需要顏真卿這種忠正剛烈之士的時候,豈能因為他一聲嗬斥就加罪於他?於是向顏真卿問道:“顏卿,朕不幸,致使國家再遭累卵之危,百姓重陷倒懸之難。卿有什麽高見救國救民於危難之時,快快講給朕聽。”

顏真卿出列對李豫拱了一揖,說道:“我聽說,去年八月,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將軍因為功高位尊而遭宵小奸人的誹謗陷害和傾軋排毀。郭將軍憂讒畏譏,功成不居,主動辭去一應職務,解甲歸隱,閉門思過,謹小慎微,以求見容於世。郭將軍保疆衛國,平叛靖亂,出生入死,越四十五年,雖然未能百戰百勝,但每戰必令敵人聞風喪膽。肅宗曾曰:‘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說出了先帝的肺腑之言。國人皆以為,郭將軍是大唐安邦定國的頂梁大柱,國家的一杆大旗。現在這杆大旗倒了,於是國內外敵人蠢蠢而動,皆欲顛覆我大唐帝國,奴役我中華民族,親者痛仇者快啊!往日國家無事,臣不敢妄講此話,今日敵人打到了京師門口,臣不得不說:郭子儀這杆大旗不能倒啊!”顏真卿說到這裏,又對李豫抱拳拱了一揖,接著說道:“陛下,要想保住京師,趕快請郭子儀出山。”

大唐的天下兵馬元帥曆來以皇太子的名義代領,但不出征,副元帥為實際上的全國最高軍事指揮。顏真卿激昂慷慨一番陳詞,說得李豫連連點頭,當即下詔,以其長子雍王李為關內兵馬元帥,拜郭子儀為關內兵馬副元帥,同時羽檄天下各路節度使及各地鎮將火速率兵勤王。

郭子儀時年六十六歲,自從受魚朝恩和程元振兩個權宦的排擠辭官歸隱,住在親仁坊家中,為了避免外人懷疑,整天大門洞開,任人出入,以示光明磊落,坦**無私。他自己則角巾私第,坐在書房讀史。悶了,或到後院打打拳,或到大門對麵由安祿山豪宅改建而成的回龍觀看道士煉丹辟穀,聽真人講吐納行氣及坐忘之術。郭子儀下野之後,親信屬隸及五百家將各奔前程去了,家中隻有二十名看家護院的家丁,別無一兵一卒。突然接到出任關內副元帥的通知,自己也感到茫然不知所措。可是,作為一名愛國軍人,在國家危難之際,無論對皇上和奸臣有多大的怨氣,都不能拒詔不受。官不足惜,死不足惜,社稷為大,救國要緊,更何談麵子和榮譽。於是,他在祖宗神位前點了三炷香,叩了三個頭,然後動員全家迅速撤出長安,轉移到南山牛心穀避難。他眼看著全家二百口人相繼出了家門之後,急令家丁打出二十杆郭字大旗,自己則頭戴銅盔,身穿兩襠甲,挺胸昂首站在門外的郭字旗下,等待各地勤王的將士前來報到。可是,等了整整一天,竟未等到一兵一卒,急得他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火燒火燎,徘徊躊躇。

顏真卿家住敦化坊,距親仁坊不遠,每天上朝入閣必經郭子儀家門口。這天,顏真卿將家屬轉移到南山女兒顏梅的婆家之後,與好友李崿、王延昌和第五琦四人騎馬入閣。大街上人山人海大呼小叫,扶老攜幼向南逃竄,四人相跟著逆流北上,路過親仁坊時被郭子儀一眼看到,郭子儀正一肚子怨氣無處發泄,一把抓住顏真卿的馬韁,抬手將顏真卿拉到馬下,指著顏真卿氣道:“顏尚書一本,皇上將我拜為關內副元帥,我是感謝你呢,還是揍你一頓?”

顏真卿抱拳對郭子儀拱了一揖,笑道:“隻要郭元帥能夠上陣拒敵保衛京師,揍我一頓也未嚐不可。”

郭子儀道:“我老郭年近古稀,南征北戰四十多年,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窩囊。大敵當前,皇上臨危授命,可是卻未給我一兵一卒,旗下隻有這二十名家丁。我一個光杆司令,當什麽元帥,如何去阻擊二十萬來犯之敵?這不是為難我嗎?”

