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這裏和那裏不分彼此

林肯單槍匹馬回到中國,組建團隊,研製產品,開發供應商,花十年功夫才把慧劍公司並購下來,慧劍公司是TT在中國市場第一個獨資企業,是他們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

當初,林肯究竟是怎樣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林肯究竟是如何嘔心瀝血地構建著環環相扣的供應鏈?陪伴著年輕的孩子們一起成長?

時間不會模糊。

他們沒有淡忘。

汪小東記得,TTS收購僅僅三個月,就在一場舉世罕見的大地震中,一夜之間廠房變成危房,百廢待新。職工思想混亂,加上餘震不斷;幾個月基本上就沒辦法生產。穩定實屬當務之急,林肯又調整了並購後的班子。

開初一度時間也想延用原來的老班子:總經理,下麵配兩個副總。實際運作起來很不得手。地震一震,矛盾就凸顯。5月12日發生地震,5.29號林肯就調整了幹部班子,把慧劍公司原來的老總換下,把年輕的汪小東提起來做副總,統管行政,並在林肯不在期間,代行簽字權。再配一位金副總,負責生產。

當時,TT在中國逐漸擴大著生產基地。整個亞太地區的業務都在發展。林肯能在TTS的時間,一個月最多不超過10天。而TTS是計劃中基地建設的一個重要連接點。需要有一個信得住的人,來協助掌管。林肯把不懂英語,也不懂生產的汪小東提到這個位置之前,和他接觸已經有4年時間。

之間的接觸有兩個過程:並購前是客戶關係。汪小東在中間做些輔助工作,林肯到慧劍,汪小東負責接待。帶著去各個車間看一看,安排住宿。相互從陌生到了解再到信任。延續到並購的起始末尾,汪小東都是主力成員。

收購慧劍由林肯一手策劃,汪小東鞍前馬後事無巨細。林肯看中慧劍公司做抽油機幾十年了,有一班子基礎紮實的技術工人。設備和廠況可以更換和建設,有生產能力是值得收購的關鍵。訂單很早就開始做,從十多萬開始,做到接近一個億,沒出過大的差池。

通過四年觀察,感覺慧劍這個廠子雖然地處偏遠山區,但產能潛力很大,製造成本確實很低。林肯就覺得這個地方,TT總部可以收購過來做獨資廠。當時中國的大環境也在推動國企改製,要把中小企業推向市場。TT全球供應鏈這種技術支持和市場效應,給地方政府的感覺不錯,想通過並購使企業得到更好發展。在兩方都有這個意向後,林總出麵給TT總部詳細匯報,很快得到批準。

從2005年下半年開始談判,到2008年2月正式並購。幾度中斷,又幾度對接同一個主題。並購國企,很大一個工程。首先涉及到職工安置,這是最大的問題。林肯為這次並購費盡了心血,一個一個環節的理順,一個一個步奏地進行,漫長艱辛不亞於二萬五千裏馬拉鬆。

並購之後不能留下這麽多員工,成為矛盾焦點。關健時刻,站在政府的立場要求穩定。作為TT來總部那邊,它不可能把一千多人的廠全部背著走。

從2006年到2010年正式簽協議,經過無數輪的談判。在整個過程中,林肯把握著談大方向:怎麽測算,需要多少錢,職工怎麽安置。很多具體的細則,包括起草每一份文件,慧劍公司這邊都是汪小東在一手行文。TT公司那邊有ViVi,包括凱文,TTSH的經理凱莉,都是團隊成員。慧劍公司這邊基本上就是汪小東出麵,政府派了個代表,三方就這樣會談。

汪小東和林肯直接對話。就在那些日子,林肯對汪小東慢慢有所了解。

和政府對話。汪小東在中間起到了良好協調作用。他對政府說:“我們應該相信TT,首先就要相信林總的態度,他並是非要在我們這裏來,做一個短期行為,做幾年就撒手不管。從我和林總長期的接觸來看,我個人覺得,林總是想把這個地方搞好,搞成TT的一個長久基地。我們前前後後和不少外國的公司接觸過。林總與他們的區別是,他首先是用了心來和我們談。很多具體的東西,是在為我們考慮,不是那種短期的行為。”

