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藏龍訣

這本書半厘米厚,四四方方,並非印刷體,也非手書,而是拓本,不知是拓自哪塊石壁或者石碑。字體很難認,有點像玉筋篆,我不敢肯定。書的封麵封底都沒有了,究竟為何人所著,已不得而知,書名自然也無法知道了,我姑且稱它為《藏龍訣》吧。

《藏龍訣》大致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講述的是曆朝曆代的藏寶事件,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豪門大戶都有寫到,很多是曆史典籍中沒有記載的;第二部分講述的是藏寶的秘訣,內容涉及甚廣,說白點就是教人如何藏寶而不被他人找到;第三部分剛好和第二部分相反,是講述破解藏寶秘訣的方法,也就是教人如何尋得寶藏。前者教人藏寶,後者教人尋寶,這兩部分真有點矛與盾的意思。

整本書內容殘破缺失之處不少,有些地方的字跡還非常模糊,難以辨認,尤以書的第三部分為甚。剛讀的時候我真是如讀天書。幸虧上學時我文言學得還不錯,又愛看古書,還買了幾本《字匯》《康熙字典》《辭源》《辭海》之類工具書幫忙,再加上連蒙帶猜,總算大致看懂了這本書。但其中不少口訣、術語、法門,我還是沒能明白,或者僅僅一知半解。看來中華藏寶文化博大淵深,包含了易理、建築學、機關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數學、文學、美學、兵學等在內的各種學問。我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研究。

我想找一下關於太極八卦藏寶等字眼兒,說不定靈虛道人就是運用了八卦玄學來幫先祖金同煥藏寶,果然在第二部分那裏找到一處寫著“先天八卦藏寶大法”,但內容似乎跟玉佩上的藏寶信息沒什麽關係。不過,在第三部分破解藏寶裏,有一篇寫到利用“形”字訣去破解藏寶信息。所謂“形”字訣,顧名思義就是外形、形狀的意思。比如畫一個圓圈表示是太陽,畫三撇就表示流水等。書中講述,古人藏寶很少使用藏寶圖,概因藏寶圖容易被人竊取,而一旦竊取後,隻要按圖索驥就能準確找到藏寶地。當然也有人會準備真假藏寶圖,但那畢竟流於下乘。而高明之人會將藏寶地形用“形”字訣記錄下來。這又有多種不同的記錄方式,一般以圖案、符號、實物等方式為主,而文字方麵相對較少。圖案方式就比較易懂,比如圖裏出現龍、虎等動物,表示藏寶周圍的山勢地形走向如龍似虎;而符號方式看起來更加簡單,但就因為簡單而含義深奧、變化太多,往往比其他幾種更加難以破解。如在岩壁刻畫的一個交叉符號,既可以表示藏寶的地形,也可以表示其他意思;而實物方式則是最廣泛的一種方式,古人往往會將大量藏寶信息記載於一件易於保存的器物上,鑒於玉器的質地和價值,往往是首選之物。藏寶者可以將藏寶數量、地點以及各種想表達的信息雕刻在玉器上,作為隨身攜帶或留傳後人的寶物。

看到這裏,我不禁想起那塊太極八卦夔龍玉佩。如果按照書中所述,玉佩的圖案是用了“形”字訣去雕刻的話,上麵那條夔龍有沒有可能就是山的形狀?我覺得這種情況大有可能。在查閱地方誌的時候,我記得金家大宅所在的大定府城南百裏外有一座山叫作臥龍山,位於烏蒙山脈腹地。這臥龍山彎彎曲曲,龍頭向東低臥,龍尾向西卷起,遠看真的像一條龍在睡覺的樣子。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觀看,又有點像牛,所以臥龍山也有臥牛山的叫法。臥龍山下還有一個叫龍車村的古老村莊,傳說在古時候,這村裏有個人發明了一種龍車,形狀如龍,可載運數千斤重物,因此得名龍車村。據地方誌記載,這臥龍山山勢險峻,樹茂草深,鬼神之說更是多如牛毛,至今都傳說有吃人精怪在山裏作祟,幾乎沒人敢進深山裏麵去。而且,這臥龍山距離金家大宅並不算很遠,老祖宗金同煥完全有可能會選中此山作為藏寶的最佳地方。

我當時隻是顧著查“夔”這個複雜字,而忘記了“龍”這個曆代深入民心的動物。臥龍山的龍形雖然與夔龍不相似,但畢竟都是龍類,隻是大同小異罷了。但是,接下來又有問題了,臥龍山如此之大,寶藏會藏在哪個位置?據我猜測,如果真的如書中“形”字訣所說,那麽玉佩上麵的太極八卦圖應該就是藏寶的地方。

