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焚書坑儒,秘密窖藏保典籍

韓信回淮陰後,首先去拜訪他的老朋友南昌亭長。南昌亭長是當地一位小官,家境不富裕,但器重韓信的才能,常留他在家中吃飯。亭長的妻子是個目光短淺的女人,對韓信在他家中白吃飯很不以為然。她常常提前做飯,天未亮就與丈夫把早飯吃了,韓信來時,往往撲個空,隻好餓著肚皮回去。

這次韓信從齊國做生意回來,雖然折了本,但因為得到了黃石公的黃金饋贈,他還是置辦了禮物,去見亭長夫婦。亭長的老婆以為他發了財回來,便改換了一副麵貌,對他異常親熱。兄弟長、兄弟短叫個不停。又端茶,又送水,還留他吃飯。

韓信走進亭長家時,家中已有兩位客人,坐在亭長的屋裏,韓信坐下寒暄了幾句,亭長就介紹這兩位客人與他結識,他們一位叫周文,陳縣人,一位叫曹參,沛人,都是江湖知名的豪傑,這次都因事路過淮陰,聞知南昌亭長好結交豪傑,特來拜訪。

韓信把二人仔細瞧了瞧,隻見那名叫周文的生得相貌堂堂,額頭寬廣,目光犀利,約四十來歲,眉宇間流露出一股英武之氣,顯見此人大有來頭,一打聽,果然如此,原來周文曾在春申君黃歇手下做過官,又在楚國大將項燕軍中擔任過占驗吉凶的巫史,對於兵法十分熟悉。韓信與他交談幾句,便發現他對《孫子兵法》倒背如流,特別是對“先發製人”,“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兵情主速,乘人之不及”,“不動如山,疾進如風;始如處女,後如脫兔”等論述推崇備至。韓信斷定他必是一位強調速勝的軍事家。另一位名叫曹參的麵色微黑,目光如炬,身高八尺,虎背熊腰,韓信斷定他一定是位武官,一打聽,果然是沛縣有勢力的獄吏,與蕭何齊名。韓信早就從灌嬰口中聽說過他的名字。

韓信問他們二人來淮陰有何貴幹。這二人告訴他說,他們都負有秘密使命,必須絕對保密,所以這事隻能今晚議事才能講,希望韓信晚上來議事,議事地點是淮陰鎮外三裏的密林中。

當天晚上,韓信果然前來,隻見密林中聚集了一二百人,以讀書人居多,除儒家外,還有老、莊、楊、墨、陰陽、雜家等各派,甚至有從不讀書的市井遊俠,其中也有幾個和韓信一樣,是兵法的研究者。周文、曹參和南昌亭長坐在主席上,他們邀請韓信也坐在主席旁左首。

首先由周文發言,他說,當今朝廷壞人當道,百姓已苦不堪言。現在他們又拋出一項法令,矛頭不是對準普通民眾,而是直接對準士大夫和上層社會。這項法令是由李斯擬定的,經過他花言巧語,已得到了秦始皇批準。

“李斯是個十惡不赦的奸賊。”曹參插嘴說。

“趙高已製訂了處死李斯的方案,早晚要付諸實行。”南昌亭長說,他還補充說明道,“趙高是我們的人。”

“李斯擬定的是個什麽法令呢?快說!”群眾紛紛催促周文。

周文拿出一塊帛,念道:“秦朝政府命令:除秦國的曆史記載以外,其他的史書全部燒毀;除開博士官掌管的圖書之外,各地所有一切藏書全部交到當地官府燒毀;命令下達三十天不燒的,臉上刺字,罰做築城勞役;隻有農書、醫書和求神問卦的書才允許保留;此後還有人敢於議論詩書的判處死刑,以古非今的全族處死;官吏知道而不揭發的要同樣治罪,如有要求學習法令的以官吏為老師。”