政府方代表也認可:“隻要有林老總在場:談話很有效果,態度很真誠。”

實際上,大家圍著桌子坐著,對話都不懂。美國人說話,地方政府和汪小東都不懂,不知道他們說出的話,是不是林肯表達的意思。也許並不完全是。但隻要有林肯在中間翻譯,雙方就談得很好。那種情況下,林肯帶去的任何人,都不能輕易擔任翻譯。一句口誤,就會錯到天邊去。

過程就是這樣,林肯單槍匹馬回到中國,組建團隊,研製產品,開發供應商,花十年功夫才把慧劍公司並購下來,慧劍公司是TT在中國市場第一個獨資企業,是他們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剛接手就遭遇罕見大地震,緊接著國際金融風暴席卷全球,再加上地處休斯頓的總部被颶風侵襲。

整整有一年,林肯建造的TT中國供應鏈,幾乎沒有一份訂單。就是在那樣的狀況下,林肯沒有讓一個員工失業。林肯以自己特殊的力量,帶領著每一個人抱定希望,做好當下的準備,直到飄洋過海的訂單,隨著經濟的複蘇逐漸到來。

而林肯,卻來不及享受已列入計劃的退休清單。

他需要更多的時間,培養更大規模的供應鏈。

TTM是林肯花5年時間考察後,重點扶持的一個供應基地。

因為把握住了林肯帶來普林休斯這個大客戶,羅建新得到了提升。但對他而言,因此與林肯建立起長期的友情,才是最寶貴的受益。

林肯給人的影響很難用語言概括,已經達到細潤無聲。羅建新很想回報林肯,但林肯沒有任何需求。從美國回來以後,林肯忙於飛往各地,與不同的生產廠談合作,考察不同的軟件硬件,研發更多的產品。平時很少有時間見麵。

但隻要林肯回到C市,沒有公務或應酬的夜晚,他們都會聚在一起,隨意吃點喝點,在貌似漫無目的的閑聊間,林肯會偶爾設問或提出一個想法。你不經意的話,完全接不上他的思路,以為玩笑一句。過後才體會到,林肯每一個設問,每一個想法,在張口出來之前,早有成竹在胸,並且句句兌現。

第一次將梁子引薦給林肯,一塊兒去王增的小酒吧吃吃聊聊喝喝下來,林肯就喜歡上了王增的小酒吧。和梁子也逐漸無話不談。但基本不談生意方麵的事。梁子當時的企業規模太小,產品很想出口卻找不到訂單。林肯也沒有給梁子帶來訂單。因為那個時候TT需要和生產條件過硬的企業合作,不允許外包外協,擔心出現質量問題,追究責任混亂。那時候很少憑人際關係,講究的是質量價格。梁子和林肯之間,多是休閑消磨時間,不談生意。

林肯在C市停留期間。或者梁子或者羅建新,還有時候是王增開車,三個人一起,7點,準時去把林肯接到酒吧來。因為初期林肯在C市沒安家,夫人也沒回來,長期住在錦江酒店。下班也沒有什麽消遣,就喜歡去王增那裏去喝點小酒,隨意聊聊。那段時候的接觸有助於雙方的了解。

一天在王增的酒吧,等梁子從外地趕過來期間。林肯和羅建新山南地北聊著,隨意提起一個話頭:“你願意到TTM來嗎?”。

林肯提到的TTM,就是梁子當初的廠子。一個偶然的機會,被梁子把握住了。梁子在接觸林肯5年後,終於有機會與林肯代表的TT集團合作。但梁子的基礎薄弱,管理方麵急需要提升。林肯與羅建新之間的信任已經融入水乳。林肯一直在關注羅建新,但是,林肯給予他的仍然隻是一個機會。甚至可以說,林肯是給了羅建新一個,可以幫助林肯的機會。

“有一個機會,”林肯說:“如果你願意到TTM去,我就會把業務給TTM接上去,我相信TTM的能力。我也需要基地,你出來撮合一下最好。”林肯說:“這對TTS來說,對TTM來說都是一個機會。”