整個下午我都在屋裏研究這本《藏龍訣》,希望從中再獲得更多有關的信息。傍晚時分,馬騮回來了。他一進屋,我便迫不及待地對他說了我的想法,但對於《藏龍訣》一事隻字未提。我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弄懂這本書,也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驗證這本書。

馬騮聽了我的想法後,喜出望外,對我說:“鬥爺啊,想不到你憋了幾日,終於憋出寶來了。這次無論怎樣,都要去試一試囉。”

得到馬騮的支持,我更加有自信了。當下立即通知了張大牛過來商議,他也表示讚成。這下就不成問題了,隻剩下九爺一個未表決而已。不過現在三比一,就算他反對也沒用了,除非他退出不去尋寶,但這個估計沒什麽可能。

果然,等馬騮去石龍村把九爺帶來之後,聽見我說終於可以出去尋寶了,他一臉激動地對我豎起大拇指,不停地讚我聰明,說金氏終於出了個能人,找到寶藏指日可待了雲雲。對於九爺這番阿諛奉承的話,我真是忍俊不禁。

尋寶不是觀光旅遊,而是一場充滿未知數的探險之旅,所以事前一定要準備妥當。我上網搜索了一些關於外出探險所注意的事項和所需要的裝備,然後列了張裝備清單,吩咐馬騮和張大牛去置辦。

一切準備就緒後,我們開始踏上了尋寶之旅。

一路無話,很快就到了貴州畢節市。這裏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烏蒙山脈連綿起伏。市區以南大約五十公裏外,臥龍山就藏於烏蒙山群之中,由於那裏屬於陰寒地帶,山高林密,地理環境不適合旅遊開發,所以這一帶都變成了野山,幾乎沒人踏跡。

根據地圖指示,我們一行人先來到了龍車村。龍車村依舊保留著明代的建築風格。這一時期的建築樣式,上承宋代營造法式的傳統,下啟清代官修的工程做法,風格比較嚴謹。而在龍車村背後,就是傳說有個吃人洞的臥龍山。

這時,馬騮抬頭看了看天色說道:“就快天黑了,鬥爺啊,我們最好找處人家落腳,借宿一晚,明天再進山吧,反正猴爺我也餓得慌了。”

我點頭說好,九爺和張大牛也同意。但我們走了好多處人家,發現都是屋門緊閉,門前青苔雜草成堆,並不見有人。

馬騮往地上吐了口唾沫說道:“連個鬼影都沒有,難道村裏的人都遷走了?”

我說:“應該還有人的,我們剛才經過村口的時候,我發現有一堆牛屎還是好新鮮的呢。”

馬騮一邊走一邊笑著說:“你連一堆牛屎新不新鮮都看得出來,真是佩服,你不去做警探真是浪費人才了。”

我沒理他,繼續向前尋找有人的住處。轉了個彎,我們見到一個老伯坐在門口弄一些草藥,於是上前打招呼,並介紹說我們是旅遊局的人,正打算去臥龍山一帶考察環境。

老伯開始半信半疑,但最後見我們都沒什麽惡意,於是請了我們幾個進屋裏坐。寒暄過後,老伯說他姓安,由於青壯年讀書的讀書、打工的打工、當兵的當兵、做生意的做生意,都去了城裏,村裏幾乎隻剩下了老人和孩子。

安老伯的幾個兒女都在城裏安了家,老伴也去城裏幫忙帶孫子,這老屋就剩下安老伯一個人住。對於我們提出借宿一晚,安老伯滿口答應,說他這老屋大得很,住幾個人不成問題,就是農村蚊蟲多,怕我們難熬。

吃過晚飯後,我們幾個和安老伯坐在門口閑聊。聊到臥龍山的時候,安老伯就勸我們切莫進入深山裏麵去,那裏非常危險。

聽他這樣一說,我順著話題問道:“安伯,莫非臥龍山有什麽野獸出沒?”