顏真卿明白了郭子儀朝他發火的原因,不敢火上澆油,又對郭子儀拱了一揖,笑道:“郭元帥少安毋躁,皇上已經傳檄天下,各地勤王之兵不日即到。”

郭子儀兩手一攤,說道:“聽說吐蕃已經打到了奉天,說不定今天晚上就會打到長安城下。”

顏真卿也急了眼,說道:“招兵吧!郭元帥德高望重,威震天下,登高一呼,必有應者。”

郭子儀又兩手一攤,說道:“我連個慕僚都沒有,如何招兵?”

顏真卿道:“郭元帥如不嫌我顏真卿老馬駑鈍,我來做元帥判官。”

郭子儀兩眼一豎道:“開什麽玩笑!顏尚書乃皇上內閣重臣,我敢用你嗎?”

這時,顏真卿身後的李崿、王延昌、第五琦一齊跨前一步,對郭子儀拱了一揖,齊道:“郭元帥若不嫌棄,卑職願在麾下效勞。”郭子儀看看三位中年官人,一時感動得流出了眼淚。他對著三人一一高揖大拜,當即任命李崿、王延昌為元帥判官,然後對第五琦又拱了一揖,說道:“琦公,委屈你了,做我的糧料使吧!”於是幾個人忙碌起來,郭子儀令人取來兩丈白布,顏真卿揮筆寫下“招兵買馬,保家衛國”八個大字貼在郭宅門外,等了一個時辰,隻招了二十多人。顏真卿覺得這辦法不行,於是又對郭子儀說:“走,咱們進宮,請皇上給你撥幾萬禁軍,馬上開赴鹹陽阻擊敵人。”

冤家路窄,當顏真卿和郭子儀、第五琦、李崿、王延昌一行來到大明宮建福門時,正碰到程元振帶著二百禁兵巡邏。程元振時為驃騎大將軍,身兼右監門衛大將軍,伸手攔住顏真卿和郭子儀說道:“特別時期,禁止官人進入大明宮。”

顏真卿說道:“我有腰牌。”說著從紅鞓腰帶上取出一塊象牙牌子。

程元振冷冷一笑,說道:“特別時期,腰牌也不行。”

顏真卿眼一瞪,本欲發作,咬咬牙將一口惡氣咽進肚內,抱拳對程元振拱了一揖,說道:“程將軍,朝會奏事,顏某如有得罪之處,請你原諒。現在郭元帥急於出城禦敵,可是手下卻無一兵一卒,十萬火急啊!”

程元振似乎有點幸災樂禍,冷冷一笑,說道:“郭子儀名震天下,登高一呼,立即可招將士百萬。找皇上有什麽用?皇上手中隻有兩萬宮女,沒有士兵。”

顏真卿道:“京師有十萬禁軍,為何不出城禦敵?”

程元振胡攪蠻纏,說道:“十萬禁軍負責保護皇上,不負責出城禦敵!”

郭子儀多次受到程元振的誹謗和讒害,對這個人頭畜鳴的嬖臣宦官深惡痛絕,為了顧全大局,他忍氣吞聲,掛冠歸隱。沒想到國難當頭,京師危在旦夕,程元振竟然還這樣橫行霸道,猖狂恣肆。他跨前一步,指著程元振斥道:“你放屁!沒有國家哪有天子?京城失守,你怎麽保護皇上?”

程元振挨了罵,齜牙瞪眼,怒不可遏,吼道:“郭子儀,你你……你別不識抬舉。是我老程放你一馬,才讓你再當一次副元帥。你別打禁軍的主意,十萬禁兵,我一個都不會給你,京師失守拿你是問,幹我鳥事。”