羅建新沒有立即回答林肯,但不久以後再見麵。羅建新已經是以TTM生產廠長的身份,出來迎接林肯的視察。

這樣,羅建新就離開工作了十多年的國營企業,離開一個年利潤達兩千萬的廠長位置。去了TTM。做職業經理人。做得差不多了。看TTM已經從年產值一千萬接近一個億,已經運行上軌。羅建新便離開TTM,自己開始創業。

梁子本來就是羅建新引薦給林肯的。既然雙方已經接軌,羅建新覺得在梁子手下,做到再高的位置,本質上還是屬於打工。打工隻是為錢,就失去意義了。

在林肯的影響下,羅建新對金錢的認識有了全新的感悟。離開TTM,他沒有接受林肯的邀請——去TTS做總經理。他也不接受林肯想給他的訂單,雖然訂單的重要性,在多年前的第一次見麵,林肯就讓他領悟到了。

為了答應林肯去TTM,羅建新對自己的上級,硬質合金總廠的廠長承諾過:不做以前在硬質合金廠做過的任何產品。

羅建新感戴的是,林肯給於了他遠遠超出於經濟含義的財富。在林肯身邊的人群裏,羅建新不是得實惠最多的一位,但他是最接近林肯的超然於淡定的一位。

他說:“現在這樣最好。我們始終是是朋友,TTM做TTM的,我做我的。我們廠門挨著廠門,白天各自忙活,夜晚誰先空下來,誰先去接林肯。接到林肯,大家一起聊聊,喝點小酒,泡泡吧。很自在的朋友關係,這麽多年一直保持不變。”

2010年8月,林肯讓TTS總經理凱文找蔡林談話,讓蔡林把生產副總的位置接下來。蔡林說:沒問題。9月中旬,林肯親自找到蔡林,正式提出讓他負責抓生產。林肯說:“你現在要準備好角色轉換,盡快將自己從生產部長轉換到分管全廠的生產副總的角色上來來。”蔡林還是三個字:“沒問題。”

2004年。蔡林在慧劍公司負責供應。那時TT開始有小單子給慧劍公司做。有個階段的產品出了問題,為了幫助處理那批產品的訂單問題,林肯會同慧劍公司召集所有的中層幹部,集中在賓館開會。蔡林在那個會議上第一次見到了林肯。

第一眼看上去,這位林總和慧劍的劉總,兩個人的風度就截然不同。劉總比較張揚,脾氣很火爆。林總是一個文靜,談吐很溫和;但是說話的分量非常重。要體會到他說話的內容,就會有一份沉甸甸的感覺。

第一次聽林總在會上講話,蔡林一直不忘。

林總說:我們現在出了很多很多的質量問題,都是客觀存在,但是出了問題我們不怕它,也不要回避它,而是要想出客觀可行的解決辦法,既要想辦法短期來扭轉過來,同時避免相同的問題第二次發生。

林總說:我們以前是一個單純的國有企業,管理上有一定的弊端,做事情存在推卸責任。但是在和外企打交道,一定不要把在國企的缺點帶出來。當然,一下子叫你們改,肯定是改不過來的,希望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要學會主動承擔責任,不要一出了問題趕緊推。

那次出了很多問題,列出來一大堆。林肯帶著人到慧劍,一待就待了四天,根本沒有休息時間。當時有美國方麵派人參加,TTSH的凱莉做翻譯。林總當時的一段發言的核心是:首先是要解決問題,而不是追究責任。

劉總則是不斷嚇唬人。在美國技術總監山姆分解問題的過程中,劉總時不時的插話:這個就是你質量部的問題,你質量部一天做什麽東西?