安老伯搖搖頭說:“野獸當然是有,但那東西不是野獸,是吃人精。山上洞多,有些牛不小心掉進洞穴裏,就再也出不來了。聽老輩人說,這些年還好,以前吃人精是要吃人的,所以這些洞穴就叫吃人洞……”

說起吃人洞,安老伯就好像擰開了水龍頭般,滔滔不絕地跟我們說起精怪害人的事:臥龍山自古以來就有吃人洞這個傳說,洞裏住著一個吃人精,專門吃人和牲口。但關於吃人精是什麽樣的,就有好幾個版本。有的人說像蛇一樣,吐著芯子,行動飛快;有的說像蜘蛛一樣,會織網吐絲;也有的說像蜈蚣,有無數條足。至於哪個版本才是真的,誰也沒有去確認過。

清末時候,有個村民的屋舍被一場大雨衝垮,於是想進山砍些杉木回來修葺一下。臥龍山雖為野山,但鬆木杉木並不多,附近有的都被砍光了,隻有到深山裏才能找得到。而農村房屋建造一般都要用到杉木,所謂“水浸千年鬆,擱起萬年杉”,這是廣泛流傳在木工師傅中的一句建築諺語,它的意思是說浸在水中的鬆木和在幹燥環境中的杉木,它們的使用壽命都很長。

這個村民原本隻是想砍些杉木,但沒想到就此一去不返。後來有幾個大膽的村民進深山裏麵尋找了一個星期,隻在一個洞穴外麵找到了一把木鋸,並沒有找到這個村民。不過,有人發現洞穴口處有拖動物體的痕跡,於是有人猜測這個村民會不會被什麽東西拖進了洞穴裏,當即有兩個年輕力壯的村民自告奮勇,帶著獵槍和獵刀摸進洞穴。但誰也沒想到,這兩個人進去之後,再也沒有出來。自此之後,沒有人再敢進入深山裏,也沒有人敢靠近那個洞穴,吃人精傳說就這樣一代代傳了下來,那個洞穴也被叫作吃人洞。

等安老伯講完,我們幾個當中,隻有九爺被嚇得抱緊了身子,對於這些民間傳說,九爺一向都是信到十足。我和馬騮都是膽大之人,除非親眼見到,否則單憑聽聞是很難令我們相信的。至於那個張大牛,體壯如牛,膽子看起來也不小。

我有意無意地對安老伯試探道:“安伯啊,聽聞臥龍山有寶藏,是不是真的?”

聽我這樣一問,安老伯微微瞪大了眼睛看著我問道:“你這從何聽來的?”

我撒了個謊,道:“哦,我是從一些地方誌裏看到的,聽說是以前一戶姓金的有錢人家藏的寶,是嗎?”

安老伯點點頭道:“我倒是聽說過藏寶之事,也有人來臥龍山尋過寶,不過至今都沒人找到。”

大家聽安老伯這樣一說,都麵露喜色。我心想,看來那本《藏龍訣》說的沒錯,到時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這本書。

這個時候,安老伯突然看了大家一眼,臉上露出疑惑的神色,說:“你們幾個不會是來尋寶的吧?”

我趕緊笑笑道:“哎,安伯,我們是旅遊局的人,來這裏是考察一下環境,看合不合適開發搞旅遊,尋寶之事隻不過是吹牛閑聊而已。”

安老伯可能見我斯斯文文,也不像那些尋寶之人,臉上懷疑的表情慢慢消失。

一旁的馬騮也識時務地給安老伯遞過支煙,說:“安伯,如果真是有寶藏,還輪到我們這些外來人來尋寶嗎,你們龍車村近水樓台先得月,就算有都給你們挖走啦。”

安老伯借著馬騮的打火機點燃支煙,說:“話不是這樣說,龍車村裏的人都知道臥龍山的厲害,就算聽說有藏寶,也沒人敢貿貿然進山裏麵尋找。我聽老一輩說,解放前,有幾個姓金的人來到這裏尋寶,說是他們金姓祖先留下來的寶藏,但幾個人進入深山沒多久,就接二連三發生意外,我們這裏上山砍柴和放牛的村民發現了他們的屍體,都是黑乎乎的,好像被大火燒過一樣。後來又有金姓人來打聽他們的行蹤,知道他們都遇害後,就偷偷將屍體運回了他們的鄉下重新安葬。”

聽到這裏,我和馬騮、九爺三個互相看了一眼,除了張大牛之外,我們三個都聽過這件詭異之事。我心想,二叔公說的果然不假,那些尋寶人真的被離奇燒死了。但轉念一想,這些人是怎麽找到臥龍山的?絕對不會是誤打誤撞的,我估計他們當中應該有人懂天文地理、風水陣法,然後根據太極八卦夔龍玉佩解出藏寶信息,最終尋找到這裏。但他們在臥龍山遇到了什麽,竟然被燒焦而死呢?

