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說著分攜淚暗流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南鄉子》納蘭容若

時值秋季,陰雨連綿,造成黃河水患,康熙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他決定南巡,南巡的目的在於了解治河的情況,再看看黃河工程,康熙身穿便服,要求納蘭容若隨他一起同行。

盧雨嬋為納蘭容若送行的時候,雖然依依不舍,但皇命難違,一麵輕語要他一路都平平安安的,一麵將滿帕的紅豆揣在他的懷中。

在去南巡的路上,康熙看著納蘭容若一臉溫柔地撫摸著懷中的紅豆,不禁打趣他道:“容若,這才走多久呢,瞧你這點出息,朕看你恨不得時時刻刻將你那位夫人變成一幅畫,掛在麵前,待在身邊。”

納蘭容若忍不住臉一紅:“皇上就別取笑奴才了。”

康熙提醒他道:“容若,你與朕早出了紫禁城,也別再講究那些規矩,朕還是喜歡聽你叫朕表哥,朕記得你年幼之時,不喜歡叫朕皇上,總是表哥表哥的叫,你忘了麽?”

納蘭容若歎息一聲:“怎麽敢忘,每次叫皇上表哥,都被阿瑪痛打一頓。”

康熙不由一笑:“明相也真是的,那麽小,就扼殺一個孩子的天性,你幼時多活潑啊,總纏著朕,朕甩不掉你,你還動不動喜歡問朕為什麽?可越大,話便越少了,性子也越來越安靜,朕與子清還有旭東說笑,你也隻是默默在一旁聽著。”

納蘭容若靦腆一笑。

康熙上前拍了拍他的肩:“現在是外麵,這裏沒有皇上,也沒有奴才,隻有你我,我隻是你的表哥,你也隻是我的表弟。”

納蘭容若點點頭,他陪著康熙曆經兩個月的南巡,從九月到十一月,他們前前後後去了數十個集鎮。

他們十月初來到泰山的極頂,康熙站在煙霧繚繞的南天門,俯視著茫茫天地,不由感慨萬千:“難怪一代聖人孔子會說登泰山而小天下,所言當真不假。”

納蘭容若點點頭道:“詩聖杜甫也說過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他們相視一笑,又來到日觀峰,曾經,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都曾在此處設壇祭天。

康熙微微一歎:“泰山果然巍峨壯麗,隻可惜古時候的帝王靠在泰山祭天祈盼國泰民安,天下一片祥和,可一個國家的繁盛,光靠向蒼天祈福根本就無用,他必須親力親為,勵精圖治,施行仁政,選賢舉能,將百姓放在心上,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否則一切都如水中月,鏡中花,華而不實。”

納蘭容若一笑:“表哥的意思是說與其耗費動動嘴皮子的功夫和形式上的功夫,不如付諸於汗水,付諸於行動,為百姓真心做實事才好。”

康熙也是一笑:“那當然,誰不會動嘴皮子呢?可凡事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

夜晚,康熙看著月光,看著星辰,看著泰山的一切美景,忍不住吟詩一首:“夜宿喬嶽巔,縹緲近雲闕,孤高絕塵翳,天外見明月,不聞城市喧,惟聽空簌發,開軒肆遐覽,萬象爭突兀,對此心悠然,清夢自超越。”

康熙吟完詩後,又要納蘭容若吟一首,納蘭容若婉拒道:“我就不在表哥麵前賣弄文采了,表哥的詩已經很好了。”

康熙不好強求,隻笑道:“你別的沒學會,就是特別謙虛,誰不知你可是我們清朝第一大才子,不過我雖然在你麵前班門弄斧,但也不能妄自菲薄,我也覺得自己寫得詩詞不算太差。”

納蘭容若笑著點頭。

次日清晨,康熙早早起床,雖然不祭天,但也抵達山下的岱廟祭祀,行三跪六叩大禮,泰山是五嶽之尊,集天地靈氣於一身,古今聖賢都以瞻仰它為榮,康熙如此祭祀,隻願百姓不受天災,祈盼人間再無疾苦,納蘭容若也同康熙一起祈願。

臨行之前,康熙特意親筆為天貺殿賜了匾額,名曰“配天作鎮”。想表達泰山與天齊壽,與日月同輝的重要地位。

十月十一日清晨,康熙與納蘭容若來到了舍身崖,康熙忍不住奇道:“這山崖有什麽特別的,為什麽要叫舍身崖?”