郭子儀沒料到程元振竟然說出這樣不負責任的話,頓時氣得毛發戟張,怒火中燒,罵了一句“閹奴!”猛衝上前,朝著程元振的頭部狠狠打了一拳。程元振鼻孔出血,眼冒金光,一個仰八叉摔到地上,哇哇叫道:“士兵,士兵,把郭子儀抓起來!”二百禁兵揮舞著刀槍衝了上來。顏真卿急忙將郭子儀攔在身後,指著禁兵大喝一聲,吼道:“站住!這是關內副元帥郭子儀將軍!誰敢動他一根毫毛,要你們的狗命!”二百禁兵頓時嚇得東張西望,股栗後退。程元振手下一個紅胡子鐵杆牙將口中叫著“上!上!”張牙舞爪地朝郭子儀衝了上去。郭子儀抽出腰刀欲迎上去廝殺,顏真卿一把將他拉到身後,待那紅胡子牙將衝到麵前,朝他腋窩輕輕發了一掌,竟將他擊得踉踉蹌蹌退了一丈多遠,渾身軟綿綿地癱到地上。程元振仗著人多不想善罷甘休,又哇哇大叫道:“反了!反了!郭子儀和顏真卿反了!”正在這時,宰相劉晏從設在大明宮宣政殿西側的中書省政事堂匆匆走了過來,遠遠看到顏真卿和郭子儀,遂對程元振大聲說道:“皇上馬上要動身了,快到後宮護駕!”程元振指著郭子儀咬牙切齒地說了一聲:“等著,以後再和你算賬。”帶著二百禁兵,跑步回後宮去了。

劉晏朝著顏真卿和郭子儀拱了一揖,神色慌張地說道:“吐蕃聯軍已經打到了鹹陽,皇上決定馬上起駕東幸河南,我現在要到南衙集合百官護駕隨行,諸位請跟我一起走吧!”

郭子儀說:“我現在是關內副元帥,皇上令我抵禦敵人,保衛京師。我若跟著皇上逃離京師,豈不是違背官守?你們走吧,我得招兵禦敵去了。”說罷,對著顏真卿和劉晏各拱一揖,帶著李崿、王延昌和第五琦走了。

此時,皇帝李豫以及他的皇子皇孫、皇後妃嬪千餘人眾,有的騎馬,有的乘轎,在程元振手下兩千禁兵的護衛下已經逃到了城東的灞橋附近。

吐蕃和黨項聯軍在奉天和鹹陽遭到地方團練和百姓武裝的阻擊,有的拆斷橋梁,有的在大道上布置拒馬和鐵蒺藜,但都是螳臂當車,雞蛋碰石頭,二十萬犯敵很快過了渭水便橋,殺到了長安西城的開遠門和金光門下。守衛京師的十萬禁軍,三分之一被程元振吃了空餉,有名無人,服役士卒又多半是官宦子弟和城市棍棍。他們站在城頭看到城外二十萬敵騎金甲閃閃,刀槍森森,戰馬嘶鳴,胡哨震天,一個個嚇得膽戰心驚,毛骨悚然。聽說禁軍首領程元振已經跟著皇上逃之夭夭,於是一哄而散,各自逃命去了。廣德元年(763)十月九日,二十萬吐蕃和黨項聯軍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兵不血刃擁入長安,左右國庫和皇室的瓊林、大盈寶庫所藏金銀財寶和錢糧綢緞數日之內被洗劫一空。接著,賊兵又衝進東、西兩市和千家萬戶,翻箱倒櫃,**婦女,殺人放火,為所欲為。京師長安繼天寶十五載六月被安祿山的叛兵掃**之後,再次陷入夷虜的鐵蹄之下,籠罩在一片血腥的恐怖之中。

代宗李豫逃出潼關之後,被神策軍監軍使魚朝恩接進駐守在陝州的神策軍行營。李豫坐在大兵護衛的軍營之中,驚魂甫定,顧影自憐,雖然沒有了生命危險,卻擔心吐蕃軍乘勝東進殺出潼關,禁不住又憂心忡忡、如坐針氈,急急忙忙再次傳檄各地節度使和鎮將火速率軍赴陝州勤王。可是,羽檄接二連三發出了很久,除了鄜延節度使白孝德在判官段秀實的勸說下率兵南下勤王抗敵之外,天下數十位節度使及上百名鎮將皆按兵不動,拒不受命。堂堂一國之主的皇帝,在危難之時竟然指揮失靈,這令李豫十分吃驚,每天都坐不安席,食不甘味,惶惶不可終日。朝廷百官也禁不住膽戰心驚,為之色變。