不僅不像林總那麽和藹,還帶髒話。

林總和顏悅色把他製止住,說:劉總,今天大家是在一起探討。探討呢,我們就以探討的方式解決問題,不以激端的方式追究責任。

第二次見麵,蔡林已經在負責技術。蔡林這小夥子責任心強,舍得吃苦。既然從供應科調到技術科去了,就很認真研究,把技術問題解決了。

林肯來到廠辦,專門讓劉總過來找蔡林過去見麵,蔡林的辦公室就和劉總辦公室斜對麵,過去以後,林肯把蔡林的手握了很久。說:“小蔡,在你的努力下,現在山姆都沒有多少事情忙乎了。”林肯接著說:“以前山姆一來,發現這裏那裏都是問題,很不滿意。開了那次會,特別是你到技術部去了以後,基本上山姆來就沒有再發現大的問題。謝謝你的工作。”

山姆是TT總部最熟悉抽油機開發的元老級專家。年近70歲的山姆,對工作近乎於苛刻的嚴格要求和非同一般的責任心,是一般人很難匹配的。

山姆通常一個季度來一次中國,到各地供應商轉上一圈。多數時間是留在作為抽油機開發基地的慧劍,在懸空的行車上下敏捷地爬上爬下,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年歲。山姆總是穿一件整潔的襯衫,紮進一條褪色的牛仔褲裏,左胸衣袋裏麵備有一個小本子和一隻鉛筆,隨時拿出來計算數據。

有人害怕山姆,覺得他脾氣倔,批評起人來從不留情麵。以前負責項目跟進的波爾,就沒少挨過山姆不留情麵的訓斥。

“我的時間很寶貴!”山姆再三強調:“假如我來了不能解決相關問題,那就純粹是在浪費我的生命。”

山姆對隨從翻譯人員,曆來有硬性指定。以前是由TTSH的凱莉負責山姆的翻譯工作,隻要山姆一到中國,凱莉必當放下手裏的工作,全程跟進山姆。後來凱莉生孩子了,藍妮接替了凱莉的工作。山姆從此就認定藍妮作為他來中國期間的隨行翻譯。山姆沒有讓藍妮感到過害怕。山姆習慣伸出自己厚厚的掌心,拍一拍藍妮的肩膀,一切溝通都不再有所障礙。

山姆一手一腳地教給藍妮抽油機項目的全部技術要領,將自己積累多年的經驗傳給藍妮,留在了中國。山姆說:“我把我一輩子的心血和熱愛,連同我的情感,都傾注到中國抽油機項目開發這個項目上來了。我希望它們能有所意義。”

山姆以前脾氣嚇人,是因為一來就是一大推問題。蔡林一批年輕人迅速成長起來,TTS在技術質量上已經找不出什麽問題,山姆就很好的脾氣了。來了大都是在車間走一圈,上爬下鑽地檢查一遍,笑眯眯地OK著點頭,大家都很舒心。

所以林肯讓劉總專門把蔡林叫過去見麵握手,表示感謝。蔡林很難為情:明明是自己廠裏的技術問題,林肯反過來表達感謝。敬仰一下子就由心生出。

10月,蔡林已經把技術、生產、外協、設備、客房服務五大部門都歸到生產部門,還有車間。架勢擺起來,隨時準備接任管生產的副總經理位置。林肯10月份去TTM開會,回來馬上找蔡林談話,讓他考慮去TTM。林肯說:“現在TT要把小型機建立起來,以前隻做大型機,中型機,沒有小型機配套,訂單會受影響。比如客戶有小型機的需求,到TT來,沒有產品賣,他一定會選擇其他單位買小型機,那同時也會在其他單位購買大、中型機器。這是一個戰略的問題。”

當時蔡林表示願意考慮,但心裏沒真正理解。談話過後,林肯給蔡林發了四次郵件,前三次蔡林不回複。私下盤算:組建TTM,整個基礎就那樣,隻帶14個人去啟動,太困難。自己眼看著就要提升為副總,這一走,個人損失太大。

緊接著,由於金融風暴的影響,訂單急劇減少。林肯召開緊急會議,最後把蔡林留下來單獨談話:“現在有兩個選擇給你,第一是留在TTS做副總,第二是去TTM做抽油機的廠長。從我們郵件交談來看呢,你是想做副總,但以我的經驗上來考慮,我建議你去TTM。為什麽呢?因為你一旦做了生產副總,最近幾年甚至在你45歲以前,搞的是個苦行僧工作。要想抽業餘時間學習吧,已經很累很疲倦了。當生產副總,長期忙碌,也就是一個三把手,或者二把手。如果到TTM去,就不同了。你可能是一把手。雖然TTM企業小,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你可以俱備獨立操持一個企業的能力,順了以後,有大把的時間充電。我事實求是的告訴你這個道理,決定你自己做。”