一宿無話,第二天天還未亮,我們就告別安老伯,開始向臥龍山出發。老人家還是擔心我們的安危,千叮萬囑叫我們小心,還要多留意腳下有沒有洞穴,最後還給了我們一隻大公雞,說如果真的遇到吃人精,就把公雞扔出去抵擋一下,這吃人精聽見雞鳴會退縮,趁著這個時候好趕緊逃走。

老人家的一番好意,搞得我有點不好意思,當即從身上拿出兩百塊,當作住宿和買公雞的費用。但安老伯怎麽都不肯收下,我哪裏過意得去,隻好騙他說這是我們旅遊局的規定,如果違規的話會受罰的,安老伯這才收下。

離開龍車村,我們幾個人深一步淺一步地向著深山裏麵走去。從山腳有一條路一直通往深山,但由於很少有人走,雜草都已經高出人頭了,我們隻好拿出鐮刀來,一邊除草一邊開路。

沒走多遠,九爺忽然停下來問我:“阿鬥啊,山裏麵有藏寶,這個已經可以確認,但具體位置在哪裏,這個你破解出來了嗎?”

我道:“玉佩上有兩種圖案,一個是夔龍圖案,然後我們找到了臥龍山,證實了寶藏的確藏在這裏。第二個是那個太極八卦圖,我想具體藏寶地點應該跟這個圖有關。我們要找個高點的地方看一下周圍的地貌,一定能找到那個藏寶點。”

我在這隊伍裏麵雖然是年紀最小的一個,但在這種情況下,我說的話是最有分量的。而關於尋寶之事,我比他們任何一個人都了解得多,何況我還有一本《藏龍訣》在身。

很快,路就完全湮沒了。這說明我們已經進入了臥龍山的腹地。我辨別了一下方向後,帶著一行人向著不遠處的一個山丘走去。小時候的經驗告訴我,在沒有路徑可循的情況下,先找到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觀察清楚環境是穩妥之策。否則胡亂找路可能會越走越錯,最後體力耗盡,困死於深山之中。可能是尋寶心切,大家都走得很快,一會兒就到了那個山丘上。這山丘雖然不是臥龍山的最高點,但也有一覽全景的感覺。遠遠望去,周圍群山連綿,樹木茂盛,依稀還可以看見龍車村的影子,不過已經縮到很小,這說明我們至少已經走了十多裏山路了。

我手搭涼棚,拿著玉佩開始尋找藏寶地點。根據《藏龍訣》裏麵提到的“形”字訣,這山中應該有一處地方會像八卦一樣,但周圍的地貌都看完了,卻沒有發現有什麽地方像八卦的,這下真的把我搞蒙了。

這個時候,馬騮叼著煙說道:“鬥爺,你這樣看兩下就能找到藏寶點啊?莫非你最近學了風水學?”

我瞪了他一眼說:“風水我就不懂,但找到這個藏寶點,我相信我能做到。”我說是這樣說,但心裏卻沒有底。

我心想,難道這八卦不是按照“形”字訣弄的?這個不是沒有可能,畢竟靈虛道人是個高人,想法一定別出心裁。

九爺可能看見我那麽久沒說話,焦急起來,走到我身旁,遞給我一支煙說:“阿鬥啊,是不是還沒想出來?要不要先抽支煙緩緩?或者喝點水歇一歇?”

我連忙擺擺手,說:“九爺,為什麽老祖宗會把寶貝藏在有吃人精出沒的臥龍山裏?”

九爺將給我的那支煙放進自己的嘴裏,然後說:“這個你真的問到我了,你九爺我就知道耕田種地,這種擠破腦袋的事哪裏想得明白。不過,按理說嘛,藏在這麽危險的地方,就算老祖宗的三個兒子齊心協力來找寶藏,也說不定會出意外啊,這樣一來,金同煥就等於害了他們了。”

我點點頭,同意九爺說的話。老祖宗肯定有想到這一點的,臥龍山山勢險峻,又有吃人精作為掩護,一般人就算知道了這裏有寶貝,也不敢貿然前來尋寶。所以,為了兒子的安全,藏寶的地點應該不會有什麽危險性。不過,時過境遷,幾百年下來,雖然山還是那個山,但山裏麵誰又知道起了什麽變化沒有,藏寶的地方沒有吃人精,但有吃人族也不一定。

我看了一下表。我們是在清晨四點多鍾出發的,現在已經六點鍾了,太陽從東邊慢慢升起,原先黑黝黝的山色也逐漸變得明朗起來。我拿著玉佩對著那一輪紅日,玉佩上的火焰渦紋就像真的燃燒起來一樣,栩栩如生。突然間,我腦海裏快速地閃過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轉眼即逝,但我還是抓住了某一點,於是立即再仔細觀察那些火焰渦紋。觀察了一陣,我歡呼起來,對大家說:“我知道藏寶地點在哪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