納蘭容若解釋:“相傳,住在山崖附近的人家的父母如果遭遇疾病,他們的孩子都會來此處禱告,祈求自己父母能夠遠離病痛,為了表示誠意,他們都願意跳崖獻身來感化神靈,故此這個山崖名為舍身崖,如今還有人為了自己的雙親跳崖。”

康熙聽完非常氣憤,更覺荒誕:“荒唐,舍身跳崖便是孝麽?殊不知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故曾子有臨深履薄之懼,且子既舍身,不能奉養父母,是不孝也!我一定要曉諭嚴禁,使百姓不為習俗所誤,真不知他們都是怎麽想的,皇後要是知道了,也會生一陣子的氣。”

納蘭容若勸道:“表哥嚴令禁止就好,還是別動怒了。”

十月十九日,納蘭容若隨康熙來到桃源縣眾興集,康熙望著黃河北岸險峻的水利工程,眉頭緊皺。

康熙忍不住對著納蘭容若一聲長歎:“在天災麵前,人實在太過渺小,容若,你看看,我的百姓在受苦,我該怎麽辦呀?”

原來,這裏由於發生水患,水勢上漲,不少田地和屋子被淹沒,康熙心疼地望著他子民的住所鬱鬱寡歡。

納蘭容若忙道:“表哥可以問問當地耆老,了解災難發生的緣故,然後再做打算。”康熙欣然同意,明白事情原委後,命兩江總督王新命疏浚通流。

水災得到緩解後,他們來到明皇宮,在前朝遺跡麵前,康熙又忍不住歎息道:“其實我很敬佩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是從布衣開始當上皇帝的,他當了皇帝仍不忘節儉,一心想得都是百姓之苦,不僅自己穿著補丁衣服,就連他最喜愛的馬皇後生辰,也隻安排人做了四菜一湯,後來他的臣子們也慢慢開始學會節儉,朱元璋對自己的百姓和自己的發妻好的讓人無話可說,他卻不該殺盡開國功臣,死前也不該下令讓後宮妃嬪為他殉葬,這一點,我真的不敢苟同。”

納蘭容若點點頭:“是啊,朱元璋確實是個一心為民的好皇帝,可對待他的臣子和後宮妃嬪真的太殘忍了。”

康熙與納蘭容若行至江寧教場,在蕭蕭落葉中,觀摩各將軍、副都統、總兵等官及內大臣、侍衛等射箭,納蘭容若亦參與其中,十發十中,博得滿堂喝彩。

康熙有些自豪的說:“朕這個表弟可是八旗子弟中最出類拔萃的。”他也忍不住拍了拍納蘭容若的肩:“表弟,你這功夫真是越發長進了。”

納蘭容若對著康熙一笑。

寂靜的夜色裏,康熙喜歡坐在龍舟中讀書,納蘭容若一直陪在他的身邊,他們秉燭夜談,在龍舟裏麵,康熙和納蘭容若無話不談,談人文地理,談算學經文,談西方文化,談詩詞曲賦。

他們談到動情處會歎息,會落淚,會頓足,會感慨,那一刻,他們不是君臣,他們隻是惺惺相惜的知己。

南巡歸去的路上,康熙再次前往水患的城鎮,親自勘探泰州、興化、臨城等地的情況,納蘭容若看著康熙從清晨忙到日暮,內心深處滾燙起一股股熱流,他的表哥從小到大都是自己的榜樣,如今他對他的表哥是越來越敬佩,甚至到敬仰了。

康熙南巡回來後,深感百姓之艱苦,認為家給人足,而後世濟,在繼續采取輕徭薄賦,與民生息的同時,也定下了永不加賦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