蔡林反應很快,開頭是因為沒有悟到,是理解層次的落差。理解一到位,蔡林便很快表態,說“我明白了,我決定去TTM。”

林肯說:“這就對了,兩三年以後,你會對我今天的分析有更深刻的理解。”

蔡林感戴地回答林肯,說:“我已經理解了。”就這樣蔡林放棄TTS副總經理職位,帶著14名骨幹,去開拓TTM。

林肯會不定期的過來看看,幫助分析解決一些問題。來之前會發個短信,告訴蔡林:幾點過來,過來探討什麽。調子很低,讓蔡林他們可以準備一下,還有時間去迎接。

所以梁子無比感戴:“沒有林總,TTM肯定沒有今天,我沒有語言可以表達我。一個年產值不到千萬的小廠,今天已經上億。我表達不出我的感激。”

但,林肯把機會給予的是有準備的人。梁子是靠自己時刻的準備,而把握到林肯帶來的機遇的。最初雖然和林肯走得很近,什麽都擺談,理想,未來,但絕對不談訂單。

幾年接觸,一直到美國有訂單需要做合金球,林肯約見了梁子和另一家公司叫科瑞德的老板。科瑞德公司很大,到處都有分廠。梁子當時還在一個老開發區,廠區占地麵積20來畝,工人隻有40來人。年產值不到800萬,員工缺乏技術培訓。兩個公司比較起來,梁子處於絕對劣勢。

憑心而言,此時林肯對梁子雖然也想相扶一把,但就事論事,林肯內心還是傾向於把合金球給科瑞德做。因為它的規模和技術實力確實遠遠超過了梁子的小小刀片廠。而梁子在這輪完全沒有勝算的逐角中竟出,卻不是因為林肯的照顧,而是源自林肯對守時準信的要求。

林肯約科瑞德老板和梁子,兩個公司的人早上9:00在錦江賓館見麵。9:20了,林肯給科瑞德老板打電話了,問:你還在那裏?對方很不好意思。說:堵車,現在城都進不了。

而梁子就非常的準時。他一早就到了錦江賓館,知道自己沒什麽希望,也不好搶先去求見,就在下麵等,抽了好幾包煙。看到8:59了,他就踩著鍾點上樓。林肯房間在三樓。梁子一上去,敲響林肯的門,恰好9:00正。

林肯招呼梁子坐下,又給科瑞德老板打電話。對方道歉說:還堵在路上。林肯說:那我再等你半個小時。

林肯掛了電話,對梁子說:“你可以有點時間,講講你的企業是什麽狀況,質量是怎麽把控,在產能上是怎麽保證實現。”

梁子千載難逢地獲得機會,自然將提前準備好的答案,一五一十地道出。既做到中肯,又信誓旦旦。滔滔不絕而快。

也是老天爺在幫梁子吧,科瑞德這個老板呢,就是不露麵。

9:40,林肯又打電話。就聽到車裏有小孩的聲音。林肯很奇怪,就問:“你究竟是在往這裏走,還是有什麽事?”如果對方老老實實回答,說先送孩子去學校,再趕過來,林肯還是想再等等他。但是這個人回答說:“我正在往錦江趕,一直堵車。”林肯問:“那,你具體在哪個位置呢?”對方說:“我在三環路上。”林肯不動聲色,說:“這樣吧,你今天就不要來了,先去忙你自己的事情,我們以後有時間再見麵。”言下之意就自不在言了。就這樣,梁子接到一個餡餅,直接把TT需要的合金球訂單拿到手了。

訂單給了梁子,林肯就不得不扶持了。產品的質量和能不能按期交貨都不是一兩句保證就能兌現的事情。林肯不僅自己隨時帶人到現場監理,還先後找來羅建新以及TTS分廠廠長蔡林,帶著一幫子人馬,幫梁子把攤子理順,擴大廠房,培訓技術骨幹,培養幹部苗子。到蔡林的隊伍撤離TTM,一直跟在蔡林身邊的黎萍很快挑起大梁,做了TTM的生產廠長。這樣就把梁子從最早,一台床子,一個個上磨刀片,到現在年產值1億多的TTM,做成為TT集團在中國的一個重要產品基地。