吏部尚書顏真卿掌管全國官員的任免、升降、賞罰和考核,對天下大事思慮透徹,洞若觀火,對百官思想了如指掌,十分清楚其中的症結所在。

大宦官李輔國被殺之後,被李輔國提拔為飛龍廄副使的程元振一手接管了李輔國的權力。程元振以小宦官身份入值內侍省,八年平叛尺寸之功未立,僅因幫助皇上誅殺李輔國突然貴盛無比。小人得誌,昏昏然忘記了自己的閹奴身份,飄飄然自以為皇帝天下第一,老子天下第二。他每日做青蛙鼓腮,妄自尊大,在宮女麵前耀武揚威,在百官麵前頤指氣使。有不附己者,即被視為謀逆不軌加以誣陷。朔方節度使兼天下兵馬副元帥郭子儀遭其讒害,急忙主動解甲賦閑,閉門謝客,不問政事;山南東道節度使來瑱因為拒絕程元振無理請托,竟然被害致死;左仆射裴冕因雞毛細事與程元振相違,屢受打擊被貶出京;同華節度使李懷讓受到程元振恫嚇,恐懼自殺;顏真卿幹城平原時的守河使李銑參加平定永王之亂有功,被擢為淮西節度副使,僅因為對他的上司、節度使鄧景山獨斷專行不滿,言語犯上而遭誅殺;出鎮徐州的河南副元帥李光弼和駐軍汾陽的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都曾遭到程元振的誣陷……民諺曰,兔死狐悲,芝焚蕙歎。來瑱、李懷讓等人之死不能不引起各地節度使和鎮將的警惕,他們懷疑皇上要施行鳥盡弓藏、兔死狗烹之策,因此人人自危,拒不受詔,避禍遠害,擁兵保命。

此時,朔方節度使仆固懷恩率五萬朔方將士駐紮在黃河北岸的汾州、榆次、晉州、沁州地帶,與皇帝行在陝州僅僅一河之隔。朔方將校都是由郭子儀培養出來的驍勇之士,堅甲利器,所向披靡,如赴京師抗敵一日可至。可是皇上連發三道羽檄,仆固懷恩仍然按兵不動,令李豫十分惱火。這天朝議,程元振又在李豫麵前煽風點火,說道:“我早說了嘛,仆固懷恩這賊子心懷異誌,圖謀不軌。今日已大白於天下,來日我定滅他九族。”顏真卿出列奏道:“沒有根據,不能憑空誣人清白。我不認為仆固懷恩有不軌之心。”

顏真卿扈從李豫來到陝州之後,被李豫提為尚書右丞,監督兵、刑、工三部,主持尚書省日常事務。李豫見顏真卿與程元振意見相左,遂請顏真卿闡明理由。

顏真卿說道:“仆固懷恩乃汾陽王郭子儀旗下先鋒大將,跟隨郭元帥平叛八年,出生入死東征西戰,足智多謀,勇冠三軍。全家一百多口人,先後有四十六人為國捐軀。國難之際,奉先帝肅宗之命將自己的愛女嫁給回紇國王登裏可汗,因此回紇國王才出兵幫助大唐平叛靖亂。仆固懷恩為中興大唐、平定安史之亂立下蓋世勳功,被陛下拜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仆射兼朔方節度使、河北副元帥,封爵大寧郡王,畫像淩煙高閣。一子三品,一子四品,恩澤後代,福延子孫,流芳千古,榮高天下。陛下對懷恩一家恩重如山,仆固懷恩發誓要為大唐披肝瀝膽,報效皇恩。不幸的是,懷恩與河東節度使辛雲京有隙,辛雲京與內侍宦官程元振交厚,因此數遭程元振譖言中傷。眾所周知,仆固懷恩在上陛下的公開信中說:‘臣受恩至重,夙夜思奉天顏,但因來瑱受誅,朝廷卻不公布其罪,來瑱何罪之有?無故慘遭屠戮,諸節度誰不疑懼?臣近聞,詔追數人,盡皆不至。原因何在?實畏中官讒口,奸佞橫於君側,群臣敬而遠之。忠臣事君,有死無二。臣下寧願戰死沙場,不願枉受誅夷。平叛靖亂幾近八年,我朔方將士勞苦功高,天下莫比,先帝首肯,國人有目共睹。陛下不但不別加優獎,反信小人的讒言嫉語,對國家功臣大加撻伐。郭元帥先遭猜忌,繼之臣又遭詆毀,鳥盡弓藏,信非虛言,兔死狗烹,臣不得不防……”顏真卿說到這裏,心情有些激動,對著百官一拜,又對李豫高高一揖,接著說道:“陛下,諸將何罪?懷璧其罪。國家多難,內憂外患,軍將們不怕來犯之敵,卻懼於中官讒口和奸臣譖言。中官嬖臣舌赤若火,勢欲燒城,懷恩的擔心難道不應該引起陛下的重視嗎?”