“這項法令是要毀滅華夏民族的文化。”一個老儒生激動地說。

“我們中原與戎狄蠻夷不同之處就在於我們知禮節,有文化,若焚燒了詩書,我們就會變得和四周的蠻族一樣了。”一個頭戴儒巾、衣冠楚楚的人說。

“秦國本來就是一個野蠻國家,它用武力統治我們齊、楚、三晉等文明國度,以野蠻淩駕文明,現在進一步要毀滅我們的文化,何其毒也!”一個往昔的貴族說。

“秦國嚴刑峻法,屠殺民眾,罪行已夠多了。它要焚燒詩書,是千古最大的罪惡,千秋萬代的子孫都要唾罵秦朝。”

“秦國這樣做,隻是自掘墳墓。焚書是秦帝國臨近滅亡的信號。”

“這項法令真荒謬,要焚盡天下古籍,這就跟下令天下都不準吃雜糧隻準吃麵一樣荒謬!這項法令是無法執行的。”

“這是大災大難呀,先聖、先賢的智慧結晶,各地堆集如山的書籍,無論是竹簡、羊皮書,或是絲絹手抄卷,都要在三十天內化成灰燼,這是大災大難呀。”一個老者哭喪著臉說。

“大家不要這樣悲觀,我這裏有另一份文件,來自秦政權內部的健康力量,首先在這份文件上簽名的是秦廷的七十名博士,以齊人淳於越為首。這份文件得到了秦始皇長子扶蘇的讚同,他雖然沒有在這份文件上簽名,但準備向秦始皇進諫,勸他取消焚書的法令。”周文張大嗓門說。

“這篇文件是什麽內容,快念!”人們紛紛催促。

周文取出另外一塊帛,清清嗓子,念帛上的文字:

“天下父老兄弟們,李斯這個該殺千刀的逆臣反賊,蒙蔽秦始皇,下達焚燒天下詩書的法令,光輝燦爛的炎黃文明有遭毀滅的危險。我們要誓死保衛我們祖先的文明傳統,向李斯等亂臣賊子宣戰。在最近的期間內,我們要做好下列幾項大事:一、聯絡齊、魯、燕、趙等文化發源地的學者儒生、仁人誌士一致抵製,抗交藏書。二、大家一致動手挖地窖,築複壁,將書藏進去,焚書的暴政是長不了的,這些藏好的書很快就會重見天日。三、在這三十天內,大家要日以繼夜地背誦,把重要的典籍都背得滾瓜爛熟。能記多少算多少,大家要分工合作,如我背《周禮》,你背《詩經》,他背《春秋》、《易經》……每人應記熟一經。總有一天,暴政會消亡,那時我們就可以憑記憶將這些經典寫出,或由我們口述,年輕人記錄,使寶貴的文化遺產能流存後世。四、魯地曲阜的民眾應聯合起來,不準秦政府官吏拆毀孔府大成殿。天下父老兄弟們,情況緊急,事不宜遲,大家趕快行動起來吧。”在這份文件上簽名的除淳於越等七十名秦博士,還有孔子八世孫、魯地文通君孔鮒,魏國名士張耳、陳餘,秦博士曆下學者伏生,隱居商雒的四位高士東園公、角裏先生、綺裏季和夏黃公;《詩經》研究家浮丘伯、申公、穆生、白生;《易經》研究家田何;《周禮》研究家高唐生;《春秋》研究家公羊等。

當下與會者都同意並支持這份倡議書。立即分工合作,議定了藏書、背書的行動方案。為了避免有人背叛,還舉行了神前發誓、歃血為盟的鄭重儀式。

接著的幾天,韓信白天都忙著挖地窖,挖好後,便把自己的兵書都藏入其中。晚上則挑燈夜讀,把《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尉繚子》、《司馬法》、《太公兵法》等背熟。

後來,韓信還多次參加這種抵製焚書的地下活動。他趁接觸異議人士的機會,發展“複六國會”,成立了淮陰地區的“複六國會”分會。他將入會名單派人報送下邳的張良。經韓信介紹加人這個組織的人有周文、曹參、南昌亭長、孔聚、陳賀、傅寬、灌嬰、丁禮、王耆、楊喜、趙將夕、旅卿、旅罷師、柴武、蔡寅、呂馬童、呂騰、楊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