TTZ以前叫澤川,TTS是通過博德公司接觸到澤川的章老總。為TTS供點平衡捶。05年TTS想做小型抽油機,沒有合適的工廠,就找澤川。先是達成協議試做,3月份開始做,5月份出樣機,那時候林肯第一次到澤川公司。

章老板接到門衛傳達來電話,說:“有一個老頭,說他管過公司,是個什麽大公司的采購總監,但看上去不像。”

章出去一看,真的,就是一個樸素的老頭,非常和藹,一點架子都沒有。一看名片,趕快請進。第一次談話就在章的辦公室,一個很簡陋的辦公室。談得上路,總監就提議到工廠四處看了一下。給章留下的印象最深的是,這位美國公司的總監非常喜歡讚美人,給你充分的鼓勵和肯定,讓你對自己有信心。他一麵參觀廠區,車間,一麵不斷微笑點頭,說:“不錯,不錯。”

其實章自己也知道,自己的企業有太多缺陷,但總監都隻是很委婉的提示一下。大部分都是在肯定成績,說:“不錯,的確不錯。”

考察了工廠,章第一次盡地主之宜,請總監在廠裏吃頓便飯,席間也是不停的讚美。言及他的夫人是和章一個家鄉的人,章特意上了一個家鄉豆腐菜。說話非常投緣。第一次相處,就覺得故友一般平易近人。

但章自然地對總監有一份敬重,很恭敬地稱:“林總。”

林總一年有兩三次到澤川,一般是陪副總裁過來。接觸很少。2006年底,澤川想搞一次聯誼。章就和負責澤川項目的TTC項目經理波爾說:“你帶些人,來我們公司參加球賽吧。”波爾說:“我倒是想來,你還是給林總打個電話比較好。”

那是章第一次給林總打電話。

接通電話,章還沒來得及開口,林總那邊就是一聲:“章總——。”

章根本不知道林總在什麽時候已經把自己電話號碼記住了。章當時就很感動,這樣的有心人,章很少見過。2006年底章在給林總匯報工作的時候,請求說:“林總,以後我們有條件了,能不能獨自與TT合作?”林總和藹地回答:“不行,因為我們雙方是通過博得公司認識的,跳開來做,不合適。”

章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複,卻自此認定林總是一個非常守信記情的人。

後來是因為訂單增加,博得不及時付款,導致澤川資金困難,不能按時交貨。澤川如實匯報到TTS,林總親自出麵再三協調,始終不能解決問題。林總開始考慮和博得合作將影響到TT在中國的發展。因為TT反複給博得提出問題,博得都沒有及時改正。所以從2008年初,澤川就從博得分離出來,與TT獨立合作了。

但是林肯和博得還是以好朋友相處。2008年初又把澤川博得叫到一起,說:“兩家合在一起力量大。”

合並需要五千萬注冊資本,但是博得隻出一千萬,還把技術和市場加起來算,說值500萬,加起來也隻有1500萬。但是6000萬的合資,他們隻有2000萬,澤川占三分之二,但是博得要求做大股東。做大股,資金呢?博得說現在資金不夠,向澤川貸,付利息。

章下來和林總擺談,林總說:“這不公平。”他說:“這樣子,有個方法,現在你們占60%,他占40%;以後允許他買成60%,你們40%,什麽時候他有勢力了,可以把他需要的股份買回去。”

後來,林總看出章的為難,說:“看來你們可能沒有緣分,達不成合作。”就沒和博得談合作了。2008年初,林總就把訂單直接給澤川,問:“你們做的下來不?”章回答說:“林總,沒問題,不會讓你擔心和失望。”

這樣說好什麽時間供貨,章千方百計也要保障按時供貨。以前和博得公司做的時候,年產值3000多萬,分開以後就有6000多萬了。金融危機過了以後,一下就跳到2個多億。

章說:“我找林總要訂單,他從來不會要求把價格便宜點。他明確說不能讓企業虧著本來做產品,他會說:那樣做不出好的產品。”