這時,站在李豫身旁的程元振邁前一步,指著顏真卿怒道:“顏真卿,你胡說八道。你敢誣蔑我們中官,罪該萬死!”

李豫對程元振嗬斥道:“退下。”

程元振氣急敗壞地指著顏真卿叫道:“陛下,他誣蔑中官,就是誣蔑天子啊!”

李豫眼一瞪,又對程元振大喝一聲:“退下!”回頭詢問顏真卿,說道:“當務之急是驅逐吐蕃聯軍。以卿之見,如何才能解除各地軍將的疑懼,讓他們出兵勤王抗敵呢?”

顏真卿說道:“陛下如果能給臣一句話,保證不殺懷恩。臣願馬上過河,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服懷恩前來晉見陛下。陛下先加以安慰,然後令他率軍西征,收複長安。各路軍將看到懷恩無事,一定會爭先恐後,相繼來朝,驅逐來犯之敵,指日可待。”

李豫沉吟了會兒,猶豫難決,征求宰相元載的意見。元載說道:“仆固懷恩恃功傲上,橫行不羈。因與回紇國王登裏可汗有翁婿關係,更加肆無忌憚。若讓他率軍來陝勤王,萬一他與京師之敵東西呼應,乘機發難,局麵更加不可收拾。當然,現在他並無明顯的不軌之舉,為了萬全之計,還是多加防範為上。”

李豫點點頭說道:“對對,凡事都要防患於未然,以免事發,噬臍莫及。”

這時,程元振又跳出來叫道:“陛下,顏真卿居心叵測,這下暴露無遺了吧?他想乘機離開行在逃奔仆固懷恩軍營,與之內外勾連,圖謀不軌。”說罷,回頭對站在朝堂兩側的佩刀禁衛大聲叫道:“來人,將顏真卿給我抓起來!”二十名禁兵聽到命令,揮刀舞劍衝到顏真卿麵前,行在朝堂頓時一片驚慌。

此時,顏真卿的胞弟、人稱十四郎的顏允臧任禦史台的侍禦史兼太子中允,看到哥哥麵臨受拘,急忙跪到李豫麵前求情。左相劉晏、尚書左丞賈至、禮部尚書李峴、京兆尹嚴武、工部侍郎李棲筠、太常博士柳伉以及太子太保李光進、雲麾將軍康沒野波等皆與顏真卿交厚,跟著顏允臧跪到地上為顏真卿喊冤叫屈。

太子太保李光進說道:“陛下,中官程元振誣陷大臣無法無天,殘害軍將肆無忌憚。一個宦官如此猖狂,朝廷百官怎麽會不提心吊膽,全身遠害?各路軍將誰還敢來行在勤王抗敵?”

康沒野波和英俊兄弟二人怒不可遏,衝到包圍顏真卿的禁兵麵前,口中叫道:“滾!滾 !”同時拳腳相加,將二十名禁兵揍得哭爹叫娘,抱頭鼠竄。

李豫看到朝堂亂糟糟的,一拍禦案叫道:“別鬧了!國難當頭,還起內訌,成何體統?”遂請劉晏、賈至、李峴、顏允臧等人起身,又對顏真卿安慰道:“程元振是個沒頭沒腦的粗人,顏愛卿高品大德,勿記小人之過。”然後和稀泥似的對百官說道:“朕不英明,八方多難。朝綱不振,矛盾重重。當務之急是如何光複京師,穩定局勢。官員之間的齟齬都是雞毛細事,不要再提了。今天朝會到此,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