章知道,林總的團隊非常廉潔,從不搞中國的行賄受賄那一套,從不會。難得到澤川一次,都是很簡單的吃一點東西。過年的時候,章和妻子想表示一點心意,給林總和TTC的員工弄點豬肉香腸。林總接受好意,但強調一定給錢。章隻能聽他的,說:好。心裏想:你要10斤豬肉,我就送去20斤。但是林總後來知道了,還是把錢補給了章。章愧於無以回報,而奈之不何。

澤川還有一位李總,是章的妻子。兩夫妻一主外,一主內,配合的天衣無縫。李總回憶說:“林總在生活方麵,是非常的簡樸,對他們的女兒和兒子,要求也非常的嚴格。兩個孩子都很成才,一定與他長期的熏陶和教育有關係。包括林夫人,沒有一過點奢侈的生活。”李總說:“和林總在一起,多數時間是喝稀飯,吃麵條。喜歡簡單。就是吃碗麵條或者喝碗稀飯,他都會不停地讚美。讓你很開心。”

林肯會在不經意之間,流露遠見;並且切實兌現。

林肯告訴蔡林,說:我們最終要搞大外協。

蔡林當時想:不知道哪年哪月的事。結果2009年就做到了。蔡林調TTC辦公室,就是負責這個項目。澤川就是經過這次項目考聘後,加入到了TT行列。

那次考察,林總帶著蔡林和其他幾個人,一起到樂山。從都江堰,然後到大邑,中午在澤川吃魚。吃魚的過程中,林總就問章:“章總,請你講講,你能不能保證每月生產60台抽油機。”章自知達不到,就坦白說:“我眼下不行,但是有信心在半年內達到。”林總說:“我認同你的信心。你有什麽困難可以提出來,我們一起來商量措施。”章抓住時機,就請求:“我需要得到TTS的支持,因為TTS已經有很成熟的工藝技術。我需要你們派一個人給予我們技術上的支持。”

林肯說:“你放心,這個人我已經帶過來了。”林肯就指著蔡林。蔡林心想:一頓魚也不是隨便吃的啊!心裏卻對林總又敬仰了幾分。

章那時就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覺得林肯不像一個凡塵世間的人。

過後生產上路了,章沒來得及表達感激,反而在三亞開供應商大會,得到林肯表揚:“我們章總從不懂抽油機,到現在抽油機做到這麽大,是他很努力工作得到的結果。”後來藍妮率團,帶供應商去加拿大考察回來,要求各位老板作一個匯報。章就把自己的匯報傳給林肯,請他審閱。林肯又在會上表揚:“我正在想,章總在忙什麽,原來他是在準備匯報。準備得很好,一會兒就展開給大家看看,互相學習學習。”這種隨時又及時的鼓勵,讓章感動不已,長久銘記於心。

章接觸過不少客戶,有些人下個訂單,一付上帝的神態。林肯卻不會這樣,反而是隨時把‘謝謝’掛在嘴上,仿佛是你給了他很大的幫助。

最讓章感念的是,林肯再忙也不會忘記盡自己孝道。有一次章打電話,說:“林總,你周末有時間嗎,我想匯報一下工作。”林肯回答:“這個周末不行。”說:“我要陪陪老嶽母。”

章曾經陪林肯和夫人一起去青城山,他們在那裏有套舊房子,閑下來會過去小住。接觸長了,章感覺到林肯和夫人都喜歡過清淡平靜,很低調的生活。

在知識閱曆洞察方麵,章就感覺林肯的高不可及了。每次到TTC,就想聽聽林肯的見解:對市場的分析,對TT中國形勢的分析,行業的分析。有林肯在,多困難的時期,心裏都有份踏實。

林肯,你在他們身上付出的心血,已若那穿透烏雲的的朝陽。走近他們,悉心聆聽,透過一雙雙緬懷的眼神,我看到了充滿希望的未來。你已經扶持他們站立起來,前行的路上自然有泥濘坎坷,也仍會有風雨之後的彩虹如橋梁。他們在跌撞中逐漸學會成長,而你,已成為他們最好的榜樣。